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村落文化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整体布局和街巷空间
九都村整体布局座北朝南,西面和北面是绵延的山体,南面则为大片农田。西北山坳里有一水库,一条水渠蜿蜒而下。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基庙地处九都村内,两侧被古民居包围。属于两层高一字形或凹字形的建筑体块,随地势的高低组合布局。随着时间的变迁,为了适应生活状态的变化,居民不断由基本单元向周边生长、加接、翻新,建筑之间挤出曲折蜿蜒的街巷,形成不拘一格的古村落空间。九都落主要街巷只有几条,路网简单。街巷宽度一般为1~3m,尺度亲切、宜人,曲径通幽,野趣天然,与民居共同构成古村落传统风貌。街巷两侧主要由卵石的围墙或夯土的墙面和卵石的墙基所围合,形成狭长的特色街巷空间。
2.现状建筑质量
九都村内大部分传统建筑建成的年代相对久远,质量较差。存在木板墙破损剥落,屋顶残旧漏雨,内部出现墙体倾斜、木结构被白蚁侵蚀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需要进行整修。另外,还存在着一部分表面看似完整质量却一般的建筑。其内部装饰极其简陋,同时结构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还有一小部分较新的质量较好地建筑,是砖混结构,外墙贴上了瓷砖,层高比周边的建筑高。还有一些居民在庭院内私自搭建的简易灰厕,有砖有棚,为质量较差地建筑,需要进行拆除,整理。
3.现状建筑层数
九都村内主要是1~2层的传统建筑,二层的高度较低,多低于2.8m。部分较新的建筑为三到四层,局部带有阳台,具有保留价值的盘谷第建筑,为两层的凹字形建筑。庞大的建筑体量和高度严重破坏了古村落的整体风貌。
4.现状建筑风貌
九都村内主要是传统风貌的建筑,一般为一到两层的木结构建筑。正立面处理一般为对称式构图,大门居于中轴线上。有些在总体上对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居民又自发改造,两侧边部逐渐有了变化,变得不对称了。三合院的形式较多,屋顶大多是悬山式屋顶,少数为歇山式屋顶,瓦片为红瓦和青瓦相间。但年代都较久远,如今都质量较差。还有一些经过村民自己改造的建筑,在原有老建筑旁的空地上加建一或两个开间。有较现代的平屋顶也有较传统的坡屋顶形式,窗多为铝合金窗,少数有在红砖外抹灰,做立面修饰使用。剩下少量新建的、较现代的建筑,建筑多采用瓷砖贴面。层数较多,层高较高,体量较大。对古村落的整体风貌造成一定的破坏,也需进行改造。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
1.传统风貌建筑质量普遍较差,现代多层建筑与整体风貌不协调九都村内很多传统民居建筑,多为木结构。40%的建筑质量较差,包括一些简易建筑。50%的建筑质量一般,还有10%则是居民新建不久,建筑质量较好。一些建筑中居住人口的密度过大,每户原有的建筑面积又都很小,因此私搭乱建现象普遍。又由于缺乏规划,导致布局凌乱,对整体风貌破坏严重。还有一些建筑由于内部缺乏良好布置,造成空间极大的浪费,导致居民感觉现有的面积不够用,而进行盲目的扩建。还有一些新建的多层建筑体量过于庞大,对村落风貌造成巨大的破坏。建筑外观不仅呆板平淡,还破坏了整体景观。
2.道路空间杂乱,缺乏通顺的街巷流线除了城镇道路较新,内部道路都比较杂乱,整体面貌缺乏整治。一些地方杂物占领了外部的街巷,还有些石板路遭到破坏未及时整修,雨水淋湿后道路变得泥泞不堪。村内的道路标高较复杂,由于建筑钻空而建,常出现死胡同,因此缺乏通顺的街巷空间。
3.绿地空间零乱,公共空间不足村内除了沿主要道路和西南面有几块较集中的农田,其它都较散乱的布置在建筑间的空地上,环境等都缺乏治理。建筑原有的庭院空间也被违章建筑占领,杂乱无章。不仅缺乏供村民聚集的公共空间,景观小品及休息设施也很缺乏。
4.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生活质量村内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排水排污设施,目前居民都是自由排放。卫生设施也很缺乏,厕所都是临时搭建的茅厕,没有化粪池,对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地破坏。还有架空的电线,线路杂乱,老化现象严重。不但存在安全隐患,还严重影响街道风貌。
5.局部区域人口密度过大,且居民结构老龄化严重村内传统民居住户大多是世代居住于此,对自己的家乡既熟悉又有感情。年轻的一代都去县城或者城市工作,滞留于此的多是老人,年龄结构老化,经济自我再生能力不强。还有一些合院建筑随着家族的壮大,如今住了几十户人家,每一户都只有一个小房间,生活条件很差。
三、保护更新
1.保护范围
以刘基庙为核心保护区,其周边村落作为建设控制地带和风貌协调区。对于核心保护区,严格控制此范围内的建筑物、坏境不受破坏和改变。对于建设控制地带,严格控制此区域的建筑形式和建筑体量,新建建筑高度不得超过两层(檐口高度小于6m)。风貌协调区则严格控制此区域的建筑形式和环境风貌,建筑高度不超过三层。
2.街巷空间的延续
九都村的街巷应保持住原有的空间尺度,尽可能保持现有的建筑格局。对沿街建筑立面进行整治与更新,使新老建筑的立面协调统一。保留现有的少量石板铺地,对水泥地面进行改造,运用古村落常见的元素进行铺装。村落内以步行为主,严禁机动车驶入,在城镇道路沿线增加小型停车场。3.建筑风貌的整治与更新合理地对古村落的各类建筑进行保护、整治,才能有效地保存和延续历史文化村落的物质基础。根据村落建筑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几条措施。
(1)保护:对质量和风貌都较好地建(构)筑物,采取保存的方式;对个别构件加以更换和修理;对于风貌好而质量较差的建(构)筑物,运用当地传统材料及施工工艺进行修缮,使之修故如故;对于质量较好而局部风貌遭到改变和破坏的建(构)筑物,可运用当地传统材料及施工工艺进行局部翻修;对具有较大历史意义但已经遭到破坏或改变风貌的,可根据现状及历史资料,运用当地传统材料、施工工艺及历史资料进行重建,原址原样恢复旧貌。
(2)改善:对质量较好地建(构)筑物,将原有结构保留不动,进行局部修缮改造;对质量一般或较差的建(构)筑物,可运用当地传统材料及施工工艺进行结构加固、落架大修或重建;对传统风貌影响较大、运用整饬手段也难以达到效果的或建筑质量很差难以维修的危房,可根据现状及历史资料,运用当地传统材料及施工工艺进行重建,原址原样恢复旧貌。
(3)整饬:对一些与传统风貌不相协调的、严重破坏和影响古村落、古民居建筑风貌及其空间环境的现代建筑进行拆除;对传统风貌影响较小或视觉干扰不太大且质量较好的建筑,可采取外观和立面形式的整饬,使其高度、材料、色彩、门窗、屋顶等与传统风貌相协调;对部分建筑范围基本不变得建筑进行原拆原建,优化建筑结构、平面局部和建筑立面,使得建筑空间的利用达到最高效,有效节省建筑面积;另外,可以对一些质量较好的建筑进行立面和内部改造。
(4)拆除:为了改善古村落的景观环境与公共设施状况,可以梳理背街小巷消防通道,打通院落间的必要通道,这利于文物建筑保护的空间营造;对于私自搭建又严重破坏原有建筑布局和历史空间形态的建筑,应予拆除。
(5)新建:为了补偿被拆除的建筑面积,可以在规划范围内进行选址。在风貌协调区较隐蔽的、较平整的场地新建一部分建筑,以就地安置被拆迁的居民。这样既能解决安置问题,又不会破坏区域的整体风貌。
(6)重建:村内原本拥有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的三合院,但是在2012年2月的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相关部门应努力恢复其原有的布局和建筑形式。
四、结语
【关键词】基本生态控制线;古村落;保护;利用
引言:深圳市早于2005年在全国率先划定了 “基本生态控制线”[1],并颁发了《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对控制线内974平方公里的土地,提出了除四类情形 外严禁建设的要求[2]。这一管理极大地保障了基本生态控制线内古村落免受城市开发带来的冲击[3]。然而,随着市民对近郊户外旅游的需求日益上涨,位于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的古村落变身为农家乐集聚地,导致问题频生,如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溪流变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4]。在不能进行大规模建设活动的背景下,如何保护与利用生态控制线内的古村落,是一个必要及紧迫的研究课题。
1、概念界定、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论文所指的基本生态控制线,是为了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的科学性、完整性和连续性,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在尊重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合理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深圳市实际情况划定的生态保护范围界线[1];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的相关认定标准,古村落是指“村落规模占地面积在1公顷以上;其中历史建筑占所有建筑的比率在60%以上;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能够较完整地反映某一时期的传统文化、历史风貌、地方特色或民族风情的地区”[6];本文的古村落是指位于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内,除客家围屋、广府排屋以外,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传统风貌较为完整的地区。
开展本论文研究,以生态休憩与古村落空间互动发展为切入点,构建古村落保护体系,建立古村落资源数据库,努力拯救一批濒临破灭的山地型古村落;探索古村落空间功能转变方式,提升老宅土地价值;挖掘生态控制线内旅游设施的可行性,促进城市背景转化为生活空间,发挥自然人文以及空间资源的价值,拓展市民休闲活动空间。
2、古村落特色及价值评估
2.1古村落空间分布与形制特色
(1)呈西广府东客家民系布局
深圳,常以经济特区、创新先驱以及现代大都会形象被人感知。由于地处广府民系与客家民系的交汇处,全市古村落呈西广府东客家民系布局[7]。其中广府民居以特有小式飞带式垂脊特点而专门命名为宝安式广府民居[8],主要分布在深圳西部宝安、松岗、沙井、光明一带,代表有罗湖笋岗老围;客家民居则有围龙屋和变种方围,主要分布在深圳东部坪山、龙岗一带,代表有鹤湖新居、大万世居、中国最南的围龙屋龙岗正埔岭[9]等。两大民系相互碰撞、交融,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
(2)形制以围屋、排屋为主
从形态结构上看,深圳古村落可分围合型和开放型,其中围合型又分围屋型、排屋型,开放型为自由组合无围墙。其中围屋型为方形围屋,背山面水,结构以中间的正堂或堂屋为基准,正堂左右两旁为同样是方正结构的横屋,围屋前有半月形水塘,是客家文化中风水理论的体现,坪环社区的大万世居;马峦社区的光背村、老围村、马峦村、罗屋等均属此类型。排屋型,客家建筑的延伸,结构上讲究和谐对称,墙身厚,屋梁高,家家户户并排建屋,左邻右舍墙瓦相连,四周种植芭蕉等植物,福永凤凰古村;浪心古村;马峦社区的建和村、径子村等属此类型。开放型古村落,依山就势,自由布局,以小巷联系交通,主要有深圳东部沿海的半天云、高岭、下沙、溪涌、大小梅沙和坪地西湖塘新围等古村落。
(3)建筑与地貌特性有机集合
从地形走势来看,深圳东西狭长、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多为低丘陵地,间以平缓的台地,西部沿海一带是滨海平原。因此,东南部古村落群依山就势,背山面水,前有开阔场地和菜地,旁有溪流环绕,建筑与郊野环境塑造了山区人家,如马峦社区古村落群等。西北部古村落群散落三角洲平原,遥望珠江,被蚝田、滩涂、基围、红树林包围,描绘海上人家的基围生活场所,如松岗碧头,完整清代民居15栋,建筑多为单层三开间、两进布局,砖瓦木石结构,多数墙体使用蚝壳做建筑材料,是深圳市惟一保存完整蚝壳墙的村落。
2.2古村落价值评估
古村落群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如庚子首义等反映了近现代革命历史,大万世居反映客家文化,笋岗老围反映广府文化等;其次,具有独特的选址观,古村落大都选择在山谷内相对开阔的阳面或山侧南向缓坡上,通常依山傍水、枕山环水、背山面水,负阴抱阳,随坡就势,蕴含着“天人合一,顺势而为”、“山主子孙水主财”等文化思想;再次,体现了考究的营造方法,古村落大多背山而建、坐实向虚、中轴对称、堂屋居中、横屋相围,常见的有“两堂两横一围龙”、“三堂二横一围龙”等[10],围前有月池,陆上屋为阳,屋前水为阴,体现了宗族礼制、防御、风水等村落营造理念;最后是提供旅游服务功能,由于地处生态控制线,缺乏必要的旅游服务设施,经有效保护、有序利用后,可延续现有绿道驿站、旅游服务等功能。
3、古村落现状
目前,位于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的古村落,普遍在以下问题。在保护方面,由于经年累月受风雨等自然侵蚀,且无成型的保护规划,大多处于崩坏状态,亦存在拆除新建、违建等行为,对古村落群的布局和有价值的建筑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开展抢救性工作迫不容缓;在利用方面,受生态控制线影响,建设开发行为受到限制;整体缺乏保护意识,古村落群空置率较高、农家乐盛行,由于缺乏保护意识,存在不同的利用不当;在环境方面,违法建设及倾倒垃圾严重影响古村落环境,农家乐排放污水和倾倒固体废弃物对村落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在旅游配套设施方面,旅游服务设施严重欠缺,尤其是道路设施;在管理方面,存在多头管理职权不清的情况。
4、古村落保护与利用
4.1建立古村落群保护体系
基于原真性、文化优先、最小干预等原则,详细勘察调研古村落的村落、客家民居、宗祠、碉楼炮楼、古井古树等方面空间载体,建立由村落体系、重点村落、重点院落、重要历史建筑、一般传统建筑组成的古村落群分为村落体系。其中,重点院落主要保护整体格局、街巷空间、历史环境等;重点院落主要保护院落形制、立面、构建、装饰等;重要历史建筑与一般传统建筑主要保护建筑立面、建筑结构、特色构建、特殊装饰等;以马峦山古村落为例,形成以马峦村等重点村落,以光背村客家围、庚子首义旧址为重点院落、以罗氏宗祠、罗屋炮楼、碉楼为重要历史建筑的马峦古村村落体系(图1)。
图1 古村落群保护体系图
4.2分级分类保护措施
按照分类分级保护原则,把古村落分为完全保留型、总体保护型、局部保护型等保护类型(表1),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以马峦山古村落为例,庚子首义旧址采用完全保留型;径子村等采用总体保护型;老围等采用局部保护型。
表1古村落群保护类型一览表
以光背村为例(图2),保留建筑2、3、4、5、6、7;修缮保存状况较好的建筑1;改造保存状况一般的建筑8。
图2光背村保护利用方案
4.3古村落利用
由于地处生态控制线,古村落周边环境大多为山地丘陵、基本农田、森林、郊野公园、高地、河流水库湿地等自然景观。随着生态旅游理念及珠三角绿道网络建设,生态控制线内的郊野公园成为深圳人短途休憩、户外度假的热门目的地,市民对配套的旅游服务设施需求日益上涨。结合绿道建设及生态控制线内可建设旅游设施的条件,有序利用古村落空间载体,开创双赢局面,将是未来古村落利用的重要方向。
本论文基于保护优先、审慎利用、特色发展、适度有序等原则,为古村落建立面向旅游服务的利用模式。借鉴深圳市观澜版画基地、莫干山裸心乡裸心谷、深圳龙岗甘坑客家小镇等生态地区的利用及营造理念,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置换旧建筑功能,强调与自然融为一体,发展人文旅游、生态观光、餐饮休闲、特色民宿、创意休闲、民俗体验、康体养生等功能(图3)。
图3古村落群功能引导示意图
以马峦山古村落庚子首义旧址为例,结合其现状条件,把其发展为集文化旅游、历史教育博览、休闲农庄、特色客栈、特色美食、商务会议、节日庆典等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服务区(图4)。
图4庚子首义片区规划平面图
5、马峦山古村落保护与利用行动计划
5.1建立古村落资源数据库
推动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工作,首先需建立古村落资源数据库(图6),根据现状建筑测绘,收集并梳理出有价值村落的村落形制、格局、建筑风貌及特色、建筑材料等,将历史建筑图纸化、信息化,形成以文字、图片等多种方式记录的文献档案保存,为以后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以马峦山古村落为例,对现状113栋建筑进行分类保护与更新,综合整治后新建2栋建筑,在115栋建筑中,其中保留21栋、修缮49栋、改造37栋、更新8栋。
5.2编制单体建筑保护利用规划
在对古村落进行全面普查的基础上联合有关文保部门,聘请专业的古建筑设计团队,制订详细修缮方案。一是在保留原有建筑风貌基础上,运用原来的特色建筑材料和传统建筑工艺,对建筑进行适当修葺和改装;二是适度增添新材料,以服务建筑新增功能为目的;三是根据建筑的用途,在尽量保留原有建筑结构和风格前提下,谨慎选择装修改造方式。最终由文物相关专家对修缮方案进行审核。方案审核后须由持有古建筑修复资格的施工单位及专业团队进行施工。
5.3运营及管理模式
在运营及管理模式上,建议由政府统筹管理招商引资、洽谈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古建修缮监督、营业内容监管、物业管理监管方面工作,由专业团队支持古建筑修缮、古建筑维护、古建筑管理、环境卫生及安全保障等方面工作,引导市场主体及专业组织经营的模式。在市场主体经营方式中,市场主体开展经营管理、文化包装、对外宣传、古建修缮等工作,并享受一定程度的减税免税奖励;在专业组织经营方式中,以政府联合专业组织,共同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图7)。
图6古村落保护利用运营模式图
6、结语
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大,古村落数量多,记忆了深圳市先古人民与自然的关系,在当前生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有效保护和科学开发其古村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在绿线与紫线双重约束的基础上,对基本生态控制线内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古村落护育工作及生态空间开发提供了路径。未来,这些古村落将提供一个集人文旅游、生态观光、配套服务的游憩空间。
参考文献
[1]深圳市政府.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R].深圳,2005.
[2]深圳市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的实施意见[R].深圳,2013.
[3]盛鸣.从规划编制到政策设计: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实证研究与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0.(7):48-53
[4]刘婷婷.溪流变黑,农家乐脏了马峦山古村[N].南方日报2013-6-5
[5]中国日报网.深圳简介[N].北京.中国日报网2009-10-9
[6]赵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M].2008
[7]李禹辰,罗述龙,赵品明. 论都市古村落保护与再生――以深圳市宝安区古村落为例[A].古村落保护研究.1674-4144(2011)-05-46(7)
[8]翁松龄,黄文德.深圳古村落现状调查与保护策略探析.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
[论文摘要]论述温州园林中乡土文化元素的应用,如城市传承历史的园林框架,内涵丰富的园林场所要素,以及底蕴深厚的建筑符号方面等,试图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底蕴,以求在温州园林得到更好的应用和体现。
浙江温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以“永昌堡”为代表的人文遗存敦实沉稳,历经数百年风雨而弥坚,建造精美,体现了温州悠久的传统建筑文明。温州山川秀美,溪水习习,历来就是钟灵毓秀之地。以“楠溪江”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吸收了江南山水的清新秀美的地域特色,同时也蕴涵着浓厚的江浙文明,讲究小桥流水、山回路转的文化意境。
一、得天独厚、传承历史的园林山水背景
温州具有良好的自然山水环境条件,以瓯江为主要的水空间轴,南、西、北为绵绵群山,环抱城市平原。东边为东海出海口又是百岛之乡的洞头列岛,瓯海江之中又有灵昆、七都、江心屿。城市中及郊区则是河网密布,又有一些小山头镶嵌其中。景观框架:
两圈:由山体围合形成内外两圈。
外圈:以城市周边远山包括瓯北罗浮群山、景山、吹台山、大罗山等,元宝型平原形态,形成城市的园林山水背景。
内圈:围绕老城区的郭公山、松台山、积谷山、中山公园、华盖山、海坛山等形成内圈,围合温州古城,是城市的历史文化极核,也是整个城区的园林公园框架。
两轴:由水体构成纵横双轴。
横轴为瓯江。它是温州的母亲河,是构成温州城市大山水的主轴线和景观通廊。轴中包含了(江心屿、七都岛、灵昆岛)三颗明珠。江心屿风光秀靓,古迹众多。这里是温州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的凝聚点,是温州的象征。纵轴是温瑞塘河。它是城市南北走向的生态轴。连贯温瑞平原,其支流密布延伸至城市内部各处,是构成城市内部山水园林的最主要场所。
一片:三水网,是温州水乡风貌的突出反映,是城市山水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点:杨府山是城区中部最高最大的山,是主城区中部的地标和景观控制点。
二、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园林场所要素
所谓的城市文脉就像人的性格一样,是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元素。它取决于一个地方所特有的环境特征、文化基因及价值取向。文化是一个城市园林发展和形成特色的基础。城市园林的建设不仅要利用自然的山水环境条件,还要把山水诗和山水画这些诗情画意的文化内涵融于城市空间环境中。
(一)温州典型的山水园林空间的场所要素。古榕、小桥、河流、凉亭、远山,是温州典型的山水园林空间的场所要素,是“温州山水画面中的景物。”在园林建设过程中既要保护传统的历史文脉和山水城市空间特征,又要力求把蕴涵其中的乡土文化元素应用其中,使温州园林更具地方特色,更具生命力。
(二)人与自然山水和谐的生活空间。温州平原是水网地带,传统的村落基本上沿河布局,而且分布较散,许多村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并创造了一些人与自然山水和谐的生活空间,我们的园林建设应吸收其精华,使城市的园林山水空间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
(三)手法独特、别具一格的传统人文水景。“水”的意象来自于温州当地发达的山水文化。作为江南水乡,“小桥流水”、“近水人家”、“九曲十八弯”……,传统的水系构成不仅仅体现在自然山水当中,还体现在人文景观当中。村落、城市当中的水道不仅是生活用水的来源、交通运输重要的通道,还是文人墨客反复咏唱的题材,这种亲水的居住生活方式经积淀到当地居民的文化基因当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永昌堡”的护城河系统就是人文水景的典型代表。永嘉芙蓉村的水系处理手法尤为独特,其按“七星八斗”的思想进行规划设计。“星”指道路交汇处方形平台,“斗”指水渠交汇处方形水池。道路、水系都是结合散布的“星’、“斗”而形成的,其规划布局隐喻村寨可纳天上之星宿望子孙后代人才辈出如繁星。另一方面突出“利为战”的目的,其星可作战时指挥台,其斗贮水以利战时防火攻以水克火。主街中部南侧凿一内湖水色清冽。村内引溪水沿寨墙、道路沟通各“斗”形成流动水系清流涓涓,迁回于宅边、道旁既可供村民洗涤、防火,又可调整小气候。
三、古意浓郁、底蕴深厚的建筑文化符号
(一)楠溪江的耕读文化和民居建筑。楠溪江中游古村落及其乡土建筑是中国乡土建筑文化中最为突出、最为综合的代表。乡土建筑的存在方式是村落。每个楠溪江村落大体可说是一个完整的生活圈,村民的杜会生活自成一个独立的系统。楠溪江村落建村古老,有建于晚唐的,如茗番村、下圈村,建于五代的有枫林、苍坡等,大量的是两宋时期所建。楠溪江建筑类型相当丰富,几乎包括了商品经济发展前农村里可能有的全部建筑类型。尤其是以文化建筑,如书院、读书楼、文昌阁、文庙和一些起教化作用的牌坊和亭阁为典型。自隋到宋,特别是至南宋末年,宋室偏安江左,大量衣冠南渡,使楠溪江文化达到高崎。楠溪江以村落建筑为代表的文化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楠溪江的村落建筑虽然经历了近千年的沧桑风雨,却旧颜未改,仍然保留有宋代建筑的寨墙、路道、住宅、亭榭、祠庙、水池以及古柏等,处处显示出浓郁的古意及深厚的文化内涵。
(二)泰顺廊桥的古蕴遗风和精巧结构。泰顺被誉为“千桥之乡”、“浙南桥梁博物馆”,桥梁数量达958座,石碇步248条,结构类型也多种多样,有堤梁式桥(即碇步)、木拱桥、木平桥、石拱桥、石平桥等。据《泰顺交通志》记载,到1987年底,全县现存桥累共计958座,总长16829延长米,其中解放前修建476座,7923延长米。包括木拱廊桥、木平廊桥和石拱廊桥在内的明清廊桥30多座。其中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木拱廊桥6座。即泗溪姐妹桥、三魁薛宅桥、仙居桥、筱村文兴桥、三条桥。木拱桥以较短的木材,通过纵横相贯,犹如彩虹飞架宽阔水面,其巧妙的结构,令人惊叹!
四、结束语
21世纪的园林设计思潮不应该只是符合使用机能的需求,要力避大量制造普同性东西,更应在针对设计对象使用者的特殊性及个别性上多加著墨。今天的园林更加注重对作品本质和历史文化内涵的探求,以特定的形式体现出对历史文脉和环境的关注。历史对我们来说是一笔财富,但对历史的狭隘的理解却常常成为创作的羁绊。对历史的尊重不是沉湎于对昔日形式的怀念,而是创建一种符合当今时代的形式。园林人必须清楚,从设计对象所处的文脉中进行设计解析和创作,透过文化历史符号系统来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同时还要尽量摆脱已往的符号形式与结构,用新的技术、材料以全新的形式结构进行再诠释,发展那些有承接价值的传统文化。这样温州园林将更有乡土气息,有文化之根的作品更具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郑晓东.温州山水城市空间初探.现代城市研究,2001.1.
[2]彭慧锋.古典与现代的交融,传统与时尚的结合.华中建筑,2000.
[3]何光华.贝聿铭的建筑思想及创作手法[J].中外建筑,1998,(6):44.
[4]杨裕富.设计的文化基础[M].台北:亚太书局,1998.
[5]戈悟觉.《瓯越文化丛书》.作家出版社,1998.
[关键词]乡村旅游;弱势群体;原因;对策
一、调研背景
近20年来,我国的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迅速成为旅游业中的一个新亮点。目前国内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已比较成熟,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结果,近5年以“乡村旅游”为专题研究的学术论文就已超过400篇。这些研究已广泛涉及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产品开发、景点区规划、市场营销、发展模式、经济文化冲击、资源基础与保护等主题。相比之下,对于已开发乡村旅游村落中的经济弱势群体却鲜有关注,相关研究显得严重不足,相关论述零星分散,缺乏对已开发乡村旅游村落中经济弱势群体的研究。虽然近几年来广西的乡村旅游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在广西农民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对广西乡村旅游的研究还比较少,且不系统,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只有10余篇论文对广西乡村旅游进行了探讨。研究层面主要基于宏观和个案研究,研究内容基本是如何开发乡村旅游,缺乏对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的村落中的经济弱势群体的关注。
二、研究目的与方法
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存在,对旅游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十分不利。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极大地影响广大村民开发乡村旅游的积极性,不利于广西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对广西乡村旅游开发尚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尤其还缺乏对广西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方面的研究,“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课题组于2006年5月~2006年12月分批对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的村屯进行了调研,旨在系统研究广西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乡村旅游开发对广西农民脱贫致富的作用,以期揭示乡村小型民营旅游经济发展机制等问题。调查范围涉及整个广西区域,主要调研的县市包括龙胜、阳朔、恭城、临桂、灵川、资源、灵川、桂林市近郊、乐业、田东、田阳、南宁市近郊、武鸣、靖西、东兴、北海市近郊等县市,调查村屯或乡村旅游景点共32个,调查对象为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及对照样本(未进行乡村旅游经营的村民)。为保证本次调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次调查通过实地调查、问卷法与深度访谈获得第一手调查资料。问卷采用面对面的调查方法,调查完即回收问卷,未能完成调查的样本不列入统计分析中,共完成调查样本250份,其中有效样本213份,对照样本264份,其中有效样本232份。深度访谈在征得被采访人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录音后整理,每次时间为2~3小时,共完成12份样本调查。本论文的内容取自调研中与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村落中弱势群体的收入现状调查模块和一些实地调查内容的总结。虽然乡村旅游经济实体样本与其对照样本数不一致,考虑到样本比较多,分析的准确率会高一些,加上本论文的分析是用百分比来表示,因此,对照样本多出部分在分析中没有剔除。
三、经济弱势群体的特征分析
弱势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指城乡中那些被排除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之外,不能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缺乏必要而稳定的经济来源,处于贫困状态或接近贫困状态的人群。农村经济弱势群体是经济弱势群体中的一部分,是指农村中的贫困人口及低收入者的集群,它包含了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相对贫困人口两部分。农村经济弱势群体也指现阶段我国城乡中那些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乃至被排除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之外的不能平等享受或不能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以至于缺乏必要的、稳定的经济来源而已经处于贫困状态、接近贫困状态和趋向贫困状态的具有农民身份的人群。唐玉凤等(2006)认为农村弱势群体也指目前在我国农村社会结构中参与社会生产和分配的能力较弱、经济收入较少的社会阶层。
在项目研究中,我们将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村落中的经济弱势群体界定为乡村民营旅游经济实体及其对照样本中经济收入处于“下等”和“中下”的村民群体。与其他社会弱势群体相比,旅游乡村中经济弱势群体具有明显的特征,除具有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差、社会地位低、承受能力差等一般特征之外,其特殊性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经济收入是指相对收入而不是绝对收入,即强调其经济状况是与本村其他居民进行比较,可能纯粹就经济状况而言,在全国范围内,这些弱势群体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经济弱势群体;其二,这些弱势群体一般拥有改善自身条件的机会,但由于经济基础差、文化水平低、年龄过大等诸多因素导致贫困或相对贫困;其三,乡村旅游开发村落经济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旅游乡村其经济弱势群体的状况是有区别的。
四、经济弱势群体的现状与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广西乡村民营旅游经济实体调查样本中,收入处于“下等”和“中下”的有37例,占总数的17.4%。在未创办民营旅游经济实体村落中村民收入处于“下等”和“中下”的有110例,占调查样本总数的48%。以全部样本来分析,广西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比例为33%。在广西开发乡村旅游的村落中,已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的37例样本中,我们发现其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仅有4例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其他均为文盲或小学学历,占总数的89.2%。对于未创办乡村民营旅游经济实体的对照样本,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仅有3例,其余均为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总数的97.3%。综合课题的前期研究,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与其最高学历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即文化的贫乏是导致其家庭收入少的主要因素之一。从未创办乡村民营旅游经济实体的调查数据我们得出,232个有效样本中,缺乏经济基础的占有185个样本,占总人数的比例为80%。数据证明了经济因素是广西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不能生产自救或脱贫致富的一个主要原因。其他因素导致乡村居民创业难的主要有年纪大、身体差或有残疾、有病、要带小孩、担心风险、性格不适合、没兴趣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占样本总数的20%。经济弱势群体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的普遍现象,综合调查结论,广西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几下几个方面:经济因素,主要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者,如缺乏创业基金等的村民;文化因素,主要指拥有信息、知识资源量少的人,如由于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创业的能力等无法创业的弱势群体;生理因素,主要有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与病人等。五、经济弱势群体的帮扶对策
(一)建立健全经济弱势群体的帮扶机制
建立合理和高效的运行机制是实施旅游开发乡村中经济弱势群体帮扶战略的重要保证。应根据“帮扶战略”的要求构建一套制度化、常规化、人性化的运行机制,为解决旅游开发乡村中经济弱势群体问题提供各种保障,并注意措施和运行机制的灵活性。帮助旅游乡村中经济弱势群体提高素质、转变观念、开阔思路,增强主动参与和自我发展的意识,以教育培训为主,增强已开发乡村旅游村落中经济弱势群体的自我造血功能。
(二)改进扶持方法。完善二次分配机制
改变当前对旅游乡村弱势经济群体的救助方式,变生活救助为旅游扶贫开发救助,在旅游扶贫开发中,方式由现金和实物援助为主转变为培育自我发展能力的援助为主,扩大在技术、项目、培训和销售等方面的有效援助。将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援助纳入发展乡村旅游开发的大环境中加以考虑,旅游开发项目和人工需求应该重点照顾村落中的经济弱势群体。积极稳妥地推进旅游开发乡村的分配制度改革,既要使资源在市场调节作用下实现优化配置,又要兼顾社会公平,特别关注村落中的经济弱势群体。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利用税收杠杆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收入调解力度,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开发村落村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有效地保护和救助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
(三)重视乡村教育培训,健全科教扶贫长效机制
在乡村旅游开发村落,科教扶贫是对经济弱势群体最根本、最彻底的扶贫,是扶贫的长效机制。实施对经济弱势群体救助单靠一时的送钱送物势必陷入“扶则解贫,不扶返贫”的怪圈,难以从根本上让弱势群体走出困境,应该着眼于建立救助弱势群体长效机制。研究表明,旅游乡村中经济弱势群体的文化素质低是造成其收入低的主要原因,村民的收入与他们所具备的文化素质的高低密切相关。要做到乡村旅游开发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同步进行,对于经济弱势群体要改变传统的生活救助为科技救助。加大教育援助将有效促进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增强其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获利能力。加强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就业培训,建立“校一村”科技帮扶体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为弱势群体提供多种职业、多种技能的培训服务,以改变其文化低、劳动技能单一的状况,使其尽快就业。此外,解决好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子女受教育问题,不使家长的贫困和弱势延续到下一代也非常重要。
(四)建立乡村旅游股份公司。探索多种形式的发展模式
当前广西各地乡村旅游经济多是各自为政,乡村旅游开发村落的旅游开发多以市场化形式进行调节。为加强对乡村旅游开发村落中经济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在乡村旅游开发村落中成立旅游公司,建立村级董事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其目的是以分散的农户为基础,组合成团体,在协作中提高竞争力,从而在市场上求生存、图发展,以统一的面孔对外。董事会要以旅游乡村的公共旅游资源为基础,村民均是公司的股东,每户村民都有基本股份,村民通过多种投资获得更多的股份。公司可以由村民自己经营,也可委托经营或聘请管理公司进行经营管理,也可将经营权作股份转让经营权,村民从分红中获得利益,从参与管理或被聘为工作人员之中获得就业机会。
(五)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保障问题仅靠一家一户是无法解决的,要从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人手,强化村级组织功能,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积极帮助、扶持有脱贫致富愿望和条件的经济弱势群体尽快脱贫致富。在搞好村级班子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的基础上,引导农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村民依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益农则农,益旅则旅”,积极为广大村民特别是那些经济弱势群体搞好服务,依靠集体的力量改变旅游乡村的整体面貌,走向共同富裕。
关键词:旅游;村镇建设;文献评述
1、 引言
城市化带来的各种问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使人们越来越渴望到一个远离城市的乡村,过一段与世无争的生活,乡村旅游因此而备受青睐,相应的一些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也在这种环境下迅速的发展起来,关于旅游村镇的相关研究工作也随之蓬勃发展。我国在2009年开展了争创全国旅游特色村镇的工作,通过打造乡村景观吸引旅游者,依托旅游业各个要素之间紧密的作用,形成了以旅游促发展的新型村镇。本文主要从国外旅游村镇建设和国内旅游村镇建设研究对比入手,系统回顾国内外旅游旅游村镇的相关文献,并对其做出研究评述。
2、国外对村镇旅游的研究
(1)旅游村镇相关者态度研究
Reinhard Bachleitner(1999)从目的地居民角度研究了他们对开发乡镇旅游的态度[1]。Horn(2002)等人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对比了新西兰Rotorua和Kaikoura两地居民对发展村镇旅游态度存在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历史和结构的研究更有助于当地居民更好地适应当地发展旅游[2]。Peter(2000)等人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得出了某偏僻山谷的居民对新建的休闲娱乐设施的看法。得出的结果是,大部分人是支持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但也存在着一些反对发展旅游业的态度。此外,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性别的不同也会导致人们对旅游业感知的区别。
(2)传统村镇旅游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等问题越来越得到关注,而且旅游行业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所以导致了旅游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由于传统村镇历史较为久远,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所以为了保护其生态环境,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开始关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Ahn(2002)等人将规划系统作为基础,论证了一个在区域旅游规划中应用可持续观念可能有用的模型。二战后,西班牙地中海海岸旅游业发展迅速,但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对当地的环境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在20世纪末,为了改善当地旅游环境的质量,以及开发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西班牙政府尝试将可持续发展引入旅游规划的形式[3]。Burns PM,SanchoM M(2003)通过调查西班牙内陆村庄Cuéllar,得出政府引导的新兴旅游地开发的旅游活动逐步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4]。
⑶村镇旅游市场及经济效益研究
Graham Parlett等(1995)就苏格兰Edinburgh古镇进行了旅游影响的研究,强调旅游业巨大的关联带动效应,认为旅游业对村镇内各相关部门以及社会整体经济实力都有提升作用[5]。Oecd,Fleischer,Getz(2003)等认为城镇旅游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意义完全超乎人们的预期。英国爱丁堡历史古镇旅游业的发展对古镇其他产业产生的乘数效应显著,爱丁堡旅游业已经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产业[6]。Isabelle Frochot(2003)通过细分村镇旅游者的类型,得出了大部分旅游者去村镇旅游的目的是比较随意的,旅游目的地的主体并不会对旅游者产生很大的影响[7]。
3、国内对旅游村镇的研究
(1)村镇存在问题及保护研究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我国旅游型村镇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魏小安等(2002)认为云南丽江大研古镇的发展存在单一观光、城市分离和超容量等问题,应在今后的发展中寻求创新[8]。刘昌雪(2003)认为皖南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一些不利因素[9]。孙静、苏勤(2004)对皖南徽州古村落――西递、宏村的居民以及游客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古村落旅游资源的视觉污染非常严重。论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古村落视觉影响的现状、成因及管理方法[10]。
(2)村镇文化研究
文化是村镇旅游发展的基础和村镇论文研究的重要内容。凌申(2003)认为盐文化是苏北盐业古镇极具潜力的旅游品牌,当地政府应抓住这一品牌,多角度、多层次、多线条地开发旅游文化资源,使古镇游、古盐文化游相辅相成,互为烘托,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1]。陆建伟(2003)认为江南典型的水乡地理环境为传统古镇提供了必须的生态背景,明清以来水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传统古镇文化奠定了物质基础,文人雅士的流寓、本土人士的崛起丰富了传统村镇文化内涵,从生态背景、物质基础和文化内涵三方面论述江南六大古镇的文化成因[12]。
(3)村镇特色研究
特色是传统村镇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阮仪三(2002)等人认为“水”是江南水乡特色,是最具有特色的自然景观。浓厚的历史文化是江南水乡古镇的独特文化所在[13]。王瑛,于华友(2006)认为随着我国城镇景观越来越现代化,城镇个性也在消泯,四川旅游城镇也是如此,因此在分析四川旅游城镇景观构筑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特色构筑措施[14]。
4、国内外研究述评
对旅游村镇相关研究进行的简单的回顾和梳理,从中不难发现:
(1)在研究方法上
相对于国外研究,国内研究基本是局限于现象的定性研究,现有研究成果中,定性分析较多,定量分析较少,理论分析较多,数据分析较少,研究方法和手段较为单一。主要还是因为缺乏先进的理论及方法指导,进而影响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2)在研究对象选取上
国内学术界研究对象多集中于知名度较高的江南水乡古镇等有限区域,对我国拥有的大量历史遗存的旅游村镇,尤其是近几年新兴的一些旅游型示范村研究相对较少,这种状况不利于村镇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3)在研究内容上
国内关于旅游村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村镇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村镇的资源型研究,村镇旅游的影响研究等,研究内容较为单一,有关村镇旅游者的行为、村镇旅游市场和品牌、村镇特色塑造等方面研究的较少。(作者单位:1.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 盐城纺织学院;3. 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院)
参考文献:
[1]Reinhard Bachleitner,& Andreas H. Zins. Cultural Tourism in Rural Communities:The Residents’Perspectiv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99,23(44):199-209
[2]Horn C, Simmons D. Community Adaptation to Tourism: Comparisons Between Rotorua and Kaikoura, New Zealand[J]. Tourism Management,2002,23(2):133-143
[3][美]瑟厄波德.全球旅游新论.张广瑞等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150-151
[4]Burns PM, SanchoM M. Local Percep tions of TourismPlanning: The Case of Cuèllar, Spain [J] . TourismManagement, 2003,24(3):331-339
[5]Graham Parlett.The Impact of Tourism on The Old Town of Edinburgh[J] .Tourism Management,1995,16(05),355-360
[6]Parlett G,Fletcher J,Cooper C. The impact of tourism on the old town of Edinburgh[J]. Tourism Management,1995,16(5):355-360
[7]Isabelle Frochot.A benefit Segmentation of Tourism in Rural Areas:a Scottish Perspective[J].Tourism Management,2003,(11),335-346
[8]魏小安,窦群.云南丽江与大研古镇的发展方向问题[J].小城镇建设.2002,16(4):10-11
[9]刘昌雪,汪德根.皖南古村落可持续旅游发展限制性因素探析[J].旅游学刊.2003,18(6):100-106
[10]孙静、苏勤.古村落开发的视觉影响与管理――以西递-宏村为例[J].人文地理.2004,19(4):37-40
[11]凌申.盐城市曹堰古盐文化保护区建设刍议.盐业史研究[J].2005,13(2):35-37
[12]陆建伟.试论江南六大古镇的文化成因[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6(2):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