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外贸经济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家已经很明确地提出了“走出去”战略,各级政府要将这一战略贯彻到底。一方面,各级政府要找准位子,多在调控、监管和服务上想点子,下功夫,经营决策一定要让企业拿,切不能替企业包办。另一方面政府一定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走出去”战略。从小的方面讲,要制定适合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开发战略的具体识方案。如对于资源开发型项目,其关键点是要立足于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和我国的友好国家,将投资定位于这类国家基础建设中所急需的能源、矿产等战略资源和人民生活必需的农牧渔业资源;引导企业将过剩的生产能力和成熟技术向外转移。
2.政企联手避免贸易壁垒
政府和企业要共同联手避免贸易壁垒,避免损失。从政府方面来讲。一是搞好预警机制的建设,真正能够起到对外贸易加以的保护前置化预警。二是搞好优惠措施的制定,搞好循环经济的发展,要大力推进企业绿色经济的发展,以及推进绿色企业的发展。在企业的发展上搞好标准化建设,特别在标准、技术规范方面与国际通行作法接轨。三是政府要为企业服好务,要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避免贸易风险产生。可以从劳务输出,境外投资,技术输出等多方面鼓励企业在消费国建设厂房,就地加工,让产地和销售地合二为一,从而有效避免贸易壁垒的产生。
3.完善原产地规则
政府一定要搞好原产地规则的规划,让原产地规则做到真正合理、使用科学、适用于我国的企业。政府要依据我国对外贸易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增值百分比的比例,将其确定在合适的比例之上。特别要注意对于原产地的判断标准不可以太低,尤其是对于判断出口货物原产地的标准更不能过低,这一点尤其重要。在标准上,对于原产地的判断规则要有可操作性,确保技术条件手段严格,执行之时适当灵活,避免机械。对于可签发原产地证的单位要做好管理,据有关方面调查,当前我国可签发原产地证的单位太多,约有二百余家,各家的签发标准不统一,尺度不一致,为原产地证签发带来了许多困难。这200余个单位平均每年签发原产地证一百多万张,平均每个证手续费收取几十元。还有一些发证单位,只是盖章收费了事,从不检查其合同产品是否符合与原产地的规则相附,更不对货物商品进行检查,纯粹是一种商业盈利性收费单位。此种混乱不堪的局面毫无疑问,极不利于规范执行我国的原产地规则,也会影响到我国与一些国家的贸易关系,因此一定要强化对原产地证发放的管理工作。一是提升签证发发放规范程度,二是减少签证单位数量。三是做到发证与商品检验相统一。
差距与转变
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发展成为一个对外经贸大国,但是还算不上一个对外经贸强国。在新的世纪里,我国的目标应当是从一个对外经贸大国发展成为对外经贸强国。但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现时还有许多差距。
我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较小。1999年排在世界货物贸易前6位的国家,其出口占世界的比重分别为:美国12.4%、德国9.6%、日本7.5%、法国5.3%、英国4.8%、加拿大4.2%,而我国仅为3.5%。排在世界服务贸易前6位的国家,其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的比重分别为:美国18.8%、英国7.6%、法国5.9%、德国5.7%、意大利4.8%、日本4.5%,而我国仅为2.0%。
从进出口商品结构和贸易结构看,我国出口商品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所占比重偏低。美国的机械设备出口在其全部货物出口中所占比重约为52%、德国51%、日本69%、法国43%、英国48%、意大利39%。我国机电产品在出口商品中所占比重不到40%,而且其中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产品。此外,我国的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比,也比上述国家低得多。
从资本流动情况看,我国外资流入与对外投资均小于居世界贸易前列的国家。1999年流入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2755亿美元,美国对外直接投资1509亿美元;流入英国外资821亿美元,英国对外直接投资1992亿美元;流入德国外资268亿美元,德国对外直接投资505亿美元;流入法国外资391亿美元,法国对外直接投资1079亿美元;流入荷兰外资337亿美元,荷兰对外直接投资458亿美元。而中国人均利用外资规模同上述国家相比更是相差甚远。
从贸易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看,我国与居于世界贸易前列的国家相比,还缺乏一套较为完善的经济贸易法律法规体系。在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下,这些国家的关税税率都比较低,非关税措施相对透明和稳定,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本国企业受国家政策保护比较少,存亡成败主要取决于自身竞争能力。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一套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环境的企业经营机制和治理结构。
我国综合国际竞争力排位落后世界水平。从国内产业发展、国际化程度、政府管理、金融服务、基础建设状况、企业管理水平、科学与技术实力、人口素质等指标所反映的综合竞争力看,目前居于世界贸易前列的国家,其排位也都居于世界前列。而我国的综合竞争力目前仅居于世界第29位,单项排位我国际化程度排第20位、金融服务水平排第42位、基础建设状况排第40位、企业管理水平排第30位、科学技术实力排第13位、人口素质排第24位,总的看来都比较落后。
近几年我国出口增长速度有所放慢,除亚洲金融危机等外部环境影响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迄今为止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仍然是粗放型的。从当前和今后发展趋势看,这样一种粗放型、数量扩张型的增长不可能长久维持。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是新形势下外经贸持续、健康发展的历史性课题。首先,国际间经济贸易竞争日益激烈,以廉价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出口增长更多地受到市场规模限制。在过去若干年中,我国许多出口产品成为众矢之的,遭遇到激烈竞争和反倾销威胁。因此,只有不断提升出口商品质量、档次和附加价值,才有可能保持和扩大我国的出口市场份额。其次,我国沿海地区原有的劳动力和其它要素成本低廉优势正在递减,一些传统劳动密集和资源性商品出口增长的潜力已经有限。只有加快产业技术进步,培植新的竞争优势,增加出口商品中的技术、服务含量,才能保持和强化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势头。第三,我国外经贸主体结构不够合理,国有外贸企业竞争乏力,除外商投资企业外的其他非国有企业的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只有大力推进外经贸体制改革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轨,才能优化经营主体结构,充分调动各类企业参与国际经济贸易竞争的积极性。第四,粗放型外贸增长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而且今后将日益受到国际贸易中环保要求的制约。只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更多地“走出去”利用国际资源,才能缓解出口增长与环境、资源等的矛盾,实现外经贸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告别短缺经济阶段,外贸的地位、作用已不仅仅是出口创汇。进出口增长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目标相协调,使国民收入实现最大化。因此,这就要求企业经营进出口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外贸宏观调控和管理必须以保证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为最基本要求,依靠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发挥比较优势和提高经济效益,来实现外贸的更大发展。由外经贸大国向外经贸强国转变,是使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在今后5年到10年国民经济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推动作用的关键,也是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争取更大民族利益的需要。
中国迈向外贸强国应坚持的基本方针:实现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与加强区域和双边经济合作并举;发展服务贸易;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对外经济贸易体制。
“十五”到2010年目标
着眼于今后的国际国内环境,“十五”计划期间我国外经贸发展的主要目标应当是:商品进出口继续以略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增长,结构和效益进一步改善,出口商品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显著提高;服务贸易实现较快增长,重点服务产业国际竞争力有明显增强;利用外资领域进一步扩大,项目技术水平和规模有新的提高,结构和区域分布趋于合理;对外投资稳步扩展,境外资源开发利用和加工贸易形成一定规模;经常项目收支实现大体平衡,国家外汇储备和主要外债指标保持在合理水平上。以下为“十五”期间我国外经贸发展主要指标预测:(1)商品进出口年均增长速度将在7.5%-8.5%之间,2005年进出口总额将达到6700亿—7000亿美元,其中出口将达到3400亿—3600亿美元;机电产品出口年均增长速度将在13%上下,2005年机电产品出口总额将达到1700亿—1800亿美元,在出口商品总额中所占比重提高到50%左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年均增长速度将在15%以上,2005年出口总额将接近700亿美元,在出口商品总额中所占比重提高到20%左右。(2)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速度将略高于“九五”期间的水平,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达到460亿—500亿美元。(3)服务贸易年均增长速度将在12%-15%之间。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年均增长速度将在15%左右,2005年营业额将达到260亿—280亿美元。
第十一个五年计划(2006年—2010年)期间,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仍将努力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态势。预计到2010年,商品进出口总额将达到9000亿美元,出口将超过4500亿美元;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将提高到6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提高到30%。我国在世界商品贸易中的份额将由现在的3.5%扩大到3.8%左右,商品出口在世界的排位将上升到前6位;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份额将由现在的1.8%扩大到2.0%左右,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的排位将上升到前10位;利用外资规模继续保持发展中国家第1的地位。
实现上述目标,意味着我国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人力资源优势得到较好发挥,主要产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企业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将实现较快的技术进步和较好的经济效益,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将获得更加坚实的基础,国家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我国开放型经济格局将基本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际规则要求的外经贸管理体制逐步走向完善。对外经济贸易将更好地发挥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基本方针
面对21世纪世界经济贸易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为实现建设一个对外经济贸易强国的奋斗目标,我国在对外经贸工作中应当强调和坚持以下基本方针。
第一,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外封闭和畏惧竞争只能导致更大差距。因此,要树立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意识,通过发展开放型经济,全面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外经贸发展要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适度地超前于国民经济增长,在保持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的同时,加快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
第二,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实行与跨国资本有利于我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长期战略性合作。吸引以跨国公司为主角的外国直接投资,是发展中国家加快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必然选择。要正确地对待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跨国资本将大举进入我国这一现实,运用有效的政策和法律手段,更多更好地利用跨国公司投资的积极方面,限制其消极方面。与跨国公司建立有利于我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长期战略性合作和共同发展关系。
第三,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与加强区域和双边经济合作几方面工作并举,互为促进和补充。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与在多边框架下加强区域和双边的经济合作,是为外经贸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的重要环节。应当了解和熟悉世贸组织规则,建立有效的政策协调机制,利用世贸组织有关规则维护我国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的权益。同时,应当高度重视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区的区域和双边经贸合作,大力推进各个层次的区域经济贸易一体化。
第四,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推进科技兴贸计划。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实现外经贸持续和有效增长的基本要求。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继续实行有利于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一系列政策。积极推进“科技兴贸”行动计划,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改造传统出口产业,培植适应当代科技进步潮流的新兴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强政策性出口信贷和保险等对外经贸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电子商务等新的贸易方式的开发和应用。
从上面的对外贸易理论的发展来看,也可以看出对于对外贸易是否促进经济增长还有争论,主要存在促进论,阻碍论和折衷论。促进论的代表是罗伯特逊,他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命题,而普雷维什则以“中心—论”表示反对。
为了支持各自的理论,经济学家也对对外贸易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由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增长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国内外大批学者运用我国的数据对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大都支持外贸,特别是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因为进口贸易也是对外贸易的一方面,所以也有很多学者把目光转向进口贸易,考察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对外贸易究竟是促进还是阻碍了经济增长,不同国家或者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情况都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我们可以得到的启发是:要对出口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重新进行审视,不能一味崇拜出口,也要重视进口贸易的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重视出口而排斥进口,认为进口会减少GDP的增长,从中世纪的欧洲重商主义学派就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有这样的看法,包括重商主义的“奖出限入”,贸易乘数论也认为出口会带动经济的增长,而进口会抵消这种作用,而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X-M),明显的告诉人们净出口增加国民收入。直到近几年,才有学者看到进口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出口贸易确实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到很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近年来的一些新情况值得我们深思、重视。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国际原油价格、粮食价格上涨导致的输入型通货膨胀,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给我国加工制造业带来的冲击,使得国内的许多制造业企业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对出口加工类的企业打击更大,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减退,出口增幅下降。由于我国的出口产品多为低端产品,高新技术含量有限,我国的制造业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所以出口贸易是否对我国经济增长继续有重大的作用还值得我们去探讨,而一直为人们所忽视的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正在被重视。
二、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进口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最早要追溯到亚当·斯密,他认为出口带来的收益以及换回本国需求的产品没有机会成本的付出,因此必然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后来的大卫·李嘉图也指出,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获得较便宜的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材料,就能稳定物价,阻止利润下降的趋势,保证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正因为如此,才有人提出美国能保持如此久的高增长低通胀发展,中国廉价的商品输入是原因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新贸易理论将进口贸易作为主要因素来解释技术进步,认为进口贸易是促进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通过进口技术先进国家的产品,可以使其包含在产品中的先进技术扩散到本国,工业后发国家也可以通过进口贸易,进口所需的机器设备、技术,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国内的劳动生产力。对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具体如下:
1.进口贸易促进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进口国外的先进的机器设备等中间产品,可以提高国内相关产业的生产效率,“干中学”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来掌握世界上先进的技术,利用技术的溢出效应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通过进口国外的产品,会给国内企业造成压力,促使他们在竞争的环境中不断学习创新。
2.进口贸易有利于稳定物价。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获得较便宜的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料,资源,可以抑制物价的上升,保证利润。这一点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表现的较为明显。
3.进口贸易与FDI相互促进。随着进口国进口额的加大,出口国企业为节约成本,绕开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会直接到其国内投资;而FDI的进入又会派生出间接的进口贸易,而且会带来技术和管理上的新理念。
无论对外贸易是促进还是阻碍经济的增长,我们都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尽管在现在的国际分工下,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会处在不利的位置,受到发达国家的控制,但我们仍然不可否认,对外贸易是不可避免的,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有拉动作用的,我们一定要坚持开放,融入全球的经济发展当中去。
当然,现在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出口贸易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然而我们也忽略了进口贸易的作用,这也是笔者为什么单独介绍了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参考文献:
张冰金戈: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综述[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28~32
一、电子商务时代外贸企业国际竞争环境的变化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革命的迅猛推进,当代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趋势影响着国际竞争。上世纪末以来,互联网络、跨国公司的发展,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最新形式,也是经济全球化机制的载体,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互联网基础上的电子商务应用,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在时间、空间的限制,将传统局部竞争进一步推向全球竞争。利用电子商务做外贸可以到达过去无力可及的新市场,在互联网上传递信息并不区别国界;信息可以在瞬间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共享。新的变化无疑存在着大量的机会,所有这些机会都是全球性的。跨国公司作为当前国际贸易的主体,通过其拥有的
较强的技术、资金、市场运作和管理能力,已经形成市场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研发全球化的全球经济网络。此外跨国并购,也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信息全球化
信息全球化将是未来世界经济的重大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形态,人类正通过无数个彼此相连的计算机终端或网络迅速地进入到一个信息和知识极大丰富的社会,任何国家的经济,任何企业和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正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信息经济的到来铺平道路。所谓信息经济就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技术为物质基础,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基于信息、知识的一种新兴经济。芯片、集成电路、电脑的硬件和软件、光纤光缆、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数据传输、信息网络和信息服务、新材料、新能源等在信息经济中逐步占据了重要地位,同时,科技、教育、文化等部门通过产业化而变得越来越重要。
(三)贸易自由化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贸易自由化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呼声和世界经济运行的主旋律。一方面,世界贸易组织在肯定进口关税保护原则的前提下,主张逐步递减关税,简化贸易程序,加强各成员国的市场准入,以促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正将电子商务作为国际贸易领域一种积极的贸易工具,主张全面自由化。早在1997年5月,克林顿政府就公布了一项政策,在全球范围内通过互联网购销的商品不加税,包括关税和营业税,这就是所谓的互联网免税区(Internet-Tax-Zone)。这个政策得到了加拿大、日本、欧洲(地区)等国不同程度的支持。因此,1998年WTO第二次部长级会议上达成的电子商务免关税协议,虽是暂时性的,但成为WTO永久性协定的基础,并将对永久性禁止征收网络贸易的关税产生推动作用。所以互联网免税区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四)新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自由化政策全面推动、世界贸易中的关税壁垒不断削弱的同时,是更加隐蔽的新型贸易壁垒措施和力度的不断增强,其中信息技术壁垒正以超常力量阻挡弱势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所谓信息技术壁垒是指进口国利用信息技术上的优势,对国际贸易的信息传递手段提出要求,从而造成贸易上的障碍。例如电子数据交换(E-DI)和近几年方兴未艾的电子商务对发展中国家将是一个新贸易壁垒。
世界各国及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及信息技术发展程度的不同,导致了全球网络化发展事实上的不平衡。这使发展中国家处于被动的地位,更加剧了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和贫富悬殊。另外,发达国家还试图控制和垄断世界信息资源,以达到继续主导国际贸易主论文流的目的。美日两国在世界信息技术产品的出口总额中占据了2/3,以它们为代表的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信息贸易占国际贸易的90﹪-92﹪,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只占其中的8﹪-10﹪。这种国际贸易中新的信息技术壁垒将不发达国家排除在国际贸易潮流之外,从而导致了国际贸易中新的“边缘化”倾向。
由于新型贸易壁垒具有介于合理和不合理之间的双重性,同时非常隐蔽和复杂,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达成一致的标准难度非常大,容易引起争议,并且不容易进行协调。因此,它正成为国际贸易争端的主要内容,传统的商品贸易大战将被新贸易壁垒大战所取代。
(五)全球虚拟大市场
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电子商务的出现,突破了传统市场必须是地理市场的概念,导致了以信息网络为纽带连接而成的全球统一“虚拟大市场”的崛起。各国间的经贸联系与合作在这种网络贸易的环境下得以加强。
首先,虚拟市场加剧竞争。虚拟市场上,商品与服务等有关信息能在全球范围内充分准确地流动,表现出公开、完整和实时等特性,减少了进出口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从而避免或减少了市场信息不完全而引起的扭曲,使得同等或相似质量的商品之间竞争更加激烈。
其次,虚拟市场增大国际贸易风险。由于在电子商务中,交易者、交易方式、交易意向和交易标的的表达都虚拟化了,交易者的知觉线索被部分剥夺,交易过程与结果的不确定性增加,加上网络黑客(Hecker)侵扰及经济犯罪的威胁存在,商品和服务的提供方式、支付方式的信用风险、质量风险和技术风险都大大增加。
第三,虚拟市场引发国际贸易中间组织结构的革
命。一方面,因信息不对称而形成的委托———关系与方式在虚拟市场环境下发生动摇,传统贸易中间商、商和专业进出口公司的地位相对降低。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网上商业欺诈,又必须确认交易对象的法律地位及民事能力。于是如身份认证、信用认证、金融结算服务、质量担保、物流配送、商务纠纷调解等新的信息服务中介机构,又成为电子商务交易的必需,成为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环。
第四,虚拟市场创新贸易导向理念。在世界市场日益成为买方市场的今天,IT能够加速信息流动,通过传递需求和市场信息的变化来达到调整全球范围内生产的作用。因此,需求对贸易的生产和流向起着越来越不可忽视的作用,传统的贸易供给导向将被需求导向所取代,以客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为出发点将是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
二、新国际竞争环境下外贸电子商务运行基础的构建
由上可知,电子商务改变了外贸企业国际竞争的宏观环境:推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趋势,形成全球竞争的虚拟大市场,促使新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尤其是信息技术壁垒将成为新的贸易障碍。国际竞争环境的巨大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外贸企业的竞争活动。然而电子商务给其发展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世界各国都在抓住这一在国际贸易地位上可以重新洗牌的契机,试图在2l世纪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利用电子商务这一新兴技术和手段,寻找、获得战略性竞争优势,实现外贸持续增长。
(一)外贸电子商务的涵义
什么是外贸电子商务?国内外有关组织、专家、企业界人士都纷纷尝试从不同角度来界定其内涵和外延,其中有不少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这些对电子商务定义的阐述,一方面说明各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对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对电子商务的定义尚无一个权威性的结论。笔者将这些观点加以归纳总结,认为大致可以这样来解释外贸电子商务:
首先,从狭义上理解,是指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使得交易涉及的各方当事人以电子方式而不是以纸质单证为基础的方式完成任何形式的业务交易。其主要行为包括网上企业和产品展示、网上订货和结算支付等三个主要环节,因此有时也被称作“无纸贸易”。
其次,从广义上理解,是指企业通过利用电子商务的各种手段所从事的国际贸易活动,如交换信息、磋商交易、订立合同、转让货物、报关商检、进出口、付款交付等等,它反映的是现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国际贸易过程的电子化。
再次,从企业战略角度理解,是指外贸运作方式的转型和竞争优势的获得,信息作为一种大量的、普遍的、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说来就是利用以Internet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创建畅通于供应商、企业、客户之间的信息流和价值流,把三者连接起来进行相关的外贸活动,从而以最快的速度、最低成本响应多变的市场需求,提高和巩固企业竞争优势。
(二)新国际竞争环境下外贸电子商务运行基础的构建
根据上述涵义,外贸电子商务的应用和运行是一个以电子数据处理、环球网络、数据交换和资金汇兑技术为基础,集报关、物流、纳税、结汇、认证、保险、商检等多部门服务为一体的综合过程。因此外贸企业若想适应国际竞争环境的新变化,利用电子商务来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就必须积极构建相应的运行基础。
外贸电子商务赖以运行的基础设施和基本结构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四大基础、两大支柱”,下面用一个基本框架图来反映。
1.四大基础
(1)网络基础设施
所谓网络基础设施是指支撑外贸电子商务运作的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它是构建电子商务大厦的“底座”,更形象的说法是“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是由骨干网、城域网、局域网层层搭建组合而成的,而每一个联网的计算机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与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并且可以到达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最简单的传输方式是电话线,当然也可以通过无线传输。
(2)信息传输的基础设施
信息传输工具可以提供两种交流方式,一种是格式化数据交流,例如EDI方式,它的传递和处理过程不完全是自动化的,这种方式适用于机器操作,订单、发票、装运单都比较适合格式化的数据交流。另一种方式是非格式化数据交流,最普遍的就是电子邮件和传真,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面向人的交流。而基于因特网的通用信息传输工具是HTTP,它是以统一的显示方式,在多种环境下显示的非格式化的多媒体信息。目前大多数网民都是在各种操作系统和网络上通过HTTP用统一资源定位器(URL)寻找到所需信息,这些用超文本链接语言展示的信息还可以方便地链接到其他所需的信息。这就是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
(3)外贸服务的基础设施
外贸服务的基础设施是指为方便国际贸易所提供的通用的业务服务,这种服务是每一个企业、个人做外贸时都需要的,因此称之为外贸服务的基础设施。其内容主要包括:安全制度、电子支付、认证中心、信用制度、物流系统、目录服务等。
(4)外贸企业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
外贸企业信息系统是指以核心数据库为内核,以建立在数据库之上的管理系统为基础平台,以通过网络建立在企业与其供应链、客户及全方位市场需求之间的一系列接口系统为企业边界的集成化的庞大系统。包括ERP(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EC的核心)、CRM(CustomersRelationship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SCM(SupplyChains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OA(OfficeAutomatics办公自动化)、知识管理等。
2.两大支柱
图的两侧是代表支撑电子商务的两大支柱──政策/法律支柱和技术标准支柱。
(1)政策/法律支柱
政策及法律、法规是进行电子商务活动所需要的一整套有形的法律和无形的法律,主要包括关税和税制、知识产权保护、隐私及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
(2)技术标准支柱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对电子商务的规范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技术标准是信息、传递的基础,是网络上信息一致性的保证,标准在国外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得到了相当的重视,特别是电子商务安全方面普遍存在标准先行的情况。我国应该大力加强电子商务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工作,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论文关键词:中国,中等收入陷阱,逾越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突破人均GDP1000美元的“贫困陷阱”后,很快会奔向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起飞阶段”;但到人均GDP3000美元附近,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导致经济和社会发展陷于停滞,社会出现政治动荡和不稳定,无法转为高收入国家。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矛盾难以克服,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阶段。
一、“中等收入陷阱”的表现
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主要表现与基本特征有: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严重的贫富分化、过度城市化、增长转型困局、腐败问题突出、社会冲突加剧、金融体系脆弱、民主乱象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主要由于以下几个原因:收入差距过大;人力资本积累缓慢,增长模式转型不成功;金融体系脆弱;劳动力转移困难;民主进程缓慢与腐败。
收入差距拉大:收入差距的扩大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由于私人消费不足而导致严重的需求不足,经济增长将完全失去动力。这一因素在拉美国家尤为普遍(智利、巴西、阿根廷和秘鲁等)。
人力资本积累缓慢:增长模式转型不成功。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指出,当物资资本增长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于资本的边际产量递减效应,经济增长必然放缓。这时技术进步(或者说人力资本的积累)就成为维持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如果能够在政策层面实现技术进步,便可继续维持高经济增长率。相反经济论文,如果经济政策不能保证这一点,就会陷入增长停滞。这一现象在东亚国家表现的较为突出。
金融体系脆弱。东南亚金融危机为这一原因提供了一个非常恰当的案例。自1997年以来,东南亚各国已建立起大量的外汇储备作为防范危机的缓冲器,但这可能会产生不良副作用,即造成经济过热和资产价格泡沫。就连上世纪的日本也因为这个原因经历了“十年”衰退。
劳动力转移困难:有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特殊的政治需要,实行一定的限制劳动力转移的政策,这些政策在经济上是没有效率的。中国的户籍制度就是这一方面的典型。类似的制度会严重阻碍城市化的进程,拖累经济发展。
民主进程缓慢与腐败。 采取渐进式改革由计划经济过渡为市场经济的国家,政治体制改革一般都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这种情况发生,行政管理的落后、腐败滋生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期刊网。原本计划经济为主的国家往往还会制造出许多的行政垄断,而一些本该竞争的行业由于行政垄断将失去活力,进而拖累整个国民经济。这一因素在中国已经逐步显露出来。
二、中国可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诱因
目前,中国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这意味着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陷阱”危险区域,中国发展正面临着新的考验。中国长期以来的“加快增长”目标形成了特有的“过度工业化、过度重工业化、过度出口依赖、过度投资驱动、过度粗放增长”的模式,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映射到社会、政治和生态领域,就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平等、官员腐败、城市二元社会(市民和农民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应对的挑战。“中等收入陷阱”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原因导致的,很可能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经济原因。经济增长过程中各类要素(土地、资源、能源、劳动等)成本不可避免地迅速上升,投入边际报酬不断下降,因此中国发展的比较优势也在不断减少。比如,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压缩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利润空间,导致其国际市场竞争力减弱。此外,中国正处在城镇化加速时期,这就会出现所谓“超常城市化”,污染加剧、交通拥挤、公共服务欠缺、形成各类贫民窟、大量的犯罪等等。
1.社会原因。即经济增长也是“双刃剑”,它本身既是有创造性的一面,又带有摧毁性的一面,还有加剧不平衡的作用。国内外研究都表明,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着政府与社会之间、劳资之间、贫富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不断累积,这些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反过来对经济增长造成巨大的阻碍,即“经济增长的负效应”。
2.政治原因。即我们面临着一个“改革悖论”:改革是一个调整既得利益的过程,是在财富的存量部分做文章。在改革过程中,最初的推动者由于从一种改革模式中获益,成为既得利益群体经济论文,可能会退化为下一步改革的阻碍者,因此改革可能会越改越难,甚至停滞不前。
3.国际原因。当我们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西方国家普遍抱有怀疑的态度,不时会出现“中国即将崩溃”的悲观论调。改革开放20、30年以后,他们突然发现,中国已经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到了不得不重视的程度,于是又出现了“中国”的声音。现在,西方国家对我国民主、人权以及民族问题的丑化攻击此起彼伏,国际贸易上对中国产品的各种限制措施也曾出不穷,经济全球化的风险越来越大。因此,必须看到,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世界舆论环境,即“西风压倒东风”的格局,并未随着中国崛起、不断强大而根本改变,相反某些方面还有恶化的趋势。
上述四种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特有的“收入差距陷阱”,“政治民主化陷阱”等等。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拉大。中国的收入差距则早已陷入了警戒区。城乡居民的收入比一直保持在3.3以上,并未有缩小的迹象。2008年,全国10%最高收入组家庭的实际收入是10%最低组的55倍,而城镇收入最高和最低的家庭相比,差距由2005年的9倍扩大到31倍。同时,劳动报酬严重偏低。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据省际收入法GDP构成数据计算,1990年中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为53.4%。2001年该比例降至51.4%,2007年则只有39.74%。七年间,中国劳动报酬占比下降了11.66个百分点。中国还存在大量的'灰色收入'。王小鲁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灰色收入'规模急剧扩大,增速也很快,2008年中国'灰色收入'粗略估计为5.4万亿元。与2005年相比,三年内增长了近1倍,远高于GDP增速。中国的基尼系数已接近临界点。如果再计入'灰色收入',中国的收入差距则早已陷入了警戒区。中国距离'中等收入陷阱'并不远,收入悬殊危及社会和谐,并非危言耸听。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基尼系数最高的国家之一,这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现实选择
1.加快四个转变经济论文,推进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 一是优化需求结构。摆脱过度依赖于外需的增长循环。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把经济发展根植于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形成消费与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二是优化产业结构。以均衡化为目标优化多元产业结构期刊网。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逐步实现农业由弱变强;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工业由大变强;加速发展服务业,实现服务业由慢变快,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均衡带动转变。 三是优化要素投入结构。加速人力资本形成,提高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溢出作用,推动中国经济由强调分工的粗放型的斯密增长向强调创新的熊彼特式的内涵增长转变,并进而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利益格局中的地位,推进国际经济格局由失衡向均衡、再平衡方向发展。四是积极调整能源结构。目前中国还未达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但从当前形势看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速度惊人。今年一季度,我国生产钢材1.85亿吨,增长28.6%;生产粗钢1.58万吨,增长24.5%;生产生铁1.5万吨,增长21.7%;生产水泥3.36亿吨,增长20.3%。单位能耗是在上升的,如果不采取特殊和强有力的措施,我们的环境状况还会进一步恶化。不论从外部压力还是内部需求来看,中国要改变“库兹涅兹增长”方式,必须把提高能源效率,大力发展新兴能源和清洁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突破口。 2.要以推动公平分配为切入点,为持续增长培育新的基础。按照富民优先发展的基本思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调整政府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支出占政府支出的比重。深化资源价格改革,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收益分配制度。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和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将初次分配与二次分配视为有机整体,强化“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最终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我国再分配机制“逆向调节”问题较为突出,不仅从再分配环节即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总体水平及其合理结构入手,还要扩展到初次分配环节包括“工资、保险、福利”三位一体的薪酬体系和税制的改革;调整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加大国民收入向个人倾斜的政策力度;调整资本要素所得和劳动要素所得之间的比例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扩大并提高国有企业分红的范围和比例,增加对居民的再分配力度,彻底解决国有企业经营性资本收益向居民转移机制缺失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通过土地流转进行抵押、入股、融资,逐步调整城乡收入分配二元格局经济论文,使农民获得要素资本赋权;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放宽准入门槛,引进竞争机制,通过控制价格和税收调节垄断企业利润率;完善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保障机制,提高居民的长期收入预期;降低税负,提高个税起征点,通过结构性减税,以减保增、以减促加。
3.要以循序渐进的城市化为依托,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支持。快速城市化会带来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进而引起高额城市化成本,这将大大降低城市化带动经济增长的功能。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就有其中的原因。因此,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一定要把握好城市化推进与城市化成本提高的平衡,以逐步推进来缓解城市问题的集中爆发,不断发挥城市化助推经济增长的功能。
4.要以扩大和完善国内市场为保障,降低受外部经济波动的冲击。进入中等收入的国家易受外部经济的冲击,造成经济徘徊。中国也会面临这种冲击,但我国广阔且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会成为抵御外部经济冲击的有效保障。因此,我国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同时,还需要把注意力引向挖潜国内市场上来。
参考文献:
[1]胡鞍钢.“中等收入陷阱”逼近中国?.人民论坛2010-07
[2]专家称我国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社会建设滞后新华网2010-8
[3]高伟中等收入陷阱假说人民论坛2010-07
[4]常红晓.穷人更穷富人更富,中国离中等收入陷阱有多远.财新网-新世纪,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