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主义绘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儿童艺术率真稚拙荒诞现代主义
一、引言
人们过去并未意识到儿童随意而愉快的涂抹有什么特殊意义,更谈不上对儿童艺术的发现及关注,然而,随着人类艺术史上对儿童艺术的发现及现代艺术的产生,儿童艺术在当代艺术世界的位置正日益凸显。现在,“儿童艺术”已是被普遍接受的概念,儿童艺术中那种形象的简化、画面的和谐、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大胆的纯色平涂以及那种无意识的创作状态,使得西方现代艺术家怀着新奇的目光从儿童艺术中汲取营养。
二、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大师对儿童艺术的认识与评价
儿童的作品究竟有何魅力?为什么会吸引全世界艺术家的目光?在儿童艺术中,儿童常常以其天真率直的心态每每使我们拍手称快,是任何人为的方法都无法企及的。儿童艺术是无意识下创作的作品,是儿童心智和心绪的自然流露,往往呈现着艺术创作最初的也是最纯粹的源泉。其构图造型稚拙有趣,似无法之法,有意想不到的生动。正如黑格尔所说:“儿童是最美好的,一切个别特殊性在他们身上好像都还沉睡在未展开的幼芽里,还没有什么狭隘的东西在他们的胸中激动,在儿童还在变化的面貌上,还看不出承认繁复意图所造成的烦恼,因而在儿童绘画里表现出来的是他们对事物无意识的、天真率直的看法。”儿童艺术更具创造性和表现性,注重个人感受。儿童天性充满热情,能主动、自由地表现画面,儿童看世界有他们自己的独特眼光,他看起人来,只看到一个人的一个大头,头上的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巴,什么耳朵、头发、眉毛,他都没有看见,所以他不画一个人的身体,他看得不重要,只画一条线来表示。这些入眼的观察对象在儿童的心目中形象分外鲜明。儿童是画其所想而非画其所见,因此儿童画出的作品往往想象丰富,用色大胆,富有生气,有更多的灵性。西方现代派艺术中,反叛传统,追求单纯和质朴无华是其共同的目的和重要特征,因此,现代艺术家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儿童艺术,而且给予儿童艺术以高度的评价,甚至对儿童的艺术状态和儿童的艺术作品崇拜不已。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曾说过:“我曾经能像拉斐尔那样作画,但我却花了毕生的时间去学会像儿童那样作画。”这在当时是很有代表性的。其实这种对儿童艺术的新的认识和评价在野兽派那里已有所表现。康定斯基崇拜儿童艺术是因为他认为儿童艺术是对事物内在本质的直觉表现,他说:“儿童除了描摹外观的能力之外,还有力量使永久的内在真理处在它最能有力地得以表现的形式中。……儿童有一种巨大的无意识力量,它在此表达自身,并且使儿童的作品达到与成人一样高(甚至更高)的水平。”画家马蒂斯、杜飞、夏加尔,尤其是克利、米罗和杜布菲等,同样感到了儿童艺术的魅力。西方艺术家所向往的那种无意识的创作状态、“信手涂抹”在儿童艺术那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三、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对儿童艺术的借鉴与模仿
从19世纪后半叶起,西方画坛发生了重大变化,眼花缭乱的西方现代画派,既受到儿童绘画在艺术形式上以及表现技巧方面的启发,更受到儿童对待绘画的基本态度无意识的强烈冲击。对儿童艺术的推崇与模仿直接反映在他们作品的形式中。克利就一直崇拜儿童的这种天真状态,并以自己的方式加以模仿。克利在绘画技巧上使用儿童那种环绕的、粗陋的轮廓线,反应在作品《动物园》、《他喊叫,我们玩》和《女舞蹈家》中,这些画中线条技法与儿童素描的线条技巧很接近,尽管它更细窄,更优美。《高架桥的革命》画面上简单的甚至笨拙的高架桥,表现出了克利对儿童画天真稚拙的形象以及符号化形象的兴趣。在米罗的绘画世界中同样可以感受到这位大师对儿童艺术的推崇,在他1948年至1953年的许多绘画作品中,人物没有身体表现,头部直接安在以球形脚为末端的直腿上,整个脸像一个不规则的椭圆形或圆形,这种极端单纯化的形象的变体,也就是儿童画中的“蝌蚪人”样式,如作品《在甲壳下部》、《黎明时瞪羚的哭叫》和《绘画》以及早期最有名的作品《农场》都已呈现出一种儿童般稚拙的风格倾向。后来由于战争,米罗的作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恐怖之感,但画面依然保持他那种天真、优美的风格。如系列《星座》及《女诗人》都是在战争的威胁之下创作出来的,但我们从中看不到任何血腥的痕迹。无怪乎有批评家说:“米罗的天才是一种返老还童的天才。”涂鸦和儿童艺术也是杜布菲的范例和灵感来源,他特别赞同用最简单的正面和侧面形象及儿童的轮廓线风格画出大脑袋粗陋人物,也赞同儿童对记忆中传达信息的细节的强调,杜布菲甚至希望以更加粗蛮、直接和确定的方式抛弃“后天学到的手段”,去探讨一条回到“艺术基本的、形成的时期,记录下儿童式的天真与好奇状态的道路”。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如《街上的男人》画面中描绘的是巴黎的景色与生活,具有一种天真稚拙的趣味。此后,他很快摆脱了克利艺术中那种幻想、略显天真的气质,而转向一种独特的、奠定自己在艺术史上地位的绘画创作方法,创作出一些涂鸦形态的作品,如在《人间的联欢节上》,我们可以看到的一种以此法创作出来的令人厌恶和不安的欢乐氛围。
西方现代派艺术中的荒诞和随意性与儿童艺术中的荒诞和随意是一致的。“荒诞艺术比起优美、崇高的艺术更加深刻地表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生命力。”这是西方现代画派对怪诞艺术的看法和推崇。现代派大师马蒂斯、毕加索等人就从古代非洲的绘画和雕塑中吸取怪异而又荒诞的特点,在我们的眼中极不符合常规,但这与儿童美术中的无意识荒诞的想法极为相似。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对儿童艺术的接受主要表现在欣赏他们的天然和单纯,使得他们的作品具有稚拙的面貌,法国评论家在观看他们的画展时,曾称这些颜色不符合“客观实际”,艺术形象难以理解。虽说在现在看来有点言过其实,然而的确在马蒂斯等人的作品中反映出画家进一步转向表现内心情感,这也是近现代以来西方绘画逐渐摆脱传统上摹写现实的主流画法的新的一步,在野兽派绘画中,马蒂斯等画家的一些人物画有一个特点,人物的形象往往有弯曲的形态和封闭的轮廓线。如马蒂斯的《浴者》和《海滨妇女》,这些作品使人想起儿童艺术的某些特点,人物的形象看起来“不准确”。上述这些对儿童艺术语言的模仿甚至直接挪用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现代艺术家们从儿童那里重新获得天真、纯朴和清新的内在品质。
四、现代主义绘画大巧若拙
现代主义绘画在许多方面更借鉴儿童艺术,但他们的目的并非简单地重创儿童绘画,在技巧、表现形式上与儿童绘画有很大差别。儿童绘画是在生命之初对世界的探索尝试,表达的是整个生命尚未展开的天性。而大师的绘画则是在生命成熟阶段对探索世界的提炼总结,表达出整个生命发展过程凝结出来的人格特征和艺术个性。所以,儿童画一张张来看,大不相同,而大面积看起来,其面貌给人的感觉大同小异。大师绘画则不同,都具有独一无二性。克利、米罗和杜布菲等现代画家在对儿童艺术的借鉴中充分展示了各自的艺术个性,他们使用儿童的符号和技法也并非偶然,而是他们比其他艺术家更需要这种敏锐的感觉力,带着激情去感受儿童的绘画世界。他们的绘画有着精致的层次和精湛的技巧,虽然绘画的最终效果有着明显的随意性,但与儿童天真的艺术并未完全融合,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又相得益彰。儿童的绘画作品是“原始”形态的、天真纯朴的,而又往往以“稚拙”的样式表现出来。这在儿童是很可贵的,也是许多中外画家所追求的艺术境界。那么艺术家追求的天真纯朴和稚拙与儿童绘画所表现出的天真纯朴和稚拙是否如出一辙呢?这对于我们更深一步了解儿童艺术是至关重要的。审美创造一般都是由拙到巧、再由巧返拙的阶段。开始之拙,是生疏幼稚的真拙,随着审美创造技巧的提高,进入精巧工巧阶段,有了丰富的经验、功夫、素养,才能落尽繁华归于朴淡,进入大巧若拙的境界。没有深厚的功底,片面为拙而拙,只会粗陋低俗。戴复古说:“朴拙唯宜怕近村。”(《论诗十绝》)即使是巧后之拙,如果刻意追求拙的外在形式,则是一种造作,失去其真正的天然本质。拙朴绝非粗率平庸之辈所能达到的,它是审美创造高度成熟的标志。追求儿童趣味的艺术家在某些方面与儿童绘画较为相似,例如:以线为主,平涂色彩,不讲焦点透视及夸张变形手法等等。但儿童艺术中的那种天真稚拙的情趣被艺术家们加以发挥、拓展,成为崭新的艺术形式。虽然他们画中的“拙”与儿童绘画中的“拙”有着形式上的相似,但却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是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之“拙”。写意大师崔子范也曾说:“一个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孩子只凭热情作画。在他长大之后,也应该注意使自己回到童年的心态,去重新发掘自己儿时的天性——自由地而不是造作地在画中表现自己的感情。当一个成熟的画家运用这种方式作画时,当他将艺术大师的精湛技巧与孩子般的天真烂漫融合在一起时,会感到极大的快慰。”虽然西方的克利、米罗和杜布菲等画家的作品源于儿童绘画的造型符号,但他们靠熟练精深的技巧来完成。大体上都经历了由开始的不成熟,到技法日趋精深,进而追求“返璞归真”的过程。虽然也有追求儿童“拙味”的画家未经过专门的训练,但他们也难免经受艺术传统的熏陶,前辈及同代画家的影响与个人技巧的锤炼。克利虽曾说:“无需什么技巧”,但他毕竟经过了传统艺术熏陶,其艺术风格必有传统技巧的痕迹。可见儿童的稚拙是幼稚的拙,而画家的稚拙是“拙中藏巧”之拙。“拙朴最难,拙近天真,朴近自然,能拙朴则浑厚不流为滞腻。”拙朴之拙,是大巧,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它是“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浓”(《东坡题跋》),在平实朴素粗散的形式中,蕴含着深厚的审美素养和丰富的情感意味。没有一定技巧的锤炼,一味片面追求儿童“拙味”,只会流于粗俗浅薄,达不到自然浑化的拙朴之境。
五、结语
总之,现代艺术家们从儿童艺术中获取到了造型符号的灵感,同时也通过自己的作品和言论促成了人们对儿童艺术的进一步关注、承认和了解。在现代艺术中,传统的审美标准首先被打破,几乎没有什么尺度可以将儿童艺术与大师的作品相区别。当然,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家的作品与儿童的绘画作品之间的相仿程度,也不能真正完全划上等号,这些现代艺术大师的绘画毕竟是落尽繁华归于朴淡,大巧若拙,拙中藏巧。
参考文献:
[1]罗伯特·戈德沃特.现代艺术中的原始主义[M].殷泓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3:54.
[2]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关键词:构成;文化属性;现代主义绘画
自从人类有了视知觉之后,首先运用的观察世界的方式就是对点、线、面的述求,体现了在前逻辑阶段原始人类朴素的文化观,这点我们可以从现存的大量史前艺术中感受到。同时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也能够从人类最初的造型形式中推延出其绘画构成的某些知觉模式,这些知觉模式从开始阶段即能表达出人类特殊的观察视角,反映出特殊的生存环境和状态下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行为。由此我们发现,绘画构成自史前开始一直到现在,无论其具体形式和技术如何变化,表层上可以归结为绘画艺术的技巧问题,而一旦我们超越技术性层面,构成中所承载的人文精神、意识形态等文化要素就会凸现出来。换言之,绘画构成在深层意义上体现了不同时代和地域的人类运用自身已有的视知觉感知世界的方式,深刻的体现了他们自身的文化语境及个体对所处文化的诠释。
印象派的前驱马奈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欧洲传统的视觉模式和文化认同机制,不仅为塞尚等人对构成形式的进一步探索开辟了方向,也为尼采、叔本华等人的非理性哲学观提供了一定的视觉支持,进而使西方的理性文化特征逐渐减弱。尼采在他的唯意志论中主张艺术是权力意志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艺术家是高度扩张自我、表现自我的人;佛洛伊德指出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对人内在愿望得不到满足的表现。这些观点和学说使得人们从对客观世界的关注转向了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关注,这是20世纪上半期现代主义艺术最具突破性的观点,也为现代主义绘画构成的主观性倾向提供了知识素养。马蒂斯曾说“属于今天的我们,试图表现今天的我们自己,现在的、20世纪的我们自己,而不是去模仿古希腊人二千多年前在艺术中看到和感到的东西……首要的大事就是表现一个人的自我”。艺术作品的主题化倾向被减弱,自身的语言得到深入的挖掘,使主题型视知觉艺术转化为结构型视知觉艺术。
那么现代主义作品构成的文化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主要涉及两个:
其一,19世纪末,日本作为东西方交流的中转站,极大程度上将东方的视觉思维和文化机制传输到欧洲,使一批睿智的现代主义艺术家们认识到东方文化和视觉样式的新奇,并积极主动地改造其本有的构成样式,我们可以在马奈、印象派以及野兽派、超现实主义的作品中体会到。虽然现代主义艺术的流派众多,纷乱复杂,但如果稍加整理我们仍可发现它主要有两条脉络组成:一是从塞尚开始的形式、结构倾向,其观念主要是本体论。经过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发展到蒙德里安为代表的风格派及其后来的几何抽象、波普艺术等等。再就是凡高开创的主观、表现倾向,为表现主义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此后强调主观世界表现的流派纷纷诞生,包括梦幻表现、超现实主义等等。前者强调艺术媒介形式及其结构的重要性,把艺术看成是一个自身演进、符号不断衍生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后者则更注重艺术对于人性的表达,对人的生存状况及生存环境的关注。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塞尚是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建立起既非表现性又非相似性的纯客观性,不是遵从自然物象而是尊重绘画本身,以创作和观念为绘画找到了新的结构方式(类东方视觉体系)。立体主义是塞尚形式、结构倾向的直接继承者,以毕加索的油画《亚威农少女》(1907)为起点,立体派以“主观的结构原则”来代替面对自然构成的原则,其重要意义在于使绘画变成了形象的“自由” 联合。其绘画创作所表现出来形式,深刻地体现了现代人对创造意识的尊重和对周围世界动态性的把握。
其二,现代绘画在两次世界大战的社会现实和战后异化的社会环境影响下,艺术家普遍对现实表示厌恶与逃避,而去寻求心灵的自我完善。一度受到冷落的叔本华和不为人理解的尼采成了知识界注目的人物,他们哲学中的神秘主义因素被当成精神的庇护所。由于画家的心理发生了极大的变动,这种变动直接导致他们对生存意义的叩问。蒙德里安用了多年的时间来创造新抽象艺术和新造型主义的绘画形式语言,完成了对绘画的独特语言的建构:即在对立的形式中寻找统一性,表现人类所能感悟到的神秘的宇宙秩序,并以这种抽象形式来避免个别性和特殊性,从而获得人类共同的纯粹精神的表现。
在西方现代文化和哲学思潮的基础上,艺术家们在作品里集中体现了带有抽象意味的对人的生存环境及生存本身难以忍受的形而上的等等复杂感受。“现代派作品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典型特征是它所表现的对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和文明的深切的危机意识和紧迫的变革意识。”集中体现在“人类四种基本关系的全面扭曲和严重异化: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四种关系上的尖锐矛盾和畸形脱节,以及由之产生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虚无主义的思想”。1表现在艺术特征上,侧重于以本能为主导的多变化的内心来反映现实,常常把现实世界和心理世界混合起来加以表现,追求的是在现实世界挤压下心理世界的真实及心理扭曲下现实世界的真实。而主题的寓意性、模糊性和多义性是现代社会科学尤其是哲学、心理学等广泛渗入的结果。由此当精神的体会与艺术创作联系起来时,便形成了西方形式和谐的最高标准。
参考文献
[1][美] 约翰·拉塞尔著.常宁生等译.《现代艺术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关键词:立体主义绘画;现代建筑;影响
中图分类号:TU-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9-0057-02
1 引言
立体主义绘画是现代艺术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现代主义大师柯布西耶也从事于立体主义绘画的创作,今天重新理解立体绘画对现代建筑的影响也许可以更加深刻理解现代建筑的特征和意义,从中总结现代建筑的创作手法及思想。
2 审美观念的变革
贝聿铭1994年在清华大学的一次学术演讲上说到:“建筑是艺术。当然,造房子需要土木工程和材料等,但建筑的最高境界是艺术。”简单的语言,清晰的阐述了建筑的最终目标是成为艺术的体现。艺术的目的是为了带给人们更多元的审美体验,立体主义绘画在多方面推进着建筑的发展,更新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多元的建筑表现形式及空间的重新认识为现代建筑设计带来多种新的审美特点,丰富了审美的范型,转变人们单一的审美观念,让现代建筑具有很强的视觉体验意义。同时也唤起人们在物质和精神感受上的多重体验,多元的、单一的,矛盾的、统一的――审美的观念得到更新,审美的形式得到了丰富。
2.1几何之美
立体主义绘画及其后派生出的构成派与风格派所反映出的特征是将客观的事物抽象化几何化,脱离了完整的再现对象的方法,而是使用最原始的几何图形去分析,理解并表现对象,从而表现一种抽象的几何美感,这种绘画思想被现代建筑所传承并将其继续发展。传统的古典建筑所表现的是建筑形体上的山花、雕塑、线脚等繁杂的装饰美感,而现代建筑却将其进行了否定,并且抛弃一切无用的表面装饰,从而转向表达纯净的几何美感,同时从注重建筑外形的表现转到了发挥空间造型的语言上。
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见图1)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充分的展现了几何形体的美感,在这个建筑上我们找不到一丝装饰物,而是通过造型的变化丰富建筑的形式。这个建筑的表面看起来平淡无奇,使用了最为简单的几何形体和平整的白色外墙来表现,但这种几何形体给我们视觉上带来了美感。唯一的可以称为装饰部件的是横向长窗,这是为了能够保证正常光线的射入而设的。总体来说这个建筑的构图灵活均衡而非对称,处理手法简洁,体型纯净,在建筑艺术中也吸取当时视觉艺术的最新成果,柯布西耶的建筑设计理念启发和影响着无数建筑师。体现了建筑的最本质的纯净几何特点,为人们展示了几何形体的美感。
2.2拼贴之美
立体主义绘画创造的拼贴手法对于现代艺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从形式上看,它突破了传统的绘画方式,将实物引入到绘画作品中,由不同的材料及不同种类的物体之间进行叠加与组合,形成了新的绘画体系。从思想上看,拼贴使艺术家们越来越重视材料自身的美感及人文思想的精神内涵。材料的介入,材质的对比改变了人们对周围事物的感知,使得艺术家在艺术情感与形式感的表达上得以更加淋漓尽致的发挥。同时伴随着社会文化的交流,信息的密切渗透,拼贴手法所表现出的非和谐、非统一逐渐的成为当代艺术界的范型,拼贴手法在波普艺术的推广下渗透于艺术的各个领域,对于建筑而言,有着显著体现的后现代建筑对于拼贴的传承较为深刻,不过拼贴手法同时也存在于新现代主义等建筑中。可以说目前拼贴手法也已经成为了建筑设计的主要表现方式之一,从不同的材料进行拼贴以及不同的文脉上进行拼贴,拓展了建筑的意义,使建筑的造型和表现更加自由。这种全新的方式对于人们的艺术认知方式及审美观进行了改变。
现代建筑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传承了拼贴这一表现形式,不仅表现出形式方面的拼贴,对于文脉的拼贴同样备受关注,并且在其影响下使得建筑表现出更为复杂与多元化。受其影响形成的建筑及空间显示着一种独特的美感。在建筑形式的表现上,运用不同材料进行对比,不仅丰富了建筑形式,同时对于观者的视觉审美进行了提升。
詹姆斯・斯特林设计的斯图加特新州立美术馆(见图2),是后现代主义建筑中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在这个建筑身上可以感受到非常浓烈的拼贴气息,从他的平面布局中能看出设计师对于形体的思考也是出于一种复杂的状态中,一个圆形建筑在U形主体建筑的正中间叠加一个圆形建筑,使建筑的形态呈现出非统一、非和谐的特征,打破了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方式,进行了突破与创新。在这个建筑的形式中,同样多处体现着材料、结构等的拼贴,而在文脉表达上更为强烈的突出了拼贴文化的意义,纪念性与反纪念性,现代主义与古典主义,名流与大众等等,一些被认为不可并存的元素被捏合到一起,形成更能引人思考的建筑空间,同时将拼贴的美感展现给大众,改变着大众的审美倾向。
2.3交错之美
立体主义绘画对于物体的交错以及重新拼合改变了传统绘画清晰的表达客观事物的模式,而使绘画开始变得模糊,富有动感,在逐渐的发展过程中,绘画不断的在交错与重新拼合中进行探索,有些作品在交错与穿插中还能分辨出所描绘的事物,而有些作品甚至已经无法辨认出所描述的客观形体的原型。这使绘画作品呈现出的是一种渗透、模糊不清的画面关系,并繁衍在一种混沌的状态之中。这种观念的突破,被现代建筑所吸收,建筑的形态、空间趋向于一种交错与并置的形式,使其更加丰富,更具表现力,建筑形态及空间更加自由,空间中充满了运动感、碰撞感。在交错与并置之下形成的这种空间的运动形式,具有不安分感,并形成一种冲突、碰撞之美。这也是一种新的审美体验。
柯布西耶设计的朗香教堂(见图3),建筑似乎是以不统一的墙体在不同方向上的交错,从来自不同方向上的,如水平方向的、竖直方向上的以及不同倾斜方向的共同交错,同时与各个不同角度墙体之间的穿插并置后所形成的,没有任何秩序,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使空间具有神秘与迷乱性。建筑的平面也是不规则形,这使室内空间的变化更加丰富。不仅仅如此,更营造了一种氛围上的交错感,在昏暗的房间,光从大小不一,高低不同的窗子里透入室内,形成不确定的、朦胧的光线,并在不停的交错,充分了展现了不确定性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感受,同时也使空间中也充满了矛盾和暖昧,表现出以交错、神秘为美的美学观念。
3 优化空间功能
运动感是一直存在于人们身边而通常没有被人们关注的问题,但在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中却得到了突出的表现。从画面中对物体进行多视点的分解与重组让我们能感觉到动感的存在。这一绘画特征被现代建筑大师们所发现,并将其转化成为了营造流动空间的设计思想,这使建筑空间得到了丰富,空间秩序被重新组织,人们对于空间的审美观念也得到了改善。
立体主义绘画的出现为现代建筑的空间革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几何形体围合下的空间更为自由、灵活,功能成为了建筑的重点,并不断被优化,形式与功能互助互利,在优化功能的同时构造建筑形体,不仅仅是对于功能的一种推崇,同样也丰富了建筑的形式。在现代建筑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空间功能更加的趋向于实用性,使得人们的活动状态更加科学、更加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和活动的需要,并满足着人们的精神需求。
贝幸铭设计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见图4),其建筑造型虽为破碎的几何片段的组合,但其功能却得到了优化。在建筑的顶部使用了玻璃天窗,对于室内的采光有较好的帮助。建筑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西北部面积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边朝西馆,以这部分作为展览馆。展馆分别在其三个角上,各个展馆之间互不干扰,但有通过一些楼梯或天桥进行了连接,空分部分讲究且合理。东南部是直角三角形,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对角线上筑实墙,两部分只在第四层相通。整个建筑动静空间划分明确,虚实空间搭配合理。破碎的建筑形体使空间的布局发生着改变,不仅创造出了流动空间,更体现着空间的延续性。
4 技术进步
在立体主义绘画及其随后派生的诸多艺术流派的影响下,建筑也一直在不断的发展更新,建筑的的形式以及材料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然,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会共同推进建筑的技术进步。对于形形的几何形体的穿插、错位、叠加以及虚空等都需要建立在强大的科学技术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多样的建筑形体及空间造型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样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为现代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柯布西耶参与到立体主义艺术思潮中,他的立体主义艺术的知识影响了他的建筑空间观念和结构观念的形成。“多米诺体系”透视图反映了柯布西耶早期对于空间观念的理解。这为现代建筑的自由形体的构造提供了可能,使建筑摆脱了墙的承重性所带来的局限性,从而解放了建筑的形式。在此基础上建筑师们可以随意的分割建筑空间,整个结构也可以按垂直方向或竖直方向任意重复,任意灵活的安排门窗等,使建筑师去灵活、自由的控制建筑空间提供了更多可能。而这一设想的实现同样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提下所进行的,这种构思在当时是对技术的挑战,而对于它的解决又同样推进了技术的进步。
密斯在深入研究玻璃摩天楼的特征之后,感到这种建筑艺术不是主要由光影来决定的,大片的玻璃能产生特殊的映象效果,这是过去任何建筑所未曾有过的,玻璃这种轻盈透明的体形使材料、技术与美学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成为后来同类建筑的范例,这也证实了密斯的预见。对于玻璃幕墙的设想也要在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可能下进行的,只有在技术的不断进步中,一些设想才能成为可能,而玻璃幕墙也在对着不断的设计和构思前提下结合新技术的发展不断的改进,使形式更加多样,技术更加进步,工艺更加细致等多方面共同改进,这也为建筑师的大胆构想提供了平台。
现代建筑不断的追求新奇、各异的形态,而在这个过程中,为施工带来了多种技术上的难题,这也是大家有目共睹。在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建筑技术问题而推迟竣工时间的著名建筑也是非常多见,攻克这些技术难题将会大大推进结构设计、材料设计等等一系列尖端的技术发展。
在立体主义绘画及其派生出的一些艺术流派的影响下的现当代建筑的形式更是层出不穷,尤其是受交错拼合与拼贴观念影响下形成的建筑,其形态多数更为多变,形体及材料之间的交错运用更为频繁,这对于技术的要求会更加严格。盖里设计的毕尔巴鄂古根汉姆博物馆(见图5),其建筑造型为怪异、不规则、扭曲自由的体态,这个博物馆在建筑材料上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它的表面材料为钛合金板,不论是形体以及材料对于当代材料及结构技术来说是个挑战,在先进技术的前提下,建筑顺利的被建成,可以说这个建筑的建成不仅仅对于建筑界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样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只有技术的进步才能推动建筑的不断发展,同样在建筑的不断创新中也在促进着技术的进步,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关键词】现代化;新农村
1.跨越式发展的经济,彰显富春江实力
近年来,富春江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坚持“工业强镇”战略不动摇,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和第三产业,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2011年,富春江镇财政收入达到3.39亿元,比上年增长23.5%,财政收入总额与人均数均居全县各乡镇(不含街道)之首;实现工业总产值58.1亿元,其中规模工业产值38.4亿元;工业销售产值57.3亿元,其中规模工业销售产值37.8亿元;农业总产值2.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农民人均纯收入13548元,比上年增长16%。
2.实施“工业强镇”发展战略,展露富春江机械制造业魅力
2.1着力打造工业经济发展主平台
富春江镇积极优化投资环境,狠抓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目前,工业功能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按规划要求已初步完成“五通一平”工作,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污水管网铺设、绿化用地均已初具雏形。几年来,工业功能区累计投入固定资产近7亿元。富春江镇以优良的投资环境、优质的行政服务,赢得了广大投资者的青睐。
2.2积极打造机械制造业生产基地,提升富春江机械制造块状经济发展水平
目前,全镇的机械制造业主要有水轮机、拉丝机、汽车内饰件、五金机械等多个行业。其中水轮机技术含量较高,在国家加大能源建设力度的大背景下,产品市场前景较好且有较强竞争力,应作为积极发展的产品,富春江镇是国内最大拉丝机生产基地,虽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但有一定规模优势。该镇现有机械制造企业205家,2011年机械工业销售产值达41.1亿元,占全镇工业销售产值的71.7%,实现税收2.1亿元,占税收总额的61.9%,机械制造业优势进一步得到体现。
富春江镇工业功能区是华东地区重要的机械制造生产基地,被命名为“浙江省机械工业专业区”、“杭州市特色城镇工业功能区”、“杭州市达标工业功能区”、“杭州市示范工业功能区”。
2.3民间企业日益重视科研合作
近年来,富春江镇政府积极促成工业企业与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进行技术交流、技术合作和技术对接活动。通过技术服务、技术嫁接、重点攻关合作,为做大做强富春江镇机械制造业奠定基础。
3.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展示富春江城镇化建设成就
3.1农业向工业转变
现在的富春江镇辖区,1978年为是一个纯农业生产乡,以种植水稻为主,仅有茶叶等少量经济作物,更无二、三产业,经济落后。通过近几届党委、政府努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战略,农业向工业转变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3.2农村向城市转变
城市化需要人口的集中,工业化需要产业的集聚,可持续发展需要资源的集约。镇党委、政府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做好“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这篇文章,才能解好“集中、集聚、集约”这三道题。
3.3农民向市民转变
富春江镇大力加快城镇化建设,实现了城镇建设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千强镇、省级绿色小城镇、省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省级卫生镇,还获得杭州市文明镇、小康镇等荣誉称号。目前,该镇已通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的考核验收。
4.确立“投资创业在富春江,休闲度假在芦茨湾”的发展思路,打造富春江旅游特色镇
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山水风光使旅游业成为富春江镇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大力开发严子陵钓台、白云源景区等旅游资源的同时,也鼓励发展农业观光、“农家乐”等休闲度假旅游,将芦茨农家乐作为旅游发展的重点扶持项目,同时,进一步抓好休闲观光旅游项目。新引进的桐庐新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种植蔬菜出口创汇的同时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吸引城市居民下乡体验农村生活,享受田园乐趣。
5.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富春江
5.1以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
富春江镇在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进程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实施惠农政策,加大涉农投入,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镇支持农村,有效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快速发展。积极鼓励农民“下山致富,上山增效”,促进集聚发展。
5.2大力发展都市农业、高效农业
镇党委、政府对发展“都市农业、高效农业”专门制定了有关扶持政策,按照“产业特征、产品特色、效益特点”的要求, 目前,溪南蔬菜基地被命名为杭州市都市农业示范园区,金家枇杷基地创建省级无公害水果基地通过验收,俞赵高新农业开发区被命名为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
同时,还引进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到该镇建立中药材基地;引进浙江新迪国际食品有限公司开发休闲观光农业项目。这2个农业项目的引进,不仅拓宽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路子,并将成为富春江镇农业经济新增长点。
5.3教育、科技、文体事业成绩显著
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技入,不断改善教学环境,富春江镇被评为浙江省教育强镇、杭州市现代化标志性教育强镇;坚持科教兴镇战略,被命名为杭州市科普示范镇;繁荣群众特色文化,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被评为杭州市特色文化镇;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增强人民体质,分别获得浙江省体育强镇、浙江省体育特色镇、浙江省老年体协先进镇、杭州市体育强镇等称号。
关键词:理性;乌托邦;人文关怀;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3-0038-03
从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基本属性来看, 现代化所张扬的是理性, 而社会主义所追求的是人的自由,二者是矛盾的。把社会主义置于乌托邦之下会抵制现代化, 而现代化所要求的理性主义则易导致偏离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因此,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也就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 理性、现代性及其困惑
现代性是西方启蒙运动发展和现代化历程形成的文化模式和社会运行机理,它被用于指称现代社会的基本规定和基本原则,以社会的理性化、政治的民主化、经济的产业化、文化的世俗化及现代人格的形成为特征,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根本标志。
理性是启蒙运动中用以替代上帝作为价值之源对现存事物进行评判的标准, 是人们判定一切存在的合理性的法庭。它作为西方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人们在逻辑思维中用以认识事物本质的认知理性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道德理性、宗教理性、启蒙理性等等。希腊精神中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阿那克萨哥拉的“奴斯”、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柏拉图的“理念”,都包涵了“理性”的基本含义。
近代启蒙思想家以理性为武器向传统的宗教神权、封建专制宣战。他们把理性推崇至万能,认为以理性为武器可以达到人的一切目的。在启蒙时代,人们在理性的照耀下充满着乐观主义和进步向上的精神,理性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洛克就认为,理性是最高的法官,应当指导所有事物和决定事物取舍。相信人天然具有理性能力,人类心灵能够获得知识,其最强悍的表述就是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在这一前提下,知识以及构成知识的理性,其本身是毋庸置疑的,“成问题的只是如何、用什么方法得到知识, 知识的范围能扩展多远。”[5]431正是以理性、知识和科学以及其他类似的名义,“现代性”才得以踌躇满志地向人庄严承诺,作为主体的人可以拒绝任何外在的权威,获得自己的解放,并成为这个时代乐观主义的依据。可见,理性是现代性得以确立的基本前提,并成为现代性的核心。
以理性精神为底蕴的现代化进程,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自然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另一方面, 由于市场经济与技术的结盟又造成了一系列负面效应使人们对理性产生了许多困惑:仅靠理性,人们能否走出这种文明危机?
1. 理性带来了人的主体性的困惑。主体性是现代性的核心,它是理性得以产生、壮大并且战无不胜的源泉。那时,“我思故我在”作为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原理”,可以说是一个思维和主体得以确立其合法性的普遍性命题。笛卡尔以鲜明的人的主体性代替经院哲学的神学性,以清新明晰的思维取代盲目沉醉的信仰,以人取代上帝,无疑成为近性文化精神的划时代开端。黑格尔进一步将主体性演绎成为主宰一切的绝对精神。然而现代性的骚动给人们出了一道难题,这就是:主体以理性的名义鼓吹解放与批判,然而它却不能像宗教那样提供足够的文化凝聚力。理性在现实中的推进反而加剧了文化的分裂,解放反而导致纷争。据韦伯的理解,现代性从社会学意义上应是一个理性苏醒并逐步祛魅的过程,即理性引导社会脱离传统束缚,转而依赖它的合理与理智去认识并征服世界,然而这一历史过程却大大伸张了工具理性。而正是工具理性的过度张扬导致了人的主体性的失落。于是乎,人们不禁要追问:主体性作为一面飘扬的旗帜,它能否真正担负起拯救人类未来的责任?
2.随着现代化在全球范围的发展,理性与现代化所带给人们的并不完全是福祉。在工具理性的导引之下,现代人的物质扩张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但人们还是越来越深切地感到精神上无家可归。诚如法国思想家弗朗索瓦・利奥塔所言:“无论在何处,如果没有信仰的破碎,如果没有发现现实中现实的缺失――这种发现和另一种现实的介入密切相关――现代性就不可能出现。”[1] 而现代性的问题,其根本价值指向应该是现代人的安身立命问题。这时,人们又进一步追问:理性与现代化的理由和根据何在?
3.对于西方现代性理念之普世性的质疑。从西方的现代化逻辑来看,现代性体现为理性,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它表达着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变革逻辑。现代性把西方文明置于毋庸置疑的位置,认为现代文明对其他文明的同化和侵蚀是合理的、必然的,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而这种文化价值取向,客观上必然导致对既有民族传统的否定,并造成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冲突。尤其是20 世纪中叶以来,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促使人们去检讨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参照限度及其现代性理念的普世性问题,以期在此基础上求得现代性之真正的民族动力。
由此可见,如何找到一条解决现代性问题的有效途径,走出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现代性困境,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历史课题。
二、 乌托邦体现着对理性与现代性悖论的超越
“乌托邦”(utop ia) 一词是由两个希腊语“ou”(无) 和“topo s”(场所) 构成的, 本意表示“无场所”、“没有的地方”, 亦即“乌有之乡”。它是因托马斯・莫尔同名小说被人们认同的。但乌托邦或者说乌托邦思想、乌托邦价值和乌托邦精神却由来已久。在此,应首先对乌托邦作出界定,并对乌托邦的内涵作出相应的解释。笔者认为,“乌托邦”是人们基于对社会变革的责任和义务而超越于给定的现实社会,并对不可能最终完全实现的、终极性的社会理想状态的一种构想或设计,代表着人类对某种社会理想的目的性追求和期待。由于它代表着人类的一种理想与期盼,这就决定了乌托邦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彻底实现的,或称之为乌托邦的“永不在场”。但这并不表示它对现实的消极无为, 而是一种更深层意义的“有为”:它不断向现实输送新鲜的“血液”,以防止其“凝固”而堵塞历史向前发展的道路;它与现实保持必要的距离,并葆有自身的超越性、终极性、无限性和总体性,对现实社会的发展起到道德制约和价值制衡的作用。总之,乌托邦理想作为一种批判反思的、追求至善的超越性精神,实现着对理性与现代性悖论的超越:
1.乌托邦作为人的一种价值理想,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内在力量,也是人寻求主体性价值的重要体现。人不仅受到感官所接触到的事物支配, 还会受到超验的想象启发, 前者是形而下的经验层面, 后者则是形而上的价值理想。在现代社会中,精确的计算和预测代替了人的丰富的想象和诗意的安居;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丰富了,大地却贫瘠了,社会离散了, 人的内心体验也贫乏和干涸了;人变得越来越“精明能干”,但对各种关涉“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的问题却无能为力。乌托邦精神的阙如使现代社会中人变成了“物”, 变成没有崇高理想的、任由物欲和贪婪支配的“存在者”。这就是没有乌托邦的世界所展现出来的灰暗的“世界图景”,“如果乌托邦这块沙漠中的绿洲枯干, 展现出的就是一片平庸不堪和绝望无计的荒漠。”[2] 330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面对我们所能够想象的最大的悖论――也就是说, 已经对生存达到了最高程度的理性控制的人, 却变得没有任何理想, 变成纯粹由各种冲动组成的动物了。因此,在经历了曲折漫长而又非常英勇的发展过程之后, 恰恰在达到最明智的阶段――在这里, 历史不再是某种具有盲目性的命运, 而是越来越变成了人类自己的创造过程的时候,人类由于放弃了各种乌托邦而可能失去其塑造历史的意志,并且因此而失去其理解历史的能力。乌托邦理想植根于人的存在本身,“没有乌托邦的人总是沉沦于现在之中;没有乌托邦的文化总是被束缚于现在之中,并且会迅速地倒退到过去之中,因为现在只有处于过去和未来的张力之中才会充满活力。”[3] 215-216人才会在“是其所不是, 不是其所是”的生成、运动中,按照人的目的性的价值理想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2.乌托邦理想开启了未来广阔的可能性空间,从而可以使社会得以可持续发展。人生存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始终指向一种目前尚不属于实然的东西, 而这正是乌托邦精神得以存在的人性根基。在现实社会中, 人追求的目标往往是能够实现的可能性, 对于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则视之为空想, 这就把诸多虽然不可能但对人来说却至关重要的价值排除在外了。因此, 人不但需要依靠现实逻辑来维持生存, 更需要有超现实的乌托邦精神来展开广阔的可能性空间, 为人的存在提供丰富的选择机会,让人生存的社会得以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3.乌托邦理想是人对未来历史终极性的价值诉求,从而可以超越理性、现代性的悖论。人类的历史是由不同的社会阶段构成的, 但作为历史的总体并不是由不同阶段的现实社会简单叠加而成,因为,所有已经存在过的社会形态只是历史的过去和现在, 至于历史的未来怎样存在,这往往是由人们超越现实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展望来开启的。乌托邦理想对未来历史的展望“首先预设了一个绝对的至善理念或理性本体,然后以为社会历史不过是它们的展开、实现和回归的历程;从它们出发,人类历史不断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野蛮到文明,从自在到自为,最终达到至善至美的终极境界”。[4] 42 乌托邦理想相信人类能够摆脱苦难和堕落、疏离与异化,最终使至善理念在人间得到完整和真实的体现;这并不是对未来历史的经验式描述,而是表达了一种对历史总体的信仰与形而上之思,从而实现了对理性与现代性的超越。
三、 在理性与乌托邦张力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诚然,经济发展和追求效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理应具有第一优先性的地位。这时,理性作为现代性的体现,具体表现为尊重科学, 反对迷信;注重效率, 反对无所作为;推崇法治, 反对人治;追求客观规律,反对形式主义;主张创造,反对因循守旧的内在要求,因而它对于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实现现代化具有不可否认的重要意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以及“科教兴国”的战略都体现了对理性的高度重视。
但是, 理性又是依附着市场经济发展起来的, 它一旦与追求财富的欲望联系起来,演变成为一种工具理性时, 就导致了拜金主义盛行、意义追求的缺失、理想主义的缺位、社会分化的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精神家园的荒芜。这种理性与现代性的分裂是不能在其自身逻辑中得以解决的, 必须求助于一种总体性和超越性的价值理想。这时, 乌托邦理想也就显示出了其意义:它能对理性的片面张扬进行制约,它不是在“ 非此即彼”中进行选择和判断, 而是以一种超越当下和消除片面成见的方式寻求和谐与意义, 解答人们从何处来、向哪里去的问题。因此,在传统与现代、外源与内源、理想与现实等多重关系交织的背景下生成、发展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不论是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外源与内源的互动, 还是理想与现实的沟通, 都面对着理性与乌托邦的张力问题:不仅需要工具理性的弘扬,以逐步消除传统社会的落后生产力,走向现代工业社会;同时也需要有追求美好未来的精神即乌托邦理想,以引导现代化沿着人类最终的价值诉求的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在理性与乌托邦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性与乌托邦的关系:
1.理性是实现现代化的推动力量。理性体现了主体对客体规律性的认识与驾驭,并由此形成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的发展,构成人类文明的积淀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在实践中,人们一方面依靠理性,实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另一方面又在自我意识的更深层面体味着人生价值。当人们依赖理性拓展了实践领域,实现了更大的目的并看到了不断发展的广阔前景时,也就有了对自由发展的需求,有了由低级到高级不断上升的期盼。理性的不断深化,使理想从自发状态走向自觉状态,再到自由状态的现实展开成为可能。 (下转第51页)
(上接第39页)在这个过程中,理性与乌托邦有着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相互提升的内在联系。理性的存在,通过阶段性地实现人对自身生活环境的开拓,为实现理想的追求提供了现实的支撑。
2.乌托邦理想是实现理性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自然规律以及人类实践活动的规律,是规定适用方式和手段的认识前提。工具理性的有效运行,以主体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与认识为基础。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人类自身活动的规律性也在历史地变化着。在人们认识、掌握、驾驭事物规律的过程中,有着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体现为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飞速发展的高科技时代,为提高工具手段的知识含量,增强现代人的主体性和科学技术力量,人们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信仰,这便是乌托邦理想对理性提供的精神支撑。
3. 理性和乌托邦理想统一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社会主义,无论从社会理想、社会运动还是现实社会制度来说,都表征着一种有别于资本主义的价值选择。它既包含着理想性的价值诉求,又体现着现实性的价值要求;既有感召人们不断递升的先进性价值理念,又有大多数人可以接受并实践的广泛性价值体现。它是现实性和理想性的有机统一。因此,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而言, 就必须把理性的成长与价值的诉求、把现实的发展与对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因此,理性和乌托邦理想统一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准则判断现代化中的是非, 以全面发展寻求现代性的意义, 以协调发展调整各方面的关系, 以可持续发展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就为消除或抑制现代性的分裂提供了全新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指明了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方向。
参考文献:
[1]Jean-Frrancois Lyotard.The Postmodern Explained[M].Minneapolis : Minnesota University Press , 1993:9.
[2]龚群.道德乌托邦的重构: 哈贝马斯交往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3][美]蒂里希.政治期望[M].徐钧尧,译.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4]贺来.现实生活世界:乌托邦精神的真实根基[M].长春: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5]邹广文.马克思的现代性视野及其当代启示[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5).
[6]骆徽.对启蒙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反思[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