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教学设计

小学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教学设计

小学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大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的淘气可爱,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举和热爱生活的情趣。

 

2、给课文分段,练习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段意并归纳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4、学会生字新词,进行分析判断句子正确性训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时间: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1、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是《猫》。

 

2、介绍作者:这篇课文是老舍爷爷写的,老舍爷爷一生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文章,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学习他的文章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二、初读课文,理解文意:

 

1、请同学打开课本,带着两个要求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有读不通的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和词语,特别是课后第4题的词语,我们更应该掌握好,多读几遍。(学生初读)

 

尽职

 

抓痒

 

稿纸

 

咕噜

 

闭息凝神

 

遭殃

 

彼此

 

任凭

 

逐渐

 

无忧无虑

 

性格古怪

 

粗细各异

 

温柔可亲

 

变化多端

 

枝折花落

 

生气勃勃

 

天真可爱

 

2、检查课后习题4,学习词语:(幻灯投影)

 

下面我们先来检查第

 

部分的词语,我请一个同学能把它们读一遍,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遍,读不通的多读几遍齐读词语。

 

请你找出你觉得最难写或最容易写错的两个词语,在课堂练习纸上抄写两遍。同桌交换检查、修改。

 

接下来请同学们齐读第一部分的词语。

 

折:读sheé

 

是个多音字,还有个读音是:zhé,怎么组词?

 

你能用上划横线的三个词语,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吗?

 

3、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哪两种猫?(板书:大、小)

 

、谁能在括号中加一个数量词,说说课文计了几只大猫、几只小猫?并找出理由。

 

(一只)大猫,填一只的理由是什么?()是的,作者就是通过仔细观察家中的一只大猫生动地写出了猫的性格。

 

(一群)小猫:这么填的理由是什么?(它们)

 

、想一想,我们在一只前可以填一个什么词来说明大猫的性格特征。(古怪的)

 

那在一群小猫前呢?(淘气的)

 

、齐读:(古怪的)(一只)(大)

 

(淘气的)(一群)(小)

 

猫,下面,我们就要用这些词语帮助我们做3件事。

 

A、第一件事是要它帮助我们给课文分段,你认为可怎么分?

 

生交流,作||记号。

 

B、第二件事是要它帮助我们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讲了什么?讲了一只大猫很古怪。

 

请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话来概括吗?

 

划出总起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齐读。

 

这一句在第一段中是什么句?根据这句话,你怎么概括段意?

 

第二段又讲了什么?(小猫淘气)

 

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话来概括吗?

 

也划出总起句,说一遍段意。

 

C、好,下面我们来完成第三件事:你能根据这些词语或者划出来的两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

 

(生个别练说生自己站起来自由说)

 

三、细读课文,理解大猫古怪和小猫淘气。

 

(一)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进一步研究大猫到底古怪在哪里?小猫又淘气在哪里?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请你用找描写大猫古怪性格的三个重点句。

 

2、交流:老实、贪玩、尽职

 

(什么叫尽职?)

 

3、为什么这三个词语能表现出大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呢?

 

4、你能用虽然但是这个转折关联词或不但而且这个递进的关联词把这三个或其中两个词语连起来说说大猫的古怪吗?

 

、大猫虽然很贪玩,但是有时也很老实,而且也很尽职。

 

、大猫虽然老实,而且尽职,但是有时候也很贪玩。

 

、大猫不但老实,而且尽职,但是又很贪玩。

 

5、你能把大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加在这些句子开头或结尾吗?

 

同学们真聪明,你看,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丰富啊!同一种意思我们能用这么多不同的句子来说,大家刚才的'句子都说出了大猫的变化无常,令人捉摸不定的古怪性格。这下你理解古怪的意思了吧?解释古怪。好,这个词语解决了,(擦去问号)

 

6、课文第二、三两节也写出了大猫性格古怪,请你速读课文,找出表示古怪的重点词语:

 

交流:温柔可亲、一声不出、什么都怕、那么勇猛。

 

练习:用虽然但是的句式练说,体会大猫的古怪。

 

(二)

 

1、请同学们按找出重点词的方法学习第二段,找出写小猫淘气的重点词语默读、找。

 

2、交流:没完没了。

 

3、你能不能在其他写小猫淘气的句子中也加上没完没了来说说。

 

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再跑再跌(没完没了)地玩。

 

它们的头撞在门上;不哭,还是没完没了地玩。

 

它们没完没了地玩,所过之处枝折花落。

 

你看,这真是一群淘气调皮的小猫啊!对淘气这个问题你们也自己解决了,可以擦去问号了。

 

第二教时

 

一、复习引入,明确目标

 

1、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读懂了课文主要写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作者写大猫古怪、小猫淘气是讨厌它们吗?为什么?

 

理解满月的小猫更可爱:大猫可爱,小猫更可爱。(板书:)

 

2、明目标

 

所以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读懂课文是怎样写猫可爱的?、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体会大猫之可爱。

 

1、下面我们要自己来分析理解大猫可爱在哪里,而不是由老师来讲问。请同学们带着这些要求自由朗读第一段。

 

幻灯出示:、挑:你最喜欢、感受最深、最能体现作者喜爱之情的一个句子,划下来;、找这句话中的重点词。、想:这些重点词的特别含义。、读: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2、范例教学:为了帮助大家讨论好,老师先和大家来学习一句话:(幻灯出示:说它老实吧,它有时候的确很乖。)老师对这一句是这样理解的:

 

A、我们已完成了第一步挑出句子。

 

B、下面我们完成第二步,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的确,乖)。

 

C、第三步,想这些重点词的特别含义:乖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老实、听话。)我们什么时候用乖?(老舍把猫写成了小孩子,对猫多亲昵啊!)那再加上的确呢?(更加深了对猫的喜爱之情。)所以第三步乖和的确重点词的特别含义是什么?(生连起来说一遍。)

 

D、初步体会:这一句虽然不长,用词不多,但深刻地写出了大猫的可爱,强烈地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这句话。

 

谁能把刚才我们四步学习过程具体地说一遍。

 

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按刚才的过程,完成笔头练习:幻灯出示练习:(见后面练习纸练)

 

3、自主学习:

 

如同学们按这种方法读课文,选自己最爱读的一句话,细细体会、学习课文。

 

(准备好)。谁能最早主动的站起来,说说自己的学习情况)

 

4、交流:

 

例:、它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重点词:闭息凝视:写了大猫捉老鼠的专心负责、全神贯注,一定要把老鼠等出来的样子,作者对大猫尽职精神的赞扬。

 

、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你抓痒。

 

重点词:蹭:摩擦

 

(你在什么时候谁那儿也蹭几下?)

 

用蹭表现了猫对作者的亲近,作者对猫的喜爱,在作者眼里猫像一个撒娇的小孩。

 

、跳下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重点词:小梅花。

 

把稿纸上脏乎乎的脚印比作美丽的小梅花,足见作者对猫的宠爱喜欢。

 

(生交流一处,朗读体会一处)课文写猫可爱的地方很多,可以说课文每一句都写出了猫的可爱,每一处都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请同学们一齐读课文,读出你的这种感受来。齐读第一段。

 

三、体会小猫之更可爱。

 

1、大猫已是如此可爱,而小猫更是可爱,请同学们按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段,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写出了小猫更可爱,作者更喜欢?

 

2、交流:

 

3、是啊,满月的小猫是多么的淘气调皮、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所以更可爱,令人更喜欢。请同学们拿起课本自由读第二段,读出你更喜欢小猫的感受来齐。

 

4、同学们,我们用自己的努力,读懂了大猫古怪得可爱,小猫是淘气得更可爱。在老舍爷爷笔下,猫是多么活泼可爱啊!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优美迷人啊!同学们,我们想不想也拿起来写一写?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完成第三题:写一段描写小动物的话。

 

5、交流。

 

四:课文总结:

 

这两节课,我们不是依靠老师的分析讲解,而是通过我们自己的探讨、练习,读懂了这篇课文,提高了学习能力,而且深深地被老舍爷爷那精美的语言民陶醉。老舍爷爷对生活是多么热爱啊,即使是身边最普通的小动物猫,也是如此喜爱。这说明在我们的辞海中,处处都

 

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就能发现、享受这种美。今天,金教师

 

大家一起享受了这种美,相信同学们也一定会更加热爱我们的生活。你们说:是吗?

 

板书

 

(古怪的)(一只)(大)

 

可爱

 

老实、贪玩、尽职

 

 

(淘气的)(一群)(小)

 

更可爱

小学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并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2.  在活动体验中学会观察方法,积累观察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

 

二、制定依据:

 

1.  内容分析

 

教材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长方体形状物体的观察,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在观察活动中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三个面。练习活动中,通过对正方体的观察,体会到正方体的每个面的形状都是正方形,通过对拼搭后的物体的观察,感受视图的形状是随着观察角度而变化的,为下一段的学习作好铺垫。

 

2.学生实际

 

二年级时,学生已接触过从物体的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初步掌握了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但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要由只关注物体的一个面发展到同时观察两个面、三个面,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表述自己的观察方法或结果时也会出现叙述不清的状况。

 

三、教学过程设计

 

时间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6---7分钟

 

一、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1、出示图书箱,引导学生:从你的位置观察,你能看到什么?

 

2、让学生在盒子上指认

 

3、指名介绍

 

活动一: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1、观察图书箱,说说在自己的位置上能看到的,随机认识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2、找找自己带的盒子(长方体形状)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3.交流中感悟“正面”的不同含义

 

以学生熟悉的图书箱为观察对象,在看、说、指等一系列活动中,调动多种感官,协同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并初步感受到因为观察的位置或角度不同,看到的面的个数也是不同的。

 

25

 

分钟

 

二、在不同的位置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盒子,体会观察结果的不同

 

1、布置观察任务,

 

明确观察要求,

 

指导观察方法,

 

2、教师巡视,注意收集不同的资源

 

3、组织交流与评价

 

随机引发思考:从一个位置观察,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

 

4、引导小结

 

活动二、从不同位置观察盒子,体会观察结果的不同

 

1、学生观察,记录观察结果

 

2、交流观察结果,检验观察方法。

 

3、感悟小结

 

这个大问题的设计是在学生前一次的初步观察体悟的基础上提出的,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独立观察,解决问题的时间与空间,而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展示出来的“差异资源”又为互动生成提供了可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多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6---7分钟

 

三、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观察,鼓励学生不断挑战。

 

一、1、从正方体的三个面观察

 

2、观察老师拼搭的两个正方体,想象后与视图连一连

 

二、按要求摆图形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初步体会正方体的每个面的形状都是正方形,通过想象与观察结合,学生初步感受图形与视图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1—2分钟

 

四、全课总结

 

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

 

自我评价

 

四、课后反思重建: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要让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建立一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新体系,教卿首先应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下功夫。教学设计就是教师依据数学学科和学生的特点, 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从而对教材进行再组织,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下面就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设计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起点

 

要想学生通过40分钟的学习有所提高,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也就是确定教学起点。教学起点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已具有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有关学习的认知水平与态度。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 :十一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 学生了解信息的途径很多,远比原来要快、要多,有时可能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想象, 因此教师事先想好的教学起点不 定是真实的起点。教师要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就要了解教学的真正起点。

 

二、客观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 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要真正地用好教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1.为实现教学目标,教材提供的内容是否都有用,哪些需要补充,哪些可以删除或改变;2.教材提供的教学顺序是否需要重新组合;3.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只有解决了以上作者工作单位:杨建凡,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紫微小学。几个问题,才能使教学内容更易于教师教学,学生更易于自主探索。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一课中,教材提供的是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一个场景来导入新课,从而感悟1秒钟的时间很短来揭示课题的。但是这 场景时问过去较长了,对学生而言感受不大。于是我结合了刚刚前几天学校组织观看过的神舟六号发射前的倒计时来进行导入,不仅使学生感受了1秒很短,更让学生了解祖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设计教学时,又插入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的成绩, 明白1秒甚至比1秒更短的时间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学生课前收集时问格式,课堂交流,对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教育。这样安排,使学生接受教学内容更丰富,史富有时代特色。

 

三、制定明确目标,贯穿各个细节

 

教学目标足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数学教学的目标一定要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要在认真分析学生的起点,全面了解课程标准对学段的目标, 以及客观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规定学生在一节课结束后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使哪些情感与态度得到发展。

 

在设计《秒的认识》时,要求学生:

 

1.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种=60秒,体会1秒,了解1秒的价值;

 

2.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想像力,通过看一看、说 一说、算一算等,逐步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3.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问的教育,教育学生珍惜分分秒秒。

 

四、活跃教学活动,增浓学习氛围

 

当教学目标确立后,教师就需要考虑如何来达到目标,有效的学习活动理所当然成了达到目标的最好途径。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更是作为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首选形式。

 

在《秒的认识》一课中,设计教学时,我在关键的地方组织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第一处,在了解学生对秒的知识掌握的情况中要求学生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和小组内的 学交流,选出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向全班同学交流。

 

第二处,在学生明白秒针走l小格是1秒,走1人格是5秒后,让小组内的学牛轮流出题,从而引导学生会求经过时间,认识秒针走1圈是60秒等知识,} 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已创设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突破教学的一一个重点:时间单位的换算。

 

五、研究教学过程,探索教学顺序

 

教师的教学按照什么样的步骤进行,这是教学设计时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合理地安排教学顺序,有助于学生系统地进行学习,从一个知识层向另一个知识层提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通过听秒针走动的声音和观察钟面,先了解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再观看神舟六号的发射来感受秒、交流秒的知识,这样的安排, 使学生知道自己对旧知识的.掌握和对新知识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有序地接受新知识,进一步探索自己的未知空间。

 

六、精心设计练习,拓宽探究空间

 

练习足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巩同新知。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数学练习必须精心设计与安排,因为学牛在做经过精心安排的练习时,不仅在积极地掌握数学知以,而且能获得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要充分发挥数学练习的功能,设计练习时除了应由浅入深、难易适当、逐步提高、突出重点 关键、注意题型搭配外,还应强化习题的趣味性和开放性。因为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克服厌倦心理,保持强烈的学爿兴趣,促进学生的有效思维。而开放性的练习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成功的机会,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发展。

 

七、估计教学过程,预计意外事件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动态过程,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情感、态度,因此,课堂上随时有可能发牛“意外事件”。作为教师不能简单地把上课看作是执行教案的过程, 而应该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每个环节设计多个具体方案,以便应付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各样的意外事件。在设计从“1秒”、“几秒”到“1分钟:60秒’’这一环节时,学生出题的可能性有:1.从整点到整点的情况(例:秒针从3走到5)。2.从整点到不是整点的情况(例:秒针从3到7多2小格,从2多l小格到5)。3.从不足整点到另外一个不是整点的情况(例:2多l小格到8多2小格)。4.跨过l2点的的情况(例:从8到2)。5.秒针走一圈的的情况(1N:12到l2,2到2)。 6.分针‘圈至几圈等情况。

小学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是基础英语阶段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教学设计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水平展现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引导学生观察、调查和讨论,学会搜寻和利用信息;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根据探究式学习理论而采用的教学设计。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发展的认知能力,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要考虑英语教师的素养和角色

教师是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的素养是教育教学顺利完成的基本保证。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中,要深思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的作用,合理安排教师的活动。例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多设置游戏活动,以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深刻理解英语单词和句子的含义,在设计教学时,要考虑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变化。在游戏进行前,教师就好似导演,巧妙安排游戏活动;在游戏进行中,教师就是观众,给小演员的观察并鼓励;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就是评委,对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价和总结。课堂中教师角色的不断变化,丰富了课堂教学,使教学多姿多彩。教师自身的素养是完成教学活动和角色变化的基础,在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时把教师的素养和角色设计进去,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个方面。

二、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要将创新精神融于其中

社会发展需要创新人才,教育担负着创新人才的培养。这种责任分给每位教师,小学英语教师也不例外。要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创新的学生,首先应该在英语教学设计上下工夫。综合课程资源,把教学过程中的创新点设计出来,因为学生在突破创新点时,潜意识中就蕴含了创新意识,这时具有的精神就是创新精神,突破创新点的能力就是创新能力。教学设计中的创新性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教学设计本身方式的发展。比如:用ScienceWord软件编排的电子教学设计,图文并茂、有声有影,等等。

三、活动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力求全员参与

要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英语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就尽量不要太复杂、太难,应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能参与到活动中。低年级学生应多采用TPR,Listen and draw,Let’s do,Guessing games等活动,高年级学生应注重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例如:在教三年级Unit2“Look at me”这单元,学习人体部位名称时,我让一个孩子坐到讲台前,让其他孩子动手摸一摸他的各个身体部位,再让一个的孩子说出相应的单词,最后全班同学一起说出这个词。这样的教学活动在设计上符合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点,能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享受到“用中学,学中用”的愉悦,让孩子们都参与进来,提高学习兴趣,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活动设计的情景要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际运用

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内容应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活动容易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也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应该着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尽可能地让课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What would you like”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说说你喜欢的天气,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说出自己喜欢的天气。课前要求学生在看电视时,把各城市的天气情况都记录下来,这一点学生一般都能做到,在课堂上学习了这些单词之后,做一次“气象先生”或“气象小姐”,用英语简单地播报自己记录下来的中国各大城市的天气情况。也可由教师把天气预报节目录制下来,学生播报本地一周或一月的天气情况。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表达能力,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

五、渗透对学生学法的培养和训练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课标》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意识和学习风格尚不固定,学习策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延展性,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教师的指点和引导。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有意识地渗透学习策略的训练,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实践等方法,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独立运用所学语言做活动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使学生真正学会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

小学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一、教学设计思想

1.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在双语教学设计时,要“稚化”自己,把自己当作学生,用一颗“童心”去探知学生的想法和情感,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设计小学科学双语课堂教学。教学设计应突出新课程教学活动中三维学习目标的整合以及双语语言目标,利用儿童普遍有好动、好奇、好胜、好群心理,学习活动中求新、求奇、求趣的特点进行双语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科学价值观以及具有国际理解的胸怀。

2.以问题为中心

双语教学设计应重视教学过程,是以能力为本位,因此教学中提倡“以问题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学生产生疑问、暴露困难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造新成果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大力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和学习,通过问题来组织、引导和调控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运用知识,深化对两种语言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双语运用能力。

二、教学设计原则

1.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小学科学课双语教学目标应该符合新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英语水平,应该使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三维目标与语言目标统一起来,同时重视小学生双语学习的个体差异,教学目标要难度适中、明确、可测量、易操作。

2.教学内容的精练性

小学科学双语教学内容是以各种中外文本资料、背景素材、实验过程、师生双语活动为载体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钻研吃透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对教材的整体和局部,知识的转承延续都要分析清楚。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中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把握重难点,使教学内容更集中。

3.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双语教学设计要有利于提高双语课堂教学效率,要遵循启发性原则和开创性原则,尤其要考虑教学生怎样有效地理解教学语言,如何获得掌握知识的经验和双语技能。

4.教学行为的情感性

语言是教与学的桥梁,设计好富有情感的双语教学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双语学习兴趣,感染学生的情绪,唤起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小学科学双语课堂教学效率。当学生在学习取得成功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对困难生,在学习上受挫折时要积极鼓励,尽量少对他们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多做学习动机、态度、意志方面的评价,充分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激励他们学习的愿望和热情。

三、教学设计内容

1.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既是双语教学的出发点,又是双语教学的归宿。教师在制定双语教学目标时,一方面要符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英语水平等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要使教学目标具体明确,容易操作和评价。

2.教学过程设计

双语教学过程设计是实施双语教学目标的程序和策略,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体,包括导入、目标教学和结束的设计。

(1)导入设计。好的导入语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进入双语教学情境中,而且能促进双语教与学思路的同步。引趣和设疑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最好的导入方式。具体可采用生动实例、直观演示、温故质疑、问题联想和联系实例等导入方法。

(2)教学程序设计。双语教学程序是教师把学科知识融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发展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双语运用能力的过程。因此,要设计成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程序。①传递接受程序。该程序具有传递知识信息量大的优点。科学与社会联系的教学可设计成这种程序,使学生在有限课堂时间内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面。由于传递接受程序直接由教师控制教学过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而教师要设计系列问题,启发学生积极双语思考,主动参与双语教学。②引导发现程序。该程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程序。教师首先设计出科学、实验或联系实际的系列科学问题,再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寻根溯源,或者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来证明,从而发现知识和掌握知识。

3.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小学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字:小学数学;圆面积;教学设计

小学新课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求对这些知识进行扩展,以数学教学中“圆面积”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圆面积公式,利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将该章节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何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教学设计前的准备

教学设计前的准备是非常必要的,教师需提前一节课调查学生对圆的了解情况,可以问同学们:平时是否画过圆?如果画过,是否借助了什么工具?知道什么是圆的面积吗?根据前面学习的“圆的周长”能否判断出圆的面积和什么有关?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其对圆面积的了解情况,根据学生的知识范围来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如果发现学生对该部分知识有一定了解,就可以在设计中加入延伸部分,如果发现学生对该部分知识不了解,就将设计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以及公式的推导上,总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教学内容[1]。

二、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

(一)课前引入主题。一节课开始之前,教师往往要通过一个故事或者一个话题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这种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使其快速进入到课堂状态。在讲授“圆面积”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利用动画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动画内容如下:一只羊被拴在一颗大树上,绳子较短,一段时间过后周围的草被羊吃光,呈现出圆形,另一个动画场景与上一个相同,但是栓羊的绳子较长,周围的草被吃光后仍然呈现出圆形,但是明显比上一块的面积大。动画放完以后,在课件里显示这样的问题:草被吃光后为什么呈现圆形?两个圆形为什么不一样大?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展开积极的讨论,经过观察以后学生会发现两个场景中只有绳子的长度不一样,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提出本节课的重点:我们发现,绳子的长度不一样,导致吃到草的面积不一样,那么圆的面积到底和什么有关呢?具体面积要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内容。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顺利进入主题[2]。

(二)几何画板的应用

1.回顾相关图形的拼接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回顾相关图形的拼接过程,例如,平行四边形经过剪切、平移、旋转以后拼接成了长方形,两个梯形经过旋转以后又可以拼接为平行四边形,学生回顾起这一过程以后,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我们是否也可以把圆剪切开,经过拼接以后形成一个我们所熟悉的图形呢?此时学生就会开动脑筋,想办法把圆切割,教师抓住时机,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圆的切割和重新拼接的过程[3]。

2.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演示圆的拼接和重组的过程中,应用了近似原理与极限原理,教师要多做几组演示,使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拼接过程的变化:将圆切割成八等份以后,可以拼接出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边是浪线,将切割成十六等份以后,“长方形”边的弯曲程度较刚才减弱,切割成三十二等份以后,“长方形”的边开始趋近于直线,之后再依次切割成六十四等份、一百二份……我们发现,切割的份数越多,“长方形”的边越趋近于直线,而在剪切和拼接的过程中,圆的面积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要想计算圆的面积,可以通过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来实现。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经过拼接以后的“长方形”的长为圆面积的一半,而宽就是圆的半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圆的面积=c*r/2(c表示圆的周长,r表示圆的半径),而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前几节课我们学习过,即c=2πr,所以,最终圆的面积就可以表示为S=πr2,通过这种方式最终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收尾呼应。公式推导结束以后,学生了解了圆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时候教师重新提起课前为大家展示的羊吃草的动画,问大家:这时候大家有没有明白为什么两只羊的吃草的面积不一样?学生就会确认最初的答案:因为绳子的长度不一样。此时教师要继续提问,圆的面积受什么影响?我们再来看一遍刚刚推导出的公式:S=πr2,π的值是固定的,也就说,圆的面积只与半径有关,半径的大小决定着圆的大小。现在假设栓羊绳子的长度分别为2米和3米,请大家计算出两只羊吃掉草的面积,学生完成计算以后,教师可以带领大家在黑板上一起计算一遍,强化学生对圆面积公式的记忆:第一只羊吃掉草的面积为:S=πr2=π*22=3.14*4=12.56m2,第二只羊吃掉草的面积为:S=πr2=π*32=3.14*9=28.26m2,同学们,你们算对了吗?课堂的最后解决了课前提出的问题,做到收尾呼应,整节课结束。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求小学生深化对公式来源的理解,而不是对公式进行死记硬背,同时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讲授相关知识之前教师要设计好课堂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聂莉.小学数学教材的图像表征设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