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山羊过独木桥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从整体角度,可以进行如下思考:
1.全面分析材料内涵
一些承载着一定生活哲理的材料,如2014年新课标Ⅰ卷、广东卷、湖北卷等,通过对一些现象的分析引申命题的意图。审读此类材料时,需要有整体观,需要全面理解材料内涵,清楚材料的思想内容,挖掘出命题者要表达的情感倾向。具体思考时,应该抓住陈述对象,概括出材料的中心,由此确定写作的立意。
如2014年新课标Ⅰ卷材料: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的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地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事后,相关的争论还在继续。
分析这则材料,首先要明确材料陈述的对象是一次“两人过独木桥”的比赛。而在这一比赛中,无论是按规则使对方落下桥,还是打破规则相抱而过,实际上都是围绕“规则”这一中心话题的。后面的争议,针对的“这种做法”,其实就是“打破规则”,因此,这一材料的最佳立意就应该是“规则”。而在这一基础上,可以从“坚守规则”和“打破规则(变通)”这些角度来分析。如果不能对材料进行整体概括,得出“合作、双赢”等立意方向,或者围绕“争议”来谈,虽然也符合题意,但不属于最佳立意。
2.整体把握逻辑关系
一些具有情节性的材料,如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广西)和重庆卷,往往通过一个小故事表现出鲜明的主旨。在分析此类材料时,需要对整个故事内容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分析出故事的层次,理解各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明确故事所承载的主题思想。这一主题,一般就是立意的核心。不过,很多考生在理解此类材料时,对材料内部的逻辑关系分析不清楚,对主旨的把握也就不够全面,从而出现偏题甚至跑题的现象。
如2014年广西卷作文材料:
农民工老王突发胃穿孔,被送进医院。为救治这名贫困患者,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给他做手术,又进行了十天治疗。虽然老板主动送来5000元,老王仍欠下4000多元医疗费,而医院默许他出了院。老王刚一康复就回到了工地:“哪怕打工还钱再难,我也得努力。是医院和老板救了我。”可欠款还是像石头一样压在他心上,最终,老王鼓足勇气找到医院,说出了想在医院打工抵债的心思。院方深受感动,聘他为陪检员,老王也特别敬业,作为曾经的患者,他格外懂得怎样帮助病人。
通过分析,这是一则颇具现实感的事件。事件的情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老王生病,医院在没有收费的情况下为其治疗,老板则主动送来住院费。第二部分写老王出院后努力为老板打工,并主动要求到医院打工抵债。很明显,这两个部分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因果关系。第一部分突出的是老板和医院的爱心救助,第二部分表现的是老王的感恩与回报。在具体立意时,将这二者恰当地融合到一起,才是最佳的选择。当然,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而在写作时将另一方面作为陪衬也是可以的。可是,如果不能准确把握两部分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在立意上出现偏差。
二、从关键点角度,可以进行如下思考:
1.理解关键句
有一些作文材料,往往通过一些总领句、概括句等来揭示中心,如2014年高考北京卷、天津卷等,分析此类材料的立意方向,应该在理解了材料各语句关系的基础之上,找出其中的关键句,体会其含义,理解其意图,从而确定正确的写作方向。有考生在分析时抓不到关键句,而一味在一些分析性句子上下工夫,最终会偏离材料的核心,得出不正确的立意。
如2014年北京卷材料: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做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
通过分析,第一段内容是对北京老规矩的列举及影响的介绍,第二段则写了老规矩被淡忘后又重新拾起。最后的提示语,“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这句话,是既是对前面内容的一个总结,又是对写作中心的一个归纳。如果能够抓住这句话进行分析,便会清楚这一题目主要是就“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一现象进行理解,那么,具体写作时,就应该将“重新拾起并受关注”作为写作重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背景,并引申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如果一味地分析老规矩,甚至简单列举几个老规矩,就有些偏题。
2.体会关键词
一些就某一现象进行陈述的材料,如2014年高考辽宁卷、江苏卷、山东卷等,在展开材料时,往往会通过一些关键词来提示写作中心。这样,在审题时,就需要将材料中那些反复出现的词语,或者作为陈述对象的词语,或者有着深刻内涵的词语提取出来,围绕材料内容,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得出准确的立意方向。而一些考生在分析材料时往往不能找到这些关键词语,也就不能体会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最终造成审题上的失误。
如2014年高考辽宁卷材料:
夜晚,祖孙二人倚窗远眺。
“瞧,万家灯火,大街通明,霓虹闪耀,真美!”男孩说,“要是没有电,没有现代科技,没有高楼林立,上哪儿看去?”
老人颔首,又沉思摇头:“可惜满天繁星没有了。沧海桑田,转眼之间啊!当年那些祖先,山洞边点燃篝火,看月亮初升,星汉灿烂,他们欣赏的也许才是美景。”
一、立意的大与小
所谓“大”就是那些看似很宽泛的题目,如“时代与生活”“回到原点”“中国的崛起”;所谓“小”就是那些看似具体而微小的题目。如一景、一物、一事、一理的题目,如“窗”“肩膀”“旧书”等。对这两类不同的题目,立意的方法是不同的。
1.化大为小,找准切入点
学生在写作中要注意化大为小。对那些范围宽泛的题目,可以选取小的角度、小的方面,缩小凝练成内容具体充实、立意鲜明集中的文章。例如2013年陕西高考作文:一位年轻的工匠大胆地把一块带有裂缝的宝石切开,变成了两块宝石,这是很多有经验的老工匠都不敢做的,他的勇气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写作时要避免空谈,可以围绕着“勇气”这个话题进行展开。从这个角度进行陈述,写起来就会有话可说,立意深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向学生强调立意从“小巧”的角度入手,关注某一点,通过小的话题来展现大的思想和意义。话题小了,学生会把它陈述得更加深刻,而且会突出主题。
那么,如何化大为小呢?
学生可以采用细化话题的方式,将话题切分为几个小的子话题,然后从中筛选出自己最拿手的去写。如以“变化”为话题构思,学生可以将它划分为人、事、物、观念四大类,并再一次将话题范围锁定在具体的人、事、物、及具体的场景上。学生可以立足于“路”的迂回,“灯”的变化,写出时代的巨大变化;学生可以“昔日野菜无人问,而今野菜待嘉宾”为题反映出时代的巨变;可写“电脑进农家”凸显出农村的新变化;可用“老太太扭起秧歌舞”“老奶奶穿红又挂绿”,写出老人的新观念、新时尚。通过这些具体的、微小的变化来展现出大的主题,写起来会得心应手。
2.小中显大,扩大延伸面
学生在写作中还要注意小中显大。写作时要避免通篇就事论事,可先从小处落笔,再由此及彼、由点到面,在大处显出立意。譬如,可将凡人小事、实物情境同某种情感、哲理、观念联系起来,在小的题材中表现出广阔的社会背景和重大的主题。例如2015年陕西省高考作文题:一位父亲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打电话,旁边的孩子一再提醒,父亲不要拨打电话。可是父亲不听劝阻,最终孩子选择了报警。事件就是在高速公路上打电话,这在生活中看似很常见的事情。可是透过这件小事,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展,把它与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联系起来,维护法律的尊严;也可以从对于珍重生命,崇尚原则的角度来探究;或者是写仁厚礼信,世事洞明。通过小事来展现大的道理,明确立意。化大为小也好,小中显大也好,其核心是切口小,开掘深,写出新意,写出深度。
二、立意的虚与实
所谓虚是指一些抽象性的概念题。如“人生难得几精彩”“君子和而不同”“生活的真谛”“大道至简”等。所谓实是指一些具体的物象、景象、事象题。如“路”“向远处看”“人在旅途”“别让眼睛老去”等。针对这两类不同的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对策。
1.化虚为实,抽象实作
对那些抽象性的概念题,学生可以化虚像为实像。如对“传统与时尚”之类较虚的题目,一位学生借助一只锄头的前后命运来表现,这叫化虚为实法。另外,材料的具体化也是“化虚为实”的常用方式。“民族精神”是个大话题,很容易写成大话套话。如选取“一个中国结的故事”为材料,则可以把话题演绎得委婉细腻,富有情致。
2.化实为虚,具体虚升
对那些具体性的物象题,学生可以揭示其比喻义,象征义,将具体升华为抽象的道理,使立意得到深化。如2014年陕西高考作文: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个项目是“山羊过独木桥”,学生没有让任何一个人从桥上掉下去,而是通过抱住转身的方式使双双通过。这是一件具体的事情,在写作中学生可以把它转化为“合作”“团结”“共赢”等话题进行写作,把实实在在的东西转化为虚拟的词汇,使写作超凡脱俗。
三、立意中的正与反
1.正向立意
正向立意也就是根据材料的中心,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是对原材料中心的具体化。学生要提出具有正气、饱含正能量的立意,通过写作展现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2012年陕西高考作文要求考生以《船主和漆工的故事》为话题进行写作,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船上的漏洞补好了,使船主的儿子可以平安归来,船主感谢他,给了他一大笔钱。这种充满正能量的信息,学生应该在写作中进行拓展,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反向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