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武术培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19年7月16日,根据市教育局统一安排,我和全市高中语文教育同仁在咸阳师范学院参加了高中教师继续教育暑假集中培训。
通过这一平台,我们提高了思想觉悟,温习了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开阔了眼界,加深了与同行的交流 。在短短的一周时间中,我们聆听了等王书月、王卫涛等专家的精彩讲座,并积极与其他参训教师交流,共同探讨,享受继教的快乐。可以说,一周的学习更新了我的语文教学理念,使我对一些问题的认识颇更加深刻,尤其是王书月老师讲的读写交互语文教学法,与我的省课题群文阅读教学法有相同之处。而王卫涛老师的板书设计更触动了我的创新兴趣,把美术的绘画技法与语文思维导图巧妙结合,往往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培训期间,我如饥似渴地学习教学相关策略,用心去领悟教育理论观点,主动思索,积极探讨,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自我反思,把所学到的教育理论和观念,用到新的教育实践中。尤为重要的是,培训老师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启发我不能停留于做一个经验型的教书匠,而要在教学之余,不断总结,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做一个专家型教育者,而不是教书匠。
下面是这次培训的几点感悟。
1、学习让我们自身升华
这次培训学习,给我们创造了学习和互动的平台,学员可以聆听专家教诲,也可以与各位专交流观点,发表不同看法,更可以将各自的教学心得相互切磋,使良好经验得到展示,这样的学习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视野,无论是理论上的,还是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2、学习让教师体验幸福
幸福是一种体验。在培训中,我真切而强烈地感受到,教师的幸福不仅仅体现在教育学生,同时也体现在充实自己,而后者是更高级的精神享受。聆听专家的精彩讲座,或根基扎实,思维绵密;或天马行空,神游八极;或娓娓道来,波澜不惊;或妙语连珠,舌粲莲花……逐渐的,淡忘的知识清晰起来,如逢故人;芜杂的思想明了起来,灵光乍现;陌生的理念翩然而至,豁然开朗,如饮琼浆,又有那一种幸福能与此相比?专家引领在教育科学理论方面的阐述简要精辟,将为我的教学实践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幸福?
3、学习锻造我们的思想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是教师的最高境界。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不仅要具有精神感召力,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更应该有新颖的教学理念,能够在理念的不断更新中领略到教育的快乐、幸福,彰显思想的深度!
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对知识的渴求中产生,从知识与日新月异的时代的撞击中产生。这种撞击,可来自鲜活的现实生活,可以来自具体的教育实践,而继教集中培训正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除了聆听专家的教诲,参训者来自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从教经历,有更多的机会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因此,继教集中培训是思想碰撞的舞台。
4、学习可使教学常教常新
教师极易出现“职业倦怠”。在浮躁不安且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许多老师因为“教书”难有成就感逐渐懒惰起来!在继教活动中,旧的知识得到更新,旧的思维方式得到改变。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激发自身终身发展的愿望和能力,切实赋予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继教中汲取源头活水,正可以保持常新的心态,让自己与过去不同。教育离不开学习,特别是继续教育集中培训,它能使我们的知识、观念常拭常新。可以说,一周的学习更新了我的语文教学理念,使我对一些问题的认识颇更加深刻,尤其是王书月老师讲的读写交互语文教学法,与我的省课题群文阅读教学法有相同之处。而王卫涛老师的板书设计更触动了我的创新兴趣,把美术的绘画技法与语文思维导图巧妙结合,往往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关键词:武术文化国际化中国形象孔子学院武术段位制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10―0001―03
现在日本的空手道、柔道和韩国的跆拳道项目,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武术影响的遗迹,而现代武术文化的国际化推广是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报“武术项目”为主要特征的。尽管申报“项目”未能成功,但留给我们的经验是极其宝贵的。后奥运会,竞技武术将要实施“三轨制”:(1)准奥运赛制,即准备推入奥运会项目的赛制;(2)职业赛制,即开拓竞赛市场的赛制;(3)武术运动会赛制,即从整体上展示武术全貌、能与奥运会相媲美的赛制。这样,无论武术能否进入奥运会,竞技武术的赛制都将逐步完善。另外,就是武术的产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武术是要讲经济效益的,“以武养武”不是一句空话,它是一种实体的再现。市场规律要求武术加快市场化建设,逐步形成开放式的产业开发体系。中国武术协会与有现代经营理念、经济实力雄厚的部分企业集团组建武术产业发展公司,以组织武术赛事、人员培训、用品开发;武术文化市场宣传、运作、拓展。初步构成了武术产业发展的崭新格局,为武术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还有三项重要措施:
1 以武术塑造“中国形象”
武术作为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理应承担起塑造“中国形象”的历史使命,要从民族化和国际化“两化”的高度认识武术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任务。基于武术文化的民族化的考虑:武术能够很好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观念、思维方法、价值取向、审美情感、生活习俗、文化心理等基因,并从整体上具有某种同源同构的全息映照的关系。“中国人在武术上的种种思考,同样可见之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医学、美学等等领域”。正如有的研究认为:“传统武术基于黄色人种,讲究五短身材,显示腰围大腿的正三角阴性体型,人体重心较低,体现恋土归根的农业民族心态。竞技拳击基于白色人种,强调身高体重,突出胸围手臂的倒三角阳性体型,人体重心较高,体现离土超越的工商民族心态。”在文化形态的分类中涉及到了游牧文化、商业文化和农耕文化,其中商业文化背景下积淀的西方人性格具有外向、扩张、冒险、进取的特征,而农耕文化下的中国人体现的是内倾、和谐、伦理和审美的特征。由此,也有人得出了“中国武术与西方武术技术上的本质区别是它的步法”,即“中国武术是一种静态型武术,强调下盘稳固”,而“西方武术是一种动态型武术,步法移动。”这一观点值得商榷。而在某些西方人眼中,中国文化就是一种与基督教文化相冲突的文化,是一种西方强势文化与正在兴起的东方儒家文化的碰撞,面对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异军突起(中国、中国人、中国风、中国梦、中国元素、中国制造、中国符号等等),提出“中国”的鄙视言论。严峻的现实已经提醒我们:中国必须明白,我们的形象并非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还应取决于别人对中国的看法。
这就涉及到武术文化的国际化问题了。客观的说,近30年来我国在武术推广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让世界上喜欢中国文化的人们从不同侧面了解到武术的魅力。美国纽约一所武术学校的创始人,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说,为了改变有些学生练武术“仅仅是为了掌握格斗技术”的片面性,他“下决心带这部分学生来到中国,以便帮助她们来体验武术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哲学和人文精神,以寻武术之根”。在中国学习的外国留学生都或多或少有习武的情结。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亚洲大趋势》一书中说:“整个世界舞台正上演着一出大融合的戏剧”,“西方人正在从东方‘进口’思维方式和传统观念”。他在书别举例说美国公园里80岁的东方人和30岁的西方人一起打太极拳,有些人还研究中国道家的打坐和内功修养方法――养生气功。这说明武术文化正在成为一股世界潮流。美国习武之人还有一种认识,中国武术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搏击和防身,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与历史渊源更是令人着迷。
在武术国际化推进过程中,我们提出了“武术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的语录或口号,表达了中国武术文化资源共享的良好愿望,但时过境迁,再仔细思考一番,其“武术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提法是一种悖论。这里不妨按照逻辑学加以推理:设民族为A,世界为B。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也即A=B,既然A=B,以逻辑上讲也即B=A。于是反过来说,这一命题就变成了世界即民族,继而推导的结果也就变成了:世界的就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就是越是民族的。人们大多将此悖论归于鲁迅,鲁迅的原话是:“现代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可惜中国的青年艺术家,大抵不以为然”。无论如何,世界的与民族的是有本质区别的。法国学者、作家弗雷德里克,马特尔在《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战争》一书中强调:未来之争就是文化之争。每个民族若要存在,只有保存自己的文化,使之不被湮没,同时还要向外传播自己的文化,而且希望别人接受自己的文化。西方的强势文化已在世界占有主导地位,中国的年轻人都说着英语,看着好莱坞大片,喝着可口可乐,吃着麦当劳,玩着迪斯尼,开着福特车,多少年之后,无论我们的经济多么发达,但在世界上属于中华民族标记符号的东西在哪里?正因为如此,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文化是保有自己民族精神和国民性最根本的东西,未来的一切竞争都是文化竞争,每个国家、民族都要坚守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中华武术的国际化推广意义也就在于此。世界需要中国武术,武术也需要得到世界人民共同分享,并构成外国人观察中国、体验中国的一个重要渠道。
2 孔子学院设置武术课程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形成,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热”的国际化势头不断升温,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建立孔子学院。孔子作为儒学的创立者,其核心思想集中于“忠恕之道”或“中庸之道”,也就是今天的“理想主义”、“和谐友善”。这些思想不仅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而且影响到国外,其中国外孔子学院的凸起,方显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我国教育部于2004年启动了在国外培养汉语教师和介绍中国文化的计划,拟协助各国建立100所孔子学院。先后在美国、瑞典、日本、韩国、肯尼亚、德国等国家办起了孔子学院,仅一年时间在五大洲已开办了26所,可谓办院迅速。到2009年底,已在80多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282个孔子学院,孔子学堂若干。而到2011年底,已扩展到世界上100过个国家或地区,并建立了353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孔子学堂。在启动计划后,就有武术人士呼吁“孔子学院如果把武术引入课堂,不仅可以传授武术功夫,而且可以传播中华文化的信息和知识”。五年过后的今天,教育部明确要求:所有孔子学院应适当设置武术课程,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那么,儒家又是如何看待“止戈为武”的?孔子认为“唯礼是从”,强调“宗法伦理道德”。只要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安于既定的政治秩序,上下都注意伦理修养,并从“仁爱”出发,做到“克己复礼”。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等等,社会便会充满着“仁爱”,于是“止戈为武”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由此又想到道家又是怎样对待“止戈为武”问题的,老子是从“道法自然”出发,揭示了“柔弱胜刚强”的规律。老子的德治与孔子是有区别的,认为统治者必须做到“无为”,一方面要做到“绝杀弃智”,另一方面要杜绝“法令滋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顺应民意,推进社会,实现“德治”。老子思想开启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花争鸣,使得各学派在“止戈为武”的问题上发表了不同见解,以致于影响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合纵连横、秦扫六合,并最终完成了统一中国的目标,也使得武术、兵法标榜青史,万古流传。
此时也不禁要问:孔子学院何其多?为何没有老子学院?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前局长何志平提交了一份“关于在海外设立老子学院”的提案。“我们不仅需要像‘孔子学院’这样的汉语学府,还应建立推广中国文化生活的学府,抓住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议题,切实将中华文化核心价值和优秀传统更深入地向海外传播。”据鹿邑县老子文化中心主任陈大明介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学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而排在第二位的就是《道德经》。他还说:“在西方,老子比孔子更具影响力。老子提出的‘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在西方更受尊重,它体现的是一种普世价值与终极关怀,能被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皮肤、不同语言的人所接受。”在欧洲有一种时尚,许多有文化、有教养的人士,将新版的《道德经》作为新婚贺礼,可见其影响深刻。
在中国“老子学院”还停留在纸面上,而在2009年9月世界上第一所“老子学院”在澳大利亚悉尼正式成立,目的是向中外人士推介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播撒老子学和谐发展理念的种子。预计鹿邑县的“老子学院”是多功能一体的文化中心。
3 向海外实施武术段位制
关键词:汉中市;武术健身操;中小学;发展现状,推广对策
1.前言
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一颗闪亮的明星,是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我国自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便开始高度重视武术的发展,为了将武术以更好的形式推入中小学校,于2010年,教育部推广实施《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通知即:“自2010年9月1日起在全国普通中小学校(含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中推广实施中小学生系列健身操。同时要求“各地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充分认识实施《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重要意义,认真做好《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宣传、培训、教学等推广和实施工作,促进武术教育工作和阳光体育运动深入、持久开展。武术以健身操的形式出现在学校,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增加了的学生大课的锻炼项目、增强了我国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另外对武术的推广与传播也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汉中市中小学学生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和图书馆的相关文化资料的检索,查阅有关中小学武术方面的文献资料,同时收集相关省教育厅、地级市、县教育局关于武术操的相关文件资料,并将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
2.2.2问卷调查法
设计调查问卷,对汉中市各县区中小学进行随机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97份,有效问卷482份。
2.2.3访谈法
根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问题制定访谈提纲,通过电话或面谈的形式,对汉中市中小学的教师及相关领导进行访谈,为本研究提供有力的实证支持。
2.2.4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获取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运用软件Excel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数据反映的现象和问题,为研究提供实证。
2.2.5逻辑分析法
用归纳、比较、综合分析等逻辑方法,对所得到各种资料和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寻求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得出合理的理论。
3.结果与分析
3.1对汉中市中小学武术健身操开展现状的分析
经过调查显示各区、县教育部门的领导及学校的领导,对开展武术健身操非常重视的占12.2%,重视的占31.8%;比较重视的占24.3%,重视程度一般的占29.3%,不重视的占2.4%。总的来说,管理层对武术健身操的开展比较重视,占总调查人数的97.6%。
武术健身操在中小学能否顺利推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主管部门领导的重视程度,特别是体育局、教育部门能否协调和配合好,将教师工作组织好,并加强实施力度,共同将武术健身操的推广严格执行和落实下去,并将武术健身操推广到每一所学校。
根据调查分析,领导对汉中市全面开展武术健身操比较重视,可是自从武术健身操被下发了推广文件,并且举办了武术健身操的教师培训班之后,汉中市武术健身操在举办相关比赛或表演方面,没有定期举办比赛或将举办比赛形成制度;在考核评估方面,对没有推广的学校采取相关措施,和对推广了的学校以及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和教师没有进行表彰和奖励。还有一方面是,没有监督汇报武术健身操的推广状况,也就是说管理和监督体系比较薄弱。
从表2可以看出,在随机抽取的30所学校当中,开展武术健身操的学校就有29所,开展率达到96.7%。通过调查可知,各学校主要是利用体育课和大课间活动时间进行武术健身操的教授和集体操练。而没有开设武术健身操的学校:主要是宣传力度不够,学校的设施与经费不足,资源短缺等问题使武术健身操在部分中小学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
4.武术健身操在中小学推广的对策
4.1各级教育体育部门要加强实施力度,做好指导监督工作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传统文化――武术的关注度。《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中小学生的健身需求和我国对传统文化传播的需要。它还是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有效载体。各地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充分认识实施《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重要意义,加强各级领导的监督管理责任,认真做好《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宣传、培训、推广、教学等实施工作,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武术教育工作和阳光体育运动深入、持久开展。
武术健身操要在中小学顺利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推广初期,构建一套有效地推广体制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组织相关的活动,扩大武术的影响力;将推广状况及时的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各级部门应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对没有推广的学校可适当采取相关措施,对推广了的学校,并且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和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树立良好的榜样,以达到推广的目的。
4.2加强武术师资的培训,引进专业的武术人才
“学高方为师,身正方为范。”因此,打造出一支有能力、业务熟练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武术健身操在中小学顺利普及的根本保障。
2011年3月,中国武术协会主席高小军指出当今要加强武术“标准化”建设,而且标准化对于武术健身操的师资培训同样也适合。有了标准,才能形成一定规模,才能促进武术健身操在中小学的推广与普及。另外一方面还要加强对师范院校武术专业和高校体育学院的学科文化,加大对高校武术专业学生的培养力度,将武术专业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来配备,对中小学现有的体育教师组织学习武术健身操及武术健身操意义,以保证武术健身操在中小学顺利推广普及。
4.3积极地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与变化,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而学习的兴趣也是在求知的兴趣中产生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教学设施的不断更新,武术教育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比如,影视片、多媒体、光盘、挂图等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建立良好的动作印象,给学生造成良好的视觉效果,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了解武术健身操;还可以通过其他一些丰富的教学形式来激励学生,比如,讲解武术历史、武术人物英雄事迹、进行课堂考核和参加比赛活动等,促进学生的学习武术健身操的热情,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4.4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
要想扩大武术健身操的普及面和影响面,就要提高武术健身操的的知名度,所以,将武术健身操推广出去,普及到每一所学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有影响力的网站、电视节目以及报刊上对武术健身操的内容进行及时报道,使人们及时了解武术健身操的有关信息和武术健身操的价值与意义,这样才有利于武术健身操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龙光敏.从武术健身操的推广论我国高校武术教学改革[J].群文天地,2001(1):98-102.
[2]史占格,卢睿.对贵阳市中小学武术健身操推广现状调查研究[J].微型调查,2012(28):44―48.
[3]任广洲.浅谈如何发挥武术健身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教育教学研究),2012(2):23-26.
[4]苏绍会,王建,金仁祥.武术进入校园的价值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36―38.
关键词:中国武术段位制开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C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 2015 )01-0089-02
1 前言
中华武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从古至今人们传承下来的宝贵文化,同时也是对思想的历练和对生命真的探索。中同武术段位制是中同武术协会制定的,全面评价习武者武术技击水平的考试制度。…武术段位制分为九段。国家武术段位制的创建有其必然性,同时与同家运动员评级有着明显的区别,武术段位制的推广面向的是整个社会,所有爱好武术的人们都可以通过学习武术段位内容,也可选择参加武术段位的考试进行升级评定。武术段位制是武术发展的必经之路,是适合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武术发展的总体规划方案,涉及到未来武术发展的兴衰与否,关系到大众的普及及传承,更关系到国家青少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强身健体,继承和发扬武术文化。
2 武术段位制推广原因
进入新的世纪,随着新型交通工具和电子产品的出现,人类的文化传播交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各同文化品牌都在努力向世界人民推广传播,但武术难以融人国际推广体系,继而无法进入世界体育大家庭奥运会,其原因主要是武术旁系复杂,群龙无首,客观上不能适应同际化发展的规律,就连在同内的传承推广也已步入了凋敝冷清的境地。
3 中国武术段位制推广阶段
3.1 (1998-2009)初成阶段
武术段位制在多年的摸索探寻中发展,越来越多的习武人士及武术‘l:作者逐步认识到武术的推广和发展需要统一标准,社会各界广泛支持推动段位制由粗大的开放式到微观的精细化改革发展。总局武管中心批准组建了中国武术协会段位制工作委员会和办公室,中心领导班子集体挂帅,全员走到推广的前线,担任组织和领导的重要位置,武术中心各部门的I:作人员也投入到武术段位制的工作当中。为打开武术段位制工作局面,推进段位制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全局把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98年武术段位制在同家体育总局制定规划发展迅速,在同内和同际都发展迅速,各武术团体、协会、个人都投身于武术段位制发展事业中来,在同内已有近十几万人获得段位相应资格。但对土生土长的武术文化发源地和人口众多的中同来说,还有很大空间需要发展。
武术段位制已经在国内外开展了11年的时问。目前,武术段位制开展已经从熟记套路的过程向着考试评审的考段位过程发展,同内的段位工作普及推广重心在青少年居多的中小学。从中国段位制的发展的愿景和整体进展状况看,段位制的发展还有相当大的空问。应在原有的考评办法基础上,扩大考试范围,增加考试次数,提高考试规格。
2008年进行了第一次中同武术段位制同家考试紧接着2009年同样更为成功的举办了一次中同武术段位制考试。“国考”面向全世界任何一位武术爱好者,所有习武者都可以在武术段位制这个平台上取得标准统一的考评认可。所有武术团体,组织和个人都可以按照程序报名进行考试评审。[2]
同内的段位工作开展重心放在中小学,为了扩大武术传承人群和习武人群。在通过和各级教育职能部门的合作中,在中小学植入武术段位制理念。在这个实验过程中,积极调整了段位内容推广的观念,不只是推广学习一两个套路,进行演练,等考评结束后,学习新的套路,遗忘旧的套路,而是从武术核心技法人手,重点学单个动作的要领和方法,技击的实用技法,从基本功的一招一式进行学习推广,到最后这些技术动作可以融合成一个套路。这样的推广方式对青少年在学校学习武术更加有利,增加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段位制走向学校普及开展有着实际价值。
随着武术在全同范围内的开展,及海外武术习练者的日益壮大,武术大一统的习练要求及等级认证系统的标准化要求的呼声日渐紧迫,海内外广大的习武者都需要武术的发源地中国给他们一个答案,武术的标准化发展进程,武术段位制由此而来。
3.2( 2009-2-13)发展阶段
中国和世界各国武术组织团体和个人都参与到武术段位制的推广当中,已有很多地方建立了武术段位考试系统。各国武术协会都在武术段位制的引导下积极推行武术段位制的发展,考试评级系统也在有条不紊的开展着,越来越多的习武者找到了他们的目标和组织。 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正式作出了加快武术段位制推广普及,武术标准化进程的工作目标,了段位制教材和考试用书、整合完善了一系列段位制文件、整体规范了段位制发展进程,设计生产完善了段位制徽章及相关服装教材。3年来,经过全社会武术工作人员和习武者的不断努力,武术段位制工作推广进入了高速多轨道发展的新局面。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度取得段位资格的人数达到了157562人,和去年相比增加了近五成。[3]
3.3 (2014-目前)快速发展阶段
《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的出版大大推进了武术段位制的发展,给予了武术段位制系统的,全面的,详细的规范和标准。此套教程已完成23个系列品种的编写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目前已出版《杨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咏春拳》《二节棍》等8种教材及配套光盘,其余教材及光盘已于2010年以前陆续出版完成,依据不同拳种在不同国家的普及程度,高教社还将推出《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海外版。[4]
前三期的国家武术段位制指导员骨干培训班已经在2014年成功举办,全国武术段位制指导员骨干培训班由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举办,为武术段位制提供了大量武术储备人才,为推行武术段位制顺利开展标准化进程铺平道路。
段位制工作机构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各项管理和操作文件,编印了《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而随着“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启动仪式”的举行,各地武协纷纷响应,成立段位制工作机构,拉开普及推广段位制的全局工作。
国内武术段位制习练者及爱好者已突破千万人,段位制已经成为武术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段位拳已逐步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锻炼形式。段位制习武人群有三种:一是有近千万的习武者习练段位拳;二是习练段位拳并有意向取得段位的人群,目前已过百万;三是积极参与段位制的习练和考试,并取得段位证书的人群,目前已超过40万人,下一步有关方面将针对不同人群,拿出不同的工作思路和普及提高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5]国际武联和各国武术协会及民问华人华侨团体积极投入到武术段位制的推广普及之中,让广大的国际友人在习武中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4 建议
4.1积极推广大武术观
多角度全面推广武术段位制,依照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展武术段位制的推广普及工作,以全民健身的工作理念出发,本着服务武术爱好者习武强身的目的,适时推广武术段位制的学习考评,在全民健身工程体系下逐步完善总结形成的改革创新的成果。
4.2完善武术考试评级,扩大考试评级区域覆盖
在武术评级评审系统中,积极开展各方面途径的考试。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积极领会武术段位制推广指导精神,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考评培训机构,扩大段位制考评范围,组织考试,培训,增加段位制人口。
4.3从认识观念着手,科学放权,积极推广武术段位制
全体武术工作者和爱好者在意识观念上对以段位制标准化建设为第一目标,以此推动武术标准化、社会化、国际化建设形成了统一。各地在推广武术段位制的实践活动中,体会到了武术段位的科学优点,层次清晰,既符合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易于学员掌握,义符合运动量由小到大的科学锻炼规律。
在坚持国家标准化,兼顾传统武术的基础上,优先解决段位制工作人员段位资格的评审,对特殊的传统老拳师或者对武术工作有重大贡献的工作者适当放宽评级资格,积极不断扩大段位制队伍,逐渐形成一支熟悉业务的段位制专业队伍。
4.4武术段位制国际化推广
国际武术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武术段位制推广问题需要快速解决,对亚洲及欧洲等一些武术发展比较成熟,普及率比较高的国家,应整合当地资源进行武术,进行分级武术段位制评审系统体系。在个别国家原有的武术段位制体制下,运用标准化的武术段位制进行融合达到统一量化的标准。
参考文献:
[1]用大武术观继续推进标准化建设高小军展望2012年武术工作[N].中国体育报,2011-12-31.
[2]武术管理中心主任高小军:武术发展将推进标准化[EB/OL].人民网http://.cn/CB/.2011-6-24.
[3]赵发田.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 396-397.
[4]中国武术段位制教程编写组.中国武术段位制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李蕾. 近代以来中国武术项目管理过程及其评价与发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43.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WushuDuan System Li Enjie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literature, interview, field observation, logical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thisthesis researches into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wushu Duan system and its progress to provide somereference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China
关键词:武术 高职高专 武术教学
前 言:武术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价值和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很高的文化负载量。如何把这一宝贵财富保留下来使之源源流传,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学校进行教学和普及。在当代高职高专教学实践中,它符合青年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具有技术性、健身性、娱乐性的体育文化特点,深受当代大学生喜爱。本人通过武术在当今的高职高专教学中存的问题的调查分析略抒浅见如下。
1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高职高专武术教学著作和论文,了解高职高专武术教学的发展特点及现状,为高职高专武术教学提出改革意见奠定理论基础。
1.2 统计分析法
通过对高职高专武术教学现状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的说明高职高专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3 调查问卷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设计高职高专武术赛调查问卷。针对高职高专武术教学的学生及相关专家、学者发放问卷,为论证高职高专武术教学的合理性、科学性提供实证。
2 结果分析
2.1武术的文化内涵及其特点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瑰宝。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积淀和反映。就其文化内涵而言,武术文化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分和要素,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融汇和汲取了诸多社会领域中的营养。因而,可以说武术文化是一个以武术为载体的、其内容具有哲理性和艺术性,其方法具有科学性的独立完整的文化体系。
武术是一项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体现了武术是一种“技”、“艺”、“术”的文化,是围绕”武”而发展的特定技艺和技能。随着武术体育运动的迅速发展,它的领域已经涉及到教育、文艺等方面。它要求练习者不仅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巧,而且还要求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在当今信息社会的快节奏形势下,通过武术的练习,可增强人体自身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从而达到高效率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武术在追求形体、姿态、动作的同时,特别讲究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即在套路演练的技术上要求把内在的精气神与外部的形体动作紧密结合,做到手到眼到,形断意连,使意识、呼吸、动作协调一致。
武术演练中表现出来的强烈动感、均衡的态势、恰当的节奏及和谐的韵律、深蕴的意境,无一不给人们以强烈的美感。武术演练的风格和技击特性在“神”“气”“韵”的联系巧妙的表现出来于虚实结合,实中求虚的美学特征。武术的技术动作在表现技术攻防含意时是以一种较为含蓄的表达方式,威武而不野蛮,委婉而不失刚健.柔和而不显松懈,给人一种含蓄而又生动的武术技艺之美感,也就是刚柔相济的审美体验。
武术可以强身键体,提高人体肌肉力量和伸展性,提高关节运动的幅度,有效地发展柔韧性。武术除了对人体自身具有健身、自卫、医疗、保健等功效外,还具有娱乐、消遣、表演、社交等社会功效,起到强身健体和陶冶情操的双重作用。
2.2武术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高职高专则承担着传承优秀文化,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才的任务。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术已成为高职高专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高专体育教学中不同程度的发挥了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功能。 在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中, 普遍存在体育场馆、设施、器材严重不足的现象, 而由于项目本身的特点,武术不需要较大的场地就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为此,应充分地利用武术的这一特点在现阶段学校体育教育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武术运动是一项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和广泛社会价值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是一种健康文明的锻炼方式,更是一项很好的全民健身活动项目。大学生选择武术作为健身之道,有利于身体得到全面锻炼,有利于拼搏精神的意识培养,有利于爱国精神和素质教育的培养。因此,在高职高专加强培养学生对武术运动的爱好和兴趣,加深对武术运动的健身养身内涵的理解,使武术这一古老民族文化在高职高专这一群体中得以更广泛的发扬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高职高专开展武术教学,提高了人类自身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推进了人类的进步与文明,促进了大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培养了正确体态,塑造了健美体形,焕发了青春活力,增强了体质,提高了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能力。通过表演、比赛促进了人与人之间以及高职高专之间的正常交往和友谊,扩大了大学生的社交范围, 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弘扬了民族的艺术与文化,因而武术已成为高职高专不可缺少的教学课程。
2.3武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武术作为一门国粹,在国家开展全民健身计划、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更具有特殊的作用。目前全国大部分各类高职高专在体育教学中将武术列入教学大纲,不仅规定了一定的教学时效,而且制定了具体的考核标准。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和优秀文化遗产,理应在高职高专中受到重视。但由于武术教学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未解,影响学生对武术课学习的兴趣,制约了武术教学的效果。如何改变这一状况,使得武术在学校体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则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笔者就这方面的主要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供同仁参考。
2.3.1对武术运动的认识水平低
高职高专学生对体育课中武术项目的认识水平较低,通过对300名选修武术的大学生(男196名、女104名)和400名非选修武术的大学生(男284名、女116名)采取问卷调查。
如(表一)
表一 选修课学生和非选修课学生对武术概念的认识的统计表
武术的概念 选修课学生 非选修课学生
武术就是套路 48.7%(252人) 61.5%(492人)
武术就是技击 17.7%(106人) 14.0%(112人)
武术包括套路和技击 33.6%(201人) 24.5%(196人)
中华武术虽说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但从调查的大学生结果看,他们对武术运动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关心也不够, 尤其是把武术理解为套路的学生占比重最大,只有少数的学生认为武术是套路和技击的结合。这说明传统的武术课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学生对武术课认识水平不高,从而学习兴趣下降。由此我们应该加强武术的宣传力度,让更多大学生了解中国武术,知道武术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武术文化,使武术这一古老民族文化在高职高专这一群体中得以更广泛的发扬。
2.3.2武术课内容设置不合理
套路与技击是中华武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先有技击后有套路,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套路是人们为了便于练习、记忆和传授攻防格斗的方法,把许多攻防动作编排成有规律、协调严谨的模仿攻防组合动作,它以踢、打、摔、拿等动作为基本素材,使武术攻防技术动作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其中许多动作可在攻防实战中找到原形。而技击是把套路中的攻防动作拆解开来,因时因地灵活运用。从逻辑学角度来看,套路和技击是处于交叉的关系,套路和技击都有武术的属性———动作的攻防特征,但各自也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技击重实用,以克敌至胜为目的;而套路重动作的艺术性,以表现高、难、美、新为最高追求。
我们在当前的高职高专课中,往往把套路和技击二者选其一而丢弃另一方;或者重套路、轻技击;要不就是忽略了武术运动的属性———攻防特征。根据人的本质特征,忽略了攻防特征,学生便丧失了对武术运动的兴趣。
2.3.3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实事求是地说,每年从体育学院培养出来的武术专业人才十分有限,能在教学第一线上工作的更是寥寥无几。随着武术在学校体育中的迅速普及,和师资极度缺乏形成极大的矛盾,于是大量非专业武术教师补充进来,但是其自身水平并不能满足现行教学的需要。据了解,高等院校90%的体育教师不是科班出身,多数是通过普修课学到的武术技能;多数学校在上课前由一名武术技能相对较好的教师带领全体教师集体备课,能者为师;虽然有少数的武术专业教师,但是兼职情况严重,责任心不强,上课流于形式,敷衍了事。这也是学生对武术越来越缺少兴趣的主要原因。
3 高职高专开展武术课的对策
3.1加大对武术的宣传力度,提高对武术运动的认识水平。
在学生选课前或者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对武术运动的认识水平,教师要大力宣传武术运动的基本知识,可通过电视节目、广播、网络等,使每位学生真正了解武术的历史特点和作用,了解习武的意义。教师宣传时要全面、合理,要在全面宣传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有不同的重心倾斜,比如: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宣传时要侧重于攻防实用性,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宣传时要侧重武术“强身健体,终身锻炼”的功能。在加强对武术作用舆论宣传的同时,体育老师还应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多侧面不断宣传武术的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育的结果就是让学生针对自己的身心需要,立足于现实,放眼未来,不断的培养自己的体育兴趣,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这样武术课的教学就会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教学质量也就会相应的提高。
3.2优化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实行组合式教学模式。
武术运动的内容由由套路和技击组成的,在设置武术课教学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强调技击和套路相结合的教学顺序;由于套路是技击的艺术化,所以武术课堂教学应把技击和套路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而且在教学进程中二者所占的比例要有一定的顺序安排,也就是让技击在教学进程中所占百分比由大变小,而套路百分比则由小变大。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逐渐理解武术运动,再过渡到对武术运动健与美的追求。
3.3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体育教师武术业务水平与能力,直接决定武术教学质量。要想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武术教学活动, 前提是要有一个强大的师资力量做后盾,这样才能拓展武术教学的渠道。所以提高高职高专武术教学效果的关键是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对于高职高专来说,第一,加强师资培训工作,通过有计划地举办各种形式的教学、训练、裁判和科研培训班,建立师资培训与考核制度,使其成为体育教师上岗的基本条件。第二,配备更多的武术专业教师,发挥他们武术教学的优势,使之成为推动学校武术发展的主力军。第三, 从管理上积极推行岗位津贴制度、教师聘任制等人事改革措施,积极推动高职高专体育。对于教师自身来说,要不断地研究教学方法,手段上要创新,古今结合、中西结合,迎合时代的需求。教师要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充分利用计算机开展辅助教学,如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加强学习,注重交流与沟通,拓宽知识面。此外,学生选项的多样化,要求教师专业面要宽,至少要能带两种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影视媒体等方式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另外由于扩招引起的高水平体育教师不足和青年教师居多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应通过发挥老教师的带头作用,通过指导和培训青年教师的手段,来保证教学质量。
结论: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积淀和反映。为了进一步让武术这一特殊形式的文化遗产,经过高等学府的提炼与发展,为学生所掌握和运用,我们应做到第一,加大对武术的宣传力度,提高对武术运动的认识水平。武术是一项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第二,优化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实行组合式教学模式。武术可以强身键体,提高人体肌肉力量和伸展性,提高关节运动的幅度,有效地发展柔韧性。武术除了对人体自身具有健身、自卫、医疗、保健等功效外,还具有娱乐、消遣、表演、社交等社会功效,起到强身健体和陶冶情操的双重作用。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高职高专则承担着传承优秀文化,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才的任务。第三,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展望新世纪,高职高专开展武术教学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未来。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高职高专体育将为继承、发扬、传播武术教学提供良好的场所,并用科学原理与方法指导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和提高。让武术这一特殊形式的文化遗产,经过高等学府的提炼与发展,为学生所掌握和运用,传播到社会中去,练就健壮的体魄,保持充沛的精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晓丽、王新雷.对大学生武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4(4).
[2]刘 鲲.探讨高校的武术教学[J].池州师专学报.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