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费用分析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与格式
(一)财务分析报告的分类。财务分析报告从编写的时间来划分,可分为两种:一是定期分析报告,二是非定期分析报告。定期分析报告又可以分为每日、每周、每旬、每月、每季、每年报告,具体根据公司管理要求而定,有的公司还要进行特定时点分析。编写的内容可划分为三种:①综合性分析报告;②专项分析报告,③项目分析报告。综合性分析报告是对公司整体运营及财务状况的分析评价;专项分析报告是针对公司运营的一部分,如资合流量、销售收入变量的分析;项目分析报告是对公司的局部或一个独立运作项目的分析。
(二)财务分析报告的格式。严格地讲,财务分析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和体裁,但要求能够反映要点、分析透彻、有实有据、观点鲜明、符合报送对象的要求。一般来说,财务分析报告均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提要段、说明段、分析段、评价段和建议段,即通常说的五段论式。但在实际编写分析时要根据具体的目的和要求有所取舍,不一定囊括五部分。此外,财务分析报告在表达方式上可以采取一些创新的手法,如可采用文字处理与图表表达相结合的方法,使其易懂、生动、形象。
(三)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如上所述,财务分析报告主要包括上述五个方面的内容,具体说明如下:
第一部分提要段,即概括公司综合情况,让财务报告接受者对财务分析说明有一个总括的认识。
第二部分说明段,是对公司运营及财务现状的介绍。该部分要求文字表述恰当、数据引用准确。对经济指标进行说明时可适当运用绝对数、比较数及复合指标数。特别要关注公司当前运作上的重心,对重要事项要单独反映。具体可借助一些财务分析软件,比如对应收、应付、销售情况等数据进行同比和环比等分析。公司在不同阶段、不同月份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财务分析重点也不同。如公司正进行新产品的投产、市场开发,则公司各阶层需要对新产品的成本、回款、利润数据做财务分析。
第三部分分析段,是对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在说明问题的同时还要分析问题,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症结,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财务分析一定要有理有据,要细化分解各项指标,因为有些报表的数据比较含糊和笼统,要善于运用表格、图示,突出表达分析的内容。分析问题一定要善于抓住当前要点,多反映公司经营焦点和易于忽视的问题。
第四部分评价段。作出财务说明和分析后,对于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盈利业绩,应该从财务角度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和预测。财务评价不能运用似是而非、可进可退、左右摇摆等不负责任的语言,评价要从正面和负面两方面进行,评价既可以单独分段进行,也可以将评价内容穿插在说明部分和分析部分。
第五部分建议段。即财务人员在对经营运作、投资决策进行分析后形成的意见和看法,特别是对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值得注意的是,财务分析报告中提出的建议不能太抽象,而要具体化,最好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一)积累素材,为撰写报告做好准备
1.建立资料数据库。可以借助财务分析软件来取得相关的分析数据,因为在财务分析软件下这些分析数据是很容易得到的。
2.关注重要事项。财务人员对经营运行、财务状况中的重大变动事项要勤于做笔录,记载事项发生的时间、计划、预算、责任人及发生变化的各影响因素。
3.关注经营运行。做分析报告前最好和老板有一次沟通,了解他真实的需求是什么,不然没有他想要的信息,再多的表格和数据指标都没用。要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从财务的角度分析实际业务,找出变量及原因,并用适当的词汇提出建议。也要多和其他部门沟通,从员工中得到一些信息,通过数字加以证实,明白每个数字背后的意义,并加深对企业相关业务的理解。
一项分析方案如果事前各部门讨论充分,并征得一致同意,运转起来问题不会很大。难在经常有临时或暂时性决策导致你的分析也是临时或暂时的——难免偏东偏西。今日看似有高度的分析,或许就是导致来日灾难的源头。所以,实际是分析预算当前执行阶段的合理性,即目前行动是否有实际性着陆点。
4,定期收集报表。财务人员除收集会计核算方面的数据之外,还应要求公司各相关部门(生产、采购、市场等)及时提交可利用的其他报表,对这些报表要认真审阅,及时发现问题,多思考、多研究。
5.岗位分析。大多数企业财务分析工作往往由财务经理来完成,但报告材料要靠每个岗位的财务人员提供。因此,要求所有财务人员对本职工作养成分析的习惯,这样既可以提升个人素质,也有利于各岗位之间相互借鉴经验。只有做到每一个岗位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才能编写出内容全面、有深度的财务分析报告。
(二)建立财务分析报告指引
财务分析报告尽管没有固定格式,表现手法也不一致,但并非无规律可循。如果建立分析工作指引,将常规分析项目文字化、规范化、制度化,建立诸如现金流量、销售回款、生产成本、采购成本变动等一系列的分析说明指引,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思维方式要正确
(一)成本分析、费用分析及损益分析是给内部管理部门看的,所以分析方法和思路最好向管理会计靠近,而不是在传统的财务会计范围内寻找答案
管理会计注重标准的设定、差异的分析、责任的划分。比如分析费用,要有费用的标准,比如差旅费的月度开支标准,实际是超支还是节省,原因是什么,责任在哪里,如果要改进管理,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比如损益分析,除了损益表上的最后的净利润数字外,分区域的损益情况如何,每个客户的贡献有多大,与预算相比完成情况如何,产品价格走势是什么样,这些有助于总结管理和经营情况,并进而指导决策层改善经营的信息,是作为向管理者服务的财务分析人员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做成本费用分析时,我喜欢采用“鱼骨图”的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查找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不是说不能用指标分析,只是在用指标分析原因时,要善于从管理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二)财务损益分析也就是财务经营成果分析、利润的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完成情况。与公司去年同期比较,完成公司全年预算数。预算完成分析;销售增长分析;企业收入构成分析(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现销收入和赊销收入;主营业务构成;地区收入构成);影响收入的价格因素与销售量因素分析;详细分析经营情况。
2.利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与公司去年同期比较及完成公司全年预算情况,分析其变动影响因素。主要分析主营业务利润和净利润上升或下降的原因,分析各主要产品盈利能力。预算完成分析;利润增长分析;利润构成分析(各项利润构成;主营业务利润构成;地区利润构成);各项利润分析(净利润、利润总额、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会计调整因素影响。
3.主营业务成本分析。与公司去年同期比较及完成公司全年预算数,进行分析说明其增减因素及影响程度,找出产生问题关键所在。预算完成情况分析;主营业务成本降低额;主营业务成本降低率;各主要产品主营业务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以及它们对全部产品主营业务成本降低率的影响;主要产品单位销售成本分析。
4.期间费用分析。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析,找出增加及节余的主客观影响因素。人力资源费、科研经费、办公费、招待费、差旅费等是否突破预算,如何控制,抓住重点和异常问题重点分析。但在对损益分析尤其是成本分析前,成本的划分、成本责任的落实尤其重要。
(三)举例说明财务分析
本月电费减少了10%,可以做的深度分析是:为什么减少了,因为天气变凉了,空调使用得少了。那这个因素影响了多少?影响了6%,那就是说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对,还有就是长春市减低每千瓦时的电费了,怎么会降低电费呢?那降低了多少?每度降了0.2元,影响了7%。那另外的1%是什么因素?由于本月推出的新产品制造过程中耗电量较高,使得电费上升了1%。可以做的高度分析是:
1.上月管理层要求的降低成本的措施有了正面反映。空调电费下降明显,约降低20万元,但距离制定的电费下降目标还有差距,如继续加强宣传和控制,下月应能再降低10万元。这样全年能节约20×4+10×3=110(万元)。
2.虽然本月推出的新产品制造过程中耗电量较高,但通过量本利分析,其对可控费用后利润(PAC)有着正面的影响。同时市场部门的反馈也表明该新产品有竞争力,建议继续加强新产品宣传和机器设备的保养工作。
真正的财务分析,不能单就数字之间进行简单对比,而应当揭示数字背后相关业务间的必然联系,要找出原因,提出措施和建议。
注意事项
积累素材
1、建立台账和数据库。通过会计核算形成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但是编写财务分析报告仅靠这些凭证、账簿、报表的数据往往是不够的。比如,在分析经营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增长原因时,往往需要分析不同区域、不同商品、不同责任人实现的收入与费用的关系,但这些数据不能从账簿中直接得到。这就要求分析人员平时就作大量的数据统计工作,对分析的项目按性质、用途、类别、区域、责任人,按月度、季度、年度进行统计,建立台账,以便在编写财务分析报告时有据可查。 2、关注重要事项。财务人员对经营运行、财务状况中的重大变动事项要勤于做笔录,记载事项发生的时间、计划、预算、责任人及发生变化的各影响因素。必要时马上作出分析判断,并将各类各部门的文件归类归档。
3、关注经营运行。财务人员应尽可能争取多参加相关会议,了解生产、质量、市场、行政、投资、融资等各类情况。参加会议,听取各方面意见,有利于财务分析和评价。
4、定期收集报表。财务人员除收集会计核算方面的有些数据之外,还应要求公司各相关部门(生产、采购、市场等)及时提交可利用的其他报表,对这些报表要认真审阅、及时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养成多思考、多研究的习惯。
5、岗位分析。大多数企业财务分析工作往往由财务经理来完成,但报告注材要靠每个岗位的财务人员提供。因此,应要求所有财务人员对本职工作养成分析的习惯,这样既可以提升个人素质,也有利于各岗位之间相互借鉴经验。只有每一岗位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才能编写出内容全面的、有深度的财务分析报告。
财务分析经理需要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善于沟通协调。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财务分析经理工作职责,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财务分析经理工作职责11、牵头集团各类客户业务项目的管理与分析,带领分析小组的工作;
2、从事后-事中-事前各个角度参与到业务项目的管理,跟进重点项目的执行,熟悉各类业务的不同阶段财务分析需求并给予在财务管理、资金管理和定价管理方面的合理建议;
3、围绕客户合同,协同项目采购合同进行管理与分析,推动项目更合理的采购活动;
4、每月出具管理报表分析与汇报;
5、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务;
财务分析经理工作职责21、参与年度、项目预算运营策略规划,根据行业对标提出相关的规划建议;
2、根据集团战略规划协助设计财务分析体系、并能根据集团管理需求及时、准确的完成;
3、定期出具经营分析报告、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报告;
4、具备财务模型搭建能力,从财务和业务角度多元化的分析,并提出相关的管理建议;
5、对行业及竞品披露信息进行收集、解读和分析,并提交行业分析报告;
6、根据公司管理需求,进行收集、解读和分析相关的披露信息;
7、深入了解业务,与业务伙伴密切合作,建立合理有效的分析体系,全面支持并挟制推进各解决方案,深度支持业务决策和过程管理;
8、参与业务各项目和产品的整体评估,进行可行性分析、给予业务决策支持、把控财务风险;对各项目产品进行事前、事中、事后追踪管理,及时反馈;
财务分析经理工作职责31.建立并完善公司财务分析报告制度
2.建立并完善公司财务分析体系、标准与方法。
3.协助进行产品盈利能力分析以及关键业务驱动因素的财务分析。
4.对商机、市场活动效果进行追踪监控分析。
5.参与项目筛选、项目投标、报价审核,对项目执行中的制约因素跟进分析、损益分析、资金进出分析等,并定期汇报。
6.预算编制和分析:根据集团预算目标和要求,按时完成集团内全面预算的编制工作,每月及时对业务进行滚动预测分析;
7.负责各部门日常费用归集、分解;
对异常费用做专项分析、提出优化整改措施、跟进落实。
8.对业务发展不同阶段出现的异常指标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9.业绩分析与评价:每月对经营结果进行回顾,对影响经营业绩的PD及KPI指标进行评价分析。
10.完成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财务分析经理工作职责41、酒店日常风险控制,费用分析以及跟进;定期出具分析报告;跟踪处理各类异常事项;
2、梳理集团各部门的流程/通知等,协调处理涉及到的财务相关流程;
3、定期对财务共享中心/酒店进行财务相关流程和知识的培训、检查;
4、协调各财务共享中心与总部各部门之间的日常沟通事宜。
财务分析经理工作职责51、组织和编制各类型集团财务管理报表、搭建财务模型;
2、对集团各业务运营情况进行各项财务分析,包括但不限于预算分析、预则分析、行业分析、预实差异分析、区城比较分析等;
3、协助香港上市公司财务部,完成中报及年报编制工作,包括数据收集、问题跟踪、外部审计师工作协调等。
确保及时准确完成中报及年报工作;
4、统筹集团预算编制和汇总;
5、协助建立集团财务大数据库运用系统制作数据和财务分析;
6、其他专项财务工作。
财务分析经理工作职责61、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的需求,深入了解业务并建立财务分析模型,为业务提供全方位的财务支持;
2、对业务深入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输出指导性策略或管理性建议,并推动业务流程优化;
3、结合集团生意经营状况,输出经营分析报告,重点项目等定期或专项分析,提出相应优化建议;并完成经营会议跟踪项目闭环管理;
4、参与集团年度预算、月度滚动预测,对预算的执行情况、业务运营情况,执行实时监控,及时发出预警并提出改善措施;
5、协助财务总监推动上市和投融资工作。
财务分析经理工作职责71、负责公司玩具、婴童用品、衍生品、自建商城、会员体系等TO
C业务的财务管理和分析;
2、统筹完善TO
C业务相关的财务分析管理体系,健全相关财务系统、流程、制度及相关内控机制;
3、提升电商BP财务团队能力及财务精细化程度;
4、搭建项目投入产出ROI评价模型,预测电商策略有效性;
本文根据工作经验及相关研究成果,论述了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经营管理中的项目责任成本评估,介绍了项目责任成本评估的目的、依据、程序、方法及影响评估的相关因素,对切实合理确定项目经营目标,考核项目,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有效提高项目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水利施工 成本 评估
1、前言
从广义上来讲,项目评估一般是指投资项目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方法和参数,由有关责任机构对拟投资建设项目的规划方案所进行的技术经济论证和再评估,其目的是判断项目方案的可行性或比较不同投资方案的优劣。作为施工企业,项目经营管理的目标是效益最大化,其所指的项目评估主要是项目责任成本评估,是在中标一个新项目后,对照合同条件及价格,在满足质量安全环保要求的前提下,考虑企业的管理施工水平,考虑可能影响经营的相关因素,对项目的施工成本进行预测和估算,确定项目的责任成本,以确保项目经营活动“科学、规范、有序、受控”,从而达到实现目标利润的目的。要求方法客观可行,合理先进,优于行业水平,能充分调动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2、责任成本评估的依据
项目责任成本评估,涉及项目管理的多个阶段,包括项目的设计阶段、招标阶标、投标阶段、合同签订阶段、实施阶段,但设计阶段和招标阶段一般不由施工单位实施和控制,其所考虑的人工、材料、机械及税费按相关定额及规定来计取。作为施工单位,只能控制投标后各种成本费用的影响,而不同阶段的工作是由不同部门或人员来实施的,要做到责任成本合理,评估数据科学,其依据不仅要包括工程项目招投标文件,《投标效益分析报告》,合同协议书,《项目部成本测评报告》,以及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企业定额、市场平均水平;自有设备、新购设备、租赁设备原值及折旧费用;项目人员组织机构及人员数量、岗位设置情况;政策法规及相关制度办法。只有综合考虑相关影响因素,项目成本才能接近实际,指导项目的经营活动。
3、项目评估的程序
3.1开发部门提交投标效益分析报告
对施工企业来说,中标是项目经营的平台,企业为了拿到一个工程项目,往往在响应招标文件的基础上考虑企业自身的施工水平进行综合降价甚至不平衡报价,每个项目的效益点和风险点因项目各异各不相同。效益分析报告应明确项目的概况、环境、投标中标商务情况、工程进度计划及主要施工方案、投标时主要基础价格、投标报价分析、项目实施的有利与不利情况、风险分析及总结。主要根据项目投标的技术方案及投标商务报价、取费标准及计算表格进行分析,得出该项目在投标阶段的效益情况。分析内容应完整、精炼,以效益分析为主,应能反映投标阶段考虑的一些潜在因素及风险。
3.2项目部提交成本测评报告
项目中标进场后,企业对现场实际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市场实际基础价格、税费标准有可能发生变化,同时优化了主要施工方案,项目实施人应结合合同商务报价、取费标准及相应计算表格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项目的概况、环境、项目进场后商务情况、工程进度计划及主要施工方案、当地主要实际基础价格、成本预测分析、项目实施的有利与不利情况、风险分析及总结。它的重点内容是项目进场后预计估的效益分析、进驻现场后可能遇到需考虑的客观因素及风险。成本测评报告以较接近实际的效益分析为主,能够明显看出进场后各种条件的变化对项目效益和风险的影响。
3.3 收集评估有关的资料和信息
项目评估主要是在参考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对项目的责任成本进行评价,评估前应收集整理投标效益分析报告、项目成本测评报告、合同文件资料、已有的成本经验数据、相同行业和地区的预算定额和取费标准等相关文件、国家和项目所在地有关法律法规、制度、办法等,做到资料收集全面,内容完整。
3.4项目责任成本分析
责任成本应在立足项目实际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保证项目经理“跳一跳、够得着”,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结合项目的概况、环境、项目商务情况、工程进度计划及主要施工方案、当地主要实际基础价格、项目进场后实际遇到的客观因素及风险进行分析。
责任成本一般采用成本分析法,成本由工程直接成本、上级管理费、现场经费、税金组成。工程直接成本计算方法有逐项成本单价法、综合费用分析法和比率法;上级管理费指标根据公司的规模及管理水平进行计取,不含项目部职工的各类社会保险费用、公积金;项目部现场经费的确定由于项目的工期、人员配置、分包承包方式不同,应根据现场实际经费可能发生的具体项进行逐项测算预估包干使用;保险费、税金按合同规定的比率或金额计入项目责任成本,其中各类社会保险费用、公积金等根据企业职工的缴费标准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平均职工人数进行测算。通过逐一的进行分析,项目的责任成本就可以计算出来。
3.5项目责任成本报告
责任成本报告应包括评估报告与责任成本表格两部分,能够客观实际的看出项目的效益和风险所在,明确评估的范围、方法、标准、效益情况、综合贡献率情况、考虑的有利与不利情况、风险分析,并统一评估的范围、方法、标准及考虑的相关因素,对项目做出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企业内部环境 控制制度 风险管理 财务报告
中外许多学者虽都曾对企业内部环境进行过诸多阐述,本文认为,企业内部环境是一个系统,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企业内部环境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它是企业价值创造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它对企业价值创造有保障和促进作用。
一、企业内部环境与内部控制制度
(一)企业内部环境管理目标
企业内部环境管理的目标就是为提高企业竟争力,实现企业利润目标营造一个有利的内部条件与内部氛围。具体来说,包括如下三个目标:(1)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2)促进企业竟争优势的形成与提高。(3)保证企业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二)内部控制的方法
内部控制的方法有:
1. 规划控制。规划控制是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职务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控制。2. 批准控制。授权批准按其形式可分为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3. 素质控制。职工素质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职工忠诚、正直、勤奋、有效的工作能力,从而保证其他内部控制有效实施。4. 防范控制。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风险,因此为防范、规避风险,企业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5. 报告控制。常用的内部报告有:(1)资金分析报告。(2)经营分析报告。(3)费用分析报告(4)资产分析报告。(5)投资分析报告。(6)财务分析报告等。6. 内部审计控制。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这是一个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和有效的独立评价机构,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二、企业内部环境与风险管理
(一)企业风险的构成
企业风险管理的构成要素:企业风险管理分为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等八个相互关联的要素,各要素贯穿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之中。
(二)企业内部环境风险管理的途径
1. 建立起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经营风险等风险在内的一体化分析模型。一体化可以确保分析结果互相一致,并可以相互比较以利于决策,如在不同业务间配置资本等;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在市场风险部门经过复杂的评估程序来估算市场风险的同时,信用风险部门也经过相同过程来估算信用风险,这种不必要的重复可出一体化分析所避免。
2. 为了实现全面风险管理,还应在企业内部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设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结构所依托的是企业自身的计算机系统和发展迅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架构应当能够将信息技术、定量模型和复杂的业务操作和流程有机地结束合在一起。
3.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要求融入企业的战略、战术决策及各项活动之中,使风险管理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企业要通过相关的目标、政策、制度使人们明确企业对于风险管理的态度、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及企业的应对原则等等,使人们至少树立面对风险不要害怕而是利用系统的方法去管理它的态度。不同的人或部门以风险的看法及态度不尽相同。因此企业应在企业范围内制定统一的风险及风险管理词汇集以统一人们的语言标准。
三、企业内部环境与财务报告
(一)企业内部环境与财务报告的相关性
企业内部环境与会计上的真实性的相关性;会计上的真实性,是指财务报告所反映的交易及事项必须是实际发生的,相反,对未发生的效易及事项加以反映,则构成财务报告的虚假陈述。
(二)改善企业财务报告的积极作用及措施
1. 简化现行财务报表的项目,增加财务数据分析。事实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以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有所理解或比较熟悉为假定。这一假定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有较为普遍的适用基础。我国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尤其是企业家群体则比较缺乏必备的财务观念和会计知识。因此,在充分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简化会计报表项目,设计精练的会计报表更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 增加财务报表附注,鼓励企业披露非财务信息。当前,财务报告已经进入了附注时代。比较而言,现行财务报告中附注的重要性显得不足。基层单位及财务人员也不熟悉附注的写法与含义。
3. 加强对企业现金流量信息的编报和考核。现金流量可以反映企业的变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财务弹性。其可靠性和相关性明显优于其他财务指标,已日益成为重要的会计信息而备受使用者的关注。现金流量表按会计准则的规定是年报,并且只要求编报,不要求考核,这势必会增加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随意性,降低报表信息质量。
[关键词]成本核算医院成本
1.医院成本核算目前存在的问题
1.1缺乏规范的医疗服务成本核算方法体系
医院成本核算是医院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成本构成要素、成本资料收集方法、单位成本计算方法。其中成本构成要素的确定取决于研究目的、分析重点、分析时间和医院的情况等,单位成本的计算要考虑到项目的不同类型。在我国医院成本核算方法体系中,管理费用的分摊问题、成本核算数据与财务数据间的匹配问题、内部定价规则的制定问题、间接费用分配的问题等都与经典理论不相符,从而导致了核算方法与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核算相差很远,成本核算结果说服力并不强。
1.2成本核算工作的组织机构设置不尽合理
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原来医院的经济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与新成立的部门(成本核算部门)基本没有大的关系,两者之间只是相关数字之间的提供与合作关系。在医院的正常经营中,财务部门无形中充当了一个出纳的角色,医院两个经济管理部门的存在,矛盾就自然会产生。成本核算部门已经意识到自己应担当起医院经济管理的重任,但此时经济管理的基础数据、管理思路等都已被经济管理部门所掌握,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固定的运行机制。于是,在医院的整体经济管理工作中,难免会出现部门之间合作困难的尴尬局面。
1.3缺乏医院成本会计制度的支撑
医院成本核算的特点是成本核算项目众多,难度较大,过程繁多,并且这是手工操作不可能进行的。此外,成本核算所需数据只能从财务账目及报表上间接获取,甚至需要建立新帐、从头统计才能获得,这也恰是不利于成本核算在医院应用的重要因素。
2、医院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
2.1医疗收入主要是指直接收入和间接收入
由于医疗服务项目的特殊性,有些病种的诊疗需要多个医疗科室相互合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病人及时、准确地治疗,所以最终出现收入成果的分成,按一定的比例分别计入相关科室。直接收入是执行科室直接为病人服务所收取的挂号费、诊疗费、治疗费、护理费、材料费、床位费等。间接收入是科室为临床科室病人提供的各项检查、治疗按一定的比例分成的收入。因为医疗服务不可能由一个科室单独完成,所以势必会出现最终分成问题。因此,检验、放射、B超、病理、手术和麻醉等科室的业务收入,按一定比例计入各科室收入。
2.2医疗成本主要是指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医院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可以直接计入医疗支出的费用,是科室自身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直接计入科室成本。间接成本是临床科室接受其他科室分摊的费用,按受益的原则,将行政、后勤等部门发生的费用向临床、医技科室分摊。
2.3成本核算原则
一贯性原则:在一个会计期间内.成本核算方法一经采用,中间不得变更。
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1)卫生材料、其他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等均按实际成本计价。
(2)对制剂室加工的产品按实际成本计算。
(3)固定资产折旧按历史成本和规定的使用年限计提。
权责发生制原则:本期发生的收入和支出确认是否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
成本分期原则:按月、季、年核算。
配比性原则:
(1)某科室收入必须与该科室成本费用相配比。
(2)某会计期间收人必须与该期成本费用相配比。
3、医院成本核算的流程和对策
3.1前期调研阶段
首先医院成立成本核算实施小组,着手成本核算的准备工作,对全院主要科室相关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从中我们应该了解到医院各科室的管理现状,对实施成本核算的想法以及医院开展成本核算所面临的基础环境,然后召集物资、供应、采购、人事和财务科人员召开成本核算动员大会、接下来召开成本核算总结会议和成本核算工作的汇报会议,确立出成本核算的实施方案和原则。
3.2成立工作小组
为建立健全一个完整的核算系统,由财务科长、核算会计人员组成成本核算工作小组。对全院工作人员的工资、资金、物资、药材、低值易耗品、房屋设备折旧、维修、运输、差旅费和办公费用等进行全成本核算。医院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做好全员宣传动员工作,使成本管理工作成为广大职工的一种良好习惯。
3.3建立成本核算制度
建立和完善医院的成本核算制度,是医院建立成本核算制度的保障。制定房屋设备折旧、药品试剂的使用、材料水电消耗和人员工资、奖金等一系列制度,并制定具体的成本管理实施办法和成本核算的方法,以便在具体实践中有据可依,保证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核算科室的统计汇总工作,根据汇总的基础资料,归集、计算、分析各科室的成本,每月产生各类成本报表,并进行成本分析。编制成本核算分析报告,找出专项治理的问题的在,制定专项管理考核制度,真正起到成本核算的作用。
3.4建立成本分析报告和绩效考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