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舆情监测工作总结

舆情监测工作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舆情监测工作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舆情监测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在____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____景区全体执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端午小长假期间,____景区共接待购票登山游客39305人次,同比增长38%;门票收入实现523.87万元,同比增长34%;企业经营收入实现145.8万元,同比增长10%,无一例安全责任事故和游客投诉事件发生,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

1.高度重视,充分准备。一是华管委节前先后组织旅游文物、综合执法、工商、食药监、公安、消防等职能部门,对景区进行全面的综合大检查,对景区宾馆饭店、客运交通、建筑古迹、环境卫生、消防器材、安全设施、标识标牌等进行现场检查和验收,对华麓景区乱搭乱建、出店经营等现象进行现场处理,优化景区旅游环境。二是端午节前太华索道公司组织对____西峰索道进行了为期7天的检修,于6月10日端午小长假第一天恢复运营,确保小长假期间索道运营安全。

2.周密部署,工作扎实。一是华管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入调研,强化领导责任,采取包片包点措施,整合景区资源,理顺工作环节,现场解决问题,形成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互动反馈机制和以游客满意为标准的统筹协调机制,把景区各项服务接待工作扎扎实实落到了实处。二是华管委通过反复论证,制定了《____年端午小长假度节工作行动方案及应急预案》,并成立了端午小长假度节工作总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安全保卫、华麓区、瓦庙沟、北峰、金锁关、____峪、青柯坪、仙峪、瓮峪、西岳庙、舆情监测和玉泉院等12个分指挥部。设立了7处治安报警点、23处咨询投诉点、6处医疗服务点等机构,投入执勤人员2____余人,景区应急预备队287人,对度节工作作了周密安排,层层分解落实了安全责任,形成了分工明确、责任分担、指挥灵活、信息畅通、密切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三是森林防火工作指挥部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景区防火安全。

3.完善机构,确保安全。在节前____市公安局牵头着手组建____景区公安分局,由____市公安局和____管委会实行双重管理,全员参与确保景区度节安全。

4.完善设施,扩大容量。在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断扩容,拓宽主峰区道路,截至目前,景区投入4000余万元,拓宽主峰区旅游步道3500米,建设旅游复道3800米,观景平台20处,使景区环境容量大为增加。同时,还加班加点实施仙峪白缺寺通往仙峪谷底、瓮峪索道下站的旅游步道建设,采取多条通道合理分流的方式,即增加了游客旅游的舒适度,也防止和避免了游客拥堵现象的发生。

在本次度节工作中,景区全体工作人员认真践行“真源____,待客如亲”的服务理念,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保证了度节工作安全有序。

1.领导重视,指挥有力。6月10日上午,____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春阳等领导同志以及景区各指挥部领导,节日期间深入一线协调度节工作,并对一线员工进行慰问,强化了指挥,鼓舞了士气,成为顺利度节的重要组织保障。

2.坚守岗位,恪尽职守。景区2____余名工作人员,端午期间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维护景区正常的旅游秩序,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时刻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未有一人擅离职守,未造成一例安全事故,圆满完成了本次执勤工作。

3.强化投诉处理,维护景区形象。建立了景区网状投诉处理机制,按照____景区投诉处理制度,设立了23个标准化旅游咨询投诉服务点,分布在景区各重要区域,为各投诉点配备了“旅游咨询服务”公告牌,安排专人负责本区域发生的旅游咨询投诉工作,同时,联合工商、食药监等部门,强化度节期间旅游市场、商品质量、卫生防疫以及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投诉处理机制的运转成为安全顺利度节、树立景区良好形象的重要基础。端午期间景区无一例重大投诉事件发生。

4.重视舆情监管,强化预警监测。一是景区舆情监测指挥部每隔2小时通过游客中心、玉泉广场、____门等区域的LED屏和____官网、微博等平台公布景区天气情况、游客数量、车辆饱和度等信息,引导游客科学安排旅游方式和线路。二是完善了智慧____旅游信息预警平台和舆情动态监测系统,利用省应急办信息平台旅游提示信息,为提前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三是建立了信息互享和安全

报告联动机制,及时分流游客。总指挥部和各指挥部之间,包括东西线索道之间,华管委和华阴市政府之间的旅游安全信息实现联动共享。及时准确的信息为安全顺利度节提供了舆论保障。四是____电视台也进驻____景区对度节情况进行了实时报道。端午节期间,____景区各旅游接待单位严格按照管委会节前安排和工作要求,认真践行“真源____,待客如亲”的服务理念,结合单位和岗位工作实际,真诚服务游客,视游客为亲人,其周到细致和人性化服务受到游客的好评。

1.立足岗位实际,真诚服务游客。一是景区全体人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服务于广大游客,服务于景区旅游事业,将文明服务、优质服务贯穿于执勤工作始终。二是在主要景点设立党员服务岗、青年文明号和医疗救治点、旅游咨询点,为游客提供温馨服务,公布景区400客服电话,认真践行了“真源____,待客如亲”的服务理念。

2.精细入微服务,待客如同亲人。一是西安铁路局增开西安北至____北动车组列车1对,____景区在车站出站口还设有旅行接待中心,负责给外地游客提供____旅游全程引导服务,帮助联系车辆,安排食宿,规划旅程,使旅客尚未出站就提前进入____之旅。二是由于天气炎热,景区分别在山上游客休息点搭建遮阳棚,在生态广场、索道下站、西山门等游客聚集地免费为游客提供饮用水。三是执勤人员始终坚持为游客提供优质文明的服务,耐心回答游客的咨询,细致地给游客讲解登山路线,通过语音广播及时帮助游客寻找失散的亲友以及丢失物品23起,免费为受伤游客提供医疗救护服务18起,背送受伤游客12起,一系列人性化、精细化服务得到了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便捷温馨的服务是安全顺利度节的重要基础。

3.提供旅游信息,科学引导客流。免费发放10万份旅游攻略宣传资料,内容包括____各景点线路、门票、车票、索道票、导游讲解服务等信息,安排人员提前免费发放给游客,使游客能尽快选择游览线路,提高游客的流转速度。

舆情监测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根据《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19部门关于开展2017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x安办〔2017〕x号 ),省局定于6月29日—7月13日开展我省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2017年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为:“尚德守法 共治共享食品安全”。

二、宣传重点

(一)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宣传周主题,突出尚德守法、共治共享的理念。

(二)进一步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食品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统一性、权威性。推动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不断强化监管执法,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从满足人民群众普遍需求出发,促进餐饮业提高安全质量。

(三)引导食品企业及从业人员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大力宣传尊法重信典型,推进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弘扬尚德守法的行业风气。

(四)引导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普法宣传和科学知识普及,积极参与社会监督,提高维权能力和科学素养,营造浓厚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

三、活动安排

(一)省局相关部门及直属事业单位,要按照《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7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扎实有序开展好各项宣传活动。

(二)请各市局依据《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19部门关于开展2017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要求,联合同级有关部门、单位,参照国家层面“部委主题日”和省局活动方案中的形式,结合本地区实际和特色,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宣传周活动。

(三)各市局可结合实际,动员和指导本地区社会团体、市场主体、行业协(学)会,广泛开展面向职工群众、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诚信从业、知识普及等宣传教育活动。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做好宣传周活动的组织协调,加强人员和经费保障,确保各项活动顺利进行并形成规模声势。开展各类活动要同步部署消防、交通、防踩踏等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排查,消除隐患,落实应急预案,严防事故发生。

(二)精心安排,增强活动实效。要使用统一的“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标志。要做好宣传报道和新闻服务,切实形成全媒体全覆盖格局。要注意紧扣传播规律和公众关切,积极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不断丰富和完善宣传思路手法。要加强宣传周期间的相关舆情监测,及时研判,稳妥,确保舆论环境平稳有序。

(三)严明纪律,勤俭节约开展活动。要严格遵守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厉行勤俭节约、轻车简从,严禁铺张浪费、大讲排场和形式主义。

(四)认真总结,及时上报工作资料。各市局要注意总结宣传周活动的成效和经验,认真收集保存宣传活动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及时形成工作总结报告,宣传资料和总结报告电子版于7月20日前报至省局信息中心。

联系人:李xx

舆情监测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重污染天气;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5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2004602

1引言

近年来,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多次出现长时间、大范围的重污染天气,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辽宁省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项要求,大气污染治理的力度逐年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治理效果,但是重污染天气在冬季期间依然频发,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仍然较重。如何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最大程度地降低空气污染对公众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的影响,是当前该省大气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1,2]。

2辽宁省重污染天气现状

辽宁省是2014年1月1日起全面建成并按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实施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根据监测数据统计2014~2016年期间全省共计发生重污染天气451天次,其中供暖期发生391天次,占比86.7%;非供暖期60天次占比13.3%。辽宁省冬季取暖期是重污染天气高发期,发生频率是非供暖期的重污染天数的6.5倍;2014~2016年全省重污染天气首要污染物分别是细颗粒物(PM2.5)占比90%、可吸入颗粒物(PM10)占比6.9%、臭氧(O3)占比3.1%。根据近年的监测数据分析,辽宁省的冬季取暖和春季沙尘造成了重污染天气发生的季节性特征,特别是取暖期不利气象条件、受外源输入型污染与本地污染源叠加更易形成持续时间长、污染重的重污染天气过程[3]。

3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存在的问题

在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方面,结合工作实际,编制和修编完成了两版省市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形成较为完善的全省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体系。2014~2016年间全省累计启动应急预案75次,在APEC、国庆阅兵等重大活动和节假日的环境空气保障工作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

3.1预警预报能力急需加强

目前,辽宁省已建成省级和沈阳、大连市级的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对外预警预报信息。其余12个市也相应的建立了预警预报系统,但很多未形成真正的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能力和体系。由于预报能力和经验有限,重污染天气的预测预报可能出现偏差,导致出现“预警失误”、“滞后响应”或“提前结束响应”等问题[4]。

3.2责任部门责任未有效落实

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属于地方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应急响应的内容根据不同等级包括限产停产、车辆限行、学校停课等一系列措施,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才能完成。在辽宁省近3年的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实践来看,有的地方存在着环保部门单打独斗现象,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中的责任部门未有效落实相关责任。

3.3预案响应实施的监督和后评估制度不足

在应急预案启动后,对应的是相应级别的应对措施。目前,该省的重污染应对工作中,重在对预警预报的形势研判和是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等的监督。虽然该省建立了现场督导组现场督查制度,但是对应急响应的措施是否真正落实到位和重污染天气应对过程中的科学性和时效性进行的后评估的监督管理存在一定的欠缺。各市每次的应对相应措施效果和实施后评估都主要以工作总结形式为主,缺乏好的量化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部分城市应急预案的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相对较低。

3.4预警信息时效有待提高

从近年的工作实际来看,预警信息涉及诸多中间环节,比如应急预案的启动一般由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以传真或是短信指令的形式发送给各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再根据自身的职责传达给相应的部门执行预案响应措施,这样的中间环节就容易出现遗漏和滞后情况,影响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时效。此外,对公众预警信息主要通过电视、广播等方式,有的缺少应急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对公众日常生活进行指导等内容,其时效、覆盖面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造成群众的恐慌和引起社会舆论、谣言等不良反应。

4对策与建议

4.1加强预警预报工作

加强完善全省重污染天气监测预报能力建设,为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工作提供好技术支持,提高省级和沈阳、大连预警预报的准确性和覆盖范围,对各市做好技术指导。同时要做好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基础性工作,开展全方位污染源调查,建立排放源清单,建立排放源清单的动态更新及维护机制,确保污染源数据的连贯性和时效性[5]。注重培养专职预警预报人员,加强环保、气象部门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提高预警预报的准确率。

4.2强化政府主导和应急预案体系衔接

要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切实将重污染天气应对纳入政府考核体系,明确责任部门分工和主要责任人,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中的响应措施逐一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责任人,做到事事有人管。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形成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的预案体系衔接,细化工作流程,全面提升应急预案的实效性。

4.3科学论证,完善应急预案应急响应措施

加大科学研究投入,细化污染源排放清单的基础上,做好污染物来源解析工作。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专家库,从应急预案的制定、出台、响应等方面和每一次发生的重污染过程科学性和实效性进行分析和评估[6]。根据分析和评估结果及时优化和修编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增强应急响应调控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实现精准治理雾霾。

4.4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后督察

严格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计划》要求,对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地区和责任人实施责任追究。根据各地重污染天气的预警预报信息和启动应急预案情况,加强对重污染天气预案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落实工作情况实施后督察,对工作中履职不力的个人和部门依法追究责任,以确保应急预案中的各项响应措施落到实处。

4.5加强信息公开

针对重污染天气发生时,容易发生负面的社会舆论。要加强信息公开宣传工作,从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预警预报信息、采取的工作措施和流程、工作效果、防范措施等信息,要通过各种媒体及时给公众,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以客观和及时的报道把控社会舆情,避免谣言造成不良影响。

5Y语

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短期内辽宁省整体大气环境不能得到根本转变的情况下,积极开展重污染天气的应对工作对大气污染物的“削峰减频”的有效抓手,推进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的落实,对改善整体的环境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郜会青.关于城市大气污染现状与综合防治对策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5 ,40(7):98~101.

[2]马寅,曹兴,薛丽洋.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现状及对策探讨[J].甘肃科技, 2017 ,31(18):7~9.

[3]张晓峰.辽宁省大气污染特征浅析[J]. 农业与技术, 2016 (13):137~138.

[4]杨岚.重污染天气应对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应急管理, 2016 (1):44~45.

舆情监测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一、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规范分级诊疗服务,县域就诊率90%以上;上半年乡镇卫生院门诊服务量较2015年同期有明显增幅,住院诊疗量和病床使用率较去年同期持平;县级医院门诊服务量、住院诊疗量涨幅平均数达到5%和持平;医院开展远程会诊占院外会诊比基本达到40%。县、乡、村双向转诊通道畅通,运行正常。县级医疗单位与乡镇卫生院全面建立松散型医疗联合体,医师多点执业较2015年增长50%。

2.强化公立医院改革。草拟了《巩固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继续巩固了取消“药品加成”改革全覆盖,全面深化了管理体制、财政补偿机制、价格机制等综合改革;开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效果评价,建立健全医院绩效评价机制,100%的公立医院实行了院长任期目标管理和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

3.巩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药械保障机制改革。继续巩固基层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成果。上半年,县级公立医院基药采购占药品采购总额的57.54%,全县网采药品金额比例县级达103.8%、乡镇达93.55%,平均阳光积分98.68。全县所有网采单位均能按省、市要求进行网上集中采购,采购药品、耗材采购率达100%;全县总药品、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平均积分达到90分以上;以县为单位实行了基药采购金按月支付,集中支付率达100%。截止5月,全县药品采购成交金额1523万元,其中基药1004万元,耗材采购成交金额140.95万元。

4.完善医改推进机制。建立健全医改领导小组,医改办编制人员全部到位,医改工作纳入了党委政府目标绩效管理,按期召开了医改工作推进会。我县“7个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医学影像、消毒供应、医学检验中心运行正常,心电中心正在建设中。

(二)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运行。

1.加强法制宣传。制定“七五”普法工作计划,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机关干部学法、领导讲法,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半年开展专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5次,在医院、公共场所建立法治宣传栏14处,做好了12356阳光计生服务热线管理。

2.加强行政审批。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所有审批程序严格把关,切实做到了人员落实、责任到位、程序规范、限时办结,行政审批按时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100%,无违法、违规办理现象发生。

3.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建立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促进行政权利公开运行;上半年共录入行政确认类15例、行政处罚类尚未查处违反卫生计生法律法规相关案例。坚持重大行政决策“五大程序”,强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无行政行为被依法撤销、变更、确认违法、责任改正或者履行法定职责。

4.强化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完成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并及时上报相关数据和总结。对辖区各级各类学校22家,托幼机构13家进行了学校卫生监督检查。组织开展了住宿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执法专项检查,半年共检查住宿场所30家、市政供水单位1家、乡镇集中式供水单位9家,监督覆盖率100%。认真加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努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类培训活动,提高监督员综合执法能力,树立良好的卫生计生执法队伍形象。

(三)维护促进群众身心健康,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

1.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建设进展顺利。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100%。督促落实县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项目顺利推进,目前正进行装修工程及总平施工,预计2016年10月底前完成整体搬迁。县中医医院新建业务用房项目已通过省卫计委医疗流线审查和县规委会方案审查,地勘已完成,正进行施工图设计,预计2016年8月底前开工建设。县人民医院的建设用地已落实,正完善各项前期工作。截止目前,完成对上争取1316万元,占目标任务的53%,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900万元,占目标任务的65%。

2.大力发展民营医疗。实施社会资本办医促进工程,社会办医疗机构诊疗量(不含村卫生室)较2015年有所提高,社会办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占比均达25%以上。

3.发展新型健康业态。建立健全健康服务业发展推进工作机制,信息报送及时准确率达100%。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全方位推动医养融合健康发展,在县人民医院设立老年病科、精神病医院开展托养服务、东城医院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县中医医院养生康复中心纳入“十三五”项目储备。

(四)优化配置资源,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稳步推进。规范项目资金管理,项目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落实了一定比例的资金到村卫生室。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62.22%,动态使用率45.5%;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分别为34.75%、21.7%;按时报送信息8条。召开了3次基本公共卫生知识培训会,组织了2次对项目实施单位的工作督查指导和半年绩效考核,项目工作规范有序。

2.传染病和慢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

一是全面落实了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和防控措施。重点抓好了全县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管理及学校传染病防控,无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并切实提高了全县法定传染病网络质量。加强常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与预测预警,每月对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风险评估,对主要传染病进行预测预报,并每月开展疫情简报分析和舆情监测。截止5月,法定传染病准确报告率达100%。启动了疾控机构等级评审工作。2015年全县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抽样调查,全县基免儿童建表率、建证率、表证符合率均100%。县级医疗机构产科于4月开展了预防接种信息录入。深入开展结核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力争今年通过省级验收。积极开展血防消除工作。正在完成自评及资料收集整理。疟疾消除工作,现已完成自评,已申请市级验收。强化全县饮用水监测,覆盖率达100%。二是加强慢病防控。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质量,全县死因监测粗死亡率≥6‰,达国家监测标准。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全县共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筛查核实780人,检出率达4.59‰,管理率81.6%,规范管理率69.4%,在管患者治疗率36.15%。

3.妇幼保健工作不断加强。一是加强妇幼服务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妇幼急救转诊体系,不断提高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二是强化妇幼健康管理服务管理,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8.96%,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8.45%;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0、4.4‰、5.87‰;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剖宫产率44.07%;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废证率为0.24%。三是规范实施“七免一补”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婚检率96.33%,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城乡目标人群覆盖率77.13%,妇女常见病普查率80.02%,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97.63%,新生儿听力筛查率95.09%;HIV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抗病毒药物应用比、梅毒感染孕产妇梅毒治疗率、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预防性治疗率均达100%;免费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落实率100%。

4.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爱卫月、春季爱国卫生运动为契机,大力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控烟和健康教育工作。由县爱卫办统一组织,5月聘请专业消杀公司对中心城区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机关单位、企业、学校、广场等所有公共场所统一实施除“四害”。据统计,共对6所学校,6个广场,60多家机关单位,400多家企业,5000多家商店,实施了除“四害”活动,受益人群达6万多人,保障了群众的身体健康。巩固省级卫生县城,全力推进创建国家级卫生乡镇和省级卫生乡镇工作。整合资金强化农村改厕工作,卫生厕所普及率较去年增长了3个百分点。加强控烟工作,开展“青春无烟,人生无悔”为主题的控烟宣传健康科普活动,开展医疗卫生系统和公共场所禁烟工作督导暗访,取得了良好效果。

5.巩固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创建成果。一是强化应急体系建设,县成立了卫生应急管理办公室,县、乡医疗卫生机构100%建立了卫生应急管理科室,落实了专兼职人员负责。修订了2016年鼠疫控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县级预案。二是深入巩固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成果,开展医院应急规范化建设,目前已有3家通过市政府应急办考核评估,其余正在等待评估。三是圆满完成2016年山洪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医疗救援演练任务。四是每月开展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传染病风险评估和舆情监测,卫生应急信息报送准确率、及时率100%。

6.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量及指标完成率100%;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的分析水平,积极参与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落实县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为食源性哨点医院,覆盖率100%。

(五)推进管理创新,强化医疗服务管理。

1.医疗服务不断改善。强化控费管理,上半年县域内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增幅控制在5%以内,二级公立医院药品占比基本控制在30%左右,每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费用正逐步控制在20元以下;县域分级分类医疗机构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为7.3天左右;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逐步下降。二级医疗机构推进预约诊疗服务,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任务稳步推进。

2.医疗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强。按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设置规划(2015-2017)要求,我县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目前已建成13个并逐步开展工作,另7个正在筹备建立中;建立完善住院总医师和专科护士管理制度,推广护士分级管理和绩效考核。100%的二级以上医院实行电子病历,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医疗质量控制,二级综合医院不少于15个专业60个病种,二级专科医院不少于10个病种;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标100%达到国家要求。建立和严格执行处方、医嘱、检查检验单动态监测等制度,实行“三类”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指标控制和动态监测;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医疗机构使用专利药等高价药品占采购总额比例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建立大型医疗设备论证使用专家库,对民营医疗机构大型医用设备使用实行备案制管理。推广适宜技术,推进同级医疗机构临床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加强院感管理,规范医疗废弃物处置。规范院前急救管理,提高急救急诊服务能力。

3.加强平安医院建设。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县乡公立医疗单位和康达骨科医院均参加了医疗责任保险,并积极鼓励和引导其他民营医疗机构参保;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及时报销率近100%;强化医疗纠纷责任追究,医疗机构均成立了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与县司法局建立了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半年无大型、伤医事件和事件发生。

4.强化城乡对口支援。医学影像、消毒供应、医学检验三个中心的逐步建成,DR在三个乡镇的投放,依托松散型医联体的建设,优质医疗资源正逐步下沉,对口支援任务正逐步完成。

5.基层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和住院诊疗量增幅达4%以上;推进“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推荐比例达45%。及时兑现乡村医生各项政策性补助,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6.积极开展契约式服务。推进乡村(社区)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已签约36570户,签约率为92.64%。

(六)积极推进中医事业发展。

继续巩固和推进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承诺指标工作,各项指标均完成。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配置了1名中医或能中会西的医生,100%能运用至少6项中医药技术方法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全县基层中医药服务量达45%。2015年西龙镇中心卫生院标准化中医科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县中医医院新建业务用房项目,力争8月底前开工建设。中医数字化诊疗平台建设完毕,待市卫计委考核验收。全县采购优质中药饮片合理配伍用药有大幅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覆盖率达50%以上。截止5月,开展基层中医药业务培训2次,中医药文化宣传6次。

(七)调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

1.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

一是做好各项统计指标工作。截止3月31日(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全县半年出生人口1125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1.73%,人口自然增长率1.52‰,人口出生、死亡统计误差率在1%以内。

二是认真抓好统计质量。推进卫计系统内部信息共享,建立了“报送内容时间方式三统一、人员固定”的卫计系统信息报送模式,实现了县域内个案信息交换;与公安、民政、人社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全面完成了PIP系统与公安数据信息比对工作,比对数据9264条,完成率100%。对省级监测点工作加强督促与指导,确保每季度省级数据17项指标达标;开展了村居手持移动终端使用培训,使用覆率100%;接受了全市半年目标考核工作,各项指标顺利通过。

三是平稳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截止5月,共办理证件1438本,其中一孩生育登记436人,二孩生育登记254人,独生子女光荣证748人,群众满意度100%。目前暂无特殊情形类的再生育审批的案例,省内异地协查及时回复率达100%。

四是认真落实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严格执行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工作征收标准、程序、结果“三公开”和“征缴分离”管理规定,严肃查处违法生育行为,截止目前,全县无违法生育对象,无行政侵权案件。

2.计划生育奖特扶工作。一是全面完成了“两奖一助”对象资格确认及信息录入工作,全县奖扶9007人,特扶572人(其中市特56人),独生子女父母奖励13162户。经测算,今年全县奖特扶对象将享受惠民资金约1223万余元。二是建立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一对一、多对一联系人制度和免费体检制度,每户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至少有1名固定联系人,建立了计划生育特殊关怀户168户,卫计系统的党政领导干部已走访慰问了16户特殊家庭,并发放慰问品。

3.性别比治理工作。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开展打击“两非”综合治理工作。提高出生人口性别比统计数据质量,每周至少登录“两非”信息系统1次,共登录25次,半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8。

4.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深化网格化管理,健全乡镇一村居一网格员管理服务网络,建立流动人口信息采集数量补助经费工作机制。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率90%以上,流动人口重点信息反馈率、接收率、及时率100%。

5.药具服务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免费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完善避孕药具管理与发放服务,药具应用率、有效率、随访率、知情满意率均达95%以上。科学规范编制计划,计划执行率100%。药具业务购调存管理信息系统报表管理数据“零”误差,发放网点药具保障率100%。

(八)强化综合保障能力建设。

1.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注重人才引进,加大公开招聘力度,补足配齐基层卫计人员,目前已录取10名卫生专技人员充实到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县人民医院引进了一名研究生人才,全县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空编率控制在15%以内。全面推进乡村卫生计生人员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目前我县正在调查研究中。激励引导卫生人才服务基层,落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前服务基层制度,积极探索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全面完成了工调、岗位设置等人事工作,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试点任务正在开展中。充分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在“5.12”国际护士节评选和表扬了一批优秀护士和30年护龄工作者。

2.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基本医疗功能模块和医保接口软件对接,已完成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基础网络部署,预计9月底前完成全县信息系统实施工作。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数字化医院,县中医医院正积极申报创建。二级医疗机构100%建立标准化电子病历。

3.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积极开展实施卫生计生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县人医院拟引进128排螺旋CT新项目,正在开展论证。推进重点专科建设,省级重点专科重点打造了县医院泌尿外科、县中医医院康复科,市级重点专科重点打造县医院肛肠外科和呼吸内科、县中医医院康复科、骨伤科。推进“四个职业素质”提升,鼓励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历教育和职称晋升考试,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100%,达标率95%以上,新进医学专业毕业生100%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4.强化卫计宣传工作。建立健全新闻发言制度、新闻发言人队伍,建立以局宣教股、各医疗卫生机构、各乡镇为成员的通讯员和网评员队伍。通过各类重大节日契机,上街道、进社区,进农村、入农户,发放宣传品、进行免费义诊等活动,半年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2次。4月省卫计委宣传教育中心在我县中医医院拍摄一部以反映优秀医生为题材的专题片,在省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播放。完成了西龙镇鹰台村人口与健康文化示范基地的打造工作。加强外宣工作,与省市相关媒体加强联系,截止5月,市级上稿33篇、省级19篇。全面开通官方微信,及时更新信息。加强舆情监测,目前我县无涉及卫生计生重大负面舆情。

5.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暨行风建设工作。加强党务公开和基层党建,深入推进“挂、包、帮”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投入8000元对三清寺村结对帮扶群众进行了慰问。100%的单位落实党委(组)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书。认真开展“从严治党责任在肩”和“两学一做”主题教育活动,学习、重温党的誓词,开展坚持理想信念、明确政治方向“两学一做”专题讨论会和知识竞赛活动。依法加强医疗行业行风建设,制定卫计系统纪检工作要点,按要求推行公立医院医德医风考评制度,每月不定时对系统作风情况开展暗访检查;对财务规范、“三公”经费使用等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情况进行了检查,全系统无重大违规违纪案件发生。通过集中学习、典型教育座谈、观看警示片、廉政谈话等形式开展廉政警示教育专题活动,开展警示教育活动3次,实现了系统教育全覆盖。

(九)统筹抓好其他工作。

1.狠抓稳定工作。坚持排查、接访、稳控多项措施并行,圆满实现了“零进京、零到省、零到市集访、不出事”的目标,群众来信来访处理率、案件办结率100%,总量呈同比下降。

2.无偿献血工作。强化无偿献血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新闻媒体公益宣传12次,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医疗机构、公共场所设立宣传栏14个。自愿无偿献血比例保持100%。严格执行血费报销规定,上半年报销66人次,报销金额50400元。辖区内无非法采、供、用血情况发生,无因临床用血而发生的医疗事故。

3.统计财务工作。全力抓好卫生计生统计,按时保质报送卫生统计报表,人力个案上报与月报在岗职工数一致率98%以上;辖区机构双向转诊个案上报与月报转诊数一致率100%;对“统计数据质量监测系统”问题处理率100%,数据现场质控准确率90%以上。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认真做好项目资金管理与成本预算,为领导决策做好参谋作用,及时上报各种财务报表。提升卫生计生财会工作水平,强化了各医疗单位财务监管和指导,规范资金管理与使用,乡镇卫生院严格实行了报账制。

4.医疗卫生扶贫工作。按照《县医疗卫生扶贫专项方案》大力开展卫生扶贫工作,贫困地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个人医疗费用支出控制在10%以内。一是严格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有效改善了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致困”。二是开展精准医疗救治。依托医疗联合体建设,建立一支多学科专家组成的精准扶贫专科专家队伍,对帮扶村贫困对象制定一对一疾病救治名册和爱心联系卡,开放与该村委会联动的就医绿色通道,对贫困户实行优先就诊、医院先垫付治疗、优先请上级专家会诊、上门医疗服务等举措。三是精准医疗救助。与村委会、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帮助贫困户大病救助申请医院能力范围内的医疗费用减免,开展“志愿者服务在医院”活动,志愿者爱心捐助或住院陪护等。四是医疗行业扶贫。结合医院党团员志愿者活动,对在家有治疗条件的,志愿者实行上门服务;对无条件在家中治疗的困难户,采取联系人与贫困户对接模式,使他们不再因病返贫。

5.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体系,明确了各医疗单位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每月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及时上报隐患排查治理月报表,半年已开展专项检查3次,目前无重大、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

二、2016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不折不扣地完成市、县各级部门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完成县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项目,加快推进县中医医院扩建项目,大力争取县人民医院项目;

(三)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医疗质量中心,推进重点专科建设,完善医疗联合体,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四)抓实基层基础工作,做好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五)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水平,创建结核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完成省血吸虫消除县目标任务;

(六)深入开展卫生计生扶贫“五大行动”,建立健全贫困地区基层卫生计生服务体系;

舆情监测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省届四次人大会议确定的“建设食品药品产业强省和食品药品安全大省”目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先进县(市)建设活动,以保障全市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为根本,树立科学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理念,创新食品药品安全管理新体制新机制,推进全市食品药品产业经济科学发展。

二、创建目标

(一)打造南水北调库区移民(内安)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

(二)培植壮大一批食品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建立一批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工程,为食品药品安全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建设一支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着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四)食品药品质量检验检测合格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粮油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99%以上;

蔬菜、水果、茶叶中农药残留检验合格率分别达到98%、99%、99%以上;

畜产品、水产品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99%以上;

乳制品三聚氰胺检验合格率达到100%;

豆制品、熟食、糕点、饮品中添加剂和卫生指标检验合格率分别达到100%和98%以上;

餐饮食品、餐饮具卫生检验指标合格率达到98%以上;

药品评价性检验合格率达到99%以上;

保健品、化妆品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99%以上。

(五)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规范,辖区内无无证经营行为,无制售假药行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覆盖面达到100%,举报投诉查处率达到100%。

(六)食品药品广告市场规范,无严重违法药品广告。

(七)重大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率为0,一般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逐年下降,事故妥善处置率达到100%。

(八)公众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普及率达到80%以上,对食品药品安全先进县(市)创建知晓率达到80%以上;公众对食品药品举报投诉渠道知晓率达到80%以上。

(九)公众食品安全满意率达到80%以上,药品安全满意率达到95%以上。

三、创建任务

(一)建立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体制

1、管理体制。建立并完善符合我市市情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分工明确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委员会,形成统一、高效、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协调机制。

2、法规政策。进一步完善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财政、税收、金融、国土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3、考核机制。建立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考核机制,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范围,严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重大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事故一票否决。

4、技术支撑。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检测体系,建立食用农产品基地检验检测网络,建立健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环节和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县(市)、乡(镇)两级检验检测网络,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5、预警应急机制。建立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体系,加强食品药品舆情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建立健全应急组织管理体系,制定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6、信息管理。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管理,制定《市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管理办法》,构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沟通报送网络,规范信息的收集、报送、披露和行为,及时、客观、准确地向社会权威信息。

7、中介机构管理。规范中介市场秩序,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食品医药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引导企业依法生产、经营食品药品,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提供科学的食品药品信息和咨询等服务。

(二)培植一批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市场主体

1、规划引导,形成十百千亿产业布局。要将食品医药经济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纳入全市经济发展整体规划之中,制定食品医药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

2、扶持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加强政策和技术帮扶力度,发挥园区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支持以园区产业集群为载体整合医药资源。

3、大力发展食品药品现代物流。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打造食品药品现代物流体系,引进2家以上省级食品药品物流连锁配送企业。

4、强化企业“第一责任人”责任。全面落实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责任,加强产品研发创新,强化产品质量责任,及时准确公开食品药品质量信息,自觉规范食品药品广告行为,严格推行问题产品召回制度,切实履行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建立应对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危机办法,营造食品药品安全和谐的消费环境。

5、建立安全诚信制度。要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公开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建立企业诚信档案,推行中介评价制度,全面发挥诚信体系对食品药品安全的规范、引导和整合功能,营造食品药品安全诚信环境。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引导企业注重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重点打造以主业为核心并得到消费者长期认可的企业品牌。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企业内部形成同心协力、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建设一批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民生示范工程

1、食用农产品示范基地工程。因地制宜地,开展无公害蔬菜基地、无公害畜禽养殖基地、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建设,全市重点建设规模化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个,无公害畜禽养殖基地2个,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2个。

2、市场示范工程。制定万村千乡工程、农改超工程建设规划,建成100家以上的标准化农家店、2家以上生鲜超市。

3、肉品双百工程。全市各超市、农贸市场上架猪肉100%来自生猪定点屠宰场,城区屠宰场100%实现机械化。

4、餐饮服务十百千工程。制定餐饮服务十百千工程规划,创建有1条餐饮服务示范街,建有1家学校食堂主要原材料配送中心,创建10家餐饮服务示范单位,10家规范化“农家乐”。

5、餐厨垃圾处理工程。制定《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以全市左岸老城区为主分步实施餐厨垃圾统一收集、运输、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利用。

6、无公害饲料工程。制定无公害饲料工程建设规划,建设1家无公害饲料生产企业。

7、道地药材建设工程。按照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道地化要求,按GAP认证标准,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道地药材建设,建设1个中药材种植基地。

8、技术检验检测工程。制定监测检验技术支撑发展规划,建立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配置相关技术装备,全面开展评价和监督抽验。同时,整合发挥现有食品药品检测机构的作用。

9、示范药店规范药房工程。按照《湖北省示范药店创建标准》和《湖北省规范药房建设标准》,创建5家示范药店,80%以上医疗机构药房达到规范标准。

10、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化工程。建立全市统一的食品药品对外信息查询系统、办公自动化和电子监管系统。构建全市行政、技术监管业务协同办公和资源共享网络信息平台。

11、食品药品精品名牌工程。制定品牌创建规划,实施精品名牌战略,认证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各1个以上,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10个,有机食品1个。

12、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教育工程。制定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纲要,充分利用相关网络平台,开展食品药品法律法规及科普知识的宣传。加强中小学生食品药品安全教育,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纳入中小学《社会与科学》课程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传播功能,在全社会普及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知识。

(四)建设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高素质队伍

1、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制定《市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人才发展规划》,通过培养、引进、交流等形式,打造一支保障全市食品药品安全所需人才队伍。

2、培养企业各类人才队伍。培育造就一批具有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一支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成一支门类齐全、技术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3、培养行政执法和技术监督人才队伍。打造一支爱岗敬业,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和技术监督队伍。

(五)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1、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相关标准与安全评估制度。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食品地方标准或过渡、分级标准。建立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制度,有针对性对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新资源食品、药物不良反应等开展安全风险评估。

2、强化食品药品安全规范化管理。严格实行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和餐饮服务准入制度;严格农业投入品、饲料、添加剂等使用管理,对禁用农药、激素、添加剂等经营使用实行实名登记备案制,建立完善的可溯源体系。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认证工作,建立健全“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统一的食品认证体系。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按照GMP、GSP管理,认真开展跟踪检查工作。

3、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日常监管。落实部门依法监管责任,开展食品药品监管联合执法试点,食品药品日常监督检查覆盖面达到100%。加强对高风险重点企业的实时监管,重点检查涉及面广、影响大、公众反应强烈的食品药品品种。

4、加大食品药品打假治劣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违法行为,对制售假冒伪劣、经销过期霉变、有毒有害食品和生产、经营、使用假劣药品的违法行为查处率达到100%。对构成犯罪的,及时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案件移送率达到100%。

5、加快食品药品电子信息平台建设。全面实施食品药品监管数据库管理,建立企业监管电子档案,全面推行电子监管。对重点企业和高风险品种实行电子实时监控。建立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与行政监督信息数据交换系统,实施技术监督与行政监督互联互通。逐步推行行政许可受理、传递、审批的网上办理。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平台,提高对企业和公众服务水平。

6、认真开展食品药品抽样检验工作。严格抽样检验工作程序。积极引导和督促食品药品经营者建立食品药品自检体系,严格防范不合格食品药品进入市场。强化对抽样检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和运用,依法报告和抽样检验信息。认真开展快速检测工作,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7、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行动。重点进行校园周边环境、建筑工地食堂、加工小作坊和大排档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对种植养殖业农兽药残留、畜禽产品违禁药物滥用、水产品药物残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专项检查。重点开展非药品冒充药品、疫苗类生物制品、终止妊娠药品、注射剂类高风险药品、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专项整治活动。

8、加强食品药品广告监管。建立食品药品广告审查备案制度,按照标准审查广告内容。建立广告监测网络,加大监测力度,重点打击食品药品严重虚假广告的违法违规行为。

四、实施步骤

食品药品安全先进县(市)创建工作时间为2012年。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2012年4月—5月)。召开食品药品安全先进县(市)创建工作动员会,部署创建工作并制定实施方案。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各乡镇办要结合本实际,召开专题会议,并制定实施方案,广泛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创建工作。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2年6月—10月)。全面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先进县(市)创建。市创建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要做好创建的组织协调工作,对各项创建任务的落实进行指导和督查。各乡镇办要按照创建工作要求,全面实施创建方案,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将创建工作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制定阶段性创建工作计划,把责任落实到人。

第三阶段,验收总结阶段(2012年11月—12月)。向上申请食品药品安全先进县(市)考核验收,总结创建的成功经验。

五、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市创建全省食品药品安全先进县(市)工作指挥部”。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分管领导任常务副指挥长,成员单位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水产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卫生局、市商务局、市教育局、市住建局、市经信局、市农办、市经济开发区、市委宣传部、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市监察局等部门组成。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吴高波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督查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各乡镇办、市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工作专班,迅速召开辖区和监管行业创建工作会议,层层分解责任,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任务明确,措施到位,创建工作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