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陋室铭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教案范文第1篇

经常教的就那么几本书。第一次教的时候,只想完成教学任务,课文中的很多美点没有做深入探究,几轮教下来,会咀嚼文字之美、语言之美、创作之美。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品评文中的美点,并引发探究与争论,拾遗并释疑,进行批判性思考,增加了文字的活力和教学的趣味。教师储备多了,课堂也灵动起来了。

《湖心亭看雪》一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的“独”有很多人作了解释,欣赏的角度不同,理解也不同。

《教学参考》:“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合污的生活方式,而一人独行于茫茫的雪夜,顿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人生彻悟之感。”

《鼎尖教案》:“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犹如不存在,反映出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独”不仅强调数量(只有自己一个人),更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心态与情趣。

吴战垒《诗的小品 小品的诗――读张岱〈湖心亭看雪〉》中说:“‘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是一种何等迥绝流俗的孤怀雅兴啊!‘独’字,正不妨与‘独钓寒江雪’的‘独’字互参。在这里,作者那种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不是溢于言外了吗?”

笔者认为这个“独”也许没有这么深奥,没那么多的含义。因为这篇文章中的叙事、写景用的都是白描的手法。作者只是将自己那一晚的行程、行程中所看到的景物及心理感受呈现出来。张岱从家出门去湖心亭看雪,本身就是一个人去的,所以说“独往湖心亭看雪”。联系时代背景,张岱在明朝灭亡之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著述《陶庵梦忆》。他隐居西子湖畔,怕见人,也怕别人见。由于 文人的雅趣,想象大雪三日的西湖应该是别有趣味的,于是独自出门,往湖心亭看雪,身旁应该没有人与之同往。在西湖边上租了一条小船,此时才有了舟子,因此,张岱在后面景物描写中这样写:“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和前面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没有矛盾,舟中是否有其他人,也未可知。张岱并没有什么以文人自居,看不起其他人的意思,不是“芸芸众生不可为伍……反映出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有人可能根据行文结尾写“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句话推想,这位舟子是张岱带去的书童或下人,不然他不会称张岱为“相公”。如果有这样的想法,是不是有失偏颇呢?《辞海》中对“相公”的解释:①古代称宰相为“相公”。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四:“前代拜相者必封公,故称之曰相公。”王粲《从军》诗:“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 中“相公”指曹操。②旧时对上层社会年轻人的敬称,《通俗编・仕进》:“今凡衣冠中人,皆僭称相公或亦缀以行次,曰大相公、二相公。”现代人对“相公”的称谓,多了一项――妻子对丈夫的敬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舟子称张岱为相公并不是什么家人之间的称呼,也并不是什么昵称,而是对文人士大夫一类人的通称。舟子不是和张岱一同出行的,舟子只是西湖边上的一个船夫,可以是舟子甲,也可以是舟子乙,他们都可以称呼张岱为“相公”。因此,笔者认为“独”无需过多解读,它只是客观地描述了作者出行时的状况――独往湖心亭看雪。

过度解读,看起来很美,但也许偏离了文章原来的意思,张岱在明亡以前没有做过什么官,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对舟子这样的人有什么看得起、看不起?更没有必要在文章中表现出来。过度解读不需要,当然,并不是不需要我们老师对文本有自己的解读,哪怕是千年传诵、脍炙人口的经典词句,仍然可以赏读和玩味。

刘禹锡《陋室铭》是古代小品文中的精品,家喻户晓。文章开头写“山”“水”“仙”“龙”, 用比兴的手法引出主旨(文眼)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主旨句,文章中注释是:“‘德馨’, ‘品德好’”,这一句话的理解是“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这。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很多老师解读为“只是我的品德高尚,陋室就不陋了”。“品德高尚”,“陋室”就真的“不陋”了吗?似乎在文章中找不到这样的答案。

文章主体部分的文字:“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应该是支撑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对“惟吾德馨”进行进一步说明的。这些文字是不是在进一步阐明陋室主人“品德”呢?我们一句一句来读:“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了室周围的环境;“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的是与室主人交往的是学识渊博的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室主人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等。从文字上来看,似乎没有写“陋室”如何如何,只是写到陋室周围的环境,来往陋室的人和陋室主人的生活,谈何“陋室不陋”?又何以能看到“品德高尚”呢?其实,这景――“苔痕”“草色”只是普通人家极常见的景,没有修饰的、朴实的景、谈不上什么“美”还是“雅”,也不会让人牵强到什么“德馨”。刘禹锡被贬,又受到县令不公正的待遇,文人士大夫骨子里的那种孤傲不羁,使得他不与市井交往,最多只能说明室主人博学孤傲,这不能说是 “品德高尚”。“素琴”指不加装饰的琴,“金经”指佛经,普通的琴、普通的经,主人可以用来修性、怡情。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素琴”以外的音乐扰乱耳鼓,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形,充其量就是高雅脱俗的生活志趣,跟“品德高尚”挨得也不是很紧。

那么,这个“德”我们可不可以理解为追求“宁静淡泊的一种生活志趣”。“简朴、雅致、清净、淡泊”是一种生活态度,不流世俗的生活方式。“馨”,指散发出来的香气,诗人主观感受到的芬芳,“如兰之馨”,沁人心脾。如果说“德”是人内在的气质之美,那么,“馨”就是人外在的芬芳与洒脱。“陋室”客观上仍然是陋室,所以,文章开头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就可以理解成“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只是室主人的生活志趣高雅、脱俗,散发出迷人的芬芳”。

陋室铭教案范文第2篇

初中语文 提问能力 兴趣

一、激发学生问的兴趣,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它的身上做文章我们才会找到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方法。这就是语文课堂的重点和难点的焦点!比如:我在教《陋室铭》时,让学生把课文中的陋室同现实生活中的进行比较,学生就很感兴趣,一节课下来问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

总之,就是缺少提问的信心。语文教学的方向不是为考试而是为了更好的沟通和交流。我们的学生如果上完12年学后和一个文盲的语言都没有区别的话。那我想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悲哀!因此我们最需要的还是对学生毫不吝啬的鼓励和赞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鼓励式教育。当他们提出问题时我们都应该给予他们十分的鼓舞,从而最大的调动他们提问的信心。学生提问的信心,来自于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的反应是决定学生能否继续提问的关键。如果你对提问的学生不给予热情的鼓励,如果你对学生的问题不加理睬,如果你在学生提问题时,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如果你对其他学生的嘲笑不加以制止,那么,你给学生传达的信息就是:问题不好,不该问。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学生逐渐失去提问的信心,变得沉默,进而排斥学习。是学生逐渐失去提问的信心,变得沉默,进而排斥学习

因此,要让学生多问,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要做到:首先多从学生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提出的问题太偏或与本课所要解决的内容无关时,教师也同样要给予鼓励,赞扬这种敢于提问题的行为;其次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由于紧张或考虑不充分而语无伦次、词不达意或结结巴巴时,教师不能中途打断学生的发言,要鼓励学生继续说,并认真解答;另外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错或教师在上课时已反复强调过,而学生又当作问题提出时,教师不能嘲笑、讽刺、指责,要正确引导学生。还有就是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幼稚,受到其他同学嘲笑时,教师要给予制止、引导,要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二、把握好方向,多给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

学生的问题能否提出来,还取决于教师是否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一直以来,课堂上都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似乎天经地义。然而,教师的提问是按照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师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教师关心的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往往并不一致。教师以为很有意义的问题,学生未必感兴趣,而学生认为有趣的问题,教师又认为不值一提。这样不利于教学。比如,有一次我上《变色龙》这篇课文,我围绕小说的三要素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没想到课后不少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又提出了很多问题,通过解答这些问题许多学生才真正明确课文的主题。我马上意识到一次好的教学应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教师重在指明方向,正确地引导他们。

教学的成功应取决于学生有所得、有所获。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反应,当学生感到困惑时,我们就要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把问题提出来。

除了课堂上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外,我还督促学生设立问题卡,把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写在问题卡上,要求学生把问题卡夹在作业本中交来,或者由我在课前收集卡片,这样我便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使教学的针对性更强一些。同时让性格内向,不愿在大庭广众下提出问题的学生,也有了提问题机会。

三、注重形式多样,创设学生提问的情境

学生能否提出问题?能否提出好问题?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学生提问的情境。譬如,对于一些以爱国为主题的文章,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他们爱看的革命影片,《》、《英雄儿女》、《烈火金刚》……出生入死的英雄和豪情万丈的烈士就会冲击着他们的神经,他们就会产生联想,在这种情境中就会有很多问题盘旋在他们脑际,自然而然地提出很多问题。有教育家说过“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的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并给予恰当的帮助,让学生在情景中亲自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即教师要善于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提出问题。我的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利用课前预习,促使学生提问。我在讲新课前,要求学生先预习,将预习中不懂的问题记在卡片上,我在课前收集卡片,然后根据学生的问题修改教案,让教学的针对性更强。这些问题既使我的教学有的放矢,更使我惊讶: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不比老师逊色。对这些提问提得好的学生我想方设法给以鼓励。因此学生提得问题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高。

2、利用课堂讨论,激发学生提问。我在课堂上常常让学生讨论,要求学生互相提问题,并共同解决。同学之间互相提问题,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而且,同学间提问题,常常不讲究提问的形式,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陋室铭教案范文第3篇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所谓“少教多学”思想,指教师有发展性、创造性、针对性以及启发性的教,而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深层次的学。不难看出“少教多学”思想在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给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教师不能机械地根据教案进行教学,不过分强调教学内容的“多”,而应突出教学的“精”。为实现这一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应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结合教学内容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尤其哪些内容需教师引导、哪些内容需学生自主学习,应心中有数,做到主次分明,为“少教多学”思想在课堂中的融入创造良好条件。

例如,在讲解《春》一课内容时,教师应明确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理解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与作用;从作者的角度分析描写景物的方法。对学生的一般要求:认真朗读课文并掌握文章结构,以及教材中所描绘的春天的景色。通过备课,教师分清主次、重点知识,教师须要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而一般的学习要求,教师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完成,如要求学生自己朗读、讨论等进行解决。同时,为防止教师讲解重点知识陷入满堂灌的误区,教师应把握讲解的时间,讲解期间尤其应注重“精”而“少”。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课前准备是否充分关系着“少教多学”目标是否顺利实现,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进行课前准备时,应认真分析每个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明确哪些内容需要少讲,哪些知识点须给予学生引导,如此才能更好的促进整个语文课堂任务的高效完成。

二、积极开展活动课堂

课堂活动不仅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而且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将教学内容融入到课堂活动中,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语文知识的学习。实践表明,与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相比,这种教学方式将学习的自主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替代教师不停的说教活动,很好的体现了“少教多学”思想。

例如,在讲解《孔乙己》一课后,教师可组织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根据教材内容及自己的理解,对孔乙己形象进行模仿,以更加深刻体会孔乙己的人物特点。同时,要求学生思考,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以及孔乙己被别人询问识字、没考取功名的状态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变化等问题。在课堂上开展这一活动,很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迅速提高,跃跃欲试想模仿孔乙己,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加深了对人物特征的把握,充分体会鲁迅先生描写人物的独到之处。显然将教学内容融入到具体的活动中,与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相比,教学效率更高。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的思考,教学期间将一个个知识点融入到具体的活动中,而不是要求学生机械的记忆。实践表明,将一个个无形的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活动中,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最终实现“少教多学”的目标。

三、注意重点知识的点拨

初中语文知识零碎,涵盖范围广,真正实现“少教多学”须有重点地进行筛选,尤其应注重对重点知识的点拨,而对一些难度较小的则鼓励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自己解决。同时,在对重点知识进行点拨时教师应把握点拨的度,即,针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该采取何种方式点拨,运用怎样的语言进行点拨,才能使学生更快的明白与掌握,教师应仔细揣摩。另外,在进行点拨时,教师应注重考虑学生的自尊心,即所用语言应以启发为主,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怀,不能过激。

例如,在讲解《陋室铭》一课内容时,要求掌握文章中文言实词的含义,同时体会文中流露的作者情感。文章中包括素琴、白丁、鸿儒、丝竹等文言实词,学生理解的难度比较大,为此,教师应对文言实词进行重点点拨,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记忆。即,要求学生不要单独的记忆某个实词,而应将其放到文章中,结合句子含义进行理解。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显然文中的“鸿儒”与“白丁”应该是与作者交往的人,“鸿儒”与“白丁”相对,其中鸿儒指学识渊博之人,白丁则指没有学问的人。采用这种方式点拨,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整个句子的理解,而且还能更加牢固的掌握文言实词。另外,教师还可运用联想法、类比法等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一些重点知识。

初中语文涵盖各种题材的文章,内容丰富、重点知识较多,为避免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降低学生学习重点知识的难度。同时,还应注重学生的接受程度,结合重点内容实际,掌握合适的点拨方式、点拨时间,使学生以点带面的进行学习,确保“少教多学”思想的严格实施。

四、鼓励学生展现自我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为更好地融入“少教多学”思想,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展现自我。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尤其对于学生提出的比较个性的看法,应给予鼓励。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设计中。如教师可与学生进行角色替换,让学生扮演教师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以此了解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之上适当调整教学策略。

陋室铭教案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是一种观念的更新。同时还要从主体性学习、课堂内的在文化拓展以及学生想象力等方面,来培养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一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发展的新需要,引发出的一种创造性动机或愿望。它是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驱力,是自觉的心理活动和思维动量、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它是整个创新过程的前提和基本条件。创新意识的培养,从其与思维关系上来讲,就是使人们的思维具有一种对于现有条件、状况重新思索的冲动和习惯。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和结果,思维发展同语言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中所表现出的条理性、清晰性、准确性、简练性正是其思维的直接反映。文言文是中国语言文字发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是古代劳动人民思维的结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思维习惯、思维模式的最直接的体现。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更能表现出现代语文教育对古代优秀思维的继承和发展。《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不难看出,文言文教学在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有着密切的作用。

    一、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在于一种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更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语文教师在传统文言文教学中的地位,是权威的代言者,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语文教师转,围绕着语文教材和教师教案转。这种以“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疑限制了学生主体意识和主动思维的发展,大大阻碍了语文学科创新思维的开拓和发展。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彻底地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狭隘、封闭的教学思想模式,要注重语言的发展尤其是文言文发展的规律,尊重语言的继承性、持续性和语言所具有的思想性,始终以引导学生为主,尊重传统与教学创新的统一,充分发挥个性化的文言文教学理念,这样才能使中学的文言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与创新意识的独创性、开拓性、联想性结合起来,真正地发挥语文在重新建构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家园中的作用,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文言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学习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主体性学习,主要表现在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几个方面。独立性,就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律自强、独立生存、独立学习生活的精神。而自主性,应着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并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自主的学习,是一种研究发现的过程,也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它和创新意识中所具有的最大特征—独创性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认识到主体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使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兴趣和独立的思维习惯,来激发由此而产生的创造性。

    吸工之侨献琴》文言的难度并不太大,学生完全可以在书下注解的帮助下,对原文的意思做出准确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还以标准译文的讲述为重点的话,显然会压制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机会和兴趣。因此在教学的策略和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自主性学习:引导学生借助多种形式的主体性学习活动,培育自主、合作、互动、探究性学习方式,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循序渐进地化解重点难点,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优化全程教学。如:对于文言意思的理解,可以通过个体自译,同桌对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对于章节的理解,可以通过学生自导自演的课堂短剧,也可以举办自由评说的课堂活动。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也大大增加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程度;教师从作断纹、作古获,埋诸土等方面进行发散思维的启发,让学生自己去理解造假的喜剧、爱假的悲剧、助假的闹剧,从而得出有爱假的,才有造假的,根除造假,先莫爱假的结论。这样才真正地体现了主体性学习的宗旨,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完成了整个教学过程,主体性精神成了创新意识的独创性再现。学生在这堂饶有趣味的文言文课中,不仅学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语文知识,而且习得了语文的学习兴趣和相对独立的思维习惯。让学生自主进人文言课文的情境,领会其中的深奥之妙,并升华为一种领悟力和理解力,也许这正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开始。

    三、文言文教学中深层次的文化拓展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条件

    历史文化之所以深沉丰富,乃是因为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思想内涵有着巨大的力量。应该说,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经过历史长河冲刷而流传下来的作品,当然是思想文化的精华,至少是可以让我们去批判地接受的优秀遗产。而充分发掘出这些作品中的思想之美,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先秦的“百家争鸣”,各种学说莫定了中国文化的思想基础,此后千百年来思想的发展更是无比丰富,对这些思想有一些初步的了解,能初步接受思想光华的照耀,是文言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反过来,文言文的教学应该重视深层次的文化拓展,从而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供一个人文的环境。

    中学大量的古诗文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前人思想品质和道德智慧的范例:《陋室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境界,《爱莲说》所暗喻的精神追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展示的道德情操,《过零丁洋》所凝聚的民族气节;《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对古人的聪明睿智的展示,《勾践灭吴》对人的精神力量的充分肯定,《寡人之于国也》、《过秦论》对治国得失的规劝和考证,《劝学篇》、《秋水》对人的个性自由的深思……凡此种种,都会对阅读者带来人格力量和思维模式的巨大震撼。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这种导向性的文化反省和思维开拓,这种对文化深层次的追求为培养创新意识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空间。只有在这种广阔的实践空间中,创新意识才有可能真正地在我们的思维中生根发芽,才能在我们的思维中发挥它积极的作用。可见,文言文教学中.文化的深层次拓展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条件

    再如《鸿门宴》中,对于项羽的描写和塑造,是建立在霸王分封十八路诸侯的伟业之上,也是项羽日后势衰、该下之围、乌江自列的预兆,司马迁所倾注的,不单单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扬刘抑项的寓意,相反是对如此历史背景之下,英雄人物悲剧命运的揭示。如果不对史迁“互文”记事写人的方法进行挖掘,不对《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乃至整部《史记》等作进一步拓展,就不可能理解这种英雄悲剧的意义了。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全可以抛开教材教参的束缚,广泛搜集材料,更深层次地去挖掘中国传统文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世界,从而完成了教学过程中学生与作品人物之问的一段交流的心灵历程。正是因为对文言文中传统文化的有力拓展,让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全力思考、倾心感受,领会并理解文本之外的深义,枯燥的文言课文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提供了条件。只有对传统文化量的占有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对文言文中涉及的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拓展,才能实现质的创新性的飞跃。《四书·大学》中有一句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意识的开拓性特征也就表现于此。

    四、文言文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是创新意识的翅膀

相关期刊更多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语文教学之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教育厅

茶叶通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