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特色教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基本的与农村相关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习惯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没有相应的思想,就不会有相应的行为。农村未来的发展特别需要农村基础教育学生在未来成人、成才之后,以不同方式贡献他们的力量。如他未来是农民,自然需要有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的意识;如果他未来是农村社会的干部、教师等,也特别需要他们具备热爱农村、热爱农村人的情感,为农村人口服务,为农村贡献力量的意识;即使他未来不在农村工作和生活,也需要他们有关心农村、力所能及地为农村作贡献的意识。而这一切的前提,都在于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就逐步养成相关的思想意识及行为习惯。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班固语),年少时养成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是牢固的,对其一生的影响是持久的。因此,农村或县域的基础教育特别是乡村基础教育需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的情感;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改造农村和建设好农村,乐意为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村人口幸福的增进而贡献自己力量的理想与志向;逐步养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等思想意识与行为习惯。只要他们真正具备上述思想情感、理想志向和行为习惯,当未来确实需要他们在农村从事农业等工作时,他们一定能够非常愉快地扎根农村,并在农村有所作为。即使未来不在农村工作和生活,也必然会是一个有高远理想、宏大志向、广阔心胸、丰富情感、积极向上、有所作为的优秀的人。
2.基本的与农村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需要逐步获得比较广博的知识和各方面的基本经验,对于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需要逐步获得基本的与农村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如关于农村的地理、动植物等方面的自然知识,基本的农业生产常识、农村生活常识,当地农村的历史知识,社会知识,发展农村现代产业的初步知识,有在农村生活的初步体验,有初步的从事农村生产的经验,初步的从事农村社会工作的经验等。这些素养对于开阔其眼见、丰富其知识、增加其阅历都有重要作用。初步的参与农村建设和生活的能力农村基础教育需要学生逐步养成多方面的能力,其中有初步的参与农村建设和生活的能力。如从事作物种植、动物养殖的能力;初步的在农村创业的能力;初步的研究农村问题和解决农村问题的能力;初步的宣传与组织农村民众的能力;初步的在农村独立生活的能力;适应农村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等。上述基本素养的养成既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能够为其未来在农村工作和生活奠定初步的基础,甚至对于未来从事其他工作也不无益处,故农村基础教育应当重视这些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农村或县域基础教育应该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
1.观察、探究农村的自然农村的自然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湛蓝的天空、璀璨的星月、缥缈的云雾、绚丽的彩虹、巍峨的高山、连绵的丘陵、广阔的平原、莽荒的高原、潺潺的溪水、奔腾的江河、清澈的水塘、壮阔的湖泊、浩瀚的海洋、苍茫的森林、青青的草原、鲜艳的花草、翠绿的树木,欢唱的飞鸟、忙碌的百虫、矫健的走兽、悠游的鱼虾等等,美不胜收。如果能将这些东西有机地加以利用,对于学生了解自然、进而养成热爱自然、热爱农村的品质都大有益处。因此,农村基础教育应通过引导学生到农村大自然中去感受,通过深入的观察、探究等方式,使其基本了解农村的大自然,获得相关的知识和体验。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养成亲近农村大自然的情感、初步养成观察和探究自然的能力。
2.观察和适当参与农业生产活动中国农业丰富多彩,相关教育资源如果能够善加利用,对增进学生的知识、经验,养成良好的品质有重要作用。首先,要通过引导学生参观、观察,为学生讲解等方式,使学生初步认识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初步认识油菜、花生等经济作物,初步认识萝卜、白菜等蔬菜作物;初步认识辣椒、花椒等调味作物;初步认识梨、苹果等果类作物,初步认识猪、牛等家禽、家畜等,初步了解这些农业方面的动植物的形态,生长变化的规律、基本功用。其次,引导学生通过亲手种植当地主要的农作物,养殖当地主要的家禽、家畜来初步获得参与农业生产的经验与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初步养成热爱农业、农民,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等方面的情感或品质。
3.考察、学习农村的传统工艺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农村形成了很多技艺高超的传统的手工技术和艺术。如木工、金工、编织、刺绣、雕刻、制陶、泥塑、剪纸、绘画,等等。很多传统的技艺、艺术本身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都很高,但面临失传的危险。农村学校如果能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等适当的时间对当地各种主要的手工技术、艺术做个普查,让学生学习少部分自己感兴趣的技术与艺术,对于这些传统的技术和艺术的传承、学生本人多方面能力的发展都有好处。了解、研究农村现代产业的发展方向与路径农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农村产业的现代化,而农村学生是未来农村产业现代化的生力军。为让学生未来真正能够发挥其生力军的作用,需要在学校时就初步获得相关知识,形成初步的相关素养。如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国际、国内农村产业现代化的先进典型、发展趋势而对农村产业现代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实地的调查研究,使学生初步了解当地农村产业现代化的基本条件、发展现状、基本经验、现存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思考未来发展当地现代化产业的经验和方法等。在这一过程中,可养成学生初步的认识和参与农村产业现代化的相关素养。
4.探究农村的思想文化与风俗习惯农村在数百万年特别是近五千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思想文化,形成了很多良好的风俗习惯。如农村历史上的思想家的文集、农村宗规、族规、家规、乡约、村约、校规、方志等文本性文献所反映的基本思想、基本规范,口耳相传、世代相沿的风俗习惯、基本观念,等等。其中的保护自然的思想,人际和谐的观念,勤劳朴素的品质,热爱生活的信念等,都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育人价值。农村基础教育可引导学生查阅、分析相关文献,请修养较高的老人讲他们的思想和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到农村去采风,共同讨论其中的相关问题等方式,使学生对当地的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有基本的了解,对如何传承农村优秀文化有基本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得到思想文化方面的熏陶,相关能力方面的锻炼。
5.挖掘、整理与农村相关的文学与音乐舞蹈在中国文学宝库中,有许多文学作品与农村相关,如吟诵农村的风花雪月、山水草木的诗文,与农村、农民有关的故事等。另一方面,各个地方也有许多民间的故事、传说,有许多民众喜闻乐见的反映各地风情的民间歌谣、音乐、舞蹈。这些东西,对熏陶学生的情感,养成其良好的品性,发展其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农村基础教育可通过整理、研究相关文献,搜集整理不成文的故事、传说,传唱民间歌谣、弹奏民间器乐、表演民间舞蹈等方式,使学生获得相应的锻炼,发展相关的素养。搜集、研讨农村先进人物的思想与事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农村都有许多可歌可泣、可敬可效的先进人物。如历史上艰苦创业、乐善好施的先贤,勇抗邪恶和外敌的英雄;现实中勤劳致富的典型,带领民众实现一方共同富裕的先进,等等,都是非常好的教育素材。因此,农村基础教育可引导学生搜集相关文献、访问相关人物、讨论相关问题来了解这些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与事迹,从中得到熏陶,逐步养成为农村和农村人作出贡献的志向与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等思想品质。
6.探究农村社会的问题农村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的社会问题很多,如完善农村各类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农村各类教育、发展农村生产,改善农村人口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农村基础教育可引导学生通过深入农村社会进行考察、访问等调查研究的方式,了解农村社会的状况、现存的问题与原因,研讨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锻炼各种相关能力。总之,农村基础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对农村各地十分丰富的教育资源善加利用,对发展学生的涉农素养和其他素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四、农村或县域基础教育体现或渗透农村特色要适当农村或县域基础教育应当体现农村特色,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这方面教育活动的开展要适当。
三、农村特色的体现要切合各地实际
1.要切合各地农村或县域实际全国各地的农村或县域各方面的情况千差万别,农村或县域基础教育学校只能根据当地实际,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当地的主要教育资源,才能使相关的教育活动发挥最大的作用。切合学生实际各地农村或县域学生相互间有较大差异,即使同一个地方的不同学生之间因年龄、经历等方面情况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教育需要讲究因材施教,因此,如何使体现农村特色的教育活动基本适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是教师及其他教育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这需要尽可能贯彻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有机渗透等原则,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相关的教育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多方面的熏陶和锻炼,从而促成其各方面素养的顺利养成。
2.切合各个学校实际不同的学校所处的环境、所接受的学生、所拥有的师资力量和物质条件、所形成的教育传统都不尽一致,如果都生搬硬套、千校一面地开展农村特色方面的教育活动,其效果必然有限。因此,只能是根据适当体现农村特色的基本要求,再根据本校实际来开展力所能及的工作,才能使学校的相关工作既游刃有余,又实在有效。可以说,在实施体现农村特色的教育活动中,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途径与方法的运用、时间的安排等方面都要尽可能适当、切合实际,从而使学生既不会浪费太多精力,又真正能够从这类教育活动中得到最大的好处。四、相关部门和相关机构应当为农村或县域基础教育适当体现农村特色提供基本的条件农村基础教育要适当体现农村特色,除了需要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而外,政府及有关部门、有关机构提供必要的支持也很重要,相关制度的规范农村基础教育要适当地或较好地体现农村特色,涉及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育途径与方法、教育管理与督导、招生、考核等多方面的改革,而要使这些改革科学合理,需要相关制度的规范。因此,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应该组织专门力量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些基本的制度来规范相关工作的开展。
高职教育简言之就是培养高等职业人才的教育。它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以专科层次为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等教育来说,通识教育则关注大学生在学识、能力甚至品格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高职教育的属性、特征使得其与通识教育存在高度的契合。高职教育中的“高”、“职”二字很好地说明了其各具特点又紧密结合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教育层次上来说,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与普高、职高、技校等相比,处于更高的等级和层次。这要求学生拥有宽阔的视野,了解并掌握与个人素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独立思考、提升探究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发展全面的人格素养。与其它类型的高等教育一样,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首先必须也是高素质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也就是优秀的“社会人”。显然,这与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终极目标不谋而合。另一方面,从教育类型上来说,高职教育又属于职业教育,在办学定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设置等诸多方面与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存在较大的差异,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职业性”明显。这使得学生更为关注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他们学习与未来职业有关的专门知识并进行技术技能的实践训练,以便将这些用于生产实践,成为优秀的“职业人”。这样的“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学科门类划分,侧重理论和基础的“专业教育”存在着明显差别。由上所述,高职教育兼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其培养的人才,既能在学识、能力和品格等方面都要有全面地发展,还需要有较强地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高职教育中并行发展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当前,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众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职业教育功利化的倾向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不少师生单纯以经济眼光看待教育、看待人的发展,处处强调实用主义,被知识、技能所异化,从而成为“做事”的奴仆。通识教育则能有效地抑制这种倾向,回归到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之上,使学生更为关注职业的内在价值,进而明确自身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我们认为,职业教育并非单纯的职业培训或训练,高职院校也不是职业培训机构。因此,高职院校应将通识教育置于重要的地位加以推动。通识教育应该与职业教育互相配合。职业教育的灵魂需要通识教育观来点亮。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职业教育变成单纯功利化的职业培训,高职院校才是具有人文传统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二、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特色体现
高职院校进行通识教育的改革实践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这集中体现在两点之上:一是“高职化”,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实践必须要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和发展,不能简单套用普通文理学院和综合性大学的做法;二是“校本化”,高职院校进行通识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必须基于学校各自差异化的办学理念,紧密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我们认为,要实现这两点,必须要以极大的勇气大胆打破藩篱、进行全面革新才有可能。对于通识教育改革,高职院校应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和布局,通过特定的路径去实施,以期达到预定的目标与效果。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是一条总的思路。学界早以阐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能够相容相合:通识教育可以补充和拓宽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则通过价值导引达成通识教育的目的。我们认为,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也大体类似。因此,职业素质养成、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项成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应有之义。其中,职业素质养成包含的职业知识结构大致包括了人文、科技的基础知识和素养以及与职业直接相关的知识和素养等三项。高职院校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和开发时,宜先从这三方面入手,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另外,适合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还必须贴近生活,教学内容学生喜闻乐见,教学方式多样,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对于推进通识教育的高等院校来说,“主要的问题不是去发现适于这些聪明的年轻人的正确的通识教育,而是提供适合于那些不太有天分的学生的正确的通识教育”。从这一点上来说,高职院校推行通识教育的难度甚至比普通高等院校还要大。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识课程必须避免两个极端,既不能居高临下地面对学生,又不能太抽象深奥,它必须充满热情地、不断地用感性的素材(例如电影、演唱、戏剧)直接吸引学生,感染他们的思想。当然,绝不能忽略阅读和讨论。”现今,通识教育改革在我国普通文理学院和综合性大学中方兴未艾,取得了很多成绩。许多重点大学都已经或接近完成了对通识教育的“中国化”、“校本化”改造。但对于众多的高职院校来说,它却还是起步不久。许多高职院校所谓的“通识教育改革”,仅仅是套用某个或某几个国内重点大学的做法而已,连学习外国高校都谈不上。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无可厚非,但借鉴并非盲目照搬。如何在借鉴的基础上实现通识教育的“高职化”、“校本化”,是一个亟待我国高职院校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识教育”之说发端于美国。二战之后,《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发表,美国大学中的通识教育改革渐成风潮,并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影响到中国。许多重点大学率先接触,在学习、借鉴美国一些著名高校的基础上开展通识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浙江大学通识教育改革中形成的“核心课程+自由选修”模式就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的影子,中山大学推行的“经典研读”方式则能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圣约翰学院找到源头,复旦大学引以为傲的通识教育“住宿式书院”与美国圣克鲁兹加州大学的做法也是大同小异。虽说如此,这些学校都结合中国实际和本校特色,各取所需,各自找到了发展通识教育的特色化道路。无疑,高职院校推行通识教育改革也需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现阶段,这样的经验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美国一些著名高校的理念和做法,二是我国一些重点大学对于通识教育的“中国化”、“校本化”改造,三是美国社区学院(早期称初级学院)和我国台湾地区技职院校的措施。其中,高职院校应该重点研究和借鉴第三项。由于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师资构成、学生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改革很难采用普通文理学院或综合性大学的某些具体做法,比如经典研读。另外,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也并非是那些著名高校通识课程的初级化和简单化,单靠降低难度和减少课时就能成功。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也必须经过全新设计和构建,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因此,与高职院校存在许多相同点的美国社区学院和台湾地区的技职院校的理念和措施理应成为推行通识教育改革的关注重点。在充分借鉴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再结合自身实际寻求一定的创新,力争开创通识教育的特色化道路。
三、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特色化道路的探索
一、专业设置多元、灵活
1994年,13所五年制高职共开设45个专业,绝大多数是工业类专业,并且都是各校的特长专业,如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采矿技术、矿山机电、矿山测量专业,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力机车、铁道供电专业,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飞机电子设备、航管雷达、发动机维修专业,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海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公路和桥梁专业等。1997年新增的8所五年制高职所开设的专业依然承袭了这一特征,如湖北省轻工业学校的啤酒酿造专业,山东省轻工业经济管理学校的皮革制品设计和制造专业,成都水利发电学校的水电站机电运行专业等。
经过几年的发展,五年制高职的专业有了很大变化。据2000年不完全统计,各地五年制高职专业在类别上更趋多元化,除工业类外,还增加了艺术类、植物生产类、环境生态类、医药护理类和复合型专业,如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苏绣设计和制作、雕塑设计和制作专业,盐城卫生学校开设的药剂专业,重庆万洲农业学校开设的植物保护、特种作物栽培专业,苏州农校开设的现代园艺、现代农艺专业等;复合型专业如盐城卫校开设的社区医学、影像诊断学专业,淮阴电子工业学校开设的电子元器件工艺及设备专业,常州化工学校开设的环境保护和检测专业,重庆民政学校开设的社区服务和管理专业,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专业等。
有的学校还开发了一批面向社会的专业,如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运用、机电技术专业,株洲职业技术学院的工业和民用建筑、电气自动化专业,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信息管理工程专业,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机电一体化、电子工程专业等。
二、课程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公共课改革方面,根据《课程基本要求》、《课程教学大纲》及《有关编写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的指导意见》,六门公共课教材的第一册已全部如期出版,2000级新生已开始使用新教材,这一套教材从形式编排到课程内容体系均有较大突破,突出了应用性和实践性。学生反映这套教材给了学生充裕的选择空间,内容也比较新,提高了学习喜好。
专门课的课程改革,已落实了10个大类高职专业课教学开发的任务,制定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现代工业企业管理》、《建筑结构》、《土建力学》、《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数控机床和编程》、《塑料模设计及制造》、《冷冲模设计及制造》等10门课程的基本要求。各校还通过教学录像、CAI课件等先进教学手段,展示了互动式教学、生产现场教学、模拟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将教学改革从教材建设向教学方法推进了一步。
德育课方面,《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一书,已经出版。
三、实践基地建设趋向多功能,并逐渐向企业拓展
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都将实践基地建设作为办好高职的基本条件,1997年,共投资1.5亿元添置实践教学及练习用设备,建成一批高质量的实践基地。近两年,继续稳定地投入资金,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如南通航运学校购置了万吨远洋教学实习船;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设备价值1900万元,学校自建江湾实习电站和飞来峡大型实训基地;盐城卫生学校投资200万元引进日本东芝B超、电子显微镜、500毫安X光机等先进教学仪器设备;徐州师范大学技术教育学院平均每年投入300万元用于高职实训设施建设,建成自动控制、单片机和PLC、数控加工等实验室;苏州农业学校积极争取资金,扩建校园艺中心和农艺中心实习基地,建成60个蔬菜花卉生产大棚、12个无土栽培蔬菜大棚、3个鲜花生产连栋双膜大棚和1个电脑全自动控制铝合金玻璃温室。为加强实践能力,他们采用分班承包、分组挂牌、责任到人的方法,让园艺专业的学生承包校园艺中心的大棚。学生依据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直接参和制定生产计划、播种育苗、栽培等整个生产周期的管理及产品销售、售后养护等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消化理论,丰富知识,增长才干。
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谈谈对影视教育与学科(德育)融合,创建校本课程、打造特色学校的思考。
一、影视教育与德育课程的深度融合
中小学校园德育题材的影视作品,是中小学生的精神食粮。关注学生的精神食粮,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就他们的人生理想。立德树人是我们学校对德育工作实施的基本理念,影视教育与德育课程的深度融合是我们德育工作的实施路径,全面落实无痕教育是我们行动的目标。
1.立德树人是我们学校对德育工作实施的基本理念
怎么立德?靠什么立德?我们认为要靠正确的价值观立德。怎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过去,我们靠口头说教,靠榜样的力量,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枯燥的说教与落后的理念,使传统的德育工作遭遇了瓶颈。在今天这个新媒体时代,新生代的信息接受方式已经发生了变革—从纸质阅读向触屏阅读转变,从接受文字信息向图片、视频信息转变。因此,德育教育要与时俱进,必须开始接受新的方式,运用新的方式。影视教育不是一个新话题,但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影、电视产生一种新的产物—微电影,在青少年中流行。我们学校因势利导,通过自主开发和利用全国校园影视优秀微电影作品,对学生进行教育,大受学生欢迎。
2.影视教育与德育课程的深度融合是我们德育工作的实施路径
首先,由教科室牵头对课程进行设计,我们选择了部分爱国主义电影和优秀校园微电影作品:爱国主义电影有《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等。优秀校园微电影作品,如关爱类有《电话里的妈妈们》《我们都是农民工的孩子》等,理想类有《路》《想当总理的女孩》等。其次,由德育处牵头,班主任负责实施,播放渠道是每周的班会课。最后,落实可持续发展策略:①建立一支创作队伍。我们成立校园电视台,组建了一支优秀的制作团队。②制作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目前学校在德育教育和特色教育中,把德育影视制作经费纳入预算,拿出专项资金。③拿来主义。主要是两个途径:一是从经典的爱国主义影片中选择;二是从每年的全国校园电视优秀作品中挑选。
3.全面落实无痕教育是我们行动的目标
通过班会课上看微电影、交流、写观后感,悄无声息地进行道德教育,这就是无痕的道德教育。俗话说得好:一部好的电影影响一代人。今天,如果我们将德育题材制作成学生喜闻乐见的道德教育微电影,其受欢迎的程度就大不一样。学校德育工作,也可以从说教式、训导式走向无痕德育—影视教育融合,办学生喜欢的德育课程是我们的行动目标。
二、影视教育与学科资源的深度融合
微时代,微视频的流行和慕课的兴起,加快了微课资源支持下的翻转课堂的课改步伐,学生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当下,由先教后学变革为先学后教。先学学什么?有哪些资源可以选择?微课可否成为学生的选择内容,那就要看微课是否被学生认可喜欢了。那么,什么样的微课才是学生欢迎的微课?笔者听过某知名教授关于这方面的报告,也看过全国标杆—广东佛山的海量微课,感觉更像一场运动。学科老师做的微课,真的不好看,甚至很难吸引眼球。问题出在哪里?依我看,根本就是那些拍微课的人连一点影视制作的常识都不懂,甚至把PPT转成视频,以为就是好的微课了。拍摄微课,这是很专业的事情,制作人要既懂教学又懂影视技术,是复合型人才。学校不缺教学专才,但缺全才和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抓业务培训,打造校园影视制作队伍。笔者所在学校就有这样的星星之火,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形成燎原之势。什么才是好的微课?个人认为特别简单,好的微课一定要好看。如果不好看,内容再好,在线上也没有人看。至于知识的讲授,是老师的专长,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好看的微课来源有三个途径:一是从经典的影视作品中剪辑,主要在影视作品中选择3~5分钟的片段,作为国家课程的一两个知识点课程资源,广泛应用于语文、英语、品德、科学等课程;二是从自主开发、制作中获得,主要是制作德育微电影和学科微课程资源;三是从互联网资源中获取,主要分享互联网上免费的传递正能量的微电影和微课程资源。
三、影视教育与媒体素养(校本)的深度融合
媒体素养作为现代公民最重要的综合能力之一,可分为基础、核心及关键三个要素。其中,一定的知识积累是基础要素;把握各种媒体的特性,正确解读各种信息并恰当运用,培养对媒体信息的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提高对不良信息的辨认能力和免疫能力,同时学会有效地利用媒体信息为个人工作、生活及社会发展服务,这是其核心要素;有着追求当代社会新鲜信息的强烈愿望是关键要素。
学校的媒体素养就是培养学生养成正确解读各种信息的习惯,提高对媒体信息的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以及对不良信息的辨析能力,同时学会有效地利用媒体信息为学习及社会服务。学校将从媒体技术素养、媒体道德素养两方面实施培养计划:
1.媒体技术素养
媒体技术素养就是培养学生摄、录、编、播的能力。沙河小学在媒体技术素养培养方面,具体做法有三种:①办传媒学院:开设主持、英语配音、美术、摄影、摄像、编剧、导演、剪辑、定格动漫系列课程。②建设环境:学校建设了200平米左右的演播厅一个、60平米左右的新媒体体验馆一个(设定格动漫体验区、影视剪辑体验区、英语电影配音体验区、影评交流体验区)③装备保障:学校目前有苹果影视工作站两套,摄像机两套,脚架两套,灯光、音响已经列入2016年预算。
2.媒体道德素养
媒体道德素养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媒体信息的思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沙河小学在少儿传媒学院开设影评课,在校园电视台开辟校园放大镜等新闻栏目,通过写、评、议来促进学生媒体道德素养发展。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特色
1在知识经济时代,艺术设计将成为人类十分主动和相当自觉的一种行为。大至建筑、环境、公共艺术、城市规划,小至食品、服饰、生活用品、劳动工具等,总之,人类一切生存空间、物质和生活方式,都要经过精心而富于创意的设计,人类将生活在一个经过了设计并不断被设计着的艺术环境和文化氛围之中,甚至达到离开设计便无法生存的地步。也就是说,在这个新世纪,设计本身将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将成为一种历史沿革的文化。因此,我们称这个世纪为“设计文化的时代”。不管人们愿不愿意,或是否自觉,它都将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推动着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
因此,宏观环境的新特点对艺术设计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经济体制的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需要从政治、思想、理论、科技、文化、法律等方面提供保证。但最根本的是提高人的素质。人是社会的主体,人文素质的高低决定社会的文明程度。我们应当看到,当前设计艺术和各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文理结合,人文、社科已成为人才整体素质培养的基础,这已成为未来专业改革的趋势。因此,专业上要进一步拓宽,着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适应面广、应变能力强的人才,已经成为20纪的必然趋势。目前,社会对设计艺术人才的需要,已经呈现出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的特点。
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面对社会对艺术设计事业发展的需求,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新人才,首先就要转变原有的人才模式,更新教育观念。从设计艺术的人才模式来说,就要把现在比较单一的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转变为进行知识、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教育,把专业教育与知识教育结合起来。即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教育,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逐步建立起厚基础、宽知识、能力强,素质全面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要进一步强化现代教育的意识。社会进步要求人才的素质全面提高;市场经济,要求人才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人才有更高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高科技的兴起,要求人才具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基础和掌握现代技术的能力;加强与国际接轨,要求人才对世界文化有更深入了解和批判吸收的能力。总之,教育要为现代化服务,教育思想首先必须现代化。
在推进艺术设计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不要忘记就世界范围来看,著名学科教育的发展都强调其特色性,结合自身的情况,办具有本省特色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才是云南省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方向。
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和其他省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多民族性,决定了云南省设计艺术教育的特定性。我们不能无视自身的文化背景去完全接受和模仿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甚至是发达国家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而是应积极地去创造和建立具有云南省特色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模式。
一、积极引进并消化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甚至是发达国家的设计教育模式 。
毋庸置疑,我国近代高校设计教育的产生和近几十年的变化、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西方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的影响,特别是在最近的20年中。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门的打开,西方的各种不同的设计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不断传入我国。确实,这些都给我们的设计艺术教育带来了一些推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西方设计教育的历史缺乏一种系统和整体的了解和把握。对他们近现代学校设计艺术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各国设计教育思想、目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的影响等史实了解甚少,所以在面对不同国家的各种设计教育思想理论和经验时,就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进行有效的借鉴,于是,“生搬硬套”“模仿抄袭”甚至“牵强附会”的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上我省设计教育研究领域的力量相对薄弱,这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或加剧了云南省设计艺术教育领域的混乱局面,影响了云南省设计艺术教育事业的健康和有序发展。总之,引进是对的,但我们必须进行消化,在消化当中有效建立具有我省特色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
二、“尊重传统,把我们的国粹引入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理念中去”
从文化的观点看,人、社会和自然构成了一个世界的有机整体。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环境,任何民族的造物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环境。在造物的同时也确定了自身特有的审美观念,形成了独到的艺术风格和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反映出不同社会结构影响下所产生的民族精神。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千姿百态。它包括着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其思想智慧和造物原则已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更因各民族聚居,其各民族的文化不同,具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空间,因此,要建立具有云南特色的设计教育模式,培养出自己的设计师,不但要正确了解中国的灿烂文化,还要能融合云南自身的民族特性“尊重传统,结合传统才能创建真正具有云南特色的设计观”。
三、结合地方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
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和人文背景不同,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这就决定了云南省自身的发展优势和特色。如何结合云南省的地方特色优势,发展地方经济,是我们形成设计教育特色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在这里,无论是教育部属的高校,还是地方属的高校,很重要的一点是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要以市场为基础,即就是在结合地方特色的同时,也必须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服务。特色的建立必须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拿宁波和上海两城市作一个比较,宁波是一个以轻工产品、纺织服装、商业为特色的港口城市,是一个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上海则是国际化的大都市,在高科技和信息行业方面有着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上海又是重商业区。所以就发展工业设计艺术教育的特色方面,宁波的工业设计教育应以轻工业产品等小型产品的开发为其特色的一部分,而上海则应以高科技和信息产品的开发为其特色。当然,一个地区特色的涵盖面是相当广泛的,不像上述例子那样简单,这需要我们的设计教育者对地区特色要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抓住高校所在地区的特色,以地区特色作为高校设计教育特色形成的一个因素,这样才能真正地结合地方经济特色,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这是一个双赢的关系。同时也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一种方式。
四、走出去,请进来,杜绝设计教学的盲点
设计是一种社会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要求设计者掌握设计技能,而且要求其熟悉与设计对象相关的知识、材料、制作工序等。随着设计专业的膨胀,我们不难发现,许多高校新增师资都直接来自高校的毕业生,其知识点和能力都只是停留于大学期间内的学习程度,对生产第一线情况充其量只能说是一知半解。而繁杂密集的教学任务又使他们无法更多接触实践,教学中设计技能的传授只能通过仅有的课本及书面资料理解。教条式的传授有骨无肉,这种脱离实践的教学严重制约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如何有效消除设计专业的教学盲点,做好教学与实践的无缝衔接工作,是提高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质量的新着重点,也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环节。
“走出去”就是指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为艺术设计教师搭建了解掌握设计新动态和设计新理念的实践平台,以便更新观念,把准设计脉搏,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教学的实用性添彩。特别是在云南省,虽然没有我国中部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有着多地域、多样化的特点,并且因为历史的缘故造就了云南省文化对外来文化的融合,因此一定要走出去,不止是在实践上,在文化内涵上也需要这样。
“请进来”是指艺术设计专业应适当考虑聘用一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设计工作者,建立一支客座教授队伍来满足教学所需。在我国,高校文理科聘用客座教授比较普遍,而在艺术设计学科里,此番举措并不乐观,尤其在一般性普通高校更是少之又少。
学术本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教师应着力于研究教学的有效性,着眼于剖析设计内涵,肢解设计步骤,化复杂为简单,为学生解密,讲评设计要点,拓展设计思路,透析设计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设计理念,这样才能不负师者的天职。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高教学会[J],《江苏高教》,1998.第2期
[2]董世斌:高校艺术理论教学探析[J],《美与时代》,2001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