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成就故事

成就故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成就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成就故事

成就故事范文第1篇

多样化主体来推动

当前我国的外宣工作,基本上以政府为主体进行推动。它不仅带来了外宣工作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问题,也带来了外宣工作流于形式、不接地气的弊端。政府部门的外宣工作,多立足于“高、大、上”的官方合作,缺乏对于民间生活的进入,尤其缺乏对于所在国受众层面的微观分析。因此,解决外宣工作推进主体单一的问题已经十分必要。有效的宣传,首先应该是受众分析,然后是路径分析、策略分析、成本分析与风险分析。在外宣工作中,应该注意抓大放小,简政放权,政府或可以具体国别为宣传项目,将外宣工作进行分包与发包,在坚持政府部门的统一领导、统一监管下,引入多元化的宣传主体,做到因对象而异、因路径而异。

西方国家在软实力的输出方面,对于市场机制的运用,对于NGO、宗教组织等主体的运用值得我国有关部门予以借鉴。其一,外宣工作应注重发挥市场机制。政府可以将外宣工作以外包的方式交给专门的组织来做,并应鼓励这些组织将部分外宣工作分包给当地的组织。尤其是在语言、制度、文化存在巨大差异的国家,更应该鼓励将外宣工作外包、分包或转包给当地的组织,要让当地人宣传我们而不是仅仅对着当地人宣传我们自己。其二,要借助NGO的作用来实现外宣的目的。它既可以让外宣工作“脱敏”,也可以让我们在民间层面拥有可以与西方NGO对冲的资源。其三,要注重发挥我国的宗教组织。“一带一路”涉及大量的宗教地区,尤其是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地区。目前,我国的宗教外事活动还远远不能适应“一带一路”的要求,应考虑成立相应的爱国宗教组织的基金会或是公益组织,让我国的爱国教会组织也走出去为“一带一路”架桥铺路。

重点围绕企业展开

“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地区高度复杂,以官方为主的外宣工作,难以有效覆盖。因此,借鉴日本经验,发挥企业外交的功能,将是有力落实“一带一路”外宣工作的重要路径。要让外宣工作为企业的具体需要服务,这样既可以让企业能够真心实意地拿出真金白银来支持我们的外宣工作,也可以让外宣工作更具体、更灵活、更务实。一方面,有关部门应考虑推动商会的建设,并以商会为主体展开外宣工作;另一方面,应该考虑在走出去的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中设立专门的外宣部门,让外宣工作随着企业一起走出去,不仅可以深入当地,为企业在当地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而且可以有助于相关部门了解当地的真实情况。为了解决国有大型企业外宣工作的人才困境,既可以考虑建立灵活的旋转门制度,鼓励科研机构、政府机关、智库的专家在企业兼职,也可以考虑以企业为平台,推动国内、对象国以及发达国家的公关公司共同为中国的外宣工作服务。

避免宏大叙事,注重国外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宣工作,过于侧重宏大叙事,专业性较弱、经常流于形式,效果不容乐观。对于“一带一路”的外宣工作而言,这种问题暴露的更加明显。

“一带一路”涉及不少发展中国家,许多地区交通不便,国内在国别研究上对这些国家尚缺乏深入,相关部门甚至对这些地方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应该考虑借助当地力量进行外宣,另一方面,则应该加大对国别研究的支持力度,要从长远出发,要让真金白银落到能出长效益的地方。比如要重点扶持相关的智库、高校对所在国进行针对性研究,要在搭建国际性的研究平台推动对所在国的专门研究,要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国内的研究者与所在国发生实实在在的联系,取得第一手的经验。尤为值得指出的是,在国别研究的过程中,要鼓励学者走出去,尤其要鼓励不同领域的学者组团走出去,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从各个方面收集对象国的信息,也可以在组团的过程中,形成各种研究成果的交流与碰撞,并为进一步的团队建设打下基础。我国目前的“走出去”,往往是零散的、个别的走出去,形成不了规模效应,多是个人碎片化的体验,往往难以积累成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在这种情况下,由有关部门牵头,扩大、整合“走出去”的研究团队,就显得尤为必要。美国在页岩油技术突破前夕,为了分析沙特等国的反应,在3年内,将近派出了近5000名研究人员,相比之下,我们在国别研究上投入相比太少、规模也相较太小。

注重少数民族在外宣工作中的作用

我国与“一带一路”中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跨境民族的问题。这些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与所在国的民族,在语言、文化、习俗上都较易对接,尽管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干部对于少数民族干部的使用问题还存在着一些顾虑,但是如果能够解放思想,放手使用对国家、对党的失业高度忠诚的少数民族人才,这些才完全可以成为我国“一带一路”外宣工作的重要推动力量。

通过借助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我国的一些文化交流项目可以迅速超越语言教学的初级阶段,而向职业技能培训、价值观念输入的高级阶段升级。在很多时候,这不仅更有助于让中国的软实力进入民间,而且能够真真切切地改变相当数量的当地群众的命运,从而能够有助于在所在国形成真正的中国命运共同体。

从英、法等西方国家在非洲的援助实践来看,要想输出观念,最好的办法不是办大学或是文化交流学院,而是办小学、办中学、办妇女培训学校、职业技术学校。虽然我们的汉语教学目前还不足以承担这个任务,但是如果充分发挥了跨境少数民族的积极因素,我们的外宣工作还是很有可能实现这样一个质的提升的。

重视国内的互联网治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在研究国外,国外也在关注着中国。越来越多的对象国专家、学者甚至一般民众,开始关注中国互联网上的内容,甚至在许多时刻,他们更倾向于认为互联网上的内容比官方的宣传真实性更高。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由于中文的普及率相当之高,大量的普通民众都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了解我国的动态。因此,我国外宣工作的成败与否不仅与在对象国的工作密切相关,而且往往受到我国互联网环境的密切影响。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目前的互联网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治理,许多极端民族主义甚至接近于帝国主义、沙文主义的观点还在一些论坛中大行其道,已经在对象国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因此,治理互联网环境,清理整顿互联网中极端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言论已经成为我国外宣工作的当务之急。

成就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传统文化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悠久的古国文化和传统文明对世界文化都影响深远。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无处不体现着古文化的精髓所在:悠远的意境、精炼的字句、细腻的情感……都在诗人词者的字里行间流露的,他们有着对自身坎坷命运的愤懑,对国恨家仇的忧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对闺房思妇内心世界的怜惜……在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中要求学生可以开展自主学习,探讨诗人词者的内心世界,抓住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说初中语文是我们更进一步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

一、涉猎古诗词,积累文化底蕴

初中生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首先最重要的是使自身的文化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使更多的人继承这种精神食粮。语文学习在于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对待初中语文课程中的古诗词要多读,最好是熟读成诵的境界。另外,针对老师提出的课外链接式的古诗词也要熟读,增强语感,培养古诗文情怀。

二、组织古诗词诵读比赛,激发学习热情

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古诗文方面的比赛,例如:诗朗诵、诗词大赛都是不错的开展模式,在比赛中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相互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而且在声情并茂地朗诵或激烈的竞争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更好地体味作者当时的思想变化,最终增进师生同学间的友谊,可谓一石三鸟。

三、注意培养爱国情怀,在古诗词学习中注重意境的提升

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作者,肩负着更为沉重的任务。由小学过渡到初中阶段的孩子们,正是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初中语文教师作为母语教师,充当着重要角色。故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他们从古诗词开始,注重诗人词人意境的塑造。譬如,杜甫的《望岳》,其中有一句脍炙人口的绝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强烈地抒发了作者想象登上山顶,藐视群峰的雄心壮志,豪迈之情油然而生。

四、滴水穿石,从一字一句做起

文化是一种琐碎而又丰富的美食,传统文化更是经得起咀嚼。初中古诗词学习已经接触到大量的传统文化,教师要善于从一字一句开始引导学生认识积累到印象深刻的记忆可以在教学中将古诗词与民间传统、神话故事结合起来进行传授,激发学生对隐藏在古诗背后传统文化内涵的兴趣,譬如,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每逢春节人们都不由自主的吟诵,这就达到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

总之,传承传统文化,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继承发扬,作为初中生要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古诗词和科学文化知识,靠自身的影响力不断感染传播,使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走出世界,成就不朽的传奇。

参考文献:

[1]冯家纯.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J].考试周刊,2009(7).

[2]李春彪.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探索[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4).

成就故事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作者呈现方式;体裁;跨语言;跨学科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类学、语言学等各个学科的发展,人们对于作者呈现方式的研究日渐深入,研究视角也越来越多。本文尝试回顾以往作者呈现方式的实证研究,对这些研究做出分类与总结,并尝试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些研究进行讨论。

二、作者呈现方式的内涵

通常来讲,学术语篇的写作目的是采用尽可能客观的方法展现出作者的研究成果与观点。但我们应注意到,在学术语篇中作者在呈现结果或表达观点时,并不总是采用十分客观的方式,而是采取谨慎措辞来尽力吸引读者,并最终使读者信服作者观点。此时,作者在语篇中如何呈现自身即为作者呈现方式。

例1:我们综述了基因回路(DNA-based biocircuits)、最小基因组(minimal genome)、原型细胞(protocells)、化学合成生物学(chemical synthetic biology)等涉及的风险评价、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安全工程(biosafety engineering)……

例2:在这篇论文当中,我们的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述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对比。

例3:我们假设样品A已完成反应,样品B没有完成。

例4:在此研究中,我们承认不同学科论文在使用言据性方面的不同特点,但鉴于我们的研究重点不在研究学科差异,所以选择了目前研究较少的应用语言学科。

在上述例句当中,作者用“我们”或“我们的”来呈现作者自身,并用第一人称复数的形式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和认同感,这样读者也就会更加认同作者研究成果及观点。

上述即为作者呈现方式。同时,作者呈现方式有很多种类,对于作者呈现方式的分类也有很多,比如最常见的分类:第一人称单数、第一人称复数、物主代词等。具体可表现为:我、我们、我的、我们的。这些不同种类的呈现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语篇效果。

例如,一般来讲,在学术语篇中第一人称复数出现的频率要远高于第一人称单数。也就是说“我们”出现的频率要比“我”出现的频率高很多。学术语篇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客观地传递事实和观点,而学术语篇作者采用“我们”来增强读者的认同感和提高对语篇的参c度,从而使读者会更加信任作者的实验结果以及观点。对比“我们”,作者通常很少采用“我”来呈现自身。在学术语篇中,作者要尽量降低个人参与度以及尽量避免用个人的声音来表达一种客观的态度,从而使语篇观点更令人信服。

三、作者呈现方式的研究

(一)体裁视角下的研究

学术语篇是作者呈现方式研究的一大阵地,绝大多数作者呈现方式研究主要还是以学术语篇作为其研究对象和范围。不同体裁的学术语篇传递不同类型的信息,作者呈现方式也会有很大区别。

Hyland(2002)收集了64篇香港本科生论文作为本次研究的小型语料库,对其中第一人称代词单数、复数以及对应的物主代词的使用频率都做了统计。他发现作为作者呈现方式的重要分类的这些词,学生们并没有充分利用。也就是说,这些呈现作者本身的词语并没有发挥其作用。所以他认为学校应更注重对学生写作自我呈现的引导,使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自我呈现方式来吸引读者,使读者与作者产生共同感,从而更加认同作者的实验结果及其所提出的观点。

Hyland(2015)收集了600篇不同学科的简历,简历中学生们将自己呈现为可靠的学术研究者。他表明,不同题材下的作者呈现方式也是不同的,而我们关注不同体裁下的这些不同的作者呈现方式会有助于加强学科规范,使作者更加注重维护这一学科规范。

再比如Quellette(2008)通过收集美国大学一名移民新生的论文草稿来研究第二语作者在学术语篇中如何呈现自身。

而Rihimivand & Kuhi(2014)选取了30篇同一学科的研究论文形成自建语料库,他们发现第二语及外语写作者十分倾向于使用元语言来呈现自我身份,且在这些元语言当中模糊语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在第二语及外语写作中,作者如何呈现自我是写作本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传递语篇信息、立场以及观点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他们认为要加强对第二语及外语写作者对于呈现自我方面的指导,使写作者更为注重学术规范。

以上即体裁视角下作者呈现方式研究的代表性语篇回顾。

(二)跨语言视角下的研究

除体裁之外,许多学者着眼于跨语言视角下的作者呈现方式研究,通过对比不同语种间语篇中作者呈现方式的不同进行讨论与分析。

我国学者吴格奇(2013)收集了同一学科下英汉两个语种的学术语篇共90篇来对比这两种语言的作者在其语篇中呈现自我的不同。通过对比,吴格奇发现,英语作者在其语篇中呈现自我的频率即作者参与度更高,也就是说,在此研究的语料库中,英语作者有更加强烈的意识来呈现自我。而中文作者则倾向于削弱呈现自我的频率,也就是说,中文作者参与度偏低。

我国学者欧阳护华、唐适宜(2006)选取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大学生的论文以及以汉语为母语的大学生的论文形成自建语料库,来对比作者呈现方式中第一人称代词的用法及频率。他们发现,中国学生即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更加倾向于使用“隐性的我”来降低作者参与度,且他们表达了“集体化”的观点;相比而言,以英语为母语的大学生更为倾向于通过“个性化声音”来表达个性化特征强烈的声音和观点。

同样的,柳淑芬(2011)选取了国内外同一学科英、汉语各80篇论文摘要作为语料库,她发现在其语料库范围内,英语作者的作者呈现频率更高,文章作者参与度更高;而相反的,汉语作者更加弱化了自身的作者呈现,作者参与度也就更低。

除中英对照之外,还有其他语种之间的对比研究。如Alessandra Molino(2010)对英语及土耳其语之间的作者呈现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

(三)跨学科视角下的研究

除了体裁及跨语言视角下的研究以外,还有很多学者关于跨学科视角下的作者呈现方式研究。

如Hyland(2002)研究了不同学科对于作者呈现方式的不同影响。他发现工程学及自然科学的学术语篇写作者更倾向于弱化个人的声音以强调语篇所讨论的问题,而人文学科的写作者更强调作者的呈现以及作者在语篇中的参与度。这是由学科性质所决定的。

Hyland & Tse(2012)选取了软学科中的应用语言学、哲学以及硬学科中的电气工程学的大量论文来作为语料库,他发现在各个学科的语篇当中,作者都倾向于将自己呈现为一个可靠可信的研究者形象。所以这些作者在自我呈现时十分注重自我措辞以及呈现方式。这一研究也就启示我们在大学写作教育中应当十分注重对学生自我呈现方式的教育,让学生充分使用这些呈现方式,使读者会更加信赖作者的语篇。

此外,我国学者唐建萍(2012)选取了人文社会学科以及自然学科共120篇论文来研究不同学科之间作者呈现方式的区别。她发现学科差异是造成作者呈现方式频率及种类不同的主要因素,与其并列的影响因素还有文化传统及语用策略。

四、讨论

在讨论部分,我们尝试对以往的研究做出总结分析,并尝试对未来的研究趋势做出描述。

第一,在体裁视角下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对不同体裁的作者呈现方式做了很多研究。在需要展现自我的语篇当中,写作者会尤其注重自我呈现的方式,并提高作者呈现的频率。而在一些学生的毕业报告及论文草稿中却并没有充分运用作者呈现的方式和手段。所以对此现状,我们更应该加强对学生在不同体裁语篇当中自我呈现的教育及引导。

第二,在跨语言的研究当中,以英汉语为例,英语作者的自我呈现频率更高,且作者参与度也更高;而汉语作者则更加倾向于弱化自我的声音,靠近集体的声音,以降低作者参与度。除文化差异以外,作为以汉语为母语的写作者,我们更应当丰富作者呈现的方式,适度提高作者呈现的频率。另外,希望更多的语言学者能对更多种不同语言进行作者呈现方式方面的对比研究,以更丰富我们的语言研究。

第三,在跨学科的研究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人文社会学科当中,作者的呈现方式更加多样化,作者呈现的频率更高,作者的参与度也就更高;而相比较之下,自然科学的语篇中,作者呈现方式单一,作者呈现频率更低,作者的参与度也就更低,这样来突出语篇的研究问题。这是由学科本质区别决定的。在这一方面,我们更应该提醒不同学科写作者注重其在语篇当中的自我呈现,从而形成更加系统、更加完善的学科规范。

【参考文献】

[1]Creme P & McKenna C.Developing writer identity through a multidisciplinary programme[J].Arts and Humanit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10,9(02):149-167.

成就故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古城文化;城市建设;传承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6-31 -02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城市作为现代人生活的依靠主体,是依托自然环境,传承历史文化而形成的,具有广泛的社会联系的综合体。城市需要不断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任何一座城市伴随人口数量的变化,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流互动,流动人口的来来往往,这无疑需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质量。

新世纪到来后,城市发展迅速,对于城市文化和城市建设何者为重的问题各方观点不一。如何保护古城文化,如何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历史文化古城发展的瓶颈。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长历史和多彩文化,孕育了非常多的历史文化古城。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发展加快,文化传承和城市建设成了所有城市都需面对的问题。城市的发展是离不开文化的传承的,面对城市的发展这一命题,如何做到文化传承与城市建设之统一,则需要充分认识城市文化的载体,理清城市文化和城市建设的轨迹。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第一,拓展了扬州和绍兴城市文化的研究领域。扬州和绍兴的城市文化,是维扬文化和古越文化的精华之所在,目前针对扬州和绍兴城市发展对比的研究处于空白状态,本文的研究将拓展扬州和绍兴城市文化的研究领域。

第二,加深了对城市文化传承和城市建设的整体认识。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对文化资源的继承是不断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的必要途径,通过研究,更直观地认识城市文化传承和城市建设的整体内涵。

第三,丰富了千年古城的研究内容。随着我国城市文化和城市建设的发展热潮出现,千年古城作为一个特色城市类型,在整个城市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在城市文化的研究中,千年古城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的表现舞台,为研究城市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2.现实意义

第一,为历史文化古城城市规划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通过调查扬州和绍兴两座千年古城现状,结合历史文化古城的特点,对比文化差异下古城发展道路不同之处,为城市建设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对策建议。

第二,对扬州市、绍兴市,乃至全国的历史文化古城建设都带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留下了许多历史古城,目前已公布的由国务院审批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已达到119座,但对古城的研究还相对缺乏,迫切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聚焦和调研。

二、维扬文化和古越文化比较

在维扬文化和古越文化的不同作用下,扬州和绍兴这两座古城在经济文化方面都有着截然不同的面貌。1840年,爆发,中国被迫将国门打开,加入到世界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1843年,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工业化悄然开始,而在上海一步步成为大都市的进程中,维扬人和古越人都参与到了城市的建设中,但他们选择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道路:和上海属于同一文化地域的古越人,由于占据了地域的优势,在早期外国资本主导下的洋人开办的工厂中,主要属于产业工人这一类角色;而之后才来到上海的维扬人,在这场由资本为主的工业化战争中从事的则是服务性的行业。显然,古越人和维扬人在这一时期所选择的道路已经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局面,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后续城市的发展方向。

从文化本身来说,对这两地人民的影响也不容小觑。隋炀帝开凿了京杭大运河,维扬人首批搭上了这一经济快车,因此维扬文化的繁荣期其实要比古越文化更早到来。明清时期,两地就呈现出了不同的状态,分别衍生出了书文化与盐文化。中国自科举制度诞生以来总共产生了504个文状元,绍兴府历代就有进士2898人,状元19人。而对扬州来说,盐业不仅成为了关系社稷民生的国本,更是维扬人发家致富的命本,在扬州诞生了很多的富甲一方的盐商。

两种文化的不同作用,维扬文化影响的扬州人,普遍具有包容性的特征,而古越文化发展出来的绍兴人,更具有竞争意识。所以维扬人懂得去享受生活,而古越人则更愿意去拼搏争取。

三、历史文化古城特征概述

“历史文化古城”包括国务院审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各级地方政府自行选定公布的省市级历史文化名城、未在政府公布名单之列但仍具有特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城、古镇、古村落街区及建筑。在以往的研究中,对历史文化古城本身的关注度不够,大部分研究缺乏对古城个体、城市特点的针对性分析,忽略了历史古城和文保遗迹的区别。历史文化古城一般具有以下特性:

第一,有悠久的建城历史或是有特殊重大历史事件。

第二,有较多的历史文化遗存,丰富的文物古迹或革命遗址、文物、建筑。

第三,有较多的文化传统内容,包括诗歌、曲艺、戏剧、工艺美术、土特名产、风味食品、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名人等等。

第四,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并不断发展着。

四、古城文化传承和城市建设的平衡发展

(一)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多元发展力

第一,科学规划,把握城市发展方向。制定城市功能行业规划,细化控制性规划,调整产业规划,并将单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紧密衔接起来,做到提纲挈领,功能互补;要综合考虑,科学布局,不求最大,但求最佳。

第二,完善设施,提高城市承载功能。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城市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完善城市现有公用设施的基础上,超前规划建设水、电、气、暖、路、讯等基础设施,不断扩大管网覆盖面,为大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突出特色,彰显城市独特魅力。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特色需要挖掘和创造,在规划和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切实抓好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建设,不断明晰各个城镇发展定位;把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人文资源,加强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充分体现历史人文特色,增加城市亮点。

(二)优化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发展必须以宜居为标准,不断优化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宜居城市主要从文化、民生、经济、景观四个参数衡量。

第一,文化方面,延续古城历史文化环境,强化古城历史风貌特色,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城镇肌理、空间布局、街巷尺度、绿化、文物与历史建筑等构成古城景观历史风貌特征的组成部分。

第二,民生方面,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完善古城各项功能,改善古城居住环境,让老城区的老百姓享受到规划后成果,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生活环境,为保民生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第三,经济方面,充分发展古文化旅游与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通过旅游景点的建设培育、旅游活动内容的多层次引入与休闲商业的繁荣崛起,形成既具有城镇风情特色,又具有都市文化特色与时尚气息的特色商业街区。

第四,景观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古城保护性景观设计,维护古城景观风貌,提升古城景观整体品质,将古城建设成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

(三)重推旅游产业,合理配置区域资源

在具有了对古城镇保护的意义和目的的认识后,我们了解古城保护的现状,历史文化名城的旧城地段,兼有保护和更新的双重要求,扬州和绍兴都是有着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古城,人文荟萃,积淀了厚重璀璨的古城文化。在城市建设中,要时刻体现历史人文特色,建设历史文化产业园,让古城在新城区发展很快的情况下,依旧可以是城市的中心,是商业繁荣、人口集中的地方。

合理规划旅游资源,既要保护传统的文化遗留,更要懂得利用这些文化附属品,也就是说,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在特色地域中生长的历史文化,应走具有特色的道路,历史街区与历史地段的保护应重点从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高环境质量入手。

参考文献:

[1]刘春玲.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J].观点――建筑论坛,2014,(11).

[2]叶美兰.近代扬州城市的发展模式――兼与周边城市比较[J].扬州大学,2003,6.

[3]谭卫.历史古城的保护开发与中国城市发展[D].暨南大学,2006.

[4]朱韫慧.扬州文化与扬州城市现代化研究[D].扬州大学,2009.

[5]李瑶亭.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指标体系、发展模式与经济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3.

[6] 杨静,张金池,庄家尧,毛锋.基于3S技术的扬州2500年间城市演变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2012,03.

[7]林楠;王葵.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北京南池子历史文化保护区(试点)规划设计[J].建筑学报,2003,(11).

作者简介:

成就故事范文第5篇

宁波市各级政府对慈城古县城的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先后邀请了多家知名高校为古城的保护和发展出谋划策,并探索出政府主导规划、公司建设城镇的运营机制.2002年市、区、镇三级政府确定国有公司出资组建慈城古县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明确要求开发公司进行慈城古县城修复利用工作,并开发经营古县城和投资建设新城,将其收益投入古县城保护建设中.同年委托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主持并完成了《慈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并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美院等高校合作,完成了孔庙、县衙、清道观、甲第世家、冯岳彩绘台门、冯俞宅、符卿第、走马楼、太湖路、太阳殿路历史街区等项目的修缮和改造.2010年10月1日实施了《宁波市慈城古县城保护条例》,确立了以法的名义保护古城,让保护工作有法可依,也是同类古城立法保护的先例.2011年委托同济大学承担《慈城古县城城市设计导则》工作.然而慈城古县城的保护工作在实际管理操作层面仍有问题亟待解决:重点地段重点管理与一般地段建筑管理工作不能协调展开;古城保护要求下的建筑单体建设规划控制与群众改善居住生活空间的强烈愿望之间的矛盾;群众自发的房屋修缮缺乏正确指导而破坏古城的整体风貌的问题.文保类传统建筑有比较完备的管理文件或条例.一般地段的建筑因要与古城风貌协调,多要求其保留或者改造,但缺少实际有效地指导和正式的文件说明.若该地段的传统风貌建筑按照文保点的管理办法,采用精品式的修复或重建,会因数量巨大,产生巨大的行政成本和建设成本.若作保留修缮,维护成本又太高,老百姓负担不起,也不懂修缮技术,多置之不管,加速了老房子的朽化.不能动的老房子又难以满足普通百姓想改善居住条件的期望.所以尽管今天在大力宣传要保护传统文化,仍有偷拆老房子建新居的现象.同时,非传统历史风貌建筑的改造以及待建建筑因缺乏明确指导,管理弹性过大,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约束,往往建成的造型不统一,破坏古城风貌.如何统筹有效地管理古城内量大面广的非文保建筑,即强化面上的建筑管理,全方位整体地保护古城风貌,是本次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2慈城古县城建筑管理研究的基本框架

基于以上考虑,笔者研究的框架如图1所示.研究对象为慈城古县城保护范围内所有建筑单体,包括传统历史风貌建筑和非传统历史风貌建筑,以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规划为依据,以规范各类建筑建设行为、保护古城风貌为目标.文物建筑单独按文物保护要求执行.

3慈城古县城传统建筑专项研究

3.1古城传统建筑平面形制研究

慈城古县城里传统建筑类型多样,其中传统民居量最大面积最广,是古城风貌的主要部分,也是建筑管理“面”上工作的主体,所以将慈城传统民居作为古城传统建筑研究代表,并根据建造年代、功能特点、布局方式和面积大致分为四种类型:(1)以堂沿为中心的H型格局;(2)H型的变体——正房与厢房结构独立;(3)条状正房为主体的“门”型;(4)“一”字型排屋院落格局.以堂沿为中心的H型格局民居一般为官贾家宅,多建于清代中后期,占地面积较大.正房坐北朝南,一层或两层,三间两弄,开间和进深均较大,被左右通长的二层厢房夹紧,与前后围墙围合成为前后大小两个院落[1].正房明间用于祭祀祖先和红白喜事,平常大门紧闭,当地称为堂沿.左右次间为长辈的卧室.前院规整开阔,满铺方形石板.厢房为多开间并列的排屋形态,主要为晚辈的卧室和生活区.其与正房交接处的房间通风采光差,多用作厨房和储藏等辅助用房.建筑整体布局以堂沿为中心对称布置.正房和厢房环绕院落设有单层单步的檐廊,檐廊延伸到房屋内部变成了弄堂,形成双十字形交通体系.第二类民居原型与第一类的区别体现在正房与厢房的屋顶不交接,通过连廊联络,正房三开间,独立的双坡硬山.这种局部脱关系布局相对改善了厢房房间,特别是原来交接部分的通风和采光,也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维持了双十字交通体系以及堂沿为中心的布局关系.条状正房为主体的“门”型民居类型多建于清后期至民国初期.东西通长的条状正房,多为三间或五间加两弄堂平面格局,二层硬山双坡,明间为客厅,同时保留了堂沿祭祀的作用.正房与厢房相互独立,或用过廊连接.厢房开间数较少,一层或二层,双坡硬山形式.相对前两类而言,建筑规模减小,房间数量相对减少.但南向的房间数量增加,居住性相比较前两种更好.第四类民居中,条形正房一般为二层双坡硬山,三开间两弄或一弄,厢房退化为廊道或被取消.院墙和附房与正房围合成相对狭长而简单的院落.正房临院的二楼除有传统单坡檐廊形式外,多用开敞的西式柱廊阳台.柱子和栏板上多用西式风格装饰.正房及主院落的尺度相对前面三种类型明显缩小,整体布局不强调对称关系.这四类民居平面形制的变化侧面反映出从清后期到民国慈城传统大家族在社会的变革下逐步瓦解为相对独立小家庭的过程.大家族群体以祖先祭祀活动来维系家族关系,小家庭需要社会交际来自力更生.所以堂沿从原来祭祀功能转化为起居待客之用.民居规模的减小适应了新的家庭规模和结构,小家庭总体经济实力不如大家族,相应的,民居里构件的用料用材相对节约,一些局部和细节呈现当时崇尚的中西混搭的装修风格.

3.2古城建筑色彩研究

中国自古有着根据五行划分的五色体系——青、白、黑、赤、黄,不同于西方根据光学分色而定出的赤、橙、黄、绿、青、蓝、紫,是中国政治、地位、等级、宗教活动、文学作品、民间生活等所必需尊崇的重要准则之一[2].20世纪后受西方科学主义及设计思想影响,中国多数建筑的装饰色彩变得繁杂多样.其中很多色彩与传统的五色系统相冲突,这种状况也存在于慈城古县城里,严重影响了古城风貌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所以笔者建议古城的建筑整修和改造或延续古城风貌的新设计,其建筑色彩管理都应纳入到中国古典五色体系内.以古城风貌主体的慈城传统民居作为传统建筑代表,依据CMYK色谱分析其主要外界面——墙面和屋面的色彩,得出慈城传统民居的主色调为青砖灰色.所以建议将深灰色调——青砖灰确立为古城建设的主要色调,黑、白作为古城的辅助基调色.建筑外墙上少量使用红砂岩、青砂岩、自然石条以及民国时期建筑的红砖色彩,符合中国五色体系用色范围,但不建议作为慈城建设的主调色出现.古城里的孔庙外墙为朱红色为个例,不建议为慈城建设的主色调.

3.3古城传统建筑构件分析

按照建造逻辑将传统建筑分解为不同类型的部位构件,用拍照、测绘、访谈、填写记录表等全方位普查手段记录古县城内每栋传统建筑内不同构件的信息,建立一个部位构件的档案库,并进行分类整理.对建筑进行修复、改造及新建时,可参考和研究这些信息,但要注意的是部位构件的不同特色与其所在传统建筑等级及其具置相关,应选取与自身相匹配的参考.例如古城内常见的独立式砖混住宅与第四类民居的体量和占地相接近,其立面改造时应借鉴第四类民居的部位构件特色,不应选用第一类和第二类民居等级较高的装饰风格,否则会造成对传统文化的宣传误导.

4慈城古县城建筑的评价标准与分类管理

4.1建立古城建筑单体的统一评价标准

历史建筑的管理模式一般分类为如保护、修缮、保留、改造、拆除等形式,而现实中分级过细的管理容易造成实际操作中的不便.传统建筑的各个构件相互联系,有的可以单独修理或者替换,如屋面的瓦片;有的则动一发而迁全身,如梁架的修理;所以层级之间的分界线有时难以划清.笔者建议将建筑管理模式分类简化,以建筑风貌和建筑质量两个要素作为古城全体建筑单体的评价标准(图2).两个要素的定义及要求由于篇幅所限在这里不赘述.两个要素评价结果设为较好、一般、较差三级.两个的评价结果相结合就直接对应建筑管理模式,即保护、改造、拆除,突出了各类型之间的差别.改造和拆除大类因为建筑风貌和质量的等级不同,再配合以不同的细分管理措施.这样,先前多层级的管理模式分类转变为同一模式下不同的细化措施,减少了建筑单体之间按优劣比较以及差别对待带来的管理困扰.

4.2古城建筑单体的分类管理模式及细化策略

在与慈城古县城相关部门多次沟通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建筑管理模式分类以及一些具体措施进行了调整(表1).如对于要拆除的建筑会涉及民生问题及古城未来规划,将原来拆除模式分化为拆除新建和拆除留空两种;结合古城实际情况,拆除新建②方案的具体管理措施调整为以远期拆除,近期改造为主,即近期采用改造②方案的管理措施.

4.3典型建筑单体案例分析

为了验证和应用前期的研究成果,笔者选取4个单体进行建筑管理案例分析.单体所在片区紧邻慈城东北角太湖路保护区块,片区里有多个文保点和对应各类管理模式的建筑单体,属于典型风貌协调区域,可作为建筑保护和建筑管理工作即将向全城铺开的实验片区.并且,该4个单体建筑特点不同,具体细化管理措施不同,其具体改造手法差别也较大.我们用测绘和拍照等手段实地调研每个单体,从整体到细部进行分析,结合前期传统建筑研究成果,提出改造的综合策略和细节手段,并绘出改造方案图.此过程为实际建筑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样本.

5古城建筑管理研究的探索与心得

5.1做好基础研究工作是加强古城建筑管理根本

此次研究项目成果为《慈城古县城建筑管理办法》,它作为《宁波市慈城古县城保护条例》配套管理办法已经通过慈城相关部门的评审.该办法分为总则、古县城建筑类型及管理、建设管理、法律责任、附则五章.第二章和第五章为前面所述两部分研究工作即慈城古城传统建筑和建筑单体评价及分类管理研究的集中反映.古城建筑管理与普通的城市建筑管理不同之处就在于“古”字.全面客观地研究古城传统建筑,并将研究与管理实践需求相结合,才能为古城建筑管理提供比较实际、有操作意义的参考和依据,真正实现各级部门对规划保护古城风貌的目标,否则管理工作沦为空中楼阁而难以贯彻.

5.2古城建筑管理工作需要自下而上的智慧

管理实施者与管理受众需多沟通,相互了解和理解,积极探索双赢的可能性.规划者或管理制定者也需与一线管理工作者多交流,及时了解和反馈管理工作中实际存在问题.此次建筑管理模式的具体分项措施即是与一线管理工作者多次讨论交流的成果.同时应积极借鉴和学习民间实践智慧,多使用非建筑管理手段,灵活变通地实现管理目标.如多用绿化手段,外墙上种植攀援植物,院墙内外种植高大乔木,柔化现代建筑外立面,缓冲对古城风貌的破坏,同时营造古朴宁静的历史氛围.此类方法即改善古城风貌,又降低管理难度和行政成本.

5.3建筑单体分类管理结合片区逐步推进的工作方式具有可行性

相关期刊更多

史学史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椰城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海口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