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二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指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目标。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迫在眉睫的。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

二、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主要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1)原生环境问题地叫第一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这一类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是经过较长时间自然蕴蓄过程之后才发生的,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纵,且人已失去控制能力情况下发生的,并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的损害。这类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干旱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做到预防减少损害。(2)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人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是源于科学技术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的速度。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但是,环境危机正是在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承认技术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认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不论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求我们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无论以全球范围,还是以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保护生态环境阶段。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和谐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二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指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目标。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迫在眉急的。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竞相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维持较高消费水平的需要。工业生产虽然增长了几十倍,但却出现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失衡的社会矛盾。

2环境功能和环境问题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环境是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之一,趁着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或阻延的作用体现了生产力不断提高和自然资源不断开发,社会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便日益加深。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利用的对象。主要功能有:(1)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也是各种生物基本重要条件。人类从自然地理环境中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利用土地资源生产谷物,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因而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当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自然供给的能力时,便难以维系和持续发展。(2)消纳和同化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同时也会有一些一时未能被利用的副产品排入环境,成为废物。而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也产生各种废弃物归还给周围自然环境。当废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会下降。(3)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环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舒适的要求。清洁的空气和水是农业生产必需的要素,也是人们健康,愉快的生活需求。优美舒适的环境,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面对诸多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是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为、自然两方面。其实质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间的矛盾。

3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是因为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威协后代人的生存。这必须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发送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是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生态破坏,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作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是以消除贫困,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虽然未来人对幸福的理解也许会与我们有所不同,但作为人,他们的某些基本需要(如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健康而稳定的生态系统)必须首先得到满足。因此,在分配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时,我们必须要用代际主义的原则来处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我们不仅要给后人留下一套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成熟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要给他们留下一个稳定而健康的生态环境。

4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人为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是源于科学技术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的速度。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但是,环境危机正是在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无论以全球范围,还是以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保护生态环境阶段。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5结语

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如此确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是以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着和谐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在这个事实中,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必须相应调整。在达到新的和谐之前,人对自然的开发方式,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48.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范文第3篇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也付出了资源环境代价,虽然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我国政府做了很多工作,但在环境方面仍然出现很多的问题,如雾霾天气的长期出现,部分地区江、河、湖、海等水资源污染问题凸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刻不容缓。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表现在:

1、空气污染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空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类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当前国内许多城市都出现雾霾天气就是空气污染的具体表现形式,它的成因有以下几方面:1)大规模的工业生产。2)居民采暖锅炉的大量使用。3)汽车使用量的不断增加。

2、水资源污染

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垃圾。水资源污染的成因有以下几方面:1)有机污染。2)有机及无机化学药品的污染。3)各种化工厂和药厂等。4)磷污染。5)重金属污染。

3、资源的过度开发,使生态达到恶化的边缘

现代工业无限制的扩产,使用的原煤量历年递增,据2013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煤炭消费量为1873.3百万吨,同比增长6.1%,在全球煤炭消费总量中的比例首次超过50%,达到50.2%。同时在煤炭被大量开采的同时消耗大量的地下水资源,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采煤破坏地下水资源超过20亿立方米,国际能源署IEA的《世界能源展望2012》指出,2035年,中国由能源生产导致的水资源消耗将比2010年增长83%,其中煤炭生产和消费是水资源消耗的主要因素。煤炭的大量开采还造成土地的塌陷,专家介绍,每开采万吨煤炭造成的土地塌陷面积达0.267公顷,仅五大平原煤炭基地中的两淮基地和鲁西基地的搬迁人数就超过了三峡移民130多万的总数。

4、乱砍乱伐现象屡禁不止,使大量土地荒漠、洪水泛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物质的需求不断扩大,特别是对木材的使用量不断攀升,国家为了节制森林的开发,对木材开发机加工的税赋不断提升,更加刺激了一些人的乱砍乱伐现象的发生。森林是空气的调节器,也是植物和各种动物赖以生存的家园。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锐减。森林具有多种功能,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户田保土,调节气候、增加降雨,保护环境、净化大气等作用。同时森林是生物链最为基础,如植物的叶和果实为昆虫提供食物,昆虫是各种鸟的食物来源,有了鸟才有鹰和蛇,有了鹰和蛇来鼠才不能泛滥。因此森林养育了许多野生动物,一旦森林失去保护,将会给各种野生动带来灭顶之灾。人类也会失去保护。

二、生态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离不开经济发展,但如果经济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雾霾天气等恶劣气候、各种自然灾害随之而来,如果人们的生存都不能保证更谈不上幸福生活。同时各种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无限制的开采,今后我们的子孙将如何生存。可持续性发展理论强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1991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共同发表了《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CaringFortheEarth:AstrategyForSustainableLiving()简称《生存战略》)。《生存战略》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并且着重提出可持续生存的九条基本原则。在这九条基本原则中,既强调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要与地球承载能力保持平衡,保护地球的生命力和生物多样性。

三、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措施

1、节制人口增长,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计划生育政策是提高人口素质,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国策。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于二十世纪70年代就已经全面开始,1982年定为基本国策。由于我国积极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世界6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4年,为发展中国家妥善解决人口问题探索了道路。

2、合理控制大型能源消耗型企业无限制的扩产,对小型能源

消耗型企业进行降低各种资源的消耗国家要鼓励大型耗能高的企业进行技术挖潜,技术革新,进行节能降耗,将国内总量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将能耗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将能耗高的小型企业根据本地区特点进行关、停、并转,降低各种能源的消耗,使生态环境得以保护。

3、合理的利用森林资源,杜绝乱砍乱伐现象的发生

要利用法律的武器保护森林建设,要坚决与乱砍乱伐现象作斗争,为野生动物创造一个完好的家园,保持物种的多样性,同时大力开展全民绿化活动,增加绿化覆盖率,保护生态平衡。

4、建立健全环保体系,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

环境保护部门要认真学习国家制定的《环保法》,与其他部门一起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国家生态保护工作,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特点建立切实可行的环保保护标准,要加强环保监察工作,对严重破坏环境的企业及个人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对资源消耗型企业和资源开发型企业在建设时要严格执行环境评价“三同时”监督工作,对环境评价不合格的企业不予发证。

四、结束语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范文第4篇

西北地区的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现状

西北地区是全国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蕴藏着十分巨大的矿产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西北地区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仅以甘肃为例:甘肃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66种。其中23种储量名列全国前十位,一些稀有金属如:镍、铂、锇、钉、铱、铑、硒、铸型黏土、重晶石等居全国前列。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同全国平均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是西北地区却有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近几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和实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迅速。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西北地区的环境问题却越来越突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而且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总是以低起点、粗放型的生产与管理技术,从事资源的开发、加工与生产。为了维持经济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的生产经营方式,对整个地区的环境破坏以及资源浪费十分严重。特别是近10年来,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由中东部向西部地区转移,更加剧了西北地区的环境污染。西北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1、空气污染加重。随着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土地荒漠化的加速,西北地区的空气污染不断加剧,尤其是每年春天频繁发生的沙尘暴,给西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更为突出的是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以1997年为例,兰州市的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年平均值为0.741毫克/立方米,乌鲁木齐为0.481毫克/立方米,西宁为0.456毫克/立方米,而同期杭州、上海的数据分别为0.262毫克/立方米、0.229毫克/立方米。

2、水资源面临着污染和短缺的双重压力。西北地区的主要河流――黄河,以1998年为例,监测的66.7%的河段为Ⅳ类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同时,西北地区还面临着缺水的压力,1997年西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平均为100―200毫米,而且大都集中于夏季,水资源不仅在总量上不足,而且分布很不均匀,使得西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水土流失严重。西北地区大都为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低,每年黄河都夹杂着大量从黄土高原上冲刷下来的泥沙进入下游,这不仅使西北地区的土壤肥力降低,而且使黄河中下游的河床不断抬高,严重威胁到中下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另外,西北地区还面临着土地荒漠化加速、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噪音及白色污染的加剧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自从上世纪初发达国家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促进了人类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但是随着人类干预大自然的能力和规模空前增长和扩大,在人们创造了辉煌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使人类自身面临着一系列日益严重的问题: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资源匮乏、全球气候变化、人口压力日益增大等等。

因此,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瞩目。可持续发展有着丰富的内涵,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的共识,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所以,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就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也就实现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西北地区的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以及资源、环境的支持。高素质的人、丰富的资源和与优化的环境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与条件。经济发展受到人口、资源、环境的制约,经济发展必须与此相协调。否则,经济发展难以持久,甚至人的生存也将受到威胁。因此,只有把经济发展与此协调起来,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使国民经济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保持资源和环境永续利用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政策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西北地区面临着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和保护生态环境、创造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双重任务,但是又没有现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可供借鉴。因此,只有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面向未来,才能在探索中走出一条适合于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西北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对于西北地区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1、在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时,应把二者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应当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这是由西北地区的特殊情况所决定的。西北地区位于半干旱、干旱区域内,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被破坏,不仅会造成全局性的危害而且恢复起来也十分的困难。历史上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例如在被誉为中华民族古代文明摇篮的黄河流域,3000多年森林覆盖率达70%左右,是水丰、林茂、土肥的黄土高原。然而,由于历代的开荒、砍伐、征战和历代统治者的榨取与掠夺,终于使这块有着43万平方公里土地失去了绿色的生机。近年来,黄河一年有2/3的时间断流,水土流失使河床高出地面3―10米。“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我们在经济发展和脱贫的道路上,再也不能重蹈覆辙了,否则,将会自食其果。事实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并不矛盾。一方面,通过发展经济就可以有更为充裕的资金、更为先进的技术来加强环境保护;另一方面,优美的环境又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二者是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2、调整现行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结构。长期以来,西北地区在生产发展过程中片面追求规模的扩大,忽视经济效益,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导致环境污染加剧、资源浪费严重。同时西北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比重大,科技水平落后,致使工业污染不断增加。

因此,必须改变目前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结构,由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逐步转变到集约型的生产经营方式上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由以资源开发和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向以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为主的产业演进。在这方面,西安市的发展就是很好的例证。90年代末,西安市委、市政府从西安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实施科技兴市的战略,加速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并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为突破口,抢占高科技产业制高点并逐步形成支柱产业。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使西安在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走在了前列,而且城市环境也要好于西北地区的其他中心城市。

3、多方筹集资金、增加环保投入。长期以来,资金缺乏一直是制约西北地区环境保护的瓶颈。因此必须要多方筹集资金,除了国家增加环保投入外,还要深化环保投资体制改革,提高投资效益,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吸引国际投资,并提高治理技术水平,降低治理成本。

4、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政府应当制定有力的措施加强环保产品市场的管理,培育环保产业市场,鼓励一批企业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向环保产业转轨,对优秀的环保企业及优质的环保产品在政策上予以支持,促使其尽快发展壮大。同时,通过吸引外国的资金和先进技术,组建若干有竞争力的环保产业集团,为治理环境污染提供有力的物质技术支持,并且为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构筑战略高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资源

中图分类号:X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6-0213-01

引言

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更多能源被开发和利用,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并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本身和自然环境造成的威胁和伤害,环保意识正在不断增强,也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这一意识的产生和深化进而推动了环境保护工程的发展。上世纪末为了解决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工程也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伴随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并进一步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对环境保护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环境工程的内容

(1)水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从技术和工程上解决预防和控制水污染的问题,提供保护水环境质量、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方法以及满足不同用途和要求的用水的工艺技术和工程措施。对废水的处理,一般是根据当地纳污水体的功能与当地污染物总量控制下允许的排放量及浓度来确定处理程度,

(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主要研究大气污染物的起因,并提供预防、控制和改善大气质量的工程技术措施。大气污染问题主要为人类活动所造成,主要的大气污染源有三种,即生活污染源、工业及农业污染源和交通污染源。对大气污染的防治,在宏观上应采取综合防治的策略,对主要污染物可采取颗粒污染物净化技术或者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

(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从工程的角度,解决城市垃圾、工业废渣、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回收利用的问题。由于固体废物来源面广、量大。若管理不当,必将对水体、大气和土壤带来严重污染。其中的有毒有害废物和病原体,还会通过生物和环境介质的传播,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对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4)噪声及放射性污染控制工程。自然环境中除了大气、水、植被等环境要素以外,在我们的生存空间里还充满着各种声波、电磁波、光辐射等。随着核能技术及放射性元素的广泛应用,天然石材制品进入室内装饰领域,放射性污染也在走进我们。电磁、放射性、噪声、热、光污染的防治已经成为众所瞩目的环境保护课题。

(5)污染的综合防治技术。环境工程具有庞大而复杂的技术体系。所研究和要解决的问题,不仅限于防治环境污染的技术措施,还包括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探讨和开发废物的资源化技术,改革生产工艺,以及按区域环境质量的要求,合理地布局与管理,以求得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我们应该从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全方位来考虑,以获得最佳的治理效果。

二、目前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性发展这一理念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这一思想在我国经历了漫长时期,充分展现了人类与环境之间建立的发展关系。21世纪初为了解决更加多元化的环境污染问题,我国以及大部分以重工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与此相应纲领和基本议程。充分肯定了这一理念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1世纪对外国来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国家为了应对环境问题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能理论深入人心,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产生共识。在多年环境保护工作中,我国积极借鉴国际发展经验,结合自身国情,投入到了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工作中。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环境可持续发展这一新理念被提出,伴随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这一理念很快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也为我国顺利开展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舆论基础。

目前关于环境可持续发展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这主要是因为环境保护并不只是单方面的,包含的领域较多,比如建筑、政治、科技等都可以作为环境保护内容。由于领域各不相同,因此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所以关于定义自然也就有所出入,但毋庸置疑的是都离不开“可持续发展”。我国已经召开多次环境可持续发展相关会议,会议指出,这一理念既要使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又要为子孙后代谋福祉,避免由于人类能力的提升导致环境破坏问题越发严重。

三、影响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1、人口因素

我国得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正因为如此,我国一直都是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我国社会发展。目前,我国人口数量已经超过14亿,并且每年人口数量正在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人口数量过于庞大直接导致我国环境发展缓慢,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环境的问题很难彻底解决。根据专家统计,到21世纪中叶,也就是2050年左右,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而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带来的直接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人均资源占有量将减少约四分之一左右;其次,老龄化问题严重。老龄化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主要问题,人口老龄化一方面将增加子女赡养负担,而另一方面也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影响,比如医疗等问题。据统计,2014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已经突破3亿,这也意味着老人的赡养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难题。

2、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在环境建设的和保护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但是离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速度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环境保护,但是企业随意扩张等行为并没有得到有效约束。第二,效益方面。我国环境发展已经取得了明显提升,但是环境工程施工单位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难于管理,对我国环境工程建设发展极为不利。

3、环境和资源因素

社会环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以大气污染为例,对我国六百余座城市开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城市大气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我国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致汽车数量猛增造成的。此外,水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体现在我国内陆地区较多,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且空间分配极不均匀,北少南多。

四、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我国环境的增长离不开劳动力、资源以及科技的重要作用。因此,应当逐渐提高这三个要素的比例,实现累积增长,使其成为推动我国环境发展的重要力量。劳动力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劳动力问题也始终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是人口大国,在环境保护方面,虽然劳动力并没有明显的促进效果,但是却为第一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上述三个要素中,要优先发展科技,只有科技得到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结语

综上所述,自从我国实施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相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人口数量过于庞大,无论是在人均资源占有率还是在人均資源利用率方面都要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我国正在进行工业转型,转型过程中必然需要对环境体系进行调整,而这一过程将会遇到重重阻碍。

参考文献 

[1] 丁奔.环境工程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