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养成教育总结

大学生养成教育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养成教育总结

大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第1篇

(一)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

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急速进步的当下,高校的教育尤其是养成教育需要一次颠覆性的反思和革新。面对人类精神信仰多元化、社会风气浮躁化、价值引领非单一化的影响,大学生们的诚信缺失、道德失落、价值取向畸形,种种的状况令人担忧。在这种大背景下,养成教育呼之欲出,“养成”本意为培养使之形成或长成。古人云:“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治天下之治者在于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这就是说人的本性是自然形成的,但是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则是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培养。这就要通过养成教育来实现,所谓的养成教育是要摒弃传统的知识灌输,唤醒个性的核心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让人获取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大学生养成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者的传授和指导,使受教育者对自身已经形成的行为规范和人格定式重新经过认同、理解、接纳、吸收和转换的过程,再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并在反复的强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目的就是经过养成教育的培养,使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和认知在教育实践的活动中自觉提升和修正,在充分调动受教育者自我改造积极性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受教育者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强化训练,最终使受教育者通过主观能动性的调动,通过实践、总结、感悟和学习的过程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和技巧。

(二)大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

教育学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不教育不是说要放弃教育,而是要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形式,让学生在自我意识下自觉地、主动地进行自我能力的认识,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并不断地完善自我的过程。马克思的德育论中认为,教育与自我教育是相辅相成、统一进行的过程,自我教育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促进和完善教育的必要条件和内部原动力。所谓的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就是指大学生为了树立良好的思维道德品质而自觉地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目标而进行的自我培养和修缮活动。因此,强化养成教育就要按照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和规律给予必要的外部指导,要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把教育者的要求和影响主动地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维意识和道德准则,变成他们自己的能力,并以此规范自身的思想言行。养成教育的实质和核心,就是要塑造学生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就是要在实践教育活动中培养大学生自我道德认同、自我行为监督和自我素养评价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

(三)增强德育实效性的需要

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一贯将德育作为塑造人思想品格的单向性工作。这种认识是对德育低级层次的认知,缺乏对德育教育本质内涵的界定,容易造成受教育者在思想和行为上的脱节现象,是对德育认知的偏误,充分说明了传统德育教育在实效性上的缺失。与此相反,大学生养成教育在完成传统德育教育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受教育者不断自我修缮和不断社会实践强化训练的过程,具备了双向的学习、交流和反馈的教育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道德教育的实施上具有较高的优势,它可以准确反馈和评价出受教育者在接受养成教育培养过程之后的行为习惯建立、自我修养能力及养成教育成果实效。大学生养成教育所体现出的教学互动、自我约束、自我修缮、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新模式,有效地诠释了社会实践中高尚思想品格的形成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质,增强了教育内容的传播效率,保证了养成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有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实效性。

二、素质养成教育实践路径的探索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是长春师范大学总结多年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经验,历经10年教育积累,探索出的适合师范院校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教师素质、身心素质、特长素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构建了全员养成、全方位养成和全过程养成的格局,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示范性。

(一)明确的目标体系有助于全方位养成

根据素质养成教育的规律和学生行为养成的特点,制定整体、阶段和专题相结合的目标体系,从而实现养成教育的全方位进行。整体目标确保养成教育的长效性,阶段目标夯实养成教育的过程性,专题目标保障养成教育的操作性。通过循序渐进的目标培养模式的实施,在过程中赋予养成教育目标的新内涵,有效地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相融合,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体验式内化过程,着实地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整体目标的设定要从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来关注,要以师范养成教育的特点为切入口,将“思想道德素质、专业能力素质、教师综合素质、身心素质、特长技能素质”五大目标合理融入整个教育过程中,分步骤、分层次整体实施推进。要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根本抓手,根据高师院校学生特点,在专业能力素质培养和学生特长技能素质培养上下工夫,同时狠抓教师综合素质和身心素质,强化教师基本技能,让学生具备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运动机能和心理适应能力。阶段目标要侧重养成教育的过程指导,大一阶段为适应期,侧重于大学认识、诚信爱国、三观培养、专业学习、自我展示、自我设计的导航。大二、大三阶段为发展期,侧重于学术科研、实践创新、身心健康、职业道德、特长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大四阶段为成熟期,侧重于学生多种素质的综合运用能力、与社会的对接能力的养成。

(二)明晰的实施体系有助于全过程养成

在目标体系的指导下,实施体系就要紧紧围绕学生的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采取教学、实践和考评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建设,全力提升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教学水平。通过“课内课外”“动手动脑”“软件硬件”“教师学生”的四个结合,全过程训练,全方位覆盖,加强学生教师基本技能培养,促进学生从教能力的整体提升。教学环节中要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拓展教学新模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渠道,把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思想政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把知识传授与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相辅相成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融会贯通,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选修课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实践环节中要整合育人方法,创新实践体系,拓展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养成教育途径。

(三)完善的保障体系有助于全员养成

大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大学生文明素质 养成教育 高校教育管理

199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分析21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时,被列为第一位的是人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的挑战。专家指出,高境界的理想、信念、责任感、强烈的自立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是21世纪人才规格的突出特征,这也为中国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当前,中国正处于大变革和社会转型时期,教育应从可持续发展出发,确立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学校要从为学生的升学与就业做准备,转向为学生的人生各个方面做准备,即全面的素质教育包括智能、品德、价值观、态度、情感和社会参与能力等方面,而这种合格人才所具有的文明素质,正是养成教育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文明素质的养成教育是指以高校为主体,在家庭、社会的配合下,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形成和发展规律,运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对大学生施加系统影响,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1]重视养成教育是目前国内外高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共识,是大学生文明素质教育的重要教育理念,对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德和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尝试从高校教育管理角度出发,谈谈对高校大学生文明素质养成教育理念的几点意见。

一、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

养成教育离不开规范的制约,它以制定科学完备的规章制度为起点,并以组织纪律、行为训练、严格管理等行政措施来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为此,首先,要建立健全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符合教育规律和培养目标要求的管理制度,使得养成教育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要杜绝学生的侥幸心理和社会中人情关系在学生制度规范中的泛化,使学生对制度产生敬畏心理,从而对校园和社会上不成文习惯的敬畏甚至过渡到对校园和社会上复杂现象背后的基础性秩序的敬畏,形成制度文化的威慑力量。最后,制度执行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相联系,动之以情,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对制度认同。在具体执行中,教育者要注意动态方法和静态方法的结合,随机应变地采用动态方法,增进执行主客体在相互理解基础上的协调,使得制度更加人性化。

二、扎实开展学生行为训练,重视良好习惯意识培养。

开展行为训练,促成习惯意识培养是大学生文明素质养成教育的重要手段。英国教育思想家洛克在研究孩子教育时曾说:“应该利用一切实际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时机给孩子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这就是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2]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也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高校在教育中需更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国意识、集体意识培养。

重视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表达爱国情怀,利用时事政策课、主题班会课,客观分析国情、政策和敏感问题,不断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大学生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和谐团结的集体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人、对社会的责任感。高校努力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班风,关注学生的个别性,使学生主动融入集体中,在集体中学习为人处世。

(二)责任意识培养。

高校要运用多种途径把大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并以“人人参与和谐校园文化创建”为抓手,开展责任感教育。一要通过高校课堂讲道理,明确责任重于泰山;二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担当;三要进行活动总结和心得体会反馈,深化体验,强化责任感。

(三)独立学习意识培养。

学生始终是高校工作的中心,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需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要继续推动课堂教学,教学内容的深入和可理解性、教学方法的创新等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需要;二要坚持学院、系部、班级三级管理制度,有效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学,以此作为了解学生学风动态的直观依据;三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意识培养。

大学生自我教育是指大学生为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自觉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是大学生实现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自我培养活动。[3]要按照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予以适当的引导,充分发挥他们提高思想品德的自觉性、积极性,进行成就感和挫折感的激励教育,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理性的目标,引导他们把教育者的要求和道德教育的影响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规范。

(五)应用型高校大学生职业意识培养。

要使学生能够与行业、企业实现无缝对接,就须进行职业养成教育,这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高校在理论教学中可结合本专业特色灌输职业教育理念,也需塑造职业意识养成教育的环境和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高校可以利用网站传递行业的前沿信息,引导学生了解最近动态;利用宣传栏、展板展示与行业相关的活动和知识;利用办公室和教室悬挂名人照片、语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课外活动期间邀请行业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也可以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就业实习基地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习岗位上将所学知识与工作紧密结合。

三、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调动各方因素,形成养成教育全程化、全员化。

养成教育需要依靠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合力。首先,养成教育须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凝聚家庭教育力量。想方设法让更多的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相关政策及学生在校表现,长期有效地与家长保持沟通,有问题要第一时间告知家长。

学校教育在整个大学生养成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和中心环节,是养成教育的重中之重。在高校,对大学生成长影响最大的外界因素,莫过于他们最值得信赖的老师。教师必须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努力做到用崇高的政治信仰和道观念去点燃学生的理想之火,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去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用良好的修养去做学生行为的楷模,通过言传身教给学生以文明的熏陶。同时,高校也要注意网络环境和社会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引导学生浏览健康网站,获取健康信息。

大学生生活在家庭、高校、现实社会和网络世界构成的四重社会中,其养成教育需要各方面密切配合,以形成教育合力,坚持反复抓,抓反复,方能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

大学生文明素质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高校可从制度、教育、管理层面努力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环境,形成大学生文明素质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诚然,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需要持之以恒,更需要文化理念的支撑,这将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徐柏才,李从浩.关于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2).

大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英语教育 养成教育 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8-0132-01

一、养成教育的概念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使其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的教育。它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习惯是把信念变为习性,把思想化为行动的过程。它是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是构成一个人个性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人个性心理特征的主要标志。

二、英语课堂中养成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的规模开始迅速扩大,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地区从无到有,且日益增多;同时英语教学的方法、手段、教材也不断地改进、更新,使中小学的英语教学逐步走向正规,为向高校乃至社会输送优秀的外语人才作出了基础性的贡献。但是,通过观察和分析近年来在校大学生和求职大学毕业生、研究生英语的具体情况,我们发现,现在的学生虽然接受的信息量更大、学习方法和途径更灵活,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在某些方面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习惯,因此没有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对英语语言文化知之甚少,缺乏自学能力,使得他们在上大学以后,显得后劲不足,甚至影响到以后的发展。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英语教师们忽视了英语课堂中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提高英语成绩,更要把他们培养成具有丰富的英语文化素养、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材。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将目光放得更远,从学生的终生学习出发,在长期的教学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耐心。

三、英语课堂中养成教育的内容

1.意志品质的养成

由于英语本身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文化体系,因而英语学习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体悟过程。在这个体系中,语音、词汇、语法、意义的表达方式都不同于母语,学习过程中的每个方面都要求学生能够重新组织思路,进行大量语言接触和语言练习。整个学习过程可以说既漫长又艰辛,需要不断重复大量的、琐碎的练习。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它可以使学生摆脱来自各方面的干扰,把注意、感知、思维等智力活动坚持下去,对学习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敢于探索,勇往直前。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②正面引导和督促,端正学生学习目的和态度;③给予赞扬和肯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④加强行为训练,培养学生的坚持力;⑤严格要求,培养学生抵抗挫折的能力;⑥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自制力等。

2.学习习惯的养成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与预习习惯。要让学生在每节课之前都知道教师上课要检查什么,自己应该预习什么。预习对于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预习的目的和要求必须明确清晰。重视课前3分钟学习效率。如果学生课前总是能认真地读写,一上课就能进入角色,我们的课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2)让学生养成大胆开口说英语,用英语积极思维的习惯。在课堂上,我们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鼓励他们大胆说英语,高声回答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对于学生口语中的个别错误应适当指正,但千万注意不能因此而挫伤他们说英语的勇气。同时要让学生养成静听别人读说,尊重他人的习惯。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培养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用宽松的心态去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促使他们在课下为这种展示而积极准备。

(3)让学生养成积极的课堂竞争与合作的习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语言对话与操练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堂操练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固定合理的分组。根据不同的操练方法,采用合理的分组方式。教师尽量使用简洁生动的指令语言,甚至体态语言,使学生能迅速领会训练方式并快速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成员之间、小组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分组要固定合理。既节省了每次组织的时间,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让学生养成课堂记录的习惯。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五个本,即课堂记录本、作业本、默写本、改错本、作文本。每个本子书写要求规范、工整、美观。分工细致明确,各得其所,便于学生以后查阅和归结总结。

四、英语课堂中养成教育的实施

1.英语教师要率先垂范、严于律己

如果英语教师有丰富的英语知识、规范的发音和漂亮的英文书法,学生自然地视老师为学习的楷模。

2.对良好行为的引导和训练

英语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中创造机会和情境培养和训练学生,在练习和活动中帮助学生形成英语思维,在反复要求中增强学生的意志,在褒贬的评价中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3.学校与家庭相结合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一方面使家长了解学校对学生英语学习各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家庭来了解学生在学校以外的一些学习情况。

参考文献

1 肖昌斌等.播种习惯 收获成功――云梦县中小学习惯养成教育纪实[J].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8(2)

大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班主任的责任重大。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多年来我一直注重各种习惯的养成教育。

班主任工作与班集体的管理成效紧密相连,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组织者、建设者,是班级的中心和灵魂。回顾自己当班主任的历程,感受最深的是:要把一个班级搞活,全班同学做到“心向一处想,眼向一处看,劲往一处使”,首先要抓好以下这几个方面。

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建设良好的班风。有人说:“小学生相信老师,初中生相信课本,而高中生只相信自己。”大专生已经经历十二年规范教育,对养成教育各项要求以“知其然”但知错犯错,虚心接受,屡教不改的现象时有发生。抓一下,好一阵,反反复复。寻其根本原因,差在习惯养成上,因此关键是抓养成教育。

在养成教育种班主任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我的具体做法:

首先,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班主任主导作用。发挥班主任的示范作用,带动学生,充分利用“身教”这一教育资源,做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文明行为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不迟到、不早退。教师的行为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守时、讲卫生等习惯也就逐渐形成。

班主任抓养成教育的计划性要强,工作思路要明确,方法要恰当。针对本班实际,我确定了养成教育的工作重点,即培养学生养成遵章守纪、团结友爱、勤奋学习、文明礼貌、锻炼身体等8个习惯。确定养成教育的目标使学生做到“四学会”,即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办事、学会健身。有了明确的工作重点和目标。针对本班实际又制定了班训和班规,要求每位同学养成“一日四问四答”(四问:做什么?怎么做?怎么样?怎么办?)的习惯。为养成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要探索正确的教育思路,充分尊重学生。有位教育家说过:“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量多地尊重一个人。”因此,在工作中,一方面,我按照《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制定的校规,对学生言行、举止、着装等各方面提出严格要求,使学生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另一方面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如学年初,班上学生喜欢打电脑游戏,屡禁不止。后来我改变策略,在班委课上,让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说出为什么喜欢打?打电脑游戏有什么作用?最后他们终于明白了打电脑游戏害大于利,纷纷表示以后真的不玩了。针对这一现象,我及时推出了《违纪流动登记本》的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样,师生之间的心灵相互交融,愿望和目标达到一致,管理工作也就是得以顺利开展了。

最后,要讲究正确的教育方法,重视后进生的管理和转化工作。后进生的管理和转化工作的好坏制约着养成教育工作的成效。后进生有很多心里障碍,因为平时不被重视,不受信任,因此大多十分自卑,疑虑重重。对待后进生我有两个原则:不歧视,给予更多的关爱:不放弃。积极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他取得进步、获得成功时及时肯定,衷心祝贺。例如我班部分学生由于在初高中时养成不良习惯在校以后经常旷课迟到,甚至抽烟、上通宵网且屡禁不止,后通过我与辅导员老师通过家访谈心举例与他交朋友了解他的想法和他分析错在哪里,让他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通过正确的引导使他由后进生转化成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大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第5篇

1、根据近3个单元的(作业)测试情况,召开4月份的全体学生家长会。

2、继续加强对全班同学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1)、训练学生课间文明活动,注意活动安全。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同学间团结互助和热爱生活的良好风气。

(4)、组织学生学习和背诵《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结合学校的《一日学习常规》,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班级常规整治:课间操、眼保健操、路队、卫生的扫除、纪律等要安静、有序地进行。

(6)坚持让值日班长每日要督促值日组长要及时开、锁教室后门。

3、班主任学习情况:及时有效地学习班主任培训的学习材料,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创造性地开展班主任工作计划,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谈心,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4、召开了两次: “学守则、学规范,争做好少年”的主题班会。

5、组织学生出本学期四月份的“热爱祖国”的主题黑板报。

6、组织学生认真复习,迎接期中考试。

7、张贴并宣传手足口病的有关危害及预防,并做好晨检工作计划。

8、配合学校完成了春季疫苗接种工作。

9、进一步对安全档案盒进行整理,并实施运行。

10、在班级内建立英语角,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氛围。

11、进行了行为规范标兵的评选。

12、完成了课程资源的征订工作。

二、从这份班主任工作总结中,可以看到本月份的不足之处:

1、两名监督员有时不能够以及到岗。

2、教室内卫生需要进一步加强。

3、学生的思想、常规等还有待加强,大部分同学关心集体,为班级争光的集体荣誉感不强,以3月底学校举行的全校学生运动会为例,我和杨静老师一起挑选运动员,但由于大部分同学的集体荣誉感不强,很多同学不愿意积极参加运动会,怕累等。结果是,班级的体育成绩不够理想。由此,我明白了班主任工作就是要把每件事情做细,而是多花些心思去了解、去倾听,充分调动起全班同学关心集体、为班级荣誉而努力的信心和决心。

4、对学生吃零食、乱花零钱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其危害。

三、五月份的努力方向:

1、继续加强学生的常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召开五月份的部分家长座谈会,站在家长的角度与家长沟通、交流。

3、尽量抽出多些时间和孩子们相处,多留心孩子们的心理世界,多和家长沟通。

4、配合体育教师让学生积极学做新眼保健操。

5、做好个人工作计划,结合期中测试情况,反思自己前段时间教学和学生学习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6、继续响应学校的号召,加强对吃零食、带零花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