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徽建筑论文

安徽建筑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徽建筑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安徽建筑论文

安徽建筑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致谢一:

历经半年多时间的磨砺,硕士毕业论文终于完稿。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由于得到了许多的帮助和关怀才能得以最终完成。在这里要对他们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

首先,我要深深感谢我的导师肖亚明老师。本论文是在肖老师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开题、资料搜集到写作阶段,肖老师都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和鼓励。在研究生三年时间的学习中,肖老师严谨的治学之风、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宽广的胸怀将影响和激励我的一生。借此机会,我谨向肖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

其次,我还要感谢我的同门王金祥、刘顺、程鑫、夏晶,我的室友李健、缪彤彤和师弟师妹董文秀、汪俊等等诸位同学,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给予了我不少的帮助。同时,感谢他们三年来对我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各位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始终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术氛围。能在这样的团队中度过我的硕士阶段,是我极大的荣幸。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给予我学业上的支持理解和生活上的关心,他们给了我极大的鼓励。

论文致谢二: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三年的研究生学习就要结束了自己不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取得了诸多的进步,而这一切都师、同学及朋友的帮助。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宣以琼教授,本文的研究与撰写工指导和教诲下完成的。从课题的选择,资料的收集,以及文性研究到论文撰写的整个过程中都凝聚着宣老师的心血和汗识、敏锐的洞察力对于我顺利完成硕士论文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学术思想、求实的工作作风都使我受益匪浅。

三年来,宣都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在此,谨向我的导师宣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其次感谢我的同门曹志强、吴安斌、刘宗族、李小庆、喜、张俊,感谢他们为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以及期助!感谢他们陪我度过多姿多彩的研究生生活!

感谢我的室友贾莉莉、余珍三年来对我的支持与关心!

感谢百忙之中审阅论文的每一位老师,本文还有许多不正!

论文致谢三:

在硕士生涯即将结束之际,回想在合肥工业大学近七年的求学之路,心中感慨万千。本论文是在苏馈足副教授指导下完成的,同时也离不开许许多多人的无私帮助,在此谨对他们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

首先,感谢导师苏馈足副教授在我读硕期间的悉心指导。苏老师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敏锐的洞察力、缜密的逻辑思维、渊博的学术知识使学生深受裨益,敬佩不已。在对待科研严格要求的同时,在生活方面苏老师也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对导师的悉心指导与谆谆教诲表示最真挚的感谢!

感谢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石先阳教授以及武超老师,在实验室的提供以及实验的操作方面,他们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能够在这么好的实验室中学习是我的荣幸。在此,我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感谢安徽建筑大学李卫华教授及他的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他们给予的无私帮助和指导,他们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是我学习的榜样!

感谢课题组董军、郑丽、沈俊、方晖、邓绣坤、康加廷、金旺红、袁瑞、张明、张易培、陈飞、林坦、潘凯等,我的实验是在他们的协助下完成的。同时感谢实验室所有老师。

感谢我的父母及家人,在我多年的求学生涯中所给予的物质及精神支持,你们的理解和支持成为我锐意进取、勇攀高峰的力量源泉,在此深表感激之情。

再次对上文中所有提到姓名的和没有提到姓名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并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朋友们。谢谢!

论文致谢四: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走向结尾,本人的学位毕业论文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再次,我要感谢母校西南交通大学,在这里,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与支持,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李百毅老师,三年过来,李老师让我对自己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都有了新的认识,从论文的选题到课题组的成立,直至最后论文的落稿,他都倾注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并使我日后在建筑设计的道路上坚定的走下去。

安徽建筑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视觉系统;巢湖医院;医院形象

1 巢湖医院视觉系统成因

巢湖区域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巢湖区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渊源,对巢湖区域文化的具体文化事象和文化特性进行系统的研究。其中医院的建设也是具体文化事象之一,[1]医院视觉系统是在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出现的,之前医院和相关机构,没有整合出对应的医院视觉系统。巢湖地区从五十年代初医院纷纷开始有了建立,那时的医院只设立各个医疗科室的指示牌和标牌,医院的修饰也只有简洁的白色墙体和单色调的地面构成。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医院的分类越来越细化,不同性质的医院也随之兴起,导致医疗环境竞争越发激烈。

除此之外,医院最主要的服务理念是以人为本,它不仅仅要体现在医疗硬件设施和医疗环境体系中,还要从对患者自身对医院视觉要求出发,让患者清晰的就医。在此背景上巢湖地区医院开始重视视觉系统的研究。

2 巢湖医院视觉系统定义及分类

医院视觉是指体现医院的视觉特征是大众对于医疗机构的总体认知。它包括了医院的建筑视觉、服务视觉、环境视觉等形象。

医院的建筑视觉是医院外在视觉表现。建筑视觉是就医者对医院建筑造型及空间等功能要素的综合体现。医院的建筑设计应该具有现代设计的风格特征,首先现代风格的设计是以简约的造型为主,这样的造型往往给人亲切信赖的感觉,其次,简约的建筑,能节约一定建筑成品,降低医院支出,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它直接涉及就医人的医疗选择。然而医院的建筑不应完全注重形式的新颖性,而是要强调其建筑的功能性。

服务视觉是指医务工作者在医疗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视觉,它由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是医疗人员的服务行为,来体现医院的综合医疗理念,患者心目中产生的印象与评定。医护人员医疗过程中行为优劣很大程度上影响就医者的求医情绪,可以让病人出现信任感和焦躁感。因此,服务视觉优化对建立医院的品德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医疗工作人员的服装通过色彩和款式的统一来确定医院的总体视觉形象。

因为人的情绪可由色彩的关系,如:饱和、明暗、冷暖不同从而引起视觉、情绪、行为上的变化,所以色彩可以在医院视觉系统中,调节受众的情绪,同时服装款式的统一可以很好起到明确医院医护的区域划分。根据调研巢湖市三康医院,可以发现色彩的属性和导向缺乏些实际的应用。

环境视觉是医院环境的综合体现。它能恰如其分表现出巢湖医院视觉形象的外在,还能表现出其内涵,其中最主要的是医院的医院视觉形象。它是将各种信息载体遵循视觉运动法则进行编排、组织与处理,传达内容的层次,表现形式的特点、流程的节奏。[2]

医院视觉形象是医院环境视觉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医院视觉包括了显性视觉和隐形视觉这两类形象语言,显性视觉就是直观接受的视觉信息,它是观者通过感官接受的形象。而隐形视觉则是观者主观感受的信息内容,大多被赋予寓意,它是通过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总结出隐形视觉的信息含义,一般能够体现出个人的身份及医院的文化精神,进而使这些文化精神视觉以外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让观者清晰的认识医院的信息,达到识别的目的。它具有一定抽象的特征和文化含义,如要视觉符号变为医院的形象,一定要了解符号的含义和视觉传达的方法,既对医院的信息元素进行总结、归纳、提炼、视觉设计使之转换成视觉符号的象征。[3]医院视觉是将医院的理念,转变为视觉化的传达方式,使医院的人文思想,经营理念等信息内容传播出来。让大众能直观的接受医院的信息,以达到认知的目的。

如巢湖三康医院是巢湖市历史悠久的一家医疗机构,始建于1952年,发展至今一直秉持着“以人为本、科技领先、用心服务、追求卓越”的理念,建立起了巢湖人心中满意的医院形象。当今,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就医者对医院的要求,除了技术本身的需求同时需求医疗优良服务质量。三康医院就顺应时代了发展,提出以医院办院方针为宗旨的核心价值观,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三康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底蕴。在医院发展的不同关键时期,及时有效的表现视觉形象,把巢湖地域文化和三康医院文化宗旨传播给人们。从古至今就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设计,中国地域元素是传统文化的表现形态,是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传承性和独特性。[4]民族文化元素、自然元素在图形符号中的展开运用,从而为医院视觉识别设计开拓新的思路,为进一步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满足人们多元化的视觉需求提供更有效的途径。[5]

3 结语

我们可判断出巢湖地区医院视觉形象系统可以作为一种医院的经营策略。它是将医院文化理念,通过视觉化的表现形式迅速准确的传达出来,从而使医院的文化理念及导向以视觉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大家及时获取医院的信息或者达到一种识别的目的。医院视觉系统的内容要体现出文化价值,就必须将医院的办院方针、内部环境、服务宗旨等特点甚至未来发展方向变换为视觉符号的形式,建立起医院视觉形象准则,方能突出其特色。

参考文献:

[1] 张媛.巢湖区域文化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8.

[2] 曹方.视觉传达设计[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92.

[3] 张军.视觉传达应用基础[M].辽宁美术出版社,2015:28.

[4] 谢归洋.浅析中国元素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4.

[5] 杨明朗.图形符号在医院视觉识别设计中的分析[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2.

作者简介:肖康(1985―),男,安徽芜湖人,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与理论。

安徽建筑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村镇建筑;抗震;发展方向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大陆6度到9度地震区占国土面积达60%。而我国村镇地域广阔,多数处于地震区,加之农村建筑多数是自建,抗震能力非常薄弱。因此,一旦发生地震,村镇建筑的损毁极为严重。

1安徽省村镇建筑抗震研究现状

安徽省村镇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建筑使用的材料简单,一般以砖、石为主,甚至有的建筑还在采用土坯和砂子作为建材。村镇建筑以自建为主,其最主要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安徽省的村镇建筑多采用土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这几种结构的建筑在抗震方面本身就存在主体结构材料强度低、结构整体性差、房屋各构件之间的连接薄弱等问题。以我省村镇建筑中最常见的砌体结构为例。砌体结构施工工艺简单,造价相对较低。很多建筑采用单侧悬挑走廊不封闭砖混结构体系。楼房层数多在2到3层。有的房屋为满足使用功能性,采用大开间、大门洞等,从而削弱了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砌体结构是由脆性材料组砌而成,主要依靠墙体为承重构件,其刚度比较大,当发生地震时,墙体受到反复剪力作用易形成“X”形裂缝和贯通窗间墙的水平裂缝。另外部分结构没有混凝土垫块和圈梁,梁与砖柱在构造上无法保证刚性连接,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抗侧刚度全靠建筑的横墙和纵墙提供,缺少多道设防措施,承重墙体失去承载力将导致房屋发生突然倒塌现象。忽略抗震设计。大多数村镇建筑都没有专业的设计人员进行指导。基本上是按照居民的个人意愿设计,结构体系比较混乱,布局不合理、平立面布置不规则、质量和刚度变化不均匀等。

2提高村镇建筑抗震能力的措施

2.1选址要合理

根据相关资料表明,房屋建造应该选在平坦开阔、土层密实、均匀稳定的有利地段、不宜在软弱土层、可液化砂层、河岸、古河道、陡坡、松软场地建房,不应在可能发生滑坡、塌崩、地裂、泥石流及有活动断层的危险地段建房。

2.2建筑平面立面布置要力求规整

从抗震的角度出发,建筑的平立面设计应形状规则、对称。如因使用和美观要求必须将平立面布置成不规则时,应用防震缝将建筑物分割成若干结构单元,使每个单元的平面尽量规整。

2.3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

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接。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要均匀。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

2.4加强结构的整体刚度

①要做地圈梁。以提高房屋的整体空间刚度、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对建筑物起腰箍的作用,提高砖石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防止由于地震或其他较大振动荷载对房屋的开裂破坏。②做好楼层面要设置圈梁。圈梁的作用是加强砌块墙体的整体性,将楼板与圈梁连牢箍紧,形成闭合的平面框架,对抗震有很大的作用。③,重视构造柱。为了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的墙体总还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与各层圈梁连接,形成能够抗弯抗剪的空间框架,它是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种有效措施。

2.5处理好细部构造

楼梯、女儿墙、挑檐、阳台、雨棚、装饰贴面等细部构造应予以足够的注意,不可忽视。很多时候,遇到地震,女儿墙、阳台、烟囱等构件容易掉下来伤人。所以这些构件一定要和主体结构连接好。

3提高村镇建筑抗震能力的建议

目前安徽省村镇建筑抗震防御能力差,主要原因是建筑结构专业技术服务无法延伸到的村镇区域。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可以因地制宜通过发放标准图集,宣传广播等方式进一步完善村镇抗震建设技术标准,弥补缺乏专业技术和专业施工人员的不足。并且图集的制定,应到简明扼要,还要符合安徽省当地的建筑材料和建筑习惯。图集要想在我省广大村镇地区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还要依靠政府和基层部分进行图集的推广和宣传,加强村民的抗震意识。针对现有的村镇建筑,应组织专门的专业队伍,对还在服役的村镇建筑进行震鉴定和安全评估,对抗震性能较差,房屋较为简陋的,无法通过加固处理的房屋,进行拆除。对结构相对完善的房屋,应该对其抗震重要部位进行加固改造,使改造后的建筑物符合当地设防烈度的抗震防御能力,使其在遭受地震时,建筑物不会因为结构破坏而引起更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村镇建筑抗震结构体系的发展,应以产业化技术发展、生态环保建材应用、结合新农村建设与村镇地域特点,研发低成本抗震结构和低成本隔震结构。轻钢结构、轻钢-砌体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等新型抗震结构体系,在村镇建筑中有良好发展空间,应深化研究。提高广大村镇建筑的抗震防灾能力,不能脱离乡村的实际。目前,我省乃至全国很多地区的村镇经济尚不发达,因此,在考虑提高村镇建筑抗灾能力的措施时,主要不是让群众放弃某种结构类型而选择另一种结构类型,而应是针对现有结构类型和建造方式在地震灾害中表现出的不足加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和加强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再忠.安徽省中小学教学楼抗震结构形式调查与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3).

[2]石宁,余海铭.咸阳市农村建房抗震设防存在问题及应采取对策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6,(4).

[3]朱雁茹,谢杰,钟宪明,等.既有村镇房屋现状调查及抗震对策研究展望[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6,38(2).

[4]曹万林,张勇波,董宏英,等.村镇建筑抗震节能结构体系研究与应用[J].工程力学,2015,(12).

安徽建筑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应用物理学;建筑物理;“2+2”人才培养模式;模块化课程体系;特色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210-02

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隶属理学学科,是国内开办历史较早,开设院校最多的专业,从2004年安徽建筑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开设招生始,我们一直在思考:在安徽建筑大学这样一所拥有50多年办学历史,以工科为主、土建类学科特色鲜明的省属普通高校,怎样才能培养出具有比较优势和较强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社会需求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特别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应用物理学专业特色人才呢?面对如何把应用物理学专业“办出特色、具有竞争力”的命题,我们在“结合”环节寻求破题。依托学校大土建学科优势与特色,我们在专业教育中融入、渗透土建类知识,赋予学生以本专业服务建筑行业的知识和能力。经过几年的办学实践和发展,该专业目前形成了以建筑物理为应用点,以建筑节能技术与建筑声环境等领域的设计、检测和研究为重点方向,构建了以“基础+平台+专业(方向)模块”特色鲜明的课程知识体系和“2+2”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应用物理学专业有两个稳定的方向:建筑声学和建筑节能。其中建筑声学方向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建筑声环境检测与设计等相关知识、能力和素质;建筑节能方向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实的物理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建筑节能检测设计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我们探索出的应用物理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新途径,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方面,成效显著。专业办学至今培养的学生在建筑声学(室内外声环境)、建筑热环境、建筑光环境和建筑节能方面能力突出,特色鲜明,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2012年7月11日,《光明日报》(第16版高等教育)以“这样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题进行了专门报道。本文从应用物理学办学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培养学生质量等几方面进行总结。

一、理念创新,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

根据应用物理学专业教育对象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努力转变教育思想,建立现代工程教育理念,强化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学校“土建类”学科齐全的优势,结合应用物理学专业的特点和社会对建筑热工、建筑节能和建筑声学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着力推进素质教育,树立现代工程教育理念,强化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施“2+2”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促进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融合,凝练专业特色

根据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和我校学科的特点落实“突出育人,强化基础,注重应用,凸显特色”的人才培养原则,采取以获取知识为基础,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手段,以发展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2+2”人才培养模式。

1.调整应用物理学专业教学计划。转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重视创新型复合人才知识结构建设的教育思想和价值观。前2年进行公共基础课程、物理学科基础知识及专业平台知识教育,后2年注重专业方向课程知识以及实践教育。专业方向课程依据社会、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灵活动态设置,保证知识的可扩充性、先进性和适用性。

2.加大应用物理学专业课程体系知识模块化建设力度,注重应用物理学专业教育的特色性。采取公共课程模块、专业平台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实践课程教学模块。其中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的设置具体包括:建筑声学(室内外声环境)类知识子模块、建筑热环境类知识子模块、建筑光环境类知识子模块和建筑节能类综合知识子模块。鼓励学生交叉选课,拓宽知识面,构建以人为本的有特色的知识结构。

3.加强实践教学,推动理论联系实际,深化知识实践应用。建立创新实践基地,加强学生生产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生产实践能力;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模式,学生通过参与企业科研项目、开发新产品以及完成生产任务等途径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4.进一步通过跨专业选课,选读副修专业,实现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

三、加强“课程资源平台”建设,更新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改革,推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促进课程建设。经过多年建设,《量子力学》、《物理实验》等课程分别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近年来应用物理学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如《声学基础》、《热工基础》、《建筑声环境》、《建筑节能设计》等依次申请校级优秀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资源共享课程2门、视频公开课1门)并获立项建设。我们特别注重对应用物理学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更新、完善、整合和提高,使其贴近工程应用前沿,从而对实践教学更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目前我们先后主持了8项省、校级教研项目,发表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20余篇。并多次荣获安徽省、安徽建筑大学优秀教师奖、教学成果奖。这些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与取得的成绩,有力地推动了我校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发展。

安徽建筑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古建筑测绘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一次多学科综合实践教学环节。本文结合实践,阐明了建筑规划专业中古建筑浏绘的重要性,分析了古建筑测绘教学模式的现状及问题。重点研究了古建筑测绘教学的方法和实践,详细介绍了多媒体教学、双导师负责制、断浏绘技术的引进、实习教学中建立实习基地和高年级负责制教学的经验和方法,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考核方法。

古建筑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又是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的一种载体。古建筑测绘是保护、发掘、整理和利用古代优秀建筑遗产的基础环节,为建筑遗产保护提供科学记录的档案,使保护工作科学、有效地进行,同时又为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史教学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为继承发扬传统建筑文化、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提供借鉴。古建筑测绘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个学习和研究的过程。通过古建筑测绘,会给予人们以艺术的滋养和传统的熏陶。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学专业创办于1960年,到目前为止己招收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学生24届,园林专业本科学生6届,为国家培养出2000余名建筑学及相关专业的专业人才,其中绝大部分成为安徽省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和设计单位的骨干技术力量,已经成为培养安徽省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及园林景观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主要基地,并在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

古建筑测绘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一次多学科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古建筑测绘的学习,增强对中国建筑传统经验的感性认识,深刻理解、巩固和灵活运用中国建筑史、城市建设史、建筑测量、投影与制图、建筑设计基础、计算机制图等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并进一步加深和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优秀建筑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论修养,培养建筑空间概念、尺度感和设计思维能力,提高制图表现包括计算机制图水平、审美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亲手把建筑实物按比例制成工程图纸与数据资料、掌握测绘方法、加深对建筑造型与营造方法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建筑空间概念和设计思维能力,提高图纸表现力,为学习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奠定基础。这些图纸与资料为发掘、整理、研究和保护、维修、开发中国古代建筑遗产,为继承传统并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为中国建筑史的教学等方面,提供丰富而翔实的基础资料。

古建筑测绘是测绘学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建筑遗产记录、监测以及保护工程实施等方面的直接应用,从技术上可归人侧绘学的分支中的工程测量学的范畴。但是,测绘技术方法只是手段,并非古建筑测绘的全部,它包含了对建筑遗产在科学与人文、技术与艺术方面的体验、认知、理解乃至探究、甄别、发现和评价,包含着对建筑实体、空间及其精神意蕴的理解、再现和表达。因此,古建筑测绘的教学应区别于单纯的工程测量学。根据建筑、规划专业,古建筑侧绘多年教学的经验,现对建筑规划专业古建筑测绘的教学做出一些研究和探讨。

1、古建筑测绘教学模式的探讨

建筑规划类专业教授古建筑测绘课程的目的,是经过具体的实践教学,可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使其思想情感领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学生经过在艰苦环境中的严格训练,在职业道德、吃苦耐劳、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也得到相应提高。

1.1古建筑测绘教学现状

古建筑侧绘综合运用测量和制图技术来记录和说明古建筑,所以古建筑测绘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两大特性。目前,各高校的古建筑测绘的教学模式大致相同:

(1)给学生讲授测绘基本理论知识、运用及仪器操作方法;

(2)学生按4-6人分为一组,进行古建筑对象的考察与测绘;

(3)在现场各小组分工绘制草图;

(4)以草图和采集的测绘数据为依据,各小组绘制正式测绘图纸。

这种教学模式为建筑教育、建筑史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上述教学模式逐渐不适应学科的发展和古建筑测绘教学的目的,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规划专业学生对于古建筑测绘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热情不高;

(2)一般高校古建筑测绘都设置在酷热的暑期进行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测绘工作的开展、管理与进程会受到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工作效率也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3)测量工具和测绘手段已跟不上工程生产实际的需要,导致测绘的效率低、成果差,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和测绘技能的传授。

(4)考核方式各高校千差万别,大都以手绘图纸作为教学成果,采集数据的记录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表格存储也各不相同。

(5)学生测绘实践教学后,缺乏书写实践和学习心得体会。并对古建筑保护、蕴含的历史文化及精神的提炼与宣传不足。

1.2古建筑测绘教学新方法

古建筑测绘的教改与实践在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教学模式有其优越性,但现在技术的进步,这种模式需要进行革新。古建筑测绘课程充分地体现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根据企事业岗位的实际需要,结合正在企业从事古建筑岗位工作的学生及专家的建议,可以创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情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为引导,学习过程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要实现该教学目的,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古建筑测绘多媒体教学方法

利用多年的教学实践与计算机模拟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在古建筑测绘教学中引人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古建筑测绘基本理论知识、测绘方法、技术要求和仪器操作技能等。

在古建筑测绘教学中运用多媒体CAI或PP7,课件,以文字图像、连续动画、片断动画以及视频资料等手段,从多个角度演示古建筑的方方面面,把测绘方法动态化、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从而优化了古建筑测绘插图教学及教学过程。此外,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化,并增大了古建筑测绘内容及方法的教学信息量。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准确理解图的内涵、掌握正确理论的教学目的,并且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双导师负责制教学方法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规划专业与企事业合作紧密,在安徽省影响较大,校企合作产学研比较成熟。这就为双导师负责制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学生在校内接受课堂理论教学;在企事业中对在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古建筑测绘现实问题运用所学测绘知识进行处理,并有企业导师指导和传授实践技能和仪器操作。这就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对实践中的方法和技能的透彻理解,动手和操作能力也得到培训和提高。单纯的课堂教学和课堂实验难以得到这样的教学效果,而且实现高等院校与企事业产学研联合,对促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3)新测绘技术教学的引人

传统的古建筑测绘以直尺和角尺、垂球等工具直接量取建筑物及其构件的尺寸,获取的最终资料是图纸和一些文字记录。这种方法优点是原始简单,但精度与效率低,且登高测量有一定的危险性并会对建筑物有损坏。随着GPS、遥感、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现代新测绘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测量工具难以满足教学和实践生产的需要,必须采取一些现代化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手段给古建筑测绘提供技术支持。这就要求在古建筑测绘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对这些新测绘技术的原理、方法给学生加以讲解,以符合实践生产的需求。

(4)计算机制图教学方法

在实验机房,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及多媒体教学广播系统讲授计算机绘制测绘图的要求、规则、要领和AutoCAD高级技巧及古建筑绘图常用技巧。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现场操作进行各种制图技巧的学习。学生再通过实习采集的数据进行AutoCAD制图,从而进一步深化古建筑测绘的知识及技能,对采集的测绘数据和影像进行系统化和流程化的处理。

2、古建筑测绘课程实习教学

古建筑测绘实习是该课程的核心部分。通过古建筑测绘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了古建筑测绘技术,学会古建筑测绘从搜集资料、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自我检查到评估工作的全过程,全面培养了学生的古建筑测绘岗位职业能力。

2.1建立实习基地

为了更加系统、完备的实习教学,建立实习基地有重要的意义。我院建筑学院古建筑测绘实习基地建立比较早,为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测绘技能、认识古建筑保护和开发价值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我院的实习基地有:黔县屏山美术、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径县查济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绩溪上庄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绩溪县伏岭镇胡村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径县桃花潭镇陈村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

2.2高年级负责制

高年级建筑规划专业学生负责制教学的模式就是让学过古建筑测绘的大三或大四的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指导和帮助低年级学生学习古建筑测绘技术;以小组为单位给小组成员讲解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课堂实验与社会实践中给以专业指导和讨论。学生相互之间往往比师生之间的探讨更易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提高。这种教学方法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拓展学生专业的视野。但全程需要专业教师的宏观掌控,及时调整高年级学生的责任心和能动性。

3、考核方法

结合多年的上述教学方式的尝试经验,对于古建筑测绘学课程的考核,应结合实习期间的工作态度和完成作业质量按百分制评定成绩。有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3.1测图手稿占总成绩的25%,按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打分;

3.2仪器草图占总成绩的25%,按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打分;

3.3计算机成果图占总成绩的30%,正式图用计算机绘制,并符合事先制定的规范。

3.4工作日志、数据表、考察报告、心得体会等占总成绩的10% ;

3.5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10%,主要考察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纪律性;责任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