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年人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照这样状况发展下去,不仅中国人受不了,世界也受不了,有关能源开发及节能降耗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但是,中国还有一样资源的巨大浪费,至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就是人力资源的浪费,不要人力资源的浪费仅仅是浪费人才,情况远非如此,我国的人力资源浪费几乎涉及到千家万户的每一个人。
??简单把人一生分成几个阶段:
??1、从0岁到20岁,这是个养、学、长、立的阶段,完全是一个长身体、学知识的阶段,这个阶段每个人都不得靠父母家人的抚养,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也不可能对家庭与社会作出贡献;
??2、从20岁到40岁阶段,这个每一个人都成家庭与社会的生力军,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这是每一个人一生贡献最大的时候;这个阶段人生如走锅底,只要往前走就是往上走,只限于努力总会有收获。
??3、从40岁到60岁,人过中年日当午,很多人开始享受前二十年的成果,失去了青年时期的闯劲和勇气,大部分人成为“三等”公民,等下班、等发工资、等退休,进入“摸天花板”状态,做这个不行,那个也不成,于是就步入人生的颓废期。
??4、从60岁到80岁,大部分退休开始颐养活天年,大部分人也在这个阶段也完成使命,结束人生的行程,离开这个世界。在这个时候的生活一方面要依赖自己年轻时期的积累或者儿女的孝顺来保证晚年生活的品质和质量。
??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是一张白纸,第一阶段是在白纸上画了各种各样的图案,第二阶段是去通过努力实现和实践那张图纸,第三个阶段往往是没有了图纸、失去了方向,第四个阶段只是认天命了。
??而事实上,人到中年是最年富力强的,一切的积累,包括知识、技能、经验、人际关系、财富等都到了人生的鼎盛时期,也是最有创造力的时候,但事实恰恰相反,在这个时期往往功功败垂成,就在此一拼,功成名就者变得患得患失,失去目标;失败者则变得垂头丧气、怨天尤人,从此不思进取。
??笔者曾经对世界上一百多位成功的企业家的成功经历进行分析,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大部分的企业成功都是在第三个二十年实现的,而前两个二十年仅仅是探索与积累阶段,无论是世界第一ceo杰克.韦尔奇、马文.鲍尔、山姆.沃尔玛、享利.福特、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松下幸之助、皮尔卡丹,李嘉诚、王永庆、张瑞敏、柳传志、牛根生、梁伯强等等。看完这些人的成功经历,得出一个结论:世界上没有天生的成功者,只有永不言败与永不放弃的人。所有企业成功的经历正应验了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曾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生活的使命。”
??但是,生活中太多的中年人,却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因生活压力与环境局限迷失了方向。在我们这个国度里,大家把眼光都过多的关注于孩子和老年人,而中年人面临的困惑、痛苦、无奈、无助却很少有人关心,似乎他们总是最强大的一群人,是应该付出与贡献的一群人,在别人的期望中他们成为最孤独的一群人。
??看看大街上的招聘启事就明白了,年龄一过了三十五,几乎就很少有人问津了,机会的大门开始慢慢地向他们关上,除少数自己独立创业的人,大部分的人就被紧紧封闭在一个密不通风的房间里摸天花板。
??据推测:人类平均寿命的变化是:石器时期:19岁;青铜器时期:21.5岁;16世纪:27.5岁;17世纪:29岁;18世纪:28.5岁;1801-1880年:35.6岁;1891-1900年:40.6岁;1901-1910年:44.8岁;1924-1926年:56岁;1932-1936年:59.8岁;1946-1949年:57.7岁;1970-1980年:77.3岁;1981-1992年:77.8岁。共2页,当前第1页1
本散文作者:天上的虫子
??根据史料推算,我国人平均寿命:夏、商时不超过18岁;西周、秦汉为20岁;东汉为22岁;唐为27岁;宋为30岁;清为33岁;解放前为35岁。解放后,据1957年调查,我国人民平均寿命已提高到57岁,到1981年为68岁,1985年为68.97岁,其中男性为66.96岁,女性为70.98岁。
??现在人类的平均年龄已经过了七十岁,人生过了四十才算是真正黄金时期,也是发挥他们巨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时候,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群人却成了“三等公民”,这与等死有什么两样?这对社会来说是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这种浪费造成的损失是无中估量的;对个人来说则是有限时间和生命的巨大的浪费,人一生最宝贵的是时间,人的一切都必须才有限而相对的时间里完成才有意义和价值,时间是生命力的象征,时间中的丰富才是生命真正的丰富。
??显然中年人的问题不是一个个人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2004年的《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就指出: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本世纪三十年代人口老龄化将达到高峰。
??中国未来的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更多是还要依靠中年人,千万不能让他们在年富力强时就拿倒下了、颓废了、失去奋斗与创造的动力了。我们现在必须要有所准备,这不仅仅在于每一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问题,更多的是在政策上、法律、职业的设计与规划上给予一定的保障,尤其是需要全社会在观念上的革命。
??2007年6月5日16时20分于深圳
----徐泰屏
-
人到中年的时候,
午夜梦回,总是思前想后。
上有老,
下有小,
一担在肩,才知道自己能力不够。
既是儿女,
又是爸妈,
因为经历过,所以有感受。
人到中年一声吼,
艰难苦楚在心头。
-
人到中年的时候,
揽镜自照,总是感慨不休。
上尽孝,
下尽责,
身心疲惫,才知道自己好人难做。
既忙事业,
又顾家庭,
因为生活着,所以要奋斗。
人到中年一声吼,
风雨兼程写春秋。
一、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在实践的工作中,把“实践”作为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使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在当今残酷的社会竞争中,知识更新的必要性,现实驱使着我,只有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努力学习,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胜任本职工作,否则,终究要被现实所淘汰。努力学习各种科学理论知识,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和党政策,领会上级部门重大会议精神,在政治上、思想上始终同党同组织保持一致,保证在实践工作上不偏离正确的轨道。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结合本职工作,我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医疗卫生理论及技能,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并根据工作中实际情况,努力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解决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希望,将来回首自己所做的工作时不因碌碌无为而后悔,不因虚度时光而羞愧。
二、恪尽职守,踏实工作当我们步入神圣的医学学府的时候起,我就谨庄严宣誓过:“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系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今天,我不断的努力着。基层医疗工作,更使用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基层医疗工作者,肩负的重任和应尽的职责。按照分工,摆正位置,做到不越位,不离任,严格遵守职责,完成本职工作。只有把位置任准,把职责搞清,团结同志、诚恳待人,脚踏实地,忠于职守、勤奋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认认真真工作,才能完成好本职工作,做好我作为一名基层医疗报务工作者的本职工作。
三、在门诊,往院的诊疗工作中,我随时肩负着湖潮乡4149户,共1万7千多口人及处来人口的健康。360天,天天随诊。那怕是节假日,休息日,时时应诊。不管是在任何时候,不耽误病人治疗,不推诿病人,理智诊疗。平等待人,不欺贫爱富,关心,体贴,同情每一位就诊的患者。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收费。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诊疗中,严格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诊规则,开展门诊,往院的诊疗工作。、相关政策宣传及居民健康教育方面,从XX年新合医在我乡开展以来,本人认真学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及相关新型农村合医疗会议精神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诊疗制度,组织村医生及本院职工进行培训学习,并利用赶集、到卫生室督导检查和下村体验时间及平时诊疗工作中,以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新合医工作。以电话、现场咨询及发放资料等方式,开展居民健康教育工作。
关键词: 中老年人 养生方法 保健常识
中老年一般指人类生命历程中青年之后的阶段,包括中年和老年。老年,一般指60岁之后直至生命结束的这一阶段。随着年龄增长,进入中老年阶段后,身体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组织中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内出现脂褐素,在皮肤表现为老年斑,是衰老机体的普遍现象;细胞丧失原有活力,逐渐发生退化,如骨质脱钙而变得疏松,机体代谢所需酶类和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减少,生物活性下降,基础代谢率下降15%,使得机体整体代谢功能减退,内分泌代谢、生殖、神经传导等生理功能呈现下降趋势;体内水分和固体成分如肌肉、肝、肾器官细胞数减少,脂肪明显增多,体内总水分应占体重的60%,到老年期减少到体重的45-50%,肌肉占体重的比例由50%下降到25%,体液量的下降、实质细胞的减少和细胞内液的减少,致使体内钾含量降低,出现肌肉萎缩无力的现象;免抗功能低下,对细胞、病菌产生效价降低。根据中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本文分别通过睡眠及劳逸、饮食与营养、情绪与心理、生活习惯、锻炼及运动计划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睡眠及劳逸
老年人的睡眠是个大问题,随着年龄增长,大多数人在进入中老年阶段后的睡眠时间变得越来越短,这是个普遍现象,有时伴有白天疲乏感、腰酸腿软等现象,通常来说中老年人身体已进入衰弱的进程,身体各内脏器官的功能下降及其他综合因素均可导致中老年人睡眠时间缩短。因此,建议中老年朋友多关注自己的睡眠,如睡眠不足5小时,白天常感疲乏,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整:1.调整良好的心态,乐观、平和,尽量不生气;2.饮食要规律、节制,少食多餐,食物多样化,避免挑食,不可过饥或过饱,定时定量;3.不可过劳或过逸,如长期重体力劳动和长期不参加任何锻炼都是不可取的;4.不可滥用镇静安眠之类的药物;5.以不累为前提适当进行一些健身运动;6.根据季节变换调整睡眠时间,如春夏季应晚睡早起,有助于养阳,秋季应早睡早起,冬季应早睡晚起,有助于养阴;7.其他方面,如饮用一些养生粥之类的营养品或进行一些如太极拳之类的运动等。除此之外,老年人不可刻意延长自己的睡眠时间,这对身体健康是不利的。一般来说,睡时少梦,睡起后精神充足则说明睡眠质量高,已经达到了休息的效果。
二、饮食
首先,最应该注意的是清晨要及时饮食和饮水。如不吃早饭,中午又暴饮暴食,可引起如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肠功能紊乱,结肠炎等之类的疾病,如长期不吃早餐,可能引起低血压、高血压、骨质疏松等疾病。清晨时体内可提供能量的物质非常少,正是需要补充能量和水分的时候,而且,清晨太阳初升时,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越来越高,正适合人的新陈代谢,如果此时适量饮食,保持心情清爽,慢速步行,则身体健康得以促进,可以延年益寿,反之,不吃早饭,虽有足量氧气,但体内缺少能量物质,不但不能保证正常生理功能运作,而且还会有害健康,比如挨饿状态下进行剧烈运动,体内可提供能量的糖缺乏,必然动用脂肪,而脂肪燃烧需要有糖的支持,在糖缺乏的情况下,脂肪酸不能及时被氧化而发生堆积,可产生大量酮体,这对身体是非常不利的,如果运动员空腹进行大量运动,可能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不吃早饭者,虽然没有进行大量运动,但是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正常运作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长此以往,可加速衰老。其次,早上不宜空腹饮茶,古人云:“不饮空心茶”,茶叶中含有咖啡因等生物碱,易使肠道吸收咖啡因过多,使人产生一时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症状,如头昏、心慌、疲乏、心神恍惚等,不仅引起胃肠不适,食欲减退,还可能损害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如想饮茶,可将头道茶倒去,饮二道茶,在茶中加少许糖和适量的白,则更好,但不能饮隔夜茶,同样,诸如咖啡、酒、碳酸饮料之类的饮品也不宜于早晨喝。再次,饮食应该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食物多样化,尤其应注重钙、磷的补充。每天饮食的时间和次数需要有规律性,不可长期推迟和提早,这样容易造成胃肠功能紊乱,以致胃炎等疾病的发生。食物选择多样化可使人的各种营养素不缺乏,可保证身体机能和增强免疫力。少食多餐是说每次不要吃得太多,可多分几次吃,这样有助于热量更好地吸收和利用,保证体能的充足,以及保持良好的体型。对于老年人来说,钙、磷的摄入和吸收是非常重要的,最重要的补充途径是食物而不是药品,如动物肝脏、豆类及豆制品,这些食物不光只是含钙,而且有充足的能够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所以要求食物多样化,保证各大营养素不缺乏,而且需要长期调理,不能一蹴而就;最后,饮食要清淡,要保证每天的热量平衡,适量的无机盐和足量的维生素。对于食物口味重的中老年人,应多关注自己的血压和骨质变化,并适量减少食盐的摄入量,食盐摄入过多可造成血压升高和钙质流失,甚至出现脑血管病变及颈、腰椎退行性病变等,可定期测试血压、骨密度等。
三、情绪
情绪对身体影响很大,尤其是老年人,身体机能处于下降阶段,不良的情绪常常会成为大病的诱因,如中风、心肌梗死等。所以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调理好自己的情绪往往比吃药还有效,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遇事冷静,心胸宽广,能包容和体谅家人、朋友等周围人的一些缺点,树立良好的人生观,积极面对生活,淡泊宁静,知足常乐,把人生的忧喜、荣辱、劳苦、得失视为过眼烟云,万事只求安心,保持精神内守,人则长寿。
中医认为,人有怒喜思悲恐惊扰的情志变化,也称为“七情”。其中怒喜思悲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联系。《黄帝内经》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悲”等理论。此观点称为情志相胜法,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对于情志调摄、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怒、喜、思、悲、恐”分别对应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利用此关系,可以情志相胜的方法调节不良的情绪,如常大怒之人易伤肝,肝气升则血压升高,易发生脑血管意外,为避免意外的发生,可通过相关方法使其悲伤,悲则气消,使其怒气散去,则达到调节的效果,但此过程需要循序渐进,程度要掌握适当,高血压之人不能受过强的精神刺激,如掌握不恰当,结果会适得其反。总之,中老年人的心态很重要,身体各器官受情绪影响较大,把握好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胜似良药。
四、不良习惯
吸烟、饮酒类的不良习惯对身体是有害的,这种伤害在中老年人身上可适度放大,因为中老年人身体机能各方面都会减退。香烟燃烧释放的焦油、一氧化碳、尼古丁、刺激性烟雾等对口腔、喉部、气管、肺部均有损害。烟草烟雾中的焦油沉积在肺部绒毛上,破坏了绒毛的功能,使痰增加,使支气管发生慢性病变,烟雾中的一氧化碳可导致缺氧,致疲乏无力,吸烟还会导致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并增加肺癌的发生几率。适量的饮酒对老年慢性骨关节类疾病的康复有一定的好处,但过量或习惯性的饮酒则可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首先,酒升散、行气,过量可致肝升太过,血压升高,提高脑血管、心脏病等的发生几率;其次,长期饮酒可造成肝脏损害,如脂肪肝,甚至肝硬化;再次,长期饮酒伤胃,引起消化系统疾病;最后,长期饮酒造成大脑持续性的过度兴奋,引起睡眠障碍,如失眠、睡眠时间缩短、睡眠质量下降等,并且脾气变得暴躁。除吸烟喝酒外,中老年人还应注意改掉的恶习就是麻将类的赌博,此类活动的特点就是久坐、久视、久思,从而造成“久耗”,“久坐伤肉”、“久思伤脾”指对人的脾造成伤害,使肌肉萎缩无力,脾胃功能下降,营养不良,“久视伤肝”指眼睛用久了易伤肝气,造成肝气不舒,失疏泄、藏血功能受阻,血不养筋,如眼睛干涩、头晕、手足麻木等。长此以往可耗伤精气,影响寿命。所以应尽可能避免长时间地打麻将,能不打则不打。
五、其他
[关键词] 科学 养生 保健 长寿
长寿是自古至今人类对生命活动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在求生存,保健康,保长寿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了人体生命活动的一些规律,掌握了很多保健、养生、防病的知识和经验,并自觉地将这些经验相互传授。古人把自觉运用保健知识和经验,以求健康长寿的做法叫做“养生”,称养生的理论方法,原则为“养生之道”。
我国的养生之道,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内容博大精深,在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学、史学等各种文化典籍和民间积累的生活经验中,都能找到传统的养生思想,观点和实践的方法。
人的一生总要经历生、长、壮、老、衰、死6个阶段,它既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全过程,也是自然界一切生物生命发展的必然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年以后,人体各脏腑功能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或病理性退化,这个退化工程,就叫做“衰老”。那么,人为什么会衰老呢?
现代医学认为,人在年龄增长过程中,身体不断遭受来自自然界的物理,化学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体内组织细胞不断地消耗和补偿。人体的这种补偿能力一旦衰弱,而使耗损大于补偿,人也就衰老。当然,这里所说的衰老,并不是身体全部功能都同时衰老,而是指某一部分先表现出“老化”的象征。例如,前额皱纹变深变厚,或皮肤出现棕素沉着斑,或下眼睑肿胀而有“眼下袋”等。可以说,衰老是人体内部发生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变化过程。因此,现代医学对衰老的原因曾提出“生物钟,自由基,细胞遗传”等学说:或者认为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改变,溶酶体膜损伤,蛋白质交叉结合”等导致的结果。
中医认为,促使衰老的原因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三方面,但以个人因素最为重要,其中有包括生活失调,起居失慎,工作劳累、疾病纠缠、不知节养、不加锻炼等。从理论上讲,有以下3点:
一是气血亏损。气血是人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生化来源在于脾胃。气行则血行,说明血的运行依赖气的推动,因此,健康长寿的关健在于气血。人体气血充足,运行通畅,则能滋养脏腑,安定情绪,活动关节,润泽皮肤毛发。气血损伤,不能营养全身,就可以出现衰老征象。我国元代医家朱丹溪说:“人生至六十、七十之后,精血俱耗;此及五十,疾已蜂起,气耗血竭。”说明中年以后,气血不足,脏腑间功能失调,不仅多病,亦易衰老。可以说:气血两虚是衰老的本质。
二是神虚精耗。“神”既指脑的思维,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包括思维、意志、知觉、动作。生理方面有魂、魄、意、志、思、虑、智,病理方面有喜、怒、优、思、悲、恐、惊。神主宰着生命活动,而“精”是生命起源和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精生神,神归精。人之所以神虚精耗,脑力损伤,在于平时精神负担过重,或思虑过度,或情志过急,或抑郁寡欢,从而加快了机体的衰老进程。
三是阴阳失调。人体的阴阳必须处在相对的平衡状态之中,所谓”阴平阳秘”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内经•素问》讲:“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生之本,本以阴阳”,均说明人的生命话动都有赖于阴阳二气的调和。但是人到中年以后,由于阴阳平衡逐渐失调,或因自然界致病因素的袭击,增加了患病的机会面出现衰老。唐代医家孙思邈说:“人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惰。”就明确指出中年以后,阳气日渐衰落,阳气虚损,阴气则然亢盛,阴阳二气既然不能平衡,那么心悸健忘、倦怠无力等一派衰老的征象就逐渐表现出来了。
“顺应天序”是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掌握自己“顺应天序”是养生的基本原则。
一、改掉不良习惯,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1.古人嵇康说过“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名”也就是欲也。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有些人总是想着把“事”做得比别人好些,一旦老师或单位领导表扬就心花怒放,喜出望外,这就是一个名,名的欲望。
2.“喜怒不除此二难也”,过喜过怒都是可以死人的,在情志的问题,你发一次怒对你的身体都会造成很大影响,所以这是“三难”也。
3.“声色不去三难也”,如果你做得过分。
4.“滋味不绝此四难也”,滋味就是好吃,没完没了地就是吃,“暴饮暴食”,吃的欲望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分不利。
5.“神虑转发此五难也”,一个人成天到晚胡思乱想,乱攀援,跟你没关系的事你也想,不该管的事你也管,多管闲事。
“多思则神怠”如果你想的多了你的精神就会出现问题。
“多念则神散”如果你的念头太多,你的精神就散乱了,所以说我们中国文化就是让我们做人做事要纯粹一些,单纯一些,这实际上是我们养生的要则。
“多欲则损志”,因为志是肾的神,如果你多欲望就会损害你的肾精,肾精特别足的话,它所外观出来的气色,光亮就特别大,肾精如果不足,人的气色,光亮就小,好比一盏油灯,油足则光亮就大,不足则光亮就小,如果你多欲的话就会损志,损肾。
“多事则开疲”,如果整天到晚忙忙叨叨,那么你的形体就会受到伤害。
“多语则气争”,话语太多则造成气机的混乱。
“多怒则百脉不定”,经常发怒,气脉就会全部错乱。
“多恶则憔悴无欢”,就是看什么都不高兴,看什么都讨厌那你的情志就受到压抑,长期的压抑,久而久之郁滞成癌,或者是瘘症。
二、肥肉厚酒
古人云:“肥肉厚酒是乱肠之食”,我们现代人得病都是跟暴饮暴食,不锻炼,放纵自己的欲望,这三条有关,也就是“富贵所致三患”现代人的应酬多,吃喝就多,一顿暴饮暴食,吃撑的难受,一片消化药解之,因此平时就不注意饮食,只依靠消化药,久而久之就伤了脾胃,没办法,这就是自己造成的。
三、勿以相强
无论在家庭的饭桌上,还是在应酬的酒席上,都不要劝吃,劝喝,尤其是酒,古人用酒之后是吟诗,作词,而我们现在不同,喝起酒来,就把握不住自己,吹天吹地,然后还要去驾车,我们不要勉强对方做一些自己不愿做的事情。黄帝内经之所以是圣人的经典,它无非是再告诉我们,圣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圣人是能够掌控自己的人,我们首先是要掌握自己,包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有一定的掌控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不会“不”的话,怎能谈得上控制局面,如果我们连这一点点拒绝的能力都没有,吃好了,喝好了是你自己应当掌握的。古人云:“食为八分”如果吃得撑了叫“乱肠之食”按现在的生活水平,生活当中每天摄取的营养以很高了,你如果再去补一些,高蛋白的食物,胃肠是难以消化掉的,这样一来,会给脾胃造成很大的负担。现代一些高血压,高血脂,都跟当前的饮食有关,尤其是暴饮暴食。
要做到延年益寿,抗拒衰老,就要采用一些修身养性的方法。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是一些养生家通过长期的养生实践,总结出三个养生原则:
1.保养性情的原则
我国传统的养生家们,历来十分重视性情的保养,认为“形神合一”是健康长寿的保证,传统的养生观点认为保养性情要注意两个放面。其一,要涵养精神,安神益智。其二,要心情愉快“怒则气上”传统文化认为,你对你的怒气不能制约的话就能造成很多疾病。首先对你性情――情绪你都没法掌控,必然会造成气上涌。对于脑血栓的病人就会造成脑淤血。如果你的气机全部都调到上面来,就会造成飧泄――拉稀,控制不住的现象――怒则气上。
如果过喜的话,不去限制自己,如你喜欢的东西,要控制个度,不要没完没了的去好这个,在这方面黄帝内经非常强调“已耗其真”。如果过分去喜欢某一样东西,挥散掉你的真阳元气,你要掌控自己,不要让物来控制你的本性。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过怒,过喜,过悲。人的七情六欲都不能过于放纵。
做人要坦坦无忧,养生在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若日逐攘忧烦,神不守舍,则易于衰老。为此保养性情要放到首位。
2.养睡眠,适四时的原则
当前,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就觉得目前的生活享受的东西太多了,如果我们花那么多时间去睡觉“人生苦短”啊,像魏晋时期,人们写诗就是“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整晚上的时间都用上好了,晚上点上灯熬自己的油,我们说睡眠是人体重最重要的一块,曾经有人做过实验,三个人,一个人不让吃饭,一个人不让睡觉,一个人不让喝水,其结果,不让睡觉的人先死掉了。因为我们的人,晚上入夜这种睡眠,实际上是用阴来补阳,如果夜里我们没有睡眠好,第二天就没有精神,久而久之,它会耗你的精,伤你的神,我们说夜里养生,是养什么?一定养自己生命的话靠什么来养,还是睡眠。睡眠时重新调整好你的五脏六腑,气血在重新调配,从而达到固精养神。
自古以来,人们就已认识到自然环境因素于人类健康的关系,认为养生应当注意顺应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变化,以及昼夜的更替等,一年四季的变化对人体会产生相应的影响。《黄帝内经》中所说的“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以及“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就是适应气候变化的养生原则,昼夜的更替对疾病也有一定的影响。实践表明,许多疾病往往在清晨较轻,午后逐渐加重。《黄帝内经》就指出“夫百病者,多以旦慧”。
“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说明在晨,午,黄昏,夜半的过程中。由于人体中的阳气存在着生,长,收,藏的规律,因此病情亦会发生慧,安,加,甚的变化,这种观点和我们现代提出的“生物钟”的理论是基本一致的。
3.保养居室,优化环境的原则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这个家是靠我们用好的心情去养的,古人经常会提到“室大多阴”,就是说房间很大的话阴气就比较重,传统文化里两居室都有要求,要求厅大,卧小,因为卧室是保养气的地方,如果卧室太大,就会造成我们气的耗散。长年在很阴的大房间里,就会造成“室大多蹶”,会造成手脚冰凉的这些症状,气血溶不到末梢,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心脏的功能能不能把血泵到末梢的一个表现,如果心血不足,气脉不畅通的话,会影响到你的健康。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指出:“山林深远,固是佳境,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若得左右映带,岗阜形胜,最为上地,地势好,亦居者安”。
故人安居的共同点,都以土建,平房,四合院为主体,其外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山川,溪水,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等,良好的地理环境,保证了健康长寿的基本条件。
今天,我们做到延年益寿,除学习故人的一些做法,吸取一些经验外,我们必须把握我们的现在,学习一下修身养性,抗衰老的方法。
四、固精养神
精神是心肾相交的能力,精是人体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人的肾精足就有定力,老子说过:“婴儿泰山崩前而不乱”,就是指肾精足的原理,人只要闻木声则惕然而惊,这是肾精不足的想象,神是肾精的外现。
肾是先天之本,精不仅是繁衍人类生命之源,而且是人类生命活动中的物质基础,肾精盈亏,影响着人的生长,发育,衰老,乃至死亡的全过程,故历来强调要节,以养精,《黄帝内经》中就有“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故半百而衰也”等记载。张景岳在《类经》中对节欲保精的问题说得更为具体,他说,欲不可纵,纵则竭精,竭则真散,益精能生气,气能生神,营为一身,莫大乎此。善养生者,必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当益壮,皆本精也。耗精,会导致肾气亏损,使人未老先衰。
五、动静结合
人体的动与静,是关系着精,气,神的衰旺存亡。东汉的华佗及唐代的孙思邈在他人的静养其生的思想。认为适度的运动可以健身强体,延年益寿,动静结合,可以把人的精神,形体,气息三者能动地结合起来,对机体施加整体的影响,能够改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精神系统的功能,中医学的“动则不衰”就是说运动对人体的益处,经常力所能及地参加一些运动和劳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又能开发智力和技巧,延缓脑,体功能的衰退,对促进中老年人体健康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就是说运动,劳动既要不间断,又不能过度疲劳,凡事要循序渐进,把握好动与静这个度,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六、饮食养生
在我国,利用饮食调养作为一种养生的手段,已有悠久的历史,饮食调养包括食物的选择,食物的制作,进食的方法,食后的调整以及病人的饮食等几个方面。食物的选择,首先要注意食物的搭配和因人制宜,食物搭配不当或偏食都会影响健康。其次要注意食物中五味的调和,寒热相宜,《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五味入五脏”的理论,认为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这样就可以用五味来滋补五脏。食物中除了五味的差别之外,还有寒,热,温,凉的不同性质。其中,寒凉属阴,温热属阳。我国古代养生家通过实践,总结出,苦辛化阳,酸甘化阴,苦咸化泻泄,甘淡缓中等饮食养生经验。今天谈到的中老年饮食,应提倡清淡,温热,热软,禁用油腻厚味,粘硬生冷等食物,这是因为中老年的胃肠消化功能比较弱的缘故。因此,中老年应吃一些富有营养的清淡食品,如植物油、蔬菜、水果、粗粮、豆类、乳酪等。
中老年进食的方法应注意一下几点:(1)饮食有时,形成规律;(2)食宜温暖,应避生冷;(3)食宜细缓,不可粗速;(4)食宜安静,专心致志;(5)饮食有节,切忌过饱。
七、适量补益
借助药物来调节滋补身体,也是我国传统养生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健身益寿的方法。
中国医学以为,人有虚实热寒,药有四气五味,如果能针对人体的体质和健康状况等,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来调理,对于维人体阴阳平衡,加强脏腑的气血功能,都是颇有神益的。因为药补能滋养肝肾,调补气血,提高机体抗病防衰老能力。药补应该针对个体之间的差异和病症的不同属性,有目的地选用补品,禁止滥服。补药,一定要按着祖国医学辩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加以灵活掌握,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中老年人,始终要坚持养生之道原则,认真研究掌握养生之道的方法,坚持做好一日养生,四季养生的法则,到那时不是“人过七十古来稀”,而是“人活百岁不为奇了”。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素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