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创新教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管理过程演绎
我国高校推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已有30多年的历史,纵观已有的经验和研究来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从规章制度到具体运作及管理体系已经比较成熟、完备。不过,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的发展,本科教学普遍面临着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的挑战,特别是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因为存在着教师指导不力、过程不严以及论文质量泡沫等问题,正经历着废除与存续的舆论煎熬。对此,本文认为首先应该对高校现行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过程展开演绎分析,然后对教学过程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展开调查研究,如此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探讨毕业论文的“弃存”或“改革”问题。
(一)管理主体及架构
综合来看,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监督和管理的主体大致可分成三类:第一,省(市)教育厅及其相关部门。作为浙江省属重点高校之一,浙江工业大学的主管单位是浙江省教育厅,其中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改革及其质量评估等各项工作由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具体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具体包括编写《普遍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规范、下发通知、抽查各校各专业的毕业论文等。第二,高校教务处(科)。从学校层面来看,高校教务处一般都设立教学科具体负责毕业论文的指导、监督工作,包括制定毕业论文的规范要求、毕业论文评分标准、指导教师评语、毕业论文进程安排与考核等。从毕业论文题目申报、中期检查、答辩督导到论文抽查等每个环节上来规范和监督各个学院的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第三,学院教学主管机构。如浙江工业大学政管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成立了以教学院长为组长的毕业论文指导小组,制定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规范、毕业论文写作指南、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工作规范、毕业论文答辩工作规范等各项规章制度。在这三大监管主体的指导下,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的具体执行过程则是:毕业论文教学年度工作计划及组织实施由系负责,包括参照导师制确定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组织和动员指导教师、毕业班学生认真学习毕业论文有关制度规定;组织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审题工作;审核签署《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组织答辩委员会,确定答辩程序,组织答辩工作;做好毕业论文总结工作;由学院教学办公室负责毕业论文具体工作的安排,包括统计和整理各类表格、安排论文评阅教师、发放通知、收集论文等;由论文导师负责学生的论文写作过程,包括选题、撰写开题报告、论文初稿及其修改、答辩等。
(二)管理机制和流程
根据现行制度框架,毕业论文教学作为高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监管主体比较清晰、管理制度规范程度较高,大致的运行机制可以用图1来表示:图1毕业论文管理运行机制从毕业论文的教学流程上来看,以导师与学生为主的毕业论文教学主要包括选导师、选题目、开题、论文写作、答辩等几个主要环节。结合以上两部分内容来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除了受到教学监管层的影响之外,关键还是在执行层的论文导师与学生。下面就以浙江工业大学政管学院为观察对象,分析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凸显的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探索优化毕业论文教学的可行路径。
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实施及问题
教学改革是基于现行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等方面的完善和创新。因而,要进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必须先要清楚高校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的实施过程,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究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毕业论文导师双向选择
论文导师双向选择制度是政管学院从2006年开始实施的一项教学管理创新举措,具体做法是在学生大三第一学期的时候开始实施论文导师的双向选择工作:一方面,学生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学习课程等情况,结合论文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填写“论文导师选择志愿表”,每个学生可以填写三个志愿;另一方面,论文导师通过阅读学生简历、面试等方式,选择自己愿意指导的学生名单。最后由学院根据师生双方的选择情况确定最后的名单,并进行公示。这一制度实施近五年来,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据调查数据显示,学生所选择的导师是第一志愿的比例达到62.07%,学生对导师选择结果“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总和达到了98.85%。这说明:第一,学生的选择权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和尊重,对该制度的认可度高。第二,论文导师的选择过程及程序透明、公正,体现了学院教学管理过程的民主化。第三,此项制度扩大了师生交流的机会,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这为整个毕业论文教学的开展和完成奠定了良好地基础。但是,我们把学生的评价与毕业论文导师的评价情况进行对比,则反映出论文导师对该项制度的认同度比较低。为此,课题组专门对政管学院长期担任论文导师的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综合来看,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大,其中对学术研究感兴趣、学习认真的学生日益减少。这种情况导致指导教师一方面对选择自己的学生不满意,另一方面选不到自己满意的学生,因而一些导师认为这种“没得选择”的选择不如随机分配。第二,部分学生滥用选择权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该制度自实施以来就存在一种情况,即不少学生在填写志愿前同时给好几个教师打电话,希望导师选择自己,而指导教师对这种情况往往是无法掌握的,所以导致指导教师在自己选择的学生名单里(一般是五个左右)选择了该学生,而该学生的第一志愿却是其他指导教师。简言之,对整个教学工作来说,作为第一个环节的“选导师”,其重要性则不用多说。不过,从调研结果来看,该制度在设计、执行、监管等各环节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选题分析
结合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的毕业论文题目统计表来看,有几个情况比较明显:第一,从选题来源来看,从高到低分别是“学生自定(45.98%)”、“导师课题(33.33%)”及“导师建议(12.64%)”;在选题上花的时间比较多的学生人数占到62.79%,而且大多学生选择的是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选题,选择这两个选项的人数比分别为80.42%和76.47%。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容感兴趣,教学的效果也比较好,这为较好地完成最后的毕业论了一个铺垫;另一方面则说明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作为评价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仍然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第二,论文题目体现了专业特色。2011届本科毕业生共提交113篇论文,大约有20篇论文题目是教育管理方面的,27篇论文属于社会保障方面的选题,其余66篇则集中在政府管理和公共政策分析方面。这与公共管理专业教学模块课程设置基本一致,明显反映出学校公共管理的特色。从近几年学生论文题目分析来看,问题集中表现在:第一,宏观理论研究较多、选题偏空泛。以2009届行政管理专业为例,40篇论文中就有10多篇论文选题明显空泛,不适合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第二,实证研究的偏少,研究方法运用不当。从本届毕业论文的题目来看,尽管有35个选题是对研究对象做实证分析的,但从其论文终稿来看,案例说明主要以网络、政府文件、已有研究数据为主,真正自己去做实证的调研数据、访谈资料少之又少。第三,热点问题关注多,理论知识运用则明显缺乏。本届毕业论文讨论主题涉及“菜价最后一公里”,“以房养老”、“廉租房政策”、“居家养老”、“民间慈善基金会”,“用工荒”,“房屋拆迁”等非常热点的社会公共事件和政策。不过,这些论文均没有获得比较理想的成绩,其中最大缘由则是理论知识运用的欠缺。
(三)开题报告分析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直受到教学管理机构、毕业生、论文导师的重视。有36.84%和47.37%的论文导师认为开题报告对论文写作“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对应地,学生中有19.77%和53.49%的人选择“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不过,尽管有53.49%的学生表示自己“比较重视”开题报告的写作和答辩,但在开题报告上所花时间比较多的人数比例只有45.35%,同时对于整个论文教学中“哪个环节最重要”的问题选择时,只有5.81%的人认为“开题”最重要。结合师生的访谈情况,发现开题环节存在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开题报告的质量,真正体现开题对论文写作的意义。目前,在开题报告教学时间安排上,学院考虑到学生考公、考研和就业的压力,适应地做了调整,即把开题报告的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开学第一周。这一教学调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开题,更好地完成报告的写作。对于这一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合理的问题中,有61.79%的学生选择“合理”,但是,仍有42.11%的教师反映学生在开题前才和教师联系。同时,仍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承认自己花在开题上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基于上述问题,在本次调研中,课题组专门设计了“是否把开题报告作为过程考核的一部分”的调查。对此,论文导师中有47.37%的人认为对毕业论文的阶段性量化考核对毕业论文教学有积极促进作用,26.32%的人则认为基本上没有影响,另外还有21.05%的人选择了“不清楚”。结合前面的数据来看,如何真正地发挥“开题报告”的作用,加强对这一环节的考核或许是可以尝试的一项改革。
(四)论文写作环节分析
论文写作是一个综合性强、时间跨度较大的过程。课题组从动机、写作时间、师生互动情况、论文质量情况等几方面来评价这一环节的教学情况。从写作动机来看,有55.81%的学生是为了“完成任务”,40.7%的学生是出于兴趣,仅有3.49%的学生是为了获得优秀的毕业论文成绩;从论文写作的时间上来看,76.74%的学生到5月份才完成初稿写作,仅有23.26%的人在4月下旬之前完成初稿;从论文写作过程来看,大部分学生的论文都经过导师3次以上的修改,人数比例达到75.58%,而且没有一位学生的论文是未经导师修改直接提交的;从师生互动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选择“有事情才联系”,这说明师生之间在选题、开题、初稿、定稿这些重要的“事情”上才会交流;从互动方式来看,现在师生间的交流主要以电子邮件和电话为主,传统的面对面或小组式讨论日趋减少。从毕业论文教学监管单位、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机构和论文导师的多方评价来看,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首先,以浙江省教育厅对浙江工业大学政管学院2005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抽查分析的结果来看,与省内其他高校相比,论文总成绩处于中等偏下的层次,特别在“选题”、“教师指导”、“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学术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应用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力”这几大方面,得分明显落后于其他高校。其次,根据政管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办公室的统计来看,近几年本科毕业生的成绩分布大致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所谓两头小,即“优秀”和“不及格”的论文少,大部分论文都处在“及格”和“中等”之间。调查显示,“及格”和“中等”的论文比例占到64%。同时,与前几年相比,“良好”的论文比例则有所上升。最后,从对论文导师的调查来看,仍有16.67%的导师认为本届毕业生论文抄袭情况“非常严重”,22.22%的导师认为“比较严重”,而认为“基本没有抄袭”的比例是零。也就是说,如何提升毕业论文质量,优化毕业论文教学效果,仍旧是目前本科毕业论文教学面临的严峻问题。
(五)答辩环节分析
毕业论文答辩是整个毕业论文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近年来学校教务处组织专门的督导组对下属学院毕业论文答辩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指导。从学院层面上看,非常重视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包括事先成立答辩委员会,制定了毕业生答辩工作规范并及时公布答辩信息等。从相关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学院的答辩工作程序比较完善,师生的认可度也比较高。学生对答辩工作满意程度非常满意的占23.26%,比较满意的占61.63%。此外,浙江省教育厅也开始加大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监管力度,要求2011届本科毕业生提交论文文献相似性检测报告。对此,政管学院在答辩资格审核中增加了文献相似性检测报告的环节,即文献相似性检测超过20%的学生不能参加首轮答辩,而与为首轮答辩没有通过者提供第二次答辩机会的大组一起答辩。对该项规定,有73.68%的教师认为很有必要,可以防止严重抄袭的现象;26.74%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可以保证论文质量”;68.6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但不够完善”。至于相似性检测的结果是否合理,60.47%的学生认为比较合理,有15.12%的学生认为非常合理。
三、优化毕业论文教学效果的改革路径设计
从政管学院的毕业论文教学过程发现:第一,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的实施主体是学院和系。省教育厅、学校教务处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主导、监督的作用,具体的规范要求和实施责任主要落实在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头上。据此,要提高毕业论文教学的质量,则需要各学院、系(所)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改革措施。第二,毕业论文教学的核心是导师和学生。毕业论文好不好关键在于导师“导得好不好”,更在于学生“写得好不好”。这就要求一方面毕业论文导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把写好毕业论文作为自身内在的要求,增加对学术研究和写作的兴趣。第三,优化毕业论文教学的成效需要从改善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出发。毕业论文教学是个周期漫长,场地分散的教学活动,这就需要突出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监督和考核。课题组认为要优化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可以探索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一)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主体应该进一步完善毕
业论文教学的相关机制,特别是导师双向选择制度、论文指导教师评价体系就管理过程来看,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主体,尤其是学院这一层级,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调控功能。在此,仅选择导师双向选择制度、论文指导教师评价体系为对象展开讨论。首先,就政管学院实施的导师双向选择制度来看,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该制度的认同度较高,而论文导师的认同度则相对较低。因而,导师双向选择制度的优化方案要做到既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也尊重导师的选择权,具体改革可尝试:第一,把大三第一学期(第五学期)前两个月作为师生沟通月,鼓励师生在选择之前做充分的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第二,每个学生只能限填一个志愿,如未被该导师选中,则服从调配。第三,为提升学生选题与教师研究方向的匹配性,设置导师与学生的流动、协调机制,包括交换、共带等。第四,适度考虑学生所学模块课程与导师选择之间的相关性,比如需调配的师生,则可以充分考虑这一点。其次,鉴于导师在整个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中的重要角色和功能,参考其他高校的相关制度,可以考虑建立论文导师评价指标体系。为此,课题组专门设计了关于开展这项制度的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的认可度较高,而指导教师的态度则比较模糊。因此,应立足本院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其他院校的经验来设立导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先研究讨论评价指标项,然后征求导师的意见,进行修改、试行。从内容上来看,导师评价体系可以包括导师自评、学生评价、领导小组评价等。
(二)推行实证研究论文的教学改革
从学生选题和监管部门的评价情况来看,公共管理系的学生选题偏大、空泛的问题比较突出。选题直接影响着论文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学生对纯理论、重大问题的研究能力、研究条件都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导师对此类论文写作的指导也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在论文教学中对选题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论文教学改革中尤为值得探索的一项工作。鉴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普遍修过社会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案例研究等课程,结合学院目前正在推行的“五个一工程”等教学环节,毕业论文教学改革优化方案的核心可以放在推行实证研究性本科毕业论文。所谓实证研究论文是指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以公共管理领域的某一现实问题为关注点,运用问卷调查、访谈记录,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其展开分析研究,并得出一定结论。实证研究论文教学的目的是鼓励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学习如何从某一社会公共事件出发,运用合适的理论去分析、解释,探索更好的公共管理策略。从这一内涵出发,推行实证研究论文教学的意义在于:首先,做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既避免学生做大而空、无意义的理论研究,又会激发学生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度、责任感,提升写论文的积极性。其次,以现实问题为基础的研究,凸显了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这一点正好能弥补目前学生对论文意义的虚无看法。再次,从现实来看,实证研究论文的训练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职业,为胜任公共事务的管理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当然,这一方案的实施细化,需要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中诸多环节的配套改革,例如需要毕业论文监管主体的配套性制度支持,包括教育厅、学校对改革试点的支持、学院毕业论文规范的改革、学生从事实证研究的相关费用保障、论文导师教学方式的改革等。
(三)构建过程考核的毕业论文教学体系
过程考核首先是指对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主要环节进行综合考核、评定,并折合成一定的成绩比例,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基于政管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的开展现状,可以考虑把选题、开题、论文及答辩四个环节分别折合成一定的比例,综合计算学生毕业论文最后的成绩。其中,可以探索公共管理系+导师的复合型考核机制,具体指选题、论文环节的考核由导师来完成,开题报告和答辩的成绩考核则由公共管理系来完成。这一考核体系还可以建立与其他考核体系的衔接。为进一步激发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积极性,可以考虑把毕业论文的过程考核和学生的评优、评奖联系起来。加大对学生,在各种竞赛、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奖的宣传和奖励。
论文关键词:观察技术,科学思维
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技术的创新,往往能推动科学的快速发展。在小学科学课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创新观察技术,推动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观察是人类获取信息的手段,人们通常直接运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皮肤)等感觉器官观察世界。但人类的感觉功能是有局限的,人的感官能够直接观察到的只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更多的未知世界需要不断的创新观察技术去感知。
一、借助媒介观察
有些现象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为了将现象直接的展现出来,教师通常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采用借助媒介达到将不可视的现象可视化的目的。
气体观察方面:如空气是怎样流动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红旗、烟雾、尘土、小纸片等可视的物体将空气的流动变化展现出来。再如,空气的热胀冷缩,通常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观察:在烧瓶上塞紧一个带玻璃导管的塞子,导管内滴一滴水,然后用手捂住烧瓶,这样就可以借助观察导管内水的移动变化来推测烧瓶内空气热胀冷缩的变化。声波的实质是物体振动的传播,而声波在空气中的观察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竖放大鼓,在离大鼓的另一面大约距离40厘米的地方悬挂一排平行鼓面的细纸条,当敲击大鼓时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就可以观察到纸条随之振动。从而证明当鼓面振动的时候,会带动邻近鼓面的空气振动,通过振动的传播,又使得纸条发生振动。
液体观察方面:水是怎样流动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适量的树叶、锯末等轻小的物体放入水中,借助对这种轻小物体的观察来推测水的流动变化。在科学课中,水的对流现象通常借助锯末观察。
物质的溶解方面:如盐在水中是怎样逐步溶解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来类比推理盐的溶解过程。
光的观察方面: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在课堂中如何直观的让学生看到呢?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激光笔照射在黑板上我们只能看到一个红点,教师可以借助一个装满烟雾的透明瓶子,让激光通过这个瓶子,学生就会看到一段直的红光。
二、借助工具观察
有的物体(或现象)用感官是不能(或不易)仔细观察到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观察工具进行观察。
1、利用工具直接观察
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一种不可见光, 1800年,威廉·赫胥尔正是利用棱镜和温度计对太阳光谱做了实验,发现了红外线的存在;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到400nm辐射的总称,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利用含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发现在日光光谱的紫端外侧一段能够使底片感光,从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
2、“改变”观察对象的大小
有的观察对象太小了,或太大了,都不适宜观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选择一定的工具,使之能观察到一个合适大小的“像”。例如,利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昆虫的很多细部特征,望远镜也可以使远处的物体放大,而更小的细菌则需要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再如,地球是球体,现在已经是人类的共识,但认识到这一点,人类花了漫长的时间,寻找了很多的证据来证明。造成认识到地球是球体需要漫长时间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就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对于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物体,没有一个人能够在地球上看到她的全貌。随着观察技术的创新,假如采用杨利伟在环地球轨道上对地球拍摄的照片或录象(我们观察到了一个“缩小”的地球)观察,就能直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3、“改变”观察对象变化的速度
有的现象变化速度太快或太慢,也不适宜学生观察。例如在《声音的变化》一课中,为了比较粗弦振动快,还是细弦振动快,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目的是研究音高的高低和振动快慢之间的关系)。但是弦振动的太快了,肉眼很难进行客观比较,学生也很难形成共识。这时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假如我们能采用高速摄象机将粗弦和细弦的振动同时拍摄下来,然后放慢若干倍数观察,就能清楚的比较出它们的振动速度的快慢。
再如,花儿的开放速度一般是很慢的,要想在课中观察一朵花真实的开放过程是不可能的。但是借助摄象机,就成为了现实。我们只要将一朵花采用慢速拍摄,快速播放的办法,就能清晰的观察到花开放的过程了。
4、“改变”观察对象变化的强度
鼓面的振动用肉眼不易观察,假如在鼓面上放置米、沙子等一些细小的物体,就能将这一现象放大;同样的,音叉的振动用肉眼也不易仔细观察,假如将振动的音叉头部部分的放入水中,就能观察到溅起的水花和荡起的波纹。在观察固体振动实验中,通常还可以借助一杯水,通过观察平静水面的变化来发现物体振动的变化。
在科学课中,教师要使学生内化并形成遇到类似观察难题时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观察技术的不断创新。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还能帮助学生揭开一个未知的世界,这种全新的领域开拓,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作用是很大的。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繁荣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富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的呼唤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历史重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更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1]。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
1.自身因素的制约
作为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研究生自身因素是制约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首先是研究生的生源质量。目前,我国研究生在校人数已经超过100万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从小学到大学接受的都是应试教育,创新意识相对缺乏。在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后,大多数同学延续了以往的学习方式和思维习惯,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相信权威,不敢冒险,这都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2]。二是研究生招生录取制度。现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但主要以初试为主。以农学类考生为例,初试主要考政治理论、外国语、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许多学生以考研课程为中心,只要外语和政治能够上线基本上就可以通过研究生初试,导致大多数考生“重公共课,轻专业课”的现状。有些招生单位因为生源紧缺,研究生复试成为了形式,考生拿到复试通知书就等于提前接到了录取通知书,对创新人才缺乏有效的竞争与选拔机制。三是研究生自身的创新意识。有的研究生为了逃避暂时就业困难选择考研,学习动力不足,科研热情不高,以获取学位为目标;有的研究生认为自身基础知识差,创新研究需要太多的知识积累和太高的智商结构,从而失去了创新的信心,不愿从事创造性工作,害怕失败。因此,研究生考研动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对专业的热爱程度以及自身的知识水平等均限制了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4]。
2.学术环境的制约
研究生的成长和创新思维的形成有赖于良好的学术环境,即民主、自由、开放、和谐的学术环境。我国有的高校对于营造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术环境不够重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有的高校不能开展前沿性的学术讲座,而研究生参加校外高水平学术活动的机会也很少,对本学科在国际和国内的发展状况缺乏了解,因此很难开阔眼界,更谈不上创新思路。在课题选择、实验设计和论文写作方面,多数研究生都是在网上查阅相关的文献并进行模仿或重复,缺乏实际的学术调研和科学论证,实验选题、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谈何创新[5]?现行的学术考核和评价体系也造成了一部分人浅尝辄止、急功近利、投机取巧、欺骗做假。
3.导师因素的制约
导师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需要一支能够适应科技创新、师德高尚、在学术界享有声誉、有能力跟踪学术前沿的导师队伍。近年来,研究生扩招带来的突出问题是导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参差不齐,个别导师指导的研究生过多,科研项目却较少,科研经费不足,无法为研究生提供创新能力培养的高水平平台,研究生从事低层次的科研活动,一些研究生无所事事、无人问津、茫然困惑,浪费了宝贵的研究学习时间,导致研究能力下降[6];个别导师担任行政或社会职务,没有足够的精力认真指导研究生,更无法对研究生的学习质量进行严格监管,这也限制了研究生创新精神的培养[7]。
4.培养模式的制约
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课程设置不科学。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比例不协调,基础理论课程中能够体现学术前沿、学科交叉和学科融合的课程太少,研讨性课程较少,实践性课程较少,导致研究生的专业知识面过窄,不善于观察,不善于思考,不了解实践,这就很难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8]。二是教学方式不创新。部分教师仍然采取“灌输式”教育,课时无限缩水,课堂气氛沉闷,没有启发,没有讨论,没有理论联系实际,致使研究生不注重自我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不敢向传统权威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意识。三是考核方式简单化。大部分课程以撰写论文为主,学生只需提交一份文献综述就可以通过考试,造成学生不认真学习课程,在网上查阅资料后东拼西凑,应付了事,结果造成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策略
1.提高生源质量
针对部分高校研究生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现状,为了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拓展生源,利用报纸、网络、电视等大众媒体,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推荐学科和专业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吸引高素质的人才。二是加大复试在研究生录取过程中的权重,复试的内容和形式的设计应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重点考察考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能力选拔和素质选拔[3]。三是要建立、建全研究生培养的激励机制,通过设立奖学金、科技创新基金等形式对研究生在读期间的学习成绩、、科技创新、学位论文评审与荐优等工作建立切实可行的奖励机制,鼓励研究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2]。
2.营造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术环境
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高等学校必须注重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要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地举办内容广泛、涉及学科前沿的学术讲座,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使研究生了解本领域的前沿科技理论与信息,开阔研究生的眼界,拓宽研究生知识面[9]。另外,导师要指导研究生广泛地查阅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增加研究生的知识储备,大胆鼓励研究生自我选题,尊重事实,尊重科学,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
3.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高低与导师有密切的关系,导师队伍的素质状况,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素质。
一是要优化导师队伍。建立一支勇于创新、学风正派、学术能力强、学术成果真实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使他们具有创造性的教育理念、良好的知识结构、先进的教学方法、高度的责任心和高尚的师风师德。同时要加强对研究生导师任职资格、培训上岗、招生资格、职业考核等方面的严格管理,要打破导师终身制,引进淘汰和竞争机制,保证导师队伍的质量[7]。
二是导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是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为前提的,因此导师除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外,还应该及时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更新,努力拓宽知识面,积极参与本领域的学术活动,了解本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站在学科最前沿,不断提出新问题、开拓新领域,以敏锐的眼光指导研究生[10]。
三是导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与本科生的教学相比,研究生的导师指导和导师的责任心就显得尤其重要[11]。导师要对研究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要转变教育理念,集中精力创造条件指导研究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使他们在科研中得到锻炼。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以导师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和带动研究生 [12]。
4.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课程设置的创新。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要突出特色,要重视学科渗透和文理交叉,要克服专业学科分割过细、知识零散的弊端,要从本质上把握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适当增加研讨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的比例。要鼓励导师编写或引进国内外最新的教材,将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是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多采用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7]。
三是考核方式的创新。学位课程要严格执行考试制度,以保证研究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选修课程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除撰写论文的考核方式外,还可以通过研究生模拟教学、课堂专题讨论、研究生做学术报告等形式进行考核,这样既鼓励了研究生广泛地查阅资料,不增地增加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面,还可以提高研究生分析、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他们下一步开展课题研究以及提高答辩的能力都很有帮助[13]。
总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国家、社会、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研究生个人的努力才能完成,只有不断地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时期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高层次、高质量、高水平的优秀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淼群.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北方经贸,2008(6):141-142.
[2]陈冠州.浅议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2008(14):38-40.
[3]王玉林,李鸣.对地方高等院校研究生生源质量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科技广场,2004(8):119-121.
[4]王迎新,董运平.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5):285.
[5]陈首珠,刘祚时.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许昌学院学报,2008(6):155-156.
[6]胡凤雏,王凤仁.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建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39-142.
[7]刘兴梅,韩刚.新形势下农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J].金融经济,2007(16):142-143.
[8]赵研,姜庆丹,赵铁,等.研究生创新教育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J].教育研究,2007(12):205-206.
[9]颜晓莉,李方伟.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440-441.
[10]吴沛涛.注重研究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6(6):71-73.
[11]孟庆玲,乔军.浅谈研究生导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教育探索,2009(3):91-92.
[12]姜永芬,吴宏翔,熊庆年,等.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6):51-54.
[13]李秀菊.论提高研究生质量的重要途径[J].科技、人才、市场,1999,6:40-41.
作者简介:
郑永文,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讲师,大庆
[关键词] 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 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
0.前言
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人才后备军,其素质高低对国家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的素质可以划分为4个大的方面,即身体素质、知识储备、做人的能力和做事的能力。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前3个方面,对于培养大学生做事的能力重视不够[1]。结果,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储备很扎实,但动手能力不强,创新意识和能力欠缺。这显然不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此国家提出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这一计划是“十一五”期间教育部为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是教育部第一次在国家层面上实施的、直接面向大学生立项的创新训练项目。
1.制约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高校学生的培养目标为“知识面宽广、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过硬和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工科教育不仅承载了为相关领域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目的,而且也承载着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2]。然而,从大学生创新主体性和学习生活的具体环境看,制约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学生科学创新主体性发展不够全面
由于人们对大学生主题性问题的认识还仅仅是停留在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题上,大多关注的是教学过程中大学生主体性问题。创新能力培养和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内涵是通过和教师的交互作用,学生自主地、能动地、超越地发展,实践高等教育功能[3]。有学生认为创新活动和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阶段学习的主要任务。可见,学生对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热情较高,但其创新主体性的引导和培养欠缺。
1.2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传统单调
教育内容影响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细节,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则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就目前而言,由于很多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和教学单位,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单一[4]。这使得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熏陶学生创造意识的内容和方法严重缺欠;其次,从教学方法来看,以讲授式教学为主,启发讨论式方法应用较少,实践性教学逐渐形成,但仍是辅手段;最后,从教育模式来看,“求同不存异” 思维模式占主导地位,这种“应试教育”为特征的教育体制,必然压抑学生创新潜力的发挥。
1.3 创新评价体系不完善
创新评价体系作为对学生创新活动鼓励和认定的手段,是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深层次、全方位和有高效率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由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体系,转变为更注重过程和环节的评价体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好奇心和成就感,培养自我意识等等[5]。
2.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与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契合
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的启动和实施,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校园内形成创新教育氛围,建设创新教育文化,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实验能力。新疆大学于2008年作为第二批学校批准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
2.1 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精神契合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实施,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随着实验计划的不断深化,多学科交叉和多成员组合已成发展趋势,这又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分工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精神指引下,大学生逐渐养成了追求真知、探索真理、敢于挑战、锐意创新的优秀品格。这些也正契合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6]。
2.2 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契合了工科高等教育中实践创新的环节
通过开展实施计划,带动广大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改变目前高等教育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该计划可以作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辅助环节,有效补充教学的课内外衔接,为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起到积极的作用。
3.推动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以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为平台,建立起良好的创新氛围,从而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因此各大学在该计划实施工程中,通过对创新机制体系的探索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契合的基础上,需要对这个系统不断完善。
3.1大力宣传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及其内涵,激发大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自我意识
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内涵与精神是体现了大学生对创新价值的认识和与之相关的个体价值的自我认识。基于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正面积极作用,举办创新活动经验交流、学生社团创新活动宣传、学生论文报告会、师生交流会,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点评,引导大学生将专业的理论学习、实践创新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进而产生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动力,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3.2 完善组织体系,开放公共资源,保障校园科技活动稳定、有效地开展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决定了其复杂性。与其他大学学生活动相比,涉及的部门多,及跨度大;投入的活动场地及设备仪器广。为保障大学生的能动性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充分发挥,需要一个高效的、严密的组织体系来引导和协调。从学校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和学院以及指导教师通力合作,不断完善组织体系,开放相关实验场地和设备,从经费、物品、器材、场地再到指导教师等几方面为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大学生应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成为各个科技组织的主体,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创新潜力的挖掘。
3.3 建立创新评价体系,调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性
建立创新评价体系的出发点在于,将大学生创新的内在需求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有机结合起来,促使两者相互作用以产生最大的行为动力。科技活动的评价体系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弹性的、多样的评价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提供学生发展的空间。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专业课考试方法改革,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的指导教师及学生给予奖励和相应的考试加分等评价方法。该评价体系以激励和调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性,弱化科技成果的因素,强调科技活动过程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发展和辐射的作用。
4.结束语
通过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锻炼和培养,使学生能够得到“真题真做”、“真刀真枪”的锻炼,尤其是在学生实践环节过程中,更有利于学生萌发创新思维及教师启发学生的创造性。因此,在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创新活动,是影响高校培养的工科大学生是否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直接因素。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以实践教学建设为重点,以创新活动为突破口,不断完善实践教学新体系和创新体系,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成果,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以及研究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杜学元.大学素质教育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2000,(3):25-26.
[2] 郝永梅,葛秀坤,邵 辉等.地方高校工科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常州大学学报,2011,12(2):113-116.
[3] 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60.
[4] 邢智强.制约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及对策探讨[J] .科学管理研究,2009, 10(5):67-69.
[5] 梁蕊.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践探索与体会[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24(1):122-124.
[6] 陈洋,闫达远,明道福.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的实践与思考[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11(2):93-95.
作者简介:
冉武平(1977-)男,甘肃镇原人,汉族,硕士,讲师;道路路基路面教学与研究。
关键词: STS教育 创新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培养创新型人才更是时代的要求。高中物理自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高中物理教学过程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物理教师,我们应当积极探索一条更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及促进高中物理教学的新路子。本文依据当前创新教育理论,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探讨。
高中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主要包含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具体表现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旺盛的求知欲,以及能够排除外界干扰而长期专注于某感兴趣的问题的意志品质;强烈深究事物变化机制的渴望,善于批判地看待问题,并能提出新颖独到的观点;能够地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释相关现象,以及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平常喜欢小设计、小制作和小发明等活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活动,学生能充分观察、接触、了解社会,以及最新的科技动态,从而使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1.渗透STS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优秀品质
创新意识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的前提,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驱力,而内容充实、生动的STS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渗透STS教育,让学生既掌握了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又了解了所学的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切身体会到学有所用和学以致用的乐趣,基于此大多数学生都会对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希望进一步学习,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另外,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实际,适当地介绍相关的物理学历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和优秀品质,造就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如用杨振宇、丁肇中和李政道等物理学家在物理学方面的卓越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勇攀科学高峰的自信心;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的,不仅指出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认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将物理学的观察、实验、抽象、逻辑、想象等研究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2.渗透STS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显得更重要。”因此,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思维能力的源泉。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与教学实际内容相关的物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成果和新动态。如纳米材料的研制及应用、超导体的获得及应用、磁悬浮的应用、现代航空航天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状况及趋势、集成电路在社会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等,让具有时代气息的物理课堂,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体验进行探究。STS教学让科学概念的学习发生于生活中,探究学生感兴趣的或与自身相关的问题,这样,学生便会积极主动地搜索可用资讯,认真观察相关的自然和社会现象。此时,观察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且较为持久的知觉,是学生认识世界﹑获得信息和汲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对感兴趣的现象进行观察或在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此,学生的创新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便能渐渐提高。
3.渗透STS教育能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STS教育可以拓宽学生视野、改变“学习物理就是为了学会解题,为了高考应试”的片面认识、让学生体验到课堂内外所学物理知识与我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使学生学会用综合的观点分析并解决问题。STS自身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物理教学过程中渗透的STS教育内容会涉及其他多种学科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体现了现代高中理科教育的综合性趋势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因此,STS教育的跨学科性、综合性、实践性,以及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如有的学生自行安装家庭照明电路,为家庭制定出科学的节电措施等。渗透STS教育,还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科学评价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如学了电磁学知识以后,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地形特征和实际能源情况,要求学生扮演未来的电力工程师,对本地宜采用火力发电还是核能发电进行探究,并提出可行性方案。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STS教育,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和创新意识、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且学会突破已有的物理知识和应用范围,提出新颖独到的思路和观点。诚然,高中生创新能力和精神的培养是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多种思维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然而,STS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具有传统物理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广大高中物理教师应抓住机遇,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渗透STS教育,以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可平.STS教育论[M].教育出版社,2001.8,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