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好人好事新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最新关于好人好事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领导和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内容是好人好事。
我们班有一个女孩,她的名字叫杨__,今年11岁,是我的好朋友。她喜欢在有空的时候学咩咩叫,她非常可爱,也很乐于助人。如果你不相信她的`话,请听下面两个小故事。
一次,在去学校的路上,杨__看见一个60多岁的老人给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推着一辆装满砖头的大车,年轻人不停地用手拍着老人的后背说:“老头,快推,不然我就不给你工钱了。”杨__看到有人这么对待老的人,觉得看不过去,于是赶紧跑到老人身边,请老人让她帮忙推车。老人说:“没事,我有力气推,你还要上学,如果帮了我你会迟到的。”听了老人的话,杨__说:“爷爷,不会的,我顺路。”然后她便开始推车。她推得可厉害了,只见她手和肩一起用,身体向前倾,两个脚蹬地,一直到了目的地才停下来。老人又感动又高兴,一时间,他都不知道说什么可以来表达他的感谢。
有一次重阳节,杨__主动到一位年纪很大的奶奶家帮忙擦窗户,她拿起一块抹布,把它放在水弄湿,然后开始擦窗户,把老奶奶家的窗户擦得干净又明亮。打扫完窗户后,杨__还为奶奶表演唱歌、跳舞和讲笑话等小节目,逗得老奶奶十分开心,直夸杨__是个好孩子。这一天,老奶奶过得十分开心和难忘,在分别的时候,杨__对老奶奶说:“奶奶,我有时间还会回来陪你的。”
听了我的介绍,大家认为杨__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吗?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丽。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非常感谢。
最新关于好人好事演讲稿范文
风儿吹散了姹紫嫣红,却扯不断绵绵往昔;岁月斑驳了朱门红墙,却抹不掉依依深情;时光模糊了往事,却擦不掉往日记忆。
事情发生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早上,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让人莫名的郁郁不安。这种天气着实不适合我,可妈妈又让我到小卖铺买点儿东西。
老板结完帐我刚想付钱,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我伸手摸了摸口袋,却空空如也。“钱呢?”我心生疑惑,于是找遍了全身,但那钱就像是长了翅膀逃之夭夭了。我心急如焚:怎么办?怎么办?如果让老板知道岂不是很尴尬,我慌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湘,是不是没带线啊,婶帮你付吧!”
啊!是徐婶,我像遇见了救星似的,急切地点了点头——虽然还夹杂着一丝犹豫。
徐婶帮我付了钱,我回到家中拿钱还给徐婶,她说,不用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大家同村人。
徐婶是个好人,谁家有困难她就帮谁。邻居向她借牛耕地,她二话不说就把牛借给了邻居。张大伯去镇上买农药时钱被偷了,徐婶毫不犹豫把钱给先垫上了。李大妈生病了,可是她家中无任何亲人,谁都不愿意帮忙怕被传染,只有热情的徐婶每天都去照顾她。事后,李大妈的儿子回来了连忙向徐婶道谢,而徐婶莞尔一笑对李大妈儿子说:“邻居有困难,我应当帮组她。”
徐婶就是这样一个人,她用崇高的品格打动了身边的人,她用她的所作所为告诉了身边的人,美,不单单是外表美;美,还是心灵美。我相信所有人都会被徐婶那股热情劲给打动的。
最新关于好人好事演讲稿范文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在我身边发生的好人好事很多,我亲身经历的也很多,但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还是两次水壶的事情。
第一件事发生在学校。
那时的我,在读五年级上学期。那一天,放学的时候我高高兴兴的回到了家,收拾书包的时候,我发现我的水壶不见了。我想,也许是妈妈拿走了我的水壶,于是我就问了妈妈,可妈妈说她从我回家起根本没有碰过我的水壶,连看都没有看一眼。我想:糟了,这下可完了,如果丢了,妈妈一定会骂死我的!
这时,敏感的妈妈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从厨房里走了出来。我连忙向妈妈坦白:妈妈,我的水壶不见了。眼看着妈妈的小宇宙就要爆发了,我连忙泼冷水降温:妈,也许不小心往学校了,明天再拿也不迟。
可惜我这冷水刚刚接近小宇宙中心就被无情的蒸发了,妈妈的火依然没有变小。我感觉我就像一只待宰的猪,即将上西天了。
突然,一阵门铃声响起,缓解了着紧张的气氛。我打开门,原来是燕筝来送我忘在学校的水壶。幸好燕筝把我的水壶送了回来,要不然,说不定第二天都找不回来呢!
第二件事发生在游泳队。
经过几天来的思考,我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哈,我是天底下最好心的人!不是我“黄婆卖瓜,自卖自夸”,而是现在的人太冷漠了,而致我坐上了“最好心人”的宝座。下面,就让我举些实例给大家看吧:
NO。1:有次上学,经过一个广场,突然眼前发现有一个写着“请勿停车”标语的横栏倒在了地上,看样子,它是伤得不轻了。我正想绕过去,突然又想,既然现在的人这么“事不关己,己不劳心”,我做一个榜样又何妨呢?我轻而易举地把它竖了起来,却见路人个个都一副惊讶万分的样子。只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有什么好惊讶的?再看看前方,无数个可怜的横栏似乎都在向我呼救,早已伤痕累累的它们根本无人问津。恐怕这早已是习惯,人们都习惯“各家自扫门前雪”了,唉!
NO。2:走在街上,我正打算去吃麦当劳,只听不远处传来一句句有气无力的求助声。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位瘸了腿的乞丐。哦,原来他的拐杖掉到了地上,无奈弯不了腰去捡。来来往往这么多人,竟没有一个人肯帮他捡起拐杖,难道就因为他是个乞丐吗?难道乞丐就不是人吗?怪哉怪哉,今天的21世纪的人竟如此冷漠?于是,我便又一次登上了“最好心人”的宝座。听着大叔的道谢,听着路人的哧哧称奇,我心里老不是滋味。
NO。3:还有一次,我和妈妈去无偿献血,无意中见到了一些光骗面包,不献血的“流氓”,为什么要加双引号呢?只因这些人都是衣冠楚楚,一点也不像是些买不起面包的人。真讨人厌!一气之下,我献完血之后,一个子儿也不要,更别提是面包了!知道没?像我这样才叫做“无偿献血”呀!
我们的社会,真的需要多一点乐于助人,无偿奉献的人啊!虽然我不是什么伟大的人物,但我觉得,在如今的社会中,我也堪称“天底下最好心的人了”。
作者简介:周婷(1987.1.7―)女,山西太原人,现就读于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研究生。
摘要:好奇心、新闻欲作为新闻学传播领域的一种客观现象,它们在新闻传播中的存在既依据传播学原理,又依据心理学法则;它们既作用于新闻传播者,又作用于新闻接受者;它们在新闻传播中既能起正面、积极作用,也会产生负面、消极的影响。全面分析它们的作用机理,是为了使它们能更好地服务于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
关键词:好奇心;新闻欲;新闻传播
早期的西方新闻学者曾将好奇心、新闻欲作为新闻的起源。在新闻发展的历程中,这一说法早已受到质疑,但这并不意味着好奇心、新闻欲这一现象在整个新闻领域没有存在的价值。作为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它们在新闻传播中必然还具有自己的影响力,那么它们在新闻传播中能起什么祥的作用和怎徉发挥作用,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做些探讨。
一、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新闻传播的各要素
传播学理论告诉我们,构成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包括: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接受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这些要素必不可少,缺少一个传播就无法进行。并且在传播过程中,它们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一言以蔽之,“合之则共存,离之则俱亡,变之则同变”。新闻传播中的接受者既受其他三个要素的制约,又制约着其他三要素。它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充满能动性的主体。它既参与新闻生产又是新闻信息的主动寻求者。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它是传播者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传播者发出新闻信息之前或之后,都要认真分析并理解接收对象,使双方达到默契。其次,接受者对新闻的接收,也是对新闻的加工过程。他们要根据以往的经验对新闻做鉴别和理解。再次,新闻传播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传受双方信息共享,而这种共享是建立在功利基础上,接受者期望以此满足自己的新闻欲,传者则企盼以此对接受者产生某种影响。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好奇心、新闻欲主要发生在接受者身上。它们通过作用于受者,间接地影响其它各传播要素,进而对新闻传播起作用。当然,新闻传播中的传者同祥也有好奇心,在探讨好奇心、新闻欲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时,这一点不能忽视。
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为什么人们具有好奇心
休漠曾在《人性论》中有这祥的描述:“我们并不是对每一个事实都有求知的好奇心,我们想知道的也不只是知道后对我们有益的那些事情。一个观念只要以充分的力量刺激我们,并使我们对它极为关心,以至使我们对它的不稳定性和易变性感到不快,那就足以刺激起好奇心来。”《人性论》1981:492)。这里休漠从人性的角度论述了好奇心的起因。这段话似乎有点令人费解。那么,我们不妨利用心理学丰富性动机理论再对好奇心作一个注解。好奇心如同饥饿是人的可靠有效的动机。但它不是追求生存和安全的需要,而是一种满足和寻求刺激的动机。心理学实验表明:长久地缺乏刺激不仅引起人的厌烦还可能使人产生强烈的痛苦和失调。寻求刺激是人本能的动机。而好奇心则是人寻求来自新异事物刺激的一种本能。剖析了新闻传播要素及好奇心这一心理现象。
三、具体的分析好奇心、新闻欲在新闻传播中所发挥的作用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0―0045―01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课堂教学中就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作为教师,应顺时代的潮流,改革教学方法,强化教学结构,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小学语文作为教育的基础学科,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教师必须结合教学新理念,构建以生为本的教学环境,提升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有效地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阶级性”,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小学生的思维、人格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作为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发展思维,注重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同时,教师还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选择,举办学生喜欢的活动,以此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真实的情感去感化学生,使学生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从而构建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教学中,教师都是提前设计好教学计划,上课时按照计划给学生灌输知识,有的教师甚至明确告诉学生答案,这些都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最佳途径。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倡导探究式教学,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即通过创设情境或者提问等形式,启发学生自主深入分析、研究、总结,最后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理论。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质疑是创造之母。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启发、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想问,从不会提问到善问的良好习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的天地。例如,笔者在教《草船借箭》一课时,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对课题质疑,学生你争我辩,质疑问难,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构建对语义的理解和体会,就要引导学生大胆地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充分思考,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感悟,懂得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的道理。这样开放的课堂教学,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是无止境的,还会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只有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和争辩,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五、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碎片化时代下的传统媒体品牌
“欣赏”这个词用来形容传媒更准确,因为传媒本身可以把这个词拆成两个字。第一个字是“欣”,是说受众的状态,受众要欣然地去听去看,是愉快的,绝不是被动的。第二点是“赏”,也就是接收信息、资讯。
传统媒体品牌的第一条路径是基于发行的传播,他们希望覆盖更多的人、更多的地区、更多的年龄层和更多的行业。一万人和十个人有什么区别?当然一万人更好了。可是时代在发生变化,每一个人的时间变得“碎片化”了,而且选择也越来越多,它被不同的信息所切分,从早上起来刷微博、看微信,上洗手间的时候听一听早间新闻,车堵在路上的时候听一听广播,打开PC端还能看到昨天晚上的《来自星星的你》。所以在每个人的时间都碎片化的时候,你再捕捉一万个人,他却只能把万分之一的精力给你,这个价值确实是不一样的。
传统媒体品牌的第二个路径是立场,以前纸媒的发行量很大,市场占有率很高。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媒体是非常成功的,它有特立独行的气质,有自己的行为方式、行为路径,有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但用80个报纸版面来阐释自己的立场和用8个屏,用5.5英寸的手机,哪个能更好地影响用户?一份都市类媒体的10个版变成20个版,它要变成区域板块,要覆盖一线城市所有市民的吃喝拉撒睡、衣食住行,它把立场阐述得清清楚楚,但在这个过程当中80个版所描述的内容,在任何一个人心中已经模糊掉了。反而,8个屏的内容通过精准细分化的清晰定位,服务精准细分的人群,直接满足他们的诉求,却更容易被用户牢记。
新媒体传播的参与和认同
新媒体是一种浸润式的传播,它改变单向发行的思路为双向的参与互动,新媒体把对象放到内容体系里“浸泡”它。同时,由于浸润式的传播和工具的便利性,让再传播变得可能,哪怕只覆盖了10个人,当这10个人被“浸泡”之后,他很可再帮助你再“浸泡”他的10个好友,这10个人会继续往下“浸泡”他的朋友。他们是因为参与而认同,因为认同而参与。
但在纸质媒体里,让受众认同你的表达内容、方式,成本却很高。纸媒想要获得一万个人中一对伴侣的认同情况,其成本是很高的。因为理论上讲,纸媒要发行一万本(一万份、一万册)才能够最终抓取这些信息,当然这还不排除统计信息的时间与精力。所以,纸媒做垂直细分统计的成本非常高,因为它的发行成本和传播成本在那里摆着。但是互联网的低成本也摆在那里,它覆盖一万个人去寻找那一对伴侣和覆盖100个人寻找10个伴侣,它的成本基本上是一样的。
公益媒体联盟试验
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希望得到受众的认同,可是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报纸上的新闻,阅读率最高的是社会新闻,而且是负面的社会新闻。为什么最具传播力的内容却并非是报纸最终想表达的立场?阿里巴巴集团新媒体事业部没有很高深的技术,也没有雄厚的资金,我们只是在尝试借助市场上已经有的渠道、技术去做一些事情。我们在好人好事新闻上做了一点点探索,让所有人甚至普通的老百姓都可以一起参与一起互动。
我们组织了一个媒体联盟,所有都市类媒体的社会新闻记者都可以进入到联盟里面。其次,每一个记者都可以发现当地的好人好事,这个记者会在版面上进行传播,传播的结果会在他的新媒体平台上进行推送,推送之后报纸本身的采访就是对好人好事的核实,在核实的基础上由当地都市报的负责人代表公众进行票决。如果传播媒体的技术够先进一点的话,我们希望直接由读者和受众来进行投票,最后进行奖励。媒体的品牌在这样的逻辑下能够得到受众的认知,而从品牌到认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从参与到认同的过程。
目前,大陆境内所有的一线、二线城市中排名第一的都市类报纸几乎都是我们的联盟成员。在刚刚过去的半年时间里,我们用这个联盟发现312起案例,奖励848人,间接受益16000人,累计见报报道610篇,其中河南省的正能量、民众参与票决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全国最高的。
在2013年12月份的统计中,“天天正能量”是新浪微博公益类账号影响力、活跃度、传播力最高的账号。从2013年8月份到今年3月份,在300多起的案例中,阿里公益基金为当事人、“正能量”者支付了200多万元。也是在这段时间内,正面新闻的报道阅读率超过了负面新闻的报道阅读率,这也正是所有媒体希望看到的现象。
“西瓜皮”阿姨的正能量
2013年,上海有一位阿姨,在地铁上捡起了别人扔下的一块西瓜皮,被细心的网友正好拍到。于是网友发到微博上,一时间,所有市民都去积极地寻找这位阿姨。“天天正能力”支持每位网友转发微博表达意愿去寻找正能量的立场,一个转发我们就捐一块钱,虽然钱很少。但大概17个小时之后,这条微博转发的次数是2万次,占微博实时话题榜TOP2。
一个好人好事不仅能够调动公众的参与,甚至能实现跨区域、跨类型的媒体协作。《新闻晚报》的记者真的找到了这位阿姨,阿姨说她不需要这个钱,阿姨表示,她捡西瓜皮不是因为需要奖金,她希望这钱可以传递给更需要用钱的人那里。于是所有的观众“粉丝”共同参与到帮阿姨建言献策当中。这个事件让公众参与到一件好人好事的过程中,公众共同参与新闻事件的生产制造,要比公众参与到新闻的写作当中更重要。因为每一个受众、每一个接受者就是事件的中心,这种中心地位和他自己的参与感,还包括“浸泡”式的认同,这是别的方式取代不了的。
后来,《武汉晚报》出的方案得到了阿姨的认同,他们找到了武汉新洲高考前三名的一位考生,其因家境贫困,68岁的奶奶为他挣学费。当记者找到这个考生时,他表示学费已经攒够,给更需要的人吧。于是,武汉的市民帮助这个考生再去考虑这个钱的走向。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个参与方拿到现金,虽然现金并不多,也没有任何一方等待着公众去表扬和称赞。因为,让每一个公众能参与到这种公益性质的活动当中来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