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美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五色观”是我国古代在色彩科学史上的一大发明,它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色彩观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色彩观为我国古典色彩关学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原始时代的人类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中创造了历史性色彩最纯粹的形式。最早发现的原始美术物是距今二万年前的洞窟岩画,标志着人类已经用色彩装饰自己的居住场所,其各种各样的动物形象,用色鲜明浓烈,饱含着原始人类特有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在我国黄河中游发现的石器时代原始氏族部落建造的浅穴中,由红、黄、褐等色泥土、草泥和木材建成,表明我们祖先对色彩的掌握和运用迈出了一大步。至春秋战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国古典美学思想进入启蒙阶段,以儒道两家为代表的古典美学思想已经形成,并不断地推动着“目观为美”简单朴素的低层次色彩美感认识向高层次色彩审美认识的发展。几千年来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色彩观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色彩观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色彩审美意识之中。色彩对民族精神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民族色彩文明史上,记录着民族精神的全部过程。中华民族二干多年形成的色彩体系就是世界独特的“五色体系”。我们全面系统地了解“五色观”及其色彩文化内涵,有助于中华民族在全球一体化的世界文化格局中,保持鲜明的民族色彩个性。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传统的经典色彩已经面临数字色彩的挑战,人类的色彩活动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弘扬民族色彩文化,开拓丰富色彩表现语言,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一、“五色观”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传统民间色彩“五色观”的形成是继承远古人类对单色崇拜,结合中国人自己的宇宙观——“阴阳五行说”,并与构成世界的其它要素:季节、方位、五脏、五味、五气逐渐发展而来的。
据史书《周礼》记载:“画绩之事杂五色”,这是目前我国最早关于“五色观”色彩理论的记载,由此也奠定了我国传统色彩的美学观念的形成。它比西方的“七色观”,“三色观”都要早上一千余年的时间。在我国洛阳二号殷人墓发掘四幅绘有红、黄、白、黑的四色画幔,就充分地证明了我国当时的帛画已初具“五色”的丰富性。
在中国历史上关于“五色观”的记载还有:
《尚书》:“采者,青、黄、赤、白、黑也,言施于缯帛也。”
《老子》:“五色不乱,孰为文彩。”
《庄子》:“五色乱目,使目不明。”
《苟子·劝学》:“目好之五矣。”
《礼记·礼运》:“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
《礼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
何谓“五色”?孔颖达疏:“五色,谓青、赤、黄、白、黑。”刘熙也曾作具体解释,他在《释名》中谈及他的观点:“青色为主,生物生长之色;红色为赤,太阳之色;黄色为光,日光之色;白色为启,如同化水之色;黑为晦,如同昏暗之色。”
西周时期,已经提出了“正色”和“间色”的色彩概念。南朝染皇侃云:“正谓青、赤、黄、白、黑,五方正色也,不正谓五方间色也。”间色是正色混合的结果,正色即原色,它与间色和复色相对应,所谓“正色论”即“五原色论”,亦即赤、青、黄、黑、白五原色构成的“五色体系”。古人从色彩实践中发现五原色是色彩最基本的元素,是最纯正的颜色,必须从自然界中提取原料才能制作得来,其它任何色彩相混都不可能得到五色,而五色相混却可得到丰富的间色。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五色广泛流行,“五色体系”的确立标志着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色彩审美意识,已从原始观念的积淀中获得独立的审美意义。
五色体系的建立对于推动古代色彩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色彩艺术的繁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五原色的发现和色彩混合规律的掌握,大大丰富了色彩的色谱和艺术表现力。从此,人们从原始的自然单色概念中解放出来,走向色彩艺术创造的多元化,使色彩的装饰应用更广泛地进人社会生活,并注人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文化内涵,如商周时期奴隶制等级制度和宗教礼仪非常严格,色彩用作尊卑的标志,成为“明贵贱,辨等级”的工具,以维护其统治阶级的利益。此外,在绘画和建筑活动中也都有所体现和划分。据《礼记》记载,“木盈,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土黄圭。”即帝王的房屋柱子用红色,诸侯用黑色,一般官僚用青色,至于百姓只能用土黄色。除了统治阶级对“五色观”的推动作用之外,更多的因素还源自于民间,烧陶与冶铜术的发明,使色彩得到广泛地应用。从大量的古代文献记载和发掘出土的墓室壁画、帛画、纺织染色以及陶俑、漆器、铜器上丰富的色彩,可以看出距今二千年前我国的色彩科学技术与色彩装饰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我国古代进人百家争鸣的先秦时期以后,色彩艺术观更趋于成熟。《左传》对此有明确的论述:“天有六色,发有五色,征为五声,生五疾。”古人把“五色”与“五行”联系在一起。何谓“五行”?《尚书·洪范》载:“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即水、火、木、金、土五种自然物质,被视为产生万事万物本源属性的五种元素,并提出了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阴阳五行说”将“五行”与自然界中五方、五材、五季、五音、五德、五官、五脏等包括“五色”均配属其中。“五色”是色彩本源之色,是一切色彩的基本元素。五行结合生百物,五色结合生百色,五色论完全符合五行论的理论。阴阳五行思想,流行颇广,影响甚大。五行相生,五行相胜的理论渗透到社会、政治、军事、天文、地理、医学等各领域,并指导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等一切活动,以后经过不断发展、推广,几千年的文明,一以贯之,铸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
二、中国传统礼教对“五色观”的影响
儒家色彩观从“礼”的规范出发,最终实现“仁”的目的,极力维护周时建立的色彩典章制度,把“五色”定为正色,把其它色定为间色,并赋予尊卑,贵贱等级的象征意义,分别代表君臣民上下关系,色彩装饰不可混淆,更不可颠倒,孔子斥责齐恒公“恶紫夺朱”,实际意义是认为间色紫夺走了正色赤的地位,夺正为不“仁”,违背了礼字规范。他认为“白当正白,黑当正黑”。传统中国画据此发展形成了“计白当黑”的绘画理论。《礼记·玉藻》记载:“衣正色,裳间色”。郑玄注:“谓冕服玄上缫下”。孔颖达疏:“玄是天色,故为正。臻是地色,赤黄之杂,故为间色”。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服制》中说:“度爵而制服,量禄而用才,饮食有量,衣服有制,宫室有度……虽有贤才美体,无其爵不敢服其服。”《后汉书·服制》也载:“尊工贵工,不得相逾,所以为礼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孔子极力提倡中庸哲学,“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雍也》,“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大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境界。儒家中庸观念在色彩上体现为“文质彬彬”的适度的色彩装饰。孔子在《论语·雍也》中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谓“文质彬彬”,“文”即文采,外部装饰的形式美,“质”即实质,内部精神的内容美,“彬彬”即配合适宜。孔子认为文胜质不美,质胜文也不美,过分的外部装饰则哗众取宠,名不符实,缺少装饰则平淡乏味无兴趣。“文质彬彬”最初是孔子对君子人品提出的要求,但进而被解释为艺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现在色彩上必须符合“配合适宜”的审美价值标准。
“比德”是儒家色彩美学思想的另一主要特色,即用色彩暗示人的美德,这一象征性的手法在后世中国色彩艺术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儒家虽然没有色彩“比德”的直接描述,但可以从儒家审美的“比德”观念中得到启示。苟子的以玉比德说:“子贡问于孔子日:‘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耶?’孔子日:‘……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运闻,其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诗日: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一。(《苟子法行》)在孔子之前管子也有论水玉之美:“视之黑而自,精也~鲜而不垢,洁也~茂华光泽,并同而不相陵,容也”。在玉质与道德的相互比照中,玉负载了超越自身自然品质的道德意义,成为美和善的表征,理想人格的化身。从此,“以玉比德”成为后世广泛认同的社会观念,艺术被儒家赋予了人格意韵。乃以自然事物比拟人的道德,是自然特性的人格化、道德化,从儒家色彩的观念看来,色彩之所以美,是因为色彩的装饰暗示人的美德,从色彩的装饰中可以发现人的高尚人格,儒家的这种类比思维方式对中国色彩艺术形成特定的象征意义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无疑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我国戏剧脸谱色彩斑斓,不同色彩化妆赋予特定的寓意,暗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品德,如:红色表示忠勇,黄色表示刚猛,黑色表示刚直不阿,白色表示奸诈阴险。儒家“比德”思想直接影响民族色彩观念。如:中华民族崇尚红色,是因为红色象征喜庆、吉祥、庄严的品格。人逢喜庆,都要用红色来装饰;新娘穿红色礼服,新郎佩带红花。人走运了,称为“红运”;受上级重用者为“红人”;古代称美丽女子为“红颜”;相传神农氏为炎帝,炎者红也;刘邦兴汉,自称“赤帝之子”,正是因为“红色”的类比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特殊的情感和美的象征意义。
儒家色彩美学思想把色彩美与“仁”、“德”、“善”融合一体,在当时是先进的理念,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中国的色彩观受道家的影响要更多一些。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对于艺术的态度,不同于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儒家肯定艺术的社会功能,将艺术与礼乐结合,而道家与墨子为代表的“墨家”“非乐”的观点相接近,否定艺术。如老子把社会的争乱归罪于五音、五色、五味等艺术活动与享受,他认为艺术带来了五官功能的退化和人的自然本性的毁坏.给社会造成灾难。庄子反对艺术的态度比老子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认为“文灭质,博溺心”.“文”带来了感觉的退化和的增加,“博”则破坏了心地的纯洁,带来了争名夺利和虚伪奸诈,竭力鼓吹“无为~无欲”“无知”,只有抛弃音乐乐器,毁掉文章彩绘,才能恢复耳目聪明,实现盛世理想。老庄一方面否定艺术美.但另一方面又肯定自然美,应该肯定道家对自然美的认识,比起儒家将自然的审美束缚于伦理礼义之下的见解,显然有了一大进步。
由于道家主张淡泊无为的思想,所以道家的色彩主张“无色而五色成焉”,“澹然夫极而众美从之”(《刻忌》),体现在艺术上追求无色之美,以无色之感为最美,所谓“至音不叫”,“至言不文”,“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天地》)。道家崇尚自然,反对雕琢,反对五彩。道家的“道法自然”,回归自然,反朴归真,追求自然色彩的平淡素净之美的色彩观对中国绘画色彩观,特别是对文人画家的色彩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淮南子·原道训》载:“色者,自而五色成矣;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这里的“自”为“无色,无形”。它与“无色中的青、黄、赤、自、黑中的“自”是不同的哲学概念。前者为虚无,后者为色彩的视觉形象道家认为一切事物的生成变化都是有和无的统一,而无是最基本的,无就是“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实出于虚,有无相生,虚实相宜。按照道家的这一观点解释,自(无色)和五色应该是统一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但是无色是本质,“五色生于无色”。五色与自(无色)相生、相和。
道家选择黑色为道的象征色彩,认为黑色是高居于其他一切色之上的色。老子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即黑,是幽冥之色。天色为玄,因为“天”在道家思想中具有产生万物的功能,显然天之色一玄(黑)也自当有派生一切色彩并高于一切色彩的功能。所以道家将黑列为众色之首,并选择黑色作为道的象征之色。道家的建筑以及服色多用黑色。阴阳高于万物,黑自高于五色。道家对黑色的审美态度直接影响到中国绘画的色彩美学思想,并奠定了黑色在中国绘画中的造型地位。
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丰富的音乐关学思想,对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当中的儒家、道家、墨家的美学思想。
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体系在与西方所谓专业音乐体系的对照与比较中,呈现出了鲜明而特有的审美特征。纵观整部美学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音乐发展其问出现过入、道、墨、法、佛、阴阳等诸多美学流派,但大体都被儒道两家所包融、吸收而失却独立存在的价值,儒道两家美学思想从先秦产生至今,始终贯穿音乐发展中。
一、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善、和
儒家的音乐理论对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孔子认为思想的审美朴素之美,简朴之美,含蓄之美,是自然与人心的交融,主张在音乐审美中保持一种“和”的情感态度。孔子曾评价《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他认为,音乐审美中的情感态度及其表现是中正平和的,也应当是适度的,有节制的,这同他的“中庸”哲学思想是一致的。荀子认为音乐在动荡年代可以鼓舞前方将士英勇善战,而在和平环境中又能使人们以礼相代。在音乐内容与艺术形式上,儒家的音乐理论把内容的“善”“和”放在第一位,而艺术形式的美,则放在第二位。中国传统的音乐审美以“和”为中心,对我国的音乐家发展有着极深远的影响。儒家的音乐理论还把音乐家艺术看成是一种认识真理的途径。
《乐记》是儒家的音乐家美学思想的代表著作。《乐记》论述了音乐的本源:“凡间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动,物之使用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音乐是由间组成,其根源是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激动,“物动心态”,是原始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乐记》提出了自己的音乐美学思想,如书中写道:“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乐情篇》)。就是说,作品的思想内容是主要的,技艺是次要的,品德的修养是首要的,事情的完成是次要的这就给我们一启示:在当代的音乐教学中,专业的音乐人才固然需要但通过音乐教育培养、扩展音乐素质,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更为重要。
孔子(公元前511——公元前479)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中国音乐、文化史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中。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以政以德”,提倡“礼治”,重礼、乐的政治作用,强调音乐从道德上能感化人。他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关于礼”。孔子认为音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善”和“美”。凡合于所谓仁德者为善,表现平和中庸者为美,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音乐审美标准之一。推崇以歌颂舜的文德为内容的《韶》乐为尽善尽美的艺术,把表现武王伐纣的《大武》评为尽善未尽美的艺术。孔子认为音乐家反映人们的痛苦和欢乐情感要有节制,不应该超越中庸之道的论理准则。强调形式与内容要统一,推崇“乐而不,衰而不伤”的雅乐,不喜热情奔放或具有反抗精神的民间俗乐“郑卫之声”,“恶郑声之乱雅也”,带有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偏见。
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238年)荀子在哲学上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的生性的恶习的必须教育才能变善,因为更加强调礼乐教育的重要性,是人的必然需要。他主张音乐从实际出发,并随着时代前进而发展变化,但在音乐思想上仍有崇雅贬俗倾向。
二、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自然、天人合一
道家音乐美学思想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中国的音乐文化揉合到了一起,它的核心是自然、虚静,渴望达到“大音希声”的境界。道家倡导“天地之和”的思想。老子崇尚朴素自然,追求平和;庄子认为主客体和谐产生美感,以内心纯朴自然性情的复归作为乐的实现,用乐调调和阶级矛盾,追求人类平衡,认为合乎其理想社会的乐,是具有自然无为,平和恬淡属性的“乐”。
道家学派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他们也不提倡音乐,甚至是否定音乐。老子的思想具有很多辨证的观点,如“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六)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对统治阶级主张无为,对被统治阶级主张无知,因此,他反对一切欲望,而声音、颜色、味道正是引起人们欲望的根源,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道德经》第十二)所以要统统取缔。
而庄子对社会上的一切都不感兴趣,希望能够过一种“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的理想生活,因此他对一切科学文化艺术都是抱着一种排斥、否定的态度,他说:“五音乱耳,使耳不聪”,(《庄子·天地》)对音乐也是采取了完全否定的态度。
道家既然崇尚清静无为,爱好当然在题材上就偏重于山水美,它的“天人合一”观必然向往宇宙和人的合一,历史上凡道家思想浓厚的人,大多是超然物外的知识分子,他们或寄情山水、自然或借助于自然景物来自我观照,琴曲《梅花三弄》就是一首代表性的作品,她借用了梅花的自然属性,钢筋铁骨的性格,不畏严寒的精神,隐喻知识分子的人格美,用清虚朗畅的泛音,三次出现梅花主题B,穿插A、C、D音乐作为烘托陪衬。梅花的洁身自好,清雅高旷,是作者对人格美的物(乐)化表现,此曲是一首小型套曲,后部带有戏剧性,似梅花笑绽枝头,笑弄风霜,其韵昧令人回响不遗。道家不仅主张自然之美,而且追求境界无限,因此在音乐上就追求“神余言外”和“弦外之音”。同一时代一首咏梅诗句,可和此曲对照,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南朝梁、陈人何逊)。这首乐曲使我们不仅可以见到道家崇高自然,更可以体昧到道家主张自然和人的统一,以自然观照人是道家的“天人合一”观的组成部分。
三、墨家的音乐美学思想:非乐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与儒家的音乐思想相对立的乐派墨子名,生于鲁国。伟大的思想家、博学的学者和政治活动家。他在音乐上竭力反对儒家以礼乐治天下的主张。墨子禁止音乐。墨子再三强调:“为乐,非也!”意思是,“从事音乐活动是不应该的啊!”
1.教师层面的问题
(1)多媒体技术虽然有特有的优势,但毕竟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使用的目的也只能是弥补教师传统授课方式的不足之处,只能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辅助方法,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讲解。
(2)不少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忽视了传统教学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导致在课程中,师生之间互动能力差,教师几乎完全放弃了板书。
(3)在课件的制作中,一些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过多的影音材料,整体内容过于花哨,同时信息超量,造成了信息轰炸的局面。
(4)有的教师计算机知识短缺,只了解点皮毛,迫于工作需要,硬着头皮制作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因此,许多音频、图像处理软件应用不够充分,更不能从容解决课堂中的突发问题,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不仅没能充分发挥,反而降低了教学质量。
2.学生层面的问题
(1)多媒体教学类似放电影,环环相扣,涵盖的内容多;与传统的板书相比,速度较快,学生来不及消化,更谈不上深入思考。
(2)多媒体教学虽然是一种新兴的、高科技教学手段,但它只能吸引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长此以往,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会下降,容易忽视与他人的交流。
(3)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虽然可以呈现出生动的情景,学生身临其境更容易理解内容,但减少了学生主动思考的机会,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
1.小学生集中注意力能力低、持久性差,上课容易走神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多媒体,可以在学生精力不集中时,将注意力吸引过来。当讲到教学重点时,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加深印象。当讲到教学难点时,运用多媒体,可以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2.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
对事先制作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要舍得舍弃,与此同时,与传统的口授、板书等教学方式相结合,提高教学应变能力以及教学的灵活度。一些教学内容并不适宜使用多媒体,不勉强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结论
1.将浦江地方传统艺术融入到高中美术教学中去的其中一个目的
是为了让浦江地方的特色传统艺术通过课堂传授的方式,通过学生的学习来达到传承的目的。经过整理和运用地方传统文化艺术,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了解浦江地区多彩纷呈的传统艺术,这能够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地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尤其是在当前的多元文化前提下,让处于高中时期的青少年多接触地方传统文化,能够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也能够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
2.在面临课程教学资源匮乏的现在
如果能够将传统地方艺术加入到高中美术课程当中,并加以推广,对原来旧的教学模式加以改进,用新的模式和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对传统地方文化艺术产生极大的兴趣,加强生活与教育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在艺术方面的自身修养,还能够对优秀的传统艺术形式加以保护和传承。
3.传统地方性艺术存在教育的价值
(1)传统地方艺术在造型要素和审美上存在价值
在美术学习的过程当中,色彩的运用和造型是必须要学习的方面,在美术作品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在传统民间艺术的作品当中,经常能够看到传统艺术作品中对结构的对称性以及色彩的完美搭配,使得艺术品在造型和色彩两方面都配合的非常完美没有瑕疵。举例来说,浦江迎会中纸会表演中的喜剧人物,不同的形象展现出来的是不同雕塑的人物性格,再比如说流传至今的浦江地区特有的板凳龙,通常一条板凳龙,集书法、绘画、剪纸、刻花、雕塑艺术和扎制编糊等各种民间工艺为一体,充满了艺术特色,不论是从颜色还是造型方面,都显现出了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在艺术构思上的独到见解。还有浦江的剪纸艺术,剪出的图案和花纹构建了不同的图案,搭配了不同的形状。而这些艺术形式都在经历了数些年的改革创新之后显示出了更加独特的艺术魅力,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各个地方文化以及政治经济的水平,这对学生美术知识及专业知识的提升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2)地方传统艺术能够使学生激发保护地方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都会有专属于各个地区和民族的传统艺术和文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不断重视,弘扬传统艺术,保护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必须要做的事。而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和一些奇闻怪事等都包括在了民间艺术的范畴之内。在浦江迎会中纸会和人会的戏剧表演,将中国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运用典型的人物形象进行传播,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当中不仅能够体会到中国古代传统艺术在人物造型和色彩运用上的独到见解和手法,还能够通过表现出来的传统故事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对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起到了有益的作用。同时也宣扬了优良的传统美德,弘扬了正气,也提升了学生对地方传统艺术的兴趣,使其主动承担起传承优秀的地方传统艺术的责任重担。
二、将地方传统艺术融入到高中美术教学模式的策略
1.大量开展实践活动,搜集传统艺术素材
中国的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有五十六个民族,因此造就了各不相同各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艺术,但是在高中的应试教育条件下,学生在课本中接触到的却比较少,因此应该展开足够时间的课外调查和采集工作,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经过实地的考察和悉心探索,能够将搜集上来的地方传统艺术进行整理整合,汇编成画集和书籍等出版或是进行展览,使全校同学进行交流和分析。在浦江地区附近,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浦江麦秆剪贴和浦江剪纸等传统地方性的艺术,并在实地考察的过程当中对刺绣和雕刻的技术传承和雕刻出来的作品的风格和雕刻技巧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成立兴趣研究小组,使感兴趣的学生都参与到对于一种艺术手法的研究中去。另外,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实践考察、浦江迎会起源发展和其中的关于美术学的知识,学生们可以在事件调查过后自己写下实践心得和体会,并学习其中的优秀节目,在学校师生面前表演,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各自的兴趣也带动了美术课堂的气氛,还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美术知识。
2.学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新型教学方案
转变以前的只注重应试教育而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艺术审美修养方面的培养,学校应该定期设置考察课,在颇具特色的古建筑、古村落,例如江南第一家、嵩溪村开展学生写生教学,使得学生自己去研究了解地方传统艺术的特点,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其中的艺术性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3.学校的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的写作可以把论文当中作者的观点和文献作者的观点区分开来,也可以帮助读者在同一学术研究上面提供阅读方向,同时也是核查文中的引用原始文献,关注学术参考网查看更多优秀的论文参考文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书法论文参考文献,给大家阅读欣赏。
书法论文参考文献:
[1]刘纲纪著:《书法美学简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
[2]叶秀山著:《书法美学引论》。宝文堂书店,1987。
[3]宋民著:《中国古代书法美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89。
[4]天白著:《书法线条美的发现》。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2。
[5]陈振濂著:《书法美学》。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
[6]邱振中著:《书法的形态与阐释》。重庆出版社,1993。
[7]金学智著:《中国书法美学》。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
[8]张稼人著:《书法美的表现》。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
书法论文参考文献:
[1]吕文明.晚明书法艺术思潮新论——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与融合[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周韶华.民族性与当代性是书画家的立身之本[J].美术观察,2013,13(4):62-63.
[3]陈怀宣.林邦德实验书法作品的创新性与当代性[J].文化交流,2015,14(11):66-67.
[4]曹亚彬,葛复昌.晚明浪漫主义书风的当代性阐释[J].中国书法,2013,24(12):192-193.
[5]徐敏,徐德.心智的觉解:情感与形式——论胡抗美的书法美学观[J].艺术百家,2013,32(5):209-212.
[6]高喜锋.历史与审美视域中的当代陕西书法文化观念探析[J].西北美术,2014,22(2):103-106.
[7]李思航.用传播学视角看清代书法史——对传统“碑帖两线模式”的认识[J].大众文艺,2012,12(19):132-134.
[8]李砚祖.传统工艺美术的当代性与地域性——再谈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25(1):5-9.
书法论文参考文献:
[1]梁:《评书帖》,《历代书法论文选》第575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版。
[2]在“中国现代派书法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见《江苏画刊》1989年第7期。
[3]古干:《现代派书法三步》,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广州日报》,2012年4月1日。
[5]张强:《现代书法学综论》,山东友谊书社1993年版。
[6]王南溟:《理解现代书法》,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7]梅墨生:《一点看法“关于书法主义”》,《书法主义文本》第123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8]侯开嘉:《“书法主义”局外谈》,《二十世纪书法研究丛书·当代对话篇》,第351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版。
[9]王冬龄:《王冬龄创作手记》,第5-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0]朱青生:《从无锡到北大——我所经历的现代书法试验》,《现代书法》2000年第3、4期合刊。
[11]张爱国:《中国“现代书法”蓝皮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12]范晔:《后汉书》卷一。
[13]陈振濂:《当代中国对日本书法之引进、融汇与扬弃》,《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14]日本《书之美》会报,1999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