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美术研修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阶段是使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关键阶段,新课改实施以来,学校改革的热情一度高涨。中央教科所特聘研究员孟兆彬教授创建的“有效教育”教学方式,使我们在改革的热情中变得冷静了许多。以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理论”让我们有了更多的理论指导。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美术教学的课堂实效性,发挥好美术鉴赏模块对选修模块的引领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忙碌之余,我们也在思考一些问题:鉴于有些学校师资力量有限,只能根据各校教师的专业爱好开设2~3个模块,模块的开设缺少系统性和科学性,使学生缺少了对其他选修模块的体验,对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美术鉴赏模块的学习也因缺少必要的实践体验而降低了课堂实效。在教学实践中能不能将选修模块的部分内容加进美术鉴赏模块的教学中,达到赏练结合巩固知识的目的?能不能找到一条既能合理提高课堂实效又能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的途径?我们想到了将美术鉴赏模块同选修模块有机结合,促进知识与技能的互补互利,同时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和网络资源共享,建立网络学习平台的途径,使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获取更多的模块知识,更深刻地体验美术学习,培养终生的兴趣和爱好。于是,“高中美术课程赏练结合的研究”课题应运而生。
在课题研究之初,我们首先立足于一堂课的赏练结合,提高美术课程的课堂实效。我们为学生把准脉,创设心理和兴趣的最佳情境,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全组同事分别进行了尝试。例如,“民间美术”一课采用了两种教学方式进行探索,一种是将民间美术的四种类型通过民俗活动中的猜谜语来揭晓,接下来通过讨论、演示、视频展示等手段使学生在玩中学,最后对剪纸进行练习。第二种是通过新年装点门、窗分别导入年画、剪纸的学习从而引入课题,由活动的剪纸引入皮影,重点放在皮影的学习和体验上。这两种方法都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效果都不错。
我们也将相关学科以及初中美术课进行了比对和借鉴。音乐课“亚洲音乐”一课将重点放在了东南亚音乐《星星索》的学习上,教师围绕课题通过看画面哼唱、教师弹唱、跟琴唱、分唱表演、共同合唱等手段和学生共度了一节课的美好时光,取得了不错的课堂效果。初中美术课也给了我们不少启发,“只学不练假把式”,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只要学生进行练习课程,我们都会从学生的脸上看到快乐与满足。
但在欣喜之余,我们仍然觉着缺点什么。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只停留在蜻蜓点水的层面,无法真正体验课程的魅力。能不能趁热打铁,使学生有进一步的体验,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呢?这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教学方法和模式,时间问题、模块整合、实践内容几个问题被提到日程上来。我们通过信息手段搜集已有的文献资料进行借鉴,也从相关或相近的学科教学中吸取经验,同时同部分初中学校互通有无;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获取最直观的研究资料;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和掌握学生现有学习方式及效率以及研究过程中学生的反馈情况和多次教研活动的总结反馈,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逐步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
我们提出了“T+T”美术教学模式。通过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根据所给课时将授课内容整合为8个专题,每个专题4?6课,采用鉴赏同练习相结合的套餐模式,为了操作方便,我们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T+T”模式,采用“2+2”“2+3”“3+2”“3+3”四种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教学,发挥教学的灵活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在美术基本知识专题采用“2+3”的方式,鉴赏部分主要是了解美术形象、语言、分类等美术鉴赏基本知识,练习部分进行3节黑白装饰画的练习;绘画专题以中西方绘画的不同进行鉴赏,将色彩构成的知识融入练习课程中;建筑专题采用“3+3”的方式进行,鉴赏部分分为中西方古建筑、中西方宗教建筑、现代建筑三课,将立体构成纳入3节课的练习;雕塑专题采用“2+3”的方式进行,鉴赏部分分为中国古代雕塑、外国雕塑,练习部分进行新资源艺术创作;民间美术采用“2+3”的方式进行,练习部分分别安排剪纸、排练皮影戏、民间玩具制作三节课……工艺专题采用“2+3”的方式进行,练习部分进行3节气球创意制作。在研究之余我们也在逐步增加练习课程的种类,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
每一个专题结束之后,我们都将学生的作品以作业展或者是艺术节的方式展示出来,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荣誉感和继续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