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减速器课程设计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方案 成绩评定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a)-0235-02
《机械设计》是机械类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随之三周的课程设计是一次综合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因此激发学生喜欢课程设计的兴趣提高设计积极性,乐作《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对于搞好课程设计非常重要。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般以传统的减速器为设计题目,它涵盖了《机械设计》课程的大部分内容。主要包括:(1)传动部分有带传动(或链传动)、齿轮传动(或蜗杆传动));(2)轴系零部件有轴、轴承、联轴器等;(3)连接部分有螺纹连接、键(或花键)连接、销连接等;另外还有箱体等辅助零件的设计,有很强的综合性,是比较好的选择。设计中用到的知识涉及《制图基础》、《制图基础应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多门课程,也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应用。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设计积极性,让他们乐作《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本论文从方案选择、技术设计说明书以及成绩评定四方面对课程设计的指导进行了详细的介绍[1-3]。
1 方案选择
在授课的过程中,布置课程设计的内容,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重视设计用到的知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建议学生利用学校已建设好的在线学习系统,提前了解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要求、设计条件及设计的顺序过程。在学完机械传动部分,把每个同学的设计条件和设计数据下发下去,利于他们提前开始设计计算。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协作能力,5~6位同学设计一类题目,避免有些同学投机取巧,每人的数据都不相同。这样同学们既不会觉得束手无策,又有一定的自由和约束。要求选用一级远距离传递,两级齿轮传动组成的三级减速传动来满足已知运动条件的执行构件。于是,从原动机的选型、联轴器的选型、远距离传递类型的选择、齿轮传动的选择,可汇总出很多种方案。仅仅两级齿轮传动组成的减速器类型就有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和行星减速器等类型。齿轮减速器中两齿轮对又可以设计成直齿轮、斜齿轮或锥齿轮,另外还可以有软齿面和硬齿面之分,齿轮是否变位传动等等,布置形式也有展开式、分流式或同轴式的不同。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借鉴和创新的关系,相互交流学习,比较各种方案优缺点,从经济性、可靠性方面考虑择优选择。同学们通过网上的在线学习系统对课程设计有了初步了解,然后再通过交流学习,提出并最终选定适合的方案,同时明白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总是会有很多种方法,知识越多,解决的方案越多。明白知识的重要性,从而学习热情会更高,乐作课程设计。
2 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确定各部件的外形及其基本尺寸,包括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并绘制出装配图和零件图。
首先是按照给定的材料,确定执行构件的功率和转速;然后按照三级减速中每级减速允许的传动比和效率回推选择合适的原动机;再确定出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再进行详细设计并确定出实际各级的运动及动力参数,并汇总结果。为减少学生走弯路,对于可能遇到的问题加以提示,并分阶段进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后一阶段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指导中不断的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例如:如果给定两人同样的数据最终要求他们交出不一样的设计结果该怎么办?如果是两人来设计一个方案如何最快速度拿出设计结果?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找出尽可能多的可行的解决方法,在设计过程中得到快乐并提高设计的兴趣。
通过授课过程中的多媒体课件提前介绍减速器的作用、外形、结构以及运动传递过程,然后组织学生进实验室,动手拆装减速器,熟悉减速器结构,并通过查阅资料熟悉加工、制造、装配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减速器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然后开始具体设计。
2.1 机器的运动学设计
根据确定好的结构方案,选择原动件的参数(功率、转速等),然后做运动学设计。选择原动机时,要考虑实际的工作情况和经济性,电动机是最常用的原动机。选用已经标准化的电动机时,要考虑其工作载荷(包括大小、特性和变化情况)、工作要求(包括转速的大小、是否调速、是否反转、反转的频繁程度等)、工作环境(是否高温、潮湿、易燃易爆、尘土等)、安装要求、尺寸大小、重量等。要考虑其经济性,同时还要考虑其外廓尺寸和总传动装置的尺寸,一般是在考虑总结构尽可能紧凑的前提下初步分配传动比,然后确定各运动构件的运动参数(速度、加速度、功率等)。
2.2 机器的动力学设计
结合各部分的结构和运动参数,初步计算各部件上所承受的载荷。由于零部件材料、尺寸尚未完全确定,不能精确验证是否合格。
2.3 主要零部件的工作能力设计
首先根据传动的特点,确定传动的顺序;然后按照初步分配的传动比设计前两级传动,并计算出实际传动比;再将总传动比除以这两级的实际传动比,用求出的数值设计第三级传动;实际传动比,求出各级轴的实际转速和功率,列表以备进行轴的设计。设计高速轴时应注意比较安装齿轮处的轴径和齿轮齿根圆的大小,是否用齿轮轴,如果是齿轮轴,则轴的材料和齿轮的材料必须一致。还要考虑轴的伸出端直径和长度,要和安装的带轮毂孔直径或电动机处的联轴器的毂孔直径要一致。低速轴是否会和中间轴的齿轮齿顶发生干涉,安装带轮(或链轮)的轴线应和电动机、减速器的轴线高度相一致。设计轴的同时,选择适合的联轴器、轴承、键等标准件。主要零部件设计完成后,用类比法确定其他零部件尺寸。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很好地协调各零件的结构和尺寸,全面考虑他们的结构工艺性,对所有零部件的外形和尺寸进行结构化设计。在这一阶段设计之初,指导老师先把往年出现的频率多的问题讲解清楚,提醒同学们重视,尽量避免设计过程中再出现类似问题。像轴上零件的定位、轴承的、配置方式等都需要考虑清楚。这些工作如果在上课过程中进行,设计周就可以有比较充足的时间绘制图形。
2.4 装配图的绘制
绘制装配图是整个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为了布局合理,绘制装配图前必须确定装配图总体尺寸(总长、总宽和总高),然后根据图纸的幅面选用合适的比例尺。指导老师提前强调合理布局的必要性,指导他们查阅资料,熟悉装配图上面应包括的内容:一组全面反映各零部件装配关系的图、总体尺寸和装配尺寸、技术要求、标题栏和明细表等。允许同学们用他们熟悉的三维造型软件构件三维模型,对自己的设计有一个直观认识,然后用CAD软件绘制装配图草图。为提高他们的手工绘图能力,统一要求上交手工绘制装配图和主要的零件图。在同学们绘制装配图的过程中,指导老师多去设计教室指导,把共性错误在黑板前讲解后,再由他们自己找错误,然后几人相互找错误,最后指导老师组织一组组的同学围成一圈,针对某位同学绘制的图形一起找问题。同学们在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逐渐喜欢上设计。
2.5 主要零件的校核
装配图绘制完成后,所有的零部件的具体尺寸完全确定。这时要对主要零部件(轴承、键等)进行强度校核,验证其是否符合要求。对于外形复杂的零件,一般还要进行精确的强度校核。根据校核的结果,反复的修改零件的结构和尺寸,直到符合要求为止,装配图要做相应修改。然后根据设计最后结果,绘制非标准件的零件图。
随着课程设计步步深入,同学们之间的协作能力得到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得到增强,设计能力绘图能力都得到提升,自然学生的设计兴趣也会越来越浓,越来越乐作课程设计。
3 设计说明书
一份完整的设计,必须有条理清晰的设计说明书。通过说明书说明设计任务、设计目的、设计过程、设计结果以及设计中的所参考的资料。由于设计过程中的设计数据往往会有调整和修改,所以,设计说明书通常是设计的最后一个总结的环节,要求说明书按照统一格式书写,字体认真格式规范内容全面,说明建立一个好习惯的重要性,训练学生按要求书写。
4 成绩评定
在设计过程中,公开设计成绩的考核办法是同时注重过程和结果的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在全部完成设计工作量的前提下,看设计说明书中计算过程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与图纸零件尺寸相符,图形绘制、尺寸标注等是否有错误,图面是否整洁,布局是否合理,书写是否认真规范完整,在设计中态度是否认真等,给定一定的条件约束他们。在指导中,随时和他们交流。通过交流看他们的设计主动性、积极性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随时对每个学生的完成情况给予评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总结,以便他们在今后的设计中扬长避短,不断提高。
5 结语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一次实践教学,对学生后续的设计和以后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培养他们通过设计过程中的进步和设计能力的提高得到快乐,乐在设计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张建中.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2] 濮良贵,陈国定,吴立言.机械设计[M].9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一般选用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减速器是一般机械里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机械,笔者一般要求学生设计带式输送机中的减速器。
2设计任务分析
设计任务给定已知参数,让学生更加明确设计理念、熟悉设计过程。设计任务应有一定的难度,设计是一个“边计算、边画图、边修改”的过程,称为“三边”原则,笔者一般给设计任务增加一些限制条件,比如要求设计的减速器中心距在90~130mm,设计出来的减速器可在A1图纸上按1:1绘出。按这个条件设计可能就会有一个反复计算和修改的过程,从而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进行修改、如何修改参数来达到设计要求。
3设计计算要求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包括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带传动设计计算、齿轮传动设计计算、轴系结构设计计算等,这些计算在机械设计课程中都有,但要学生将其综合应用起来,并能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这些计算,以及计算的过程如何达到设计任务的要求等。在设计计算中有许多经验参数需要查表查图,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数据,另外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国家标准,如带轮直径及带长、齿轮模数、轴的直径系列、滚动轴承、键、联轴器等都有相应的国标,选用或计算数据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这个计算就有3个限制条件,在第4、6、7步分别限制了带速(5~25m/s)、包角(1≥1200)及V带的根数(z≤7),如果不满足要求,则需回到前面重新选定参数、重新计算。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也有一个关键的数据中心距,若没在任务书规定的范围内也要重新计算,有的甚至要回到第一步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部分,重新分配传动比等,让学生深入体会设计过程的“三边”设计原则。通过设计计算,学生更加明白为什么要计算这些数据、怎样处理这些计算数据,从而将知识的运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4装配图设计
装配图设计一般要求先绘草图,再根据草图绘制正式装配图。图纸铺开,一般学生都不知从何下手,这时教师的引导就非常重要了,笔者一般分阶段引导,让学生在画图过程中掌握减速器的结构及运用前面的计算数据设计减速器尺寸。学生通过以下步骤能较好完成装配图的绘制,教师在学生绘图过程中多作指导,及时指出绘图过程中的错误。第一步,初步分配图纸3个视图的位置,主、俯视图占的空间要大些,并注意留出标题栏和明细表的位置。第二步,初步绘制俯视图,在黑板上演示绘图步骤:绘中心线(两齿轮中心距)绘一对啮合的齿轮绘箱体内壁线绘箱体外壁线。这里要注意齿轮的啮合画法,内壁线距齿轮的端面及齿顶的距离由经验确定,一般为10~15mm。小齿轮端的内壁线要设计主视图时才能确定。第三步,绘制俯视图上的输入轴和输出轴(在绘图过程中可修正计算出的二轴尺寸),确定滚动轴承的位置,绘制二对滚动轴承,绘制轴系结构的定位零件,绘制端盖、油沟等。注意滚动轴承的正确画法,轴肩、套筒或封油环定位要注意方便轴上零件的拆卸。第四步,绘制主视图,先绘二条中心线(注意主、俯视图长对正)绘二齿轮分度圆确定油面高度确定箱底位置绘制内壁、外壁线确定轴承连接螺栓凸台高度,确定螺栓位置,绘制螺栓连接绘制观察孔绘制油标尺绘制放油螺塞绘制吊环吊钩等。第五步,绘制左视图,注意对应的绘图关系:高平齐、宽相等。第六步,尺寸标注(总体尺寸、性能尺寸、装配尺寸、安装尺寸)零件编号标题栏和明细表技术要求等。
【关键词】机械设计技术基础;教学改革;模块化;理实一体化
《机械设计技术基础》即是一门技术基础课,也是能直接用于生产设计的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原理、常用机构,通用机械零部件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设计计算方法,设计步骤,分析解决机械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和各种实践教学手段,进行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基本素质的训练,培养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为学生进入企业从事机械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一、机械设计技术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公式多、图表多、选择系数多、标准规定多,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比较抽象,学生缺乏耐心和学习兴趣,使教学中存在着很大的难度。
2、理论性强、系统性强、实践性强、需要掌握的知识面广,学习难度大。
3、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机械工程设计人员要求高。不仅要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设计方法和步骤,还要了解材料的选择,毛坯制造,加工设备的选择,加工工艺的确定,生产组织方式及制造成本等。
4、随着教学的改革和课程体系的调整,课时越来越少,需要讲授的内容越来越多。有的职业院校把金属工艺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都融汇到机械设计技术基础一门课,知识点太多,使学生很难联系起来融汇贯通。
5、传统的教学方法,板书加幻灯片,讲完布置作业的教学方法很难适应教学的需要,传递的信息量少,学生被动接受,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对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有必要改进行改革。
二、机械设计技术基础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1、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以适用够用为原则。重点在机械传动,常用机构,通用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技术标准、加工工艺、材料选择、使用维护;掌握基本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设计步骤。删减那些过深、过时的理论推导和证明,高职培养的是技能型、适用型人才,没有必要把理论的推导,公式、定理的证明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应重点教会学生怎样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公式、定理、设计方法、技术标准、设计手册、技术资料来计算、查找、选择、确定所需要的参数;运用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来进行构思和结构设计,解决工程设计的实际问题,这样即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也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2、改革传统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
课程设计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具体的机械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技术基础和其他相关课程知识进行机械设计的能力,训练学生查阅标准、规范、手册和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将原来理论教学结束后两周的课程设计溶入到理论教学的各个模块中。第一堂课就给学生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使学生明白这门课学习后要完成的具体设计任务。以带式输送机减速器课程设计为主线,每一个模块给学生下达一个《学生工作任务书》,使学生知道这个模块学习后要完成减速器的哪部分的计算和设计,让学生带着工作任务去学习,把课程设计大量的设计计算工作分解到整个学期,学了就用,边学边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训练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课程学习结束的同时完成相应的课程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完成后,让学生把自己的设计拿来进行分组讨论,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法、设计的特点,主要参数的确定,工程图的表达,相互之间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找出不足,进行完善,提高学生设计能力和设计水平。
3、采用模块化教学
打破教材章节的限制,把培养目标相同的相关的教学内容集中到一个模块,每一个模块都有培养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培养目标明确化。每一个模块配一个《学生工作任务书》使学生知道这个模块学习后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让学生目标明确,有的放矢的进行学习。例如在学习带传动这个模块时,把电动机的选择加入进去,因为电机的动力往往是通过皮带轮和联轴器来连接输出装置输出的,《学生工作任务书》要求学生学习这个模块后,计算带式输送机减速器需要的输入功率,分配各级传动的传动比,确定电机转速,根据功率和电机转速选择电动机,V型带型号及数量的确定,带轮的结构形状和尺寸的确定,带轮工程图的设计。
4、改革教学手段,加强实验教学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效果。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利用各种软件进行多媒体课件开发,如利用Flash软件开发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高质量课件,模拟演示四杆机构的运动过程,知识容量大,内容充实,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利用实物、模型进行课堂演示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利用机原机零实验室和实训车间让学生参观了解各种机构的运动形式和特点及通用机械零件的结构;在齿轮传动模块学习时,让学生进行减速器的拆装和测绘,使学生对齿轮传动的特点、标准中心距、齿轮侧隙、顶隙更充分的理解;在学习通用机械零部件的过程中,安排学生进行一周的普通机械加工实习,加深学生对机械零件结构和加工工艺的了解;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机械设计为线索,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目标,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5、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敬业精神
工程设计的目的是生产应用,设计时必须注重实用性和经济性,设计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因此要把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即注重知识的学习又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总结和完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和岗位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机械基础与结构设计 重庆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机械零件》 实质 教学项目 问题
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高等职业教学中,《机械零件》课程是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常用机械零件的类型,掌握不同场合下典型零件的选择方法,并对其强度进行校核,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对简单的机械结构进行分析和设计。传统教材的课程设置是先将各种零件进行介绍,然后再进行2―3周的课程设计,将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由于教学目标不明确,各种零件之间的联系不是很明确,显得杂而乱,再加上一定难度的公式计算,所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若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其中,在明确的工作任务的驱动下,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各项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掌握并运用理论知识,就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项目教学法的实质
项目教学法是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履行和管理的全过程,并使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项目教学法旨在通过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实施完整的项目,使学生通过对实际工程项目的认识与了解,通过动手实践完成项目的制作,学习并掌握构筑于该项目平台上的相关理论知识。项目教学的目的是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项目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实现了三个“中心”的转变:一是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二是由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工程项目为中心;三是由以学生接受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工作为中心。项目教学的教学设计必须真正体现出这三个转变和区别,而项目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围绕上述三个“中心转变”和它们的区别组织教学。
二、教学项目的选择
一个项目是一项计划好的有固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工作。原则上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可以看到的产品。
“减速器设计”是《机械零件》课程设计的传统题目,它涵盖了该课程所学习的大部分内容,有利于全面地考察学生对轴、齿轮、螺纹联接、轴承等重要零件的掌握情况。与减速器设计有关的参考资料较多,学生在做产品的时候,在图书馆中可以找到许多相关资料,难度适中,作为第一个项目是非常合适的。
为了顺利完成该项目的教学目标,教师首先应将相关的理论知识如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基础、公差配合、工程材料等课程中有用的知识点归纳总结,纳入教学范围。尽管这些知识学生已经学过,但由于学生基础知识底子薄、计算能力差,学习间隔时间长,在知识的运用上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因此在理论模块中学生应有目的地进行强化训练,为零件的设计和校核打好基础。
“减速器设计”项目的完成使学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基本的训练,但并没有完成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因为我们培养的是“能力型、素质型、创造型”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后期项目设置方面应加大结构自主设计的难度,可通过到企业和市场调研,开发更贴近企业的生产实际的简单结构,如摩托车的传动结构设计、简单工作装置设计,夹具设计等,提高挑战性,激励学生走进真正的设计领域。
三、项目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1.需要开发配套的教材或教学指导书
教材开发应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岗位需求为基准,以典型零件为项目,以模块为单位,采用项目教学法的形式贯穿。教学计划应请企业、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一起来制订,最终以企业的需求为依据,以职业标准为切入点,进行职业岗位的分析,最后确定工作任务。教材编写时应组织骨干教师讨论,全员参与,将每一个教学内容细化科学化,以确保知识点够用而又不多余。
2.需要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执教
《机械零件》项目教学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综合性课程,要求指导教师具有“双师”素质,既懂理论知识又懂实践操作。项目进行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指明设计思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解答疑难问题和按设计进度进行阶段审查,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难易程度,对某些环节进行调控。教师应经常到企业学习调研,结合生产实际,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将现代先进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寓于执教内容。
3.需要配置齐全的实习实验设备
为了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降低学习难度,应建立一间与本课程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实验室,例如教学所需要的一级、二级各类齿轮减速器的模型,各种轴、轴承,螺纹联接件等典型零件,摩托车的传动机构、电动机模型,等等。通过对齿轮减速器的观察、拆装,学生清晰地看到各零件之间的联接关系和传动过程,明确各零件的作用,能够分析其工作特点、受力情况和破坏原因,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4.建立合适的课程评价体系
每个项目完成之后,教师应及时对照课程要求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检查其分析思路、计算过程是否正确,零件图绘制是否有遗漏,强度校核是否准确等,对教材中的内容及时查漏补缺。
教学实践发现,“项目教学法”能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书本的理论知识,更使他们学会如何灵活运用这些知识。“项目教学法”充分发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全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元庚.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
[2]孙德志,张伟华,邓子龙.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6,8.
【Key words】Mechanical basic course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skills, Experimental teaching,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C械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后从事工作的能力。然而,目前国内各大高校机械基础课程方面还存在着创新意识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与科研不能深度融合等一系列问题[1-3]。因此,笔者以华北理工大学为例,基于多年讲授机械基础课程的经验,通过对其现状的分析,以期改进目前存在的问题,使机械基础课程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华北理工大学是河北省十所重点骨干大学之一,机械基础课程在河北省高校中处于较高水平。其中,机械原理是河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机械设计是河北省精品课,机械制图是河北省精品课,机械设计教材是国家级规划教材,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材是国家级规划教材。我校机械基础课程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有长远的规划目标,并且在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材建设、实验教学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改革,下面以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实验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1 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启发式创新教学: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优化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生活中耳熟能详的实例引出问题。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往往要有一桶水,而我们提倡让学生自己去找水,为有源头活水来,循循善诱,引导学生逐步、逐层、逐段去分析问题,有意识地构建机械基础实践情景,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工程设计制造应用的能力,进而解决问题。
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设置机械基础综合型分析题目,把学生划分成几个讨论小组,使每组同学都有机会发表对问题的看法,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以及关键技术路线,这样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心,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听取其他小组同学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打分,互相赶超。老师根据学生设计的方案等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得出一定的结论。这样对于比较综合型的题目,通过讨论,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进而更好地把握住重点难点。
模型式立体化教学:学生往往对各种立体、机构、零部件等缺乏感性认识,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建立了机械基础专用教室。将装有各种常用机构、通用零件、立体模型的展示柜陈列于教室的四周,老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随时面对展示柜进行讲解,并且可以用遥控器让机构、零部件、立体等进行运动,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直观,使学生对立体模型、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设计方法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另外,学生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对立体、机构、零部件进行观察和思考,将课本上图片和实际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加深记忆,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互联网+教学: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发了机械基础课程优质的网络资源,实现了线下与线上的学习互动,包括教学多媒体课件、全程教学录像、典型题目分析解答、历年考试样卷、学生作品拓展资源等,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网络式教学可以使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不再受上课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访问课程平台上丰富的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源,打破学校的围墙,同时也是互联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 教学技巧灵活应用
在机械基础的授课过程中,注重突出主线,注重讲思路、讲方法、讲重点、讲难点、讲学科发展、讲工程应用,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下面以机械制图课程为例进行说明。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是机械制图的核心规律,正所谓一条红线,贯穿始终;分规、直尺等画图工具对于画图来说十分重要,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国家标准在画图时要严格遵守,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笔者基于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教学技巧,对于求解机械制图题目起到十分必要的作用。要熟记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一个积聚性,两个类似形;要熟记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特性,一个实形性,两个积聚性。在求截交线时,优先考虑取线先取点、取点先取线;在求相贯线中圆、圆弧、弯线的对应关系时,优先考虑一分为二、合二为一。在用形体分析法分析组合体的组合过程时,重点考虑融合、相交、相切等组合形式;在用线面分析法分析视图中线框图线的对应关系时,重点考虑若无类似形,必有积聚性。
3 建立虚拟实验教学平台
实验教学在机械基础课程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减速器拆装实验是机械基础课程中的重要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其箱体内的结构,特别是齿轮和轴系结构,熟悉减速器的拆卸和安装过程以及拆装的顺序等内容,为工程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传统教学实验中,学生主要是面对实际减速器模型,这种方式虽有真实感强等优点,但也有花费时间长等不足。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了解减速器类型,更详细地了解其内部结构,通过对三维软件Creo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一级圆柱斜齿轮减速器、二级圆柱直齿轮减速器等7种类型,编写了减速器拆装的程序,实现了对其各部分零件按一定顺序的拆装工作,研制了减速器拆装的虚拟实验,这样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模拟减速器的拆装过程。通过对比实际减速器拆装实验和虚拟减速器拆装实验,学生对各种类型减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设计方法等有了更加全面的掌握,既提高了动手能力,又提高了想象力和创新力。减速器拆装虚拟??验如图1和图2所示。
4 形成教学科研一体化
高校教师应该具有教育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经说过,“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教学是生存之道,科研是发展之道,两者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互相促进。科学研究就是要提出新问题、阐述新见解、创建新理论、总结新规律。要想做好科学研究就要有发现科学问题的敏锐眼光、解决科学问题的策略方法、对学术权威质疑的勇气、对问题求证到底的毅力。
机械基础课程教师要将专业优势融入到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中,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厚积薄发、有的放矢,并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科研业务水平。在做科学研究的同时,要与大学生毕业设计相结合,要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相结合。学生通过参加这些科研活动,有机会接触到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了解科技前沿和趋势,激发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的教学科研体系。近五年,学生的46项创新设计作品获得省级奖励,其中,“新型海浪发电装置”、“360度可旋转式排风空调”等5项作品获得河北省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多功能自动防盗窗”、“新型果树修剪刀”等13项作品获得二等奖;“控压节水阀”、“防爆,防过载轮胎气嘴”等28项作品获得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