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理论教学论文

化学理论教学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学理论教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化学理论教学论文

化学理论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教手段化学教学投影幻灯电视录像多媒体

电化教学中常用的仪器设备有幻灯、电影、录像、录音、多媒体计算机等等。用这些仪器进行教学,有着极其突出的优点和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牢固掌握化学知识;可以快速突破化学教学中的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可以扩大课堂教学容量,进一步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还可以扩大演示试验范围,更好地进行观察和现场教学等等。

一、用电教手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由于电教手段表现化学教学内容比口头讲述更鲜明、生动、真实有趣,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例如:在讲空气一节时,用投影、电视录像给学生放映拉瓦锡等科学家研究空气组成的史实,使学生们体会和了解到科学家的研究方法,领略他们获得研究成果的喜悦;放映一些有关大气污染的典型历史事件,以及与空气污染有关的现象,如: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等及其引发原因,有助于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使它们体会到防止空气污染、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重要性。这样,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热情、自觉、积极地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

二、用电教手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思路的清晰性,牢固掌握化学知识。

在化学课上,用电教手段表现化学现象,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认识,还可以逐步从现象引导到本质,帮助学生分析、总结化学规律。由于电教手段可以做到声画兼备,形象直观,因而可以使学生看得真切,记得牢固。例如:当铁钉放入到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铁钉的质量是增加还是减少呢?学生回答增加。为什么?答曰“置换出的铜粘附在铁钉表面,所以铁钉增加了生成铜的质量”。这说明学生只看到表面现象,没有搞清楚反应的实际过程。这时可用投影演示铁钉放入CuSO4溶液中,根据:Fe+CuSO4=Cu+FeSO4,参加反应的铁与生成的铜质量比为56∶64,在投影片上可分别用箭头表示铁元素从铁钉进入溶液中(FeSO4)、铜元素从溶液中(CuSO4)回到铁钉,如图:

铁钉

Fe56

Cu64

很明显,对铁钉来说,返回的铜质量多于它损失的铁质量,所以铁钉质量增加,但是,铁钉增加的质量并非生成铜的质量,而是生成铜与消耗铁的质量差(64-56)。这样讲起来学生耳听眼看,思路清晰,抓住了分析问题的要点,既加深了思路敏捷学生的记忆,又给了反应较慢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

三、用电教手段教学,可以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电教手段可以根据需要将所讲述到的实物在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虚与实等方面进行转化,因而把复杂的问题表现得简单明了,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看不见、看不清的东西让人看清、使人明白。例如:解释疑100ml水和平共处10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为什么略小于200ml的现象时,教材上的解释是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都有间隙,两种分子混合后,有的分子挤占了空隙。这样的解释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设计一节简单动画:因为酒精分子比水分子大,可用较大圆圈表示酒精分子,较小圆圈表示水分子,两者混合后,让一部分水分子进入酒精分子间隙,从而混合后的分子所占空间,比原两种分子分别所占空间之和要小。这样一来,将抽象的微观粒子形象化,能使学生极容易理解这一现象的实质。再如:讲氧化汞分子分解过程时,可设计投影幻灯,如图:

氧化汞汞原子、氧原子汞氧气

氧化汞分子由一个汞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它受热后分解为汞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氧原子又结合为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大量的汞原子直接聚集成金属汞。对学生而言,这种形象直观的解释比较容易体会,容易接受。

四、用电教手段教学,可以拓宽学生视野,丰富教学内容。

利用电教手段,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等限制,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看到本来不能看到的化学现象和事实,从而获得更多更广泛的知识。例如:核爆炸、火箭发射升空,炼钢的过程,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温室效应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这些现象是不能或不便在课堂上用演示实验来观察的,只有用电视录像或电影等手段把它们真实地录制下来,才能通过电教手段使这些现象、内容等在课堂上重现于学生们的眼前。

五、用电教手段教学,可以扩大演示试验的范围,更好地进行观察和现场教学。

有些演示实验,由于受时间限制,难于将实验搬进课堂演示整个实验过程。如果借助电教手段,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了。如铁生锈实验所需时间要十天左右,可采用电视录像记录整个实验过程,再通过适当的技术处理,将实验过程中出现有明显现象变化的点剪辑出来,就可在课堂上用较短的时间放映铁生锈的过程,这样,既节省了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的时间,又让学生看到了明显的实验现象。

化学理论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当今高等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的医学人才。为此,医学教育工作者应以转化医学理念指导医学教学改革。首先,调整教学内容。医学教学要与时俱进,在确立以基本理论、技能为重点的教学内容的同时,及时将各专业最新研究成果、技术应用贯穿到教学中,使医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对攻克疾病的重要性。在讲授具体知识点时,不仅要讲清基本原理,更要说明该知识在临床上的应用,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同时,开展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减少演示性实验,增加探索性实验。

其次,改革教学模式。目前,医学院校采取的教学模式有基于讲座的学习方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基于个案的学习方法(CaseBasedLearning,CBL)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LBL是最常用的教学模式,以教师对知识的系统讲授为特点,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CBL是以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讨论的教学模式。这两种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PBL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式及自学式教学模式,在塑造学生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有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比LBL和CBL教学模式更有优势,契合转化医学理念,但也存在缺陷,如教学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为克服这些教学模式的缺陷,美国Oklahoma大学的LarryMichaelsen提出了基于团队的教学模式(TeamBasedLearning,TBL),它结合了LBL和PBL教学模式的优点,注重大班教学的系统性和小组学习的高效性,以课前设计好的问题为引导,避免了PBL教学中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现象的发生。这一教学模式作为新兴的医学教学模式,已在欧美多所医学院校使用,取得较好效果。最后,还应重视开展医学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培养。多开展临床见习、病例讨论、社区见习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提出问题,以解决提出的问题为目标进行科学研究,实现从临床问题到实验室研究的转化。

2以转化医学理念培养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培养是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在转化医学教学中教师是指导者和帮助者,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应用相结合,从临床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法。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教学技能培训。

首先,要保证教师的科研内容与临床实践不脱节。目前医学院校专业基础课程中,病理学和护理学是与临床实际工作联系最紧密的学科,因为我国大部分病理学教师同时承担着附属医院病理科的病理诊断工作,护理学教师也在临床各科室轮岗。但其他一些基础课程(如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理学等)教师常由从事基础研究而缺乏临床实践经验的研究人员担任。

因此,医学院校可通过组织基础学科教师有选择地参加临床科室查房和全院疑难病例讨论,组织临床学科教师参加医学科研沙龙等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医学院校还可设立转化医学科研基金,鼓励基础学科教师与临床医生联合申请,为基础科研人员与临床医生创造学术交流机会,临床医生可将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反馈给基础科研人员,基础科研人员可通过研究及时将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

化学理论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新旧关联,旧中引新。教学中要善于在联系有关旧知识的基础上,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进行旧中引新,设问激疑,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例如:教学“铵盐的性质”时,可先复习氨气的实验室制法,然后选择NH4CL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创设疑问:实验室制取氨气时,能否用(NH4)SO4、(NH4)CO3、NH4NO3、(NH4)3PO4代替NH4CL?小小问题就像敲门砖一样,敲开了疑问之门,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来。

二、平中出奇,新颖别致。好奇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生动鲜明、新奇有趣的实验现象最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好奇心。例如,讲授“原电池”一节时,先让学生动手实验:将锌片与铀片分别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进一步验证锌与稀硫酸反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的结论。然后将锌片与铜片用导线连接起来,再同时插在稀硫酸中,发现铜片表面立即有大量气泡逸出,而锌片表面则几乎没有气泡产生。这个“一反常态”的实验现象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思维特别活跃。在这样的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定能收到不同凡响的教学效果。

三、引发急诊,加深理解。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解答习题时出现的错误,有的是个别的,偶然的,而有的是具有共性。教学时,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中的普遍性错误暴露出来,分类设疑引发急诊,在急诊中强化对这种错误根源的认识和分析,达到知其所错,以求防错的目的,加深了理解。

化学理论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互动合作的涵义

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是现代课堂的教学四要素。它们之间形成了立体的信息交互传递与交流加工图式网络。在此网络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互联互动,互相促进与友好合作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合作以情感互动为前提,具有情绪、情境与情感上的调控和交互影响特征。教学四要素之间的互动合作直接影响其它元素之间的互动合作频率及效果,在学生的探究学习中更有利于学生的元认知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四元素最终必须以"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等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的形式表观出来,才能使教与学达成和谐的发展,才能使学生的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得以形成和完善。而在这四大学习环境中,"协作"是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桥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把"互动合作"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新理念新模式来对待。

互动合作就是要求教师创设教与学的情境、设计各教学要间的会话,在互动合作的桥梁作用下,让学生主动在情境与会话中进行积极的知识和意义建构。互动合作是一种教与学的模式,更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化学教育教学中,教师教师、教材、学生、媒体之间的互动与协作频率,较之其它学科的教与学要高得多。各种教学素材、化学实验、社会与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与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等都离不开互动与协作。所以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采用互动合作式的教学,借以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和能力。

二、互动合作的意义与目标

在化学教学中建构互动合作式教学,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媒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使信息的整合调控达到最佳的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素养和能力。互动合作式化学教学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能使他们有效利用化学实验设备、身边化学现象、和现代先进媒体为学习服务,能培养学生的交际与交流能力,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与技巧。互动合作式化学教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激活学生的探究兴趣,能使学生和教师、生生之间进行较好的情感互动交流。

互动合作教学的根本目标和宗旨,是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交际能力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学的更加主动积极、生动活泼,促进学生在良好的互动友好氛围中自觉进行认识和意义建构

三、互动合作教学的策略

1、互动合作式化学教学的主要特征:⑴以适当的知识探索与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和轴线。教师、学生、媒体和教材四元素之间的互动均要以此最终的归宿和出发点。互动与合作的前提就是要保证其目的是为了探究一些问题,并通过这种探究去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⑵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互动探究的台阶,步步互动,层层推进,合作认识,共同发展,同步提高。教学中的互动目标的设计,要体现学生的认知及发展层递关系,紧紧围绕一个探究主题,创设与学生最近发展区相符的问题情境、认知难度、合作技能,教师在教学中要时时调整互动的策略,并能授予学生一定的合作技巧。⑶互动合作教学重视培养不》学生的探究认识过程的调控。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气。并使之在互动合作过程中认知的内容内化为化学素养,外化为能力和机智。⑷互动合作过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管理者。必须保证学生自主性的有效发挥,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和协助者。师生之间是一种合作与互助的关系。⑸互动合作式教学要求教师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互动合作氛围,不能搞分配制和强迫服从。学生之间的友好合作必须以自愿为前提,自由组合,自主发展和自由交流。当然,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还要采取一定的集中,也须在民主前提下集中。

2、互动合作教学的基本原则:

⑴问题中心原则。教师引导学生要以疑为轴、解疑为线,互动合作地去探究问题的实质和解决的方案。在问题的激发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地去研究问题的解决途径。同时,Coher(94)认为:合作学习要获得成功,决定于所涉及的问题,最好?quot;结构不良"的问题,开放式、答案不唯一的问题,更能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沟通与合作交流。所以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适当的"空白",留给学生以思考的余地和创造的空间。

⑵开放性原则。把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学段等置于一个宽广宽松的社会生活背景中去,让学生敞开思想,主动破立结合,进行互动交流,开放合作,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⑶实践性原则。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活化,他们的情绪才能高昂亢奋,才能积极地从事探究与互动合作,才能不是疲倦地持续研究下去,才能有所收获和提高。所以教师不能总是把学生禁固在课堂和教室中,也不能只讲理论,要适当创设实践性强的环节和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操作和感受。化学课很好地得用化学实验的操作、化学现象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化学实验的直观性去刺激学生主动合作的探究认识。

⑷模糊性原则。开放性和问题情境,要有模糊性、宽广性和不完整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层面的学生,根据自我情况选择不同的合作对象,在不同程度和不同层面上去互动促进,合作认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创设的互动与合作的问题,对象,要有分层的功能和层次分明的阶梯,以促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利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与互补型的学生或教师,进行友好互动与合作。

化学理论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根据化学的规律和特点,我认为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掌握三个原则从四个方面努力来提高教学质量。

三个原则是:(1)不代替教材讲述估计学生看得懂的内容。(2)不剥夺学生进行必要的思考的权力。(3)不放弃教师必要的讲解和引导,避免放任自流。

四个努力的方面是:(1)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每一堂课都应给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条件和途径。(2)交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和发言权,提出运用旧知识不能直接解决的新问题,按认识规律,让学生通过感知、联想、讨论、探索的过程,帮助他们解惑释疑,获得知识,发展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演绎、推理、判断等方法,对每一章节知识进行归纳小结;使所学知识规律化、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纳入知识结构的体系。(4)加强习题练习。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以后,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学生,主要是通过做练习题来体现的,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而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通过教师日积月累的点拨和学生的勤练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