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写景的散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一直以精雕细刻、细针密线的描绘著称,那么这种写作特征具体在他的散文作品中如何体现呢?本文试着做一些分析。
一
“真”是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核心。朱自清的写景散文,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求得逼真的艺术效果。
我们以《温州的踪迹》中的《绿》为例,说明作者怎样追求那“逼真”的艺术境界的。全文四个自然段,首尾各一句为一段,点题和照应,做到了首尾圆合,结构紧凑。中间两段文字是顺着第二次到仙岩时观察梅雨潭的足迹写的,层次井然,观察细腻,景物描写达到了逼真的程度。先听到声音,再看到“一带白而发亮的水”,是梅雨潭。到了梅雨亭上,正对着瀑布,山岩、瀑布、亭台、草丛、潭水便尽收眼底了。作者写踞于岩上的梅雨亭,薄阴天气的岩面与草丛,直冲而下的瀑布,流水撞击岩上的飞花碎玉,纷纷落下的如白梅、似杨花的水花,都是那么形象逼真。这都是作者实地静观之所得,没有夸张和雕琢,如同一笔笔的写生画,读来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它是写实之作。接着,作者写梅雨潭的绿色,这是全文最生动逼真之处。奇异的绿色招引着游人,“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过了一个石穹门,到了潭边。望着这一碧潭水,作者展开奇思异想:潭水象一张极大的铺着的荷叶,想张开两臂抱住它。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描写这动人的绿色,“她松松的皱缬着,像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着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随着作者的笔触,随着作者感情的波澜,不仅我们眼前出现了那微微泛起的绿色涟漪,而且我们的肌肤仿佛还能感触到那闪着光亮的绿波的跳动,一种柔和、明快、亲切的感情也会从心头漾起。北京十刹海拂地的绿杨,不能说不可爱;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不能说不俊美;西湖的波不能说不明丽;秦淮河的水,不能说不旖旎。但是在作者的眼中,作者的笔下,它们不是太浓,就是太淡,不是太明就是太暗,都无法与梅雨潭那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的绿相媲美!至此作者的感情迸发而出,变为直接的呼喊:“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进而再次展开了奇异的联想:“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作者甚至把她想象为“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想拍她、抚她、亲她,别致地把她叫做“女儿绿”,感情真挚柔美到了极点。在这饱含诗情、充满生趣的绿意中,一切真情都显示出“活脱脱”的个性,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爱,升腾着作者向上的激情。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朱自清描写景物形似逼真,一是源于他对事物观察的细致真切;二是他丰富多彩的语言,善用博喻,从多个角度去比拟景物,使人们似见其景,如睹其物;三是他独特的构思,他善于采取移步换形之写法,先有铺垫,后有集中而突出的描写,在穷形尽相仍恐不足之后,又加之以比较对比,让人通过想象去领会,从而达到极其逼真的艺术感受效果。
朱自清在《论逼真与入画》一文中强调:“真”就是自然,要使景物显得自然逼真,还要写得“气韵生动”,“惟其‘气韵生动’,才能自然,才是活的不是死的……‘逼真’等于俗话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是真的。”成功的写景,在于写得活,能传神,如画一般美。朱自清在创作实践中,在精雕细刻的同时,在“活”字上下尽功夫。譬如在《荷塘月色》里,他也把那一角荷塘写活了:那田田的叶子中间,花儿“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还送来了缕缕清香;忽而微风吹过,叶上便呈现一道凝碧的波痕,加上叶下脉脉的流水,于是那荷塘“却更见风致了”。在作者笔下,花叶含情,流水有意;写形传神,臻于化境。
朱自清的散文追求“逼真”的艺术境界。在朱自清的笔下,无论天地、山水、花木,都描绘得逼真自然,写出了作者的真情实感,从而形成了他写景散文的率真的特色。
二
优秀的散文常常兼有诗情与画意。朱自清的写景散文在自然逼真中,还追求一种绘画美。
朱自清是散文领域里的卓越的风景画家。他的《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白水》等,都是极美的山水工笔画。他用语言的丹青点染的风景画,以比喻丰美、想象超拔取胜。他所创造的画面自成一格:笔触细腻,但不是浓妆艳抹;构图简洁、但相互间显出风华,平淡中显出腴厚;他的笔墨挥洒自如,把自然景色、物体状貌勾画得栩栩如生;明净的色彩,素雅的风致,把读者引入奇妙的画境。
譬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写作者游南京秦淮河所见景色。水色、天光、日态、灯彩人影、船形、树姿、琴声、歌音等都是人们常见而易于忽略的事物,但作者善于把它们错杂起来作“加倍”的描写,因此写得很细腻,精密确切地写出了当时秦淮河上那种灯月交辉、画舫纵横、笙歌彻夜的景象。写夏夜泛舟游秦淮河,自然离不开水,也离不开写天上的月、船上的灯。所以作者特别注意对月亮、灯光、河水三者关系的变化,作细针密线的描绘和渲染,逼真地表现出当时当地所独具、又是作者凭着自己的审美趣味最能领略的美的境界。
你看,这是夜幕方垂、灯火初明时的情景:“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这是着意灯光,描绘灯光在水中的投影。那么水呢?水在天未断黑时,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不是灯光初明时,“阴阴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这是着意水态,展现灯明前后水的色泽意态的变幻。作者还通过那水中灯影和灯下水光的描写,表现了当时化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图景。因为这时皎月初升,光量不大,所以灯光压倒了月色,灯火透过玻璃投射至黯淡的水波里,河里便呈现一片“朦胧的烟霭”,构成一种梦幻般的迷离境界,从而引起人们思古之幽情。
但是,船到大中桥外,却是另一番景象了。这时“淡淡的月,衬着蔚蓝的天”,照着“空阔”的江面。因此,秦淮河的水在这里变为“静静的,冷冷的绿着”,如“茵陈酒”一般,“在每一只从那一边过去时,我们能画出它的轻轻的影和曲曲的波,在我们的心上;这里是空着,且显着是静了”。这是写水。接着写灯火:“渺渺的”灯辉与“缠缠的”月色相互交融,此时与前面不同的是,灯光已夺不了月色,因此,在月光的映照下,河面上纷然的灯都“黄而有晕”,“灯愈多,晕就愈甚;在繁星般的黄的交错里,秦淮河仿佛笼上了一团光雾。”这“光雾”便是灯光、月色、水气杂糅辉映形成的。写了灯,接着写月。由于这里比较宽阔,月在中天朗朗照着,所以灯光是浑的,月色却是清的。那一弯素月,“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那渗着月光的垂杨的柔细的枝条,“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搀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然也从垂柳枝条的交叉处偷偷窥视着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另有几株不知名的老树,在月光下,“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这些都是近观细察,从垂杨老树完全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给人的印象,作拟人化的描写,来表现出月色的光感和意态。接着作远景勾勒:“远处――快到天际线了,才有两片白云,亮得现出异彩,像美丽的贝壳一般。那云下便是黑黑的一带轮廓;是一条随意画的不规则的曲线。”这里则通过远天的白云和远处黑黑的一带轮廓在月下的状态,写出了另一番月色的光感和色感。
随着游览时间的推移,地点的不同,心情的变化,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也不同,使整篇作品就像是许多幅以秦淮河风景为题材连缀成的组画。开头以虚景来衬写实景。作者从想象中明示秦淮河上“那时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光景”,衬染出由桨声和灯影构成朦胧而迷人的眼前景色。文章紧紧扣住那河上的灯影,汩汩的桨声、沉沉的河水、清辉的月色、悠扬的笛韵……这一切都与河上的灯影组成一幅幅和谐和多种色调、多种情味的画面。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之所以能做到“文中有画”,有赖于他对事物作细致入微的观察体验。一处胜迹,一幅景色,一个事物形态,他能从不同角度作多方位描绘,有话可说,有画可做。同时,也有赖于他的艺术处理,他不是停留在对自然景物的机械临摹,而是发挥了奇妙的想象,运用新颖贴切的比喻和拟人的艺术手法,变静止为飞动,赋予自然物特有的情趣。
注重创造富有诗意的画面美,可以说是朱自清的一个重要的山水风景审美意识。朱自清山水意识中的核心是发现与挖掘山水景物的自然美。也许山水本身不一定那么美,但在朱自清的游记里,他却能如高超的摄影师一样,选择最佳角度,拍下最美的画面。
三
情感是散文艺术的生命。
朱自清很重视感情这个因素在创作中的作用。他的写景散文情浓似酒、意酣如饴,写景融情于景,情与景相映成趣。这就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又一特色――即在描山画水的同时追求一种“情趣美”。
朱自清描山画水的散文中,举世盛称其美,誉为“美文”,或赞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①。诚然,他的写景散文最擅长重彩工笔,真所谓“漱涤事物,牢笼百态”,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人化的自然”之类的神髓,给人以舒坦的美感享受。尤其可贵的是,这类饱含诗意的美文并无士大夫式徜徉山水的闲情逸致,而往往是“融情入景”,深蕴着个人忧国忧民的寄托。郁达夫论及“五四”以来现代散文的主流色彩时曾言:“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就是……写了风花雪月,也总要点出人与人的关系或人与社会的关系,以抒怀抱”。是的,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洋溢着他“个人”的情调。
朱自清散文中的风景描写,处处渗透了他的感情。他无论是写春花,状瀑布,记秦淮河歌,染荷塘月,无不融注入自己的情思,他笔下描绘的正是人化了的自然。
在《荷塘月色》里,通过月下荷塘的描绘,把作者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感情,表现得十分曲折含蓄。文章从“我”因“心里颇不宁静”而独步塘边开始,写到独自“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再遥想古代采莲美景,最后独步回家结束,展示了“我”当时抑郁苦闷的心情,表现了“我”对黑暗现实不满而又寻求不到出路那种徘徊惆怅的矛盾心理。例如其中写到月色时说:“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些地方场景的移动都反映出作者心中微妙的变化,这些都是作者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在《荷塘月色中》,处处有画意,而时时曲笔写衷肠,怅惘郁闷之情融化于细腻的景色描写之中。那月光下的淡淡荷塘景色。那愉快得片刻消遥的淡淡情趣,表现了大革命失败后,作者既不愿群居,又难于独处,既不满于现实,又不能从个人的小天地里突破的徨、苦闷心情。
如果说《荷塘月色》的情趣在于将情景交融在一个“淡”字上,那么《绿》整篇的韵味和基调,正是集中在这个“绿”字上。“绿”字不仅在文章的结构上起关连作用,它更是情景交融的焦点。作者像一个善调丹青的能手,调动了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手法,从各个角度、波澜起伏地描绘了奇异、可爱、温润、柔和的梅雨潭水,把自己倾慕、欢愉、神往的感情融汇在这一片绿色之中。
他“惊诧”于梅雨潭的绿,写出了对岩石作急剧撞击的充满着强劲生命力的瀑布的陶醉,那蕴蓄着鲜润和奇异“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梅雨潭的绿,如同向自己襟怀送进了春天的温暖,激荡了他的感情的波涛。这表明囿于一泓死水般生活中的朱自清,他是多么酷爱着绿。绿,是生命力,是美好未来的象征,它撼人的心灵,给人启示,激起希望,鼓舞奋斗。正因如此,朱自清嫌北京十刹海拂地的绿杨太淡,杭州虎跑寺的绿壁太浓,又嫌西湖的波太明,秦淮河水太暗,因为,那些只是古雅的颓丧的或者是矫饰的绿,缺乏旺盛的生命力。朱自清面对梅雨潭的绿感到“惊诧”,流露了他向往崭新的生命的难以抑制的激情!总之,朱自清写景抒情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掩饰,不造作,更不卖弄。不管是直抒胸臆还是曲笔流露;是借景抒情,还是寓情于景,一切的真情都显示出“活脱脱的”个性。他说写文章“虽只一言一动之微,却包蕴着全部的性格,最要紧的包蕴着与众不同的趣味”。毫不掩饰自己的真情实感,刻意追求自己的独特发现,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又一特色。
马克思和巴尔扎克都颇赏识法国自然科学家布封那句名言:“风格即是本人。”②诚然,文章的风格即是作者的个性、情趣和气质各方面修养的艺术表现。朱自清散文那饱蕴醇厚情意的清隽简约的风格是他独有的,它不同俞平伯的绮丽,也不同于冰心的轻柔,更有别于许地山的空灵。读朱自清的散文,总觉得和他那温文尔雅的品性、一丝不苟的德行、沉静的生活态度是水乳融洽的。
朱自清在他的协警散文中处处融注“自己的声”,那就是通过缜密的艺术构思,创造自然和谐、诗画俱美的意境;通过描写抒情有侧重的交融,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些构成了他写景散文独树一帜的创作个性,富于真挚美、绘画美和情趣美。
注释:
①朱乔森:《关于父亲的创作》、《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朱自清》28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版。
但新井一二三的心却远比主妇们的大,高中时钟爱旅行,随即环游世界,学习中文后喜欢上中国,开始尝试用中文写作,其中文写作被认为与茂吕美耶齐名。新井用中文写作的散文集《我这一代东京人》、《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伪东京》已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讲述慢生活的新作《午后四时的啤酒》也将面世。
文学杂志《万象》对新井文章的评价是“清浅自然,又饶有婉趣;富有日本文学的韵味,又有中文的美感”。在新井的游记中,一些语序和语法明显是日文模式的,但另一方面,她的文字简单流畅,古典优美。她说:“日语是方块字和罗马字都有,中文则全都是汉字,一个字、一个符号都是象征,需要解读时,脑袋里会出现一个画面,我觉得很美。”
对中国读者来说,新井的游记首先令人向往外面的世界,但新井的游记之魅力远不在此―她擅长用跨文化的眼光撰写游记,角度亦充满女性的细腻。她形容北京:“北京给我的第一印象好比是冷淡的帅哥。他不是说着甜言蜜语伸开臂膀的类型,却有独特的魅力令人难忘。”她说丝绸之路:“意大利面当初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回去的面条。难道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同时也是面条之路吗?而这片新疆绿洲,就是中国面条和意大利面的分水岭?”
新井强调旅行以及随之而来的自由,她反问:“经济高度成长结束后,日本人逐渐变成了被动的消费者。为了得到每一样东西,都需要打开钱包去买。从前自己做的家常菜,要去百货公司买了。从前自己做的衣服,也全要在外头买了。从前的孩子们跟父母学游泳,现在非得交学费上游泳班了。生活中每一项需求,都唯有用金钱才能满足似的,更何况是乐趣。这样子,大家更幸福了吗?”
第一次看到的中国,
“简单朴素”
新井一二三出生于1962年。上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国铁发起“Discovery Japan”的活动,推出便宜套票,年轻人在国内坐火车旅行渐成潮流。高中时,新井就已独自出游五六次。1982年,新井考取留学中国的奖学金,也因此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走遍了全中国。
新井回忆她第一次看到的中国,是“简单朴素”的。能称得上大城市的只有北京和上海,两者也有差异,“和南京路相比,北京的第一商业街王府井就逊色得多”。在新井眼里,80年代的中国人是天然的环保主义者:塑料袋用完都要洗一遍晾干,接着再用;“人人都条得跟时装模特儿一般”。
在北京,新井亲历了后来来被文艺青年们怀念了千百遍的“理想的80年代”。她认识了一群不被理解的、自称“80年代现代派”摇滚青年:“一群摇滚青年,当时住在首都剧场里面,白天排练英美、港台地区、日本的摇滚乐,傍晚出去吃饭喝酒打架,深夜回到剧场里睡觉。乐团的名字叫‘不倒翁’ ,成员有好几个:丁武、王力、李季(小季)、阎纲、王迪、臧天朔(小臧)等。可称为他们大哥的孙国庆当时已经有点名气,拍过电影什么的;常带小号来玩的老崔是后来的摇滚天王崔健。”
后来,这些人全都成了中国摇滚的标志性人物。新井至今回忆起来还觉得很神奇:“我们是从国外来的,觉得有意思,跟他们有得聊,他们觉得外国人会对外国的文艺熟悉,所以相互成了知己。他们当时是先锋的。我现在看到他们的成就,觉得是应该的,因为社会是朝前的,他们那时候已经领先了。”
奋起直追“现代化”中,
失去了什么?
新井一二三出生在东京,是“东京的女儿”。 除了周游世界、描写中国外,她也在不停地描绘东京:《伪东京》、《我这一代东京人》、《东京米上车》、《东京生活意见》……和她的游记一样,书中充满了对快速崛起的现代城市的反省。
1964年,东京举办奥运会,1966年,又举办大阪世博会,带动经济快速增长。新井记下了日本人的感叹:“奥运会以前和以后,东京的景观彻底改变了。”上世纪70年代,田中角荣提出日本列岛改造计划,农村地价提高,各地出现了不少农民出身的百万富翁,热衷参加“农协旅游团”,在异国出尽洋相。1983年,东京建起迪士尼乐园,市民蜂拥而至,迪士尼填平了新井小时候挖蛤子的浅滩―还不允许人们携带日本传统的米饭团进入。1985年,日元升值,购买力翻倍,百姓争先恐后去美国抢名牌皮包,沉迷金融投资,地价房价飞涨。
新井一二三也见证了中国的变化。90年代初,她再来北京,发现马路上多了好多车:“80年代初我在北京留学,那时候的北京是没有车子的,除了红旗之外几乎见不到其他车辆,到了晚上会有人在空旷的路上踢足球。1993年我到北京,发现多了好多黄色的面的,我知道北京开始变化了。” 2000年左右,新井再到中国,觉得像到了新加坡,“忽然多了好多摩天大楼”。前门外很多老房子被拆了,她觉得可惜:“东京是历史很短的城市。1603年,德川家康开幕府,才成了城市,之后有地震和空难。东京没有一栋房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但是北京的房子真的很老,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这在我看来是考古学的数字,应该是遗址。”
新井说上世纪60年代东京搞奥运会的时候也是这样:“当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改善生活,过跟美国人一样的生活。我到了中国发现,中国正在走和日本一样的路。”新井一二三细细密密地记录中日社会里的小故事,她想要问的是:东方世界在奋起直追地要“现代化”的过程中,究竟失掉了什么?
谁都不喜欢日本人VS
谁都不喜欢中国人
时代周报:今年是40周年,作为一个用中文写作的日本作家,一定有很多人问过你有关中日关系的问题。
新井一二三:这些年,我觉得双方的社会都进步了。日本要学会怎样跟现在的中国和平共处,以前的日本知道的中国是比日本贫穷的国家,现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很快,跟这样的中国怎么打交道,是现在的日本非常有必要学习的问题,大家都是知道这是一个大课题,但是还不知道答案。
时代周报:在中国和日本这样的东方国家,全球化进程是否就意味着向西方看齐,同时丢掉传统?
新井一二三:中国和日本都不能说是学习西方,其实都是学习美国。假如我们都学的是欧洲,也许会有点不一样。美国没有传统文化,文化素质不算最好。
时代周报:中国人有时候会说,日本人对传统继承得比中国人好。
新井一二三:日本是岛国,中国是大陆。中国历史上一直有改朝换代。日本是岛国,很少和其他民族和国家融合。我们一直是孤立生活的民族,不直接受外国影响。
时代周报:你的书里提到过,有一段时间日本人觉得谁都不喜欢日本人,中国人会觉得,怎么和我们现在的情况有点像?
新井一二三:日本有历史因素,因为战争的缘故,敌国太多。另外一个就是当初日本经济水平低,落在欧美国家后面,当初日本人无论做什么,都说是模仿的,说日本有能力模仿,但没有能力创造,Made In Japan就是便宜的、质量不好的,cheap and cheap。我在中学、大学时候听到西方人对日本人的批评是这样的。到后来,日本人开始做比较复杂的相机、汽车的时候,才有人不那么看不起日本人了。这里面没有民族劣根性的问题,只有阶段的问题。近代的东方国家比较吃亏。
时代周报:在你的笔下,我们发现日本和中国在发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新井一二三:对,之前到中国来就像看见日本的昨天,感觉来来回回坐了好几次时光隧道。看到中国的发展出现了和日本类似的错误或者困境,现在中国的有些问题跟我们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是一样的,例如空气污染、教育。有些错误可能不可避免,但有些是可以回避的,中国有句成语叫“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但做到很难。
用中文写作,
“在宇宙里寻找那个词”
时代周报:用非母语写作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新井一二三:会更自由。用母语思考、写作会受自己的文化、语言控制,自己不去想问题,语言不让你想问题。如果我用日文,就会觉得这个地方“应该”这样写―跟我自己真正的感受也许不一样―但是大家都这么说,我说的跟别人不一样,别人会觉得奇怪。
用中文写作的时候,每一个字都要找跟我脑袋里的想法最接近的词儿。很多时候我都翻着字典写,跟创作诗歌的感觉很像,感觉先有,词在哪里还不知道,感觉很舒服,像艺术创作。有位日本人说过,写诗就是在宇宙里寻找那个词―这和我用中文写作的感觉是一样的。
时代周报:一开始看你的文章会觉得奇怪,虽然是中文的,但感觉很日本。
新井一二三:我的日本文化背景决定我的审美。日本有俳句,虽然很简单,但是像摄影一样,如果瞬间捕捉得好,也会很有味道。
时代周报:现在写诗的中国人很少,相比之下,日本大众至今仍然对俳句有巨大的创作热情,能谈谈你的观察吗?
新井一二三:日本和中国差不多,大家都看网络文学或者带漫画的轻小说。现状对传统作家来讲很困难,但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文学形式,有吸引力的、好看的东西肯定还是能吸引读者注意。俳句方面,在日本,每一份报纸都有俳句栏目,每天都刊登作品,每个月都有几十万人投稿,每隔几年就有新一代的歌人出来。大家通过这个渠道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情绪,甚至可以开玩笑。1987年我刚回日本参加工作,同时代的歌人万智发表了《沙拉纪念日》:“这个味道挺好,你说了,所以7月6日是沙拉纪念日。”她用传统俳句的形式,表达的内容是女孩给男孩做菜,做的还不是日本菜,是西餐的沙拉,吃了之后男孩说很好吃,女孩就把这一天当做沙拉纪念日。把现代生活用俳句写出来,人们觉得蛮新鲜。后来就有了新的和歌潮流。
文化工业反哺不等于
文化反哺
时代周报:你好像特别喜欢反省物质生活和现代化?
新井一二三:现在的整个环境鼓励大家消费、消费、大消费。人们忘记除了消费以外,生活还有很多不同的乐趣。
时代周报:这几年,有人认为日本文化在反哺中国,有很多流行词汇都是从日语里来的,比如“宅男”、“吐槽”。
新井一二三:这不是文化反哺,是文化工业反哺,传播路径都是日本―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但是现在很多日本人都担心,我们只有动画和漫画还可以,还在出口,但现在韩国搞得越来越好,中国也开始搞了,以后怎么办?人们说,只有漫画是日本最后的出口品。
时代周报:你写旅行、写慢生活,有人认为这都是小情小调,没有大主题,也有读者认为这都是对文明的观察、反省。
新井一二三:我喜欢从小事情里看到比较重要的问题。我的问题意识比较强,通过小故事、散文谈这些问题,对我来讲是比较合适的方式。很多人说我的文章表面上看很平淡,像喝一杯水一样,但慢慢喝的话,会品出茶的味道,我觉得这是很好的赞扬。
文无定法。文稿起草无固定模式,但其关键问题应注意把握,主要是“高、新、实、精”四个字:
高——就是立意要高。立意,是机关文稿特别是讲话稿的灵魂,立意高低与讲话者及写稿人的站位、视野、水平等有很大关系。立意要高,就是要站在战略的、全局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分析情况、提出措施、作出部署,具体应把握好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对上级精神的把握,确保文稿的观点、内容和提法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保持一致;二是对领导意图的把握,真正做到“身在兵位、胸为帅谋”;三是对县情特点的把握,跳出一地看一地,跳出一域看一域,避免固化在本地区本部门小圈子里。
新——就是观点要新。只有观点创新,才能打动听众、发人深省,也才能更好地传达意旨,尤其是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的贯彻落实。创新观点,重点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摆脱常规思维束缚,在调查研究和分析材料基础上独辟蹊径;二是更加注重结合,把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方针政策与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相结合,与促进各项决策部署落实相结合;三是牢牢抓住关键,紧跟领导思维节奏,紧跟重大决策进程,以新思路、新观点及新的内容和文字“参”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
总的说来,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篇幅短小精悍,Y构紧凑,内容集中
现代山水游记短则上千字,长则几万字;而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大多在千字左右,而且因为内容的相对集中单一,不枝不蔓。结构上多表现出紧凑严密等特点。这固然和其语言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文言文呈现出凝练隽永这一特点且大量使用省略句式;而白话文明快易懂、表意具体详尽。但笔者觉得主要是和古人写作目的密不可分。古人写作山水不重在写景,而重抒情崇说理,因而描写景物绝不很详尽,侧重点非常明显,该写的写,该略的只字不提,该详的浓墨重彩,该略的惜墨如金。而今人写作此类文章则不然,大多以写景抒情为主,或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表现登山游水的点点滴滴感悟,写景状物常常占据了大量篇幅,有点类似“汉大赋”结构,此其一也。
二、表现手法
由于写作目的的不同,内容的不同,古代山水游记常常把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大多以议论为主,而今以记叙描写为主。了解了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大体特点,我们在阅读欣赏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观其景
文中哪些文字是写景的,什么地方的景,景物具有什么特点等等,抓住了景物这一条线索,基本上就把握了文章的脉络。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其中一二段文字属于记游部分,先写游山,突出山名、本名,倒地之石碑及碑文;再写游洞,突出前洞平且近、游者众,后洞险以远、游者少之特点,这就是记游部分。文字如此之洗练,犹如白描,山上的一草一木一鸟一石,只字未提,篇幅上占不到全文的一半。同样,苏轼的《赤壁赋》历来也为人们称道,脍炙人口。但观其景,也不过如此:“苏子与客泛舟,游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就是所谓之景,概括起来不到五十个字,连《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写景的语句都不如:“大江东去,浪淘尽……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同为赤壁之境,但后者何其壮观,何其有气势,道尽了赤壁雄风。但且不急。
(二)看其事,即看人物活动
写景散文中,写景之中交待人物的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阅读欣赏时绝不可忽略之。《赤壁赋》中,人物活动就有:苏子与客夜游赤壁、饮酒、颂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唱歌以及人物的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为什么要写人物活动呢,结合下文,不难发现,这些正是为下文写客人吹洞箫继而感叹人生无常和短促作铺垫。《游褒禅山记》中未记这些活动,而重点强调“余于四人拥火以入”途中“一人呼,不出火且尽”,作者感受为“悔”,寥寥几语,但后面议论同样与此有着不可密分的关系。《兰亭集序》中叙事同此,尤与《赤壁赋》似。
(三)悟其情
情感是散文的灵魂,此为重点。因此在阅读中必须抓住这条主线,但一定要明白大多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是有变化的。《赤壁赋》中由“乐”到“悲”再到“喜”;《游褒禅山记》中情感由“乐”(此种情感可以推断)到“悔”再到“叹”;《兰亭集序》中由“兴”到“悲”再到“痛”。所有散文作者的情感变化都是非常分明的。阅读中如果能抓住这些情感词语,也就抓住了解读这类文章的钥匙,也就把握住了散文的思想内容。
(四)赏其理
人们常说古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里的“情”、“意”,绝不仅仅是情感、情绪,常常还含有对人生对社会对生活的独特看法与思考。如《兰亭集序》中王右军就由眼前之乐、眼前之景、眼前之文中,结合东晋当时大多士人崇尚玄学之歪风就提出了“死生亦大矣”这一人生命题;《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就悟出了治学处事必要的三因素,即志力物,尤其强调“志”的重要性;《赤壁赋》中让我们理解了“永恒与短暂”的相对性,“乐观人生与悲观人生”的不同。
三、综合景事情理,享文章之妙
在我们分块欣赏了文章中的美景乐事情趣哲理之后,如果我们再能把几者综合起来欣赏,就会了解作者行文之旨:借景抒情、借事说理;就会体味到作者行文之妙:结构之美、照应之圆、思维之密、语言之工。
同学们,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古人描写春的诗句很多,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等等。的确,春天是美丽的,是令人心旷神怡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散文大师朱自清先生的《春》,看他是如何通过自己的眼睛,用诗的语言描绘春天、歌颂春天的。
二、初步感知
1.简介作家作品
请一位同学介绍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曾给予他高度的评价:“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2.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请同学们跟着录音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同时思考小黑板上的三个问题:
(1)全文围绕“春”字,写了三部分内容。请用一个“动词+春”的形式概括。(盼春、绘春、赞春)
(2)春天尚未来临,人们热切地盼望她的到来。待到春天降临人间,人们则尽情描绘了图、图、图、图、图。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3)同学们通过朗读,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一份独特情感呢?(喜爱赞美)
三、精读赏析
大自然的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在欣赏美的景物时,我们也要学会发现美,学会用美的语言来表达美。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赏析环节,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来描写景物的方法。
1.师生合作共同学习“春草图”
(1)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春草图”。
(2)以“春草图,美在(特征)”的句式叙述,并作简要赏析。
赏析:
①“偷偷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小草在春的催发下不声不响地生长;“钻”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②“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运用叠词分别写出了小草的质地、颜色和姿态,突出了小草的“新”,充满活力。
③“园子里,田野里,瞧去”,由近及远;“一大片一大片”“满”写春草的长势,表现春草的勃勃生机。
(3)师生小结:
①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特点,抒发感情。
②运用准确的词语,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叠词、动词)
③.写景要注意顺序、层次。
④写景角度: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2.仿照评析
(1)明确分工: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春花图”和“春风图”。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相应的课文,还是运用与春草图相同的句式,找出描写对象的特点,批注理由。如遇到你认为值得商洽的语言,先陈述你的想法,再请教同一小组的同学。
(注:“春花图,美在春花竞放”“春风图,美在和煦、芳香和悦耳”)
(2)学生小组合作,评析春景图。
(3)师生合作具体评点作者是怎样淋漓尽致地展现春光之美的。
①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特点,抒发感情。
②运用准确的词语,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叠词、动词)
③写景要注意顺序、层次。
④写景角度: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⑤调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
四、感悟主旨
在分析《社戏》的写景语句时我们学到了一句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它的意思是:观察事物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充满热爱,才能有感而发。其实,阅读文本与阅读自然有相通之处。只有当你全身心地置身于作者笔下的世界,课文在你的视线里才会变成有生命的东西,你才能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
当同学们与“春”融为一体时,你能感受到作者在“春”的韵律中融入了自己对生活怎样的一种态度吗?请你紧扣文本作精彩解释,并谈谈这种态度对你的影响。
五、课堂反思
1.这堂课上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写景方法,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从朗读中感受作者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