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校本课程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教学改革;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265-02
一、民办本科院校经济学课程开展案例教学的可行性
1.民办本科院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正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一支生力军,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民办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又好又多的建设人才,而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育质量是民办高校的生命线、发展线。民办本科院校在开展教学工作中一定要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作为安徽省唯一一所民办本科院校,安徽新华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一直把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作为工作的重点。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积极为教师提供更多外出培训、考察学习的机会,如2010年6月份学校委派骨干教师去国家级示范学校山东杜郎口中学考察学习教学改革经验,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并要求广泛地应用于实际教学,这为经济学课程的案例教学提供了支持。
2.案例教学在相关学科的成功应用。案例教学法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法学院首创,哈佛大学商学院将案例教学模式运用到MBA的教学后,培养了一大批商界名流。随后,该教学方式被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所采纳。目前,案例教学法在工商管理、会计、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管理学等专业广泛应用,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如安徽新华学院商学院教师在讲授市场营销学时,结合案例教学法,通过许多活活生生的案例的讨论学习,巩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经济学作为商学院课程体系的一个分支,同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学等课程有着许多相似之处,经济学同样源于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中有着大量的经济学案例,这些案例生动地揭示了一些经济现象,为更好地学习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为经济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经济学理论知识学习的目的就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经济学知识学以致用,案例教学在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为大势所趋。
3.生活中大量的经济学案例为案例教学奠定了基础。对初学经济学的人,面对着厚厚的经济学教材,总觉得经济学充满了统计数据和专业术语,既枯燥又乏味,学起来很头疼。实际上只要大家做有心人,会发现经济学就在身边,小到你买早点,大到国家的具体宏观经济政策及社会热点问题,无不与经济学有关。比如去年年底国家实施的“家电下乡”政策,就是我们身边的经济学案例。通过对下乡商品的特点的分析,学生会更好地掌握弹性的相关知识点。此次下乡的商品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是享受国家13%的补贴;二是下乡家电基本是属于中低档商品,比如电视机,基本上都是普通的彩电。究其原因是:(1)13%的政府补贴,相当于降低商品的价格,由于家电产品多为富有弹性的商品,可实现“薄利多销”,降价必然会大幅增加销售,从而使得家电厂商获得更多的利润,同时也满足了农村消费市场对家电的需求,可谓一箭双雕。(2)之所以选择中低档家电下乡,是因为中国农村大部分为中等低收入家庭,所以他们对高档家电的需求收入弹性小,而对普通家电的需求收入弹性大,而此时政府对他们的补贴相当于是增加了收入,所以他们会增加对此类商品的购买。即此次下乡的商品选择的是对农民来说收入弹性大的商品。这些身边的经济学案例,为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奠定了基础,提供了资源。
二、案例教学对提高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意义
1.案例教学增进了师生互动,调动了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在现实经济学授课过程中,通过案例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观点的讨论分析,学生会用更理性的方式去思考问题。比如在讲授选择的最优化原则时,下则案例教学就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一个狂风暴雨的晚上,你开着自己心爱的车,经过一个车站,忽然看到有三个人正在焦急的等公共汽车:一个是快要临死的老人,他需要马上去医院;一个是医生,他曾救过你的命,你做梦都想报答他;还有一个女人/男人,她/他是你做梦都想嫁/娶的人,也许错过就没有了。但你的车只能坐下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一开始学生会做出各种选择,有选老人的,有选医生的,有选梦中情人的,并且各自有其合理理由,但通过讨论分析,学生得出的最优选择是:把钥匙给医生,让医生送老人看病,自己留下来陪梦中情人等车。这是所有人公认的最好选择,即最优选择。但是,最后还是有学生提出了质疑,如果医生不会开车,那怎么办?最好的选择又是什么?一轮接一轮的自我反问和思考,会让学生了解更多:经济学中的选择是带约束条件的选择,选择遵循的是最优化原则。同时,经济学又是通过假设这一约束条件让事情变得简单化,从而迎刃而解。
2.案例教学丰富了经济学理论,实现了知识创新。通过案例教学,能够使学生在阅读、讨论、分析案例的过程中,从质疑到释疑,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真正认识到抽象理论知识的价值所在。比如在讲授需求定理内容时,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授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举例符合此定理的商品,日常生活中的绝大部分商品都满足此定理,但在日常生活中能否找到不符合此定理的商品?通过“老板杯”的销售小案例:在20世纪90年代,有一家中国茶杯生产厂生产出了一批款式和质地都非常好的茶杯,取名“老板杯”,销售部为了尽快打开市场,实行“薄利多销”的策略,每个茶杯定价10元。但茶杯进入销售环节时,销量却并不理想。此后销售部又做了许多促销活动,或是将价格降到5元~8元,以期销量增加,但似乎都没有效果,到底怎么做才可以增加销量?按照需求定理,降价应该销售量会增加,可在“老板杯”这样的商品上似乎行不通。最后一个经济学家帮忙解决了问题:他让老板在10的后面加个0,即每个“老板杯”100元,最后销量果然大增。究其原因是:“老板杯”是体现老板身份的商品,对真正的老板来说,10元太便宜,无法体现他的身份地位,他不愿买;而对一般的消费者来说,10元太贵,他也不愿买,他宁愿买更便宜的杯子。通过案例的分析,学生会渐渐的带着怀疑的态度去学习各种理论,总会有新的发现,从而实现了经济学知识的创新。
三、案例教学的几点想法
1.由国内知名经济学者带队,各高校经济学教师积极参与,共同编写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学案例教材。由于经济学起源于发达的西方国家,目前中国经济学教学中的大量案例,很多都是从国外的经济学教材中摘取的二手案例,到目前还没有一部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规范的经济学案例教材。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在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许多典型的经济学案例,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编写成功。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所以经济学案例的编写非常重要。经济学案例的编写至少要满足两个要求:(1)要坚持本土化原则,案例的编写要严把质量关,其中的观点和判断要科学合理,所以需要国内知名学者的指导和审核;(2)案例的编写工作量大,要取经去粗,需要大量教师的积极参与。知名经济学者和各经济教师群策群力,一定能够编好经济学案例教材。
2.高校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参与讨论学习,不断更新原有的知识,增加知识储备。目前各种网络资源丰富,充分利用,可以学习到许多知识,比如积极参加教育部举行的西方经济学精品课程网络培训,可以有机会和著名经济学者面对面交流,可以和更多经济学老师探讨交流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增加知识储备;还可以通过参与经济学论坛的讨论,使经济学知识在碰撞中得到创新;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经济学者的博客,可以看到许多新的观点,了解相关理论的发展动态。
3.经济学案例要与时俱进,要结合社会发展动态,关注财经新闻和社会热点问题。社会在发展,经济学理论也需要不断更新。在经济学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动态,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财经新闻和社会热点问题,及时更新。因为以财经新闻和社会热点问题作为经济学案例讨论,更贴近学生们的生活,更有说服力,也更能吸引学生主动思考,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国家政策的关注。老师要能生动灵活地联系实际问题讲理论,联系热点问题讲理论,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
4.案例教学形式要不拘一格,能为经济学理论学习服务的案例均可用。小平同志曾说过:“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笔者认为,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案例,只要能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经济学理论均是好案例,可以是笑话的形式,也可以是寓言故事的形式,还可以是面试题的形式,只要通过此类形式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就可以用。老师要根据授课内容的不断变化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在讲消费理论时,可以开个简短的小型拍卖会,让学生切身体会消费者剩余会因人因地而异;在讲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时,可以以辩论的形式讨论:“初恋总是最令人难忘的”遵循边际效用递减吗?让学生在辩论中更深刻的理解递减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即案例教学要不拘一格,要追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参考文献:
[1]颜家水.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5,(10).
[2]雷玉桃.案例教学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07,(24).
[3]王亚柯.论新时期如何上好经济学课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
课后反思:本课题属于梳理探究性文化课,所以教师在本课中只是引导,以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梳理知识,最后在教师的点拨下,在自主讨论中探究文化内涵。由此看来,在教学中应该做到:
1.创设情景,并通过视频吸引学生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2.由学生自主发现现象,再直接由现象引出下面要探究的问题。
3.利用网络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使学生上课有很多的发言内容与机会。
4.通过姓氏对古代姓氏文化的探究,寻根问祖,培养学生身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以及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我们通过追本溯源,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有很多姓氏的起源都来自于一些古姓,如嬴姓、姬姓、妫姓、子姓等,相传黄帝的25个儿子,为4母所生,分为12“姓”:姬、、酉、祁、己、腾、箴、荀、任、僖、儇、依。也就是说,黄帝的子孙衍生成12个胞族,散居到各地。这些胞族又滋生出一系列的“氏”。当时普遍存在的父系家长制氏族都称为氏。其首领为氏族的代表,也以氏来专称。如黄帝称轩辕氏,尧称陶唐氏等等。他们开枝散叶,分成不同的姓氏,所以说万姓是一家,同根同源。
最近,社会流传一股姓氏寻根的热潮,如何引导学生看待这样的现象?
(1)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原生态文化――由三皇五帝等中华祖先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姓氏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国脉、文脉,形成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追溯自己的根,中国人唯一可以凭借的线索就是自己的“姓氏”了。
(2)能释怀对自己姓氏的种种困惑,让人们与自己的先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从而使自己对自己的姓氏的历史来源、家族名人、迁徙分布等知识了如指掌,甚至知道应该到哪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根……通过姓氏文化寻根,使人们知道,自己的生命之所由来,知道自己肉体、心灵之血脉传承。
(3)姓氏寻根所寻觅的是中国人共同的民族文化之根,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积极意义。通过了解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探讨姓氏寻根现象,我们更加能够借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认同感。
(4)举行寻根祭祖活动,发扬中华民族敬祖尊宗的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海内外同胞互动、联谊、团结,有利于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作者简介:喻登科,南昌大学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讲师,硕士生导师,博士;周荣,南昌大学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12级博士研究生;涂国平,南昌大学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昌/330031)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团队知识网络的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71201072)和南昌大学校教改课题“本科专业课程教师安排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以教师情绪为中介”的成果之一。 摘要:教学效果是高校本科专业课程追求和优化的目标,而教师的合理安排对教学效果又会产生重要影响。在提出教师安排对教师情绪和学生情绪产生影响、教师情绪与学生情绪互相影响、教师情绪与学生情绪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等三条假设基础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设计和发放问卷量表。经过模型拟合,发现教师安排确实通过影响教师情绪和学生情绪这条中介路径对教学效果产生显著影响,但学生情绪对教师情绪的影响关系并未得到验证。最后,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为优化本科专业课程教师安排和提升教学效果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本科专业课程;教师安排;教学效果;教师情绪;学生情绪课程安排是大学教务管理中一项重要而且繁重的工作[1],但目前的本科专业课程安排方面大多数时候仅考虑到教室资源和时间资源的冲突解决与合理利用问题,却很少从人文关怀或心理学角度考虑不同课程安排对教学效果可能产生的影响。虽然有些高校在排课方面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比如高校在排课时往往要求杜绝重复排课、连排课等现象[2],但在科学合理的排课方式对本科专业教学效果的影响机制方面还是缺乏完善的理论支持。在教师情绪研究方面,Osborn M、Little J.W、Leach C.W、Zembylas M等都进行了相关研究,形成了教师情绪研究的个人内部心理特征、社会关系体验、权力关系与情绪规则等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3]教师课程的合理安排会影响教师情绪,教师情绪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本科专业课程教师安排的合理性应该会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为此,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测量以教师情绪和学生情绪为中介的本科专业课程教师安排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路径和系数,为合理进行本科专业课程的教师安排提供理论指导。
一、研究假设
(一)本科专业课程教师安排对教师情绪与学生情绪的影响
本科专业课程教师安排的合理性,可以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截面结构(即一个时间段内为同一个班级学生讲解多门课程)、时间结构(即连续的不同时间段为同一个班级学生讲解多门课程)以及规模(一名教师为一个班级所讲专业课总量)、比率(一名教师为该班级授课数量与该班级专业课总量的比率)、密度(单位时间同一名教师为同一班级所授专业课时量)等。据调查,当一位教师频繁地出现在同一个班级的同学面前时,学生对教师的厌烦感将逐渐增加,而新鲜感却逐渐下降。同样,当一位教师需要频繁地为同一个班级学生授课时,即使讲授的是不同课程,教师的责任感也会慢慢下降,而疲惫感会慢慢增加。即使是一位受到学生认可和尊崇的老师,如果他频繁出现在同一批同学面前授课,其被认可与尊崇的程度也会慢慢因学生忽视而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本科专业课程在教师安排上规模、结构、密度等方面参数加大,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情绪将呈边际递减而消极情绪将呈边际递增规律。因此,本科专业课程如何安排教师,教师如何在时间与空间上安排教学,将直接影响到教师与学生的情绪,进而可能影响到教学效果。
假设1(H1):本科专业课程教师安排会对教师情绪和学生情绪产生影响。
H1a:本科专业课程教师安排对教师情绪产生影响;
H1b:本科专业课程教师安排对学生情绪产生影响。
(二)本科专业课程教师情绪与学生情绪的相互影响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他的情绪通过表情、手势、语调等外在表现牵动着学生的目光。一个不善于控制情绪的高校教师,他的情绪将弥漫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让学生受到传染。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除了观察思考等认识活动的一系列动作外,同时还依靠兴趣、情感、意志、毅力、志向等动力系统的激发。[4]如果教师情绪饱满,则课堂氛围良好;如果教师情绪低迷,则课堂氛围散漫。教师情绪通常通过教师授课的面部表情和语言特点来反映,积极、有力但又语速和缓的授课语言往往能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5]依靠教师情绪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通常的教学手段。
大学阶段是人生第二个“心理断乳期”,是一个非常关注自我、注重个性表达、情绪体验丰富、情绪波动起伏大的时期。[6]据统计,很多大学生有不同程度负面情绪或心理障碍,比如自卑、羞涩、愤怒、恐惧、厌恶、焦虑等,而且这种负面情绪会投射和传染,有可能扩大后直接影响宿舍文化、班级文化,从而造成巨大影响。很多高校教师表示,同一个教师在不同班级讲授同一门课程可能取得非常不同的教学效果,究其根源,就在于班级文化不同。对于一个学生反馈、互动良好的班级,教师不仅能通过互动加强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教师能从学生良好反馈中获得鼓励和自信,对教师自身也能形成一个正激励。而对于一个班风较差的班级,例如很多学生迟到、学生不愿听讲、学生起哄等,将直接导致教师上课积极性下降,教师与学生间达不成一致诉求,课堂效果就会较差。[7]
·课程与教学· 本科专业课程教师安排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以教师和学生情绪为中介 假设2(H2):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情绪与学生情绪相互影响。
H2a: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情绪对学生情绪产生影响;
H2b: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情绪对教师情绪产生影响。
(三)教师情绪与学生情绪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教师活动在本质上是情绪性的,教师的情绪劳动必然对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成绩产生重要影响。[8]饱满的教师情绪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9],从而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强化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情绪还能增强个人效能感,良好氛围中教学的教师通过感受到学生的鼓励而得到正激励[10],从而提升个人愉悦感和教学自信,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将更具积极性、更主动和自信。而教师的不良情绪则不仅让教师自己丧失教学兴趣,而且会引起学生的不满,一旦这种不满达到一定程度,而教师又处于暴躁情绪下,可能引起教师与学生的直接对立和冲突[11],导致课堂教学的彻底失败。
当学生有负面情绪时,将使得学生对教师授课产生厌恶或抵触心理,从一开始就排斥教师的授课,就不可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从具体表现上而言,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体现为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张建荣等的调查研究表明,情绪智力对学业成绩存在一定的影响,不同成绩等级学生在调控自我情绪和调控他人情绪两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12]陈瑞莉也提出,较高的学生情绪智力,将有利于增强学习主动性和建立友善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习质量。[13]
假设3(H3):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情绪与学生情绪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H3a: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情绪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H3b: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情绪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二、模型设计
本科专业课程教师安排采用截面结构、时间结构、规模、比率、密度等5个方面来测量,教师情绪和学生情绪都可以分别用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来测量[14],而教学效果则可以用(课上的)师生互动、(课下的)师生关系、(课程结束后的)学习成就感和考试成绩等4个指标来考察。[15]其中,教师的积极情绪包括积极心境(普适性的形态积极平和)和积极情绪体验(偶然性的精神或心情舒畅)两个测量指标;教师的消极情绪包括情绪衰竭(讲课缺乏精神)、去个性化(讲课无个性、缺乏创新)和低个人成就感(讲课无法得到认同或成就感)三个测量指标。[16]而同时,学生的积极情绪包括认可度(对教师授课仅表示认可)、愉悦度(认为教师授课让人非常愉悦)、参与度(愿意积极参与师生互动)三个层面;学生的消极情绪包括普适性厌恶度(就是不喜欢上课)、选择性厌恶度(不喜欢听该教师上课,认为他讲得不好)和抵触度(逃避上该教师的课,易于与教师起冲突)。
据此,可设计以教师情绪和学生情绪为中介的本科专业课程教师安排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路径测量模型,如图1所示。图1本科专业课程教师安排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测量模型
三、问卷调查
本科专业课程教师安排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测量模型的测量指标中,“教师安排”和“教师情绪”的变量题项是由教师回答的,而“学生情绪”和“教学效果”的变量题项是由学生回答的。因此,我们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应分别设计教师调查问卷和学生调查问卷。但由于教师与学生是对应关系,所以发放调查问卷时又应将学生与教师联合起来,合为一个组别来形成样本数据。调查问卷采用李可特5级量表形式,调查问卷的题项设计如表1所示。
在设计调查问卷并试测评后,采用如下方式开始正式的问卷发放工作:首先,从南昌大学采用滚雪球的方式邀请到了150位专业课教师,让他们针对其正在上的一门专业课填写“教师调查问卷”中的题项;其次,让他们随机寻找班级上的一位学生,填写“学生调查问卷”中除“考试成绩”以外的所有题项;最后,在期末考试过后调查者打电话咨询教师获得填写问卷学生的成绩情况。补全所有问卷并回收(在回收学生问卷时,我们采取调查员直接回收而非主讲教师回收的方式,尽量避免学生因怕教师看到其题项答案而故意选择好答案的情形发生),将教师问卷和对应的学生问卷合为一个样本组别。问卷自发放至回收完全,历时半年,获得有效样本数据11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78.67%。各变量样本数据统计指标值如表2所示。
四、模型拟合
首先,采用SPSS 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中心化处理,然后对教师安排、教师情绪、学生情绪、教学效果等四个潜变量的16项指标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EFA提取的因子与本文的初始假定完全符合,Bartlett’s球形检验在p
从表4可以看出,模型绝对拟合指数χ2/df 的值是1.72,小于2;RMSEA为0.02,小于0.05;GFI、AGFI分别为0.96、0.94,均大于0.90,这些绝对拟合度的数值说明模型的适配度良好。简约拟合度PNFI、PGFI分别为0.72、0.63,均大于0.50,表明模型整体比较简约。增值拟合度NFI、RFI、IFI、TLI、CFI也均大于0.90,表明假设理论模型与样本数据的整体适配度较好。由此说明,模型的结构方程的拟合指标符合既定要求,提出的理论模型与样本数据的拟合度均优良。基于以上分析,接下来本研究进行路径分析,检验模型的各潜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结果如表5 所示。模型验证了本研究的假设H1a、H1b、H2a、H3a、H3b等5个假设,但拒绝了H2b。也就是说,学生情绪对教师情绪的影响并不显著,其对应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03,T值为-0.57。
根据以上结果,我们可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本科专业课程的教师安排状况对教师情绪与学生情绪均产生显著影响,科学合理的教师安排将有利于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情绪,缓解教师与学生的消极情绪;(2)本科专业课程授课过程中,教师情绪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但学生情绪对教师情绪的逆向影响未得到验证;(3)教师情绪与学生情绪均对本科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产生显著影响,较高的积极情绪和较低的消极情绪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五、对策建议
综上可知,本科专业课程教师安排通过教师情绪和学生情绪的中介作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路径基本得到验证,科学合理的本科专业课程教师安排将通过情绪作用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各高校在安排本科专业课程教师时除了要遵循效率优化原则以外,更要依循教师的情绪工作规律,务必从教师安排这个源头上为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效果提供保证。
(1)科学合理的安排本科专业课程教师。尽量降低教师对同一个班级连续授课的密度,高度协调不同教师在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课程安排情况,保证教师与学生的正常比率,尽量避免教师与学生过重的教学或学习工作量。高校教务管理部门应适时开展专业课程教师合理安排情况的调查工作,积极主动地为存在不合理课程安排的教师解决问题;同时通过督导听课听取学生对教师合理安排情况的反映,在学生网上评教工作中增加对评教低分教师的原因分析,考察其是否受到不合理安排教师情况的影响。
(2)重点照顾教师情绪。对于部分教学工作相对较为繁重的教师,应考虑为其减负;对于教师安排不过来的情况,也要对相应的教师做适当的补偿,以协调这些教师的教学情绪。对于收入较低或家庭负担重的教师,要从生活上或事业上对其表示关怀,要保证其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要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教师压力释放活动,通过娱乐和休闲来保证教师情绪的适时调整。要对教师的情绪调整进行引导和培训,增强教师的情绪控制力。同时还要定时开展教师情绪测评工作,为情绪低落的教师职工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
(3)兼顾考虑学生情绪。紧抓各年级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对存在消极情绪的学生给予关心和照顾;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密度和相关任课教师,保证学生对教师的新鲜感和信任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加以培训,强化教师对学生情绪的引导和控制能力;鼓励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与课下互动,增强学生与教师的情感联系;做好学生情绪的测评工作,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心理人格的健全。
(4)系统提升教学效果。统筹考虑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教师情绪和学生情绪等软因素对教学效果的正负向影响;在本科专业课程教师安排的时间、密度等方面兼顾考虑它们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教务管理部门务必要做好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教师安排工作;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做好情绪互动,为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情绪提供适度的引导和激励。
当然,本文也有不足之处,主要包括:样本都来自于一所大学,而且采用的是滚雪球这种非随机抽样方式,样本的代表性有待进一步检验;所有数据均采用量表的方式获得,而且有很多都是测量情绪和心理等不可观因素,这些情绪可能受教师与学生的当时状态影响较大,数据的质量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教师与学生调查问卷匹配时,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一的关系,学生的样本数量相对而言并不太够。后续研究我们将扩大取样范围,增加一些客观可测因素,并希望通过建立教师与学生的一对多关系量表来扩大样本数量,以建立更具质量的测量模型,进一步检验模型假设的有效性,为统筹考虑教师安排、情绪和教学效果的关系提供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1]罗宏.教务管理课程安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刘江亭.以人为本——优化大学课程安排及调度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 164.
[3]尹弘飚.教师情绪研究:发展脉络与概念框架[J].全球教育展望,2008(4):77-82.
[4]黄春丽.浅论教师情绪的起因及调节策略[J].考试周刊,2009(2):24-25.
[5]李晓玲.关于教师言语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情绪影响的调查[J].教育科学论坛,2007 (4):52-53.
[6]杨俊峰.加强学生情绪管理,培养学生情绪智力[J].知识窗,2010(12):19.
[7]刘英.学生情绪智力评价理论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8]姬兴华.教师情绪劳动与组织承诺的关系[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91-93.
[9]葛军国.教师情绪的饱满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J].新课程(教研),2010(5):7.
[10]陈秀敏.教师情绪表现与效能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6): 672- 674.
[11]贲丽娜.谈教师情绪的自我控制与调节[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4):81-82.
[12]张建荣,陈树婷,何贤晨,陈定湾.学生情绪智力与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基于浙江省3所高职院校的调查[J].浙江社会科学,2008(9):119-128.
[13]陈瑞莉.论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46-49.
[14]张枝梅,崔纪周.教师情绪对教学效果的影响[J].中州大学学报,1999(3):62-63.
关键词:大学数学 基础课程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000-00
1 引言
大学数学基础课程对于数学专业是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抽象代数等课程,对于非数学类的理工、经管类专业是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等课程。这些课程是各个专业的必修课、更是是各个专业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专业的教学质量,关系到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大学教育基本上是以精英教育为主,那时的在校大学生基础知识扎实,都十分勤奋刻苦,具有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虽然数学理论高度抽象,传统的强调数学知识传播的连续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推理的教学模式单调乏味。学生也可以凭着超强的毅力和恒心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彻底理解,了然于胸。因此当时教学模式也培养出了许多的尖端的优秀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特别是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专业基础,培养目标和就业的方式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因此,单调枯燥的理论授课已经不适合学生的实际。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出服务社会的各种创新人才,已经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主要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了在数学基础课上引入“案例教学”模式思想,分析了在数学基础课堂上引入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案例教学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案例教学( Case methods of teaching)就是运用案例开展教学的一种方法. “案例教学”起源于哈佛大学的法学院,大约在1870年到1910年所有的居于领衔地位的西方法学院都使用案例方法教学。在哈佛工商学院院长多汉姆( B. Donham) 的推动下,1921 年科普兰( D.Cop- eland)博士发表了第一本成文的案例教学书籍。20 世纪70 年代以后,案例教学在教育界,特别是师资培训中得到运用。国内的案例教学(特别是对数学基础课程)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郑金洲教授认为案例教学就是以教学案例为载体,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方法[1]。许多的一线教师对数学基础课中引入案例教学有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如东北财经大学的郑永冰老师探讨了经管类数学基础课教学中的案例法,指出数学基础知识与体现数学应用特点的案例的有机结合,是对大学数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一个有力促进[2]; 丽水学院的陈巧云指出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在数学基础课中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的思想[4]。但是这些理论还很不成熟。且在具体实施过程由于学生参与积极性不足,忽略了对学生非认知品质与能力培养目标,没有很好的处理案例教学与基础课理论体系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之间关系,使得案例教学没有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3 数学基础课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3.1 案例教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要求
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是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也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正如前言中所叙述的,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精英教育发展到了现代的大众化、平民化教育。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也从培养专门人才,高素质人才演变为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多样化、有特色的创新人才[5]。我国高校自1999年扩招的十多年来,取得了很多成绩,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教学、教育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滑坡,学风不正、道德失衡不同程度的存在,学生对学习的迷惘。虽然进行了许多的改革,但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没有多大改观。其中因素固然很多,但是,笔者认为现行的教育教学模式与地方性本科院校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培养目标不适应的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新的教育环境新的培养目标必然需要我们采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案例教学”模式顺应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将高等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方法融入到大学数学学基础课的相关课程中,此教学模式将抽象的数学基本理念用生动的生活案例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在“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能够充分关注带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面向全体学生,营造能引起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其次,该教学模式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符合新世纪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3.2 “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在当代高等教育实践中,高校教师的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持续创新”是新时代对高校教师要求。这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创造性质,没有高校教师的成长和专业上的发展,高校教师便无法完成时代赋予新的历史使命。而高校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是只有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才能完成。可以发展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等能力和品质,“案例教学”模式通过对典型的教学案例、教育事件的分析与研究,不但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学会研究,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而且在“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中,可以发展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等能力和品质,可以帮助教师理解教学中所出现的两难问题,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式,案例的运用也可以促使被培训教师很好地掌握理论,促进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
4 “案例教学”的可行性
4.1 数学原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
生动形象的案例是案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要素,而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实际情况与具体问题的真实案例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参与, 也有助于案例教学活动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大学数学基础课程的理论和方法都来自现实生活,且在实际中都具有广泛应用。如函数各种性态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可用于解决生产活动中诸如求最优值、平面图形面积、立体的体积,杆件的质量等相关的问题;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理论与方法是对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的抽象概括,在信息、医疗、军事以及管理决策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些都为“案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4.2 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是“案例教学”的精神条件
大学生已经从幼稚走向成熟,世界观开始成熟,逻辑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增强。同时,现代社会通讯媒体高度发达,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及媒体吸收了古今中外的多方面信息,使得他们自身具备时代眼光,不墨守成规,具有平等、自由、竞争等现代意识,对世界的发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关注新思想,善于接受新事物,思维方式活跃,愿意去尝试新事物,喜欢挑战。随着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已不满足于教师单一的知识灌输,不满足于被动接受结论,他们希望有自己发表看法的空间,渴望展示才华,锻炼自我、发展自我。在“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与学生充分互动,围绕案例,收集资料、课堂讨论、辩论、与同学交流等形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综合素质也在探究学习中不断提高。在新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不同的教学案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究的空间。学生在对教学案例分析、探究的基础上,积极查找资料,主动获取知识,围绕教学案例所提供的探究目标展开讨论和交流,发表独立见解,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又激发起学生创新的勇气和敢于挑战的精神,使抽象数学的知识和理论内化为学生的基本技能。
案例教学在一定意义上说都是舶来品, 我国尚没有成熟的经验与理论可供借鉴, 本文只是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出自己的一点初浅的看法,仅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7):36-41.
[2] 郑永冰.[J].大学数学基础课教学中案例教学初探[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2):93-96.
[3] 郭德红,纪向荣.案例教学的要素和方法[J].衡水学院学报,2007,9(2):107-110.
[4] 陈巧云.在数学基础课教学中培养数学建模的思想[J].丽水学院学报,2004,26(5):83-85.
关键词:本土母语音乐 校本课程开发 课堂教学 实验报告 红河
一、问题的提出
1.国内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并进入实施阶段。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拉开了序幕,而《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的编写和试用标志着课程改革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改革力度最大、国家投入资金最多的一次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调整、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可以肯定此举必将牵动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2.我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正式实行。以校为本的“关注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关注教师专业研究能力、关注学校办学特色构建”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应运而生,并将成为我国今后至少三十年内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以此为契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发展方向应立足于本区域的母语音乐,其核心动力及培养目标应着重放在本土情感的回归上,并通过课堂教学体系的长期探索与不断完善推动母语音乐教育的发展进程。
3.真正发展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新体系。毋庸置疑的是,早在1995年12月广州召开的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上提出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新理念,就是要把学校基础音乐教育作为少数民族本土母语音乐传承的主要基地,在少数民族地区着力发展本土母语音乐教育,以推行这一新理念的具体实践。只有这样,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音乐才能得以有效挖掘、整理和研究。然而,这些少数民族本土母语音乐在当前学校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发展地位和课堂教学如何,是问题提出的关键因素。
4.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民族音乐是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本土母语音乐则是汉族音乐之外的重要音乐存在。从当前的相关情况看,汉族音乐因其人口等多方面的因素在传承上占据着绝对优势,而各少数民族的本土母语音乐却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传承逐步断层,情感不断流失”的尴尬局面,并伴随着失传或正在失传的危险,即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保护起来也是有局限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成为没有发展的传承。
5.新世纪对人才的挑战。以人为本的国家发展战略首先重视的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除借鉴外部力量外,最终还是要立足本国本民族的传统和创新。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强烈地冲击着世界各国各个民族本土母语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而中国因受“欧洲音乐中心论”和“汉族音乐优势论”的影响,致使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本土母语音乐正面临“沙漠化”的严峻挑战,其形势的紧迫性已刻不容缓,故而探讨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问题已形势紧迫了。改观这一形势的有效途径是鼓励和探索学校基础音乐教育不同民族区域实施不同民族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二、指导性思想
1.彰显人文内涵。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建立是以弘扬本土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为核心内容的,汉族之外55个少数民族的“本土母语音乐”则正是这一核心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其融入学校音乐教育,使之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传承与发展,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则是其彰显人文内涵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2.聚合教育资源。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而校本课程问题正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无论是作为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音乐学科,还是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教学目标的音乐学科,在我国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多民族环境下“本土母语音乐”进入“校本课程开发”的范畴是必然的。而本土母语音乐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也正是将弱势的本土文化整合、聚集并融入课程和引入课堂的过程。从学校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层面看,聚合教育资源是改观这一局势的最佳选择。
三、理论性依据
1.从“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本质内涵思考,二者之间有着不同的社会需求功能,前者承载着强烈的社会情感功能,而后者则承载着浓厚的社会教育功能。事物的最终发展取决于实践与理论的互动效应,“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结合本身就内涵着实践与理论的一种互动关系,其效应将直接促进“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共同发展与繁荣。对于我国以“校本课程开发”为重点的课程改革和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而言,音乐课程改革下的本土母语音乐将直接促进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音乐教育主导下的本土母语音乐也将直接推动音乐课程的改革进程。
2.新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与应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尤其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应对这种挑战则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环节,而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则是关键中的关键。通过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这一举措,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情趣和独立的民族自主创新意识,并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意识,最终达到素质教育音乐课堂教学所应有的整体效益。
四、实验准原则
1.教育与情感相结合原则: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塑造人的情感主体意识。音乐教育是情感的教育,母语音乐教育则是培养民族情感的重中之重。
2.审美与实践相结合原则: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趣向,在本土母语音乐的熟悉过程中激发人文主体情感,发展音乐创造力和培养音乐实践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相结合原则:教学实验要侧重民俗学与音乐学的融合,深层挖掘本土音乐文化的内涵结合音乐技能训练,探求音乐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
4.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原则:实验过程既要关注全体学生发展的共同规律与特点,又要承认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而不忽略学生个性发展、不放弃学生“慢性”发展。
5.寓教于乐与快乐课堂原则:音乐教学的课堂一定要快乐,避免死硬的说教和枯燥的灌输,通过优美感人的音乐艺术形象唤起学生的求知情感,在快乐中自愿自然地接受美,学习从聆听开始。
6.科学系统与循序渐进原则:音乐是一门学科,音乐教育则是一门科学,其课堂教学有其内在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无论是母语本身的含混不清还是音乐本身艰涩难懂,都需要循序渐进。
五、方法与过程
音乐教育的主导在于音乐教师的教学,而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因地制宜地将本土母语音乐全面引入课堂教学时,其教学的关键则在于确立并完善一套科学的建立在本土母语音乐内容基础上的教学模式。本土母语音乐素材的教法研究是重中之重,其核心在组织原则上是对音乐教学模式的研究。查有梁在《教育建模》一书中说:“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的方法”,它是“处于实践和理论之间的中介方法”。通过教学模式的构建,能把教学实践上升为教学理论,反过来又给实践以指导。实验过程就是构建教学模式的过程,应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原则,应遵循“教学有模,教无定模”的规律和要求给音乐课程改革提供反馈信息,从而加快音乐课程改革的进程,加大音乐教育改革的力度。
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联系以及二者在结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实践应用层面上的灵活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问题,是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之所在。相关教学实验以红河区域音乐素材为例――
1.第一阶段――实验课前准备阶段:一方面收集并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政策及理论,教育学提供的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将有效地解决“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中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把握当前形势下红河区域本土民族的母语音乐课程资源之挖掘、整理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是彝族和哈尼族的民间音乐通过走出去实地采风和请进来学习艺人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2.第二阶段――实验课堂模式探索: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在模式上是不固定的,但有一个基本模式观念是:开发内容要因地制宜,内容设置要因人而异。
一方面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两相融合:红河区域有10余个世居民族,其本土母语音乐多彩纷呈,当然其繁杂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从课堂教学的适用对象考虑,可以从红河区域的哈尼族和彝族的代表性民族歌舞素材音乐入手,以校本课程的简约灵活为框架,结合音乐学“雏形原型变型无型”的“传统与创新”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具体素材选择如红河建水彝族民歌《采花行》、《郎采合》等,当然使用民间小调如《螃蟹歌》、《鲜花调》等也是不错的选择。总之一个准则:优美、熟悉、简练。校本课程开发的表层模式在于把“音乐学中的本土母语音乐资源”和“教育学中的校本课程开发理论”进行内容与形式的两相融合,其实质是音乐教育学效应。
另一方面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的两相互动:事物的最终发展取决于实践与理论的互动效应。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层模式是在对各个区域民族“本土母语音乐”了解与把握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学习与研究的双层基础上拟行展开的,是实践与理论的两相互动,是探索适合不同区域民族特色的校本化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基础。这一构建过程,将逐步提高我们对民族母语音乐文化的认知水平,将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民族本位意识,并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及当代先进文化的建设都将有着非常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随着实践与理论的互支互动不断深入,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在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中成熟起来的方法基础,又可为艺术教育的其他姊妹学科的校本化课程建设提供宝贵的研究经验。
3.第三阶段――实验课后完善阶段:主要是教师课后的自我评估以及学生的信息反馈,当然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教师完善的课堂设计和课堂教学上。我们注意到音乐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是音乐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应着重发展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特色音乐教材,致力于实施富有本区域民族特点的本土母语音乐教育,其教师除具有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外,同时还应具备与本土母语音乐教材建设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以及“教学风格和教学心理”等,这些素质的培养途径大多需要在“职后继续教育”中实现,任重而道远,但前景可观。
六、实验数据链
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着力点在于如何结合校本课程“关注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关注教师专业研究能力、关注学校办学特色构建”上,这“三个关注”的实际成效最终还是要落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本次教学实验重点放在红河本土主体民族哈尼族和彝族母语音乐“课堂教学应用谱例”的开发和设计上,其方法与过程按照上述第二阶段实验课堂模式探索,在内容与形式的融合上,采取“欣赏学习从聆听开始情感认知从素材入手”的启蒙式课堂,逐渐进入“单素材多变多素材组合”的兴趣式课堂,进而呈现“改编综合”的创新式课堂,这样一个从“启蒙兴趣创新”的课堂过程即是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践与理论互动中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过程。由此,我们的实验数据链设计如下图:
本实验数据链的设计项目均为变量数据参考,不存在固定值因素,即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课堂过程到“创新意识”的目标培养不受上图“九个点”的绝对比例影响,而是由课堂主体(包括不同年级不同程度班级与相同程度班级不同程度学生)和课堂主导(包括不同程度专业教师)决定各因素影响浮动比例,进一步讲这一课堂过程的目标培养不局限于学生共性和教师个性。从长远看,这种实验数据链的比例是多变的,是全体学生发展、教师个体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因素数据链。
本实验数据链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及教学课型(包括专项课和综合课)不要求有固定的教案,但一定要有丰富多元的教案设计,不仅要有教学内容的共性体现,还要有教学对象的个性表达。这一长期的摸索过程对教师的执教素质和学生的学习品质都是双赢的。事实将证明:本土母语音乐的校本化建设是音乐学科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限于篇幅,详细内容与动态数据恕不细述。
七、面临的问题
对于一项极富创新意识的教学实验而言,其过程出现一些困扰和疑惑在所难免,但俗话说“办法总比问题多”,作为新时代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相信,以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浓厚兴趣和不遗余力的创新热情,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从“强化意识”到“规范过程”再到“目标实现”,虽任重而道远,但展望前景令人卓然欣慰。在本实验过程中我们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1.实验过程中对本土母语音乐从民族音乐学角度展开研究的知识欠缺。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主要采取“专家讲座和实地采风”相结合的办法解决,依靠民族音乐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展讲座以及与民间艺人直接贴身感受。
2.实验过程中对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在广度和深度上的理解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主要采取“独立钻研与集体研讨”相结合的办法解决,依靠积极主动的个人主观能动性和集体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解决实际问题。
3.课堂教学实验阶段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有可能造成执教者失去信心、思维混乱。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主要采取“教学模式与理性反思”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在课堂上善于发现新问题并不断革新教学具体模式,在课下善于反思新情况并理性看待教学实际效果。
八、实验准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预期目标的最后回应,但需要说明的是,本实验客观地讲只有准结论而没有定结论,艺术学科不是所有的教学实验都必须要有定结论。本实验结果之所以存在“准”的定性,在于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在课堂教学应用层面上可能缺乏操作上的灵活性,从时间上可能也难以完成预期方案,其教学的有效性有待更大范围内更长时间的教学实体进行尝试。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只能“具体对象具体分析具体应对”地摸着石头过河,依靠不同学校的不同条件借鉴其理论的不同角度的不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用最小的资金投入争取最大的教学成效。本实验的准结论是:①传统音乐教育培养出来的师资基本不具备本土母语音乐的从教能力,通过本实验明显改观,主要表现在民俗民风的母语文化方面;②大多数学生从独钟现代流行音乐到关注本土母语音乐的兴趣意识大为改观,主要表现在对本土情感的回归上。
九、反思与展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因需要和欲望而产生,一件事情如此,一项事业更是如此。中国音乐教育必须走民族化道路毋庸置疑。在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中,无论教师和学生,这种兴趣在心理上和课堂上都实际地经受着“作品聆听困难,美感认知模糊,情感体验受阻”的三重障碍。但随着必要的硬件设施如音响资料和教学设备等投入力度加大所带来的课堂氛围将得到改善,以及在必须的软件需求如大到教师的在岗培训和小到教师的教案设计等方面下大功夫、下真功夫,这三重障碍必将突出重围。
参考文献:
[1]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 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曹 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4]查有梁.教育建模[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5]鱼 霞.情感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6]杨恩寰.审美教育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78.
[7]崔允.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