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行为心理学论文

行为心理学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行为心理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行为心理学论文

行为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文化、意识与行为的关系是心理学文化意识演变中的核心问题。通过对三者关系的不断反思与追问,得出:语言以及由诸符号所构成的神话、宗教、艺术、科学等文化形式是探究人类行为机制的新视角。

一、心理学文化意识的演变

对人类行为机制的探索一直是人们锲而不舍的一个主题。人的行为在本质上是意识的,所以要探究人的行为机制,必先探究人的意识。这样,“意识”就成为研究者们不可回避的问题。但是,它作为一种现实存在,抽象不可捉摸。囿于此,研究者们所进行的研究一直以来未有多大进展。心理学过去百余年间的各学派,像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文主义等学派,从内在的认知、经验、人格以及外在的环境因素人手来寻找人类行为的原因,但或受限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或受限于应用领域,未能有效而全面地解释人类行为之谜。

随着西方心理学“价值中立”的破产和跨文化心理学寻找普适性理论的失败,人们开始重视文化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塑造与制约作用。这一转变,使人们把研究人类行为作用机制的目光聚焦到了文化上,出现了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美国心理学家皮特森明确指出:“以文化为中心的观点提供了除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对人的行为进行解释之外的第四个解释的维度。它的意义就像三维空间之后发现的作为时间的第四个维度。”同时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又被认为是平行于认知革命的一场“文化革命”。这样,文化问题就从传统心理学的边缘地带进人了心理学的中心视域。从跨文化心理学到文化心理学,再到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的文化意识在不断演变。在这种不断演变中,人们不断反思与追问心理、意识、文化三者的关系,追问文化与人类行为作用机制的内在关联及这种关联背后的根源性的东西。

文化,在本文中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物质文化,诸如器物、房屋、工具、武器等,是文化中最易明白、最易捉摸的方面;精神文化,它包括种种知识,包括道德上、精神上及经济上的价值体系,包括社会组织的方式,及最后—并非最次要的一一包括语言。语言是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是一套发音的风俗及精神文化的一部分。社会组织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是集团行动的标准规矩。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二者相辅相成,一方面,只有在人类的精神改变了物质,使人们依他们的理智及道德的见解去应用时,物质才有用处;另一方面,物质文化是模塑或控制下一代人的生活习惯的历程中所不能缺少的工具。以上所界定的文化的内容或者说灵魂一般都融汇于诸如语言、神话、艺术、宗教、科学等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之中。

二、文化心理学:视心理为文化的投射

(一)理论观点及相关研究

早期的心理学把文化作为寻找普遍意义的心理规律要排除的“干扰因素”,主张“去文化”。而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者们认为:(l)人的任何内在、深层的心理结构及其变化都不可能独立于文化的背景和内容。心理和文化彼此贯穿、相互映射、相互渗透。(2)“人类内在心灵的统一体”不可能被预先设定,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植根并依赖于符号系统和社会组织系统之中。叹3)文化对心理过程来说是一种“先在的”和“决定胜的”因素。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者们认为文化从下述三方面决定了人的心理与行为:第一,为了获得社会的承认,个体总是通过各种类型的学习,将那些指导和确定思想、行为的社会文化模型内化为自己的心理模型。第二,语言作为一种文化成分或文化分支系统,常常决定个体的思想与行为,尽管这种决定很少能被意识所觉知。个体在接受一种语言的同时,也接受了一种相应的行为和文化模式。第三,文化模式不仅构造了人的思想,而且构造了人的感知。 社会文化模型、语言等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作用,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人们行为上的差异,这在本尼迪克的《文化模式》一书中已充分论述,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切实地能感受到。但是,是社会文化模型、语言等这些文化形式本身具有这样的特质与作用呢?还是它们本身代表着什么?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近年来,研究者们还从文化影响人的内在假设方面展开研究,认为这是文化对人的心理与行为影响的较深层次,也是文化影响的最终层次,它决定着人们的思想过程、知觉、情感以及行为方式。虽然有这样一种提法,但这方面的研究还未具体展开。人的内在假设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它的作用机制又是怎样的呢?它能否清晰解读文化对人的心理与行为具有决定作用的根源所在呢?

(二)评价与反思

文化心理学把“文化”引人了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解释,认为先于个体而存在的社会文化模型、语言、文化模式等,单方面决定了人的心理与行为。但我们联系着人的实践性本质来看,“语言等所具有的实践功能,即影响和改变人们行为的作用,并不是它本身具有的,并不是作为它的物质形式的某种声音或图形本身所具有的,而是人将自己的实践力量赋予它的结果。或者说,不过是因为它以特定的方式外在地表达了人的实践力量,从而才使他具有了形式上的某种功能”再结合着人的形成及发展过程来看,人所具有的实践力量无非是指人的意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所以实践力量实质是指人的意识的存在与作用,并且这意识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相互促进、共同存在的,它们同时也与人的心理相互构建、相互界定。文化心理学的观点,对于语言等文化形式、意识、实践活动及人的心理这几个存在的关系方面,缺乏互动性的思考,只强调了人的心理与行为形成过程的一个方面,难以揭示人类意识与行为的本质。

纵观文化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及与文化有关的研究可以发现:研究者们多是从文化与人格的关系、文化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的途径等方面大做文章。至于文化为什么能决定或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根本原因方面,却没有较深的思考。我们知道,途径只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却不是也代替不了对问题根源的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可以有很多,但问题的根源却只有一个。虽然近年来人们考虑到了文化对人内在假设方面的影响,并且认为它是文化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较深层次。但文化为什么能影响到人的内在假设呢?由于文化心理学单纯视心理为文化的投射,以上问题它没法给出一个答案。

行为心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室内设计,环境心理学,联系

 

室内设计现在已不是一个新的名词,开始有很多人已经了解了室内设计也在接受室内设计,但并非任何的设计都叫做室内设计。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室内设计: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设计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明确地把“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作为室内设计的目的,现代室内设计是综合的室内环境设计,它包括视觉环境和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也包括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以及氛围、意境等心理环境和文化内涵等内容。

从简单的介绍中不难发现室内设计具有很多的元素,而室内设计重要的无非是“设计”二字,何谓“设计”、为什么“设计”、如何“设计”?这是很敏锐的话题。从纸面上来讲回答可以简单理解成:一、用实物传达给人信息的一种方式叫做设计;二、为了表达设计者心里的想法和愿望所以设计;三、用设计者的思维去构思,用设计者的手去完成。论文格式,联系。

以上分析从设计上说明设计是源之于设计者也就是人,而人对设计不单是为了表达和传达信息,它是设计者本身的一种宣泄和真是自己的方式。当然室内设计也不然未然,而室内设计就不单是设计者自己为自己去表达和宣泄,他是为人,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他人。在室内设计史上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设计风格和不同的设计理念,更有不同的文明、思想、和科技。它在被不同的时代接受不同的人们去享受,它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其实室内设计它的诞生和发展的宗旨是以人的生活为起点以人的需求为目标。总的来说是“以人为本。论文格式,联系。”然而人的生活是什么?人需求又是什么呢?这就无非要接触到人的心理。接触心理,很多人不亦说乎的都会想到心理学,那是不是室内设计是不是和室内设计有很大的关联呢?

回答当然是有大大关系,但也不能说要做好室内设计就要去学心理学,非也非也。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些问题是这么说的:“不少建筑师很自信,以为建筑将决定人的行为”他们“往往忽视人工环境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损害,也很少考虑到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 以往的心理学“其注意力仅仅放在解释人类的行为上,对于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未加重视。其实这是一观点说明人与环境的关系,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可以影响人的情绪。这就说到一个重点问题环境对人产生的心理影响,而室内设计则是去改变一些环境,宗旨是让人去舒适喜欢,而不是去厌恶。论文格式,联系。因此我要想改变好环境不仅是说要会设计构想、手法和方式,而是要去如何去运用这些手法和方式。手法方式千变万化,人的心理也是五颜六色的,那么如何使设计符合人的需求呢?

想要得知人的需求我们要去了解人得心理,心理我们需要了解什么心理呢?我们知道我们是在室内设计,室内代表着一定的空间一定的环境。论文格式,联系。在设计的时候我要知道向上述所说的“什么环境适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去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对人照成的心理和人对环境的理解。当然我们针对的是一个局部小的环境里的分析,但室内它也是一个环境相对于范围比较小点。

说到此处,其实我们可以参照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可能比较陌生。

首先,在阐述环境心理学之前,我们先对“环境”和“心理学”的概念简要地了解一下。环境即为“周围的境况”,相对于人而言,环境可以说是围绕着人们,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秩序、模式和结构,可以认为环境是一系列有关的多种元素和人的关系的综合。人们既可以使外界事物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了的事物,又会反过来对行为主体的人产生影响。例如人们设计创造了简洁、明亮、高雅、有序的办公室内环境,相应地环境也能使在这一氛围中工作的人们有良好的心理感受,能诱导人们更为文明、更为有效地进行工作。心理学则是“研究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学科。论文格式,联系。

其次,我们在了解下环境心理学的含义。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即怎样的环境是最符合人们心愿的。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心理学与多门学科,如医学、心理学、环境保护学、社会学、人体工程学、人类学、生态学以及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室内环境学等学科关系密切。

对室内设计来说,上述各项问题的基本点即是如何组织空间,设计好界面、色彩和光照,处理好室内环境,使之符合人们的心愿。

在知道环境对人的影响,在上述说明中大家都很清楚的知道环境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环境心理学将环境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将它视为一系列刺激。围绕环境整体,它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环境认知;环境压力;个人空间和领域性;密度、拥挤和环境类型;空间行为;环境问题与行为对策。

可见,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论文格式,联系。但这正好是在借用与我们去做室内设计需要的过程,我们需要它的分析去配合我们的设计更好的符合人的需求。就像上述环境心理中所说的环境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由其知室内环境中人的心理与行为。人在室内环境中,其心理与行为尽管有个体之间的差异,但从总体上分析仍然具有共性,仍然具有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特点,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设计的基础。

下面我们列举几项室内环境中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方面的情况:1、领域性与人际距离2、私密性与尽端趋向3、依托的安全感4、从众与趋光心理5、空间形状的心理感受

运用环境心理学的原理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很广泛,:

1、室内环境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

2、认知环境和心理行为模式对组织室内空间的提示。

3、室内环境设计应考虑使用者的个性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上述的材料说明了环境心理学对室内设计的帮助,即一个好的室内设计环境心理学在其中占据的位子。个人观点:一件好的室内设计它需要的是设计者的思想,更需要设计者对一切事物的了解和认知,最重要的是对人的认知。

行为心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心理学界不分南北与东西,无论基础与应用,全力开展了我国历史第一次空前规模的心理援助行动。震后两个多月时进行的一项大规模调查结果显示,相比较医学救援,灾区民众对心理援助的需求要更高一些:但同一个调查也显示,灾区民众对医学救援的实际效果肯定程度又远高于心理援助。这一对比结果表明,心理援助具有受众面广大而庞杂、需求量强烈而持久、影响力深入而细微,但其效果则绝非短期而直观的。

因此,心理学家的另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用科学的精神、态度、思维和手段,研究和探讨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中国人呈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状态及其变化规律。心理援助措施展示出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当地文化特色。我们的心理学家也不辱使命,在深入帐篷和板房的灾民安置点、受灾中小学校,进行心理安抚、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收集到了大量珍贵的震后第一手科学数据。

《心理科学进展》编委会有鉴于此,特决定在“5・12”汶川地震周年祭日之际,编辑出版“灾难心理学与心理危机干预”专辑,发表以心理援助为主题的实证和综述性研究论文,以表达广大心理学工作者对受难民众的哀悼之情,对四川人民坚韧、乐观的敬佩之意,对灾区民众心理康复的支持之志,对建立我国灾难心理学的期盼之心。

行为心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高中地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调查———以高一学生为例》,该论文侧重于研究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学习障碍,学生群体里的个体是有差异的,其成绩有好有差,对于各个学科的学习兴趣也有浓厚有淡薄,教师的教学方法可能只适合某一部分人,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成绩不理想甚至很差。该论文侧重于分析学习困难学生学习障碍的主观因素。《高中地理空间概含学习困难的成因与对策》;《地理学困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与激发策略研究》;《学习困难生的学习策略研究》。这些论文大多是从学生的认知领域和学习动机等心理层次来研究并阐述学生的地理的学习障碍以及应对策略。这些的论文大多不关注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听课、学习状态,对于每一节45分钟的地理课堂来说,教师讲授或开展的都是知识上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认真学习,直接导致其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上障碍重重。目前在中学地理学科上的学生学习困难的研究不够深入,理论上也不够完善。

我国学者关于LICC理论的研究基本日趋完善。渐渐地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也成为一个比教好的教育研究方法。代表性的有陈瑶编著的《课堂观察指导》一书。《课堂观察20问答》;《论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种专业的听评课》;《听评课:一种新的范式》;《论指向教学改进的课堂观察LICC模式》;《论课堂观察LICC模式的专业性》;《课堂观察法》。这些研究成果主要是基于陈瑶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再创新,其中崔允漷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课堂观察,将其定义为一种专业的听评课。这些论文都从理论的方面奠定了基础。《课堂观察框架与工具》;《基于科学方法论指导下的课堂观察》;《基于实证的课堂观察与教学改进研究》。这些论文从新的角度发展了LICC理论,将科学方法论和实证主义的思想和研究系统引入到LICC理论当中来。通过实证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不同维度、不同视角、不同目的的记录、分析和研究,可以有效反思课堂中“教”与“学”行为的意义与效率,并可以据此提出改进“教”与“学”行为的方式与策略,促进课堂教学发生积极变化。

有关学生学习困难的研究,一般以1896年美国医学教育家摩根的研究为起始,由此可见,学生学习困难的研究由来已久。20世纪60年代,柯克首先用学习困难学生一词来描述智力正常而在课程学习上有困难学生。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ernardWeiner)的归因理论以成败行为的认知成分为中心,从而建立了一个归因模型。20世纪70年代,前苏联教育学者巴班斯基的同心圆理论认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学习的可能性和教学的、发展的、教育的社会条件。20世纪80年代,日本佐野良五郎的双因素理论认为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由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外关于学生学习困难的归因大多关注学生本身的因素,像生理因素,心理上的认知偏差,人格角色偏差等方面。他们关注的是心理学的角度,从心理学的研究机制去归因,不考虑学生学习困难的客观因素。

国外学者关于LICC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1)探索阶段。这一阶段观察仅仅是被作为一种方法被引入教育教学领域,过程也是纯粹的观察和归纳,缺乏逻辑上的系统性和内容上的全面性。(2)工具发展阶段。这一阶段进入了科学实证主义的研究阶段,出现了很多定量化、系统化的研究方法。单向窗、摄像机等设备也使得课堂观察的手段更加丰富,更加具有可操作性。(3)扩展研究阶段。这一阶段对教育研究方法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发展,课堂观察越来越成熟,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观察的方法丰富,方法和手段上能够做到优势互补。综上所述,国内外的学者都有关于学习困难的研究,但是国外的学者比较少有关注地理学科的学习困难研究。并且,在学习困难的研究领域,国内学者没有国外学者做的系统全面。但是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应用课堂观察理论指导并研究中学生地理学习障碍的先例。

作者:王延华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行为心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国文化心理学 攻击性 含义 结构

攻击性心理和行为的发展,不仅严重影响个体自身的身心健康、人格发展和社会交往,而且关系到周围人的身心安全及和谐环境的建设,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心理学,攻击性是一个长期研究的热点,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开始,直至近年来的认知心理学和研究者对内隐攻击性的关注,持有不同观点的心理学家均对这一现象进行过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本研究将从中国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对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攻击性重新进行阐释。

一、攻击性含义的中国文化心理学分析

到目前为止,心理学界对外显攻击性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研究者们都是从各自所持有的理论出发,对各自感兴趣的攻击性表现形式进行了研究。

由于长期以来受到行为主义的影响,研究者更多地关注攻击性的外在表现,即攻击。Dollard(1939)将攻击性定义为“个体蓄意对有机体实施伤害的行为”(陈立民,2007),这个定义将攻击性界定为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但由于人的内在意图不容易直接观察和记录,因此在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A.H.Buss(1961)根据行为主义的主张提出,攻击是个体向另一有机体施加有害刺激的一种行为反应,不包括个体的意图,只需要关注它的外在表现(李萍,2008)。但仅通过动作模式判断是否是攻击的方法引起了人们的怀疑。Bandura(1973)认为,攻击是导致个人受伤或财产受损的行为(李萍,2008)。此定义关注攻击行为的结果,即以某行为是否具有伤害性作为界定攻击性的标准。Margalit认为羞辱也是一种攻击,攻击就是某人有充分理由认为自尊受到伤害的任何行为或条件(黄显超,2005)。Baron(1977)指出,攻击的直接目的在于伤害或损害另外一个意欲躲避这种伤害的生命体的行为(李萍,2008)。这种定义同样强调攻击性是一种外在行为,同时也关注攻击的有意性、伤害性及被害者的逃避动机。研究者们虽从不同的侧重点对攻击性进行了界定,但其共同点是都将攻击性视为可观察的外在行为表现。通过以上定义,我们可以发现,攻击行为的基本特点是具有有意性和伤害性,行为实施的对象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而且这种伤害行为不仅包括直接对有机体造成的身体伤害,还包括间接的心理伤害。

还有一些研究者从情绪角度出发定义攻击性。Buss(1957)等人认为攻击性包括了易怒、冲动、敌对、愤怒等因素,是这些因素的综合结果(潘绮敏,2005)。Allen和Potkay(1981)认为攻击性就是愤怒的外在表现。从以上研究者对攻击性的定义可以发现,攻击性表现为愤怒、敌意和冲动等情绪,并没有强调外在的攻击行为。

也有研究者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谈攻击性,Dodge等人从认知角度出发认为个体头脑中的信息加工过程影响甚至决定了个体最终的攻击(简福平,2005)。对于攻击行为来说,个体对所面临的社会情境的认知过程是攻击行为产生的基础,Dodge将攻击行为产生的认知加工过程分为六个阶段,依次是线索译码、线索解释、澄清目标或选择目标、搜寻或建构新反应、评估与决定行为反应、启动行为。从认知角度的定义看,Dodge将个体对社会情境产生攻击性的认知开始即可视为是攻击性的表现,但并没有明确提出攻击性是认知、情绪和行为的统一体。

我国学者潘绮敏(2005)和郑全全(2002)综合国内外的研究,认为攻击性是由行为、认知和情绪共同构成的统一体。潘绮敏认为“对攻击性的定义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个体外在的攻击表现、个体的情绪特点和认知特点”。林翠娟(2005)认为狭义攻击的本质是个人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借身体动作或语言等强度的、敌意的表现,导致他人在身体、心理的伤害,影响个体的成长或造成物质的损失。广义的攻击中受害者不只是个体,亦可以是加诸于整个族群或社区的力量,不只是带来个人的伤害。

以上对攻击性的定义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攻击、攻击性情绪和攻击性认知。但以上定义主要是在西方aggression概念和理论框架下展开研究的,而英语和汉语的形成过程和表意方式不同,英语是逻辑性语言,汉语是意合性语言,各自在形成过程中对相同的行为现象可能具有不同的表意方式(陆刚,2006)。因此,我们继续从词源学角度对攻击性进行本土化的界定。

“攻”字有7个语意①,其中与aggression语意相近的语意有两个:一是攻打、进攻、攻击,与“守”相对。古汉语中不乏使用这一语意的语句。例如,“攻,击也。”(《说文》)、“攻灵公于桃园。”(《左传·宣公二年》)、“宽则两军相攻。”(《战国策·秦策》)、“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僖公四年》)。再如,攻车(古代的一种用于进攻的兵车)、攻钞(攻打劫掠)、攻围(攻敌时切断敌人要塞与外界的交通,予以四面包围)、攻无不取(只要进攻,必能夺取)等。这一语意是攻字最常用的语意。二是指责。例如,“五曰攻,六曰说。”(《周礼·太祝》)、“攻者责也。”(《论衡·顺鼓》),又如攻瑕指失(批评缺点,指出失误)、攻瑕索垢(批评不足,寻找缺点)、攻摘(批评指摘)等。

“击”字有4种语意②:敲打,或做类似敲打的动作;攻打;碰,接触;杀,搏杀。其中与“攻”字形成攻击一词的应该是指攻打这一语意,古代的使用攻打语意的语句如“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击之。”《史记·魏公子列传》。这一语意下构成的常用词有击排(攻击排斥)、击排冒没(攻击排斥,轻率而不顾一切)、击床(击杀于床上)。

对古汉语中攻和击的考察可以发现,古代汉语采用文言文来抒情达意,通常使用一个字表示现代汉语中一个词或一句话的意义,“攻”和“击”在古代的语义都比现代汉语的语义更丰富,在表达“攻打”这一语义时更强调攻击者的主动性,而被攻打者做出故意伤害对方的行为时则称为“守”,与“攻”相对。另外,从“攻”的第二个语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也将口头的批评指责视作是攻击的表现。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攻击”的解释有两个③:一是进攻,二是恶意指责,现代汉语中不再强调“攻”和“守”相对,对心理学词典的考察发现将“攻击”解释为由于欲求不佳,在攻击动机的驱使下采取有害他人或他事的行为④。其中包括主动性的攻击和反抗性的攻击。反抗性攻击即受挫者把攻击直接指向使其受挫的人或事。由于受挫后,引起内心的愤怒、怨恨,表现出怒目而视,反唇相讥破口大骂,讽刺挖苦、打击他人。有时寻找“出气筒”把“气”出到无关的人或物上去。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攻击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主动性已经不再是界定攻击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对他人有意造成伤害的行为或表现都属于攻击。

结合以上有关攻击性的定义,我们将攻击性界定为:攻击性是个体蓄意使自己或他人生理和心理受伤害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统一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攻击性不仅存在外显的行为,而且具有认知或情绪上的攻击特性;二是攻击者具有主观有意性和伤害性;三是伤害结果既可能是身体的,又可能是心理的;四是伤害对象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可能是自己,也可能是他人。

二、攻击性结构的中国文化心理学分析

对攻击性维度的研究至今还没有一致的看法,研究者们提出了不同的维度分类,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部分:行为表现、认知表现和情绪表现。有的研究者只注意到了其中一部分,有的研究者将攻击性看成是三个部分的统一体。另外,中西方文化背景存在很大差异,中国是集体主义文化,崇尚控制,西方是个体主义文化,强调以个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任务为中心,文化的差异必然会对攻击性维度的划分产生影响。

对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攻击性进行研究必须考虑到中国文化的特殊性。比如,中国古代的传统是先历史、伦理而后自然,因此形成了中国传统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主体以自身为对象的内向型、伦理性思维,再加上中国人喜含蓄,因此外在的指向他人的直接攻击行为可能会被其他形式的攻击表现形式所取代。另外,中国人对自我的理解不同于西方,一个人可以将“我”扩大到包括与“我”有特别关系的他人,像父母、子女、爱人,将这些他人看做是个我的延伸。汪凤炎和郑红(2004)将中国人的自我观形象地比喻为一个同心圆,圆心指个我,圆心外面第一个圆圈指代表核心家庭利益的我,圆心外面第二个国圈指代表大家庭利益的我,而划分个我、小我与大我的分界线是可进可退的,导致个我、小我与大我的疆界可大可小,具有弹性。因此,中国人指向自我的攻击性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他人攻击性的转化,是对他人间接的攻击。

再比如,在中国文化中迷信心理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神灵崇拜在高度文明的今天仍然是一种民族心理的反应。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和大自然作了不屈的斗争,他们力图改变自然界,但面对一些神秘的自然现象产生了妥协。在人类力图征服自然的斗争中,人和自然胜败各半。因此,对于人类来说,自然界总有种种神秘的属性吸引人类,人类为了从这一吸引中摆脱出来,于是便创造出了“神”,以“神”达到控制自然界的目的。中国人心中的“神”包括儒、道、释的神灵和从原始宗教开始所形成的神灵,各路诸神混杂一体,其中“老天爷”居最高地位,在人们心中很有威慑力。这种神灵迷信心理为处于困境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超自然的避难所,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某种安慰,幻想能获得神灵的庇佑,使其失衡的心理得到补偿,同样,也会通过祈求神灵降祸于人消除失衡的心理。因此,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攻击性认知中,诅咒心理是中国人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

结合攻击性维度的已有研究和中国文化背景,我们将攻击性看成是攻击行为、攻击情绪和攻击认知的统一体。攻击行为体现为对他人直接身体攻击、直接口头攻击、替代攻击、非直接口头攻击和自我伤害行为。其中身体攻击和口头攻击都是对别人直接的攻击;替代攻击是指转向其他人或物的攻击,或想象自己攻击别人、喜欢玩暴力游戏、看暴力电影等;非直接口头攻击是指间接使他人受伤害的言语行为;自我伤害是指直接对自己的伤害行为。攻击情绪体现为愤怒、冲动和缺乏控制。愤怒是指容易产生愤怒情绪;冲动是指做出行为前缺乏计划性;缺乏控制是指个体愤怒后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攻击认知体现为敌意、恶意伤害他人的心态、诅咒心态和自责心态。敌意是指对他人的动机作消极评价、对世界怨恨的一种认知特质;恶意是指意图伤害他人的心态;诅咒是指希望通过鬼神等虚幻的力量降祸与人;自责是指将攻击性认知指向自己。

三、结语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是文献分析法对中国文化背景下攻击性进行了阐述,今后还应该通过编制信效度较好的问卷、采用跨文化比较研究、设计实验等多种方法深入探讨攻击性的含义及结构,理清不同文化背景中攻击性的差异,从而为教育教学方法的制定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参考依据。

注释:

①②徐复等(编).古代汉语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④林传鼎.心理学词典.江西:科学救赎出版社,1986.

参考文献:

[1]陈立民.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与青少年攻击的相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南师范大学,2007.

[2]李萍.大学生攻击性及其相应的人格特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师范大学,2008.

[3]黄显超.初中男生攻击行为的干预:认知行为取向与认知领悟取向.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2005.

[4]潘绮敏.青少年攻击性的维度、结构及其相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南师范大学,2005.

[5]简福平.小学儿童攻击发展特点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师范大学,2005.

[6]林翠娟.青少年暴力行为及其相关因素之探讨以台中县市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医药学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