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化学教学

生物化学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化学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物化学教学

生物化学教学范文第1篇

生物化学是基础医学课程中重要的基础课,但由于其知识的抽象性、宽泛性,一度成为让学生头疼的科目之一,“生化、生化,生而难化”也成为了大家对生物化学的印象。然而,随着生物化学在现代医学中越来越普遍的应用,其重要性也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因此,必须要对传统的生物化学授课方法进行全面改革,达到全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标。

1 生物化学与临床学科之间的联系

生物化学式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科学,它联系着生物科学的许多分支,尤其是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一度被公认为生命科学的基础和前沿学科。生物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与临床有着紧密的联系。无论是从分子水平探讨疾病的病因、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还是对疾病做出诊断、寻求防治等,都能运用到生物化学的理论与技术。

2 目前专科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生物化学教学不受重视。

以山东滕州枣庄科技职业学院为例,笔者发现,生物化学被定义为考察课,课时相对较少。就开课时间来看,在三年制的教学计划中,生物化学于第一年下学期开课,与生理学、病理学、病理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局部解剖等学科基础课以及计算机、英语等公共基础课同期开设。加之计算机与英语统考,生物化学的课时被很无奈的削减(约54-60学时,其中还包括实验课10-16学时)。由于课程的减少,教程的内容难以完成,其效果可想而知,更不用谈如何与临床相联系了。

2.2 教材更新速度较慢。

就目前山东滕州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所采用的生物化学教材来看,其版本远远落后于本科教材,书中缺少很多相关内容,如基因育基因组、朊病毒、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肿瘤标志物、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等等。教材的落后,导致学生所接触的知识远远更不上实际,直接影响其与临床学科的结合,影响其在临床学科上的应用。

2.3 师资队伍存在缺陷。

就山东滕州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教授生物化学的教师队伍来看,部分教师第一学历并非出自医学院校,而是来自综合、师范等大学。这导致了教师队伍中临床医学知识的缺乏,直接影响教师对教程中与临床学科相关知识的讲授,致使课程讲授的不够深入与透彻,更别谈引入更多临床应用的实例。因此,将生物化学的教学与临床学科结合显得步履维艰。

2.4 教学方法滞后。

由于生物化学理论比较抽象,代谢反应错综复杂且相互联系,大多数同学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期末考试,并不能理解生物化学的意义。而在后面几个学期学习诊断学、内科学等学科时也没有结合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来理解各种疾病与其症状及各项诊断指标的联系,进入临床实习后对生物化学的记忆更加所剩无几,以至于只知道机械的看化验单而不明白各检验指标的真正涵义。

3 改革策略

3.1 适当调整课程设置

学院应当重视起生物化学的教学地位,建立统一的大纲来对教学过程进行参照与约束,适当增大生物化学课程时间,调整其授课比例,对于学好、用好教材、完成生物化学教学目标起到保证性的作用。

3.2 快速更新教材

专科生物化学教材版本少,更新慢。由于培养方向的不同,在章节方面,专科教材应与本科有所区别,在保留传统章节的基础上,创立新的章节、补充新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就是要增加新的知识点,如基因、基因组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肿瘤标志物、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等,以加强与临床学科应用的联系。

3.3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将生物化学理论知识与临床疾病相关知识相结合,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在讲授生物化学知识时应密切联系临床,如在讲解正常的糖代谢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分析可能会出现的疾病状态下的血糖变化,并针对各种不同病因提出可应用的生化指标及检测的意义。通过这种与临床病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牢牢掌握生物化学的核心内容,并是枯燥的理论趣味化、实际化,使生物化学的基础教学与临床应用达到完美统一。

3.4 增强师资队伍建设

生物化学教师平时备课时要注重病例的收集和疾病相关生化知识的积累,多与临床医师进行交流,不断完善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实现生化基础与临床知识的统一。另外,要充分利用来自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师临床知识丰富的特点,采取集体备课、研讨教材、互通有无等方式达到优势互补。

4 小结

生物化学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物化学;互联网+;教学模式

生物化学是生物工程专业、食品专业、植物专业等众多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其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生物化学课程内容广泛,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到生物大分子的代谢过程,覆盖面大,知识点繁多,在以往的教学中虽然也尝试启发式和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避免课堂“满堂灌”的弊端,但学生仍然存在被动学习、被动参与的情形[1]。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移动设备可以任意地访问网络,同时“互联网+”概念的提出,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开创了“互联网+教育”的新时代[2]。因此如何在“互联网+”模式下进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改革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的质量。生物化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多媒体辅助下的、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这种隶属于“传递式”的教学模式中抹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非是自觉性很强的学生,否则一般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并且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也无法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多元化教学,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还可以为学生建立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对生物化学的课程教学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大多基于网络,利用网络优势完成部分教学任务。翻转课堂就是借助于网络和现代化科技手段制作精美的教学相关视频,方便学生学习,促进教育模式的革新。翻转课堂中的视频不仅限于教师创作,也可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的[3]。教师创作的视频,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定,可以自我安排,学习地点不定,可以在图书馆、宿舍等非教室区域学习;学习次数也可以自我把握;另一种由学生制作视频的方式,则是在教师的帮助下,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作为课题,如DNA的双螺旋结构、氨基酸的分类、维生素等章节内容,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后查阅相关资料,然后进行讨论和交流,制作视频;在上课时还可选取代表上台讲解,最后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知识的补充和延伸。这种教学方式使教师由传统授课中的主导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将学生扶持为学习的主人翁,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加强了学生与教师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配合。慕课这种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学为主,以教师上课为主,时间长短也往往在45分钟左右,讲授的知识量与普通教学中1学时的全部内容相当,但它是相对于以前较为封闭的教学环境而言提出的一种在线开放式课程,任何人都能通过网络访问这些课程[4-5]。开放课程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学生和自学者,他们希望通过开放课程完善自己的知识背景、学习一门新课程,因此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高校课程资源的共享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生物化学这门课程一般开设在大二上学期,也就是说要学好生物化学,学生必须具备系统的化学和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回顾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如在静态生化部分,大多偏向于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进行介绍,在其中就有很多涉及到化学结构的部分,此时在慕课制作时,就可以偏向于对基础知识的回顾,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微课即微短课程,它是围绕某个核心概念制作的、运用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平台方便学生学习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现如今,我国微课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根据我国实际国情来看,微课尚不足以完全取代课内传统教学活动,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资源。微课时间短暂、内容碎片化的方式也恰好满足生物化学课程内容枯燥繁多、知识点分散的特点,在生物化学的每一章节中选取一两个典型的重难点内容,结合现今的学科前沿,精心制作1-2个微课视频吸引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核酸化学这一章中,就可选取核酸变复性质作为微课视频的内容,除了介绍本应掌握的知识外,还可介绍分子杂交技术在转基因作物检测、疾病诊断等方面的应用;在酶化学这一章中,尤其是在介绍酶的抑制作用时,可以从一些中毒现象的机理和某些疾病的治疗方法入手,制作微课视频。这种辅助教学方式设计好了教学内容后,最好还要设计一定的课后练习,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最好也附上答案和详解,使学生能够反思,在反思中汲取经验。在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要选用多元化教学方式,采用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以“氨基酸的性质”为例,遵照生物化学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将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分离出来即氨基酸的两性解离性质和化学性质这两部分,以此作为微课的主题,收集相关资料设计和制作微课视频和课件。教师将教学大纲、教学目的和制作好的微课内容在荆楚理工学院生物化学学习网站上,作为学生课前预习的材料。同时,有目的性地设定好学习任务,并将学生分组指定组长,由组长细化任务分配到组员。要求学生分工合作,列出每个部分的知识点,如两性解离性质中等电点的定义、氨基酸在等电点时具备的特点、等电点的计算等,学生按照每个知识点查找资料进行学习。然后,回归到课堂上,学生按组推选代表讲解,教师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和点评。最终,将相关的学习资源及教学重点内容再次以“微课”的形式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并补充适当的习题,便于学生课后复习。

二差异化教学

学生因基础知识或自我要求的差异,在生物化学的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一部分基础较好或是有考研需求的学生,他们对于生物化学知识的需求是更深一层次的,而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在学习生物化学基础知识时都会存在很大的障碍,目标就是达到考试要求。因此,由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存在不同的需求,学习所需要活动的知识量也是不同的,要满足学生个体的学习需要,就要为学生提供课堂以外的差异化教学。[6]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如此便捷的条件促使我们也建立了生物化学学习讨论的QQ群、微信群和网站讨论组,教师可以不同需求的学生进行在线沟通,为他们进行疑难解答、知识点回顾等,这种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时也在学生之间掀起一股“你追我赶”的学习热情。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生物化学”是生物类专业的非常重要的学位课程,学校对于学位课程的要求高于其他专业课程。以往传统的课程考核形式就是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块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40%,主要由出勤、作业质量构成,有些不认真的同学因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也有可能拿到较高的平时成绩,加之每个教师所带学生较多,并不能完全做到平时成绩给分公平、公正的要求,这无疑会使学生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考核一门课程应该从多方位、多层次进行综合考评,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我认为可以增设平时测验环节。平时测验环节测验时间、测验地点可以不固定,可利用网络平台开发组建在线测试系统,在测试的过程中会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进行考题组合,并自动进行成绩测评。如在“蛋白质”这一章教学结束后,可以录入90道选择题,按照难、中、易三个等级归类,每个等级30题,每个学生测试15个题目,每类中随机抽取5个,要求学生在15分钟内完成,这样既避免了测试题目的抄袭现象,也检测了学生平时的学习效果。在平时成绩中加入此项,不仅使平时成绩增加了其公正性和准确性,也可以达到督促学生学习的目的。“互联网+”正在颠覆所有的传统行业,“互联网+教育”也应运而生。“互联网+”为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它可以为教育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更为便捷的交流途径,然而也要求充分合理的利用好这个平台。在新模式下需要将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新兴教学模式结合传统模式应用到“生物化学”教学中,并注意差异化教学,改革考核方式,使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发展的更完善,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

作者:张婷 徐艳 陈晗 马丹 单位:荆楚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玲,畅丽萍,徐永杰.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若干思考[J].新乡学院学报,2014,31(6):71-73.

[2]周雨青,万书玉.“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2):10-12.

[3]邵颖,陈宏伟,曹泽虹,等.“微课”与“翻转课堂”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6,(39):200-202.

[4]梁小弟,张晓峥,陆剑飞,等.慕课与翻转课堂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联合应用[J].求知导刊,2016,(4):135-136.

生物化学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集体备课;联系临床;趣味引导;多媒体

生物化学是一门发展很快的专业基础课,而且是发展非常迅速的前沿学科,由于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生物化学的研究日新月异,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产生,它的研究范围很广,涉及整个生物界,只要有生命存在,就有生化的过程,我校所学的是医用生化,它集中了动物生化和微生物生化的知识,生化的发展促进了医学的发展,是医学课程中很重要的课程,由于生物化学是从有机化学和生理学中脱离而发展起来的,其内容比较抽象,缩写符号多,代谢反应错综复杂且相互联系,理论点多、面广,因而师生普遍反映生物化学是一门难教、难学的课程。因此,如何将这些深奥难以理解的生物化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是我们每一位生物化学教师应该不断探索的问题。通过多年教学,我觉得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集体备课,激发群体思维

对于教材中的重点及难点章节采取集体备课,在备课时要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开展以他们为主讲人的备课活动,在集体备课前主讲人要广泛收集教学素材,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成功的集体备课能让所有生化老师群体受益,取长补短,相互启发,互相促进,从而保持教学多元化。

二、授课时多结合临床病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化学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是学生感到生物化学枯燥及学习被动的主要原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力求认识事物的心理倾向,激发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学内容要侧重于将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临床工作联系起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生物化学课程与后期临床课程和临床实践的密切配合。如在讲授酶时,把酶作用的最适温度概念和高烧对人体的危害、冬眠疗法、高温灭菌、低温保存生物制品等医疗工作措施联系起来。在讲核酸和蛋白质生物合成时,联系一些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和抗癌药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机理,在讲述糖代谢时,可列举糖尿病病例,利用糖代谢知识分析糖尿病“三多一少”产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理论不再空洞,加快其领悟,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实施趣味引导式教学

生物化学中有许多原理比较深奥、难以理解,如果采用传统的直接讲授方法,学生必定会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若在教学中讲述一些有趣的见闻、运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及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使深奥的理论浅显化、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必然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呼吸链抑制剂鱼藤酮的抑制原理时,可以先讲古代日本渔民打鱼趣闻,他们用生长在海边的一种藤条状的植物在水中浸泡,鱼就会自然死亡,后来研究发现鱼的死亡是由于呼吸链被抑制,细胞缺氧而死亡,就把这种抑制剂称为鱼藤酮。这样的讲解,使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知识点。又如,在讲解三羧酸循环时,把循环过程比喻为操场,草酰乙酸比喻为运动员,乙酰辅酶A比喻为矿泉水,运动员沿着操场跑步,每跑一圈喝一瓶矿泉水,然后总结三羧酸循环的特点,每循环一圈,消耗一分子乙酰辅酶A,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可以使学生轻松地掌握这些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既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化解生物化学教学中的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逐步启发学生,引导探究,层层深入,直至学生能主动地领会和掌握知识技能的方法。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生化教学质量

多媒体课件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素材,生动形象地展示课堂内容,再现传统教学难以表述的内容,具有将抽象理论形象化、平面板书立体化、信息摄取多元化、教育过程人性化等特点,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特点,使图片和动画内容生动活泼,直观性强,可帮助学生了解一些抽象的内容,并将这些内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想象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先将一些深奥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学生的感性知识,再通过教师的深入讲解,使之转化为学生的理性知识。另外,在多媒体教学中注意表格的应用,图表的作用在于提纲挈领地列举事物,便于记忆。图表格式的系统化、条理化、简明化,是记忆外储的一种良好形式,图表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绘制表格的基本原则是简单明了、避免杂乱繁琐。设计合理、精美的表格能起到一览诸要,便于记忆的作用。并且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应与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在讲授重点和难点时,适当应用提问、讨论和启发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加形体语言的交流,建立“教师―媒体―学生”相互作用的新教学模式。

生物化学教学范文第4篇

生物化学课程不仅仅是一门理论课程,它还是一门实践课程。然而,在中职卫校教学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实践教学相对较少,教师仍然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匮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直接关系,由于长期以来形成了“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和学生都较为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实践环节。另外,也与中职卫校的实践设施缺乏有关,由于学校资金等问题,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在校外也难以找到实践基地,这些客观困难的存在,也导致了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

2中职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措施

2.1教学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生物化学知识并不是空想产生的,它来源于生活,同时也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对生产生活具有很大的帮助。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简单地传授给学生相关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生物化学知识应用能力,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种生活与教学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高血糖和低血糖”相关知识时,就可以采用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每个学生都会遇到或听说过某人高血糖或者低血糖,可以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高血糖和低血糖人群,以及血糖异常带来的人体损害。根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7000万人,处于糖尿病前期人群占总人口比例达15%,也就是说我国高血糖者的比例达四分之一”。而血糖过低则会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等症状,对人的身体健康都是有害的。通过这一问题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如果掌握好相关知识在生活中就可以为这些人提供建议和帮助。通过教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能够使学生认识到教学与生活的关系,并激发他们学习该课程的主动性,不断开拓思维,增强创新能力。由于生物化学课程的性质使教学过程充满了复杂的化学知识和理论分析,导致很多学生不喜欢该课程。作为教师,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特别是对这门课程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要认真了解他们的心理和想法,倾听他们在学习中的难处,帮助他们走上学习正轨。另外,还要鼓励学生主动与教师联系,特别是遇到难以理解和抽象的知识时,要及时询问老师,及时解决问题,否则越积越多,学习更跟不上步伐。

2.2采用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

网络教学是最近几年较为流行的教学方式,它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网络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适当采用网络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进行补充丰富。例如,当前非常流行的网络交流工具QQ,教师可以在上面建立群,并开展网上视频教学,并在上面开展提问、答题等教学活动。网络教学能够充分利用网络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及时为学生解决困难问题。例如,“酶的结构与功能”这一知识,通过网络动画和多个角度展示,有助于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教学方式,使教师和学生不用直接面对面,减轻了学生的紧张感和压力,有助于活跃思维和拓展想象力。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单一说教式教学,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当前,多媒体教学在中职课堂教学中得到重视,应当说,多媒体对提升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多媒体具有形象生动化的特点,能够将单调枯燥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对学生来说较为容易接受。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减少教师的板书时间,当然,这也需要教师提前做好课件,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此外,通过多媒体的教学形式,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思考的空间,使学生对问题举一反三,对问题进行延伸理解,从多个角度寻找问题的答案,多媒体技术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2.3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自学能力

生物化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操作较多,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问题处理能力和分析能力。特别是实验结果,一般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实验要素,分析能力对实验结果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在学习“血糖的测定”知识时,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有很多,需要学生密切注意来进行结果分析。如抽血测定前病人是否空腹、试剂是否稀释或浓缩、质控值是否在质控范围以及检验结果与病人是否对应等。良好的问题分析能力是学好生物化学课程的重要因素,对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帮助。良好的自学能力也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在新课程学习之前,学生可以自己预习,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标注,积极思考并在学习过程中向教师请教。具有自学意识和能力的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并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有效增强了学习自信心。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自主学习,不要害怕困难,要善于思考和分析,并与同学、老师及时交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2.4加强实验课程中学生操作教学

在进行实验课程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全程参与到其中。首先,在实验准备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实验药品和仪器的准备,并对实验操作技术和难点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做好预习准备,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熟悉实验过程和仪器操作,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发生危险。其次,在实验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开展实验教学活动,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对实验进度和实验资源进行掌握,如延长实验室使用时间,开放更多的实验设备给学生使用,让学生开展自主实验活动,例如让学生自行完成“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因素的实验设计”。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实验的意义,同时监督学生实验过程并进行指导,避免学生做无用功,浪费时间精力,提高每个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最后,在完成实验之后,应当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查缺补漏并分析实验结果的正确性,确保实验课程取得较好的效果。

3结语

生物化学教学范文第5篇

最新的八版教材内容更多篇幅更大[3],有限的学时内确实很难顾及全部,因此,我们将“聚糖的结构与功能”“组学与医学”列为自学内容;把“维生素与无机盐”糅合在“酶”那一章里讲解;把“DNA损伤与修复”整合在“DNA的生物合成”那一章里讲解;“真核基因与基因组”和“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等只讲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这样安排教材,既突出了重点,又体现了新进展,并容易为学生接受。这样就能保证在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在教学过程中紧扣大纲,将教学任务中的重点、难点转化为授课时的中心思想。同时还能根据不同的学时和授课对象,选择恰当的章节与合理的顺序进行安排。在教学中还通过总结,进行纵向联系与横向比较。帮助学生分清概念,记住要点,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使内容具体化,易于理解记忆,如讲授完生物遗传中心法则的理论内容后,通过列表来比较复制、逆转录、转录和翻译的一些异同点,这样便于学生探寻规律并掌握重点。

2开放实验室,加强实践教学

除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也很重要。传统的医学实验课内容多以简单的重复性实验为主,在重视基本技能操作培养的同时,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对医学人才的要求,我们对医学专业的生物医学实验课教学进行一些探索。以病例分析为基础进行的综合性实验教学是以一些疾病的病例为中心优化组合教学内容[4],将相关的几个生化内容有机整合成一个连续性的实验。以学生为中心,辅以课堂讨论,使学生有条理和系统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整个实验过程。开放实验室,让学生熟悉掌握一些常用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5]。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和学生自学的教学方式[6-7],已在众多医学院校的医学专业教学中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应用于医学专业生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可以为培养新时代合格的医学人员打下良好的基础[8-9]。

3基础与临床相结合

传统的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授过度地强调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容易导致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是现行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问题[10]。学习知识的意义是对于知识的运用,因此我们在基础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应适时、适度地结合临床内容,由临床医学知识引出要学习掌握的基础知识,实现基础教学理论与临床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很多临床疾病与生化过程有关,如酶原在胰腺的异常激活可引起胰腺炎,这样学生就记住了酶原的激活以及酶原激活的生理意义。苯丙酮酸尿症以智力低下为主要表现,是由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引起的,这样学生就记住了苯丙氨酸羟化酶。用75%的乙醇或碘酒消毒,其目的和原理是什么?进而引入蛋白质变性内容的学习。将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临床的疾病进行联系,让学生们逐渐认识到生化的这些基础理论也可以在具体的临床疾病中得到充分利用,而不再是空洞乏味的“无用”理论知识[11],通过这样的结合,既可以加深学生理论上的理解和记忆,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的临床实习打下基础。

4教学手段的多种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