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教学目标]
1、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性质及主要用途
2、了解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反应的条件,并能判断一些常见的酸、碱、盐之间能否反应。
3、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4、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及科
学探究能力。
5、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感受化学知识的广泛应用。
6、通过对侯德榜实际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每天都在补充的一种盐类物质食盐、碳酸氢钠用于干粉灭火器及发酵粉。待学习和深化的知识:归纳生活中常见盐的用途、碳酸盐的检验方法、应用性质和用途解决实际问题。已经具有的学科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本节课有待学习和深化的能力:强化应用探究的方法学习物质的用途、性质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实验的观察、描述、分析和推理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思路]
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内容展开: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性质(盐与酸、碱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复分解反应及发生更反映的条件——巩固练习,从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1、采用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从身边实例深入课堂,真正体、验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2、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采用设问讨论、投影正确操作、学生动手探究、及时交流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让学生通过几条常见反应的方程式总结归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本节课不一定要求学生知道得透彻,可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步完善。
4、通过针对性练习,巩固本节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主要用途和性质;掌握CO32-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
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能否反应。
[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
(第二课时)
上节我们介绍了食盐的相关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了解身边一些常见的盐。
〈投影〉天安门前的华表、人民大会堂的柱子、豪华酒店的地面、胃药、侯氏制碱法资料等。
观看图片
思考讨论
得出结论
让学生感受外界的繁华,感受化学知识的用途之广,激发学生的民族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这些图片,同学们知道它们所用的主要材料都是什么吗?
2、这里说的纯碱是碱吗?
引出
内容
〈介绍〉
1.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谈们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碳酸钙还可用作补钙剂,如钙尔奇片的成分就是碳酸钙。
2.碳酸钠俗称纯碱,广泛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等的生产。
3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蒸馒头时可用它作发酵粉,医疗上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但不能治疗胃溃疡(易引起胃穿孔)。
[投影]组成、俗名和用途
听介绍,理解
可提出疑问
通过介绍碳酸盐的部分用途,消除学生看过图片后积虑在心头的疑问
提出
问题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碳酸氢钠能治疗胃酸,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不能治疗胃溃疡?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个图片,先来回忆实验室如何制取CO2气体
提出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碳酸氢钠会不会和盐酸反应
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探究的欲望。
回忆
知识
[投影]
盐酸腐蚀大理石地板的图片
〈提问〉
请同学们想一想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什么?反应的原理是什么?
回忆二氧化碳的制法,写出化学方程式
通过实物实验的投影,使学生温顾而知新,让学生印象深刻。
分析
归纳
〈提问〉
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他们在组成上有什么特点?
组成上都有碳酸根,都属于碳酸盐
学生思考、交流
归纳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
问题
〈提问〉
回到开始的问题,碳酸氢钠为什么能治疗胃酸?可能会生成什么?怎样验证生成物?
碳酸钠呢?能不能和盐酸反应?
学生思考、交流,
提出猜想
设计验证方法
回答了前面的问题
培养了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归纳
总结
归纳:盐+酸新盐+新酸
根据上面三个反应方程式,归纳总结CO32-的检验
总结: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盐酸,若有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则证明是碳酸盐
学生思考,分析
归纳总结
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11-2]:
指导学生析出化学方程式
归纳:盐+碱新盐+新碱
指出盐和碱都要为可溶物
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推断能力,训练有关方程式的书写
寻找
规律
[投影]
几条反应方程式,让学生判断其反应类型。再比较这节课中所出现的几个方程式,归纳这些方程式有那些共同特征?
找出各反应类型的不同点
寻找几个方程式共同点,尝试归纳总结
通过比较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学生记忆起来更深刻
归纳
概念
[归纳定义]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理解记忆
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提出问题
〈讨论〉
1.写出氯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否也属于复分解反应?
2.投影这几条方程式,分析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特点?
讨论交流
举例回答
通过举例分析,加深对复分解反应的理解,并引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归纳
总结
〈讲解〉
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只有当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沉淀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当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在这节课上是不完善的,随着以后的学习,我们会了解的更多。
听教师讲解
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归纳,同时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小结
1、盐的用途
2、盐与酸、碱的反应
3、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发生的条件
学生思考,回答相应问题
阅读
资料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4-75
相关内容
课外阅读
增加课外知识,进一步加深化学与生活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板书设计]
课题一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一、用途
二、化学性质
1、与酸溶液反应
CaCO3+2HCl
=
CaCl2+CO2
+H2O
Na2CO3+2HCl
=
2NaCl+CO2
+H2O
NaHCO3+HCl
=
NaCl+CO2
+H2O
CO32-离子(碳酸盐)的检验
2、与碱溶液
Na2CO3+Ca(OH)2
=2NaOH+CaCO3
3.复分解反应概念
例l(2007年山东考题)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他3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B.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C.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D.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
解析:物质的变化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久置的氢氧化钠、生石灰、铁钉质量增加是因为它们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并未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B。
二、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例2(2007年泰安考题)下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某品牌修正液包装标签。小明仔细阅读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得出了该修正液的某些性质。下面小明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修正液是一种溶液,均一、透明
B.修正液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有毒
C.修正液的成分对纸张不具有腐蚀性
D.修正液的溶剂易挥发、易燃烧
解析:本题是一道信息给予题,根据标签中的信息“使用前摇匀修正液”,可以推知修正液不是溶液,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使用时不需要摇匀。
答案:A。
三、考查化合价知识
例3(2007年广州考题)下列各组含氯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一组是( )。
A.Cl2 HCl B.NaCl HClO
C.ClO2 NaClO2 D.KClO3Ca(ClO3)2
解析: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观察给出的选项不难发现选项D中的两种物质均含有ClO3-,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答案:D。
四、考查质量守恒定律
例4(2007年苏州考题)某有机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R + 13O2 CO2 +10H2O,根据质量守定律,R的化学式为()。
A.C4H10B.CH4C.CH4OD.C2H4O2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数目不变,可以推知R的化学式为C4H10。
答案:A。
五、考查化学方程式
例5(2006年黑龙江考题)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解析: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所写化学方程式是否符合客观事实;(2)反应物或产物的化学式是否正确;(2)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4)是否注明了反应条件;(5)是否标明了产物的状态( “”或“”符号);(6)对于复分解反应来说,反应物或产物是否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对于本题来说,选项A中硫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应为SO2;选项B 中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选项C 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答案:D。
六、考查化学反应类型
例6(2007年南京考题)气相合成金刚石薄膜被誉为20世纪的炼金术。化学气相沉积法制造金刚石薄膜的原理为: CH4 C(金刚石)+2H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解析:本题的反应物有一种,产物有两种,符合分解反应的定义。
答案:B。
七、考查溶解度曲线
例7(2007年北京考题)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B. t1℃时,a点表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克,由t2℃降到t1℃时析出的晶体一样多
解析:图中信息告诉我们,a点表示在t1℃时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均为a克。
答案:B。
八、考查溶质质量分数
例8(2007年广州考题)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配制1000g这种生理盐水,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
A.0.09g B.0.9g C.9gD.90g
解析: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因此,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1000g×0.9%=9g。
答案:C。
九、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
例9(2007年济南考题)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 Ag、Cu、 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解析:同一金属与不同的盐溶液反应时, 该金属先与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所组成的盐反应。将铁粉加入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铁先与AgNO3溶液反应,得到金属银,然后再与Cu(NO3)2溶液反应,得到金属铜,金属银和铜均不与稀硫酸反应,因此有气体生成说明金属铁有剩余,最后应得到Ag、Cu、 Fe3种单质的混合物。
答案:D。
十、考查溶液的pH
例10(2007年福州考题)家庭常用洗涤剂的pH如下图所示,其中最接近中性的是()。
解析:比较图中各洗涤剂的pH值,可以知道洗发露的pH值为最接近中性溶液的pH――7。
关键词:初中化学 化学概念 策略
一、联系生活,从实际出发辨析概念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化学教学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化学用化学的意识。例如日常生活中的食物腐败和瓷碗破碎等变化究竟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分析,食物腐败之前可以供食用,腐败之后不能食用。为什么食物腐败之后不能食用呢,引导学生得出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所以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瓷碗破碎之前是陶瓷,瓷碗破碎之后还是陶瓷,只不过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所以该变化是物理变化。从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有无新物质生成。
二、注重实验,用实验引出概念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演示实验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对现象分析,要引导学生正确地推理,来形成化学基本概念。例如,在讲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两个概念时,教师可以用剪刀将纸剪碎和将纸点燃的两个小实验来证明。教师可以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充分思考:在两个对比实验中变与不变的是什么?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看起来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实验,学生在观察变与不变的现象时能回答出以下两点:剪纸的过程中纸的形状变了,但纸还是纸,没有变;纸燃烧过程中,纸由白色变成灰黑色灰,灰不是纸。引导学生讨论这两种变化又有什么不同,然后指出第一种变化纸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第二种变化纸燃烧生成了不同于纸的灰是化学变化,这样从这两个对比实验中引出了两种不同“变化”的概念。通过总结、举例练习,明确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的意义,了解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在应用实验引出概念的教学中更要重视学生实验的直接体验。
三、抓住关键字词,讲清概念含义
化学概念有着极强的严密性和准确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化学概念的特点,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四、解剖概念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化学概念不仅用词严密,而且非常精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另外如“催化剂”概念也是学生难以掌握的概念之一。在讲解时要阐明催化剂是相对于特定的化学反应才有意义,它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决定反应能否发生,也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五、加强引导,注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紧扣概念,弄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又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如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关于“盐”定义为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学生根据定义可能无法判断NH4NO3、NH4Cl等物质是否为盐。对此,教师可以将盐的定义延伸拓展一下,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以后学生再遇到这类问题就不会困惑了。另外,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为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在介绍侯氏制碱法时,学生无法理解:NaCl+NH4HCO3=NaHCO3+NH4Cl的反应类型。如果教师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延伸为: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或难电离的物质或溶解度更小的物质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学生便很容易理解了。
六、正确辨析,注意概念之间的区别
物质分类一直是近几年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考查的方式灵活多样,题型背景层出不穷,混合物和纯净物辨析区分更是许多省市命题考查的热点。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正确辨析,注意概念之间的区别。如“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性质,有固定的化学式。“混合物”至少有两种成分,每种成分都保持各自的性质,而且每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通常没有固定的化学式。据此学生结合自己的化学认知结构便可以正确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了。
七、系统分类,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
化学概念虽多,也是一个个地形成的,要善于引导学生将概念逐步系统归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例如,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这几个概念后,总结这几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突出元素在这几个概念中的主导地位,揭示这几个概念的从属关系、组成与构成关系、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化学;酸碱盐易错题;错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166
一、概念理解不清,基础知识掌握不熟练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通过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均可得到水
C. 酸、碱中一定含氢元素,碱、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
D. 两种化合物反应得到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中和反应概念的掌握情况。选项A和D考查学生对概念的完整理解,选项B考查学生掌握基本反应类型的熟练程度,选项C则考查学生物质分类中酸、碱、盐的掌握情况,答案为B。
【错因分析】A、C或D学生均易误选,主要由于概念理解不清。如果学生在做题时能书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应该能选出正确选项B,但很少学生能做到。
【对策】对于酸碱盐的概念,主要是正确记忆和理解定义及其中的关键词。在平时训练中要强化概念的理解,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并能记住一些特例。
二、实验操作有误,实验现象记忆不准确
例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试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并读出试液的PH
B. 用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时,试纸变为蓝色
C. 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产生大量的白雾
D. 某同学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中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氨气的检验方法,浓盐酸的挥发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现象。答案为B、D。
【错因分析】A或D学生易误选,主要是因为实验操作方法未掌握,实验现象记忆不清而导致。不少同学忘记氨气的检验方法,氨气不能使干燥的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应该用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观察到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
【对策】重做铵根离子检验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再次理解、记忆、运用知识点,加深学生印象。这也提醒我们,对于教师的演示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忆,认真分析,使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对于课本上的几个基础实验(如溶液的酸碱性、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千万不要放过让同学们动手一做的机会。要知道,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再现与巩固的过程,还是一个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态度的过程。
三、知识板块局部缺失,重要工具运用不灵活
例3:下列说法符合图中漫画情景的是()
A. 此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B. 若金属1是锌,金属2可能是银
C. 此反应可能是Cu+2AgCl 2Ag+CuCl2
D. 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可以用硫酸镁溶液
【解析】本题考查反应类型的判定,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碱盐的溶解性。根据漫画先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再进行选择。选项A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单质,复分解反应必须是化合物,所以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故A错;选项B,金属与盐反应时金属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锌排在银的前面,故B正确;选项C,金属与盐反应时,反应物中的盐必须溶于水,而氯化银难溶于水,所以铜与它不反应,故C错;选项D,铁和铜与硫酸镁都不反应,不能比较出铁和铜的活动性,故D错;答案为B。
【错因分析】选项C学生易误选,学生不留意金属与盐反应时,反应物中的盐必须溶于水,因为知识板块的局部缺失而导致选错。
【对策】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金属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反应物中的盐必须溶于水;金属不能是钾、钙、钠。金属活动顺序是学好酸碱盐的工具,该工具主要用于判断金属与酸、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因此要牢记并掌握它的应用。
四、思维定势,忽略试题变化落入陷阱
例4:某同学在实验室用足量的锌粒与稀硫酸按右图装置制取一定量的氢气,发现液面刚好不与锌粒接触而又无酸液可加,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下列试剂,能使反应进行且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量,你认为合适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B. 碳酸钠溶液
C. 氯化钡溶液D. 水
【解析】能使反应进行且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量,本质就是酸中的H+不能被所加物质消耗,本题中A、B选项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可与稀硫酸反应消耗H+,可排除A、B;C选项中氯化钡溶液虽然可与稀硫酸反应,但反应后又生成了盐酸,H+实际未消耗,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量。答案为C、D。
【错因分析】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师会通过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但也可能造成学生的定势思维,习惯于认为某知识点的考法就是固定的某种题型模式。而在考试时,一旦出现的题目稍有变化,有的学生很容易死守老套,上当受骗,造成失分。在本题中,不少学生漏选C,他们定势认为只要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就不可以加入,忽略反应后又生成了盐酸,H+实际未消耗。
【对策】对于此类酸碱盐部分的题目,指导学生在做题时,能写化学方程式的尽量写出反应式,再细加分析,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错误。
五、审题浮于表面,思维缺乏严谨性
例5: 下列除杂的实验过程,都正确的是()
A. KCl(K2CO3)加足量稀盐酸、过滤、蒸发、结晶
B. BaSO4(BaCO3)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 CO2(HCl)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通过浓硫酸
D. MnO2 (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解析】选项A,因盐酸与碳酸钾反应后得到的是氯化钾溶液,再蒸发、结晶即可得到氯化钾,不需要过滤,故A错误;选项B,因碳酸钡能与盐酸反应,除去碳酸钡,得到BaSO4固体和BaCl2溶液,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即可,故B正确;选项C,因氢氧化钠能与原物质CO2反应,故C错误;选项D,因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可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后,滤纸上的物质为二氧化锰,不需要蒸发、结晶,故D错误。答案为B。
【错因分析】除杂问题一般要求:不增、不减、操作可行。即:①加入的试剂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③操作可行。本题的实验过程要考虑是否需要过滤,若需要过滤,最终是要滤液还是要滤渣,若要滤液,接下的操作是蒸发、结晶;若要滤渣,接下的操作是洗涤、干燥。A或D均有学生误选,A选项中不需要过滤,D选项中过滤后要滤渣,后两步操作应是洗涤、干燥。学生在做题时只看试剂的选择是否正确,而不注意分析操作的合理性,因思维的不严谨导致错误。
【对策】在分析时,放手让学生读题、讲题,从而充分暴露学生的错误思维。特别注意的是,要理清实验的细节,如过滤后的滤液和滤渣分别是什么,过滤结束后滤液和滤渣留在过滤器的什么位置。指导学生在解题时不可偷懒,要在题目旁边做出解题的过程,这样既有利于解题,又便于以后的回顾复习。
六、缺乏解题技巧,相关题型解题方法未掌握
例6: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像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
A. 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 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 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 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解析】选项A: 图像中开始时无沉淀,说明发生的反应依次是:NaOH+HClNaCl+H2O,2NaOH+CuCl2Cu(OH)2+2NaCl,所以该图像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选项B: 图像中开始时无气体,依次发生的反应为:NaOH+HCl NaCl+H2O,CaCO3
+2HCl CaCl2+H2O+CO2,该图像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选项C:依次发生的反应是:2NaOH+H2SO4 Na2SO4+2H2O,CuO+H2SO4 CuSO4+H2O,该图像也能判断中和反应的发生。选项D:发生的反应为:2NaOH+H2SO4Na2SO4+2H2O,Ba(NO3)2
+H2SO4BaSO4+2HNO3,前者的反应本质是H+与OH-反应生成水,而后者的反应本质是Ba2+与SO42-反应生成硫酸钡,所以这两个反应是同时进行的,因此根据图像不能判断出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答案为D。
【错因分析】A、B、C均有学生误选,是因为学生解题时不会利用图像分析问题,缺乏图像题的解题方法,思维混乱;再者就是未理清反应的先后,不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优化 组合 互动 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为了切实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我们积极探索研究,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 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发挥小组学习功能的前提。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小组4~6人。这样既能保证优势互补,又便于开展公平竞争。教师还要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长、个性差异合理分工,也可以由合作小组的成员民主协商,自行分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保证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实施。在进行合理分工的同时,还要选好组长,组长是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老师的小助手,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我们可以采取个人自荐、组内表决的方法选组长,并对小组长宣布职责及相关要求。在参与全班交流中,小组成员轮流发言,消除优等生的权威,体现地位平等与机会平等,培养学生的平等参与意识。另外,考虑到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有限的,同一形式使用时间过长,次数过多后,就会失去新鲜感,降低学习兴趣,所以合作小组应该至少每学期调整一次,以便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
二 精心设计、有效讨论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在各课时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要了解学生特点、吃透教材,对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正确的判断。要对合作内容、自主学习、环境氛围、交流反馈、评价激励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时,要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有针对性的讨论,为了避免讨论成为学优生的个人表演,可以丰富讨论的形式。如: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也可以每人独立思考,抽签决定一位成员陈述自己意见,大家再发表见解,更可以互相提问,再共同讨论。这样的讨论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
三 善于把握合作时机,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合作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最佳时机,积极、有序、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1、在重点、难点处。教学的重点难点往往是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在这些地方加强合作,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例如:《燃烧与灭火》一节中,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燃烧的条件推导过程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探究过程中控制变量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燃烧的现象,总结出燃烧的条件。再启发:大家自己想一想,这些条件是满足一个、满足两个还是缺一不可。启发学生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实验,探究燃烧条件是否缺一不可。经过几分钟后,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进行实验探究。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引导,然后各组中发言人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推导出燃烧的条件。这里,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时机成熟后再合作探究,然后组间交流,较好地发挥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效能。
2 在迷惑、混沌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思维处于混沌、迷惑状态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辩论,有助于澄清概念,加深理解。
例如:在《复分解反应》一节中,教师提出问题:复分解反应定义是什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什么?用学过离子的结合能否解释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引导学生思索,随之展开讨论,然后各组拿出讨论结果,再组间交流、辩论……学生在激烈的语言交流中“学他”和“自检”,经历由模糊到清晰,螺旋渐进,分化整合的过程,最终形成准确、清晰的建构。
3、 在深化、拓展处。深化、拓展处是再创造的生长点之一,往往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此时进行合作,有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感,形成独特的认识。
例如:在《化学式》一节中,在学生学了化学式后,教师组织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化学式、元素符号的含义自编考题,看哪组编得又快又多又好。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积极主动,编出了不少有特点的题目,但思维角度基本相同,于是便提醒学生从多角度来编题,这样就使学生在发散性思维过程中,不仅关注流畅性,还关注变通性,更关注独创性。
四 科学评价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化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合作学习评价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评价小组的整体情况,当然也必然会有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生合作的过程;不仅仅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更应关注小组的整体情况;不仅仅评价发言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更应关注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的发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不仅仅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更应关注他们在合作中所表现出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与态度。教师通过评价机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它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能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最高水平;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进人际关系。关键是要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对学生一生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大踏步迈进我们农村中学化学教学的课堂。老师们经过学习,进行了很多有益的研究和尝试,取得了很多可贵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指导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刘福泉 《我国合作学习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2007,6:《天津市教科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