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忠诚教育论文

忠诚教育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忠诚教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忠诚教育论文

忠诚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1.多边互动性

在终身教育理念中所提倡的学习模式是按照个人意愿所安排的,强调参与教育的学习者拥有受教育的自主选择权,这一权力不被受教育者的年龄、性别以及所从事职业、社会地位所限制,无论男女老幼、贫富差别、种族性别,注重受教育者独立性的体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生存,而要学会生存就离不开终身教育,生存发展是时代的主流,会生存必须会学习,这是现代社会给每个人提出的新课题。可以说,成人教育模式是学校教育进一步的扩展,所针对的是已经有相对教育基础并且有一定社会阅历的成年人,相对于在校学生而言,他们受教育的目的、原因都体现出更加明确成熟的性质,同时也普遍具有自主性学习意识。在成人教育中,扮演施教者角色的,更确切地说,是可以和受教育者共同进步、彼此完善的身份。因此,成人教育的开展模式不再局限于知识传授与知识获取,而是更加强调受教育者与施教者、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多边互动。

2.长期性和阶段性

终身教育是在一个人生命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的一种教育,是当前社会发展以及人类进步所提出的必然要求。教育,是一个民族希望的所在,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所在。教育的发达就是一个民族的昌盛;教育的失败就是一个国家的落伍。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产业结构的逐渐改变,以及人才需求标准的提升,对个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要想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提升完善自己,所以终身学习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我国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下,学生把全部精力倾注于升学考试,把取得高学历视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教师优劣、学校优劣的第一标准,这种由国家机制保障、全体国民趋之若鹜的应试教育,深深误导了中国家长的教子观念,误导了广大学生的成才观念。校园教育无法达到实际的需求标准,而成人教育是具有长期性特点的,并且体现出阶段性的特点,虽然我们需要一直获取新知识让自己得到充实,但也需要做好相应的规划,在某一阶段接受专门性的教育,让不足得到快速、有针对性的弥补。长期性与阶段性这两个问题并不矛盾,长期性是终身教育最直观的表现,而阶段性则是终身教育的切实实施。

3.非正规性和非强制性

从我国成人教育的开展现状来看,大部分都是非正规性的教育形式,也就是受教育者通常是利用业余时间接受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有统一规范的上课作息时间。成人教育所针对的都是较为成熟的成年人,他们相对而言有更加清晰的受教育目的,有更强的主观意识,但每个人的目的性及主体意识都存在差异性,因此无法采取同样的活动去限制他们,不能用统一的规范活动来满足不同的目的。对于一般的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来说,学习是他们的主要任务,他们必须按照要求完成学业,学习具有相对的被动性,因为他们有接受教育的义务。但在成人教育中,学习不一定是他们必须完成的任务,应该更多地依靠他们对学习的认识,自觉地自我设计学习活动及其内容和方式,更加强调受教育者自主选择权的体现,所以成人学习体现出十分鲜明的非强制特征。

二、我国成人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存在欠缺

从成人教育的开展现状来看,受教育者一般都具有相对的教育基础,尤其是对于专科学历者来说,在接受成人教育时,所接受的知识内容大部分之前就已经掌握,成人教育的实际价值并不能真正得以体现。同时,课程知识的设置一般都停留在理论阶段,缺乏实践操作指导,导致知识理论与实际运用衔接不够紧密。很多学生在接受教育后依然不能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成人教育的意义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课程知识架构不完善

随着成人教育的不断普及与发展,其课程知识架构不够完善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一般体现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设置比重失调,甚至有的高校在对课程进行教学安排时一般都是根据实际的师资来确定,导致课程架构不稳定、不规范,教学时完全按照教材进行,缺少规划性及创新性,不能体现成人教育的专业性、职业性和实践性。

3.课程设置水平不一致

就当前成人教育的发展情况来说,成人教育总体上可以分为专科、本科以及研究生阶段。从这几个阶段的教育课程来说,专科课程可以看作是对本科生课程的缩减,而研究生课程则是对本科课程的进一步强调与知识点强化。各个阶段的教育都需要有专门的、有针对性的教育目标,但在课程设置中这些教育目标的不同没有得以明确体现,很多高校在成人教育课程设置问题上都存在不规范的情况。

三、终身教育背景下成人教育课程开发应坚持的原则

1.适应性原则

终身教育背景下的成人教育课程开发应建立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标准的基础上,即教育开展必须是适应现实要求的。结合实际的发展需求,合理设定课程开发目标、课程教学内容以及评判准则,在这一过程中还要综合考量学校本身发展、师资水平、教学条件等因素。在设计教育课程时,应在保证原来教育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学员真实的能力情况设计相应的方式。成人教育相对而言具有较强的地区限制以及行业要求,教育对象不同,以及知识结构、个人需求、工作环境差异所体现出来的多样性,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制定多样性的教育战略,所以在教育过程中一味地实施统一化的课程是不可行的。

2.系统性原则

终身教育背景下的成人教育课程开发应遵循系统性原则,将所学课程的相关知识、技能、学习渠道以及教育方式等问题进行统一规划整理,使之系统化。在进行课程规划时,还应对课程之间的链接问题加以充分重视,防止出现课程之间不连贯的问题。在进行成人教育课程开发时,还要尽量防止出现知识反复或遗漏的现象,以实现教育的高效性。

3.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的原则

这里所提到的统一性是指在进行成人教育的课程开发时,要按照当地或者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执行统一的课程标准,加强规范性,遵循统一性原则的课程一般都属于基础类课程;而多样化则是指开设成人教育的学校在进行课程开发时,应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需求以及自身办学的特点,满足人才发展多样化的需求,遵循多样化原则的课程通常都属于专业类课程。在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满足地区或国家的课程设置要求,注重课程多样化的原则。无论哪类课程的设置,在加强规范性的同时,更要注重多样性、专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确保人才的全面发展。

4.现实性与前瞻性共重的原则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崭新的社会。这就对成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坚持现实性与前瞻性同抓共重的原则,课程建设既要从现实需要出发,体现当前职业岗位群的专业技术特点,更要密切关注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职业技术、技能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内容,注重前瞻性。注重多行业知识技能的彼此融入,充分吸取先进的科学技术。这样培养的人才不仅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还能够顺应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

四、终身教育背景下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方向

1.逐渐趋于人性化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开发,以在职、成人实践中的问题为中心,以成人职业需要为基点。考虑成人学习者的特点与要求,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开发要强调社会需要和教育的外在功能。关注成人的职业世界和职业需要,强调以成人职业实际需要为原则、基点,围绕在职成人实践中的问题,按需进行课程开发,按需施教,讲求实效,学以致用。终身教育背景下的成人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间限制,以个体发展的需要和理念来适应发展着的生活现实,在生活中教育人,在教育中学会生活,以培养个性完善发展的人。这种做法能够弥补成人在工作中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使其适应不断变换的职业需求,具有实践能力或实践机会的成人能够很好地发挥优势,学用结合。

2.逐渐趋于主体化

传统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强调上所施下所效,忽视成人学习者的能动作用和经验作用;着重凸显出教师在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及所掌握的主要导向功能,对于学习本身的主置却往往予以忽略;过于凸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单方面参与,对于师生之间的沟通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些问题很明显地体现出教育工作中成人学习者的参与力度不够,不是作为主体而存在。满堂灌是反主体教育的典型表现形式,强制性是其根本性特征。这显然已经无法顺应当前的教育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代社会呼唤人的主体性,需要有主体性的人。终身教育理念的融入将教育模式从之前的教为主转变成当前的学为主,让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3.逐渐趋于多元化

要促使每个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需要时及时参与学习活动,引导他们自主建构,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成人高等教育既有学历教育,也有非学历教育;既有正式教育、正规教育,也有非正式教育、非正规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既有普通教育课程,又有职业教育和闲暇生活教育课程,且注意结合成人的生活和经验,随着成人学习者的需求变化而灵活调整课程结构,注重课程的统整性、连续性和发展性,以适合成人终身持续发展学习需求,配合人生各阶段的社会角色与发展,以学习者的学习为导向,有利于成人个体的学习和满足其发展的需要,以达成发展个人潜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目标。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适于成人学员的需要,便于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教学方式呈个性化趋势。

五、结语

忠诚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方法 预设 生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63

“预设”和“生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预设”和“生成”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详细的设计教学计划,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预设”促进“生成”,丰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形式。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预设”的有效性,通过课前预设,使教学活动可以有序的进行,每个教学环节都有一定的目的性,把学生更快的带入到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更要注重“生成”效果,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技能,能够灵活的应对教学中的各种情况,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达到教学的目的。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预设”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预设”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教材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繁多,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语文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也可以说是进行课前“预设”。语文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进行课堂设计,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能顺利的开展。“预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目的性,教学过程更具有条理性和计划性,以保障顺利完成教学过程,并且取得好的课堂教学效益,最终使学生真正的获得知识。

(二)合理的开展初中语文“预设”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整个教学活动都是按照计划进行,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学习,学习比较机械化,思维活动受到了限制,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初中语文教师如果太过于依赖“预设”,学生机械式的接受知识的灌输,容易觉得枯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没有开发出来,学习效率不高,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真正需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抓住教学的重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进行精心的“预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获得更多有价值的知识信息。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成”

初中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学习方式,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生会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思维方式与教师就会有相矛盾的情况,所以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按照既定的模式开展。语文教师需要具有较强的教学技能,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设计,灵活的把控课堂教学,真正的做的以学生为中心,使课堂教学能够在动态生成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教学发展动态,密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把握学生的心理,调整教学节奏。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中的突况是避免不了的,语文教师要根据课堂进度,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突出教学的重点,加强对学生在学习中生成的新疑点的讲解,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多有价值的知识信息。初中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个性,每个人的思维和兴趣点都不相同,必然导致教学中各种情形的发生,语文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现场形势,随时生成新的教学目标,学生获得新的知识。

三、平衡“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预设”和“生成”是对立又是统一的关系,“预设”具有计划性和限制性,而“生成”则具有动态性和开发性,语文课堂教学需要“预设”进行全面的课堂教学规划,把控教学的整体节奏,又需要“生成”即时的调整,到达更好的教学目的。语文教师要重视两者的协调统一,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互补的效果,互相促进。语文教师在进行“预设”时,要为“生成”打好基础,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充分考虑教学中可能出F的情形,进行详细的设计,在整个预设的过程中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以完成教学目标。语文教师要根据“生成”的动态性,以“生成”为向导,使“预设”具有灵活的可变性,把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案开展教学活动变成根据课堂教学发展情况进行教案再创造,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的同时,促进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总结语

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和总结教学经验,把“预设”和“生成”协调统一,使两者的教学价值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来,最大程度的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忠诚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既消除对立,又保持统一,促使语文课堂教学从预设转化为生成呢?笔者以为,应从高中语文教学和学生实际出发,构建起动态生成的语文新课堂。

那么,什么是生成和为什么课程是动态生成的呢?

这里所说的生成是指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观念。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一种理想状态。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多数高中语文教师都希望课堂朝着原先“预设”的方向发展。但是,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是活的课堂,是充满着变数的课堂,谁也无法保证每一堂课都朝着教师预设的方向发展。只是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与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呆板、机械与程式化,缺乏对变数的挑战,缺乏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在语文课堂中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如此一来,学生在课堂中只是被动的配角,只是配合教师完成预设计划的听众。因此,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成了教师教案演出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这就是为什么传统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忽视了教学的生成。即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张扬,忽视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等。但强调生成,并不是不要预设,恰恰相反,高质量的预设是教师发挥组织者作用的重要保证。因这是教师整体把握教学过程,有序展开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

为什么说课程是动态生成的呢?课程虽然是教师的教本和学生的读本,但它不是至高无尚的“圣经”。就教材本身和学习任务而言,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和学生已不再是课程的被动接受者和忠实的执行者。教师完全有适当自主剪裁教学内容的“权利”。当然须从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个性发展出发去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去构建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譬如,可以让广播、影视、网络、广告、演讲、辩论、日常应用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土民情等素材性课程资源融入语文教学领域;让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情感教育、忧患意识教育、热爱自然教育等融入语文教学,使语文课程充满生机和活力,使语文教学更加完善和优化,使语文课程伴随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处于动态生成之中。

那么,如何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语文课堂出现新的境界呢?

第一、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传统师生关系是服从于被服从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上级和下级的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上级、是权威、是主宰,学生是下级、是听众、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关系导致了师生间人格的不平等,导致了学生主体个性的扼杀,导致了学生学习创造潜能的泯灭。这种关系的课堂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顺着教师的预设前进,而绝不会是动态生成的课堂。因它没有师生间生命与生命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没有双向互动对话。因此,要打破这种局面,必须重构师生新型关系――平等和谐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构建,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让师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让学生体验到平等、民主、信任和尊重的滋味;感受到被激励、鼓舞、鞭策和指导的欣喜。例如,当笔者教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时,我将全班分成4个小组,开展自主学习竞赛,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包括确定学习目标、分析课文内容、诠释重要词语,查资了解作者生平事迹、概括作品主题、鉴赏写作技巧、课外拓展延伸相关知识等。通过学习、讨论、交流,学生能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探究、思考。有的小组见解新颖,有的小组理解独特。充分发扬了民主、个性的有机结合,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与表达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得以培养。这里,教师成了课堂的组织者、学习的引导者、问题的启发者、难点的点拨者。语文课堂打破了预设的禁锢,在动态、变化中生成。

第二、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尊重有益的动态生成

在改革传统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上,还须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尊重有益的动态生成。

有益的动态生成是指朝着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一系列教学问题及其解决的结果。

教学实践证明,语文课堂是复杂的、多变的,也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教师的预设在多变的课堂中不一定朝着预定的目标生成,预设和生成之间存在着差距。这种差距是由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与相互作用造成的。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当学生在课堂互动中一有创造的火花、有价值的生成、有新颖独特的看法时,教师除了予以肯定和鼓励外,还须及时的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思路;即使有的内容与预定的目标有一定的偏差也不妨顺着学生的思路走,制造新的问题、新的生长点,为新的生成创造支点和空间,激励学生继续生成。

忠诚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1.农村教育内容和方式的“空洞”城镇化是正在发生着的实践,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向。农村教育理应成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量,然而,现实中的农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所起的却是一种阻力,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农村教育存在着内容、方式的“空洞”。城镇化发展是全方位的,而且这种全方位发展须通过主体人的实践参与来体现,所以农村教育对城镇化的推动只有建立在培养“智慧的实践者”基础上,让其在社会生活中积极地思考和行动,方能适应和促进城镇化的良性发展。与此相反的是,目前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学校教育以应试为目的,其内容是理论化的文本课程,采取封闭式的说理教学,学习的过程脱离了社会生产生活,导致教与学、知与行的脱节。此外,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也有明显的理论化色彩,将受教育者集中起来进行所谓的技术培训,但这种稳定统一的教学内容和静默式的教学方法很难收到切实的效果,毕竟职业技能的获得更多依靠的是学习者自己的动手操作,以及建立在自我技能提高的意愿需求上,而非“一元的技术推广”。总之,农村教育内容和方式的“空洞”不符合城镇化发展对人才的培养需求。一方面受教育者获得的“知识”可以应试,却不能实践;一方面受教者获得的“知识”是被动的,而不是自我选择的。这样的教育内容、方式培养的人才显然不能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2.农村教育社会环境的“去农化”城镇化是一个“向城”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把农村的“洗澡水和孩子一起”泼出,农村理应在发展的过程中处理好“城镇化”与“农村个性化”的关系。从“城镇化”层面而言,农村教育自身发展和其功能都需要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而“城镇化”,国家和政府在农村教育内容、师资、经费等方面确保“城乡一体化”,并且使向城镇转移的人口与本地城镇人口在住房、医疗、就业、社保等方面“同城化”。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那些转移到城镇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在入学、就业、社会福利方面没有得到平等的制度保障,造成“一城两个世界”或所谓的城市“贫民窟”现象。从“农村个性化”层面而言,农业、农村、农民将长期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存在,这就得考虑农村现代化发展如何平衡农业生产方式、农村居住环境、农民素质的现代化与农村文化个性的保存问题。而对这些问题,当下农村教育表现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向城化”和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经济化”,整个农村教育发展包裹在“以城盖农”的社会环境中,其价值明显倾向于以城市文化为导向。

二、误区所带来的危机

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误区可以看出,农村教育与城镇化发展过程并非是“完美无缺”的,二者的实践运行并不能证明自身的“合理性”,因为这当中存在着不少“本末倒置”的发展所潜藏的危机。

1.农村教育“发展”中的“败退”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农村教育似乎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越来越多的孩子可以到乡镇中小学就学,学生不再为学费、生活费而担忧,校园学习和生活环境不断优化。然而,这些只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可视化形象”,并不能代表农村教育质的改观,农村教育质量是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等来衡量的。而这些方面,农村教育表现出的是只有“发展”而无“改革进步”,较为凸显的是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频发、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紧张、农村社会成员对教育的信心和热情降低。此外,相对隐蔽却更为重要的是农村教育陷入工具化泥淖中而不能自拔,整体的办学倾向于“升学考试”而没有“以人为本”,大部分农村学生成为“升学考试”的陪衬品。总之,农村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发展”中“败退”的危机。这种危机在于农村教育的发展不断远离了教育的本质和人的精神品性的提升。

2.农村经济“增长”中的“虚无”农村经济增长并非等同于农村经济“量”的增长,农村经济“量”的增长是“数字化”的,“量”的增长背后的动力结构可能是非均衡的,也就是说,贡献农村经济总量的可能仅仅是由某一或部分产业发展为主导的,然而全体农村成员很难共同分享到经济总量增长所带来的益处。此外,还存在着农村经济增长的动力依靠什么样的生产力的问题。如果农村经济增长主要是建立在通过劳务输出、低效益的农业劳作的基础上,那就使得经济增长没有质量的保证。所以,农村教育经济价值在于把经济的增长转移到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上来,然而现实中的农村教育也常常简化了农村教育的内涵,把农村教育的功利性当成了其全部,而忽略了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人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培养,把人变成一种单向度思维的“功利人”和单向度技能的“工具人”。这样的农村教育受众自然无法保障后续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活力,使得农村经济虽有增长却显得后劲不足。

3.农村文化“繁荣”中的“颓废”城镇化发展中文化的“繁荣”指的是来自于城市的主流文化在农村中的“生长”,各种现代的歌舞节目不断被农村社会成员所“翻版”,农村文化展现出“歌舞升平”的景象,城市的各种“广场舞或T台秀”之风吹遍农村大地。然而,我们不得不追问的是农村自身的文化个性在什么地方?基于农村土壤生长起来的文化事项及其背后的文化精神如何继承?这是不得不思考的。如果农村文化丧失了自我个性也就意味着农村的消亡,未来不断拓展的城镇化只会是一个有形的“城中村”。因此,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成人教育必须承担起保存和发扬农村文化个性的重任,让农村社会成员自觉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因为传统文化背后凝聚着人们的价值心理和思维,传统文化的消退乃至消失将导致农村社会成员价值精神的无所依托,特别是未来的城镇化发展很难达成“城乡一体化”,相反会使乡村文明退出历史舞台。假使如此,农村文化或以农村文化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只能在梦里寻求。

三、误区的消解策略

城镇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时展趋势,要使其良性而非畸形化地发展,其中重要的方面是农村教育须要摆脱发展中的“倒错”误区,回归真正的教育之道。

1.回归“以人为本”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教育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极其丰富的概念。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人的发展包括了以物欲满足为目的之物质生命、以人性善的彰显为导向的精神生命和以美的自觉为宗旨的艺术生命的统一,如果把作为手段的教学技术当成教育目的,把经济、物质的追求当成生命的终极价值,教育就不再具有“育人性”。因此,农村教育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确立起“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通过培养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相统一的健全的农村社会成员主体来参与社会生产生活,其内涵在于即使农村社会成员具有适应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谋生技能,同时又能够具备反思生活、生命的自觉意识,以及与时俱进的维持终身学习的动力,如此,农村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2.确立“主体需求”的农村教育服务体系农村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实践中不能追求大一统的“实体化”目标,而应表现为对“个性化”的丰富追求,要基于不同农村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主体需求”而设计农村教育实践服务体系,这种实践服务体系具有“多元一体”功能,以人的发展为基础积极促进农村城镇化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和谐发展。当然,这里所说的农村教育服务体系主要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农村社会成员而言的。比如农村教育应该在类型上涵盖所有的农村社会成员,包括农村幼儿教育、中小学生教育、分流的青少年职业教育、从事生产的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等,并且每一类型教育实施过程中在凸显其主要目的的同时,需要尽可能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就要求农村教育内容和方法必须是“专业+通识+实践”的统一,而不能仅仅关注于一个方面。只有如此,农村教育才能成为全体农村人的教育,才能将教育变成他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或存在方式,而非变成“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农村学校教育独尊的局面。总之,只有农村教育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有利于人们解决生产、生活和生命中的矛盾,人们自然会重视教育、热爱教育。

3.构建农村教育文化发展互补机制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是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问题,因为农村传统文化是流淌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血液”,这种“血液”的干枯也就意味着农村的“消失”,意味着在农村土地上生长起来的价值精神、思维、心理没有了“依托”,终会随着老一代人的去世而消失。所以,农村教育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理应承担起保存和发扬农村文化个性的重任,而当下这种重任的完成通过以城市主流文化价值为主导的农村学校似乎不可能,因为农村学校教育以功利化的应试升学为其运行模式,即使加入一些“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环节也会沦为“装饰”而难以系统化和持续发展。因此,城镇化进程中促进农村文化发展的农村教育须要建立起一种互补机制。这种互补机制一方面通过农村学校教育有意识地将某些农村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知识化和活动化的系统教学,另一方面要使农村“文化心理场”(如传统建筑、服饰、民间组织、民风民俗及音乐歌舞等)的保护机构化和形式化。同时,农村学校教育和校外“文化心理场”之间要形成和谐共生关系,通过学生、教师、村民、学校、行政部门的共同参与,建立起“结构”上的互补和“意识”上的自觉的农村教育文化发展互补机制。

忠诚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 人文建构 教学策略 个性化教学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突破以往教材的单一性和封闭性,展开了语文教材的新面目。新教材汲取语文教学经验,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出发,在编排结构和文本选择上都有了新的超越,而它所赋予教师的教学职能也有了新的内涵。

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教学特点

苏教版国标本高中语文教材突破了以前语文教材的风格,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而成,是国家首批通过五套高中语文教材之一的新教材,目前的使用人数众多,也备受教育界的关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尤其自身的优势特点。

1.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普通高中的语文课程标准曾经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苏教版国标本高中语文教材就体现了语文学科的这一基本特征。它根据学生学习成长的实际情况确立特定的学习专题,而且每个专题都比较注重人文性,以人文母题统领整个组元,在具体的板块中,教材又都以高中语文的学习活动为支撑点和立足点,以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每个专题都围绕阅读与鉴赏、表现与交流这两条主要线索来编排。

2.跨文本、超文选的全新的教材结构

我们知道,以前我们的高中语文教材结构始终遵循着一种模式,那就是一本教材包含大概固定的几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四五篇文章都属于同一种文体,一个单元都设定与该单元相对应的单元知识和训练点。几乎这种教材结构从小学语文一直延续到高中,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的就导致了语文教学方式的僵化,从而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打破了这种单一的固定模式,实现了跨文本、超文选的块状教材结构。这是适应新时期教材改革中的一次巨大突破,也是课程改革中的新的课程理念。这对高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3.有利于教学的个性化和学习的自主性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高中语文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赋予教师和学生很强的选择性,这也正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的,它在多个层面上位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选择空间。

(1)专题层面的选择空间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前四个模块是四个专题,这四个专题的设置并不是要求在同等的教学时间里全部教授完成,而是为教师提供一个自由选择的空间,让高中语文教师从四个专题中选择三个专题进行教学就可以。

(2)层面的选择就是板块的选择空间

高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专题的具体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之教师对教科书的理解,进行有取舍、有整合的教学,并不是把每个板块的内容都搬进课堂。这有利于给教师提供一个科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的自主性,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灵活的掌握。

同时,苏教版教材还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自主性选择的空间。在教师进行有选择的教学的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自身学习情况,对教材的专题和版块进行二次选择,有取舍的进行区别对待,以更灵活的方式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整体素质。

苏教版国标本教材以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开创了语文教学的新时期,适应新时期时展的要求,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创新激发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更加广阔的学习思路。

二、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学的建议

一种新事物的出现,并不会一帆风顺,同样,新教材的从出现到被大家接受也需要一个探索和完善的长期过程。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比之于以前的语文教材,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现提出苏教版教材的教学建议。

1.自主选择,果断取舍

苏教版教材的内容相比于以前可谓更为丰富多彩。有些教师看到每个专题每个板块的内容都很好,而且考虑到学生的阅读量与一个人的总体语文素养是成正比的。因此,就不知道怎么对教材进行取舍。但是,无论从教学任务还是学习任务来看,几乎是无法全部选择的。因为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学课时也是有限的。所以。教师要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专题特点进行自主选择,对相关专题相关版块,要大胆取舍和整合。剩下的专题和内容可以留给学生作为课后阅读作业来完成。

2.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本选择已经突破了以前高中教材的单元性类别划分模式,而是以专题为大单位,以板块为小单位的结构编排。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对教材的文本进行类型的认定,再根绝不同类型的文本设定不同的教学策略,这不但可以解决教学时间的紧张,还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区别对待,重点突出。而对于那些具有很强副属性的文本,可以在具体的学习活动时,安排进去进行内容渗透,以完成教学任务。经典性文本采用精读教学,一般性文本则应该采用略读、速度的教学方法。

3.课上课下,互动学习

苏教版国标本高中语文教材的教学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在教学中,每个专题的每个板块都应该对学生的课外学习有明确的规定,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前预习、课下复习及课后体验活动相结合,进行一种互动性教学。

4.融会贯通,注重体验

苏教版教材的提出了的一个重要新教学方式就是“活动体验”。活动体验是引导学生围绕相关专题的文本内涵及学习要求而设定的,因此,体验活动的落实并能够与专题文本内容做到融会贯通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学习材料,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在体验中思考,在体验中探究,让学生通过体验融合进专题文本内涵的渗透,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三、总结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既然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自主选择性和灵活性空间,教师就应该树立正确的教材观,以创造性、自主性、个性化的进行有选择的处理教材文本内容,进行教材的二次解决和二次开发。把新教材本身赋予的职能利用在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开阔思维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黄丽君.避免“半死不活”,力求“动而不乱”――苏教版高中语文“活动体验课”的实施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7,(20).

[2]黄厚江.苏教版国标本高中语文新教材的基本特点及教学建议[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6,(2).

[3]陈善钊.理想主义的排萧――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教学心得[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8,(9).

[4]杨月娥.苏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研究[D],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