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完善自我

完善自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完善自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完善自我

完善自我范文第1篇

陈自鹏:天铁集团教委副主任、教研室主任、教研室中学英语专职教研员。

1980年,因为没能实现大学梦的陈自鹏,从静海师范学校分配到天铁一所初中校任教。尽管工作兢兢业业,但他还是很快就感到知识贫乏,一向成绩优异的他无比苦闷。每天学生放学后,他就一个人拿着书在教室里学习。1984年天铁开设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他再次满怀憧憬,燃起求学梦。

然而,由于天铁远离城市,当时买一本自考书、购一份自考资料、听一次辅导课,就得往返一千公里,其困难可想而知。在没有辅导,完全自学的情况下,他克服了数不清的难题,终于于1988年顺利通过了自学考试英语本科专业所有课程的考试,成为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最早的两名本科毕业生之一,并获得了学士学位。1999年又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中学英语特级教师。不仅如此,十几年间,他共发表各类文章100余篇,还完成了天津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并于2000年6月取得了教育学硕士学位。

在学校工作二十多年,无论是作普通教师,教务主任,副校长,还是教委副主任,他都是边管理、教学,边学习,并始终坚持高标准、创一流。谈起自学考试,陈自鹏说,自学考试不仅给人以知识和技能,还给人以能力,通过自学考试可以使人获得三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一是自学能力,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是研究能力,是一个人做好本职工作必备的素质;三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个人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归结,自学考试正是在这些方面塑造了人的品格。

故事之二视野会越来越宽广

王红广:热力厂职工,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

对他来讲,与其说自考是一种偶然,更不如说是一种必然。当同时进厂的好友拿下大学文凭,当一拨拨新分来的意气飞扬的大学生涌入岗位,当公司规定三年内办公室职工必须具备大专文凭的文件下发时,40岁的他于2004年年初毅然汇入高自考大军之中。

参加工作的前几年,曾有朋友劝他自考,因为有畏难情绪,并认为干好本职工作比什么都强,所以他并没有燃起再次学习提高的热情。天铁在发展,知识与技能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势在必行。不甘示弱的他暗下决心,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一定能做到。在自考过程中,基础不好是他遇到的最大难题。勤能补拙。每一门课程他必看一遍书,做一遍笔记,再托人在自考网上下载几套试题巩固,时间允许时,就再看一遍书,临考前两天浏览笔记。天道酬勤。说到这一点,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他说,夜里灯下苦读,星期天干完活捧起书,充实自己的同时,拜读古今名著,从中体会中外大师的睿智,世界越来越多彩,一切烦心事随之而去。他取得了四次参考,报九门过八门的好成绩。付出与收获并存,在他的努力下,自考路愈走愈宽。

故事之三做什么事情都得坚持

张敬东:炼钢厂职工,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生。

几经周折,在一个小书店里我找到了他。在他朴实的外表下,难掩求学的一颗火热的心。他开门见山地说,他其实一直很羡慕读书人。小的时候,因为家庭现状使他不得不早早步入工作岗位。但上学一直是自己的梦想,读书一度成为他的一个心结。1991年,他终于有机会可以圆自己的梦,他选择了中文专业自考。但命运却在这时又给他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他没有报名的资格,三年中先后两次报名参考都被拒之门外。他不得不放下了,但是那颗向往学习的心却一直没有冷却。这种情况持续到1996年,高自考政策全面放开,他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最终他选择了法律专业,认为法律可能更实际一些。

该学习的时候在工作,该工作的时候他又在挤时间读书。他在调侃的语气中同时却流露出一分无奈。现在自考已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一种惯性。也许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自考学习方法,他很幸运,一路绿灯般考了下来。学习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意志,他由衷地感到,做什么事情都得坚持。

他说,每一个人的梦想其实有很多,痛苦也就来自于梦想与现实的距离。距离有多长,痛苦就有多大。不过我们是社会的人,就应当适应社会,现在自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我就要努力,不想让它成为遗憾。结果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

天铁自考:怎一个热字了得

以上几位自考人的身份不同,所从事的职业有差别,选择自学路的出发点也是因人而异,因为不同的梦想让他们走上同一条并不平坦,充满艰辛的自学之路,他们的故事只是众多自考生的一个缩影,像他们这样执着于自考路上的职工在天铁还有许许多多。记者在12月1日报名现场发现,前来报名的人是络绎不绝,几张小小的报名桌前早已是被围得水泄不通。现场的工作人说,从报名之日起本周内每天人数都不会少。有资料显示:目前,天铁考区已开设19个专科专业,20个本科专业,在籍考生5千人,平均每次参加考试人数约1千六百人,370名考生取得了专科毕业证书,70多名考生取得了本科毕业证书,部分考生还被授予了学士学位。这种现象又岂止是一个热字能加以解读的。是什么原因让自考备受大家的青睐,成为众多人的选择呢?

一是工作的需要。如:公司近期开展的CIMS工程,公司高烧焦拟全部实现信息化管理。对于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来说,这也是一项向高新技术迈进的全新挑战,工作人员受自身知识结构的限制,只能是边工作边学习边实践,充分伸展自己的知识触角。据了解,在烧结厂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煅炼了一批这样的人才,在众多项目中,他们放弃了成批购进的捷径,进而自己设计开发软件,不仅为厂节约了成本,并且也使一部分人迅速成为信息化建设中的中坚力量,提升了自己,并从中实现了个人的价值。

二是满足个人的需要,包括为了一张文凭。天铁虽然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的职工子女通过高考走出去,获取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机会。但是,还是会有一部分人不能这么幸运,他们或者进入厂办职业学校或者通过相应部门的培训,直接步入工作岗位。近几年,随着天铁发展步伐的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应用于生产以及每年大批量在校本科毕业生的涌入无形中对他们构成了很大压力。选择自考不仅可以扩大知识面增加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可以取得学历的考试,可以满足评职称和增加工资的需要。小王参加工作近十年,眼看着高级职称评聘的时间临近,只有大专学历的他很快就加入了自考的行列,因为非本科学历者不得参评高级职称。小王表示,通过学习,不仅可以参评了,而且还可以增加收入,何乐而不为呢。其实类似小王这样状况的人不在少数。

三是充实自己。李姐今年近40岁了,她的儿子就快要参加高考了,她于近日也拿起来法律的自学书籍。她说,我这么大岁数了,学习不是想拿文凭,只是通过学习,可以使自己变得很充实,不再去想一些无谓的东西,心也静下来。她笑着说,儿子大学毕业那一年自己也就要毕业了。

另外,自考还以其没有门槛限制,时间弹性大,费用低,难度虽高文凭够硬最受自考生的欢迎。但我们也不可否认,自学中也存在跟风现象,辨证地来看,只要参与就会有收获,无论出于哪一种目的。

思考:理性看待自考热

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应该看到,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一个人无论他的学历有多高,一次性的学习已很难满足其终身的需要。因而,自学考试也由追求学历逐步演变为自我“充电”,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通过学思结合,认识自己,反思什么是自己真正的需要,进而增强理性。同时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达到学以致用,在工作实践中,检验学习的效果和方向,让自考真正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终身学习的有效平台。

天铁自考设立于1984年,是惟一一个远离市区实施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考区。为企业职工接受教育和深造提供了便利。经过20多年的发展,自考赢得了天津市自考办的认可和厂广大职工信任、支持。公司领导从以人为本,科技兴厂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到了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把高自考工作当作是现代企业职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重视,进一步激发了职工的积极性,广大考生把参加高自考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途径。高自考毕业生也在公司实现了自己人生价值,在岗位上发挥出其积极作用。

对于自考热中出现的种种功利性或非功利性的现象,记者认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一个人在日常工作中,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全才,由于受所学专业的制约,就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深造,改善知识结构。同时,功利性和非功利性有时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单纯为了拿本或者评职称等,但是他们在拿本的过程中无形中也长了本事。无论出于哪一种目的,自考做为一种社会现象,我们应该树立理性观念,客观地去看待。自考办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这种理性就是要求自考人在慎重思考后对所学专业做出的理性选择,而不是一味地跟风。

完善自我范文第2篇

我国古代便有天时地利人和之说,讲的就是环境给我们的帮助,人生也是如此,我们要完善利用环境,接受环境的熏陶,不断完善自我,慢慢地我们的人生便能散发出独特美丽的芬香。

对于优越的环境,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充分的接受环境的熏陶,这是一种能力,在《红楼梦》中有一段“香菱学诗“其中香菱就非常会利用优越的环境完善自己,香菱命运悲惨,幼年时便坏人拐卖,并且受尽折磨,但她从未向命运低头,仍然热爱生活,她喜欢诗词,终于有了机会与林黛玉等才女生活一段时间,如此优越的环境,于是香菱很快便拜了黛玉为师学习诗文,林黛玉教的非常到位,先让她背诗,那时候香菱真可谓是手不释卷,废寝忘食,最终超额完成任务,开始学习作诗,她更是努力,连梦中都在念着诗句,经过不断尝试后,终于在诗文方面有所成就,这是非常难得的,但是香菱却可以很好的利用环境,接受熏陶,认真努力之后有所成就,也在她悲惨的一生中添上最为绚丽的一笔。

接受环境熏陶,完善自己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意境,环境的好坏,并不能左右我们的人生,只有善于利用环境,完善自己,最后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出彩。

完善自我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新课程 自我评价 主体发展

自我评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评价方式,是人的自我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我评价不但具有独特的自我功能,促进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极大地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但长期以来,学生评价大多以他评为主,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在这种被动接受评价的过程中,评价者与被评者扮演的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色,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大都持冷漠、应付、对立、讨厌、拒绝或者害怕、恐惧、逃避的态度,甚至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不但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甚至连学习、生活的勇气也在评价中丧失。新课程倡导学生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是教育过程逐步迈向民主化、人性化发展进程的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评价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我们应有的评价观。基于以上认识,我对如何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进行了思考与尝试。

一、赏识激励是自我评价的源泉

教师要细心地发现并赏识学生学业的各方面优点,坚持不懈地为学生的每一个微小进步加油,使学生从每一步前进中感受到克服困难、超越他人、战胜自我的愉悦。而且要让学生通过正确的自我评价,制订符合自身实际的近期目标,然后以此为参照,为自己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加油。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固然重要,但如果自己对自己的学习都不能给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那么这样的学习是在为别人学习,而不是为自己学习。这样不但教师能用发展与欣赏的眼光来激励学生,而且学生会赏识评价自己,这是学习不竭的源泉与动力。

二、因材施教是自我评价的需要

承认学生发展差异,还允许学生制定富有个性化的自我评价目标,实行分项等级自我评价。如: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中的某一项作为自我评价的选项,并以此作为单元学业成绩。让每个学生都展示自己的爱好与特长,充分张扬个性,从而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培养与发展,以期收到教学的整体效益。

三、多元动态是自我评价的策略

我们要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充分运用多元动态的自我评价方法。

比如:让学生对自己的每天作业进行多元评价。先为自己设计一份“作业自我评价表”,可以用优、良、合格记录正确程度,用a、b、c记录书写整洁度,用十分制记录作业速度,用记课堂和作业中表现出的思维敏捷和创新性,还可记录自己在平时学习中参与语文性质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如在各级刊物上发表作品,在校内外其它语文性活动中的表现情况等。同时评价方式还应动态化,笔试、口试、实践操作、日常观察要相结合。评价主体要互动,可采用自评与他评(同伴评、师评、家长评)相结合。如背诵、复述、说话、简答等内容的验收,就可以采取学生自测、互测的方法。首先,学生根据班级下发的测验标准进行自行测试,认为自己检测过关后到小组内参加组内测试,然后方可进入教师抽检的行列,最后,自己为自己的整个过程打分。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评价目标为自己写赏识性、反思性评语。

这样,在检测过程中人人都是检测者,又都是被检测者,学生将检测当作学习的过程,从中品尝到乐趣,主体学习的能力也得到提高,自我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反馈调节是自我评价的动力

反馈调节即倡导教师、学生、家长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讨论、辩论等沟通方式,将评价结果以具有建设性的方式反馈给被评价者,或被评价者进行自我反馈,达到改进提高的目的。

如期中考试或一个阶段后针对自己这一阶段的学习可以作总结性反思,内容如下:(1)这段时间以来,是否大胆发言?是否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动手操作,是否积极思考问题?(2)这段时间作业完成情况如何?(3)在和同学交流中,你有什么收获?举两个例子。(4)本阶段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解决得怎么样?举两个例子。(5)你预测的目标和你的实际相差多少?谈谈你的想法。教师和家长也可参与学生各项自我评价目标的制订与阶段总结,并通过分析指导提出改进计划,不断帮助其修正改进,促进学生发展,使自我评价管理全程化,做到既看中结果又重视过程。这样,将评价活动变成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在相互沟通协商中增进双方的了解,易于形成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这将有助于教师和家长在学生自我评价过程中有效地对学生的发展进行监控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改进、获得发展。

叶圣陶指出:“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使学生具有自评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即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和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检测、自我反思,作出正确的评价,促进自己的学习。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学的理念。学生自评与自我反思有效促进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使学生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参考文献:

完善自我范文第4篇

一、教师要有良好的形象

教师的仪表向学生无声地传播着文明,暗示着对人生的追求,对真善美的认识,对生活的热爱。老师的语言,应该达到具有无穷魅力的艺术境界,特别是文明礼貌用语的恰当使用,会让学生感觉到你的善解人意、亲切友好,便把你当成知心朋友。老师的行为。对学生也是无声的命令。古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可能引起学生内心很大的波澜。特别是现在的学生正处在一种“热衷效仿”的年龄,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这表明,教师不仅要有外在的美,更重要的是要有内在的人格美。良好的形象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教师要有全新的思想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文盲”一词不仅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还指不能更新自己观念的人。作为教师。面对新时代的学生。面对新课程的挑战,面对家长、社会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应该与时俱进,做一个有新思想的人。而作为新一代的教师,更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升级教学理念。

我们更要懂得高效课堂的理念。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课堂,用好、用足40分钟,把最好的知识信息通过最快捷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把最有效的方法通过通俗的讲解教给学生。减轻学生的负担,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自信留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这就是素质教育,这才是高效课堂。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努力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三、教师要有过硬的本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如果把老师比作蜡烛,那么老师要照亮别人,他自己身上必须要先有光亮;同样,要点燃别人的思想火花,自己心中必须要先有火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研状态下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研能力。

四、教师要有博爱的胸怀

做教师,更要做人师。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更要有高尚的人格,博爱的胸怀。管如严父,爱如慈母,亲如朋友,扮演好了这三重角色,学生对你的崇敬之情就会油然而生。我们一定是以爱点燃爱,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

完善自我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道德、人格修养、专业发展、终身学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区域,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于教师素质的高低。学校的发展依赖于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质的、内在的发展,教师自身修养的提高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是一个学校,一个国家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一、职业道德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所必备的、起码的道德标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每一个从师范大学毕业的教师曾经的校训。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必备的道德标准,大体上包括正己、爱生、敬业、奉献、为人师表等要素。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应当是真诚的、持久的、发自肺腑的;教师的“为人师表”是重要的职业道德标准,在一定意义上,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在学生身上,往往可以看到教师的影子。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应该通过一定的制度和守则加以强化,通过对教师的“养成教育”使之形成为教师的习惯,习惯成自然。

1、教师应具有道德意识的先进性。按社会上的职业分工,每种职业都有其相关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应该代表着一个民族在某个社会历史时期的社会公民道德的最高水准。这就是其道德意识的先进性,这是由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的。教师的历史性职责就是培养使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代代新人,而这一代代新人能否成为社会发展的可靠的人力资源,除社会、家庭影响因素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书育人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表率作用,取决于教师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潜移默化的影响。

2、教师的职业道德内容是广泛的。教师的职业道德在教师自身的品位、格调上,有着多方面的做人的标准,包括教师的人生理想、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责任、人生态度、人生修养、人生境界,简言之就是教师的人生哲学。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生活在富裕,这些积极的方面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现今的教师对"人生哲学"的思考淡漠了,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裹挟下,被经济利益驱使着,增加了几分“浮躁”和“浅薄”,少了几分“执着”和“深沉”。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静下心从人生哲学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和感悟职业道德的广泛内容。

3、教师应意识到职业道德的社会性。教师的职业道德借助于学生和家长辐射到社会,从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当我们的物质文明水平不断提高的时候,精神文明如何同步发展,决定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教育。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完美的统一,它体现为教师的师德、师能、师风相统一的综合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靠简单的行为模仿是学不到的,在这个意义上,榜样的力量虽可以说是无穷的,但事实上榜样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必须要经过先内化、再外化的过程,从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二、教师的人格修养

所谓人格,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身的言、行、情、态等所表现出的为人的品位和格调。所谓教师人格,则是教师作为教育职业活动的主体,在其职业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优良的情感态度、合理的智能结构、稳定的道德意识和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

作为社会的人,不能不讲共性、社会性,特别是面对21世纪,合作和共处已成为时代性特征。但是,一个符合时代精神的人,不仅需要共性,而且需要个性。“千人一面”的社会,“千人一面”的教育是不会有活力的。作为一名教师,既需要有“敬业”、“贡献”等共性品质,同时也需要个性。而教师要成为个性化的教师,这就需要“人格”的支撑。

教师要想形成良好的人格修养,首先要形成优良的情感态度,能够容人、容事、容误会、容委屈,有一种热情、开朗、豁达、合群的性格;要有对压力的不屈不饶的坚强意志;要有一副微笑的面孔;有抛弃一切烦恼的能力;永远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即一种积极的、向上的、乐观的、发展的精神状态。有了优良的情感态度,就可以提升自己的生活境界。

教师要想形成良好的人格修养,其次要形成合理的智能结构。就教师职业而言,一是专业化成长,二是丰厚的人文底蕴。所谓专业化成长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指在自己所教的学科领域内,达到尽可能高的造诣。例如,一个物理教师要站在高等物理的高度来驾驭中学物理的内容,要有熟练的动手能力,要有深入浅出的诠释能力。另一方面是指每个教师都要潜心钻研教学,提高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从现代教育理念、学生心理和学习心理规律出发,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所谓丰厚的人文底蕴则是指,教师要具有尽量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具有较强的社会敏感性,对于国际、国内、政治、时事、历史、文学、艺术、宗教等都应广泛涉猎或略知一二。一个期望享受职业和事业的教师应朝着"教育专家+杂家"的方向努力。再次,要有稳定的道德意识。 要有抗干扰、抗诱惑能力,稳定地把握自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稳定的道德意识体现为教师的风度、风气、风范、作风。这是教师内化的道德意识于外在行为上的体现。

不难看出,教师人格已远远超出了教师一般职业道德的范畴,它不仅包含师德,也包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包括了政治立场和态度、法纪观念、学识风范和行为,并将社会上普遍需要的这些优良品格、思想、情操、才学、气质等集于一身,在教书育人中展现出来。

在了解了教师人格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我们便可以从“人格”的角度来追求教师的修养境界。

教师的职业境界应成为经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经师是指,教师要像传教士布道一样,严肃、严谨、严格地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做一个不“误人子弟”的、充分合格的教师。

教师的专业境界应成为能师。所谓能师,就是具有教育智慧的专家型、研究型的教师。能师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有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风格,有出色的教学效果,有对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探索。

教师的事业境界应成为人师。这是教师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古人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人师以自身人格的魅力塑造学生的人格,以自己的德、才、情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终生受益的影响和感化。这种境界也是教师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享受境界。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

1、中学教师专业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要素。目前我国中学教师专业化的水平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师的学科教育学理论准备不足;专业知识不够完整,存在知识缺陷;教师实践新课程的专业能力面临挑战;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操守不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自主发展的专业化程度较低等。这些问题在很多教师身上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因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既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中学教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现专业化的机遇。对于新课程的教育教学来说,学科教育学专业理论知识及其实践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结”,教师必须将其打开,才能真正与新课程同步成长。教师必须从观念、素质和方法各个层面作出战略性调适,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教育教学获得实践的探讨,来拓展自己的知识、能力并改善它们的结构,提高学科知识、专业化水平。

2、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和重要内涵

(1)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利益,教师发展的需求是确定学校发展目标的基本依据。

当前,世界很多国家都把教师专业化作为教育改革,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教师专业发展则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中小学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场所。是教师持续不断发展的理想地方。学校在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了发展。美国霍姆斯小组在《明天的教师》中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使学校成为教师工作和学习的好地方。”“我们的目标是把我们未来教师进行学习的大学,引入到他们从事实际工作的学校。学校和大学一样也是教师的学习的场所”。所以学校在为教师安排任务的同时,还应为他们提供发展的机会。

学校发展的明显标志是其“产品”质量的提高,即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然而,学生的发展是以教师发展为前提的,只有教师发展了,学生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学校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且对教师发展给以高度关注和促进是学校达成优异教育的保证。

(2)教师专业特长的发展,是学校形成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军,一所学校的特色,往往来自这个学校的特长教师,以及他们的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与升华。有的学校因为有一些书法爱好教师,因此在书法教学上形成一定的特色。有的学校因为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富有教育、教学特色的教师,而形成了学校的特色。所以说,学校特色依赖特长教师,特长教师支撑着学校特色。而特色教师从那里来,那就需要学校创造一个有利于教师发展的环境,形成一个有助于发展特长的教师群体,各科教师把大家的长处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经过长期的研究、筛选、重新优化组合,就能成功培育和提炼出根植于本校教师的教育经验,形成并完善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只有是达到了学校于教师良性互动发展的学校,才能使在这样的学校中就读的学生真正能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才能形成学校核心竞争力达到特色学校的理想境界。

四、教师自身修养和自我完善的途径――学习,学习,再学习

当前,我国中学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学习,甚至是不学习。相当大比例的教师不读书、不看报。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不了解新世纪国际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动向,不了解教育政策、教育形势和教育改革的趋势。从客观上讲,我国中学教师的教学工作和非教学活动负担沉重,特别是在中考、高考“两根指挥棒”的禁锢下,教师们提心吊胆地守着自己施教的学科教学,生怕把不好关,考不出好成绩。从幼儿园大班开始,直至小学、初中、高中,老师们辛苦,学生们受苦。于是,“没有时间”成了不学习的"堂而皇之"的理由,这种恶性循环导致老师们本来就不丰厚的底蕴更加薄弱。所以,有必要在中小学教师中大兴学习之风,要千方百计地把教师们从非教学活动中解放出来,促其学习,把精力用在潜心钻研教学上。身为教师,我们应该懂得学习是自身修养和自我完善的一把金钥匙,是教师走上终身学习之路、走进学习化社会的唯一途径。

学什么?中学教师的学习要突出目的性和针对性。首先,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和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政策;其次,要扫科盲,要使老师具有最起码的有关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简史,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前沿领域;再次,有关人文科学的广泛领域的涉猎,如政治、历史、传统文化、文学、艺术等,以扩大中学教师的知识拥有面;最后,要倡导教师们学一点哲学,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