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维护管理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从摊铺机械、摊铺过程和压实机械、压实过程的实践中,阐述了影响沥青砼路面平整度的因素。
关键词
沥青砼路面平整度摊铺压实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公路的迅猛发展,公路行车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平整度反映了公路通车后的整体效果,体现公路的使用品质,是行车环境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控制沥青砼路面的平整度成为施工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1摊铺机械
1.1基准钢丝及装置
施工中一般采用“走钢丝”的基准控制方法,可以较好的控制平整度。下面层施工前,先要张拉好基准线(2~3mm钢丝绳),然后设好各桩(直线段桩距10m、弯道处5m),根据测量的挂线高度确定各桩位钢丝的高度,测量不准,量线失误或拉力不够钢丝下挠等都会反映到摊铺路段上,造成路面波浪状起伏,影响路面平整度。
1.2摊铺机熨平板加热及平直度的调整
摊铺前,如果熨平板加热不均匀,摊铺时会造成温度较高的混合料与温度较低的熨平板粘结,使得摊铺层面出现拉毛、小坑洞等不规则的凹凸不平,从而影响整个公路的平整度。因此,摊铺机开工前熨平板温度必须提前0.5-1h预热到100℃。
摊铺前还应认真检查熨平板的平直度,若有正拱或反拱现象,则必须调整撑拉熨平板的拉杆长度,使熨平板下表面同属一坡度,以确保路面横向平整度。
1.3摊铺速度的影响
摊铺机摊铺时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机,摊铺速度宜控制在2-6m/min的范围内,对改性沥青混合料及SMA混合料宜放慢至1-3m/min。摊铺速度过快,易造成摊铺层表面的粗颗粒在熨平板下沿摊铺方向滑动,使表面粗颗粒后方出现小坑小空洞,从而影响面层平整度和预压密实度。
2压路机
路面平整好坏的关键在摊铺机,但与压路机的碾压也密不可分。合理的碾压工艺与正确的碾压操作是保证路面平整度的重要手段。
2.1碾压方式及碾压速度的控制
碾压沥青混合料应采用组合碾压的方式,初压时首先采用双钢轮压路机,碾压2遍,速度为1.5~2km/h;复压紧接在初压后进行,应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碾压4~5遍,速度为3.5~4.5km/h;终压采用双钢轮压路机,碾压2遍,速度为2.5~3.5km/h。碾压时,应注意碾压路线和方向不得突然改变,以免使混合料产生推移或开裂。碾压区的长度应大体固定,两端的折返位置应随摊铺机前进而推进,横向不得在相同的断面上。
2.2碾压温度的控制
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控制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现场应有专人负责对来料车、摊铺后、碾压前、碾压中及碾压终了的温度进行测试。碾压应在混合料较高温度下进行最为有利,一般情况下开始碾压的混合料内部温度不低于135℃,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不低于70℃。温度相对较高容易提高路面的平整度与压实度,温度偏低导致沥青混合料颗粒间摩擦阻力加大,使沥青面层压实度不均匀,且容易形成局部松散和发裂,影响路面平整度。
2.3压路机使用中注意的问题
轮胎压路机使用时,应注意检查各个轮胎的新旧程度和轮胎压力,必须做到新旧一致、压力相等。否则轮胎软硬不一,在碾压过程中会形成轮迹,使沥青面层横向平整度超标。钢轮压路机应装雾状喷水装置以防混合料粘轮,轮胎压路机应有专人负责用1∶3的油水混合液喷洒轮胎表面(严禁刷柴油),防止碾压时将沥青混合料粘起造成路面不平整。
3摊铺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3.1沥青拌和站的生产能力必须与摊铺机的摊铺能力相匹配
首先要保证摊铺机连续、均匀、不间断作业。若在低温季节施工,如供料不及时,摊铺机待料时间过长,混合料温度下降会引起局部不平整,而且自动找平系统在每次启动后,需行驶5~8m后才能恢复正常,因此切忌摊铺机中途停机。加强拌和站管理,保证连续供料,运行中途不停机加油,操作手轮换休息等办法,做到每天早晨开机,晚上收工关机,中途力争不停机,以确保路面摊铺作业连续不间断。
3.2运输车辆与摊铺机的配合
摊铺作业时,常因运输车辆操作不熟练而与摊铺机配合不协调,使混合料洒落在摊铺机行走履带前,如不及时清除会使摊铺机左右晃动,造成自动调平系统工作仰角发生变化,影响路面平整度。因此,必须专人负责指挥倒车,严禁运料车撞击摊铺机。
3.3施工缝的处理
沥青路面施工缝处理的好坏对平整度有一定的影响,往往连续摊铺路段平整度较好,而接缝处的一个点数据较差。因此,接缝水平是制约平整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处理好接缝的关键是要舍得切除接头,用3m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以摊铺层面直尺脱离点为界限,以切割机切缝挖除。新铺接缝处采用斜向碾压法,适当结合人工找平,可消除接缝处的不平整,使前后两路段平顺衔接。
第一,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工程中,机电设备维护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也是现代化公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通过有效的规模发展,才能不断满足汽车数量增多带来的需求。如果能够有效保证高速公路的良好交通环境,使其运营得到有效保证,就应该充分重视机电管理工作。所以,应该特别重视机电系统设施的维护和维修工作。第二,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由于大量地使用了精密电子元器件,其整体技术含量较高,同时还存在使用寿命有限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另外,不同的高速公路之间存在环境差异性,所以,不应该忽视设备的运行环境,其中包括人为维护以及自然环境方面的内容,在进行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过程中,应该保证机电系统效能的充分发挥。
二、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维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根据本人的工作经验,高速公路机电维护维修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有:第一,存在赶工期和评价标准不统一的问题。首先,对高速公路的交竣工验收来说,路面工程是运营管理单位的重点工作内容,所以,考虑到土建工程的进度,机电设备施工工期普遍比较短,这样就会出现赶工期的问题,造成了对后期运营工作的不良影响,给后续维护带来麻烦。公路养护方面,主要项目是路面的养护,并没有把机电工程作为重点,这样容易忽视机电工程的维护和保养,对于非关键的机电设备问题多是采用能拖就拖的态度。其次,施工过程中,有的时候特别注重工程质量问题,有的时候又特别注重后期如何有效合理分配养护资源,缺少统一的标准,所以应该建立有效的工程整体评价体系。第二,高速公路企业普遍的传统管理体制,不利于当代高速公路的运营发展。这是由于高速公特定的历史原因、系统技术、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原因所造成。现行分散的运作模式,是各个分公司通过各自的设备维护管理体制进行,其架构体系则是包括分公司的现场维护以及区域的技术支撑层面,可以看出,在初期的高速公路运营阶段,能够有效开展业务,但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这种运营架构就不能够满足系统设备运行时间延长的需求,随着机电工程缺陷责任期和相关设备保修期的到期,需要更为专业和更多的人力资源进行维护,这就出现了人员闲置、成本增加、整体效率下降的问题,值得关注。第三,存在不重视高速公路机电安全问题。有些管理人员简单地认为,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不会造成人员伤害,或者在施工过程中责任心不强等因素,将导致施工设计考虑不全面造成施工建设的安全隐患,这样都成为机电系统运行安全的潜在问题。
三、解决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养护工作的措施
第一,积极开展相关高速公路机电维护方面的信息共享,保证技术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尽量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应该结合高速公路机电维护部门的长期战略目标计划,充分利用好技术资源优势,管理好相对集中的隧道机电系统,应该努力创新,发展能够适应当前的自主维护模式,满足整体运营要求,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明确人员职责划分,不断优化相应的运作流程,积极推行信息化管理工作,可以有针对性地积极筹建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信息化管理队伍,充分发挥现场维护以及区域管理的技术力量,保证能够无区域化的技术共享。第二,应该把专业化的养护管理应用到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中,及时有效排除故障,这样能有效预防机电系统故障,能保证系统较长时间的稳定运行,在此过程中,可以积极有效地借助专业公司的技术能力和资源。第三,有效实施养护系统评价标准。通过整体性的评价体系,能够满足其中单个评价指标的要求,使得相关项目达到要求,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反馈,能便于相关部门和人员所接收。在设立养护系统评价标准过程中,应该注意2方面的内容:(1)进行有效评价的对象是在正常应用中的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一定要从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功能出发,明确评价目标,包括高速公路的安全性能、运行效率、经济效率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通过合理有效的体系构建,能够针对机电工程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和探讨,并且有针对性地实施科学管理,保证有效提高机电设备的使用率。能有效评价设备的缺陷条件、在用状态以及功能影响,发现并积极解决问题;(2)有效的评价一定要考虑到社会环境影响、技术评价以及社会经济评级3方面的体系结构。第四,公路运营企业自有维修队伍的建设应该进一步加强。首先,应该保证运营企业自身具有维修队伍,并能在机电设备的建设期、验收期进行有效的跟进,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工程师能有效掌握机电系统的施工线路、防雷设置等基础问题,能掌握图纸中涉及到各个部分内容,这样有利于后期维护工作。对于验收期来说,应该严格根据图纸、合同以及设备合格证等,进行验收,应该切实掌握必要的系统构架以及设备功能和特点;在设备保修期以及系统缺陷责任期中,应该向相关的技术人员虚心请教,并能做好工作笔记,针对特定的问题进行分析,提高自身的问题解决能力。相关的维修队伍应该熟悉整个施工过程。其次,在进行具体的机电维护工作中,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较为准确分析出现的问题,保障有效进行设备的维修工作。第五,应该进一步加强机电设备的更新改造。应该积极采用操作方便、安全性高、技术先进的新型设备,积极推进设备改造,有效地通过局部改进来保证更高的性能。第六,应该进一步强化设备维护检修制度,在设备使用书的基础上,落实好维护管理制度的具体要求,应该建立设备运行档案,有效参考零部件使用寿命来制定相关的检修制度,这样能够把设备故障控制在萌芽阶段。考虑到机电设备检修具有一定特殊性,应该充分重视相应的计划检修和现场检修环节。针对计划检修来说,主要是一种预防性的检修过程,能够有效保证设备性能完好;对于现场检修来说,主要是靠值班人员发现的问题而进行检修,属于被动的检修。可以看出,充分重视检修规划是管理工作的重点。
四、结语
1.1临床护理知识和专业技术的飞速提升
给我们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考验,除了繁忙的工作、家庭生活的照顾,还要勤奋学习,更新知识,处好护患关系,作到"零"距离,才能跟上医学新科技的步伐。作为护士长是科室的领导核心,不仅要有过硬的临床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心理学及其它学科,带动护理工作人员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丰富更新理论知识和技能,来服务于临床的护理工作,"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1.2护理管理者应注重人性化关怀
关注护士心态超负荷的工作量、护理人员缺编严重,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而且常常需要倒班,打乱了正常生活节奏与规律,易引起生理疲劳;再是还要承受来自社会上对护理工作的偏见。作为医院的护理管理者,应努力为护士们创建温馨的组织氛围,更重要的是创造一个和谐的医护工作团队,其次来自医院领导的尊重、信任与关心,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和其他时间组织护士们参加各种娱乐活动,通过组织活动,使管理者与护士、医护、护护之间增加沟通与交流,建立更为融洽的良好关系,增强团队精神,减轻医护人员心身压力,使其增强组织归属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工作中。
1.3观察护士在工作中的特点
进行搭配分工在与她们工作、生活的日常接触中,对她们的一言一行进行观察,包括对她们的性格、特点、脾气、工作行为、处事方式等,然后因人而异进行管理。在工作中扬长避短,对有能力及责任心强,但不善言辞的护士,可将需重点护理的患者交给她们,对有经营头脑的护士,把科内成本核算等工作由这些护士帮忙兼任,对有演讲、文艺、体育等爱好者,应鼓励她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医院工会组织的活动,即提高科室集体荣誉,也活跃了医院的工作气氛。
1.4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工作方法
护士长是科室的领导核心,也是大家学习的表率,因此要掌握好工作方法,在繁忙琐碎的护理工作中,护士长的唠唠叨叨,这是护士最不愿意听到的,因此,要掌握适度,诚信待人;身先士卒,严于律己,带好头,严格护理规范,对责任心不强、违反护理操作规程者,绝不姑息,做到奖罚分明,一点也不能马虎。除此之外,护士在完成护理工作的同时,护士长适当让大家放松一下心情,如提个小问题等形式,让护士在紧张的护理工作中能有愉悦、和谐的氛围,更能激发她们的学习劲头和工作热情。
1.5从护士个体而言
学会乐观地面对挫折,即使地宣泄负面情绪,面对困难与挫折、繁琐的服务性工作,作为护理工作者,要学会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看待这些问题,,当工作不被人理解时可找同事、朋友或亲人倾诉,同时更好地缓解自己的职业压力,多了解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努力培养自己的职业情感,让自己在工作中找乐趣。
2.效果
2.1减轻护士压力
每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放松、和谐、心情愉快的工作环境,相反,会使人身心疲惫,工作压抑,较易出现差错、事故的发生。人性化的护理管理,会增加团队精神和凝聚力,更激发护士们的积极性、更能发挥她们的潜能和勤奋学习、工作热情,保证医护质量,服务于社会。
2.2提高护理质量
让患者满意,是我们每一位护士的心声。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直接与护士工作态度密切相关的,笔者所在医院,坚持每月对科室进行考核评分,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更改。同时每日坚持晨间的提问和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在人性化服务的基础上,做到让患者更满意、更放心。
2.3护士工作的动力
严谨的管理水平、提供再深造的机会、患者对工作满意度的提升和肯定,使我们的工作就会更有信心,成就感更明显,更感觉到我们工作所存在价值和使命感,服务于社会更有动力。
3.结语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急诊抢救留观患者3978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该组抢救患者799例,普通留观患者3179例,其中男2247例,女1731例。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急诊抢救留观患者3457例为观察组,采用4R危机管理理论方法,该组抢救患者1179例,普通留观患者2278例,其中男2147例,女131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从4R危机管理理论的缩减、预备、反应、恢复4个阶段对风险管理问题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缩减阶段
重视护理安全评估的管理。对各类急诊患者实施特异性的安全评估,如对活动受限、体质瘦弱的患者使用Braden压疮危险评估表进行评估和监测,对危重患者进行早期预警评分,对易发生坠床、跌倒的患者采用相应的评估表对其高危因素进行评估和监测,旨在评估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负面情况。完善护理安全的相关制度,加强护理安全环境建设,保证各种护理仪器设备尤其是急救仪器设备的性能正常,在护理实践中不断改善护理组织系统。鼓励几近失误事件上报,通过总结分析,改善组织系统,杜绝类似不良事件再次发生。
1.2.2预备阶段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成立风险控制和检查小组,运用逻辑推理和分析方法预测风险发生的系数,发出预警信号,以提示护理人员采取风险对策,做好风险处理的准备,以最大限度地防止风险的发生。加强对科室护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做好与护理人员职称、岗位相适应的管理与培训:加强对新入院的年轻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组织安全知识培训课程,提高其操作技能水平;重视高年资护理人员的榜样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积极引导和教育低年资护理人员。
1.2.3反应阶段
按照三级补救的流程处理各种护理风险事件。三级补救流程是根据风险事件的严重程度,分为现场自救、现场他救和事后补救。实施三级补救的管理办法能够对风险事件作出及时地反应,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对事件补救。
1.2.4恢复阶段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尽量减少对护理人员的惩罚,以使其尽快地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护理系统的恢复,则通过根因分析法、鱼骨图等风险分析的方法对事件的起因进行深入发掘,找出组织管理内部的缺陷,并跟踪和监督后续的改进工作。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护理不良事件、护理投诉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服务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讨论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1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儿男47例,女28例,年龄0~4岁,平均年龄为(2.9±1.2)岁;观察组患儿男45例,女30例,年龄1~5岁,平均年龄为(3.4±1.1)岁。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传统的常规护理,医护人员需定时为患儿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注意保持病房的清新、安静、舒适,每日为患儿病房进行消毒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危险因素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危险因素分析
①社会因素:目前的医患关系紧张,医疗行业的风险也大大增加,大多数患者对疾病的基础知识缺乏一定的认识,随着时会各阶层对医护人员护理质量的提高,护患信任也逐渐下降。②护患关系:患儿由于其年龄小,对家属的依赖性强,同时儿科护理需要较强的技术性,工作繁重且护理压力较大,部分家属缺乏医学知识,对医护人员的护理要求过分苛刻,极易引发纠纷。③药物的使用:针对患儿的体质应谨慎使用药物剂量,尤其是对于利尿药类型的难以确定使用剂量,治疗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意外发生。不仅如此,患儿天生好动,床位的不确定性也很容易导致医护人员在查对时发生错误,增加了用药风险。④医护人员自身问题:一些医护人员缺乏一定的慎独精神和护理经验,在患儿治疗时没有做到及时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也没有给予及时的应急措施,很大程度上影响患儿的治疗。⑤意外危险:患儿年龄较小,很多组织发育尚不成熟,平衡力较差,好奇心较重且喜好模仿,不能很好的判断出环境中潜在的危险因素,易导致意外事件发生。
1.2.2护理防范措施
①加强危险因素的防范和管理: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流程,并有计划、有目标的实施。医护人员需加强自身的护理技能操作、专业知识、药物知识以及沟通能力。通过培养医护人员的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严格做好各项药物的检查、规范记录病例、仔细并精确测量体重,尽最大可能降低风险发生率。②正面指导:充分鼓励并理解医护人员,使医护人员意识到医疗卫生护理的高风险、高压力,规范自身的护理操作,提高护理质量。③健康指导:医护人员需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加强对患儿及家属的疾病知识宣传和讲解,提高治疗依从性,并讲解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安全性,从而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④加强医护人员专业素质:对儿科的医护人员应提高面试要求,避免操作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对在职的医护人员进行加强培训,并定期检验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鼓励医护人员多学习儿科心理学及营养学,提高患儿护理质量,建立护患信任。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危险事件发生率为2.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差异显著(P<0.05)。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