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专业技能论文

专业技能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专业技能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专业技能论文

专业技能论文范文第1篇

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传统模式教学中,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间隔,没有能够将其紧密结合起来,导致学生知识与技能素质未能得到协调发展。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中,开展一体化技能训练是突破上述困境的有效途径,其立足于教学大纲,着眼于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紧扣行业岗位技能标准与技能鉴定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分块整合,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提升综合能力。这一教学模式不仅体现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发展,而且与行业发展、人才需求结合更为紧密,有助于中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无缝对接”。

2.一体化技能训练模式的设计理念

开展电子应用专业技能训练一体化模式的研究,首先要对本专业未来就业行业、领域的人才需求进行充分调研,了解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岗位的任务、技能要求以及所需掌握的知识等方面状况,将其细分为电子整机装配、维修电工以及家电维修等不同的培养方向。其次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设置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专项技能以及综合技能等三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要求,编写教学计划与方案,组织开展教学训练活动。另外,还要对学生的知识点掌握以及技能训练要求等方面进行评估,对教学成效开展检验。

3.一体化技能训练模式的实施要点

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一体化技能训练模式的运用中,教师要注重理念创新与过程优化,紧扣实施要点开展教学工作,重点要抓住“四个三”。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培养方向进行三个方面的细化,依据实际情况调整为电子整机装配、维修电工以及家电维修等三个不同侧重点的方向。其次,要对不同方向培养内容进行三个版块的划分,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版块、专项技能版块、综合技能版块。第三,要将一体化训练内容划分为三个不同的要求与层级,最基础的要求为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获得毕业的资格,第二个层面的要求为专业技能获得认可,取得专业技能证书,第三个层面的要求为培养专业岗位职业能力,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另外,教师在这一模式的运用中,要紧扣住“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互动反馈”这三个基本环节,这也是整个教学训练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项目引导是将技能训练的项目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以项目训练为载体开展教学训练。任务驱动是指教学中依据项目要求,将知识点掌握以及技能训练的目标要求细化为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将这样的学习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依靠自己的努力以及相互的合作去突破学习难点。互动反馈是指在整个教学训练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目标任务,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导与辅导,尤其是思维方式方面的点拨显得较为重要,并及时搜集学生在自主学习训练中的各类信息进行分析评估,从而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与调试”教学为例,笔者将教学训练项目设置为8个方面的学习任务:识读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选择元器件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依照电路图装配电路、分析直流稳压电路的工作过程与原理、电路的测试、装配制作直流稳压电路板、测试调试电路板、制作电路板的实际应用。整个教学训练的难点要点也在这一组学习任务中有效体现出来,笔者在课堂上向学生揭示出来,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相互协作,以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学生在不同学习任务的项目训练中,依据自己的独立思考、想和合作,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在“识读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任务中,学生对电路图原理的分析能力能够得到培养;在“选择元器件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任务中,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能力得到了有效训练;在“依照电路图装配电路”任务中,学生的焊接技术及其电路安装工艺等方面得到了训练与培养;在“分析直流稳压电路的工作过程与原理”任务中,学生对电子电路图识读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在“电路的测试”任务中,学生能够提高电路检测与分析的能力,熟练掌握各类电子仪表的运用;在“测试调试电路板”的任务中,学生调试与排除电路故障能力以及综合处理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在“制作电路板的实际应用”任务中,学生学以致用和改革创新的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培养。

4.一体化技能训练模式的显著优势

专业技能论文范文第2篇

为了提高学生竞赛成绩,学校成立了兴趣小组,有的学校甚至培养专门竞赛学生。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落实了专业知识培养目标,学生的能力不断提升,在竞赛中表现让人看到职业教育成果。设想如果学校培养的学生100%达到(60%达到也行)这一标准,那么职业教育不愁没有市场。兴趣小组培养模式有力培养了学生能力,借此引入专业教学模式研究。总结此模式就是1+1教学模式(此种模式针对现在中职教育在校2年提出,对于第3年未含在内)。学校在学生入校后第一年共同培养,主要达到培养学生认识和使用各种电子元器件,电路图识图、画图,电子产品装配,仪器仪表使用等基本职业能力。第二年针对竞赛项目及社会其它岗位需求方向,开设专门化课程。这期间仍有公共课程,如体育、德育类课程。仅在专门化课程中采用小班教学,原有教学班级根据学生兴趣分成若干小组进行专业教育及实训。这样做能有力的保证教师教学精力,更好的利用学校与社会资源。学生的学习变为自觉的任务化学习,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老师确定的任务。在条件成熟情况下,在兴趣小组基础上考虑建立社团,让学生兴趣做为发挥空间,学校提供场地与师资保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社团建设可以考虑专业设置与非专业社团相补充,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选择社团发展,发展学生个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从竞赛成效想到专业发展瓶颈

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已经具备了较系统的知识,有较强的操作能力,拥有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但在每次与其他省高手同台竞技会发现,学生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内地学校教学缺乏企业因素,目前学校的校企合作还没有深入到课堂,没有深入到知识体系中。

1.教学大纲企业知识不足

职业学校教学大纲指导性不足,尽管如些,教学大纲中缺乏企业岗位知识结构要求,很少罗列企业相关知识体系要求。

2.教师基础企业能力不够

学校教师85%是由高校到职校,很少有企业工作经验,尽管每年各级培训多次提倡到企业煅练,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少有落实,多是过眼云烟,参考见习为主。教师动手能力远不能达到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水准。

3.学校管理企业经验薄弱

学校教学管理尽管提倡5S管理,但落实程度,坚持时间,效果落实上都不能达到企业程度。一是没有必奖违罚的氛围,二是没有能上能下的机制,三是没有持之以恒的信心。

4.训练设备企业成分太少

学校教学实训设备更新速度慢,考察性价比原因很多设备都是教仪设备,除少部分与企业能同型号外,很难达到企业的标准。尽管有些设备是企业投资建设的,也跟不上企业变化,达不到企业运行标准。

三、从专业发展需求看我校存在的差距

1.技能竞赛转化为教学模式有待研究与实施

技能竞赛的指导老师,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用“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用“在做中学、在做中教、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训练参赛选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待于在日常教学中去落实,1+1教学模式能达到学生精细化培养目的,让学生都能达到标准要求。

2.学生竞赛成绩有待提高

虽然我校在专业技能培养上卓有成效,取得过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全国二等奖,这一项目是我校优势方向,学校一直重视学生基础能力培养。但在专业建设其它方向仍不全面,仅从技能竞赛方向来看,我校在机电一体化方向存在盲区,在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也存在标准上的差距。从竞赛过程细节来看,工艺需要规范,排障能力与分析能力有待加强,对新技术使用需要着力研究跟进。

3.教师教研水平有待提高

专业技能论文范文第3篇

1.1总结典型工作任务本文作者在院系建设中,参与了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本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是需求分析员、UI设计师、软件设计师、测试工程师、质量保障师、数据库管理员.通过在扬州天润电脑有限公司、扬州信息产业园等多家企业详细调研后,根据职业岗位工作过程总结出一系列典型工作任务:系统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与维护、用户界面设计、代码编写、软件测试、用户手册编写.

1.2开发学习领域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按工作步骤的实施过程展开顺序及需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到核心来开发学习领域.开发出如下学习领域,如图3所示.整个学习领域设计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酒店管理系统》、《网上书店》、《论坛系统》四个项目为主线,围绕着如何解决典型工作任务而展开.每个项目的开发任务中精巧的整合了抽象的开发技术,知识的应用性得到了突出,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创新意识,强化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4].

1.3学习领域的课时安排考虑学习领域学时分配时,遵循的原则是,工作任务中频率高的分配学时多,难度大的分配学时多.如表1所示。在此,《使用和Ajax技术的网上书店开发》和《基于Struts/Spring/Hibernate/Ajax的网上信息平台开发软件测试》属于难度稍大的课程,因此学时分配上是最多的.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及程序素养的养成,每个学年的课时分配也是逐年递增的.

1.4学习情境设计受篇幅所限,这里仅以《使用HTML和JavaScript的动态网站开发》为例说明学习情境的划分.如表2所示,这门课程设计了5个学习情境,符合了学习情境大于3的标准,让学生在重复和比较中掌握技能.前4个情境都是页面制作,属于同一范畴,按照难度逐步递增的特点进行设置.在这四个情境中完成的页面就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完全体现了网站开发的技能要求.第5个情境是一个完整网站的制作,将前四个情境的技能要点全部包含,是一个较复杂的工作过程。

1.5学习情境教学实施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的六步教学法进行教学实施.以“学习情境1:图文并茂的简单页面制作”为例进行说明.如表3所示.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频繁互动,学生独立决策,做出计划方案并实施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计划完成后,学生要自查并互查,这也是强化技能的一种方式.学生分组完成计划,关注工作的进度,可以加强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工作责任心.

2结束语

专业技能论文范文第4篇

在技能教学管理中,中专学校要不断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技能教学管理制度,只有这样,在管理中才有方向和依据。但制度的建立,必须要切实可行,可操作性要强。如管理人员的职责、教师的职责、实习室各种规章制度、教学质量多元评价体系、技能竞赛实施方案、各种竞赛奖励条例等。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笔者所在学校对现行的技能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全面修订、补充和完善,并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各专业系部积极配合,由实训处具体负责,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学习活动。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各种规章制度的内容和内涵,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服从管理,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努力学习,更好地完成学业,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2.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研究

笔者所在学校积极开展技能教学研究,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工作,各专业技能教学中形成了一系列适合本专业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模块教学法、生产任务法、流水作业法等等。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结合各专业特点和具体教学目标区别,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机械专业可以选择项目教学法和模块教学法,而服装专业可以选择生产任务法和流水作业法。

3.认真进行教学效果考查

对教师实行期中、期末教学检查。通过检查,全面、集中、及时地了解和评价阶段性教学工作状况。同时开展学生评教活动,主要对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教风师德、教学态度、教学内容及方法、教学改革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评教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聘、年度综合考核、教学评奖的重要依据记入教师教学档案。学生评教对教师增强工作责任心,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加强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增加学生课堂学习氛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教学管理部门了解教学情况、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供依据。

4.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

为了提高学校技能教学水平和学生技能考试的中、高级工合格率,笔者学校特别设立了技能教学奖励基金,对一学年达到指定技能教学目标的专业组及任课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对成绩突出的专业组,年终给予表彰。由于奖惩激励机制的目标明确,措施到位,极大地调动了各专业教师的工作热情。

专业技能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敏感度 跨文化意识 大学英语教学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无处不在,人们正经历者前所未有的广泛的深入的交流与合作。而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无疑成为最急需的人才之一。外语学习的目的恰恰是为了掌握一个阅读交际的工具,了解目的语国家的科技、经济、社会、政治、习俗等各个方面,并与该目的语国家的人们进行商务,外交文化交流。(张红玲,2003)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学研究者、外语教师都认识到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涉及文化教学,并且应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终极目标。

一、首先.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胡文仲,1999)而跨文化交际能力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往,使得交际目的得以成功实现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判标准通常为“有效”(“effectiveness”)和“恰当”(“appropriateness”)。“有效”指的是经过一定努力,在一定的时间内,成功实现既定目标,得到应有回报。“恰当”指在交际过程中双方认为重要的准则和规范,以及对他们之间关系的期望没有受到严重侵犯(Spitzberg,1991)。Wiseman(2002)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与来自于不同文化的人有效交流所需要的知识,动机和技能。知识方面既包括文化知识(本民族和外国的),也包括交际过程本身涉及的知识,还包括语言运用的相关知识。动机也可指代态度情感,指对待与自己文化背景不同的人采取的态度。偏见、成见以及民族中心论都是其表现。技能或行为层面往往指在交际语境中能够进行有效恰当的实际行为。陈国明(2007)认为交际技能力指的是能够使我们有效的与别人交流的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一位跨文化交际能力比较强的人应该具有一定的调适能力,懂得如何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下,运用各种不同的行为策略,己达到交流的目的。

二、那么如何来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笔者认为,应该从知识,动机和技能三个层面全方位的着手。

1、了解掌握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各种知识

知识层面包括很多内容具体来讲,首先,英语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并积累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胡文仲,1999)要想进行跨文化交流看,无论是本民族文化还是其他文化知识,我们都应该有所了解。文化是一个极其宽泛的概念,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信仰,道德,法律,艺术,习俗,信念,价值观念都是文化所涉及的范畴。而其中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胡文仲,1999),是解读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人们文化行为的一把钥匙。Nostrand(1985)认为文化的中心密码在于人类主要的价值观念,思维习惯,以及对人性,社会的普遍的看法其次,掌握相应的外语和语言学知识。在英语学习中,对英语语言相关知识要有所了解。词汇、句法都是成功的跨问化交流的前提。毕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是以外语运用能力为前提。除此之外,学生对交际的语境知识也应有一定的了解。

2、培养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意识

然而,仅仅向学生介绍文化事实不可能达到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理解的目的(Kramsch,1993)。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敏感度描述个人对待具有不同文化人们文化上和观点上的差异的反映(Bhawuk&BriSlin,l992)。M.J.Bennett(1999)提出跨文化名感性发展模式(A Deve1opmental Mode1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DMIS)。这一模式将跨文化敏感性发展过程分为2个阶段:民族中心主义阶段(The EthnoCen—tric Stage),和民族相对主义阶段(The Ethnore1ative Stage)。学习者从最初的否认文化差异的存在渐渐发展到接受文化差异,调整适应文化差异,到最后的完全融入各种文化,即从民族中心主义阶段到民族相对主义阶段。民族中心主义对跨文化交际影响很大,是造成不能达到成功跨文化交流的主要障碍。

wil1imaGrahmaus(1940)曾对这一概念作过比较详尽的解释。他认为民族中心主义是指某个民族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把本民族的文化当作对待其他民族文化的参照系,以本民族的文化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行为,把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隔离开来。那么教师应怎样培养学生积极的态度?首先,教师应认识到这种民族中心主义思想是普遍存在的,在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好奇心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他们的宽容接纳的态度。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分析文化差异的能力来树立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充分运用对比比较的方法从最初表面的文化现象上的差异(如习俗)渐渐深入到本质的文化(如价值观)差异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