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适合高中生看的书

适合高中生看的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适合高中生看的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适合高中生看的书

适合高中生看的书范文第1篇

理论为指导,关注学生内部动力的生成,形成课内和课外阅读场。同时,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高中年龄段的身心特点,提供适合其阅读的读物,让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高中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生;阅读;养成

打开一张高中语文试卷,除了语言文字运用和作文都是阅读类题目,而语言文字运用和作文的创作也需要以阅读为基础。没有好的语感,成语熟语和病句的正误就不容易判断;没有大量的阅读,作文就言之无物。可以说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重要途径。多阅读又能够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促进学生在充满个性、创造性的阅读中进行深层的精神体验。多阅读,对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领域,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实践,全面实现语文课程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明确目标,我们就能有的放矢。

一、确保阅读时间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教学要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教学,注重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给学生留出时间,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之中去进行阅读、去接受新知识。

每天中午有一个多小时,但是学生不是被大量学业所淹没,就是无所事事,抓住这一时间段,将是非常有效的。因为饭后,人最适宜的是休息,而读课外书成为一种休闲活动,有利于学习之余的放松。

每周一节课外阅读课,组织学生集体阅读,使学生有读书氛围,保证读书时间。在大学的图书馆中,为什么常常满座,就是因为图书馆既有大量书籍又有阅读氛围。

每天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占据半个小时,以巩固所学的阅读方法,真正使学生的阅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二、挖掘课外阅读资源

1、推介好书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几乎可以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高中生相较于儿童而言,认知力、理解力、判断力都有长足提高,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也不短增强,好书可以影响学生的一辈子,坏书也会引人误入歧途,高中生也会受到书中内容的吸引。学生手中也有不少书,看到新书,他们也很想看一看,也会去买。但是,社会上经常会有不健康的书充斥于市场,流行于学生之间。这就要求学生的阅读方向必须得到正确的引导,即使他们拿的是一本“坏书”,也要以此为反面教材加以指正。

(1)板报推荐好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提出,每周每月由家长、学生或老师向同学们推荐精品读物。这些图书有中外经典名着、故事、诗歌、科普读物、名人传记等;有传统精品,如中国四大名着等;也有热销图书,如韩寒、郭敬明作品等。

(2)课堂上介绍课外读物。学了《老人与海》,组织学生收看电影版《老人与海》,组织学生研讨“铁汉子”形象,拉近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距离。这种方式推荐图书,由于课内外有联系,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受学生欢迎。

(3)针对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学生的个性差异造成阅读的喜好也不同。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不足之处,专门推荐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如学生的持久性不强,没有毅力,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挖掘现有资源

新课标中提到,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挖掘现有资源,首先利用好学校图书室。学校的图书室是开展课外阅读的物质基础,是学生看的书的主要来源地。图书老师应尽量为他们开通“绿色通道”,允许他们随时都可去图书馆借书,并有目的地去寻找书籍。根据现有图书室资料中整理出适合本学段看的书,学生可根据这些书目有的放矢地去图书室借书读。

其次利用学生藏书。成立班级“图书角”,在班级中开展合作性阅读。每位学生每月向班级图书角提供一本图书,这样就又解决了很大一部分的可供阅读的图书。

3、赢得家长支持

利用家长会和家访,将课外阅读的意义、作用,乃至书目、时间安排等告诉家长,以取得家长理解、支持和配合。

三、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一个自由人是不应该被迫地进行任何学习的。因为身体上的被迫劳累对身体无害,但被迫进行的学习却不能在心灵上生根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师应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这“欲望”和“火花”就是学习兴趣与动机的激发。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是学生个体在主观上对学习产生的一种愿望。

1、营造课外阅读的气氛

我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使学生明白读书是写作的基础,多读书,读好书,写作也就不难了。要使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读书能使我们足不出户就了解大千世界。也要使学生明白“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在人类的进步乃至社会的进步中所起的作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学生明白由于自己的见地不同,对作者笔下的人物也会有不同的了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让他们明白只有不怕艰苦、认真努力的人才能攀登知识的高峰。将这些名人名家名言有关读书的话作为标语,贴在教室里,对他们时时激励。

2、标兵作用

将学生中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加以表扬,树立标兵。仔细发现每个学生的变化,对于学生在阅读当中哪怕是极小的微不足道的优点,作为我们老师都应该善于捕捉和搜取,及时而充分地分析其存在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影响,不失时机地进行适当的“放大”表扬,这样既是对学生本人的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的激励,又是对其他同学行为选择的导向。定期评比阅读积极分子,并将课外阅读书籍作为奖励。

3、开展课外阅读竞赛

如分别进行知识性的编小报比赛、知识竞赛等,技能性的书面阅读比赛,运用性的读后感比赛,增强阅读动力。

四、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

大量的课外阅读,如果没有质量,那将是劳而无功,所以要进行有效的指导。

1.提倡多种阅读方法

新课标总目标中提到“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方法有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广泛而快速的阅读,最大限度地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毫无疑问,这种阅读方法对于开阔思路、博采众家之长是大有裨益的。然而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精读。浏览与精读并不是对立的。浏览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和捕捉信息,而要运用选择和捕捉到的信息,就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就需要精读。优美的写景类文章要用精读的方法。而对于小说就可用浏览的方式阅读。

2.引导学生学做读书笔记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到“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阶段目标中提到“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做读书笔记是搜集和积累信息资料的最基本的方法。

学生可根据需要将作品中的名言、警句、精彩的句段摘录下来,按类别加以整理。或是将阅读过程中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也可以将阅读中的各种问题记下来,便于在阅读的过程中或阅读完之后进行分析、思索,从而加深对阅读文章内容的理解。古代着名药学家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就是在他的一千多万字的笔记的基础上整理出来的。

3.制作资料卡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点一滴的知识与技巧,应该一点一滴地积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方汉奇在《学习研究与积累》的讲座中直言不讳地说“我做卡片是从1945年开始的,到现在已经有55年了,从中受益很多。”做任何事,都贵在坚持。如果我们做卡片仅限于一时兴趣,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都不利于知识的积累。一般一周至少摘记千字左右,假期要加倍。给自己提出这样的要求,可以促使自己广泛阅读。长期坚持,就可以形成习惯。有了良好的习惯,就会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多读好书,从中获取丰富的知识营养。

制作卡片,还要善于总结。每周都要进行回顾,看自己摘记的内容到底好不好,好在哪里,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帮助。在不断总结中提高做读书笔记的水平,使其为我所用。卡片要勤做,勤记。有的同学就是怕记,其实记也容易,因为你所要记下来的是你真正喜欢的,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天闲暇之时,找一至两个段落进行强化记忆,反复吟诵,细细品味,就能熟烂于心。

4.积极使用卡片资料

适合高中生看的书范文第2篇

拍去书上的灰尘,心中还有几分侥幸,幸好它还没有葬身于哪个厕所里。就着寝室的灯光,我翻开《文明礼仪》,打算先了解书的具体内容。书中列有很多小故事,感觉与学校的生活很相似。其中的一则小故事,让我想到在学校发生的一件事。

那天很冷,冷得让我放弃洗冷水的想法,乖乖提着个桶去热水供应处去打热水。人很多,我找了个相对短一些的队伍排队。等待的时间很无聊,让我不得不靠数周围有多少人来打发时间。在数人数的时候,我发现这么多人只有我一个男生。不过,我没有耗费太多时间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我发现了新问题,就是过了这么久队伍竟然不见减短。我观察了一阵子,原来是有人插队。他们插队不是直接插队,而是变相插队,托熟人帮接水。前面的女生就是这样,她已经帮三个人接水了。“你这人怎么这样啊。”后面有个女生不乐意了。前面的女生不答话,显然是想以“充耳不闻,不动如山”神功抵挡。可后者显然不想轻易放过她,说出的话甚至有些不堪入耳。我看着吵架的这两个人,又算了一下时间,只能放弃洗热水澡这个诱人的想法,提着空桶从哪来回哪去。后来听同学说就是因为这样,所以男生很少去洗热水,就算去也是人少了才去。只有我不懂“规矩”才去那么早。我还能怎样,只好一笑了之。

在写读后感的时候,又发生一件事,这件事使我对学校学生素质的印象大为改观。当时正在上课,突然(为什么用突然呢?因为有很多事在发生之前无人料到,让人毫无准备,这件事也是这样),值周班来检查,引起教室一阵混乱,有的忙戴校牌,有的忙拉衣服拉链。正当我低着头看自己是否合格,耳边传来一声“请问您的校牌呢?”好听。真好听。虽不敢说是声如黄鹂,至少可比银铃。抬头看去,一位长相清秀的女生,微微欠身站在一位没戴校牌的同学前。那同学经常被抓,也算是老油条了,居然没说什么辩解或求饶的话,很爽快的在值周本上签了名。什么原因我也能猜出几分,毕竟像她这么可爱又有礼貌的女生很难让人拒绝。检查完了,她不是像以前的值周班一样扭头就走,而是鞠了个躬说,“打扰了,检查完毕。”众同学默然,然后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把她打扰上课的不快都像风吹白云,全都消散得干干净净。

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礼仪虽小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个人素质的道理。以前我与他人一样,认为礼仪是繁根末节,是低人一等,现在才知道礼仪力量的巨大。曾有幸拜读过马未都先生的《文明的坐标在哪里》。单就题目而言,我可以回答,文明的坐标在这里,在与人相撞会说对不起上;在会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上;在能顺手拾起一片废纸丢入垃圾桶上。

适合高中生看的书范文第3篇

我却情不自禁地要为学生呼吁:学生也不妨来点儿“非功利阅读”!

什么是“非功利阅读”?借用李镇西老师的说法:“就是不把阅读当作手段而是目的的阅读,就是‘不为什么’的阅读。”它与“功利阅读”是相对的。“功利阅读”指向的是知识与技能,是结果性目标;“非功利阅读”指向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体验性目标。对学生而言,两者都是必需的,缺一不可的。

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学生,尤其是我们的高中生,所有时间被“功利”挤占,“课本、课外辅导教材、历届高考试题汇编、应试全观之类的书籍乃是他们考入大学以前主要接触的书籍”(中国影视编剧、著名作家梁晓声语)。他们“没有时间看自己喜欢的书”(问卷调查时学生语),没有时间去做“快乐的旅行”(新星出版社副总编、著名学者止庵先生将“非功利阅读”看成是快乐的游历),阅读已成为了一种在家长逼迫、老师要求下的强制行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和精神苦役。他们只是为了应试去读,为了分数去读,为了升学去读,为了就业去读。可以说,“功利阅读”正在败坏着学生的阅读品味和阅读胃口,甚至造成了他们对读书的怨恨,以致在知识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厌学情绪却在不断蔓延。这是学生的悲哀,也是教师的悲哀、家长的悲哀,更是教育的悲哀。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确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尤其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非功利阅读”正是指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阅读,是享受过程的阅读,是“学以致用”之外“学以怡情”的阅读。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从“非功利阅读”中所获得的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重要启示,无疑对其为人处世及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重大的积极影响。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它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把个性差异作为一种宝贵的智力资源,不求所有学生在形式发展上的同一,而求学生内在品质的提高和丰富,为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人生追求,提供尽可能多的可能途径。“非功利阅读”正是这种“可能途径”之一。止庵先生说:“不同人、不同心境、不同性格、不同爱好,有不同的适合他的书”。他主张“自适其适”的阅读。正是这种“自适其适”的“非功利阅读”造就了学者止庵、个性化的止庵。我相信,这种“自适其适”的“非功利阅读”同样可以造就无数个个性化的“止庵”。可见,新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非功利阅读”,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离不开“非功利阅读”。

要达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阅读的要求同样离不开“非功利阅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学生应“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养成阅读的习惯”,这“兴趣”“能力”“习惯”从何而来?从“非功利阅读”中来。因为“非功利阅读”是“快乐的旅行”,是“自适其适”的阅读,是享受过程的阅读。梁晓声谈到自己读书的切身体会时也说过,“非功利阅读”“才是对书的一种享受式阅读”。学生在这种“快乐”“自适”“享受”的阅读中,“兴趣”自然产生,“能力”自然提升,“习惯”自然养成。

从人的本身需求来看,也离不开“非功利阅读”。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需要工作,也需要休息;需要物质生活,也需要精神生活。学生也一样:需要学习,也需要休息;需要“功利阅读”,也需要“非功利阅读”。 易中天老师说,读书一是谋生,一是养心。“功利阅读”为的是谋生,“非功利阅读”为的是养心。每期的问卷调查,100%的学生都说“喜欢”“非功利阅读”,有的还特别强调“太喜欢了”“爱死了”,更有学生在建议一栏中只写一条“希望老师在任何时期任何情况下都切勿停止‘非功利阅读’课。”作为塑造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有权剥夺学生的这种需求吗?我们竟忍心剥夺学生的这种需求吗?

更何况“非功利”是相对的,它直接或间接地都和“功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事实上它也是一种“内隐学习”(在没有意识努力的情况下获得知识的心理过程)。虽然它不期待手中的书页明天就会变成白花花亮闪闪的银两,就会化为梦中渴求的分数名次,就会送来心仪已久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但不去求之未必不会得之,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阴”。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学生“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路,是防止死记硬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他还说:“如果一个学生广泛地阅读,那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一个新概念、新现象,就会纳入他从各种书籍里汲取到的知识体系里去。”毫无疑问,这里的“阅读”应当是指“非功利阅读”。因为著名作家梁晓声曾说过,相比而言,倒是“非功利阅读”(梁晓声称作“兴趣阅读”或“纯粹习惯性的闲读”)时,“我偶然所获得的某些知识更能使我思考”。

李镇西老师也谈了他的真切体会,他说:“我是教语文的,我就深感‘非功利阅读’为我的课堂教学带来的广度、厚度和深度;我曾长期当班主任,不是《班主任手册》之类的专业书而是《平凡的世界》《傅雷家书》《风雨中的雕像》《谁生活得更美好》等作品让我和学生的心灵走向纯净与崇高。”

让学生进行“非功利阅读”,我已坚持多年,我也深深体会到它给我和我的学生带来的好处。我所教班级只要经过一年以上的“非功利阅读”,无论我接手时它是怎样的状况,一年以后语文考试成绩必定要超出同年级同层次的班级。尤其是作文,学生整体水平提高很快,大多数学生由不愿写作文到爱上写作文,由无话可写到思如泉涌。毫无疑问,“非功利阅读”功不可没。再听听学生怎么说吧,在每期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在陈述喜爱“非功利阅读”的理由时,80%以上的学生都会写上“它增加了我的知识,扩大了我的视野,还陶冶了情操,怡养了性情”。

作为语文教师,我觉得有责任让学生回归原本的“非功利阅读”,让他们体会读书的乐趣,享受读书的过程。

于是我想对广大教师说,给学生开一条“非功利阅读”的绿色通道吧。不要再用您那“必不可少”的作业去侵占学生休息或自习的时间,给他们一些自由的时间自由安排吧。如果学生在您的课堂上看课外书籍,也请不要简单地收缴了事。如果您不能让他喜欢您的课,专心听您的课,那就让他去看吧。这总比让他睡觉、讲话、玩手机,甚至逃课要强得多,与其让他什么都不懂,不如让他在“非功利阅读”中获得他想要的。这个时候,我们当教师的只要给他当好参谋,指导他看有益的书即可。

我想对家长们说,请检查一下自家的书橱,看看有多少书是非应试读物,是孩子真正喜欢的读物。不要再一味地给孩子买“功利”读物,不要再逼迫孩子看不爱看的书,让他们自己去选择,自由去阅读吧。复旦大学教授于海认为,“非功利阅读”对孩子一生都有好处。它的力量是巨大的,孩子从中获得的远非一个好的考试分数可以比拟。

我还想对学生说,找点时间,从中考高考备战中淡出,从题海题战中抽身,从教材教辅中抬头,从电脑电视前隐去,找个地方,平静地读点书,不为别的,只为增知、益智,只为怡情、养性,只为欣赏、审美,甚至只为休闲、消遣。

适合高中生看的书范文第4篇

一、当前高三毕业生主要存在的问题

1.高三生活节奏和学习强度的突然变化很难适应

高一、高二时他们可以在吃饭时坐下来慢慢品尝,洗澡时可以好好享受,周末可以三五成群的去逛逛街或游玩。但是高三他们为了节省时间吃盒饭,洗澡分好时间轮流洗,周末照常学习。高三有做不完的作业和试卷,对于像我们三类学校的学生,他们觉得一天二十四小时不睡觉也有做不完的题和背不完的书。这种作业多,压力大,使他们整日处在紧张的情绪和紧张的气氛共同构成的“高温”环境下,稍不留神就会手忙脚乱,头昏眼花。而不断的考试给他们以连绵不绝的不理想成绩和打击,使人有“如被冰雪”的失落痛苦之感和“如履薄冰”的危机感。这样有可能使他们变的麻木,精神颓废进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2.没有明确奋斗目标,学习态度不端正和积极性不高

现在很多高中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一个规划,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找学生谈心时问他们将来要读什么大学、什么专业,按理说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想要了解什么都不是难事,但是他们不是摇头,就是直接说不知道。我班成绩最好的学生,有一次模拟考成绩下滑很厉害我找她谈心,问她为什么没考好,她说:“没有动力,没有目标”,我说你不是有想要读的学校,它就是你高三要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有了这个奋斗目标不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很多学生在高三初始阶段,都会告诉自己“不用急,还有一年时间呢”,于是在得过且过地不断安慰自己中度过了高三的大半,等到猛然醒悟的时候,时间所剩无几,让自己失去了奋力一搏的勇气。每次我在班会课上强调让他们要读综合科,他们都说高三的时间还长着呢不急,可等他们想认真读时却发现时间不够用了,到最后很多学生因为综合科没考好而与大学无缘,这时才懊恼悔恨已于事无补。

3.学习方法不得当而效果不佳

在长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下,学生们习惯于“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几乎没有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不同的科目不知道要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能学好它。我告诫学生要想政治和历史考高分课本一定要翻阅不下十遍,并且看的遍数越多对内容理解的越深,见解也会不同,可他们总说政治老师说的“贝多芬”,结果我班每次考试政治、历史几乎都是最差的。再比如我教的数学科,高三复习时有一段时间我每天都让他们练一道三角函数的题目,对于学习程度好的学生来说高考这类题型是最简单的,但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最难掌握的,因为他们不会灵活运用公式。一些重要的公式我强调让他们记住,但一到做题就翻书找公式,答案抄的满满的,课下就是消化不了,再出相同的题型还是出错。

4.抗打压能力差,心理素质差易产生消极悲观的心理问题

高三学生说的最多的就是这样一些话:老师,我最近情绪很不稳定,我老感觉莫名的烦恼,觉得高三过得特别“郁闷”。40%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的过程中进步不大,老是原地踏步,因此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自信心不足,甚至出现逃避考试的想法和行为。这样一些不正常、不健康的心理活动带给学生的是学习效率低下,思维呆滞,心态疲懒,将会严重影响学习进步,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将导致高考发挥失利或落榜。65%的学生感觉平时复习时不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精力容易涣散,比如说正做着数学题,忽然又想着外语要赶紧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知到底先学什么、后学什么。有的把学习看作是一个负担,提不起兴趣,学习时如嚼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不甘。

二、在新形势下高中毕业班班主任对高三年级学生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班主任是班级直接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在新形势下,针对以上高三毕业生存在的问题,作为班主任必须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来帮助他们渡过高中这一人生最关键的时期,使他们最终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1.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和目标,合理分配时间

在高三学习中,学习目标和计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没有尽早明确学习计划,学习劲头、效果会打折扣,成绩也难以提高。高三生要对自己有客观认识,尽早制订好适合自己的每周学习计划。计划既不要过简,也不必过繁,要有的放矢,可操作性强。学生的学习计划以“周”为单位制订最有效,这样不会因为计划时间过长让自己厌烦,也容易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一星期只做6天计划,把星期天空出来,劳逸结合。高一、高二学习的知识和高三新学期所学的知识是相互关联的。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同学们还要注意复习以前遗漏的、没掌握的知识点。制订好学习计划后,高三生还要付诸行动。比如白天学的新知识晚上每课、每章节、每部分都要及时复习,根据情况还要及时调整,比如隔天、隔周再进行巩固。当这些新知识多次出现时,学生们就能慢慢掌握了。

2.激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如何学习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位老师,这句话一点不假。一个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其很难在高考中有所成就。可以说,兴趣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基础。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有强大的动力,学习成绩自然就会不断提高。对于高三学生,有不少学生存在偏科现象,特别是经历几次大考后,某学科成绩始终不理想,很多人就会放弃这门学科,这也是高考一大忌。如我教的文科班,班上有几个男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很多人干脆就放弃英语这门学科,这直接带来的后果是本学科成绩一塌糊涂。那么,班主任怎样使学生主动去学习本学科?我想首先是协助任课教师,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1)教师应从课堂上入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此吸引学生。(2)班主任应利用课余时间,多开展与此学科有关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教师应让其先做一些相对容易的题,现实中,学生对某学科有放弃念头,关键是被我们教师的难题给吓倒了,所以,应有区别的布置作业,用分数唤起对某学科的兴趣,并及时对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予以表扬、鼓励。着无形中就会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4)教会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方法,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钻研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疏导学生心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进入高三后,特别是几次大型模拟考试后,会使学生精神受到很大考验。从而部分学生会出现急躁、焦虑等所谓的“考前浮躁心理”综合症。这种症状起因是对自己高考没有把握,或对自己高考前景失去信心,甚至自暴自弃。具体表现为:课堂上容易无故走神、自习课不知道干什么,作什么事都没兴趣,考试成绩直线下降。这时,如何及时予以疏导,就成为高三班主任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很多学生在后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关键是不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有良好平和的心理。这时,班主任一方面要利用班会或通过个人谈话,帮学生树立自信,并帮助学生制定具体的复习计划,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入静”。如课堂上及时控制学生心理,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自习课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使其在复习过程中充实、有序。对于有自暴自弃念头的学生,班主任要作到及时发现,及时引导其化解思想,对于成绩一向好,偶有失误的学生,及时鼓励,抑制其继续下跌的趋势。班上有个女生数学逻辑思维很好,越难的题目她都不会出错,但每次大考数学总不能拿很高分,经过观察和同她谈心我发现她心理素质很差,考试容易紧张,自信心不足,每次数学选择题前5道题一定会出错,后面的复习我要求她在做前5到题是一定要再计算一遍,每次考试后就同她谈心给她鼓气,渐渐的她克服了这些困难,在高考中发挥正常,取得优异成绩。

4.学会了解学生,学会宽容学生,用爱心和笑脸感化学生

适合高中生看的书范文第5篇

因此,面对这群经历一样的高考而产生出来的不一样的“状元”们,我们还是有必要走近他们,探询“状元”这二个字的背后到底站着怎样的一群人,探究他们究竟为我们这个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思考。

第一章:高考“状元”,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最全才的“状元”:山东理科“状元”张云霄

就读学校:山东省泰安一中

高考成绩:711分

“状元”语录:我仅仅是我,无论是金榜题名时的得意,还是旗靡兵败时的狼狈。

张云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全才!

高中三年,他参加全国计算机比赛获得过两次一等奖;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得二等奖;参加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获得二等奖。他既是班级的学习委员,也是校学生会学生部部长,高三上学期还被评为山东省“优秀三好学生”。学校老师和同学无不称赞张云霄是一个“全才”!

最具爱心的“状元”:贵州理科“状元”邹基伟

就读学校:贵州省都匀一中

高考成绩:708分

“状元”语录:成功来源于认真+自信!

邹基伟在自我评价中曾经说过“两个不”:一个是不爱和陌生人说话,另一个是“不会花钱”。

18年以来,他除了买书、过生日时和同学聚聚外,平时开销微乎其微,很少超出100元。可就在前不久,邹基伟却有了平生最大的一次开销――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了400元。而且,这次“开销”, 邹基伟的方式非常低调――在学校捐钱时,他捐了100元,随后,又通过手机短信捐了300元。当有人问起他“为什么不一次性捐”时,他说:“在学校捐那么多不太好,毕竟一些同学家里经济不太宽裕,那可能是他们一个多月的生活费,捐款尽力就行了!”

最会劳逸结合的“状元”:浙江理科“状元”陈琨

就读学校:浙江省镇海中学

高考成绩:703分

“状元”语录:不懂的知识点要当天解决,不然就会越积越多。

平时的学习中,陈琨非常注意“劳逸结合”。高中三年,他严格遵守学校规定作息时间,从不给自己增加额外学习任务。

陈琨有两个爱好――看动画片和散步。动画片从小就伴随着他,直到现在还情有独钟。在陈琨眼里,看动画片是另一种思维的过程,可以锻炼一个人的观察力和敏锐度。

每当遇到困难或情绪低落的时候,陈琨会选择散步。他说,特别喜欢镇海中学的环境,在校园里边散步边思考,烦恼很快就消散了。

最专才的“状元”:江西文科“状元”陈宇缘

就读学校:江西省新余四中

高考成绩:638分

“状元”语录:无论是遇到挫折或是取得成功,都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当大家为陈宇缘取得2008年高考江西文科“状元”而感到兴奋的时候,或许他们没有想到,陈宇缘的小提琴也过了10级。不过,这个10级小提琴手却为人低调,只在家里拉小提琴,从不喜欢外出表演,也很少和人提起自己的小提琴成绩。

不仅如此,陈宇缘还从小学就跟着姑姑学习炒股。中学后,家中的股票一直由他经营,也算是个有年头的炒股高手了!

最低调的“状元”:北京文科“状元”丁艺莎

就读学校:北京市第四中学

高考成绩:667分

“状元”语录:不以物喜,心有定力

丁艺莎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而且很稳定,是被学校看好的“种子选手”。当得知自己是“状元”后,丁艺莎却是异常的平静,客气地谢绝了各大媒体的采访,不回答任何问题,也不提供自己的照片。有记者问她有什么学习方法可以分享,她称实在说不出来;当记者问到她报考什么学校时,她推托说和大家差不多。至于暑假安排、庆祝活动、个人爱好等,那就更只是她自己关心的事。

最爱阅读的“状元”:河北理科“状元”马欣然

就读学校:河北省张家口市一中

高考成绩:695分

“状元”语录:学习就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外表文静的马欣然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她母亲也认为,正是她爱读书,涉猎广泛,才让她有了一个好的语文成绩。

马欣然最喜欢看的书是《红楼梦》,一些有关“红学”研究的专著她也读了很多。她说,《红楼梦》是一本百科全书,从中能学到很多知识。

第二章:不一样的“状元”,一样的“特质”

特质1.良好的心态

代表:北京文科“状元”丁艺莎

河北文科“状元”韩欢

有道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对待考前是否想过拿到“头名”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状元”的回答只有一个:“从没有想过”。并对此发表了大致相同的意见:其一,保持良好的心态,急功近利反而会无功而返;其二,状元是偶然因素与必然因素作用的结果,不可强求;其三,“状元”仅仅是个称号,并无多大实际意义。看来,这些刚刚成年的十八九岁的“状元”们,确实有着过人之处,不仅学习好,基础好,心理素质和看问题的角度更是成熟。“状元”的光环并没有冲昏他们的头脑,良好的心态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结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一心想着当“状元”的学生,往往当不上“状元”。

特质2:多才多艺,全面发展

代表:厦门理科“状元”李振榉

江苏文科“状元”杨清嘉

顾名思义,高考“状元”就是高考成绩最高者。那么,除了考试成绩,这些“状元”们是不是一无所长的书呆子呢?

2008年各地“新科状元”陆续出炉时,新浪网高考站对这些“状元”们进行了盘点。调查发现,除最会考试这一共性之外,大部分“状元”是多才多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结论:高分的学生未必高能,但是高能却总是与高分紧密相连的。

特质3:最适合比最好更重要

代表:重庆理科“状元”刘薇

北京理科“状元”胡梦萦

常言道“良禽择木而栖”。当了“状元”,自然要选择最好的学校读书。按照以往的经验,所有的“状元”都逃不出这三种选择:理科多选清华,文科多选北大,有条件的读港大。

同样,最好的学校之间,“状元”之争也是又起硝烟。除北大、清华等内陆学校外,以优质的教育质量、优越的教学环境、良好的发展前景闻名的香港大学,甚至给予数十万的奖学金吸引“状元”。

只是,最好的学校未必是“状元”们所选择的,因为他们更明白一个道理:最适合比最好更重要。

结论: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特质4:学习环境宽松

代表:浙江理科“状元”陈琨

河北理科“状元”马欣然

都说“严师出高徒”,又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然而,在谈及成功的因素时,绝大部分“状元”都会感谢父母和老师给了自己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父母不看重名次,老师不看重分数,给考生营造了良好的、宽松的学习氛围,培养了他们积极向上的考试心态。没有了包袱,没有了压力,他们轻装上阵,自然能发挥超出平时的水平。但是,话又得说回来,“状元”们之所以会得到家长和老师如此的态度,都是因为他们“不须扬鞭自奋蹄”。

结论: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自觉无须太多管教,宽松的环境往往孕育成功。

特质5:注重方法,讲求效率,劳逸结合

代表:黑龙江理科“状元”符迪

江苏理科“状元”祈明怡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用在“状元”身上,这句话就可以改成为:“‘状元’性非异也,善于总结学习方法也。”

为什么“状元”们大多既能玩又能学,还能兼顾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不耽搁学习呢?原因是讲求效率。为什么“状元”们学习起来得心应手,考试起来左右逢源?理由是注重方法。“状元”们普遍认为,上课认真听讲,紧跟复习进度,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认真做笔记,课后有效复习是得高分的必要条件。

结论:勤奋是路,方法是灯,劳逸结合,方结正果。

特质6:喜爱读书,博闻强记

代表:广西文科“状元”黄迪舟

江西理科“状元”周廷

书,是前人智慧、经验的结晶。有人说:“世界上每个人就像一只纸飞机,而喜欢读书的人,就像是给这只纸飞机插上了一对翅膀。”因为有了翅膀,所以喜爱读书的人往往比其他人有着更高的目标。读书,可以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里,吸取前人几千年的精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功。

高考“状元”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让人瞩目的学习成绩,与他们平时喜欢读书的爱好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平时的阅读量带给他们的点滴积累,想取得超人的学习成绩,估计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结论:多读书,可以让人更加充满智慧。

特质7、立足课本,紧跟老师

代表:黑龙江文科“状元”纪宇

陕西文科“状元”郭薇

树大因为根深,笑傲考场源自基础扎实。

高考“状元”的手里都有两样宝贝:一是课本,二是错题本。几乎所有的高考“状元”也不会脱离老师而自己另辟奚径,老师们丰富的经验成为了他们高考成功的利器。深刻理解了课本,课堂上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也就打牢了基础,扎稳了根基,就像一个内功深厚的武林高手,在高考的“江湖”里游刃有余。

结论:吃透课本、基础扎实,才能在考场上“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第三章:高考“状元”对社会的影响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是科举时代对中举者的表述。作为我国目前最公平、最公正、最大规模的人才选拔制度,社会对高考的关注程度和其对社会影响力,是国内其他考试无法比拟的。高考“状元”的出现,是一个学生的天赋、情商、志向、勤奋,家庭的生活条件、生存环境、教育方式,以及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水平和教学方法的完美结合。

高考“状元”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每年揭榜后,“状元”们都能引起考生、家庭、中学、大学、商家、媒体和教育主管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一道特殊的风景,“状元”们在影响着我们这个社会。

影响之一:考生及家长

“能否成为(培养)高考‘状元’”,似乎已成为了衡量考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方式与方法、考生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否具有独创性的一个显著标志,“状元”本人及其家长也必然成为了众多高中生和家长仰慕、学习的榜样――“状元”成功秘诀和“状元”家长的育才之道是众多考生家长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也成为了我国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与专家重点研究的对象。

话题引申:2008年6月8日,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第一批学生结束高考,走出考场。而他们如今正值中年的家长,多是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60后”们。两代人对高考的态度会有多大的差别呢?

下面是1971名考生和3851名家长参与的“‘90后’考生VS‘60后’家长的高考情结”的调查结果。

1.高考会对孩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吗?

42.9%的家长认为高考会对孩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持相同观点的考生只有28.6%。

2.高考过程中,你(愿意让家长)在外面等候吗?

10.5%的考生愿意家长在考场外等候,51.1%的考生认为家长完全没必要等候。53.6%的家长认为只要接送就行了,没必要全程陪同。分别有65.9%的家长和65.8%的考生表示,考试期间家长没有在考场外等候。

3.备考阶段,你给自己的孩子(家长)打多少分?

81.3%的考生给父母打了80分以上,有25.3%的考生给父母打了100分;给孩子打80分以上的家长占81%,有16.3%的家长给孩子打100分。

影响之二:高校

高考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了依据,高考“状元”也历来是高校重点争夺的对象。“能否赢得高考‘状元’的青睐”,反映了高校在考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大学“社会声誉”的体现,也是衡量是否名牌与一流学校的指标之一。

影响之三:中学

“能否培养出高考状元”,是体现中学的师资力量、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对其“争夺”优秀生源、赢得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认可、扩大社会影响至关重要。目前来讲,高考“状元”已成为中学招生宣传的“亮点”,吸引优质生源的“闪光点”。

影响之四:企业

“能否充分挖掘与利用高考‘状元’的商业价值”,反映了企业的市场营销水平与能力。拥有强大社会影响力和备受关注的“状元”,已逐渐成为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重点争夺的对象。每年高考揭榜后,国内诸多企业会通过重奖高考状元来提高企业知名度;也有不少企业出于商业目的考虑,抓住机会重金邀请“状元”为其产品代言。“状元”成为企业赚钱的道具,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状元经济”。

话题引申: “状元”沾染铜臭就是一场闹剧

最近几年,高考“状元”炒作日趋商业化了。

每年高考成绩公布之时,不仅是各地“状元”闪亮登场之日,更是企业利用“状元”为产品作秀的绝佳商机。企业请“状元”做广告,利用的正是人们对“状元”崇拜心理。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一举,高考“状元”成为名人,被频频邀请参加商业活动,被利诱着成为商业广告的主角,甚至成为虚假广告的“托儿”,为自己从未使用过的产品“歌功颂德”,什么诚实守信、什么社会责任,统统抛到了脑后。

沾染浓郁商业气息的“状元秀”,实际上就是一场利益驱动下的闹剧。

发言人:高小生(中学教师)

影响之五:媒体

“能否及时、深度地报道高考‘状元’”,反映了新闻媒体的市场竞争力,是新闻媒体社会影响力的直接体现。“状元”特有的新闻价值和广泛的关注程度,成为了近年来新闻媒体重点报道的对象。在“状元”报道中取胜,将大大提高媒体的影响力、知名度,提高报纸、杂志发行量、电视收视率和网络的点击率。

话题引申:媒体宣传“状元”该不该?

在短时间内对高考“状元”集中报道,会加剧应试教育的倾向,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新闻受众都是具有最基本的理性的,高考“状元”的报道,并不会让他们产生非当“状元”不可的个人追求。如果我们认为对明星的大量报道必然带来无理性的模仿,那么,我们对刘翔夺冠也就不能报道了――因为有人会担心学习刘翔而被跨栏绊断了腿。既然奥运冠军的重奖未能刺激人们成群结队地断腿断胳膊,影视明星动辄百万千万的身价未能使演艺成为青少年及其家长的普遍选择,我们就可以肯定地说,高考“状元”的大量报道不会产生都想当“状元”的恶果。

应试教育不是报道考试结果的消息能够加剧得了的。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需要的是制度创新,而非对媒体报道“状元”的行为予以制止和痛击。

发言人:刘洪波(评论员,杂文家)

影响之六:教育主管部门

早在2004年,就炒作高考“状元”一事,教育部发表意见表示:“希望各媒体和网站停止此类宣传,已在网站上公布的请立即删除。”“在下一阶段的录取报道工作中,停止对高考‘状元’和高分数获得者名单的炒作及类似宣传,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然而,关于高考“状元”的宣传并没有就此停止。

话题引申:“状元”为啥总是照炒不误?

记得在2005年,教育部曾经了高考宣传“八不准”通知,明确规定:各地各高校不得对高考成绩进行排队,不围绕任何高分考生个人进行宣传。规定虽然出了,可是却执行不下去,炒作之风依然不减。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就在于整个社会风气。

看看现实社会,大学有大学的排名,中学有中学的排名,企业也有世界五百强的排名,更别提这全社会都高度关注的高考“状元”了。

发言人:钱有林(律师)

第四章:大学后,“状元”风采是否依然

高考作为学生结束中学阶段学习的标志,体现的仅仅是对中学基础知识理解与运用的能力与水平,“状元”的价值也仅体现在中学阶段。进入大学阶段,接受高等教育,他们将面临着新的挑战。

如果说读书、升学是一场马拉松比赛的话,那么,对高考“状元”来讲,高考的胜利只是一个新的起点,重要的是如何在接下来的大学阶段,保持中学阶段的领先优势。

只有笑到最后,才能笑得最甜。

关注焦点:据《中国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通过对1977年~1998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状元”的职业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高考第一名尚未出现在主流行业的“职场‘状元’群体”中,大部分高考“状元”大学毕业后,都销声匿迹了,高考“状元”毕业后的“能见度”偏低与当年成为“状元”的“高曝光率”形成了鲜明对比。

观点交锋:考场“状元”≠职场“状元”

文凭不等于水平,学历不等于能力。

学历只能证明你接受过高等教育,能力怎么样,则要靠打拼和实践来证明。我们都知道,高考“状元”所取得成绩,体现的是其中学阶段的学习能力与成就。要想成为高考“状元”,必须做到门门功课优秀,只有各科学习都比较均衡和优秀,才有可能取得优秀成绩,否则不可能成为高考“状元”。但是,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各门学科都保持优秀,就可能无法深入探究其中的一门学科;同时,进入大学后,由于各科发展较为平衡,“状元”们因而很难做出一个选择,精通一门学科。

虽然他们都能顺利地毕业,且几乎都有机会留校或出国深造,但也只能是从侧面证明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正因为如此,他们几乎都有能力成为普通的教授、科学家、商人、医生、律师、工程师,但他们却很难成为一流的企业家和科学家。

冯用军(青年学者)

观点交锋:既不“捧杀”,更不“棒杀”

状元不是神童,“高考状元”未必是“职场状元”,能在各行业职场做出突出成就的,未必是学业上的前三名。这个现象是科学史上的共识,我国的高考“状元”也未必能够走出这个定律的阴影。但“状元”也不一定就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因此,对“状元热”应该泼冷水,而对“状元”则要客观认识,既不要“捧杀”,也不要“棒杀”,要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

卢荻秋(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