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育心得体会

美育心得体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育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美育心得体会

美育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一、什么是爱的教育

没有爱的教育就不是教育,爱在我们在教育中怎么体现呢?在观看了《爱的教育》—

全国优秀

老师师德报告团报告会专辑,体会颇深:

1、教师要具有无限的爱生之心

“感人者,莫过于情”,感情是人格力量的基础。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我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政治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职业学校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教学的灵魂。教师在授课中的情感以及伴随而发的语言,不仅能激活学生听课的情绪,而且能增强说理性,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2、对待学生要温和、微笑、多赞扬

微笑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忱、关心和爱护,是“爱”的一种表现。实践也证明,教师的微笑,能取得多方面的教育效应,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说,凡是教师寄予希望的学生,感爱到教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他们就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和对待自己,但如果被教师冷淡或厌恶的学生,则势必走向反面。

3、要以情动心,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

俗话说:情通才能理达,情不通则理不达。如果教师不讲情,就会把课讲得干干巴巴,枯燥无味,影响教学效果。一位心理学家说,青少年的心灵像一架多弦琴,其中有一根弦是和音,只要找到它弹一下,就会使其它弦一起振动,发生共鸣,协奏起来产生美妙的音乐。如果教师能用真情拨动这根弦,使它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教学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讲实话、真话、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不知不觉地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受到生动深刻的思想教育。

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美育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尽管中文“媒体”一词来自于英文Media的音译,但实际上“媒”这个汉字在很早之前就已有了“中介”之意,如《诗经》中的“匪我愆期,子无良媒”。传统四大媒体各有所长,比如报纸的优势在于信息量大且时效性强,而低廉的成本则保证其可以满足尽可能多的大众读者的日常阅读需求;杂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报纸信息量大的特点并兼顾深度阅读,其内容杂而不乱,更加精美的装帧则能更好体现图文的美感;电视和广播分别侧重于视与听,以更直观的方式传递更加生动的信息。

然而在互联网环境中的移动客户端(以手机为代表)面前,上述四大传统媒体所能提供的视听体验都可以被集中体现在一块手掌大小的手机屏幕上,且后者还具有造价更低廉、携带更方便等优势。正是由于新媒体在诸多方面所具有的优势显而易见,因此,所谓的“融合”,并不是报刊广电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有机结合并达到1+1>2的理想效果,而是“一边倒”地表现为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即报刊广电如何利用移动技术在“互联网+”的语境中谋求生存和发展。

然而,既然叫做“融合”而不叫“转型”,那么这种“一边倒”也就似乎显得不那么合理了。所以,我们就需要知道,在融合过程中究竟保留了什么?改变了什么?以及融合之后的媒体将成为什么?

《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5)》在前言部分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其指出,新闻传播是内容与技术的有机统一,如同印刷术催生报业一样,互联网技术也带来了新媒体的繁荣发展,而媒体融合的核心是“提升媒体传播信息的效能与效率,实现传播效率的最大化,而不是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这一切的“原因在于,新技术并不产生新的内容”。

顺着这个线索,笔者认为,我们还可以将这种思考推得更远,进而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传统媒体的本质与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首先,媒体不是简单的信息传播者,而是掌握社会话语权的知识生产者。

互联网时代的传统媒体如果仍将自身定位为信息传递中的某个技术环节,那么就难免被新技术所轻易取代。打个比方来说,如果人们只是为了了解某个路段的交通状况,那么通过实时监控的摄像头就完全可以得到其需要的信息,也就不需要交通广播。但交通广播的意义则在于筛选信息并加工成听众需要听并且喜欢听的广播节目,通过这些节目媒体传递了意识形态层面的价值取向。这是生产知识与掌握(话语)权力的过程,也是媒体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的本质属性。

在福柯的定义中,权力是一种内在的关系,每一个人既是权力的主体,同时也是客体;其维护社会的契约关系,同时也接受结构性的规训。如今的新媒体发展作为一场“平权运动”,打破了传统媒体独揽话语权的格局,使曾经只能“听”的受众获得了“说”的机会,也就是同时具有权力主体和客体的双重身份。当然,这无疑会给习惯了“我说你听”的传统媒体带来挑战,并促使其不得不思考如何留住被新媒体“抢走”的受众。笔者认为,放下“身段”,从受众的需求出发做内容才是明智之举。这其中包括了两层含义,其一,从需求出发;其二,做好内容。

在《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5)》的案例部分,课题组分析了上海报业集团的“三驾马车”(上海观察、澎湃新闻和界面新闻)的成功经验,同时对比了北京市与广东省媒体融合发展遇到的问题,并兼顾如芒果TV、四川日报的发展经验。所有这些讨论都围绕着这样一个核心论点展开:即使报纸这种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消费者的阅读需求,报业集团也可以在新媒体时代谋求发展。因为其核心竞争力不是纸张,而是内容;不是自说自话的内容,而是符合市场需求、贴近受众的内容。

其次,媒体不是“自娱自乐”的旁观者,而是市场竞争的参与者。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是否能够得到保持,更多取决于受众是否“买账”。除去党报党刊和某些专门领域的媒体之外,对于大众媒体来说,发行量(收视、收听率)的高低是其经营成败的重要指标之一。换句话说,社会影响力和自身生存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如上文所述,如果说媒体的社会价值在于掌握话语权,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活下来”无疑是其实现社会价值的必要因素。

《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5)》课题组在

当然,专业新闻机构所特有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把关属性决定了其不能像商业组织那样,完全由市场需求主导生产。在文稿审读过程中,有这样一个小插曲:对于媒体究竟应该在多大程度上进行市场化改革,笔者和文章作者交换了意见。而后,课题组认为有必要对媒体的市场化发展进行特别说明,以避免读者误读。因此其在修改稿中增加了“其范围仅限于将提供生活服务类信息作为内容生产目标之一的都市类报纸媒体……(对于)从事公共新闻生产的部门,仍需坚持其社会和文化使命”等内容。也就是说,媒体盈利的目的是为了生存,然而生存的目的不能仅仅是为了盈利。最后,媒体不是时代的适应者,而是时代的引领者。上文已经提到,媒体的意义不仅在于消息的传播和收入的增加,其报道也早已超越了早期报道“黄色”新闻以吸引受众眼球的狭隘目标。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媒体应该具有引领社会舆论和塑造受众价值观等更为远大的价值追求。所以,报道的核心意义不仅在于告诉受众“想知道的”,还在于传递那些“应该知道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媒体不是某个时期对社会发展的客观旁观者,而应该是一个时代的主观建构者。

美育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一、新闻自由理论

1.新闻自由理论诞生

新闻自由最初的起源是弥尔顿的“出版自由”口号。1644年,弥尔顿未经当局审查便出版了关于离婚问题的小册子,受到议会的强烈谴责,并被传至国会出版委员会接受质问,他在国会作了长篇演讲,系统阐述出版自由思想。随后他出版了自己的演说词,就是现在的《论出版自由》。在这本小册子里,弥尔顿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到“出版自由”的口号,把新闻自由看做是人的“天赋人权”、自然权力。新闻自由,是新闻理论中最重要的内容,保障人们相互之间进行通畅的交流。 在当今世界,没有新闻自由,人们将失去一种最为有效的相互交流信息、意见的桥梁。不过,绝对的新闻自由是不存在的,所谓“完全的新闻自由”也会受到限制,认为有了新闻自由就可以为所欲为,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是对新闻自由的误解。

2.新闻自由理论的缺陷

传统新闻自由主义观念支配下的新闻传播,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显出它的弊端,新闻媒体及从业者并没有完全以理性的态度和方法运用新闻自由权力。商业报刊成为主流报刊后,一些新闻媒介及从业者转向金钱至上。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传媒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大多数人失去了表达思想的手段和机会,虚假新闻层出不穷,报纸里广告泛滥,报道内容危及社会公德和个人隐私……这些情况使得新闻与原先的自由主义理论所标榜的崇高理想背道而驰,引发人们对传统自由理论的不满与反思。传统新闻自由观念设想的“意见的自由市场”同样变成垄断市场,新闻自由似乎不是扩大了而是缩小了。因此,传统新闻自由观念设想的自由景象实际上成了幻象,人们运用的自由权力也往往变成了法律条文上的空头支票。

二、社会责任理论

为防止由传播内容的浅薄化、煽情化、刺激化而引起的社会道德和文化堕落,社会舆论要求新闻媒介重视社会责任的呼声也日趋高涨,20世纪40年代,美国《时代》周刊创办人亨利·卢斯于1942年邀请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哈钦斯领导一群大学教授,以局外人和学者的身份探讨大众传播界越来越多的问题,于1947年发表了后来被称作为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奠基的总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委员会宣布:“新闻界担负起新的公共责任的时刻已经来临。”对于需要重建公共形象和恢复公信力的新闻界来说,“责任”概念是一个应运而生的创意。有了责任这个主题,委员会为未来提供了奋斗目标。这个报告将美国的新闻自由史从报刊的自由之上主义理论转向了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被称为“传统理论上一个新思想的接枝”。它以挽救“新闻自由的危机”为宗旨,始终强调 “思想自由是各种自由中最可宝贵的”, 保留和继承了传统的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精神。

三、自由和责任之间媒体该何去何从

1.媒体忽视社会责任

新闻媒介有舆论监督权,又时刻被社会各界监督。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出现了许多动态性、矛盾性的社会问题,有些媒体缺乏对现象背后深层次原因的探究,一味停留在“抓人眼球”的浅层面上;大众传播倾向娱乐化,忽略了媒体产品的社会效益,陷入一种怪圈,这些都是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的具体表现。2008年初的艳照门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震动,明星私生活不检点,影响的是自己的公众形象,然而媒体对此展开无限放大,一些有官方背景的网络媒体,也令人吃惊地用大量版面跟风报道此事,这不得不让我们怀疑媒体的价值取向,媒体在整个事件报道中,不尊重隐私,客观上助长刊登艳照,污染社会环境,对精神和社会风气都是摧残和伤害。 还有某些媒体大肆炒作的“毒香蕉事件”,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恐慌与困惑,导致在某些香蕉产地,每斤香蕉只能卖3分钱。有的蕉农用成熟的香蕉喂猪,或听任香蕉大量烂在香蕉园里——这一系列事件中,相关媒体的社会责任何在?媒体作为“社会公器”, 有着引导和掌握社会舆论的能力,在享有一定的特权的同时并要对社会承担相应的责任。在现代社会,媒体舆论被当做除了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权力之外的第四种权力,一个社会的第四种权力是否能健康、自由地发展,直接维系着这个社会是否具有自我完善、自我净化的功能。

2.媒体承担起社会责任

美育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首先,我们要转变思想,认识服务的重要性。以前我们的工作要求仅仅是干满勤站满点,主动热情得对待顾客,而如今我们要从更高的层面来理解服务,>,!

以前我们认为,只要我们对服务态度加以注重,就会很容易了解如何满足顾客需求,就能做好销售工作,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想要确定哪些销售行为可以讨好顾客,满足顾客的期望是很难的。这就要求我们有完美服务的意识,和敏锐的感知力。

那我们要从哪些方面去做呢?

一、微笑是对顾客最好的欢迎

微笑是对诚意的最好表达。所以当我们接待顾客时,我们要把顾客当朋友般施以真诚的微笑,让微笑成为我们与顾客良好沟通的开始,把微笑当成彼此的纽带。

二、树立顾客永远是对的理念,打造优质服务

不管是在售中,还是售后,有了问题的时侯,不管是谁的错,我们都要及时解决,不能采取回避、推脱的态度。要积极听取顾客的反馈意见,主动做好解释工作,让顾客感受到重视和尊重。

三、处处为顾客着想,用诚心打动顾客

让顾客满意,重要一点体现在真正为顾客着想。处处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顾客所及,把自己当成对方,在推介图书的过程中,时刻要牢记解决顾客的六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听你说、这是什么、对我有什么好处、那又会怎么样呢、谁这样说的、还有谁买过。这样才能真正打动顾客,以诚感人,以心引导人。

四、多听听顾客声音,给顾客准确推介

当顾客来购书时我们并不能马上判断顾客的来意和喜好,所以需要仔细对顾客进行了解,认真分析顾客是哪类的人,比如:学生、老师、农民、司机、老板等等,尽量了解顾客的需求,努力做到只介绍对的不介绍贵的图书给顾客,培养忠实顾客。我们要在平时提高业务水平,了解自己商品知识,不能在顾客询问时一问三不知,影响顾客对我们的信任感。

五、掌握沟通技巧,热情接待顾客

美育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新疆观众最早认识嘉娜・沙哈提是在电影《孤女恋》中,其后她执导过的电影《红樱桃》、《红色恋人》、《走向共和》和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大明王朝》等作品,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活给了她不同的机会

2008年春天,嘉娜回到新疆探望父母。同她聊天,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头乌黑的头发盘在脑后,没有刘海的遮挡露出光洁的额头,两道细而浓密的眉毛下深陷的大眼睛。

漂亮、干练、乐观、开朗,是很多人对她的评价。

很小的时候,这位哈萨克族小姑娘就随父母来到北京,父亲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哈萨克语组工作,小嘉娜有机会进入了广播电台的子弟学校――裕民小学。

小学四年级时,她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儿银河艺术团选中,这使得本来就能歌善舞的小嘉娜如鱼得水,成了艺术团中的“小明星”,《卖火柴的小女孩》、《七个铜板》等童话剧的小主角非她莫属,她还频频出现在全国性的代表会、表彰会和演出会上,作为少年儿童的代表报幕、主持、献辞……从小,嘉娜就尝到掌声、献花和舞台光环的滋味。

小时候的表演天赋,并没有让嘉娜热爱上表演,在她内心深处真正喜欢的是文学。所以在她后来的求学道路上,也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和发展,她在北京回民中学上高中时,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文科功课上,希望有朝一日能考上名牌大学,成为一名文学家。

很多人朝着梦想去奋斗,而不同的机会也许就改变了他的梦想,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而生活给嘉娜的这个机会让很多人非常羡慕。

上高中期间,嘉娜的父母已返回新疆工作,只有嘉娜一个人留在北京上学。

一个电话改变了嘉娜的人生轨迹。

1986年初夏的一天上午,嘉娜在教室里参加政治考试复习,为高考做着最后的冲刺。一位老师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说让她到校长室,有一个从新疆打来找她的长途电话,这让嘉娜非常紧张,因为家里几乎不打电话给她,多是写信,打到校长室是不是有什么事情了?一路担忧着的嘉娜,在校长办公室拿起了电话,“喂,你是嘉娜吗?我是天山电影制片厂。我们准备拍一部电影请你扮演女主角……”

如此突然的消息,嘉娜还来不及考虑,只是随后拒绝了“我去不了,正在考试,学校也不会愿意的……”打电话的就是锡伯族导演广春兰。

说完后,嘉娜后悔了。校长接过电话又和导演说了好多话,校长的支持成就了嘉娜的处女作――电影《孤女恋》,她非常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个好机会。

在17岁那年,机会对嘉娜的眷恋,让嘉娜走上演艺圈,她离开了北京回到了新疆,全力拍摄影片《孤女恋》,并在片中担任了女主角哈依妮。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发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新疆伊犁地区的一位哈萨克族孤女,从懵懂少女成长为革命战士历程的影片。

嘉娜初涉影视圈的本色表演,不仅让很多观众喜欢让了她,也让她的表演欲望加强,从此改变了她成为文学家的梦想。

为新的梦想出发

当演员从此成了嘉娜新的梦想。有了新的目标,嘉娜奔着新的梦想出发,高考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

1987年,中央戏剧学院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联合招收表演培训班,嘉娜在征得父母同意后,毅然报考了这个班。

据说因长相的原因,嘉娜也曾遭遇“去”与“留”的两种意见分歧,给她面试的老师,有的认为嘉娜是少数民族,高鼻梁、深眼窝,形象特殊戏路窄不适合演戏;有的老师则表示嘉娜的考试成绩无论是文化课或专业课都是拔尖的,没有理由不录取她。最后嘉娜的实力让她走进了中央戏剧学院,如今活跃在娱乐圈中的著名演员徐帆、陈小艺、江珊、何冰都是她的同班同学。

从文学家到演员,正当嘉娜为新的梦想奋斗于路上,命运的橄榄枝又向她抛去,这次又是一个新的梦想。

忆往昔,嘉娜对生活充满感激也充满了感慨。1988年5月的一天,嘉娜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她会俄语吗?嘉娜说会,她正奇怪老师为什么问她这个问题时,老师的话让嘉娜兴奋起来:“你的学习成绩很好,又会俄语,学校决定派你去俄罗斯学习戏剧导演。”

惊喜和机遇又一次涌向了嘉娜,从此嘉娜又开始踏着导演之路前进。

19岁的嘉娜便踏上了陌生的异国他乡,她考取了莫斯科国立电影大学导演系,从此开始了留学生涯。1993年嘉娜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她编导的毕业作品短片《一个星期里的第八天》荣获国际短片电影节最佳编剧奖。五年的留学生活,丰富了嘉娜的艺术生涯。

好学的嘉娜决定在电影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继续在莫斯科学习四年。在学习期间,她先后以副导演的身份参与了国内影片《红樱桃》和《红色恋人》的拍摄工作。

学习的过程让嘉娜的艺术逐渐走向成熟。20集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拍摄给她留下了太多的记忆。

嘉娜回忆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国外拍摄的过程时激动不已,那是一次“震撼与考验”,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拍摄过程中,拍摄了13集后,总导演韩刚因事急着回国了,剩下的七集要完全由嘉娜一人来执导。万一拍不好怎么办?这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挑战,但是她不拍,戏就没法进行了,她决定去迎接这次挑战。

嘉娜把自己学得的十八般武艺全部使了出来,终于出色地完成了后七集的拍摄。

导演工作精益求精

嘉娜在《走向共和》剧中担任执行导演的出色表现,是《恰同学少年》的编导罗浩向她抛向橄榄枝的原因。罗浩第一次看完《恰同学少年》剧本时,点名让嘉娜执导。

可罗浩联系到嘉娜的时候,却被嘉娜拒绝了。其实嘉娜并不是怀疑自己的能力,而是担心把片子拍砸了。但罗浩还是把剧本让嘉娜先拿回去看,嘉娜用一晚上的时间读完了全部剧本,她被里面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嘉娜对剧本的喜爱让她决定接拍这部电视剧。

《恰同学少年》主要讲述的是一代伟人在19岁至24岁时期充满青春热血的形象。因为《恰同学少年》这部戏讲述的是伟人们的故事,审核的时间很长。不过嘉娜透露故事的整个框架并没有删节,只是在细节处有所修改。

嘉娜说起这部电视剧的风格时透露,“整个片子的艺术风格是青春、纯真、向上的。从前期选景,到我们挑选的演员,直至最后的成品,我们都力求整个画面充满真诚与青春。另外,该剧在艺术风格上与以往革命题材剧的凝重不同,追求的是青春气息和书卷味。在那个时候,等优秀青年是站在时代最前沿的,他们接受先进的教育,学习西式音乐,热爱运动……所以我们在拍摄风格的处理上绝不差于现在的青春偶像剧,且思想内涵更加深刻。”

这部戏演员全部启用新人,导演试图要寻找那种清澈见底的气质和眼神,拒绝世俗和表演痕迹,因此嘉娜导演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选演员。

嘉娜说:“的饰演者是整个戏的灵魂,导演组一直在寻找这个角色的最佳人选,经过反复挑选,还是觉得谷智鑫最合适。他长得并不像,甚至有人说这是个没有痣的,但我们寻找的是一种气质,我们希望传递给观众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