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例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课例研修;小学信息技术;深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3)03-0048-04
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转化能力的严重不足、学科专业思辨能力不足、教师专业成长慢等是目前一线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实践视角来看,上述问题与教师基于课堂真问题的课例研究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常态课堂的课例是反映教师实践智慧和专业思维的主要载体,也是执教者和观课者进入课堂现场对话的平台。目前关于课例的活动,比较多地停留在简单的听评课层面,没有深入到课例研究,更没有上升为教师专业的研修学习方式,使听评课的教研效能不佳。下面以信息技术学科为例,分析传统教研中的课例活动,并依照课例研修的理论,对本区域小学信息技术课例研修项目进行深度设计。
课例研修的文献述要
课例研修是教师团队围绕一个主题,基于课堂教学,采用课堂研究的方法与技术手段[1],将一群志同道合的教师、专家和学校管理者聚合在一起,确定课堂教学中关注的问题,并在教学实践中持续学习、反思与改进,促使团队共同成长的研修方式[2]。
课例研修源于课例研究。课例研究兴起于日本,20世纪末以来,陆续受到各国教育工作者重视、引进和改造。课例研究目前有三种模式:日本的授业研究、香港的课堂学习研究和上海的行动教育三种[3]。课例研究也移植到了美国等一些欧美国家,但水土不服,有待进一步本土化 [4]。课例研究的三种模式各有侧重,日本侧重于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香港侧重于学生学习的改善,中国的行动教育模式是由顾泠沅教授提出的,它强调“三次实践、两次反思”[5],侧重于研课修人。
本文立足于行动教育模式,体现和强调在职教师团队专业思维和职业素养的共同提升。虽然目前国内许多地区尚未将课例研修作为教师研习方式,可借鉴的经验还较少,但同时也说明,不同学科课例研修领域的开拓空间还很大,有较强的研究价值。
传统教研中课例活动的现状分析
我国教研活动有评课、议课等课例分析的传统,有课例研究的影子,但缺乏研究的味道。为便于分析,以我区小学信息技术教研活动为例,依据课例研修的性质、流程以及教师认知变化的情况,分析常规教研活动与课例研修的异同(见表1)。
根据表1分析,自上而下组织的诸如赛课、送课等活动都不属于课例研修;专题研讨课活动在操作形式上基本符合课例研修特征,但由于其研究频度、持续性不足,没有形成研修个体专业认知的自我突破,研修的深度不足。
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认识课例研修,对区域性研修加强统筹设计,构建学科研修模式,引导和帮助教师深度参与,促进其专业认知在教学行为上的转化以及思辨思维的发展。
区域性小学信息技术课例研修的深度设计
课例研修包括区域研修、本校研修和跨校研修三种组织方式[6]。信息技术是学校的小学科,实现本校研修比较困难,故主要采用区域研修的方式。下面,以区域研修为例,阐述小学信息技术课例研修的深度设计。
(一)设置研修主题
课例研修直面课堂教学的真实问题。研修主题的选取,反映着学科教学的发展水平和研究取向。它应该由区域研修引领人(教研员)梳理教学问题的逻辑,分清轻重,形成问题图谱,分类型、分层次、分阶段地设置研修专题,每个研修主题宜小而精。
按类型分,角度选取较为多元。如果从教的角度看,有关于教师专业表达的、教学方法运用的、评价反馈的等,由此设置小而精的研修主题;从学的角度看,有关于学习参与的或高级思维能力培养的等,如课堂学习的同伴互助、如何评价作品等。
按层次分,可设置教学新手、熟手、能手、教学专家等四类人员的研修主题。例如,对教学新手设置“在电脑室如何有序组织教学”、“我的专业表述是否清晰准确”等研修主题。
按阶段分,可根据现实问题的迫切性设置研修主题。例如,可设置的研修主题:面向骨干教师的“我的教学情态与风格”;面向兼课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的流程与方法”。
(二)创建研修团队
我们应该根据研修主题的需要选取人员,组建研修团队。为保证参与的深度,研修团队中应该包含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以利于研究的思维互动;且应分布在不同层次学校中,以利于课堂境脉经验的交流。同时,他们都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在态度上能够主动、刻苦;二是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三是各具特点,以利于优势互补。表2是以“信息技术教学任务设计的有效性”为研修主题组建的区域研修团队。
研修团队的最佳规模是8~10人。同时,可根据不同的研修目标和研究专题,建立不同的研修团队,并形成区域核心的研修骨干团队。
(三)构建研修认知框架
构建研修认知框架,是指教研员针对现实问题梳理出研修主题的认知逻辑框架,引领研修队员理解研修主题的概念、内涵和逻辑关系,并最终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化。研修认知框架包括现实问题、认知框架和研究序列三部分。如表3所示,认知框架描述的是研修选题的纵向知识关系,研究序列描述的是研修选题下设子专题的横向类型关系。
(四)建立研修活动机制
1.构建研修模式
根据行动教育模式的“三次实践、两次反思”,笔者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改造,形成了“3234-RIPW”信息技术课例研修模式(如图1),即由三次阅读、两次反思、三次实践和四次写作构成,强调教师行为跟进的同时,关注阅读与反思性写作对行动与认知建构的统一,支持教师主体悟性的发生。
2.建立研修认知运营流程
“3234-RIPW”模式的认知运营流程见表4。从原有认知到深度互动,研修队员经历了三次阅读、两次反思、三次实践以及四次写作的过程,实现认知的二次变更和成果转化,促进团队成员思维能力和文本表达能力不同程度的提升,同时也提高了研修团队课例研究的整体水平。每一次流程的运营都是某一研究序列的一轮课例研究活动。同一研究序列可能会经历多轮研究,同一序列的下一轮研究将以上一轮研究的“认知3”作为认知起点。通过同一研究序列的多轮课例研究的循环往复,实现研修队员认知的飞跃,以及伴随多个研究序列的开展,逐步完成基于研修主题的研究目标框架。
其中,研修团队成员轮流主课,既有基于本校的教学,也有本区的跨校实验;既有同课同构形式,也有同课异构。议课者虽然不承担现场课的执教任务,但始终全程深度参与,在反思和实践修正认识的时候,也需要以主课者的角色去分析和修改教学设计,最后还要轮流主笔撰写基于课例的研修综述,如《新授课任务设计的有效性课例研修综述――以曲线工具运用为例》。
3.编写与运用“操作实施指引”
组织研修团队开展活动,需要事前做好整体规划和细节设计,编写各类操作实施的文案,即“操作实施指引”(见表5)。按照每一个研究序列的操作内容变化与否分为相对固定的、半固定的和不固定文案。相对固定的文案是指其操作流程、样式和内容在研修活动中均不产生变化。例如,研修活动整体的操作流程、操作模块及其技术文档:视频拍摄指引书、课堂观察操作指引、主课和议课者研修指引、成果样式写作指引、成果呈现交流方式等。半固定的文案是指其操作流程样式不变而操作内容因研修主题或研究序列不同而产生变化,例如,阅读材料的组织。不固定的文案是指每个研究序列甚至每轮研究都可能发生变化,如课堂观察工具文档的设计。在研修活动初期,就要对“操作实施指引”进行论证和解读,再经过多轮研修活动,让研修团队成员熟悉相对固定的流程和文案材料,使每一个实施环节、实施模块的操作实现精细化和专业化。
对于课堂观察工具文档等不固定文案,需要研修团队内部协作,对观察点的选取、观察表的设计以及记录方式进行磨合修正。如“任务设计的有效性”课堂观察记录表(见表6)通过行动实验已修改过三轮,但仍然存在记录不够简易的问题。
4.运营的可行性估算
根据上述认知设计与操作实施指引,深度设计之后的课例研修加大了组织业务的操作周期和操作容量,提升了教师认知的难度,这种模式植入目前区域教研的土壤之内,是否可行?笔者对深度设计前后的活动内容进行了对比(见表7),并分析了产生的研修变化与难度估算。
综合来看,发生了以下变化。
(1)教研组织的变化
①操作容量增大:从操作时间来看,仅面对面的交流研讨就有观课点论证和观课、议课活动,此外,还有准备工作、材料设计以及基于网络阅读与写作的互动交流。②认知难度增大:从研修学习强度和深度来讲,教师在课余需要额外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不过,认知难度将随团队研修活动的开展和教师专业思维能力的提升而逐渐下降。
(2)教师的变化
①理念上的变化:主课者与议课者的研修均受到了重视,在组织框架之下,进行自习和互动学习。②行为上的变化:丰富了过程性管理,将经常做深、做细,形成教师的常态研究行为。③思维上的变化:加强了书面表达的训练,包括如何设置目标观察点、如何议课。④成果加工的变化:加强了基于研究问题的成果加工意识和能力。
(3)教研文化的变化
反映出务实的、有研究内涵的教研文化的构建过程。
课例研修的深度设计有利于研修团队教学实施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扎根课堂的原生态教研文化的形成,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利刃。但是,从设计文案来看,组织成本和资源成本较高,系统性要求较强,对研修引领人和区域教研的稳定性要求较高。深度设计后的研修活动,有待于经过教学实践的磨合,有待于经过基于教学问题的专题研究的优化,并在教师的慢生长中形成厚实的成果。
参考文献
[1][2][3][5][6]齐渝华.怎样做课例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257-01
沉和浮这部分知识是小学科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浮力也是初、高中物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做为科学教师的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将知识更高效的传递给学生,如何由浅入深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习效果更显著,学生受益更丰富。这次我们组织全区科学教师参与《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的课例研讨。经历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两位科学教师试讲了五次,每次试讲,我区各校的科学教师均按时参与,互动研讨,各抒己见,在合作与交流中不断碰撞提升,主要有以下感悟:
一、科学教师要注重课前材料的选择和准备
探究式教学中强调给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有结构的材料”就是指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实验中的典型材料,这些实验材料的组合,既能体现建构典型的科学概念,又能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并且贴近日常生活。
本次教学活动我们就经历了一个材料的不断完善改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材料的选择,决不是简单地照搬教材、教参,而是要在充分理解、分析教材、教参的基础上,选择精练、典型的加以用之,并且在能达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材料宜少不宜多,要发挥材料的最大价值。
同时要对所有选定材料进行课前测试,教师要走在学生前面,把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有所估计,要求学生做的实验,自己先探究在前,养成课前 “下水探究”的习惯,努力实现把最具结构性的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可以定性定量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干扰。
如:在我们第一次试讲时,开始我们使用的是实验室中的标准水槽,可在实验中却暴露了问题,水槽容积较大,马铃薯浮或沉的效果不明显,用到盐等材料也比较多,经历了这样的意外,我们选择了去了嘴的大饮料瓶;对于马铃薯的选择,则更是要求极高,课前,我们认为只要是马铃薯就可以充当实验材料,谁知过了冬的马铃薯不好用,放到盐水中也不容易上浮,而那些水份蒸发较多的浑身褶皱的马铃薯放进清水中甚至都会浮起……,种种状况的出现都在提示我们对实验材料进行前测的重要作用。因此,备材料是科学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也是减少由材料引发教学意外的最有效手段。
二、科学的本质注重严密的逻辑思维
科学的本质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质疑精神、逻辑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把“科学本质” 教育、细化、渗透到探究活动的每一个细节的具体指导上。
在教学时,教师演示完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都沉和都浮”的实验后,提出了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问题,学生纷纷确定使马铃薯上浮的一定是盐水。此时教师并没有随机迎合,而是反问学生:“你根据什么确定这一定是盐水呢?”怎么来验证我们的猜测呢?”于是在师生的交流后,得出了用“烧一烧”的方法来验证。
当学生看到从溶液中烧出来的白色粉末状物体说是盐时,如果老师随声附和,也认定是盐,这显然是不科学的,白色粉末就一定是盐吗?接着引出亲自做一杯液体的想法。根据液体的外观特点,学生按已有经验能想到的材料有盐、糖、味精等,结果实验都成功了。这就再一次说明前面的那一杯不一定是盐水。
科学的结论既经得起实证的检验,也经得起逻辑的推敲。学生从不能确定是盐水――做“烧一烧”的实验――做盐、糖、味精等溶液使马铃薯浮起来的实验――到最终也不能确定课前的那一杯液体到底加了什么,但这并不影响本课科学概念的形成,相反,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更强有力验证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即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液体本身的性质有关。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严密、有层次的逻辑推理过程。我认为:长此以往,学生的质疑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一定能够得到较好的培养。
三、用新理念充实头脑,让课堂意外成为新的教学契机
每当我和老师私下闲谈时,谈到科学课堂,总能听到一些埋怨:科学课准备材料太难了、孩子总喜欢问一些与课堂无关问题、只要让学生动手就难以控制……,经历了不断的研讨、试教,我们的老师已经逐渐形成共识,这才是真实的科学课堂,动态生成是其最大的特点。我们科学教师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分析意外的潜在价值,作出相应措施。
这节课,在试讲时,几个学生在前概念的引领下,坚持认为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原因就是因为水里放了盐,而且还为大家讲了关于死海的故事,甚至告诉我们用晒盐的方法可以证明。这确实让在场的所有听课老师感到意外,也打乱了老师的教学计划,但正是这个“意外”给了我们启迪,让我们断然调整了原有的教学方案,及时改变了教学思路。教学中,由于学生也不能明确猜测出白色结晶物到底是什么,所以在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时,学生可以经历更多的猜测、实验、验证,有了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这个活动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表现的激情,也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释放,从而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作为科学教师,我们要注意平时的教学积累与反思。在尊重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处理教学意外,有时虽然不尽人意,但经过一个阶段的积累,定会让更多教学意外成为你新的教学契机。
四、开展案例分析与研讨活动促进教师间的团结协作,有利于集中多人的智慧与经验于一体,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关键词:小学;阅读;概括;爱国主义精神
一、谈话导入
师:六年的语文学习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大量的课内外阅读,你们认为在阅读能力方面有哪些收获呢?(生自由谈,如会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感情,了解表达方法,积累语言材料等。)[板书:概括内容 体会感情]
师:这节课我们就是要通过学习《詹天佑》第四自然段,共同梳理、总结、概括出文段内容,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学会运用。下面就让我们整装待发,一起走进“阅读训练营”。有信心吗?
二、学习《詹天佑》第四自然段(出示“阅读要求”)
师:大家先来看看“阅读要求”,请各位同学按照“阅读要求”独立阅读,积极思考,并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出示《詹天佑》第四自然段)
师:这需要大家在训练中既要知道答案,还要明白你用的是什么方法,愿意闯关吗?那我们就往前走吧。
1.概括内容
师:第一关的要求是:默读文段,说说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1)生自由读文思考。
(2)谁来说说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2.体会感情
过渡:大家轻松地闯过了第一关。那么我们阅读文章不但要学会从表面文字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还要看到文字背后的内容。那么,你从詹天佑在勘测线路中的表现体会到什么呢?继续前进进入第二关。(出示体会感情及题目要求)
(1)大家先自由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最后逐个击破好吗?
(2)生自由读文思考,小组交流。
(3)师:接下来我们一边读文一边释疑。请抓住詹天佑勘测线路时的所说所做所想之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谈谈你体会到了什么。有同学认为“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这个句子可有可无,你是怎么想的?
生:这个句子描写的是环境的恶劣,这更能说明詹天佑不怕困难,起反衬作用。
简单的一句话,大家都能理解得这么透彻,其实更深刻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还需要我们从内容上去想。
三、拓展训练――“练笔操练”
过渡:同学们,我们按照入营须知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你愿意用我们总结出来的阅读方法检测一下你概括文段内容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吗?让我们一起走进“练兵场”,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运用今天的阅读方法写出一个文段,检验一下自己的写作能力,15分钟后,我们当堂朗读,有信心吗?
生:(异口同声)有。
(教室里格外安静,只听见笔在纸上的沙沙声,一会儿有学生举手了)
生1(争先恐后):老师,我来读,“我的妈妈是个勤劳的农村妇女。在我的印象中她几乎没有闲的时候,早晨她早早起来为全家人准备早饭……有这样的妈妈我是多么幸运啊!有这样的妈妈我应该感到自豪,不是吗?”老师,我采用的是句首概括法,表达了对妈妈的热爱之情。
生2(急急站起来):老师,我来读,“在别人看来,她太不起眼了,小小的个子,总穿着一身过时的衣服,不时髦,土得掉渣,我常常觉得她的出现会引来同学的嘲笑:‘那是你妈呀,好土啊’……转过身,悄悄地擦净了不争气的眼泪。心里对她说,妈妈,今天我觉得你是所有妈妈里最好看、最漂亮的!能成为你的孩子,能得到你的爱,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妈妈,我爱您!”老师,我采用的是抓重点词句“擦净眼泪,最好看,最漂亮,最幸福的”体会情感的方法。
……
师(欣慰地):同学们,今天你们真的太棒了,老师真高兴啊,说明今天你们的收获都很大,你们都学会了通过不同的读,写出好作文的方法,以后我们还会继续练习。
四、全课小结
好了,同学们,今天我们针对一段课文的学习,梳理出了概括文段内容、体会文章感情的一些常用方法,并顺利地将掌握的阅读方法灵活地运用到我们的阅读和作文练习中了。就让我们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验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去感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魅力,让读书为我们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保驾护航!
关键词:建构主义;情境;溶液组成;溶质质量分数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2-0038-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2.013
建构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以一定的“情境”为条件,通过与教师或同学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实现意义建构。本文以“溶液组成的表示”为课例,强调“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在学习中的关键性作用。
一、创设问题情境,顺应前概念
前概念是指学生在接受正式的科学概念之前,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和有关体验而获得的概念,其内涵受狭隘的知识范围往往积累了一些与科学知识不尽一致甚至相悖的观念和规则,或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对后续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学习“溶液组成”的概念之前,并不是一张白纸,脑海中已经存在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即前概念。在溶液组成的教学前,学生已经完成了“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的学习,建立了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的概念。在课堂上,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少量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加入到试管中,并加水振荡溶解,得到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在动手得到溶液的这个情境中,既顺应原有的概念,回顾了硫酸铜在水中分散形成了溶液的过程,又对学生了解溶液的组成,顺理成章地起到了铺垫作用。
[教学实录一:溶液的组成]
[提问]硫酸铜溶液是由什么组成的?
[回答]硫酸铜和水。
[提问]水的作用是什么?
[回答]水溶解了硫酸铜。
[提问]水还能溶解其他物质吗?
[回答]能,水还可以溶解氯化钠、高锰酸钾、酒精、氯化氢气体等。
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既有效地利用了前面呈现的教学信息―硫酸铜溶液,又在此基础之上,顺应了以前学过的、见过的各种溶液,丰富了学生对溶液组成的理解。此刻提出水作为一种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我们称之为溶剂,而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称为溶质。学生顺应的过程就比较顺利。
在了解溶质、溶剂概念的基础之上,提出溶质只能有一种吗?只有水能做溶剂吗,从而引出后续的教学。
[教学实录二:溶质、溶剂的种类]
[学生实验]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氯化钠还能继续溶解在水中。
[结论]同一种溶剂中可以溶解不同的溶质。
[学生实验]将取少量的碘分别加入到两只试管中,一只试管中加入水,另一只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酒精,振荡后,碘能溶解在酒精中,得到黄色溶液。
[结论]酒精也可以作为溶剂。
在问与答的过程中,通过实验这种真实的情境,学生既对溶质的概念得到了深化,又对溶液中溶质的种类进行丰富,溶剂也不仅限于水,酒精也是一种溶剂。实验情境对概念的认识加深了印象,又使概念的内涵得到了拓展。
[教学实录三:发生化学反应后溶质溶剂的判断]
[演示实验]在装有镁条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提问]得到的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物质?
[回答一]镁和盐酸。
[回答二]镁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氯化镁和氢气,氯化镁成为溶质,水做溶剂。
在问题情境中,学生指将原有的溶液、溶质、溶剂概念应用于新情境时所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化,不断调整原有概念,并加以概括,形成了一种能包容新旧概念的更高一级的关于溶液组成的概念。
二、组织协作活动,共享思考成果
学生学习中的协作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更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学习者的健康情感。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分成六个实验小组,每组成员之间协同,完成将一定量溶质(红糖)和一定量溶剂(水)配制成溶液的活动。(见表1)
每组提供两瓶纯净水,洁净的一次性手套,分装的食品级红糖。各小组成员分别完成称量、量取和溶解的实验操作。学生将称量的红糖加入到瓶中,旋紧瓶盖后振荡,得到了红糖水溶液。
学生们通过各自小组的实验,完成在组内的共同协作活动,得到了自己的红糖水溶液。但同时也很好奇其他组配制的溶液和自己组的是否一样?学生们把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甚至与其他组或全班同学共享。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为了达到溶液组成的差异所在的学习目标,个体之间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发现所得溶液有较多差异,例如:颜色、质量、体积,也有人猜想密度可能存在差异,甚至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一次性杯子做了尝试,甜度存在差异。也有同学补充,溶液颜色越深,味道越甜等等。
三、开展会话交流,撞出思想火花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由实验操作形成的“学习共同体”中生成的“会话”,能使学生迅速进入有关的思维活动。会话交流既包含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又有学生与学习材料之间的交流。由于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客观事物的理解存在不同,只有通过“会话”,相互沟通交流,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不同维度的交流过程中,学生成为认知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既对自己的思路和方法有了合理的认识,又对有关溶液组成表示方法有一个更深入、更全面的思考。
要了解溶液的组成,就要从溶液中溶质和溶剂两个方面入手,在溶质溶剂种类相同的情况下,影响溶液的因素主要是溶质和溶剂的量。
[教学实录四:对比实验数据]
[思考]对比第三组和第四组数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讨论]溶质质量不同,溶剂质量不同,两组溶液的颜色、甜度均不同。
[思考]对比第一组和第二组数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讨论]溶质质量相同,溶剂质量不同,两组溶液的颜色、甜度均不同。
[思考]对比第五组和第六组数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讨论]溶质质量不同,溶剂质量相同,两组溶液的颜色、甜度均不同。
[思考]对比第四组和第五组数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讨论]溶质质量不同,溶剂质量不同,两组溶液的颜色、甜度均相同。
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以数据为媒体,提出思考的问题,小组成员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而主动观察、主动思索、交流信息、发表意见。通过创设这种群体协作解决的会话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发挥自己的潜能,共同协作解决问题。学生逐渐学会与他人交流、沟通,学会学习其他同学的思维优点,学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在不断肯定、修正自己的思维过程中实现自我构建。
四、多个角度呈现,实现意义建构
在实验中得到的溶液,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表示溶液浓度也可以采取多种方法,通过主观臆断或者对比可以使用浓、稀溶液进行定义。但如何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的。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溶质和溶剂都是一定质量的,那么各组数据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为了使学生对各组数据有所了解,利用数据和EXCLE生成了如图1的六组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对比的柱状图。但是仅仅对比了溶质和溶剂的量,没有发现在颜色深浅和数值之间具有一致性。那么需要对数据进行重新处理,引导学生关注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关系。利用数据和EXCLE生成了如图2的六组溶质质量和溶液的质量对比的柱状图,各组颜色的深浅、甜度和数值具有一致性。在发现这种规律之后,学生发现了溶液的浓度取决于溶质和溶液的质量之比。
那么在此基础之上,定量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一种具体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呼之欲出。如果将溶液看成一个整体,那么溶质只是溶液中的一部分,这种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相对关系,就是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利用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关系生成饼状图,如图3,更加直观。
通过实验数据、利用EXCLE处理数据,生成柱状图和饼状图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学生学会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这种方法表示溶液的组成,就是利用宏观物质的质量来计算溶质(部分)与溶液(整体)的质量比,通常以百分数的形式表征溶液的浓度。
在建立这种学科思想之后,即便到高中学习物质的量浓度时,仍然可以用“部分与整体的相对关系”的思想认识另一种表征方法,只不过所采用的物理量不同而已。并且这种用相对关系表示物质含量的思想不仅适用于溶液,还适用于一切混合物体系。通过帮助学生建构定量表示混合物体系的一般思路,促使学生建构定性与定量的学科思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借助于真实的溶液形成过程,进行积极的协作和会话交流,主动建构起溶液组成的概念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特别是借助于数学工具的使用,形象且多角度地获得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不仅仅建构了知识,而且成为知识与意义的诠释者和创新者,我们更鼓励他们成为知识的发明者。
参考文献
一个优秀的课例,指的就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例。其“教学设计”是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学实录”是解决问题的做法;“教学反思”则描述了问题解决的实际效果。所谓“自主探索”是指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思考,主动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说:“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才能自由自在地呼吸。”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思维的发展、能力的需要,他们更喜欢主动的学习方式,有属于自己学习的天空,有自己的想法,敢说、敢问、敢辩。那么,如何对优秀课例进行筛选、甄别、分析和运用呢?我就结合我所执教的“分一分(一)”,内容是认识分数来谈一谈。“分一分(一)”是北师大教材第六册五单元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它是一节概念教学课。这节课是在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后,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对分数的意义不易理解。我的设计理念是在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上,尊重学生的现实表现,以旧知带动新知,用新知创造新知。通过拍一拍、分一分、说一说、折一折、涂一涂的活动体会分什么、怎么分、分的结果等元素,同时,在分的过程中体会分的方法、技巧和初步认识分数。这节课,前前后后我总共上了10次,反复地修改教案、反复试讲,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困惑和遗憾。就自主探索这个环节――认识其他分数来分析:
设计1的分析、运用和反思
我首次使用的是一位区教研员的教案。他是这样设计的:首先通过折正方形纸,涂一涂进一步加深对■的理解,然后通过折正方形纸,涂一涂来学习四分之几,最后再通过老师给出的涂色的圆来学习三分之几。其实,就是由二分之一到四分之几再到三分之几的过程。他这样设计其实很有层次性,也是按照书中的顺序来的。通过教学,我觉得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比较好地学习基础知识,一步一个脚印,每个环节的重点突出,但课堂缺乏生机,显得还是有些保守。
设计2的运用与反思
考虑到现在的学生都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我将这个环节设计得更开放了一些,我认为只要深刻理解到了二分之一的意义,学生就可以通过一张正方形的纸创造出其他分数,而不仅仅局限于几分之几。实践证明,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索创造出其他分数,让他们把创造的分数贴在黑板上,并写下来,然后将学生创造的分数分为三类:一类是分子是1,一类是分子不是1但分子分母又不同,一类是分子分母相同。让学生讲解自己创造的分数,课堂氛围更活跃,学生更积极。但通过实践,我发现这样的设计的确开放,但很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这个环节似乎缺乏重点。教材中有半页都在讲四分之几,所以,从四分之一到四分之几这个完整的过程应让所有人感受,这个环节非常重要,通过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四分之一是四分之二,三个四分之一是四分之三,四个四分之一是四分之四,通过涂色部分的面积也可以直观反映出这几个分数的大小。
设计3的运用与反思
同样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创造其他分数,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老师巡视并有意地搜索关于四分之一的三种不同折法的素材(①四个相同的长方形。②四个相同的正方形。③四个相同的三角形),随后在汇报时让学生展示出这三种不同的折法,所有的展示都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由学生自己写出这个分数并说一说怎样得到的。然后,老师引导“有没有涂两份的?”或“除了可以涂一份还可以涂几份呢?”进一步学习四分之二、四分之三、四分之四,通过涂一涂,学生观察到四分之四就是涂了一张纸,发现四分之四就等于1,原来分数和整数也是有一定联系的。集体学习完四分之几后再让学生展示并讲解其他分数,如:八分之几、十六分之几、三十二分之几等等,为了节省时间,学生的讲解和展示由繁到简。实践证明,这样的设计显得更为实效,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一步学习了几分之几,也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尊重了学生的元认知,挖掘了学生的潜能,让不同的学生学习到不同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