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汇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基本情况及贫困现状
全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28户3458人,贫困村1个(托万克麦盖提村),全镇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4%;2014年-2018年全镇脱贫605户2391人未脱贫323户1067人,计划到2019年全部脱贫。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攻坚合力。2019年1月至3月,我镇利用脱贫攻坚冬季攻势热潮,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分别组织共培训领导干部191人次,扶贫干部630人次。帮扶干部9398人次,村干部2731人次,贫困户技能培训19023人次,政策宣讲29980人次,提高了全体镇、村干部业务知识能力,增强了全镇贫困户自主脱贫意识,为我镇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积极申报项目,加快项目推进。一是2019年镇结合贫困户实际,根据“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规划跟着脱贫需求走”原则,积极申请扶贫资金项目2个(托万克麦盖提村蔬菜订单生产菜苗补助项目、托万克麦盖提村防渗渠建设项目),争取扶贫资金66.4万元。二是及时对接县扶贫办及相关县直部门做好及时做好项目管理、协调、服务,提前完成项目建设地“三通一平”、树木采伐等准备工作,目前,2个项目已经全部实施。
(三)秉持问题导向,抓好问题整改。一是对照中央专项巡视反馈65条问题,镇按照只增不减的原则,对照问题逐一制定措施,责任到人。确保问题整改工作责任到人,所有问题扎实化解。目前,已整改完成28条。二是对照2018年以来中央、自治区层面反馈的7批次53条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回头看”“回头查”,及时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回头看”台账,目前,已整改到位32条,已整改还需长期坚持21条。
(四)积极动员宣传,做好土地复垦。一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给贫困户做思想工作,与全镇52户164名易地搬迁贫困户签订旧房拆除协议,建立旧房拆除台账。二是对具备条件的及时拆除旧房,
加快易地搬迁复垦力度,截至目前,我镇52户易地搬迁贫困户旧房拆除均已完成,已经完成计划复垦面积25亩。
(五)完善平台数据,严格落实走访。一是对照2018年、2019年实施的资金项目实施、受益户、资金拨付等台账,在自治区大数据平台已录入完毕,并对漏填、错填数据修正完善。二是严格落实每月走访贫困户工作机制,每月初积极督促全镇包联干部及时走访,2019年以来,每月走访率均达100%。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抓好问题整改工作。对已销号问题再次查缺补漏,补充完善相关印证材料。对未销号的问题按照时间节点及时整改销号。
(二)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一是及时督促已实施的托万克麦盖提村防渗渠、蔬菜订单生产菜苗补助项目实施进度,确保项目早日生效。二是提前做好蘑菇大棚项目点三通一平等前期准备工作,确保项目能及时开工。
为深入贯彻落实近期省市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在“春季攻势”基础上进一步推动2019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根据省市脱贫攻坚工作部署,结合我县当前工作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行动时间
2019年5月至8月,共4个月。
二、攻势目标
开展产业加速培育行动、基础设施攻坚行动、两房推进决胜行动、精神文明全覆盖行动、就业扶持清零行动、问题整改销号行动“六大行动”,全面彻底整改各级反馈及自查发现问题,基本完成“两房”和基础设施建设硬性任务,为年度43个贫困村摘帽、20907名贫困群众减贫奠定坚实基础。
三、攻势重点
(一)产业加速培育行动
1.持续抓好主导产业。充分利用当地“小木耳”登上央视“大荧屏”的机遇,持续抓好木耳产业发展,窑镇社区、金米村、金凤村、杏坪社区、金盆村5个木耳菌包生产线全部投入生产,8月末发展木耳栽植8千亩、8千万袋,产木耳4000吨,实现产值2.4亿元。加快推进时光小镇、云来谷等重大旅游项目推进,进一步推进旅游“四联”模式,为贫困户新开发就业岗位80个以上。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4万亩,建设中药材示范种植基地1600亩,增加药农收入平均达1600元以上。
2.统筹发展特色产业。立足区域特色持续推进构树、光伏、土鸡、生猪、水产等区域特色产业项目发展,8月底发展构树种植4000亩、花卉种植1280亩、生猪12万头、生态鸡养殖40万只、水产养殖80万尾,带动5000户贫困群众增收;大力推进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建设,有条件的贫困村特别是24个深度贫困村至少建一个光伏产业项目;鼓励贫困群众立足实际多点开花发展特色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短平快”增收产业,全面实现长中短期增收项目对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的全覆盖。
3.大力培育带富主体。全力打造国家级西川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巩固提升省级农业园区,发展壮大县级农业园区,新培育市级农业园区2个。大力培育扶贫龙头企业和致富带头人,新培育龙头企业2个,43个拟脱贫村每村至少培育3-5名创业致富带头人。
4.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深入推进“三变”改革,51个贫困村“三变”改革实现全覆盖,按照“六型联结、三七分配”(六型联结即“三资”股份联结、租赁分包联结、产业领养联结、劳务用工联结、产品订单联结、开展服务联结,三七分配指产业收益主要部分的70%用于贫困户分红,30%作为村社区集体收入)的脱贫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完成村集体经济“清零”和提质两大任务,8月底各村集体积累增收4万元以上。(牵头单位:县农业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局、财政局、林业局、旅发委、经贸局、三变办、供销社、扶贫局,各镇办党委政府)
(二)基础设施攻坚行动
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水、电、路、视、讯、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建设8月底要基本完成全年建设任务,43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达到退出标准。
1.安全饮水工程。8月底前完成28个贫困村和11个非贫困村供水工程,并以村为单位出具安全饮水达标认定书(附水质检测报告),确保全县所有农户生活用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牵头单位:县水务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局,各镇办党委政府)
2.电力通达工程。全面推进农村电力通达工程,8月底基本实现生活用电入户率及动力电到村率两个100%目标。(牵头单位:县供电公司;配合单位:县发改局,各镇办党委政府)
3.村组道路建设。加大筹资力度,按照省市要求配足资金,抢抓建设工期,上足设备、人力和物资,8月底前基本完成年度道路建设、修复、养护任务,确保县域内所有建制村(社区)道路通畅。(牵头单位:县交通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各镇办党委政府)
4.公共卫生服务。8月底前完成17个贫困村和6个非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任务,达到“四室一房”、每个建筑面积100平方米标准。(牵头单位:县卫计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局,各镇办党委政府)
5.公共服务设施。建成4G通信基站65个、光纤接入点9400个,实现移动通讯、数字电视、光纤网络等县域全覆盖,24个公共体育项目基本建成,使贫困村基础设施得到提升。(牵头单位:县文广局、科教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局,各镇办党委政府)
(三)两房推进决胜行动
1.决胜易地扶贫搬迁。1374户4960名集中搬迁安置对象安置房7月底前建设完工,达到国家规定的入住标准。372套由各镇办负责安置1人户和2人户项目加快建设力度,8月底前基本完成建设任务。(牵头单位:县移民办;配合单位:各镇办党委政府)
2.决胜危房改造。908户贫困群众危房改造6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7月底竣工验收并兑付资金,8月底前危改工程全部竣工、验收达标并入住。(牵头单位:县住建局;配合单位:各镇办党委政府)
(四)精神文明全覆盖行动
全面推进扶贫扶志教育引导、规范约束、移风易俗、文明创评、公益救助、司法保障“六大行动”,着力培育自强励志型、诚实守信型、文明有礼型、崇德厚朴型、互助友爱型、遵纪守法型“六型”农民,奋力实现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同步推进。大力开展“话脱贫、谢党恩”活动,教育群众对比新旧变化,感受脱贫带来的实惠,从内心深处感谢党的恩情,传播脱贫正能量,摒弃等靠要思想。借鉴外地经验,由县委政法委牵头制定我县法治扶贫方案,对争当贫困户、分户不赡养老人、阻挠工作、谩骂干部的,采取训诫、治安拘留、公益诉讼等方式教育打击,扶正社会风气,做到干部学法用法、群众知法守法,树立起“争当贫困户可耻”的导向。(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政法委;配合单位:各镇办党委政府)
(五)就业扶持清零行动
着力推进“3+3”就业扶贫,即: 拓宽就地就业、劳务输出、公益岗安置“三个就业渠道”,实施信息服务平台提升、就业创业技能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提升“三大提升工程”。8月底前创建市级就业创业扶贫基地1个、县级就业扶贫基地10个、社区工厂8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2000人以上,通过宁商协作、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劳务输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公益岗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帮扶脱贫劳动力就业4000人以上。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实现贫困劳动力培训全覆盖。8月底前有劳动能力的拟脱贫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
(六)问题整改销号行动
对中央考核、国家第三方评估、省第三方评估、省第一季度通报提出的4个层面17个方面的问题,我县镇办会商研判及督查暗访发现的问题,认真剖析根源,扎实自查整改,分类施策,对症下药,逐级建立整改台账、责任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做到“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名责任人、一抓到底”,5月中旬基本整改到位,5月底前全方位整改到位,在6月份省级检查验收中走在全省前列。(责任单位:县级各部门、各单位、各镇办)
四、行动要求
(一)夯实各级责任。县上每季度召开一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听取各镇办、一委两部十办两组责任单位工作汇报,掌握工作进展情况,作出决策,解决重要问题;指挥部一周召开一次调度会议,选择性听取工作汇报,解决具体问题,协调推进工作;各镇党委政府每周召开脱贫攻坚工作专题会,听取村(社区)、工作队汇报,指导、协调、推进本镇各村工作。坚持指挥部日常办公,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调度会,统筹协调、推进工作。
(二)保障资金投入。按照省上“每年中省专项扶贫资金安排对于深度贫困县在正常增幅基础上再提高20%,省级职能部门向深度贫困县切块下达的专项资金,年度增幅高于上年度10%,市县区每年不低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的比例安排专项扶贫资金”的要求,积极与上级对口单位沟通对接,争取中省资金投入,县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按要求足额配套;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涉农整合资金优先使用在深度贫困村、基础设施“三提升”和特色产业培育上。
一、精准脱贫工作情况
(一)全镇基本情况。镇2015年底由乡和乡合并而成,位于县城郊区,分别与本县5个乡镇(街道)比邻,与省来县2个乡镇接壤,既是城郊乡镇,又是省际边界乡镇,镇政府距县城7.5公里。镇域面积121平方公里,辖19个村和2社区居委会,共有3.03万人,有9个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26户6425人(动态数据)。
(二)致贫主要原因。一是人均耕地较少。全镇耕地面积24988亩,人均耕地0.82亩,人均种植收入只有2000元。二是劳动能力不强。现有劳动力1.8万人,文化素质普遍不高,部分劳动力身体素质不太好,创业创收能力不强。
(三)脱贫工作规划。
1、脱贫目标。一是贫困户脱贫。力争除社会兜底户以外的贫困户2017全部脱贫(2014年-2016年已脱贫2386人,2017年脱贫933户3597人(动态数据)),确保“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即所有脱贫户人均收入超过贫困线(其中超过贫困线1000元以内贫困户占10%、超过1001-2000元户占30%、超过2001-3000元户占40%、超过3001元以上户占20%);所有脱贫户不愁吃、不愁穿;所有脱贫户子女完成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二是贫困村退出。2017年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确保“两完善、一达到、一控制”,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贫困发生率控制在2%以内。2018年-2020年对脱贫户和已退出贫困村全面巩固。
2、帮扶措施。一是产业帮扶。每个村(社区)确立1个主导产业,办1个示范园(点),支持企业、专业合作社、大户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对贫困户人均投入产业帮扶资金2000元。每个贫困村投入产业发展资金270万元。二是医疗救助。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缴农合费用,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85%,重大疾病个人自付费用无力承担的全额救助。三是教育助学。对所有贫困户适龄学生予以资金帮扶,每年帮扶学前儿童1000元、小学生1500元、初中生2000元、高中生2500元,大专、本科新生一次性帮扶3000元、5000元。四是劳务输出。提供免费劳动技能培训,提供就业信息,每人提供交通补贴和稳岗补贴2000元。五是易地搬迁。对住房处于“两不通”(不通路、不通水)或地质灾害点的74户301人(动态数据)实行易地扶贫搬迁,2017年全部完成。六是危房改造。对1183户(动态数据)贫困户的危房实施改造,D级危房予以新建,其他级别危房予以修缮,2017年全部完成。七是生态补偿。10543亩生态林每年每亩补助14.5元,从贫困户中聘请护林员55人,年工资1万元。八是金融帮扶。给贫困户授信5万元,可贷款3年自主发展,财政贴息;也可入股惹巴拉开发公司3年,每年分红2000元,由公司偿还本息。九是社会兜底。对无法脱贫的142户427人实行兜底,每人每月220元。十是完善公共服务。每个村(社区)投入100万元新建村级公共服务平台(含村部、文化广场、图书室、医务室、电教室、篮球场等),2017年全部完工。新建1所幼儿园和1所医院,扩建1所学校。十一是完善基础设施。每个贫困村投入270万元,非贫困村(社区)投入100万元,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全部完工。十二是驻村帮扶。每个村(社区)派驻1个工作组,主要负责整村(社区)的扶贫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资料汇总和对结对帮扶干部的管理。十三是结对帮扶。每户贫困户安排1名干部结对帮扶,每月上门帮扶交流沟通不少于2次,全年不少于30次。发动企业、合作社、大户、“两代表一委员”、社会人士重叠结对帮扶200户以上。
(四)脱贫有利因素。一是经济发展有一定基础。镇经济发展居全县中上游,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92元,比全县人均7632元高260元,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养殖、商业、务工。二是基础设施有一定支撑。境内有2条二级路、1条国道、2条省道贯穿19个村(社区),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所有村(社区)都完成了农网改造,绝大部分农户通了自来水(未净化)。三是资源开发有一定潜力。全镇生态资源丰富,与县内几大景区在同一交通线上,生态旅游有发展潜力。中国消费宝集团投资2亿元开发含锶弱碱性矿泉水,拟于2017年建成投产,预计年产值2亿元。如资源成功开发,可带动就业,增加收入。
二、请求区支持事项
(一)支持主导产业发展。
1、请求支持百合产业发展。百合是镇优势产业,种植面积稳定在1.6万亩,有1家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百合加工),有7个百合销售专业合作社,67个百合加工点,是全县百合交易中心,年交易额6亿元以上。一是百合产业示范园建设。该项目集加工、仓储、交易、展示、物流等于一体,投资1.4亿元,占地300亩,选址镇村,请求区在规划设计、土地报批等方面的协调上予以支持,力争2017年完工,建成全国最大的百合交易中心,建成后在资本和企业引进上大力支持。二是百合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该项目投资0.6亿元,请求区在规划设计上予以支持,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三是喜乐百合有限责任公司发展。该公司是我镇唯一的1家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请求区在技术上予以支持,拓宽其生产领域,发展成为国家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四是百合打开长沙销售市场。百合在长沙的销售份额很小,请求区支持百合产品与区各超市、农产品销售专业市场的直接对接,逐步拓展长沙销售市场。
2、请求支持旅游产业发展起步。镇库区、龙潭河流域、沙子坡林场三大板块生态资源丰富,目前已有社会资本进入开发,但规模较小,请求区在资源评估、规划建设上予以支持,实现旅游产业发展起步。
3、请求支持县工业园新区落户。我县原工业集中区已不能满足工业发展需要,拟新选址建工业园新区。目前县初步选址有3处,我镇红石村最有竞争力,请求区支持我镇向县争取落户镇。
(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1、请求支持小城镇建设。镇是我县唯一的卫星镇,已纳入县重点小城镇建设体系。一是至县城道路。该道路长7公里,宽18米,投资1亿元。请求区在工可批复、初设、土地报批等方面的协调上予以支持。二是集镇扩容改造。2017年投资200万元改造1条街道1公里,投资580万元实施2条街道房屋立面改造,投资100万元新建1个文化广场,投资50万元新建1座镇公交车站,投资150万元新建2个垃圾处理中心,请求区全额援建。2018年-2020年投资4000万元新建2条街道2公里,请求区在土地报批协调上予以支持,并支持部分资金。
2、请求支持帮扶村建设。2017年投资300万元新建红石、坡脚、欧溪3个村级公共服务平台,请求区全额援建。2017-2018年投资400万元硬化欧溪、红石、坡脚3个村组级公路、户间道15公里,请求区全额援建。
(三)支持民生事业发展。
1、请求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一是镇中学扩建。镇中学扩建工程投资460万元,2017年完工,请求区在规划设计上予以支持。二是提高教育质量。镇共有公立中学2所、小学2所、幼儿园1所,教学质量不佳,教育经费紧缺,请求区在教学管理、师资培训、对口支教和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三是资助贫困学生。请求区发动慈善机构、社会爱心人士每年资助100名贫困学生。
2、请求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一是镇中心医院新建。项目投资850万元,2017年动工,2018年完工,请求区在土地报批协调上予以支持。二是提高医疗水平。镇中心医院、医院、各村卫生室医疗水平不高,请求区在医生进修、专家巡诊、对口坐诊、远程诊疗等方面予以适当支持。
(四)支持人力资源开发。
1、请求支持劳务输出。镇贫困家庭外出务工1147人(动态数据),年人均收入3.5万元,只要1人务工可全家脱贫。请求区为镇有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实施免费培训并提供优质就业岗位。
2、请求支持干部队伍建设。一是选优配强派驻工作组。请求区在派驻工作组人员中安排规划建设领域、旅游领域、工业经济领域的干部各1名并在我镇党委政府挂职任班子成员,弥补我镇班子知识结构缺陷,帮助指导我镇推动相关工作开展。二是接受干部挂职锻炼。请求区每年接受镇一定数量的镇村两级干部挂职锻炼,接受新理念,学习新的方法,借鉴新的经验,以全面提升我镇干部能力素质,提升我镇工作水平。
(五)支持建立对口帮扶制度机制。
1、请求建立领导视察机制。请求区领导来镇视察工作,主要领导4年内最好确保1次,分管领导最好确保1年1次。
2、请求建立定期研究对口扶持工作机制。请求区1年最好确保研究2次对口扶持工作(年初制定规划1次,年末验收考核1次),重大工作适时研究,最好确保1年听取1次镇工作汇报。
3、请求建立全覆盖帮扶机制。请求区对镇21个村(社区)全覆盖帮扶,下辖乡镇(街道)2017年对口帮扶18个村,每个村帮扶资金100万元(资金可冲抵区4000万元总量)。
4、请求建立资金管理制度。请求区出台对口扶持镇资金管理相关办法,以区或派驻工作组为主,镇协助,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和发挥效益。
5、请求建立派驻工作组管理考核制度。请求区出台派驻工作组的管理、考核等相关制度,以区为主,镇协助。
三、镇承接区对口扶持工作打算
(一)目标。
1、实现跨越。镇主动作为,在区的扶持下,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2017年全面脱贫,2020年同步实现小康。
2、成为标杆。镇积极配合,使区援建项目和对口帮扶工作进度最快,形象最佳,效果最实,口碑最好,成为长沙市17个对口帮扶单位中的标杆。
3、树立丰碑。镇认真参谋,使区援建的每一项目和对口帮扶的每一项工作都成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加大宣传,让人民永远铭记区的恩情,在人民心中树立一座区真情帮扶的不朽丰碑。
(二)措施。
1、专班对接服务。镇组建专门的工作班子,承接好区的对口扶持工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为区派驻工作组搞好服务,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坚决确保队员生活不出格,安全不出事,工作不筐瓢。
2、承担常规工作。扶贫和援建项目的一般性常规工作一律由镇工作人员承担,切实为区派驻工作组减轻工作量和工作压力,确保工作组集中精力抓大事。
3、全力优化环境。镇全面承担区援建项目的环境优化工作,确保进度、质量、安全、廉洁万无一失,树一流形象,出一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