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英语专业考研

英语专业考研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英语专业考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英语专业考研

英语专业考研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英语专业考研方向选择;国内非跨考;国内跨考;国外考研

1国内非跨考

与其他不少考研热门专业一样,英语专业研究生招生方向设置非常细,不同学校的方向设置类别不一,名称也各异。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备考的英语专业学生对“如何选择研究方向”这样的问题一头雾水。就英语专业考研而言,涉及英语专业的二级学科主要有3个: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数据显示,在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级与2011级的学生中,24%打算考研,其中就有9.6%打算考取英语专业的研究生。 在打算考取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同学中,大约有69%的同学有意向考取英语语言文学这一大方向,21%的同学有意向考取外国语言学及语言学理论,剩余10%则有意向考取翻译学研究生。英语专业的研究方向虽名目众多,却也并非杂乱无章,其设置仍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根据数据,将调查对象的报考方向及报考目的分为两大类:传统类和创新类。

1.1传统方向:

1.1.1文学:文方向主要研究英美文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问题,目的在于提高文学素养、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大多数同学报考的就业目的是日后成为教师和研究人员。

1.1.2语言学:语言学是我国高校近年来普遍设置的一个综合性的语言研究学科。主要学习语言学理论及语言在各种学科中的应用。学生报考的就业目的主要是中专教师及研究人员。

1.1.3.英美文化研究:主要研究英国、美国的传统及现代文化,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美学、艺术、宗教、社会学等领域。大多数学生旨在进入外事外贸部门、各大新闻媒体等。

1.1.4.翻译研究、翻译学:主要研究中西翻译理论,翻译史,口、笔译技巧。学生选择其的目的很明确,即在外事外贸部门、大型企业从事翻译工作。

1.2创新方向:

(1).双语词典研究;(2).国际新闻;(3).同声传译;(4).国际商务英语;(5).导游翻译研究。(由于研究对象选择新兴特色方向的极少,所以不一一进行详解。)

2国内跨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英语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大,就业前景应该较为乐观,但由于目前各大高校英语专业招生过于火热,造成了英语专业人才供过于求的紧张局面。原因有以下几点:大多数英语专业本科生在大学四年学习中仅围绕英语学习,然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仅仅是一个交流工具,加之其他专业学生热衷学习英语,使英语成为一个广泛的“专业”,英语专业学生丝毫没有太大优势;其次,现在各大公司招聘时,英语仅作为一块敲门砖,企业需要懂得诸如计算机,金融,法律等其他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绝非只懂得英语的单一人才,因此英语专业本科生跨考势在必行。英语专业学生跨考优势显而易见。英语专业本科生跨考的劣势也尤为明显,绝大部分英语专业本科生在高中时候出身于文史哲学生,数学,推理逻辑等方面能力欠缺,因此在跨考时将面临很多挑战。

2.1英语专业跨考专业分析

从数据分析(以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2011级英语专业学生为例,下同),英语专业本科生选择跨考专业大多为以下专业:教育学,心理学,新闻,传媒,法硕等,现就对以下教育学以及新闻专业专业进行简要分析:

2.1.1教育学:

教育学属于研究生考试中的一个一级学科专业。它拥有二级学科,诸如特殊教育学等。二级学科之下,还分为诸多教育学方向,如德育原理等。教育学考研不考数学,只考政治,英语及专业课,相对于报考工科及商科较为简单;其次,英语专业本科生在大学四年重点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在研究生阶段重点研究教育理论及方法,对以后走上教师岗位大有裨益,相对于本科英语师范生更具竞争力;

2.1.2新闻专业

英语专业学生选择报考新闻学,不论是在报纸杂志,还是在电视新闻等,一个拥有较好英语水平的学生更具竞争力,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引进来,走出来”思想的指导,这就要求具有更多具备良好英语素质的人才,英语专业学生无疑是最佳人选;

3国外考研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推进,出国读研也为英语专业学生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但是,在真实的调查研究的过程之中,资料体现了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绝大部分的受调查对象对于攻读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出国读研方向感到十分模糊。针对这个问题,从大量以往现实资料中不难看出,语言类专业本科生出国深造的方向大多局限在文科类,商科类,传媒类以及教育类。同时从收集的数据中,语言类专业本科生几乎不会选择理工科类作为深造方向。

3.1.1文科类(这里局限于英语专业)

由于调查对象本科是英语专业学生,所以笔译或者是口译专业也是很好的选择。英语专业学生也有资格申请语言学、文学以及欧美文化研究等专业。但是此类专业要求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极大,所以申请此类专业的学生占很小比例。

3.1.2商科类

商科类之中,英语专业本科生可以提出申请的专业有:工商管理、金融管理、人力资源、市场、会计以及保险等。以上商科类专业是以理论知识主,不太注重本科的专业知识背景。所以选择商科类的学生占大部分以上。

3.1.4传媒类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化以及网络的普及程度,各类媒体在人类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媒体类专业又为英语专业本科生敞开了另一扇大门。传媒专业一般包括以下类别:大众传媒、广告学专业以及公共关系等。对于传媒专业国外录取要求类似于商科类专业,对于专业背景知识需要没有严格要求。申请此类的英语专业本科生比例也是占到多数。

3.1.5教育类

除了上述之外,值得英语师范生注意的是,出国攻读对外英语教学和教育学硕士学位的学生也是占到一定比列。很多选择对外英语教育或者教育方向的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本科专业优势。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05.

[2]张大凤,英语专业本科生跨专业考研问题研究 ,华章, 2011年25期

[3]跨考教育, 考研英语专业研究方向综合分析,2012.02.20.

英语专业考研范文第2篇

各专业英语、政治分数线普降,调剂工作月底开始

南方日报讯(记者/张胜波)教育部网站昨日公布了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初试分数线。对广东高校所在的A区,英语、政治等总分为100分的单科分数线几乎全线下降。

除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外,广东其它高校都将按照所谓“国家线”中的A类分数线确定研究生复试资格,考生可登录教育部网站或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

记者注意到,就学术型研究生而言,几乎所有专业的英语、政治等总分为100分的单科分数线都出现1-4分左右的下降,艺术学降幅为10分。相关专家分析,单科分数线的降低与今年英语试题难度较大有关。

就总分而言,哲学、法学总分数线自2008年连续下降,哲学从2007年的305分一路跌至今年的270分,而法学则从335分的跌至310分。

从3月28日到5月5日,教育部将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开通“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有调剂愿望的上线考生应及时上网了解各招生单位的调剂信息和调剂系统的使用方法,并按有关要求做好相关申请和确认工作。

英语专业考研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考试模式;评估模式;社会要求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196-02

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及老师,从英语专业大学生参加考试的不同心态及应对方法,英语专业大学生对英语专业不同的考试模式与评估模式的感受与看法及其对我们专业技能的影响,英语专业的不同老师给学生做评估的心理及评估方式,老师对这些考试与评估的效果的客观评价等多方面,通过整合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所获取的信息,分析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英语专业考试的新要求,探讨总结出详细具体的英专大学生的考试现状及这种现状下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的培养情况,对高校英语专业各种考试方式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学生专业水平的影响进行预测,并且给高校英语专业的考试与评估模式提出合理的参考和建议。本研究以实地访谈、邮件访谈、网上问卷以及纸质问卷的方式同时进行,并做了详细的访谈记录、邮件对话记录;共收回了96份有效的网上问卷和210份有效的纸质问卷,调查对象涉及全国大部分省份,主要以湖北省为主。问卷一共包括11题,其中客观题10道,主观题1道,客观题一共包括单选题7道,多选题3道,内容紧扣我们研究的主题,力求研究出英语专业学生对当前考试评估模式的态度以及他们理想中的考试评估模式,希望给未来教育制度改革尽一点绵薄之力。纸质问卷的主要对象为襄阳文理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覆盖大学一、二、三年级和湖北省图书馆口译中心口译完全班的来自各地各高校的20个英语专业的同学,包括孝感学院、湖北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及河南省、安徽省、辽宁省的三所大学等。

一、现行高校英语专业考核方式和特点

数据显示70%以上的英专学生认为现行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考核方法单一、平时成绩占总成绩比例过低、对过程性评价重视不够。考试测试内容侧重课本语言知识,实用性差,客观题所占比例过高。现行的英语测试中,语言能力的测试在许多场合却受到了冷遇,知识方面占考试比重较大。这种语言知识和能力严重失衡的状况显然与我们长期的教学模式以及测试的导向密切相关。语言能力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即接受性技能和生产性技能。前者包括听和读的技能,属于输入性;后者包括说和写的技能,属于输出性。学生说和写的能力远不如听和读的能力。这是因为他们看得多而写得少,听得多而说得少。

二、现行高校英语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数据显示接近80%的英专学生平时依靠学习教材上的知识来学习英语,这种传统而方便的学习方式占了主体。大约43%的英专学生对老师在考试前划范围的做法持赞同的态度,28%以上的英专学生觉得无所谓,接近20%的英专学生非常赞同,只有不到7%的英专学生持反对态度。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已把考前划范围看做常态。接近1/3的英专学生认为这些因为担心影响绩点而放弃专业选修课程的行为是合理利用学分制改革的明智之举。在学分制改革的开始实验阶段,大家在逐步接受并同时持有自己的看法。作为英专学生,我们的本质任务还是要学到专业的知识、获得专业技能,但是现有数据却显示老师的考核模式及评估模式极大地影响到了英专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普遍使用的评价方式是各类标准化考试,传统的评估体系多以考试为唯一手段。评估方式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依据,评估方式为单一的测试手段。诚然,传统的英语评估体系对于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生有着扎实的语法和语言知识,但是真正的专业技能得不到培养和提高。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目前的课程评价绝大部分以测试的方式进行,教师关注的是试题的设计和测试的实施,对测试的结果只作出简单的分析和统计,很少在考试内容上给予学生及时和必要的反馈,而学生所知道的也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分数或者及格与否,却不知道自己欠缺的地方,也不知道自己真正的专业技能是什么水平,更不知道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三、总结及建议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学习者仅通过教师课堂讲授来掌握知识和技能已经远远不够,必须通过学习者自身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作为学习实践主体的学习者能否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即学习者能否进行自主学习,起着关键作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成为英语传统授课模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普遍较差,因此,如何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课程改革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考试应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结合,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采用恰当的考试方式。在考试方式上要突出多样性、针对性和生动性,打破传统模式中形式单一化的特点,把笔试、口试、开卷和实际操作等多种考试形式相结合。在评价中,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以尽量到达客观性,科学性。在考试内容上,突出广度,深度,趣味性,合理性,使学生把考试当做检验自己获取知识的手段,重视形成性考试,避免过分强调终结性考试,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最后进行考后总结,使得教学上有新的认识,更好地进步。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将会成为教学的主要趋势。新的英语专业的考试及评估模式定会既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又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不再是的被动接受者,他们的学习过程积极而具有目标性。教师充当整个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或灌输知识,从而培养出一批批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广知识面、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各方面全面发展的英语专业人才。

由以上的论述及教学实践可见,英语专业的考试及评估模式不仅要能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真正使考试为教学服务,而且要更能促进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有利于素质教学的全面实施,把考试方法的改革纳入全面素质提高的轨道。同时,它也要促使学生重视“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确保英语素质教学的真正实施。英语专业的教学归根结底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专业考试作为检测英语专业教学质量和英语水平的重要手段,应以学生理解与应用英语的能力作为考试内容的核心。因此,在我国的英语专业教学中,实施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英语考试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应惠兰,何莲珍,周颂波.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

[2]刘向红.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3]张红丽.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交际能力[J].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1.

英语专业考研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存在问题

前言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开展,其主要目的是把中国特有的语言和相关文学知识教授给学生,而这一专业的开展,有效的提升学生自身文学素养和专业内涵。在毕业生进入到社会工作时,不管在哪一个领域都能够够发挥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在工作岗位上获得优秀的成绩。但是,从各高校开设的汉语言文学课程上来看,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专业应用性和实践性都不是十分突出,这样的情况直接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找不到应用的地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开展形同虚设。所以,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际情况,就要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导致汉语言文学应用性缺失的原因

(一)应用型人才缺失

因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际特点,它归属于我国传统教育专业,专业的发展时间相对较长。并且,汉语言文学自身也承担了传播中国特色语言文化以及教育学生的历史使命,所以,人们对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是,从其课程开设和实际毕业生就业问题上来看,是不容乐观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最好的就业方向是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工作,但是,能真正进入到这一行业的毕业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绝大部分的毕业生还是在其他行业普通岗位上进行工作。由于专业原因,毕业生的应用性不能跟其他专业相比较,例如,计算机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以上这些原因致使了应用型人才的缺失[1]。同时,这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各高校重视其专业的应用性,才能给社会提供更好的应用型人才。

(二)传统教学目标达不到实际期望值

传统教学目标是依靠其专业课程的开设而实现的。但是,从现阶段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上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深入探究是不可能达到的,更不用想如何发展和弘扬汉语言文学。究其根本原因,导致这一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大部分高校进行扩大招生,学生本身对这一专业不感兴趣,或者是因为分数原因学校对其进行专业调剂,所以才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进行学习。因此,学生的文学功底和理论基础不是特别的牢固,而汉语言文学的深入研究,首要条件就是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所以,实际情况是很难培养出非常优秀的作家以及进行深入探究的文学家,这些实际问题的出现就和传统教学目标相违背,无法达到所期望的教学目标。

二、提升专业应用性的有效措施

(一)优化课程结构,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

在对专业课程进行优化时,一定要以学生的就业作为前提,就业观点作为课程优化的指导,力争专业的实用性能,只有这样毕业生才能满足社会需求。所以,在课程的开设上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增强专业核心内容,开设全新的、应用性高的课程,例如,社交礼仪课程、公文写作课程、文学创作课程等[2]。

(二)深化课程应用性,提升毕业生应用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突出课程的实用性,这一专业的实用性体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上,这四个方面具体指,能够顺畅的阅读各类读物,能够熟练对各类文体进行写作,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以及能从别人的话语里进行信息整合,实际课程设置上,教师也应该按照这几方面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3]。

(三)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根据实际情况,高校应该改变传统教学的考核方法,不在把写作能力作为唯一衡量学生能力高低的标准,而是通过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判,从而有效提升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

(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首先,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在以后的就业过程中凸显自身专业优势;其次,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更好的适应用人单位需求,帮助学生克服用人单位过于挑剔的情况。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结论

总而言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增强专业应用性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更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促使社会发展前进。所以,有目的对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完善,能够进一步快速实现教学目标,发扬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言文化。

参考文献:

[1]张爱明,宗瑞.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及分析[J].大众文艺,2011,(8):234-235.

英语专业考研范文第5篇

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是对高职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之一。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主要测试以下阅读技能:(1)了解语篇和段落的主旨和大意;(2)了解语篇中的事实和主要情节;(3)理解语篇上下文的逻辑关系;(4)对句子和段落进行推理;(5)了解作者的目的、态度和观点;(6)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生词和意思;(7)了解语篇的结构;(8)进行信息转换。高职高专英语教师应该潜心研究适合高职学生的阅读方法和策略,加强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

1 现状分析

2013年9月笔者对德宏职业学院2013级的三年制专科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阅读技能摸底测试和问卷调查。摸底总人数为761人:阅读部分成绩为:313人及格,及格率41.3%。反映出以下问题:(1)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浓;(2)英语课程设置不适合高职学生的特点;(3)英语教师授课方法跟不上时代的发展;(4)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的阅读习惯。

2 提高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职英语教学最终目标的实现,必须高度重视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要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策略着手来进行。

2.1 以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为目标的英语教学策略

语言的具体运用会牵涉到如:情感、意志、信心、兴趣等心理因素,因此重视学生阅读学习兴趣的培养就非常重要。

第一,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营造浓郁的英语氛围。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应适当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提供给学生内容丰富的、难易适中的英语阅读材料,并指导他们使用正确的英语阅读方法,如:自主创办英语报、自发组建阅读兴趣小组,通过做英语值日报告,自编情景会话,英语歌曲比赛、英文情景短剧表演、英语口语竞赛、英语阅读竞赛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要求和持续饱满的学习热情。

第二,缓解学生阅读英语文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应注意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要选择比学生的英语水平稍微容易的文章来给学生阅读,以期增加他们对阅读的信心,从而慢慢地培养他们阅读兴趣,引导他们爱上阅读英文。

2.2 改进阅读教学方法的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在阅读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埃利斯(R.Ellis,1991)说过:“没能给学习者提供自然交际机会的教学活动,将会使学习者失去接触语言材料的主要来源,进而阻止习得的进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合时宜了。第一、需要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交往、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过程。师生通过交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二,需转变教师的传统角色。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这样的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角色要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向学习促进者的角色。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教会他们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不是只灌输给他们知识。第三,转换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模式。

(2)采取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在20世纪8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是一种新兴的外语教学方法。与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相比较,任务型教学法学生能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实现学习态度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的转变。

2.3 增强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的策略

词汇、语法知识是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两大要素。在此基础上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要让学生学会分析语篇的。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所选用的阅读材料尽可能的涉及日常生活内容。教师教学生进行文章体裁特点的详细分析,如:记述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最后让学生研读课文,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使学生熟练地把分析语篇进行整体阅读的方法运用到他们英语阅读实践中,提高他们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能力。

2.4 扩大学生词汇量的策略

影响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因素很多,就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好坏的关键主要是看学生的词汇量,词汇量越大,越有助于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学生要想有效的进行阅读,就必须扩大词汇量。而扩大词汇量最有效的方法是多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会使阅读活动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以获取词汇量。

2.5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练习的策略

阅读速度是影响阅读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必须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必须加强快速阅读训练。快速阅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大量的快速阅读对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第二,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和技巧,有了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才会事半功倍,其中包括如何运用略读跳读两种快速阅读方法。然后,教师要有选择性地讲解文章中的重要语法知识结构和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2.6 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基础以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策略

长久以来,在我校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对比。一个民族的语言中储存了该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更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第一,英语阅读是跨文化交际的一种,要透彻地理解读物内容,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掌握语言知识结构是关键,此外还得多掌握一些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政治、宗教等等,这样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所阅读的材料所要表达的真实的含义。这样在阅读中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

第二,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锐度。这种跨文化对比是英语 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而有效的手段,通过比较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异同,使学生能恰如其氛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使语言和文化学习真正情景化、语境化,进一步提高英语阅读分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