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指挥调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根据应急管理的需求,可视通信在应急管理体系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应急可视指挥调度、图像传输和视频会议。
应急可视指挥调度
突发事件发生时,可通过应急可视指挥调度远程调度所有相关图像资源,为统一部署各项应急对策提供依据,然后配合总体应急预案进行远程指挥,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最合理的决策。
图像传输
通过高效、直观的图像信息管理平台,不论在平时还是战时,均可通过图像传输系统全面管理图像资源,并根据应急管理需求,将图像资源传达到应急指挥中心、各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及突发事件一线。
视频会议
视频会议主要应用于战时紧急会议、日常行政管理会议、培训等各个方面,实现各级应急办之间以及应急办与各应急管理工作机构之间的远程管理和视频通信。
作为领先的视讯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科达于2009年初推出了一套完全基于可视通信技术的专业应急指挥综合可视调度系统。它由中心视频交换平台、可视指挥调度模块、视频会议模块、视频录播模块、图像传输模块及前端节点组成。
整个系统以可视调度、应急指挥为核心,同时集成多方视频会议、远程监控、图像传输等多项业务,可提供一体化的可视应急管理解决方案。
这种整合系统突破了传统的简单视频会议模式及图像传输模式,不仅满足了视频会议、图像传输等基本需求,更提供了极为贴合应急业务模型的专业应急可视指挥调度应用。
科达应急指挥综合可视调度系统具备多种高效实用的业务功能模块,包括视频点名、预案调度、快速调度、视频会议、图像传输、视频录播等。
除了具备丰富的业务功能,科达应急指挥综合可视调度系统更具备超越传统视频会议等通用视频会议系统的多项特点:
直观、易用:系统支持触控操作和快速调用模式,通过大尺寸的触控屏及人性化设计的图形化触控按钮,所有功能一目了然,指挥长可亲自操作,进行可视指挥调度。
快速:系统通过一键式操作取代了传统视频会议的多步操作模式,并可支持预案调集、快速召集等视频会议所不具备的功能,更可通过模糊查询、语音识别检索等方式快速完成可视指挥的部署和实施。
【摘要】
目的 分析攀枝花市院前急救指挥调度信息,旨在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和指挥调度质量。方法 对2008年1月至12月期间,攀枝花市“120”指挥调度中心受理的市民呼救病种构成、日呼救高峰时段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年受理的7391次市民呼救中,呼救病种的构成前四大类依次是:交通伤(32.67%)、除交通伤外的其它创伤(23.61%)、一般内科疾病(17.59%)、心脑血管病(9.74%)。日呼救高峰时段主要集中在18:00~24:00(31.39%)。全年呼救高峰期在1、2、5、8、10月。结论 攀枝花市院前急救的主要病种是创伤(56.28%),应重视创伤的急救,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在呼救的高峰时期,要作好人员、物资准备,加强质量控制,提高指挥调度水平。
【关键词】 院前急救;指挥调度;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ormation of command and dispatch system for emergency rescue in Panzhihua City so as to raise the level of pre-hospital rescue, command and dispatch. Methods An analysis was made to the data of disease types that the 120 Command and Dispatch Center of Panzhihua City received from the citizens and the peak period of holler in one day from Jan., 2008 to December, 2008. Results 7391 hollers were accepted, and the top 4 types of the hollers listed as follows: traffic injury (32.67%), other kinds of trauma (23.61%), general medical diseases (17.59%) and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9.74%); the main peak period in one day distributed from 18:00 to 24:00 (31.39%) while that in one year distributed in January, February, May, August and October. Conclusions The main disease in pre-hospital rescue in Panzhihua City is trauma so that the trauma emergency rescue ability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personnel and materials ready in peak period of hollers and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control and raise the command and dispatch level.
KEYWORDS pre-hospital rescue command and dispatch analysis
“120”指挥调度工作是院前急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承担着急救信息的快速、准确传递,起着通讯指挥的纽带作用。目前,我国院前急救指挥调度工作缺乏基本数据资料,本文旨在想通过对攀枝花市“120”指挥调度工作中的信息分析,提高院前急救的业务水平,加强指挥调度的质量管理,为院前急救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攀枝花市“120”医疗呼救号码覆盖全市三区二县7440.4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为110万人,本分析资料是2008年1月至12月攀枝花市“120”指挥调度信息。
1.2 方法
分析我市2008年1月~12月期间,“120”指挥调度的呼救病种构成、日呼救高峰时段、全年呼救高峰分布等信息资料。采用Excel 进行统计处理。
2 结 果
2.1 市民呼救病种构成
呼救病种的构成前四类依次是车祸伤(32.67%)、除车祸伤以外的其它创伤(23.61%)、一般内科疾病(17.59%)、心脑血管病(9.74%),见表1。表1 攀枝花市2008年1月至12月呼救病种构成(略)
2.2 全年呼救高峰分布
在本组资料中市民呼救高峰期主要分布在1、2、5、8、10 月份,其中以1月份为最高,11月份为最低,见表2。表2 攀枝花市2008年1月至12月市民呼救次(略)
2.3 日呼救高峰分布
日呼救分布为0:00~6:00 呼救最少,以后逐渐递增,在18:00~24:00 为呼救的高峰时段,见表3。表3 攀枝花市2008年1月至12月市民呼救例数(略)
2.4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2008年1月至12月共受理群体(3人及3 人以上)伤亡事件的呼救有120 次,共计484人,其中交通事故97 次(80.83%)389人(80.37%),打架伤7次(5.83%)26人(5.37%),除车祸及打架伤以外的创伤10次(8.33%)43人(8.88%),食物中毒4 次(3.33%)20人(4.13%),煤矿矿难1 次(0.83%)3人(0.62%),一氧化碳中毒1次(0.83%) 3人(0.62%)。
3 讨 论
攀枝花市院前急救的呼救病种构成中,创伤位居第一位,占56.28%,其中以交通事故伤所占的比例最高,占32.67%,与国内报道基本一致[1,2,5],说明创伤在院前急救中是危害攀枝花市民健康的第一大因素。其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部分市民交通安全意识淡漠,违规、违章及酒后驾车;(2)攀枝花市地处山区,属山城,农村道路状况又相对较差;(3)生产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坠落伤、工伤时有发生;(4)社会治安事件中的打架斗殴等[3]。因此,应重视对创伤的急救,加强创伤急救技术的培训和完善相应的急救装备,规范创伤急救的操作程序和技术规范,进一步建立和畅通创伤急救绿色通道,提高创伤的院前救治水平和抢救成功率;进一步开展对市民的交通安全、生产安全和生活安全的防范教育,提高市民遵守交通法规和自我防护的意识;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完善城乡道路交通网。本组资料显示全年市民呼救高峰期主要分布在1、2、5、8、10 月份,与有的文献报道有所不同[4],可能是因为:(1)与2、5、10 月份是春节和“五·一”、“十·一”黄金周大假期间,出行群众多,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发,且由于假日综合征导致的各种消化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有关;(2)由于1、8 月份天气是一年中最寒冷和最炎热的季节,气候因素导致各种慢性疾病易急性发作,且因路况差或司机疲劳驾驶易发生交通事故有关[5]。根据这一规律,全市各大医院急诊科应在高峰期到来前,提前做好车辆、人员、急救物资、装备的充分准备工作,确保接到调度指令后能快速反应,迅速开展院前急救;同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我市“120”日呼救高峰时段主要集中在18: 00~24:00,这一特点为我们科学合理的安排调度员、急救医务人员提供了依据。可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采取在呼救高峰期间和高峰时段对“120”指挥调度员实行灵活的弹性排班,在呼救繁忙时增加调度员,开通备用接警席位,保障通讯畅通和及时的呼救应答。管理者应切实加强此期间的指挥调度质量控制,保证信息接受传递准确、快速,指挥调度、信息反馈正确、及时,不断提高指挥调度水平。攀枝花市群体性受伤事件主要是交通事故(占80%以上)。偶有矿难发生。为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的应急预案,加强攀枝花市、县、乡三级急救网络建设尤其重要。应加强急救人员的技术培训,定期组织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在训练和实战中不断改进、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急救网络建设,特别是对县、乡两级应加大急救物资、人员、急救车的配备,重视急救能力和协调能力的配合与提高,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方能更好地发挥网络的协同作用,才能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陈文元,何明丰,刘绍辉,等. 院前急救的临床特点与对策[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6,11(6):446.
[2]曾量波,梁子敬,黄 力,等. 广州市中心城区院前急救状况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6):1359.
[3]吴群召. 基层医院院前急救疾病谱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06,9(4):319.
铁路行车调度是为适应铁路运输特点而设置的行车工作统一指挥者。调度安全是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度指挥的生命线,是运输生产经营任务完成的重要前提,是科学调度、正确指挥的最终体现。
一、自控是提高调度指挥安全的内因
调度员是调度指挥安全的主体,是综合运用现场信息的决策者。调度指挥安全集中体现在行车调度命令的合规、行车口头指示的正确、准确反馈安全信息以及确保日(班)计划的完整。这些因素均通过列车调度员落实,是调度员个体执行力的综合反映。调度执行力是调度员为了保证调度指挥,达到预期目的而在指挥的全过程中,将指挥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的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检查是指调度员检查自己的指挥是否合规,评价作业结果是否达到指挥意图,反馈指将结果反馈到其他调度,控制调节指发生意外,千方百计实现指挥效果的总体最优。
调度指挥安全涉及人、车、天、地、图,掌握人、车、天、地、图是科学调度、正确指挥、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每位列车调度员都应在全面了解调度日班计划、明确装卸排目标、检查各站执行列车运行图和编组计划的情况、按运行图指挥行车、注意列车在车站到发及区间内运行情况,正确及时处理临时发生的问题。为此需要调度员必须对现场的作业、机车车辆特点、天气、线路状况、基本运行图有充分的了解,需要对车站技术作业、列车运行等各种规章有充分理解,为正确指挥、科学调度做好自身的充分准备。
班后总结反思是调度员积累经验、发现问题的凭据,对于改进指挥、提高指挥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班后调度员的自我反思,可以反思列车调整和组织方法的成功之处与指挥过程中的亮点;可以反思对规章的深层理解;可以反思指挥中人脉资源的生成;也要反思指挥中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主动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与策略。调度员还可以选择方便自己记忆的方式,将指挥区段内设备的特殊要求,长达坡道、桥隧、机外停车、到发线运用限制、列车退行、分部运行等组织办法进行摘录,方便指挥。养成班后自我监控的良好习惯,逐步锻炼成为一名思考型、自控型的调度员。
调度员自我监督的前提是对指挥事业的不懈追求,是职业操守和专业素养的体现。它源于对企业制度的公开、公正、公平的自我评判和交换劳动交织的心理预期,以及敢于承担责任和感恩社会的心。下班后,结合单位考核项目,对自己的指挥行为进行打分,总结得失,约束今后的指挥行为。这种自我监控需要调度员有很强的反思自我、总结经验的意志力、纠错力和自控力。
二、互控是系统的考虑指挥安全,实现作业程序的无缝衔接
调度指挥安全是整个系统的安全,不是一个岗位的安全。在调度指挥的安全管理中,交接班时段、新旧计划交替阶段、上游作业和下游作业以及关联作业之间,是安全隐患和问题的多发环节。调度员需有补堵漏意识。制度设计时就要考虑纠正“借口上游、关联岗位作业不周密、有隐患,下游岗位就以错就错,继续错误下去”的“自扫门前雪”的思想。
三、他控是提高指挥安全系数的外力
他控是一种监督,是管理层对指挥安全情况的监督。其目的是为了促进调度自觉的实现安全与效率的目标。因此调度指挥安全必须有一套能真正实现提高指挥安全质量的监控措施和评价方法。
1.生产管理人员要有正确的安全观,安全和效率不可兼得时,安全高于一切。“抢装卸,抢排口”建立在安全行车、等级调整、规范组织的基础上。
2.建立调度班组考核评价体系时,不能仅设立“装、卸、排”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而忽视调度指挥的安全事项。如:用行车命令的绝对数和命令差错率的相对数,纵向在同调度台比较,横向在不同调度台、班组比较的指标,区分车流密度大和车流密度小引起的劳动强度不同,更全面的体现管理制度的导向性,把“安全第一”的思想转化为现实的指挥行为。
人们有这样的体会,自己写的材料,其中的错、漏,很难被自己发现。而别人阅读时就能发现。这与阅读者是检查者的“挑毛病”心理有关。调度命令内容同样如此。但作为执行者的现场接受命令人员,只关心涉及自己工作的:有利的、有害的,与己关系不大的。“你咋说,我咋办”是惯常的行为意识,他们对行车命令内容的完整和准确,缺乏有效的关心与甄别。因此,对重要行车命令及关键内容(时间、地点、速度、方向、关系单位)以及超限货物运输、转运、特运的调度命令的确认签认监控,就显得尤为关键重要。强调调度所值班主任或值班副主任、监控人员的他控作用不可或缺。
关键词:院前急救;120指挥调度系统;信息共享;120联网指挥调度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1-0000-01
一、国内外院前急救模式
目前,国际上成熟完善的院前急救模式分为两种: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模式”,二是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模式”。前者突出“急”字,以现场对症处理为主,然后快速将患者转运到院内急诊科;后者则突出“救”字,强调救护措施高质量和现场医疗急救的重要性,在患者到达医院前争分夺秒进行高质量的医疗救护。这两种模式都拥有先进的通讯设备、良好的人员素质、合理的急救网络和急救器械、药品配备以及全国统一的急救电话。
我国的院前急救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独立型模式,是指急救中心的管理和运行完全单独且具有法人资质的机构,财务独立核算,从受理急救电话到病人送达医院均由急救中心负责;二是依托型模式,从管理体制上讲,急救中心属于一个独立机构,但设在医院内,部分急救人员、救护车、急救设备和经费支出靠医院解决,由政府和医院共同投入解决中心的运行成本;三是依附型模式,不作为一个独立机构,不但设在医院内,而且急救人员、救护车、急救设备和经费支出全部靠医院解决,属于医院的一个部门;四是指挥型模式,急救中心是一个具有独立法人的机构,但承担的职能仅仅是受理急救电话,调度指挥其他医院的救护车和人员到现场进行急救。
二、各地120联网调度指挥系统建设现状
(一)目前来看,国家、省尚未出台120联网指挥调度系统建设标准,各地急救中心一般建有独立的120指挥调度系统,既没有与上一级120急救中心实现联网,也没有相互联网。遇有重大、特发性事件发生时,如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救援、重大灾祸事故等往往不能及时互通信息,相互支援,造成急救应急滞后与不畅;另外,交界地区的120呼救也往往会造成信息的混乱和急救的延误,甚至由此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虽然,这些年,国家对院前急救工作越来越重视,当地政府也给予大力支持,尤其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在财政上作了充分的保障。院前急救作为一项备受关注的民生工程,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大部分地区(地级市以上)已建成一套安全、可靠的120指挥调度系统,120急救的服务半径和出车时间都大大缩短,为民众提供了越来越优质的急救服务。但各地急救中心院前急救信息共享、调度资源优化配置、重大突发事件调度任务统一部署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
同时,各地在积极探索120联网指挥调度系统的建设。目前,江苏省急救医疗指挥中心正在规划建立一套覆盖江苏全省13个地市120急救中心和13个地市应急办的急救网络数据通道,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全省各地市120急救中心各项数据采集与汇总,其中包括车辆GPS实时定位轨迹、急救人员、120日报表、急救受理单、出车记录、患者病历等信息。此外,浙江省在120联网指挥调度系统建设成果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绍兴市、宁波市已初步建立了与所在辖内各县市院前急救信息共享的联网平台体系。
(二)国内各地区院前急救信息化建设程度差距相对较大,各地120指挥调度系统主要由北京安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和深圳中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分别开发,因两套系统之间逻辑设计、框架结构设计、详细功能模块等差异,急救中心和开发商就如何有效整合两套系统资源面临巨大挑战。
如绍兴地区,绍兴市急救中心120指挥调度系统由中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其辖内上虞市急救中心、新昌县急救中心120指挥调度系统由安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承建,诸暨市急救中心建有一套比较简单的调度系统,嵊州市急救中心还处于模拟电话调度阶段。绍兴市急救中心,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以下几方面需求:一是绍兴市急救中心与辖内四个急救中心实现语音和数据联网,所有数据最后均上传到市急救中心数据库。二是对于交叉地区120呼救电话通过本急救网络平台将呼救电话及时、快速转到就近的或呼救者指定的急救中心。三是重大突发事件实时上传到市急救中心。四是市急救中心GIS地理信息系统可实时定位其它县市救护车出车轨迹。要实现以上功能,开发商之间和网络运行商要拟定一套确实可行的系统设计方案,其关键是跨区域网络拓扑规划、数据交换平台系统架构设计、数据转换协议规范化、数据库安全设计。
三、实现“网络化”院前急救大格局的社会效益
建立统一的、跨地区(至少地级市以上)的120联网指挥调度系统意义重大。各县市120联网指挥调度系统的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急救医疗网络,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共享,提高120急救业务的规范性、统一性和救治效率。从而实现“集中指挥,分级、分类调度,统一监督管理”的指挥模式。
更有力地加强各(县)市院前急救的紧密合作和急救资源的优化使用,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事件联合医疗救援能力和交错地域报警信息互通水平,真正实现各地院前急救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救援。
参考文献:
[1]林才经,蒋健.现代院前急救医学[M].福建: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9
[2]孙刚,刘玉法,高美.院前急救概要[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0,1
[3]孙刚,张海涛.院前急救流程预案[M].科技文献出版社,2009,8
[4]冯晓薇,黎丽娥,邓虹.信息化管理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23
[5]王学群.创设院前急救信息化管理[OL].中国急救网,2010,7
关键词:铁路;通信;生产调度指挥中心
中图分类号:U284.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31(2015)12-0210-02
1当前的形势及建设的必然性
近年来,铁路发展日新月异,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铁路通信维护单位作业点多线长,在保障安全生产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信息繁杂。由于铁路通信主要是为铁路运输及各类信息系统提供通信保障,因此通信维护单位对口单位多,而目前通信维护单位对外的服务窗口主要是通信调度,每日接收的各种信息纷杂,包括各类安全信息、电话投诉及问询、生产任务布置、命令、各类信息搜集统计、上报等,经统计每日仅接听电话就多达300多次,汛期、应急等特殊时段则更多,而没有一套完善的系统对各类信息进行甄别归类。
(2)人员偏少,手段落后,无法适应当前铁路的管理要求。铁路一直将“安全第一”放在首位。安全生产重在过程控制,及时发现隐患并加以处置,目前受人员及硬件条件限制,往往每日仅有1-2名调度人员负责上述的全部工作,同时主要通过电话、传真、Email沟通,仅靠一个人、一部电话(传真机)、一支笔、一个记录本的工作方式,已经无法面对当前繁重的工作任务,极大地制约了各种信息的流转,工作效率低下,无法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卡控。因此为全面实现铁路通信安全生产的“科学调度、实时监控、精准检测、快捷准确、指挥有序”,达到安全生产管理“检到位、控得住”的目标,建立一个实用管用、适度超前、规范统一、综合全面、突出重点的安全生产指挥系统尤为迫切。
2指挥中心平台总体构架方案
2.1平台总体架构
通信生产调度指挥系统可采用面向服务架构(SOA)的体系进行设计,针对不同层面的业务需求及特征,采用B/S架构。该系统分四层架构,依次是:数据层、服务层、业务层、展现层。
2.1.1数据层
数据层主要是原始数据(数据库或者文本文件等存放数据的形式)的操作层,为服务层、业务层提供数据服务。原始数据主要来自各类工单信息、附件文档、个人及部门相关信息等,该系统的数据层使用Oracle11g企业版数据库对所有信息进行管理。ORACLE数据库是当前铁路行业应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一个通用的数据库系统,它具有完整的数据管理功能;作为一个关系数据库,它是一个完备关系的产品;作为分布式数据库,它实现了分布式处理功能。系统各类数据的来源分为两种:手工录入、接口获取。系统支持的接口方式有两类:一类是互操作接口(CORBA、MQ、SOAP、Socket、ASCII流、Telnet、Webservice、API);一类是数据接口(MQ、Socket、ODBC、FILE、ASCII流、FTP)
2.1.2服务层
提供与业务无关的基础服务功能,包括流程引擎、报表引擎、安全组件、短信、日志等。服务层软件为上层各项业务功能模块提供支撑,是系统具有良好可扩展性的保障。在服务层可引入成熟的商用中间件软件,如流程引擎、报表引擎等,从而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2.1.3业务层
提供与业务相关的定制化应用功能,包括流程类应用、功能类应用(作业计划、值班、信息)等。此外,可考虑提供二次开发平台,提供简单的表单设计、流程设计、报表设计等,实现用户可在一定限度内进行自主开发。任务工单流程主要是通过对现网电路调度资源变更的规范化管理,实现对现网资源数据的统一调度,进一步加强对电路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并按照审核确定的方案,对现有网络的电路进行调度实施操作,对实施结果进行验证并反馈的流程。
2.1.4展现层
展现层主要包括WEB和短信操作界面,以图形界面将逻辑业务进行展现方便用户进行操作。系统可采用ExtJS实现安全生产指挥系统的WEB展现,并针对不同角色的用户,提供个性化页面。ExtJS是一种主要用于创建前端用户界面,是一个基本与后台技术无关的前端AJAX框架。ExtJS库有着丰富且漂亮的UI组件,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而且组件拥有漂亮的布局,经过简单的调用与配置就可以实现不错的界面布局。ExtJS提供的各种组件可以用更加标准的方式展示数据降低了开发难度。使用ExtJS对浏览器没有任何要求。可以说是一种绿色的富客户端实现方式,ExtJs基本可以运行于现在主流的浏览器。并且它将Web应用程序的操作方式向传统桌面应用程序的操作方式进行转化甚至消除了这种差异,从根本上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NTKO插件的集成,将原有作业计划扩展为类EXCEL操作的界面,更多辅助功能加入,显著减少用户作业计划表格填写类的繁琐工作量。
2.2系统平台技术架构
系统平台从技术构架上分为:流程执行子系统、流程定义子系统、流程监控子系统、接口子系统几个部分。
2.3系统硬件条件
依据上述结构,系统可由三台应用服务器、两台数据库服务器、一台磁盘阵列、一台接口服务器、一台交换机、以及各部门的多台终端设备组成。其中两台数据库服务器以及磁盘阵列分别安装Oracle11G数据库,并使用Rac技术实现双机热备。三台应用服务器作为WEB服务器,并使用负载均衡技术,扩展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带宽、增加吞吐量、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一台接口服务器作为短信以及告警接口,与短信网关和外部告警系统相连。
2.4系统的安全性
本系统的操作安全性由用户管理、权限管理、防病毒管理、入侵管理、漏洞管理等部分组成,再加上相应的安全策略、安全规范,形成完整的安全保证体系。保证系统数据不被非法入侵者破坏和盗用,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提供对系统各模块的监测手段。主要技术方案如下:
(1)网络结构安全方案。采用网络线路冗余技术、网络隔离技术、防火墙技术。针对网络层,可采取传输加密和边界防护两种安全技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不可逆MD5加密技术实现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在网络的边界,利用防火墙实现区域之间的安全隔离,同时针对外网、内网设计相应的安全规则,部署在相应的设备上。
(2)数据销毁方案。设定规范用户数据有效使用周期及保存周期,在数据到期后采取安全措施销毁用户信息数据。
(3)人为破坏安全保障方案。系统采取每日进行基础配置文件的异地备份的方式,可以通过集中备份、ftp异地拷贝等方式实现备份。同时系统基础数据的操作要提供严密的操作记录,包括每次操作影响的记录行数、操作人、操作时间等,以防止基础数据破坏而导致软件整体运行异常。
(4)系统升级异常保障。系统提供标准的部署方案,在系统升级时自动进行应用程序异地全量备份或增量备份。通过集中备份实现,也可对全盘进行异地拷贝备份。系统周期性提供核心文件的异地拷贝备份,定期进行增量文件系统集中备份。采用数据库备份技术、磁盘RAID技术等方案。包括合理的设置数据备份,完全备份与增量备份相结合,制定合理的备份策略,以应对可能的数据丢失问题。系统提供基础数据和敏感数据的备份功能,通过rman备份、exp备份等方式进行定时备份。
3系统建设效果
通信生产调度指挥系统的使用,能够压缩故障延时和提高安全生产效率,更加有效地实施安全管理,施工组织和应急处置,主要表现在:
(1)实现办公自动化。搭建调度指挥系统至班组的办公网平台,通过扩容既有的OA服务器,进一步开发段OA网软件,做到文件分发、任务布置、落实执行均可在办公网平台上完成,工作轨迹清晰可见,并且具备个人任务未完成的自动提醒等人性化功能。容电子公文、施工盯控、干部写实、生产控制、问题库管理、工单执行、个人办公等功能为一体,同时智能化管理,可极大地提高办公效率。
(2)同步增强了网管系统建设,并可实现两个系统间的信息共享。一是结合指挥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整合网管资源,将分散的有线、无线通信系统网管进行集中监测,强化对设备全程全网的监测管理。同时按照管理层次在车间建立区域分中心。最终形成网管分中心分级监控、互为补充的立体监控体系,同时强化了网管系统的监控、分析能力;二是将生产调度指挥系统与网管系统合设,合署办公可以共享网管监控资源,在故障处置、施工监控、应急抢险中,调度指挥中心作为各种指令决策的指挥前台,网管中心作为后台支撑,利用网管收集、汇总各类信息,提供给指挥中心各种决策。
(3)有效地提高生产过程卡控的能力。生产调度指挥系统通过“场景可看、数据可调、语音可通、远程可控、信息可寻、过程可查、预警可报、应急可用、功能可扩”等主体功能,借助移动运营商提供的平台、结合通信视频、动环监控网管等手段能够实时掌握现场环境、交通路线、车辆轨迹、人员状况、备品使用情况、器材消耗情况等信息,根据需要将现场视频或图片展示到大屏,同时辅助语音,为调度指挥提供直观的参考评判,从而将将调度指挥人员从纷繁的个体分析浏览中解放出来,转向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分析,确保将生产过程、应急处置等每个行为置于可控范围内。
(4)优化各项工作流程进行。结合通信生产调度指挥系统的建设,对日常作业、“天窗”管理、故常处理、应急抢险、干部履职等一系列生产过程的流程进行了相应的优化,分门别类固化为客观上指挥系统的对应模块,一键启动相应模块系统即可自动按照事先设置进入相应流程,从而打造集信息派发、过程提示、智能调度功能的智能化指挥系统。
4下一步思考
(1)推动修程修制的变革。通过调度指挥系统的建设,强化以网管为龙头,提升网管的监控与管理作用。通过网管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远程维护,取消现场一些网管能够监控但仍然采取人工测试的作业项目。适当延长现场设备的计表周期,利用网管、视频监控远程实时查看设备状态,多巡少动。利用生产调度指挥系统、网管监控对各类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对设备维护可逐步采用提前预防修、实时监控、周期修相结合方式。
(2)继续优化生产组织结构。一是整合沿线生产维护部门,成立区域分析中心、专业检修部门,通过各级的生产调度指挥平台,对设备、生产过程全程控制,强化专业维护力量;二是通过修程修制的调整,减少无效作业项目,延长设备检修周期,解放现场生产力,减轻劳动强度;三是通过整合网管、地区维护部门,集中资源,专业人做专业事,结合网管分析,形成车上车下,室内室外、设备线路等综合质量分析,为查处隐患、故障定位提供依据,减少不必要的无效操作;四是通过指挥系统,逐步电子化管理,为现场维护人员减负。
(3)推动形成专家指挥系统。改变之前调度“一支笔、一个本、一部电话”的指挥模式,对生产指挥形成由领导、技术人员、调度人员、网管分析人员组织的专家指挥系统,改变指挥谁官大谁指挥、多头指挥、交叉指挥的状况,形成有效的决策。
(4)推动安全质量的提高。在过程卡控的同时,系统将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对每一道检修作业、每一项设备的状态进行评估,对一次(批)作业的质量、安全进行评价,将我们之前的工作模式由随意而为、只重结果逐步向精细化、过程化、标准化方面的转变。
5结语
通信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的建设能够适应铁路当前的发展需求,进一步提高铁路通信维护单位安全生产指挥能力,实现安全生产及日常工作的流程化、自动化、标准化,满足安全生产以及应急指挥的要求,从而切实保障铁路通信系统的安全畅通。
参考文献:
[1]铁路通信维护规则[S].铁总运[2014]295号
[2]姜锡义.电务调度指挥中心的建设与应用[M].铁道通信信号,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