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变革

社会变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变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变革

社会变革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变革;法律思想

历史的发展总是呈现出“在曲折中上升”的规律,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往往在政局动荡、天下纷争之际,思想界却呈现出大放异彩的局面。为何会出现思想繁荣与政治稳定相背离的现象,时代变革与思想发展有着怎样的相互关系,那些伟大的灵魂和不朽的思想为什么常常“生逢乱世”?笔者截取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清之际两个横断面,试图研究中国法律文化发展的独特路径。

一、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和明清之际的思想繁荣都与社会动荡不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其表现虽然各有特色,但背景上却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

(一)生产力对于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

无论是春秋战国还是明末清初,在这些时期生产力都出现了跨越性的发展,带动农业和其他行业进步,引发了生产关系的调整,进一步带动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思想的变革。

1、春秋战国时期是新旧交替的大变革时期,这种变革首先出现在生产力上,进而推进到生产关系上,随之渗透到思想文化领域。最初,以铁器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生产力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随之带动和促进了农业和其它各行各业的发展和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与变革,必然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种新的生产力必然要打破旧的奴隶制生产关系,而随之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以土地私有为标志的封建制生产关系。礼崩乐坏,诸侯兼并,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让思想家开始反思,先秦诸子从自身的立场出发,探寻济世救人的出路。而法律思想上的交锋主要集中在维护尊卑有序的奴隶制礼教,和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法制秩序。

2、明清之际,中国的经济领域出现了现代化因素。虽然在史学界对于明末清初中国是否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尚存争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由于采用新的耕作方法,农作物产量增加。当时手工业内部机器的运用促使着人们的分工协作,因此改变了生产方式。社会中出现了大量的剩余产品,商品经济进一步繁荣。①浙江《太平县志》就有关于嘉靖年间:“富则为商,巧则为工,盖以山甚稠,田甚狭,以故食多不足,士与工商皆出四方以就利。其富家巨室,不至于巨万。”②的记载,万历二十九年,苏、杭等处提督织造兼理税务司礼监太监孙隆疏言:“乱民葛贤等造言聚众,焚劫杀,围逼织造衙门,要挟罢税,其词颇激。”③与此同时,而在商品经济的影响下,明中后期形成了追求个人利益的风气,社会中因利争讼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一切都促进了个人权利意识的觉醒,推动明末的反传统的自由平等的思潮形成。

(二)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观

春秋战国和明清之际都处在世界文化跨越性发展的格局中,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性影响。

1、文化史上,把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称为人类文化发展的“轴心期”,当时人类文化同时并独立地在中国、印度、伊朗、巴雷斯坦、希腊开始奠基,形成了各有特色的价值观和基本发展路向,时至今日,这些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发展依然附着在这些“轴心”上。④春秋战国时期正是处在这个“轴心”上,其间涌现的儒、墨、道、法等先秦诸子及其煌煌巨著至今影响着中华文化的走向。从与其他地区文化的对比我们也可以得出我国这一时期的思想繁荣是符合“轴心期”文化发展的共性的,可以看做是一种社会发展过程中思想发展的普遍规律。

2、明清时期,是中国儒家传统法律思想向近代民主法治思想过渡的开端,有着内发性和民主性质。与之同期的17、18世纪的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思想有着相似的地方,他们都肯定了作为独立主体的个人的正当利益,认为正义的法律应当体现多元主体利益,但是在多元主体的利益出现冲突时,该如何保障天下人民的利益不受到专制权力的侵害,他们并没有设计出完备的制度。但是,他们的思想为近代思想家产生了奠基性的影响。

二、时代变革与思想繁荣的相互关系

(一)时代变革对于思想产生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如前所述,在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清之际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动荡形成的鲜明反差,为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内源型动力。

思想舆论环境相对其他时期较为自由宽松,为其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三皇五帝时期也就是卡尔·雅斯贝斯所称的“神话时代”遗留的文明已经一去不返,当时的思想家对自身和所处时代开始有了整体性认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有了系统性的理论。

明清之际,理学所宣扬的维护君主集权统治和家族伦理秩序的思想在明末清初的政权更迭中遭到了质疑,加之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私权意识的萌动,人们思想开始冲破理学的羁绊,有所解放,使得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潮有了发展的空间。

(二)思想繁荣对于变革推进的助力作用。

制度的新旧更迭是诸多因素的合力,但思想对旧制度的灭亡,新制度的确立有了明显的促进性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正是由于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思想被统治者采纳,才能促进新秩序的建立,而春秋战国的乱世也因最先进行改革的秦帝国的统一所终结。

明清之际,“天下公利”的批判君主专制集权和经世致用的法律思想虽然影响深远,但并未对君主专制集权有所撼动,两千余年君主专制思想的深厚根基不光要靠内部重构,还要经受外部刺激,才能破碎新生。

结语:

如果从宏观的世界文化发展格局观察,先秦儒法之争与古希腊人治与法治之争有着暗合之处,但是由于中国专制制度的早熟,儒法思想在西汉融合成为专制的工具。而相对于洛克和孟德斯鸠已经构建出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框架来说,明末的启蒙思潮的反封建作用就更加迂阔。从秦王朝到清王朝,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法律,它在维护王朝运转的积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但我们并不能就此得出论断称中国古代就是法治社会。中国社会对于西方近代法治思想的接受最初是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如果说百余年前世纪交替时中国法律制度与思想的改变是被动接受的结果,那么今天,是我们主动选择改变自己的法律制度与思维方式以适应世界的模式。法律的现代化,不是我们能够选择的,因为资本与文化的冲击并不按照我们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来发生。我们的问题是在实践中探索如何在西方法律制度与中国文化传统之间的保持平衡⑤,在融合中探索传统法律文化对于现代法治建设的创造性作用。(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

注解

① 吴承明:《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几个问题》,载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史研究室,《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页。

② [清]查慎行:《西江志清刻本》,康熙五十九年版,第26卷。

③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明神宗实录》,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361卷。

社会变革范文第2篇

这种情形中捧读美国作家伊丽莎白。爱森斯坦历时15年撰写的《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似乎显得历史距离颇为遥远。然而,正是这部砖头般厚重的书,给予我们深刻理解现实网络社会的钥匙。她对15世纪中叶兴起于欧洲的印刷文化做了翔实的论证,让人们思考印刷术作为新型的信息传播技术如何影响处于由中世纪向现代过渡的欧洲,对欧洲的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产生了哪些不可估量的影响。现在全球正由印刷文化和电子文化向网络文化过渡,如何理解网络媒介,如何看待网络对社会结构和传播环境产生的影响,这部书在这些方面提供了深刻的理论认识。

这是一部怎样的著作?

这部书可称为传播学巨著,它厚达近千页,集中研究了印刷出版物催生的传播革命。传播学分为经验学派、批判学派和技术学派,技术学派又称为媒介环境(或媒介生态)学派。媒介环境学专注的焦点之一是媒介这种人造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人类社会、人的心理的长效影响。这本书是该学派的重大成果之一,作者伊丽莎白-爱森斯坦可以视为该学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

我们都熟悉雅各布・布尔克哈特关于文艺复兴的专著,材料丰富,但是他的论述中几乎没有提及印刷术的影响。爱森斯坦的这部著作亦是一部论战之作,她与布尔克哈特忽略印刷术相反,对其的批评颇为尖锐。她的论战锋芒还指向了其他研究文艺复兴历史的一批权威作者。该书出版以来,欧洲通史、文化史、技术史、科学史、印刷史、宗教改革史、文艺复兴史的专家争相研究并批评这一巨著,传播学的研究也在争夺这一丰硕的资源。这部书严谨、细密的考据,足以使不同领域的学者得到启发。

附带说一句,书名The PrintingPress as an Change Communications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s in Early-Modem Europe,应该翻译为“作为早期现代欧洲传播与文化变革动因的印刷出版物”。“The Printing Press”如何被翻译为“印刷机”?不可思议。“Early-Modern Europe”中的Modern,就是现代,却被硬翻译为世界上找不到对应词的“近代”。近代是冷战时期的产物,欧洲认识中的“现代”,开始于15世纪末,而不是我们过去认为的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现在我们关于“现代”的认识,正在与国际接轨,我们的观念要与时俱进。审视印刷出版物的社会影响力

这部书论述的时代背景为15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正由意大利启蒙诗人彼特拉克的个人影响,蔓延至整个意大利和欧洲大陆,宗教改革紧随其后,冲击着欧洲旧势力的思想围墙,启蒙运动、科学革命呼之欲出。它们的接连涌现获得了大多数历史学家的注意,而背后推动这些行动和思想因素却长久地被忽视了,即印刷出版物。爱森斯坦将印刷术看作是欧洲现代史发展的重要动因,从各种不同的学术视角进行了完备的论述,她认为,印刷出版物促成了这些变革,并对欧洲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现代科学和工业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世纪的马克思就认为,印刷术是“最伟大的发明”。他写道:“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广泛的杠杆。…‘封建制度甚至随着个别发明,例如印刷机而没落了。”

随着印刷术的出现,西欧开始由手抄书文化向印刷文化过渡。印刷术的发明不仅带来了文化的普及,还带来了社会形态的变革。恩格斯认为:“印刷术的发明以及商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不仅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写字的状况,而且也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的教育的状况。”大批宗教书籍、记事性小册子以及印刷新闻纸的出现,使得中世纪僧侣阶层垄断的文化得以迅速传播到世俗社会,新思想的涌现成为无法遏制的潮流。聆听型公众向阅读型公众的转变,使得原先隔离在知识和权力之外的平民开始向公民转变,为之后的政党政治奠定了民众基础。社会结构在印刷术发明后出现重大变动,知识占有和信息传播由特权阶层向社会下层转移,为之后“公共知识”、“公共教育”的出现提供了充分条件。

着眼于印刷出版物对社会文化和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作者论证了印刷出版物对文艺复兴运动起到了推动和放大作用。印刷术的出现加速了精神产品的生产和传播,扩大了精神产品的影响力。人们思想传播方式的转变,导致高层次的批评和现代主义的产生,进而引发了宗教改革,冲击着欧洲旧的封建势力。在自然科学领域,知识的交流和开放成为了当时的潮流,古籍的传播促进了现代科学的向前发展,学者之间的知识探讨和学术发表,尤其与印刷术的推广相关。同时,大量的书籍和文献得以批量复制,使得艰涩的拉丁文专业知识被越来越多的通俗语书籍替代,平民和学者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产生了公共知识。而这些知识交流和信息共享反过来促进了现代科学的发展。

另外,在印刷出版物的刺激下推广的新教,也带有浓厚的印刷术影响痕迹――它是一种“书本宗教”,激励教徒识文断字,自行阅读和思考,使之遵从准确行为准则的书籍,形成由书本灌输的健全的基督教道德观。

从传播学技术主义学派的观点出发,这部书将以往研究欧洲中世纪变革中被边缘化的重要因素――印刷出版物引入了人们的视野。通过对印刷出版物的重新定义,对其基本特征的重新诠释,促使传播学者以及对传播学感兴趣的读者重新审视这段传播史,确立印刷术在15世纪中期至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的地位。

如何看待网络媒介的兴起

既然印刷术这种媒介形态对社会变革有如此大的影响,替换为网络呢,这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思路。媒介形态可以作为一种衡量标志,考察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渐渐变小,人们已经习惯于通过门户网站浏览新闻,通过社交网络聊天交友,通过博客、微博客发表和分享意见,通过流媒体网站观看视频……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网络时代的到来,有可能形成社会开放和流动的传播系统。它没有地域或时间的限制,只要有网络,就可以随时了解网络平台上的所有信息。同时,它可能会削弱群体差别所造成的壁垒。至少形式上,网络中人是以平等的身份参与信息和意义交流的。

网络传播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使得信息和意义的流动构成了现代社会结构得以维系的基本要素。公众受益于双向传播,公众不再只是单纯地阅读和接受信息,他们通过这种新的媒介开始尝试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与人分享。原有的精英阶层对舆论的控制力削弱,公众的意见得到放大和倾听。只要具有一定的信息表达能力,用户都能够成为网络中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获取者,信息的主动输出和共享正变得越来越流行。由是,网络将原来属于各个社会层面内部的场景推到前台,整合了既有的信息系统,动态中平衡着社会中不同利益群体的声音。“草根”群体的不断涌现和壮大正体现了网络传播的特点。

社会变革范文第3篇

的爆发使清政府的禁教令成为一纸废文,《》的签订使东南沿海的五大城市成为西学传播的重要地点。面对陌生的敌人,晚清士人和士绅阶层开始觉醒,林则徐在时亲自目睹西方的坚船利炮,因此,林则徐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开始前,林则徐便为知己知彼做了准备,他到广州后,便积极搜罗人才翻译西书,研究外国情况,甚至将翻译好的重要报纸送达北京,供皇帝参考。徐继??在就任延津绍道道台时,爆发,自此,这位在内地出生成长,沿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人生轨迹生活的读书人开始觉醒,并参考西方资料及传教士所著书目写成《瀛寰志略》,并在提及相关国家的时候对该国的历史、民俗、政治进行介绍。魏源无疑是这个时期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家。他具有强烈的经世致用意识,在撰写《》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并在书中以大量的笔墨介绍英美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和文化事业,号召人们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摆脱被侵略的命运。在科学方面,李善兰、王韬、管嗣复、张福僖为科学界的代表,在屡试不第的情况下,居于江浙沿海的他们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开始接触西学,并在探索中开辟了中国科学近代化的道路,为中国早期科学发展和工业化的起步奠定了理论基础。

新式学堂也在传教士的影响下在逐渐兴起。最开始是传教士将南洋地区的学校迁往香港,其后传教士在通商口岸创办的教会学校,并逐渐扩展到内地。根据汤清先生在《中国基督教百年史》的统计,1839年―1860年期间,传教士在五个通商口岸创办早期教会学校38所,这些教会学校秉承中西教学的传统,宣传基督教的同时向学生教授中西文化。在期间,清政府也开始着手创办新式学堂,清政府先后创办了同文馆,广方言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其中传教士傅兰雅创办的格致书院是一个特例,格致书院由外国人倡议,但不是教会学校也不是外侨学校,不少中国士绅参与其中,但它不完全由中国人管理,不完全听命于中国政府,它的管理权在董事会,董事会由中外人士组成,它是特殊时期上海华洋杂居情况下出现的特殊教育机构。

中国的近代报业也在此时段起步,除《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外,五口通商后,创办有《申报》《新闻报》《点石斋画报》等。到19世纪后期,介绍西学最为集中,影响力最深远的是《万国公报》与《格致汇编》。报纸中所传播的西学,比专门译书机构更为快捷,信息传递更为及时,影响力更大,但知识零散,难成体系。报道的内容多时美英法日等国家的时事,战争等等,在为中国知识分子提供学习西方的参考体系之外,还刺激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于国计民生的思考。这一点在维新变法时期展现的尤为明显。

社会变革范文第4篇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春秋

战国

社会经济

农业

工具

铁工具开始出现;

开始用牛犁耕并推广

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开始用牛犁耕并推广

水利

楚国:孙叔敖修芍陂

秦国:李冰修都江堰;郑国修郑国渠

手工业

冶铁

创造铸铁柔化技术,比欧洲早2000年以上

铸铜

莲鹤方壶,出现金银错新技术

漆工艺

采用夹纻技术

纺织

麻织品的纤维相当细密

煮盐

山西的池盐,山东的海盐,四川的井盐

酿酒

已能用曲造酒

专著

《考工记》

商业

商业发达,出现商业中心,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

社会变革

土地所有制

出现私田,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

变革

齐国:管仲变法

鲁国:初税亩

魏国:李悝变法

楚国:吴起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

教学建议

复习课设计

第六节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

1、铁制农具的使用

要求学生记住我国铁器出现的最早时间、使用铁器的最早时间、春秋战国铁制农具使用情况。理解铁制农具使用的重要意义。

2、牛耕技术

要求学生记住牛耕技术开始使用推广的时间,掌握牛耕技术运用的历史意义。同时,使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长达五百余年,牛耕技术的逐步推广是渐进的过程,且受农户经济条件的制约。

3、水利事业的发展

让学生掌握当时中原地区普遍使用的灌溉农田工具是桔槔。根据书中的地图,要求学生记住春秋战国时期兴修的主要水利设施。

(二)手工业

要求学生通过列表的方式,总结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情况。

(三)商业

要求学生记住当时主要的商品、重要的商业中心。

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

使学生了解: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私田。私田的主人采用新的剥削方式,即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这种新的剥削方式使私田主人与耕种者之间形成了新的生产关系,即封建地主与封建农民之间的关系。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

1、春秋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指出春秋时期,各国通过改革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重点介绍齐国管仲改革和鲁国的“初税亩”。

2、战国时期的改革

首先,让学生理解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大背景。

其次,简要介绍吴起变法和李悝变法。

最后,重点讲解商鞅变法以及历史意义。

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改革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适应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出现,为进一步改革残存的奴隶制,运用政权的力量,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春秋初齐国和鲁国的税制改革,战国时的李悝变法、吴起变法、邹忌改革和商鞅变法。其中最典型、成效最大的是秦国商鞅变法。

从改革的内容来说,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政治上,主要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经济上,消除奴隶制土地制度,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生产。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军队战斗力。

从改革的作用和效果来看,因为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内部阶级力量的差异,其效果是不同的。齐国等国虽较早的过渡到封建社会,但由于旧贵族势力较大,变法受到很大阻力,所以变法不彻底。有的国家出现了内乱,政权不稳定。只有秦国借鉴了各国变法的经验,改革比较彻底,功效最大。总起来看,这些改革,都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废除了奴隶制政治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了封建制的政治经济制度,大大促进了封建制的建立和发展。

重点——铁器的使用和牛耕对社会生产的促进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标志着我国生产力的显著提高。而牛耕技术的推广,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是农业动力的革命,有助于农业劳动力的解放。生产力的提高,导致大量私田的出现,封建剥削方式、生产关系也随之出现。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各国政治改革。通过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以及封建制度得以确立。我国进入的封建社会。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运动发生的必然性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农业生产大大提高,出现了大量的私田。与之相伴,出现了封建生产关系和封建剥削方式。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走向瓦解。由于经济基础发生变化,导致上层建筑也随之改变。各国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先后进行变法,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起封建制度。因此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易错问题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切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井田制的瓦解是春秋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公田”外,新开垦的“私田”将成为可能的和需要的了。所以,私田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都是因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易错问题——西南地区的开发始于战国时期

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始于战国时期,而不是汉武帝在西南地区设置郡县开始。早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开始开发西南,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这是开发西南地区的开始。开发西南地区的开始与中央政权设置郡县地方行政机构是两个不同的历史现象。

典型例题

例1按照因果关系排列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过程

①鲁国“初税亩”②各诸侯国井田制瓦解③铁器和牛耕的使用④一些贵族化公田为私田,采用新的剥削方式⑤私田开垦越来越多,私田主人不向国君交纳产品⑥奴隶主贵族转变为封建地主,奴隶转化为农民

A.①③④⑤⑥②B.③⑤①④⑥②C.③①④⑤⑥②D.③④①⑤⑥②

答案:B。

例题分析:此题为因果排序选择题,是历史和政治综合能力题,主要考查历史过程的再认再现能力、辩证唯物主义的因果关系、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的综合运用。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③,因此③应排在第一位。与③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⑤,排在第二位。与⑤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①,排在第三位。与①有直接关系的是④,排在第四位。④决定了⑥,⑥决定了②。

例2郭沫若曾指出:“东周列国的社会制度的变革到春秋末年以后才达到质变的阶段”。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春秋争霸战争B.“战国七雄”的出现

C.战国通过变法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D.周王室更加衰微

社会变革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管理;社会治理;变革

一、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的内涵

社会管理是指政府与各类社会组织之间,对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生活进行组织、协调和监督,使整个社会系统得以良性的运转。其中,政府管理和社会自治是社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文明程度有了显著提高,形成了主体多样、层次分明、联合互动的的现代社会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是以政府干预与协调为主导、社会组织参与为桥梁、公民自治为基础的互动过程。

社会治理是指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依法对社会系统中的各种事务进行管理,以保障社会生活及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性。目前,社会治理问题是国际社会中的热点话题,是各国政府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变化和发展,对其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调整与变革。社会治理是政府、社会组织、社会公民三者共同参与、协同治理,在保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使社会管理的成效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我国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社会管理人员对社会管理工作认识不足。我国社会管理工作仍然是以政府为主导进行的,而从事社会管理的管理者大多数为公务人员。在管理工作中,他们缺乏对社会管理理念及管理工作的深刻认识,大多数管理人员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社会管理理论及方法,缺乏社会管理意识。我国某些地区的主要管理者,仍然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的追求目标,轻视社会管理的作用,导致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日益严重。经济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要方式,但是过度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管理问题,会导致社会矛盾的日益加剧,使经济问题上升到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及其良性运行。

其次,我国社会管理主体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由于我国社会管理主体为政府,其部门及工作人员具有“先天的”官本位思想,导致其将管理视为管治的一个方面,使社会管理成为一种管制模式。不重视管理中的服务标准问题,而是形成了一种“控制形式”,造成了在社会管理中的管理效果不理想、服务质量差、成本高效率低的不良状况。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权力过大,行政色彩过于浓重,会导致政府在社会管理工作中的权力过分集中,使社会组织和公众的权利受损,社会发展趋于“紧绷”状态。另外,基层组织自治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和限制,使社会组织和公众在管理的过程中的作用降低,这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管理的发展和民主化的进程。

再次,我国社会管理主体相对单一。纵观世界各国的社会管理体制均体现出逐步由以往的单一政府为主体向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所组成的多元化主体方向发展,这在社会管理体制中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由于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广泛参与,使得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使得社会管理体制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然而,虽然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很大,但是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程度还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依旧存在管理主体过于单一、社会组织力量薄弱及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率低等急需解决的问题,致使社会组织及公众无法充分发挥其协同管理的作用。

最后,我国缺乏从事社会管理的专门人才。虽然我国对社会管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选拔机制在不断地完善,但是我国对社会管理人才仍然稀缺。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部分高等院校开设了社会工作等专业,但是我国的社会工作较西方的社会工作来说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我国各类高等院校开设社会管理相关的课程较少,专业从事社会管理的人才也相对缺乏。社会管理工作的岗位设置也不合理,导致很多社会学、社会工作等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被迫从事其他工作。同时,我国社会管理的组织行为一直都带有行政性和非专业化性,社会管理工作中的专门人才不足,管理结构不合理。

三、社会治理:一种新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