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读后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苦旅读后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读后感范文第1篇

第一次听说《文化苦旅》这本书还是在上中学的时候,直到上大学时才买了一本认真来读。古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作者一次次漂泊的旅程,都是增长智慧的机会,也使心灵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洗涤。

我细细读着书,慢慢地被书中的历史、游记所吸引。从莫高窟的中华民族痛失瑰宝到风雨天一阁那座仅存的藏书楼,从沙原隐泉到洞庭一角,又从吴江船到牌坊。作者走过的每一处地方,似乎都蕴藏着那么多中华历史。有时候真想自己也能懂得中华五千年历史,每当走到一个地方,都能想起此地过去的故事和故人的评价。

读这本书,就像和作者一起,从中国的西北走向江南。偶尔,作者也会停下来,写一写腊梅或是写写自己的藏书,或者在每个清静的雨夜里想起,夜雨诗意。但是作者永远都没有忘记,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自然山水,更有着文化气息,人文山水。正如他自序中所说: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在我的全身,要摆脱也摆脱不了。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是的,在西天凄艳的晚霞下,我看见了王圆麓,那个敦煌石窑的罪人;在罗池庙里,我看见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见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见了华发苍然的坡。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历史的重压,苦在历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远离,更苦在文人心里的敏感。

读了这本书,不仅让我略懂了作者,更让我读懂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丝细脉。

文化苦旅读后感范文第2篇

畅销书源自具备畅销潜质的选题,而编辑的慧眼识珠是具有畅销潜质的图书能够被及时发现和出版的保证。《文化苦旅》中的一些篇目在《收获》连载时已大获好评,初步显示市场价值。曾有几家出版社邀请余秋雨将稿件整理后出版,审稿时又认为书稿太“纯粹”、“文化味”太浓,没有一家通过,甚至有家出版社试图将《文化苦旅》删减篇目后定位为在旅游景点出售的游记手册,余秋雨失落之余索性将书稿锁在了柜子里。

知识出版社的责任编辑王国伟首次阅读文稿后,却为书中释放出来的生命信息和作者良好的文化感觉激动不已,他坚定地肯定《文化苦旅》的价值,认为书稿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之后,他又邀请余秋雨增补了一些篇章,说服领导将它作为重点图书项目运作。这些肯定和努力是《文化苦旅》迈向畅销的第一步。可见,编辑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保持良好的文化选择意识,才能不埋没那些潜在的畅销选题。

作者的名人效应

作者的名人效应是该书畅销的因素之一。国外出版业在预测一部作品的销量时,将读者对作家作品的认知度作为重要参考,其中作家知名度占到36%的比重。余秋雨凭借自己作品较高的价值及自身的文化底蕴,在当时已小有名气;而他在《收获》连载专栏文章时,反响也十分热烈,这都为《文化苦旅》初期的销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后来产生的“余秋雨争论”“文化大散文现象”中,他个人的行为、言论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担任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评委,频频出现在电视节目中,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书的持续销售。

得当的定价策略

价格营销是畅销书市场营销的重要部分,而装帧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定价。大众读物的购买价格弹性较大,一般文学类、儿童类畅销书定价相对专业类、财经类图书较低,《文化苦旅》却反行其道。1993年3月《文化苦旅》第一次出版,当时物价很低,王国伟坚持做精装书,定价22元,在当时文化类读物中价格较高。到2001年4月再版时,改为平装书,封面和内页都采用了再生纸,定价仍是22元,与涨幅较大的物价相比价格较低。可以看出《文化苦旅》采用的是撇脂定价策略。这种策略能在图书生命周期初期,在竞争者出版相似产品以前,收回成本,取得利润。从后来《文化苦旅》一上市就遭到盗版商疯狂盗印的现象来看,这种定价策略是十分得当的。

持续的图书宣传

高规格的首发式为《文化苦旅》的营销定下了基调。首发仪式上,他们邀请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解放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五十多家京沪重要媒体集中采访报道。首发仪式后,发行效果非常好。王国伟在文章中说,不出三个月,首印的一万册就售罄。但又据《收获》副主编程永新说,王国伟的领导说起过,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文化苦旅》卖得并不好,印了两万多册,剩下一万多册的库存。当时他们很着急,就拉着余秋雨开签名售书会,在全国各地跑了一圈之后,这个书开始卖起来了,后来一发不可收拾。可见只有隆重的首发仪式是不够的,后续的宣传活动也要配合跟上,这样才能使销售持续升温。这次全国大规模签名售书是在该书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被市场所了解的基础上展开的,因而效果良好。

宽畅的营销渠道

畅销书发行量大,读者数量多、分布广,如果没有宽畅的分销渠道,再好的书也难以在短期内充分占领市场。《文化苦旅》真正的畅销是进入了学校,尤其是中学。许多中学语文教师特别喜欢这本书,他们除了自己读,还推荐《文化苦旅》作为学生课外必读物,有的学生甚至还写了读后感寄给出版社。有了这个市场条件,出版社及时把营销重点调整到教育部门和学校。首先王国伟向教育部门推荐,使《文化苦旅》的不少篇章选入各类语文教材。此外,还和一些重点学校进行合作,如上海崇明中学、浙江嘉兴中学等成立了《文化苦旅》读书会,学生定期交流阅读心得,写读书笔记。拓宽渠道之后,随着老师和学生的追捧,《文化苦旅》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畅销书。可见选择营销渠道时,必须要注意营销环境的趋势变化,努力寻找图书营销渠道的突破口。

借力事件营销

事件营销是指借助重大新闻事件、社会活动、历史事件和体育赛事等进行促销宣传。将书籍与社会热点结合起来,往往能产生较好的宣传效果。余秋雨曾多次担任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评委,对选手文化试题的表现进行了精彩点评,同时也向观众普及了很多文化知识。虽然当中也有讹误,但有很多观众表示,余秋雨是青歌赛的一大亮点。余秋雨通过在青歌赛中展示自己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提升了在80、90后观众中的知名度,再度成为公众人物,他的《文化苦旅》也就又被摆在了货架最明显的地方。

另外,社会对余秋雨的批判也有很多。一是以余杰、孙光萱等人为代表,指责余秋雨不反思、不忏悔“”时期的行为,二是以金文明、俞人杰等人为代表,指出余秋雨的多部作品中存在知识性的差错,并且再版时也未修改。这两方面批评引起了社会广泛争论,形成了轰轰烈烈的“余秋雨争论现象”。倘若余秋雨虚心接受,也许事情就慢慢降温了,相反,他采取了争辩到底的态度,把责任推脱到盗版商身上,意在说明自己的书销售火热,受到其他文人的嫉妒,才引发对他的质疑。余秋雨为什么持这种态度?《文化苦旅》中的疏漏为什么没有在再版时修订?直至今天还在引发人们的讨论、猜测。总之,话题的制造和事件营销促成图书知名度的提升,对书籍的销售也有一定促进。

结语

文化苦旅读后感范文第3篇

2022关于精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范文   那是一座建筑,伫立在法国巴黎。

  1711级阶梯,7000吨钢铁,1。2万个金属部件,259万只铆钉。几百年来风吹雨打,依然没有动半点声色,只是严肃地屹立着,成为巴黎的奇迹。

  我问爸爸:“钢铁为何不怕风雨,为何坚韧不屈,为何屹立不倒?”

  “因为它是钢铁呀!”——他并没有给我答案,却给“钢铁”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这便是它吸引我的原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我揭开了神秘的面纱,露出的是——不屈之魂。

  作者尼·奥斯特洛夫基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为我展现了主人公保尔历尽磨难的一生:早年丧父,12岁被学校逐出,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受尽屈辱;十月革命爆发,朱赫来让保尔认识了革命;激战中,保尔头受重伤,出院后投身于建设工作,参加了筑路工程;筑路工程快结束时,保尔染上了伤寒;1927年,他几乎完全瘫痪,上帝却没有停下对他的折磨,迎接他的却是双目失明的黑暗。

  他根本没有机会站起来,为了不让生命虚度,在亲人的协助下,他拿起了笔,艰辛地进行写作。六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构思中的小说已经完成了3章,他把唯一的手稿拿去给一些老同志提意见,果然很快得到了赞许,谁知寄回来的途中却被邮局丢失了,一页页的心血就这样化为乌有……半年的时间里,保尔像发疯一样每天工作8小时,几乎忘却自己是一个残疾人!

  多少读者都为他感到绝望,逆境中,顽强坚韧的意志、坚定不移的信念却被他的生命诠释——很快,他再次拿起了笔,在自己的努力与亲朋好友的协助下不断地追赶原来的进度。宽容、顽强雕刻了他的灵魂,执着、奋进带给我无穷的震撼!

  苦尽甘来。终于,日思夜盼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短短的一句话就像一把钥匙,彻底解开了束缚在他身上的铁环。受到成功的眷属后,保尔拿起新的武器,走向新的生活……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想想我们——还在为不会做一道数学题乱发脾气吗?还在为偶尔的不顺心欲想放弃吗?还在为偶然的失败从此堕落吗。在重重逆境里的他却用“人生在世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的意志走过一路的艰难曲折,用“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品质战胜一路的荆棘坎坷。他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劳,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的事实,他用他的成功告诉我们“苦难显才华,好运隐天资。”的真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想我有答案了,钢铁是在烈火和骤冷中炼成的。艾菲尔铁塔依然坚韧不屈地屹立着,心中涌起的却是无穷的敬佩之情。

2022关于精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范文   贫困的家庭、苦难的生活没有使他屈服,亲情友情爱情的离去他无怨无悔;即使病魔缠身,也不曾跟命运有一丝的妥协,他以理想为火,以生活为炉,赴汤蹈火,把自己炼就成了一个人钢筋铁骨的英雄。他就是保尔·柯察金。

  掩卷细思,钢铁是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在看到保尔在烈土墓前凭吊战友感慨不已时,我的心像是被蚂蚁啃食了般。我仿佛亲眼见证了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到一个满腔热火的青年再到身残志坚的作者的蜕变过程。一刹那,凤凰欲火重生,蚕蛹破茧成蝶……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在脑海里不断地回放,哦,钢铁原来就是在烈火焚烧中炼成,英雄在磨难中造就!

  人生在世,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事事如意。那么,面对挫折,你是继续奋斗还是就此放弃?你是迎接挑战还是望而却步?你是满怀信心还是心灰意冷?

  磨难是天才的垫脚石。古今中外无数的成功者,无不以他们生动的人生经历,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才打败了吴国;司马迁饱受艰辛,才写成了《史记》;余秋雨风尘仆仆、长途劳顿,才完成了《文化苦旅》;爱迪生实验了上千种材料,才找到了电灯钨丝;高尔基在“人间大学”经受了种种磨练,才成为卓越的作家……如此等等,都雄辩地告诉我们:历经磨难的人生,才能熠熠生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苦难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然规律的表现,早在一千多年前,苏轼就告诉了我们这样的道理。不由得我想了我自己,还有我身边的你和他。也许你和父母沟通不畅不被理解,委屈万分;也许你人生的第一次鼓起勇气的告白惨遭拒绝,备受打击;也许你刚受到老师不问青红皂白的一顿狂批,愤怒莫名;也许在本次期中考试中你没有超越对手,焦虑郁闷;也许在运动会上你没有获得名次,无比失落;也许你沉湎网络无法自拔……怎么办?

  鲁迅先生也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相比于保尔的不幸,我们所遇到所谓的挫折和磨难又算得了什么!正如一名同学在班会上的发言:“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烈日暴雨来过,飞沙走石来过,我们布满伤痕,还要面对一片片荆棘的丛林。”是的,毕业班的我们箭在弦上,无可后退,青春期的我们,不惧拼搏!因为我们心中有梦,脚下有路,还有什么理由不前行。

  我们生活的时代虽不需金戈铁马,也需远航,路上会遇见和风细雨艳阳天,也会恰逢雷霆万钧、浊浪滔天。而它们的意义只不过都是教会我们成长,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成就钢铁般坚不可摧的我们。

  今后,惟愿做保尔的铁粉,以保尔为灯,为师,为友,不迷茫,不孤独,不动摇,走好自己也许平凡但决不平庸的人生之路。

  

2022关于精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范文

  钢铁,是坚不可摧的,是宁折不弯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就是这么有着钢铁般意念和信念的战士。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所写的一部名著,主要讲述了主人公保尔因为搞了一个恶作剧,被学校开除,为了减轻家庭生活的重担,他先后去了小卖部打杂,当电工。二战爆发后,他进入了共青团,当了。但因为在前线受了伤,最终瘫痪了。但他并没有向病魔屈服,他拿起了最犀利的武器——笔,写出了一本巨著《暴风雨所诞生的》。

  其中保尔去小卖部打杂工这一段令我深有感触。一个只有12岁的孩子去打工,受尽了屈辱和欺凌,工作没干好还要挨耳光,这对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是多大的煎熬啊!但保尔坚持了下来,现在几乎每个孩子都是家中的“无价之宝”,个个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个个都是娇生惯养,更不用说像保尔一样小小年纪就去外面打工赚钱,不用说打工,就连干普通的家务,好多孩子都不肯干,不会干。比起保尔,我的确自愧不如,每次妈妈让家务,我都不愿意干,就算干了呢,也是虎头蛇尾,叫苦不迭,想想真是惭愧。看完这本书,我决定向保尔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父母多分担一些事情,以后做一个有担当和有责任心的男子汉。

文化苦旅读后感范文第4篇

五一放假三天,百无聊赖,就在家宅起看书,无意翻起了不久前刚买的余秋雨先生的又一部探讨文化的新作——《何谓文化》,便随性翻阅起来。对于余秋雨先生,我始终带着无尚的敬仰,我钦佩他的人品、文笔、胆识和勇气,也经常接触他的着作,他的《文化苦旅》、《行者无疆》、自传《借我一生》等我都看过不止一次,所以不久前逛书店,看到这本新书,没怎么犹豫就直接买走了,只想有时间闲下来的时候翻看,以慰藉干渴的魂灵。

对于“文化”,很多时候,我们都有一种很迷惑的感觉。一直认为,所谓“文化”,应该是一种积淀很深的东西,包括约定俗成的习惯、世界观、价值观、当然是能够凝聚其受众的一种人文财富。而现实中耳闻目睹的那些所谓的文化:企业文化、饭桌文化、酒文化,甚至是厕所文化等等,这些动辄以文化自居的一些东西觉得很搞笑。但搞笑归搞笑,内心里还是想对文化有一个较为确切的认识。拿到《何谓文化》之后,略略翻一下目录和序言:这本书不过是他的一些演讲、文章、碑文和一些翻译的合辑,跟他之前的一些书籍不太一样。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学理的回答,主要是他的一些演讲;生命的回答,主要是他对一些名人的追忆;大地的回答,主要是他写的一些碑文;古典的回答,主要是他对一些古文的翻译。由于阅读时间充裕,加上没有什么杂念和负担,所以看得很仔细,获益匪浅。

在本书的四个部分中,我觉得最有价值的就是第一部分“学理的回答”了。这一部分主要收录了作者的几篇讲稿,受众分别是联合国的各位文化官员、大学生、教授以及市民。虽然是演讲稿,但仔细看下来,发现都是作者对文化的叙述,足见他对文化有深入而独特的领略。

我一直觉得,文化是民族存在于世上的标签,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消亡了,这个民族也没有什么能让这个世界留恋的价值了,正如波斯文明和埃及文明,如今的波斯人和埃及人,在大家眼里应该都是阿拉伯人了吧。因此,我也认为民族要维护其在世界的存在感,必须要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当然,这种文化不是固步自封,而是保持自己的文化的独特性的同时积极吸收其他文明的有益元素,并努力修正自己的文化中的不足。正如我们的文化,在保持自己儒释道一体文化的独特性的同时,也要摒弃传统的人治观念、愚民观念,吸收西方文明的法制思想、人权思想,以达到“中体西用”。作者在演讲中提到的“文明冲突论”,将所有冲突归结于各种文化的冲突,他的反驳发人深思。在看本书之前,我也认为当代世界的冲突本质上也是不同文明的冲突,因为不同文明的凝聚力和排他性,文明之间会有对各自意图的误判,导致了许多国家之间关系的紧张,正如“中国”,西方和伊斯兰世界的紧张。但看了作者的演讲之后,我又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按他的定义,所谓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从这个观点出发,所谓文化也不是多高深的东西,它也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用礼仪的方式来规范每个文明圈的受众,大家不知不觉的被其引导。因此,所谓文化的冲突,底层民众不是很容易觉察得到,他们只是会觉得对方的饮食或习惯很奇怪而已,并不会上升到文化的角度来思考。并且,对于一些文化交汇的地方,不同文明圈的人也可以很和谐的生活在一起,并不会因为彼此的生活习惯不一致而有所冲突。而现实世界中各个国家之间的矛盾,如中日韩的冲突、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冲突、阿拉伯世界中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冲突等,很多人会不自觉地将其归结为历史原因,其实仔细思考,这其中也可能是存在着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但也正是这种冲突,也使得各个文明能够互相包容、接纳,最终融合成一种新的文明。正如西汉末年入土中原的佛教,佛教刚入中原的时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也遭过本土文化的极力排斥,历史上几次大的佛道论战足以说明,甚至连当时的政府机构也牵扯进去。但儒释道互相纠缠了上千年,竟然慢慢都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以至于后来许多文人都是儒释道三修。当然,这与中华文明本身就是一种比较包容的文明密不可分。当代世界,西方的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教世界,都是建立在宗教的基础上,排他性都比较强,所以双方的冲突会特别激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双方会慢慢找到一个平衡点来互相接纳、改变。但是面对这两种文明的夹击,我们的文化该怎么办?它有没有足够的生命力来包容它们?还是会慢慢被它们消化?这是我们国家的学者现阶段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