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诗翻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哒哒的马蹄声。
奔腾而过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太过约束,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坦平。
2、原文:
《潼关》
清代: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蝉》原文:“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释义:
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 翻译 美学特征 阐释学
一、《古诗十九首》的美学特征
《古诗十九首》最早收录在南朝梁政权期间太子萧统编汇编的《昭明文选》之中,被认为是一批名姓失传的文人所作,为我国古诗由四言发展成五言的过程中做出了有益的尝试。现存十九首,主题内容主要是男女别离伤情和对人生的思考,它们关注人的生存状态,风格质朴却不失优雅,是古诗优良传统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们写的是人类感情的“基型”或者“共相”,即使是千百年后的读者,也能超越时空产生共鸣。
情感的表现离不开恰当的表达方式,《十九首》的美学特点有形式上和内容上的:
首先,是音韵上的美感,《十九首》运用了大量叠词,如,“行行重行行”“冉冉孤生竹”“长路漫浩浩”等,这些叠词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使诗句低回婉转,一唱三叹,表现出绵长幽怨的情感,与诗句的本意交相辉映。另外,《十九首》继承了《诗经》中的“兴”的传统,先言他物,借以联想,烘托情感。如,《青青陵上柏》中首句以“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起兴,由常年郁郁葱葱的柏树,水流冲刷的石头,联想到“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同时,《十九首》运用了不少的典故和民间传说,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之一,也是翻译中最有难度的文化隔阂。比如,《迢迢牵牛星》一诗,写的是天上牵牛织女的故事,表达的却是人世间的离别之情。
二、《古诗十九首》的翻译难点
诗歌的翻译被认为就是文学翻译中最高级的翻译,同时也是最有难度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甚至认为,诗歌是不可译的。古典诗歌翻译的难点主要有两个,分别来自形式上和内容上:
1.首先是音韵上的。“由于音美与语言本身固有属性紧密结合,从符号学的观点看,那部分仅仅依赖符号本身的结构才能产生艺术效果的东西往往是不可译的,故而在英译过程中完全再现古诗的音韵几乎不可能,只能通过调整来符合英语的音韵规律,达到一定的音韵效果。”意思是说,古诗的韵律和节奏都是依赖于汉语存在的,那么说来,一旦翻译成其外语,其依赖汉语音韵的这部分艺术效果便不存在了。另外,古诗翻译的难点还表现在文体上,《十九首》是整齐的五言诗,但是英语诗歌的句式却是长短不一的,所以,翻译成英语后,便不能满足整齐划一的形式。
2.其次是内容上的。中西方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许多意象已经根植于中国读者的文化记忆之中,很容易就能理解诗人的含义,但是完全陌生的西方读者能明白多少呢?“一切景语皆情语”,中国读者很熟悉客观意象与主观情感融合在一起的表达方式,但对于西方读者来说就不一定好理解了。
三、阐释学的翻译观点
阐释学是一种关于理解和解释的哲学,翻译家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出了阐释学的翻译观。这种观点认为,翻译即是阐释,文本的意义就是在不同译者不停的阐释中形成的。“译文只有阐释的不同,而无正确与错误之分。只要是合理的,就是可以接受的”。而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是翻译的主体,其它因素如文本,作者,读者以及社会历史条件等,只能作为影响译者的因素。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但是创造力是不能无限发挥的,总要受到原文本和读者期待视野,以及本身能力的限制。期待视野是指读者在阅读之前就在脑海中形成的前理解,也就是先结构。
四、《古诗十九首》汪榕培译本分析举例
例:叠词的翻译
原文: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ā
(《青青河畔草》)
译文:
Green, Green spreads the bank-side grass; lush lush grow the garden willows/ Fine, fine stands upstairs the lass; fair, fair her shape behind the widows.
汪榕培
这四句诗每一句都有叠词,“青青”描写的是草木青翠的样子,“郁郁”是指树木茂盛的样子,“盈盈”用来形容女子优美的体态,“皎皎”形容的是女主人公光彩照人的样子。
汪榕培的译本采用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式,为了体现原诗的节奏感,译者仍然使用两个英语形容词来翻译原诗中的“叠词”,比如将“青青”翻译为“green green”,用 “lush lush”来翻译“郁郁”,用 “fine fine”来翻译“盈盈”,在译文中,读者仍然可以感受到充满活力的青翠之色,以及女主人公美好的想象,为下文描写她孤寂的心绪做了铺垫。
五、结论
《古诗十九首》作为古典诗歌的经典之作,如何在翻译中保留原诗的美学特征,是摆在每个古诗译者面前的难题,在汪榕培的译本中,译者采用了直译与意译想结合的方式,保留原诗的旨趣,兼顾其节奏感和形式上的美感,同时又加以适当的解释。按照阐释学的观点,翻译即是阐释,不同时代的不同译者对同一个译本都会有不同的阐释,它们只有不同,并没有对错。
一、翻译美学
1.翻译美学的含义
要想弄明白什么是翻译美学,就首先得知道什么是美学。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美学也是哲学的一种分支,研究的是艺术中的哲学问题,从而美学也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所以,顾名思义,翻译美学就是将翻译与美学相互结合,以语言审美及表现进行研究的一门理论指导性科学,包括文化研究与语言审美、语言审美方法及价值论、风格翻译研究、中西方翻译美学思想的发展概略以及英语之美和汉语之美的概括论述。
2.翻译与美学的“姻联”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翻译理论史,实质上就是一种翻译美学。从古至今对翻译美学渊源的研究有着许多相关实例,例如,最早的佛经翻译家支谦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阐述;严复有“译事三难”以及“信达雅”之论;茅盾强调“神韵”;还有郭沫若的“风韵译”、朱生豪笔下的保持“神韵”和“神味”、钱钟书的“化境”以及傅雷对“重神似而不重形似”的概述等等。翻译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翻译中的审美客体、翻译中的审美主体、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翻译过程中富有创造性的审美再现,以及翻译中的审美判断、审美标准、审美欣赏等等。美学理念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指在翻译本质之中参入创造美、咀嚼美以及挽留美;而理性认识指的是在理论基础之上建立起思维科学与思想方法,以审美――赏美――造美为主要线路,层层对翻译美学进行剖析。翻译美学的培养有着多方面因素,比如,朗读就可以提高对翻译美感的培养。朗诵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体现,加之对翻译美学的朗诵,语言的美感以及乐感就会被激活。翻译与美学是相辅相成的,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接受美学并运用美学,就能使二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二、中国古诗英译
1.中国古诗
在中国深远悠久的文化史之中,古诗一直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美的一种体现。在前所作的诗歌作品都称之为古诗,从格律上看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近体诗又称为今体诗,古体诗又称为古风或古诗。古体诗是按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从《诗经》到南北朝庾信的诗风,都是古诗的体现。近体诗又分为律诗与绝句,律诗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古诗都具有言短意长、“活”的特点,语言具有凝练美、含蓄美以及朦胧美。
2.中国古诗英译
在最近几十年里,中国在古诗英译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以及长足的发展,翻译美学的融入也日益显示出实际的成果,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翻译美学在中国古诗英译中的特色研究,比如开设了关于此类研究的大学专业课程或选修课程,让学习者更加体会到翻译美学带来的好处。中国古诗英译的发展历程是长远的,从最早期的《诗经》开始,就有西方学者对其进行翻译。法国耶稣会传教士是首位将《诗经》译成拉丁语的译者,以供西方人士学习参考。而在中国,最早介绍中国古诗的西方汉学著作是发表在《志》上的《天作》和《皇矣》,之后多个国家包括德国、法国以及美国等等,都将《玉书》翻译成西方语言,从而为中国古诗进军世界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活动打开了英语这扇世界窗口,使得中国文学能够在世界文学上取得一席之地,并影响着世界文学。
三、翻译美学视角下的中国古诗英译特色研究
1.从文化角度看中国古诗英译
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必然会导致中国古诗在英译中的信息错误及遗漏。中国古诗语言精炼,简简单单几个字要传达的情感并不是人人都能把握、领略到的,同样,也不能仅仅以为字数少就以为情感表述简单。所以,对于看似简单的古诗句,其翻译常常要经过深思熟虑,也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在进行翻译的过程当中,首先要了解该诗人是在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创作,体会当时诗人在那个时诗时的心情及情感感受,去领悟诗人所要表达的内在含义,集中去体现对诗语言技巧的把握、理解以及处理,明白其诗的核心所在。译者也应在对古诗原稿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懂得灵活变通,对其进行还原时能够时刻抓住其文化内涵的核心,由里到外地去展示诗人所作诗的“意”及“情”,这样才能够在英译中对中国古诗进行完美的再现。
2.翻译美学视角下的古诗英译
中国古诗之所以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是因为其本身具有的“美”。中国古诗中孕育着独具一格的字美、音美、诗句美、作品的感象美、诗人的情智美、意境美以及象征美。这些美学信息与中国传统哲学――美学同源同流,是高度艺术化了的中国文化的缩影。站在中西文化融合的角度看,中国古诗中的一些人物、事件以及时间是直接可以进行翻译的,但像情感、意象等是不能直接进行翻译的,必须先进行揣测,所以在这类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尊重古诗作者原创的用意所在,而并非以个人主观的观点去评论或者去理解它;同时,译者应该具备基本的美学素养,通过美学这扇窗口,去再现古诗的“美”。在翻译美学研究的过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虽与哲学美学相关联,但古诗的命题往往比较抽象化,其内容表现比较模糊含蓄,无形之中增加了译者的翻译难度,使其情感更加难以把握,不利于科学、系统地进行翻译研究。
3.从翻译美学看古诗叠词的英译
在中国古诗创作中,诗人会运用不同的写作方法去表达自身情感。叠词在古诗中是经常运用到的,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在中国早期的《诗经》中有突出的运用。在中国文学语言形成的最初期,中国诗的表达方式主要就是重叠反复的吟唱,所以叠词的运用能够增强语气,并为情感增添色彩。在叠词的英译中,要突出这种效果是比较难的。对于中国古诗词叠词的翻译,最好是能将其转化成各种形式的英语修辞重复。在叠词的英译中,既要注重其义、形、音等方面,也要注重汉语语言文字本身具有的形象性、简洁性、立体性以及综合性,再加以语境的修饰,即意境的渲染,也会达到完美再现的效果。
4.接受美学与格式塔理论的结合
在翻译实践中,如果能将接受美学和格式塔理论相互结合在一起,就能潜移默化地促进译者意境的提高,并能有效促进读者审美和理解力的提高。注重接受者的需求以及审美意识对艺术作品的调节机制称为接受美学;而整体先于部分,各部分的总和不等于整体,以直觉组织对整体与部分进行凸显是格式塔理论的理念。接受美学与格式塔理论的相互结合可以起到互补互利的作用。接受美学侧重阅读过程中期待视野所形成的渐进美、接受美学源自思维的开放、接受美学侧重阅读过程中所形成的终极美、接受美学起步于阅读过程中的局限性,需要改变现实期待视野,不断改正弥补,使其完美再现;而格式塔之美源于意象的形成,起步于思维的整体性,以全局弥补局部的不足之处。在古诗英译中有时在结构上会有许多不确定以及空白的地方,这种形式具有一定的召唤性,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其进行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