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长城介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长城(The 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2、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3、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其中河北省境内长度2000多千米,陕西省境内长度1838千米。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现存长城文物本体包括长城墙体、壕堑/界壕、单体建筑、关堡、相关设施等各类遗存,总计4.3万余处(座/段)。
4、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20年11月26日,国家文物局了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
(来源:文章屋网 )
1、长城(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2、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
3、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来源:文章屋网 )
胡颖婕——颖者,谓之“拔俗”也;婕者,撷自“婕妤”处也。
痴迷古典文学若许年,情酣意饱处,狼毫一挥,便有尺幅素纸上,诗行洒遍。
不通音律,却也一把琵琶,学已五六载,指尖于轻拢慢捻中,掸落所有的俗尘浮华。
除却古典情愫,我仍和大家一样,生在90后,踩在时尚的前沿,汲取时代的养分。流行音乐,动感节奏,炫酷舞蹈……我静如一片秋叶,动似一湾活水,水载叶畅流,叶随水飘逸,我总是一幅灵动的风景。
十六岁的我,任班级语文科代表,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积极向上,锐意进取,在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中皆有不俗的成绩。在班级以及学生会的工作中,我恪尽职守,勤劳肯干,将每星期学校流动红旗评比的宣传稿评审工作完成到位,成功举办了第八届辩论赛。
我相信,我会在这瑞榴飘香中,催放青春之花,让我的生命绽放得更加绚烂!
——————————————————————————————
个人成长资料: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个凡人也可以是一部史诗。经时光沉淀,岁月翻阅,年华沉香,它踩过的韵脚、洒下的平仄,编织起如歌的华章。
十六年前,当我幼嫩的肺叶挤进第一缕氧气的时候,我发出的那声啼哭揭开了我这个新生命对世间的探问。三年不谙世事的幼儿园中,我用稚气的彩色蜡笔涂鸦出笨拙的自由,于是幼儿园即将毕业时,我在“中华世纪之光”全国书画大展中获奖,成为我在幼儿园阶段最自豪的事。我在小学一年级就第一批带上了红领巾。六年来,连续数年被评为邵武市“文明小市民”、邵武市“三好学生”以及“优秀学生干部”等光荣称号。在天真浪漫的小学时光中,我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多的锻炼,小发明、小制作多次在学校举办的“争当科学小博士”中获奖;06年,我以“窥五一九路变迁之一斑,知邵武时展之印记”为研究课题,被评为全校“十佳小博士”。由于我从小就练就一手风流隽秀的正楷字,在邵武市环境保护局举办的自编手抄报中荣获一等奖。在我进入初中加入共青团之前,被评为邵武市“十佳少先队员”。在偌大的广场上,底下是同学们热切的目光,旁边是电视台闪烁的相机,我肩披绶带,红丝黄缨随着国旗下掠过的风飘舞,它将为我的少先队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少先队员的光芒尚未褪去,我又顺利地在06年12月第一批加入了共青团,并在一年之后被团委评为“优秀团员”。 初中生活嫣然已成蓦然回首处的阑珊灯火,我亦是凭着一股子劲儿,以全市第三名的中考原始分成绩跨入一中的大门。清点一下行囊,在每一次的期中期末质检考试中我都囊括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获得过大大小小的竞赛奖项、论文奖项——
06年南平地区语文学科作文竞赛初中组一等奖、
06年南平地区数学竞赛初中组二等奖、
07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南平赛区一等奖、
08南平地区政治论文一等奖、
08“奥运杯”物理知识竞赛二等奖、
09“希望杯”物理知识竞赛一等奖、
08年邵武市三好学生、
09年语文知识能力竞赛初三组一等奖
如今,十六岁的我,风华正茂。在班级任语文科代表,校团委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积极向上,锐意进取,在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中皆有不俗的成绩。在班级以及学生会的工作中,我恪尽职守,勤劳肯干,将每星期全校三个年段流动红旗评比的宣传稿评审工作完成到位,将平时同学们懈怠于撰写的宣传稿件化为令人才思喷薄的文学创作。每到星期四,我总是按照 “工作时刻表”上的固定时段,来到现代教育中心底层的“收发室”,开启稿件箱,在一天的认真审核、统计校对和挑选评优等一系列工作后,将结果完整地誊抄在表格中,送往政教处,参与该星期流动红旗的评比。今年初,我成功筹划、举办了第八届校园辩论大赛,引起了校园内又一阵唇枪舌剑的浪潮,也赢得了各个学科资深教师的鼎力支持和协助,其影响力几乎遍布校园的每一角落。目前初赛复赛尘埃落定,决赛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我已经联系好各方面的评审工作,取得了邵武著名的企业余氏眼镜店在资金上的鼎力赞助,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决赛的告捷之战,为一中的老牌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八届、历经八载年华积淀的辩论赛注入新的活力与色彩,争取将这一标志性的招牌式项目推而广之,成为同学们挥洒才华、绽放青春的大舞台,成为老师们同学们都支持热爱的品牌。
在进入高中半年的时间内,我的作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以其隽永清丽的语言文采、敦实厚重的思想深度、真挚感人的情感张力,在南平市中学生纪念建国六十周年征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我还是《海峡教育报》的特邀小记者,参与校刊《青春号角》的撰文,谏言 “校长实名推荐制”一文刊登在校刊《青春号角》上,以独到的视觉和精辟的见解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关键词:火电机组;单元集控;厂用电切换
作者简介:焦加洋(1984-),男,江苏灌云人,华能淮阴电厂检修部,工程师。(江苏淮安223001)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6-0146-02
目前国内多数火力发电厂采用的是机、炉、电单元集控方式。在机组正常启停、事故情况下都需进行厂用电切换。典型火力发电厂厂用电切换方式采用的是微机型快速切换装置。
一、厂用电切换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以往的厂用电切换方式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以工作开关辅助接点直接(或经低压继电器、延时继电器)起动备用电源;
(2)在合闸回路中加延时以图躲过180°反相点合闸(短延时切换);
(3)在合闸回路中另串普通机电式或电子式同期检查继电器;
(4)在合闸回路中串残压检定环节,即残压切换。
而据有关资料分析,以上几种厂用电切换方式都不能很好地满足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国内有关资料已经提供了不少同厂用电切换有关的问题和事故,如停机停炉、设备损坏等。事实上,厂用电切换不当引起的问题有些是明显的、突发的,而有些是渐变的。譬如:6kV负载电动机或启动变受一两次冲击并不一定马上就损坏,即使坏了,也并不一定引起足够的重视。厂用电切换过程与很多因素有关,较长时间未发生问题并不意味着不存在隐患。
国内已发生多起与厂用电切换有关的问题和事故。如某电厂600MW引起机组由于原设计不合理,几乎每次切换都不成功,只好增大启动变保护定值,但这显然留下了更大的隐患;某电厂由于厂用电切换不成功,造成无法安全停机导致汽轮机大轴损坏;某电厂由于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间电气距离很大,连正常切换都无法保证。
发电机组对厂用电切换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可靠。其安全性体现为切换过程中不能造成设备损坏,而可靠性则体现为提高切换成功率,缩短切换时间,减少启动变过流或重要厂用电母线辅机跳闸造成锅炉汽机停运的事故。随着真空和SF6开关的广泛使用,厂用电源采用新一代快速切换装置已毋庸置疑。南京东大金智公司的MFC2000-2型微机厂用电快速切换装置便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并在国内众多火力发电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发电机组各工况下厂用电切换方式
当发电机机组6kV厂用电母线工作电源开关1DL因某种原因(如停机或事故跳闸情况等)跳开时,快切装置按照预设的方式合上启动变低压侧至发电机组厂用电母线的备用电源开关2DL,保证发电机组厂用电源负载正常工作,减少因失电对机炉辅机影响。当然,当机组高厂变低压侧恢复正常供电时,快切装置也可按照预设方式切回正常供电方式,即机组厂用电母线由自身高厂变低压侧供电。以下即为发电机组不同工况下厂用电切换方式。
1.正常启停机时方式
发电机组启停机时厂用电切换一般采用由操作台启动,采用并联切换(先合上备用电源开关2DL,两电源短时并联,再跳开工作电源开关1DL)。
2.事故情况切换
当发变组保护动作跳工作电源开关1DL的同时,保护装置送一启动切换接点信号至快切装置。这种情况多采用串联方式切换(先跳开工作电源开关1DL,确认工作开关跳开后,再合上备用电源开关2DL)。
3.不正常情况切换
一是厂用电母线失压。母线电压低于整定值且达到整定延时后,快切装置按自动方式进行切换(介于串联与并联间的一种切换方式,合备用开关命令在跳工作命令之后、工作开关跳开之前发出)。二是工作电源开关误跳,由工作开关辅助接点启动装置(华能淮阴电厂#5机于2010年4月2日晚停机6kV工作B段进线开关分闸线圈烧坏导致快切不成功时,便是就地人工将开关手动分闸,采用此方式完成快切的)。
三、MFC2000-2型厂用电快速切换装置优点与不足
优点:动作原理先进,采用快速切换、同期捕捉切换、残压切换等方式。优先选择快速切换方式,切换时间小于0.2秒,对厂用电母线负载电机及启动变冲击小。快速切换不成功时还可进行同期捕捉切换,即在厂用电母线反馈电压与备用电源电压相量第一次相位重合时合闸,时间约0.6秒。对于电动机自启动也比较有利,因此时厂用电母线电压衰减到65%-70%之间,电机转速不至于下降得很大。前两种方式都失败时,采用残压切换方式,即厂用母线电压衰减到20%-40%后实现的切换。虽说此种方式对电机等冲击较小,但因停电时间过长,电机自启动成功与否、自启动时间都受到很大限制。
不足:虽说东大金智的MFC―2000型微机厂用电快速切换装置动作原理十分先进,但通过大量火力发电厂使用情况反馈来看,其设计还是存在不满足现场安全性的隐患的。
装置启动时必要条件之一是工作电源开关、备用开关一个合闸,另一个处于分闸状态。但是目前使用的快切装置仅仅以开关的辅助接点状态来判断开关的分合闸状态。因国内大多数电厂使用的厂用电工作进线开关有试验位置(即使开关合上,也不会通过开关对厂用电母线供电。此种方式主要供运行检修人员试验用)与工作位置(开关合上后便对厂用电母线实际供电)之分,若此时工作电源或备用电源开关因检修或其他原因处于试验位置,且此时快切装置满足启动条件进行切换,便可能会造成切换后母线继续失压,引起事故扩大。一般厂用电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进线开关均提供反映试验位置与工作位置的辅助开关接点,可将此作为一个逻辑判断条件,便可将上述隐患排除。
四、一起厂用电快速切换不成功情况分析
某电厂#5机组6kV厂用电母线B工作进线开关6529开关在#5机组停运倒厂用电过程中连续发生两次分闸线圈烧坏、开关拒分现象,最后都是采用非正常手段将其分开。
1.分闸线圈烧毁的原因
(1)分闸回路电阻偏大。分闸线圈回路绝缘降低,或是控制回路线径过小造成电阻偏大,使得分闸控制回路电压降较大,导致电压达不到线圈分闸动作的值,使分闸线圈长时间带电烧毁。
(2)保护控制装置故障。分闸指令是由保护控制装置发出的,若装置内的分闸继电器有故障,或分闸控制回路辅助开关触点动作行程较大,造成分闸指令不能及时退出,就会使分闸线圈长时间带电而烧毁。
(3)分闸电磁铁机械故障。线圈松动造成断路器分闸时电磁铁位移,使铁心卡涩,造成线圈烧毁;或由于铁心的活动行程短,当接通分闸回路电源时,铁心顶不开脱扣机构使线圈长时间通电而烧毁。
(4)断路器拒分。控制回路正常时,断路器出现拒分的故障均为连杆机构问题,如顶点调整不当,使断路器分闸铁心顶杆的力度不能使机构及时脱扣;或由于防护闭锁机构未动作,致使线圈过载,造成分闸线圈烧毁。
(5)开关辅助接点不可靠。MFC―2000型微机厂用电快速切换装置以开关的辅助接点判断开关的分闸状态。MFC―2000快切装置发出的分合闸指令固定为500ms。停机倒厂用电时,采用并联切换方式:先合上备用电源开关2DL,两电源短时并联,再跳开工作电源开关1DL。若此时工作电源进线开关辅助接点不可靠导致快切装置未及时接收到开关辅助接点状态变化,装置判断工作进线开关未跳开而执行去耦合功能,跳开刚合上的备用电源开关。
2.针对所有可能原因进行分析
(1)检查分闸回路情况,是否造成回路分压过大。按照如下步骤进行了相关测试。
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分闸回路良好,各种分闸方式都不会导致分闸回路分压过大导致分闸线圈达不到分闸电压以至于长期带电烧毁。因此原因一可以排除。
(2)检测快切装置动作时分闸回路分闸时间、电压等情况。
1)试验方法。在工作进线开关B6529分闸线圈两端并接两根电缆至#5机励磁调节器再送至#5机故障录波器的转子电压端子排处,利用#5机组故障录波器的转子电压的模拟量通道测量快切装置动作时分闸回路分闸时间、电压等情况。
2)试验步骤。
A.将工作进线开关B送至试验位置,就地手动合闸。
B.利用#5机发变组保护C柜非电量保护(主变重瓦斯)出口跳工作进线开关B。由主变重瓦斯动作信号启动#5机故障录波器,完整记录工作进线开关B由合闸状态(状态1)―收到发变组跳闸指令(状态2)―分闸状态(状态3)的一系列完整分闸线圈两端电压变化趋势。
3)三个状态说明。
A.状态1:合闸状态时,分闸回路由于没有相关跳闸指令、跳闸接点使之导通,没有电流流通,所以分闸线圈两端电压差很小,接近于0。
B.状态2:收到发变组C柜主变重瓦斯动作跳闸指令,且分闸回路中串联的开关辅助接点P未断开,此时分闸回路完全导通,所以分闸线圈两端电压差即为直流控制电源电压值约220V。
C.状态3:分闸线圈收到发变组C柜主变重瓦斯动作跳闸指令动作后,开关辅助接点P由闭合状态至完全断开时,由于分闸线圈中电流值由i突降到0,由于分闸线圈电感特性,在分闸线圈两端便会产生一个反向的电压值U=-L*(di/dt)。其中,L为分闸线圈电感特性反映出的电感值,di/dt为开关辅助接点P由闭合状态至完全断开这一时间内电流的突变量值。
可以看出,停机时快切装置动作后,状态2与状态3的时间总和即为分闸回路收到快切装置的分闸指令到分闸回路完全断开这一过程,这一时间约为0.04S。因此原因二同样可以排除。
(3)开关机械部分原因分析。
通过对开关在试验位置与工作位置多次分合闸试验,以及对开关测量分闸电压,开关机械部分原因亦可排除。
开关辅助接点不可靠。该电厂通过将6kV工作B段母线上负荷转移到A段后进行了一次实际厂用电切换操作发现,快切装置面板上反应6529开关状态的方框时而变位实心(判断为合闸),时而变位虚框(判断为分闸)。对此快切用6kV开关辅助接点重点检查发现,接点闭合后直阻约为250Ω。重新更换一副良好接点后再次试验数次均切换成功。
随着国内火力发电厂诸如600MW、1000MW等大容量机组的不断增多,对厂用电切换的成功率和切换时间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快速切换装置本身故障造成的切换事故占的比例很少,更多的是由于切换二次回路及切换装置所用的开关、厂用母线和进线分支电压互感器辅助接点不可靠引起快切失败。因此,将相关二次控制回路维护好是确保火力发电厂厂用电快切系统稳定可靠的关键。
参考文献:
关键词:筒压比、抗压强度、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研究背景
随着建筑材料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类非烧结墙体材料的不断涌现。《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对非烧结砖砌体现场检测方法的研究刻已不容缓。
2 试验内容:
筒压法检测砂浆强度在非烧结砖(粉煤灰砖、粉煤灰多孔砖)的应用性研究。
2.1 试验用材料:
(1)水泥:太原狮头水泥厂P·S 32.5
(2)砂:天然砂(中砂,忻州豆罗)
(3)砖块种类:蒸压粉煤灰砖(240×115×53mm),强度等级MU10,
蒸压粉煤灰多孔砖(240×115×115mm),强度等级MU15;
(4)砂浆:
种类:水泥砂浆
2.2 试验设备、仪器、工具:
(1)300kN压力试验机;
(2)承压筒,普通碳素钢自行制作;
(3)筛孔边长为4.75、9.5、16.0mm的方孔砂石筛(包括筛盖及底盘)
(4)砂浆分层度测定仪、砂浆稠度测定仪;
(5)砂浆无底试膜。
2.3 试验步骤:
(1)原材料的检验:水泥、砂、砖等的检验及砂浆性能的检验安排专人负责,按规范要求进行,所检材料各项指标准均满足对应材料标准。
(2)砂浆配制与检验:
分别配制M5、M7.5、M10、M15四个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稠度控制在70~90mm之间。
(3)砌体试件的砌筑与养护:
分别采用四个配合比的水泥砂浆,砌筑蒸压粉煤灰砖和蒸压粉煤灰多孔砖墙体共计64片,每片墙体为一个每一砂浆强度、每一砌块材料、每一龄期砌筑4片墙体。两种砌块材料在砌筑之前均未淋水,砌筑墙体的长宽高为1200mm×240mm×1500mm。
每次砌筑8片墙体,每片墙体采用同一配合比的同盘砂浆进行砌筑。同时留置70.7mm×70.7mm×70.7mm的无底砂浆试块,留置贯穿整个砌筑全过程。每片墙体留置2组试件,一组标养、一组同条件养护(同条件湿砂养护)。每次砌筑的墙体均在一天之内完成。每片墙体之间的净距离不得小于600mm。砌体砌筑质量及砌筑砂浆指标符合《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的要求。
同养试件养护模似砌体砌筑
(4)砂浆强度检测:
当砌筑的墙体按不同龄期分别达到(28d、60d)时,留取砌体水平灰缝间的砂浆片。每次拆取4片墙体,每片墙体作为一个测区。留取砂浆片时按高、中、低在砌体上划分9个测点,每个测点根据不同检测方法分别制备3个试样,试样制备后利用筒压法进行检验。所用试样分别按照《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的相关规定制备。
留置试件压验破坏型式
3试验数据:
M5~M15砂浆试块抗压强度值,见表1~表4。
表1M5砂浆试块抗压强度(MPa)
表1.1M5砂浆试块抗压强度(MPa)
表2M7.5砂浆试块抗压强度(MPa)
表2.1M7.5砂浆试块抗压强度(MPa)
表3M10砂浆试块抗压强度(MPa)
表3.1 M10砂浆试块抗压强度(MPa)
表4M15砂浆试块抗压强度(MPa)
表4.1M15砂浆试块抗压强度(MPa)
(2)筒压法试验数据
表5M5砂浆砌体筒压指标值
表6M7.5砂浆砌体筒压指标值
表7M10砂浆砌体筒压指标值
表8M15砂浆砌体筒压指标值
(3)将试件各龄期砂浆试件抗压强度与砌体砂浆各龄期筒压比数据制作散点图并进行回归分析。
图1粉煤灰砖标养试件强度与筒压比回归分析
图2粉煤灰砖同养试件强度与筒压比回归分析
图3粉煤灰砖同养和标养试件强度与筒压比回归分析
图4粉煤灰多孔砖标养试件强度与筒压比回归分析
图5粉煤灰多孔砖同养试件强度与筒压比回归分析
图6粉煤灰多孔砖同养和标养试件强度与筒压比回归分析
4 试验结果分析:
4.1 本次试验同盘砂浆制作的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经标养和同养养护后在同一龄期压验后,同养试件与标养试件强度在低强度等级时表现为基本一致,在高强度等级时同养试件比标养试件所测强度要高。
4.2 同等级砂浆砌筑的砌体,采用筒压法检测所得筒压比多孔砖(半盲孔)砌体比实心砖砌体略低,但差距并不显著。
4.3现场检测时,取样部位对检测结果无影响。
4.4非烧结砖砌体筒压法检测砂浆抗压强度计算强度公式,按相关系数的高低非烧结粉煤灰砖采用图3多项式;粉煤灰多孔砖采用图6乘幂公式。
参考文献:
《筒压法评定砌体砂浆抗压强度规程》DBJ04-20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