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餐饮业考察报告

餐饮业考察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餐饮业考察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餐饮业考察报告

餐饮业考察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农村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F0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4-0078-03

一、引言

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通用的定义为: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马歇尔在其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指出了产业区内专业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以及知识溢出带来的学习效应,稳定的当地劳动力市场为技术交流提供了重要机会,劳动力在企业之间的流动促进了知识在成员企业间的扩散。

纵观发达国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无一不是伴随着产业集群的大发展而展开的,从英国的纺织工业城到美国底特律的汽车工业城再到韩国和日本大阪的工业园区,产业集群是承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但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人口基数小并且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的拉动作用较强,不存在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因此国外理论界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和产业集群的范围经济等方面。如2005年日本经济学家Yuji Furukawa在《产业集群考察报告》一书中指出了产业集群的人力资本积累能力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国内关于产业集群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江浙、广东等地区的实证分析为基础,探讨产业集聚对农村劳动力吸聚的作用机理。指出了在市场机制环境下,以“关系”这种非正式网络组织形态为纽带的产业集聚―专业劳动力市场形成―社会网络的基本传导模式,以及集群内劳动力市场形成―通过非正式网络和企业培训效应得以壮大―促进产业集聚的作用方式,但没有对集群吸聚劳动力的能力以及影响这种能力的原因给出评价标准。二是主要从市场机制的教育培训方面,在人力资源投资收益率最大化前提下,通过投入产出分析考察了集群产业对劳动力的培训和职业技术提升的动力来源,构建了集群产业人力资本存量发展的基本模型,给出了集群产业劳动力技术提升的基本路径。但研究中没有充分考虑到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规律及选择空间,缺乏对地区差异性因素的考量。

二、产业集群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

由于特殊的社会制度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劳动力在向非农产业转移过程中遇到许多限制。由于自身教育和技能水平并不高及缺乏对城市的了解,农村劳动力在离开农村向城市流动时通常受到排斥,需要一段时间来熟悉城市的生活方式。城市系统的运行为他们提供的生存空间并不大,因此很多农民工在涌到城市后只是限于做一些脏活、累活,收入水平相比城市人口来说仍然差距悬殊,但却要承担同样的生活成本。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广大农民工特别是年轻而且具备一定教育水平的新生代农民倾向于流向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工业区和产业聚集的地区,那里相比城市来说生活成本更低且收入相对更高。

产业聚集区不仅能为农民工提供收入保障,而且随着大批农民工的涌入使得这些地区的服务业也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从而为外来农民工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因此产业聚集区或者说产业集群就成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经济要素,而农民工的涌入也为产业集群提供了更多的人力资源,进而又进一步促进了产业向该区域集聚。从这一点上看,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密切相关。

(二)农村劳动力的临时转移和永久转移

单纯向产业聚集区流动并不能完全解决农民工永久转移的问题,由于目前产业集群普遍由众多的中小企业组成,而中小企业发展的周期波动性导致农民工的工作并不稳定,达到5年以上工龄的农民工只占50%左右。解决农民工永久转移的核心问题是改变目前农民工的低技能水平,提高他们在第二、第三产业工作的技能。

通常来说,产业集群的生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不是所有产业都具备吸聚和承载大量农民工的能力。产业集群的生命力与产业所生产产品的附加值高低有关,进而取决于产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含量。由于产业集群具有内在的人力资本积累机制,这种技术上的差别性也决定了农民工在“干中学”的过程中所掌握技术的回报率和回报周期,进而影响到他们是否能永久转移。

(三)产业集群的特征及劳动力市场表现形式

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过程有的经济单元。或者是基于生产上的互补性,或者是基于范围经济的存在,又或者是基于特定的资源环境和市场环境,产业集群一旦形成便具有某种稳定的特征或属性,在这些特征属性影响下的人力资源市场形式更加丰富。从专场招聘会到猎头公司,从产业园区的劳务中介到专业职业技术学校的求职平台,这些市场或集中或分散,或为有形载体或为无形网络,构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平台,也构成了地区经济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律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劳务市场的作用和引导并具有自身的内在规律性和地区差异性。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和从众心理,农村劳动力在转移的过程中存在集体转移的现象。例如佛山张槎的针织产业工人半数以上来自广西梧州和柳州,北京的装潢产业主要由湖北和江西人组成,东莞大朗的毛织业洗水技工则主要由潮州人组成。在跨区转移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地区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受到形态各异的劳务资源市场的约束和影响。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各地区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决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流向,同时决定了农村劳动力产业技能培训的取向。

所以说,产业集群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揭示其联系对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快又好转移,推动地区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人力资源存量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产业集群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检验

综上所述,产业集群以劳务市场为纽带影响转移劳动力的结构,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又受到目的地务工成本的影响。这里的务工成本包含务工人员的生活成本和搜寻成本两个方面,搜寻成本主要为务工人员找工作时获取信息的成本。产业集群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降低务工成本:企业的集聚将导致劳动力的集聚,而大量劳动力集聚不仅有利于管理部门提供低水平的生活设施,降低人均务工成本,而且有利于围绕产业集群的服务业的形成。大量企业集聚在一起,一方面可以降低务工人员的搜寻成本,另一方面其所形成的集聚经济具有技术的溢出效应,能降低务工人员学习技能的成本。

为此,本文以外来务工人员的人口数作为因变量,由于制造业的集聚是以工业区为代表,因此以工业区的面积来代表产业集群的规模,并假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到目的地生活条件的影响,以住宿和餐饮业的发展水平来代表其生活条件,以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代表目的地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并以农村人均消费支出作为反映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的控制变量,从而构建表1所示的简单线性模型来拟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

如表2所示,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8322,模型基本能够拟合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F检验和D-W检验均能通过要求。x4、x5、x6三个指标的显著性水平不明显,说明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受自身居住地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影响较小,其转移主要受到目的地的影响,但同时由于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在转移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跨省转移,这一实际情况也影响到了这三个指标的显著性水平。

工业区面积和住宿业发展水平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两个指标均在5%水平上显著。其中工业区面积每增加1平方公里将能吸引农村劳动力转移7743人,这说明广大外出务工人员已经对产业集群有了一种不寻常的认识,有大量工厂集聚的工业区成为外出打工的首选。同时,农村人口在外出务工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将是转入地的住宿水平,能不能找到地方住是外出务工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问题,餐饮业的发展水平不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外出务工人员以从事工业生产为主。

在吸引农村劳动力的变量中,城镇人口的消费水平比收入水平更能吸引农村劳动力,说明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存在非理性因素,有将消费水平完全等同于收入水平的认识误区。

四、结论及启示

(一)实证结果基本证明了产业集群及其所具有的经济特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重要影响,产业集群越发达的地区其吸引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越强,这不仅是因为集群内的企业能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集群本身具有的范围经济也能给农村劳动力带来最大程度的便利,不仅可以降低务工时的生活成本,而且也降低了务工人员找工作时的搜寻成本。

(二)服务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不足,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以第二产业为主。相反,在服务业发达的地区,反而会挤出工厂制造业的投资收益率,从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不利影响。在务工成本上,住宿问题是外出务工人员面临的首要问题,产业集群虽可以集聚经济的优势带动私人资本提供廉租房,但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在务工的初始阶段仍然需要解决临时住宿问题,因此地区住宿业的整体规模将会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程。

(三)受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在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产业布局越集中的地区其转移劳动力的能力越强,产业布局越是分散,越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这种差异甚至表现在发展阶段上,所以每个地区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要清楚地认识当前的发展阶段,不能只以产业政策为重点,盲目发展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笔者认为,东部发达地区信息化优势明显,具备产业升级的条件,可以将发展第三产业作为重点,而西部地区则仍需以工业为重点,集中布局制造业,通过形成产业集群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参考文献]

[1]李恒产业集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转移能力、转移模式与绩效评价[J]河南大学学报,2008(5)

[2]许昆鹏,黄祖辉,贾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市场机制及政策启示[J]中国人口科学,2007(2)

[3]魏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进步[M]科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