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强基惠民工作要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煤矿企业 计生工作 要点 育龄妇女 职工家属
煤矿企业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当前我国惠民工作的重要部分,对于我国煤矿企业计生工作的开展、“以人为本”政策的落实以及煤矿企业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面临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整合型煤企的增多等形式,使得我国煤企计生工作也面临着种种挑战,深化我国煤企计生工作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我国煤矿企业严格按照“保稳定、惠民生、强服务、创机制、促统筹”的工作方式,规范计生工作,探索煤企计生工作措施,开创企业、经济和资源和谐发展的局面。
一、开展计生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计生工作是提升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自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以来,为我国节省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减少了大量人口出生,晚婚晚育观念的落实更是极大地降低了我国的人口生育率,有效地缓解了我国医疗、环境和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
计划生育工作和其他工作有所不同,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开展以来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宣传内容和工作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和有效开展,不被时代所淘汰,更能够不断取得改革创新上的新高。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国内经济增加速度的变缓,我国很多的煤矿企业在销量和利润方面都大幅度的下滑,甚至面临着亏损的危险。这样的形势,为了保证我国煤矿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做好煤矿企业计划生育工作,完善煤企计划生育宣传工作,提升煤矿企业员工对于计划生育认识,并在企业内部大力的提倡晚婚晚育观念,积极组织相关活动,确保将计生工作落实到实处,使每位计生工作的服务对象都能够及时地了解到相关内容。
二、新时期煤矿企业计生工作开展得要点
(1)研读计划生育政策,掌握政策精髓。为了确保我国煤矿企业计生工作的开展,作为计生专业的工作人员需要清醒地意识到当前煤矿企业面临的新形势,更要明白做好当前煤矿计生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作为煤矿计生的工作人员,要认真研读国家制定的计划生育的相关政策,避免人云亦云的宣传政策,而是要有针对本企业的特征,开展宣传工作,确保宣传工作能够收到效果。煤矿企业计生工作的服务对象由煤矿企业的育龄妇女和煤矿企业职工的家属组成,因此在开展计生工作时,计生工作人员要有针对性地将计生生育政策进行讲解,确保每位服务对象都能够理解政策,领悟到政策的精髓。计生工作的服务对象各异,其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都不尽相同,所以计生工作人员要认真研读生育政策,且能够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将政策精髓传达出去,确保计生工作顺利开展。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认真研读国家计生政策之后,结合煤矿企业的具体情况,将政策的精髓形成书面文字,装订成册,将将其发放给煤矿企业的职工。计生工作人员要组织相关活动,将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精髓讲述给职工,使人们清楚政策,掌握优生优育的知识。另外,计生工作人员,还要积极走到煤矿企业职工中间,确保计生政策的有效传达,同时还要将精髓直接讲述给企业职工,较少人们用于领会政策的时间,从而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人们了解政策,才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按照政策行事,较少不必要的时间花费,使煤矿企业职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2)强化计生工作管理,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做好煤矿计生工作除了需要做好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外,还需要强化计生工作管理,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首先要规范依法行政行为规范工作。针对当前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执法程序的相关规定,想要全面完善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首要的就是要完善批准再生育的审批工作。要认真深入的调查申请再生育指标职工的家庭情况,避免将职工提交的书面材料作为唯一的审批标准,同时还要认真将再生育指标的规章制度贯彻其中,认真完成再生育的审批工作。其次就是要制定和完善计生行政直达责任制度,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在制度的维护下才能进一步规范煤矿企业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法制化管理;要求审计部门能够认真对待申领独生子女光荣证的煤矿女工审核工作;还要对于那些不按照法律程序违法生育煤矿女工,进行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这样才能让煤矿女工充分意识到计生工作的重要性。最后就是依法规范生育行为,加强对违规生育行为的处理力度,并要定期地开展出生人口性比的治理工作,更是要严厉处置和打击那些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的妊娠行为,这样才能确保煤矿人口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为煤矿人口计生工作。
(3)关注民生服务工作,建立生育健康环境。结合当前我国对于计划生育的服务优质、管理优秀和群众满意等要求,强化和建设当前我国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始终坚持“四化建设”:来营造生育健康环境。首先是在服务方法上要开展人性化的服务。其次是在服务方式上进行个性化指导,对于那些特殊人口的服务上要学会采取特殊的方式,突出属地化的管理;再次是在服务设施上要坚持走温馨化的道路。坚持将群众需求作为导向,并要不断推进“品牌工程”的规范工作,拓展计生工作的服务范围,深化计生工作的服务内涵,全方位的提升计生工作服务水平,并努力为那些处在育龄阶段的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殖健康服务,采用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对于生育的需求,全面提升出生人口素质。
(4)加强计生队伍建设,树立计生工作者形象。完善煤矿企业计生除了制度和措施外,更重要的计生生育管理人员,做好煤矿计生工作要树立“关键在人”的思想,做好计生工作者的培训工作,针对煤矿企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改善煤矿企业计划生育干部队伍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结构,针对当前煤矿企业计生人员的现状开展一系列的业务培训和岗位练习活动,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会服务的复合型计生工作人员队伍。另外还要提升计生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同时要强化计生工作人员的行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计生系统有关规定,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的提升计划生育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进一步适应新形势下煤矿企业计生工作的环境和需求。
(5)推动计生工作科学管理,夯实基层计生建设。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煤矿企业计生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想要做好和完善煤矿企业计划生育工作,就必须进行计生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做好计生工作的基层工作,抓好和完善“信息建设”和“人口网络”的应用系统。推动计生工作科学管理,坚持计生工作的“四个理念”:一是要在计生工作的行政行为上坚持依法管理的理念。二是在计生工作的日常管理上要树立群众维权的理念。三是在煤矿计生工作态度上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理念。四是在煤矿计生工作服务基层上要坚持排忧解难的理念。在煤矿企业计生工作中要认真贯彻“四个理念”,且能够认真研究煤矿企业的实际状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科学的管理方法,从而及时落实到实处,确保煤矿企业的基层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更要注重煤矿企业基层工作的质量。
三、结语
计划生育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而煤矿企业又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企业,完善煤矿企业计生工作对于推动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至关重要。强化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坚持党政领导、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在计生工作方式上,更要能够进行创新,针对煤矿企业育龄妇女和职工家属的实际情况,解决煤矿计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让煤矿群众能够充分认识到计划生育的优势,实现煤矿企业的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提升煤矿员工和职工家属的素质,为煤矿企业开创新局面。
(作者单位为恒源煤矿工会计生部)
参考文献
[1] 李峥嵘,郑洪平.浅谈新时期煤矿企业的计生工作要点[J].商情,2012 (13):6.
[2] 王彩彩.强化国策落实,切实做好新时期煤矿计生工作[J].企业导报,2011 (7):200.
一、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截至12月20日,全区新增就业14285人、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4877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945人、当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92万元、转移农村劳动力1413人、新增非正规就业组织304个、农民工培训3887人、建立创业培训基地42个,实训人数432人,分别完成市下达我区全年目标任务的114%、139%、105%、115%、282%、132%、117%、105%、108%;劳动合同签订率98%以上,其中农民工劳动合同签定率为94%以上。
二、主要措施
(一)坚持目标管理,城乡统筹就业成效显著。今年来,我们根据市政府和市劳动保障局的文件精神,及时下发全年劳动保障工作要点,制订了目标任务和考核办法,并对任务层层进行分解。区就业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建立了重点目标任务完成进度月通报、季讲评制度,推进了城乡统筹就业。全区各街道、镇始终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强化措施,跟进服务,通过实施“四项就业帮扶”活动,多渠道促进就业,主要有:一是广泛信息,引导就业。区劳动保障局向社会承诺,凡本区下岗失业人员只要不挑不拣,保证在一周内帮助其找到就业岗位;对就业困难人员,出现一个,安置一个。区就业保障服务中心在办事大厅利用电子屏现场用工信息,通过《》报岗位信息8期,各街道、社区也分别利用政策宣传栏公布用工信息,多层次的信息,为劳动者自主择业提供了足够的选择余地。二是挖掘社区岗位,就近就业。各街道、镇依托劳务公司,利用辖区资源,建立岗位储备,多渠道促进就业,积极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包公街道召开辖区用人单位座谈会,建立下岗失业人员“两库一桥”的网上社区就业工作思路;望湖街道通过与新建的望湖城小区沟通,向小区物业推荐了56人从事小区保绿、保洁和物业管理工作。三是开展用工对接,推荐就业。举办了“新区第四、五届被征地农民大型招聘会”,1100余名被征地农民成功转移就业;芜湖路街道对辖区大、中专毕业生多次开展用工对接,安置了216名大、中专毕业生到供电公司等国有大型企业就业;常青、包公、骆岗等街道和淝河镇也相继举办社区用工招聘会,把就业岗位送到广大求职者家门口。四是针对需求办培训,稳定就业。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结合市场需求,对于有就业意向的下岗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富余劳动力、返乡农民工,举办多批量、多层次、多种类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了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为了使农村劳动力输得出、稳得住,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联合镇街相继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之前的职业技能培训,其中,淝河镇与辖区企业绿色港湾联合开展订单培训,通过园林绿化技能培训合格后,有40余名被征地农民被企业录用上岗。
(二)扶持自主创业,创城活动推进迅速。全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动员大会召开后,我区成立了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创业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订了实施方案,分解了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责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发文成立创业服务中心,各街镇建立创业服务所,各居村建立创业服务站,并在各级服务窗口增设“创业服务窗口”,全区目前已基本形成区、街、居三级创业服务网络。各成员单位通过部门联动,通过实施降低创业门槛、举办创业培训、提供小额担保资金扶持、规划创业摊点、创业园(创业街)孵化等创业扶持措施,大力开展“创业型城区”创建活动,全区建立创业实训基地42个,实训人数432人,创业培训136人,新增非正规就业组织304户,孵化成功企业101个,年纳税1149万元,累计为创业街减免费用27.35万元,为入驻创业园的非正规组织减免费用228.18万元,为入驻农民工创业园的企业减免费用22.6万元;新增个体工商户3503户,新成立的各类私营企业1436户,创业带动就业人数约26305人,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明显。为积极应对经济形势,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我们在全区范围类进行调查选址,在征求省市有关部门意见后,区返乡农民工创业园确定在淝河镇席井工业园,采取园中园的方式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建筑面积5000㎡已完工,6家返乡农民工企业已入园创业。
(三)落实优惠政策,民生工程惠及更多群众。今年来,全区新增养老参保失业人员3630人,累计失业人员养老保险续保21592人次;自由职业者续保3879人次;办理社保转移2019人;申报前三季度公益性岗位、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人数2480人,发放补贴资金125.455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共有参保单位119家(其中:全额拨款70家,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49家),参保人数4923人,共征收养老保险基金4457万元,社保统筹基金支付5544万元。区农保办稳步做好农保工作,全区新增保费83.82万元,累计保费1459.99万元;同时,积极做好农保转城保的衔接工作,目前已转保402人,转出基金50.86万元。企业离退休人员纳入社区后,我们对企退人员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建立了个人信息档案,随时掌握离退休人员的家庭生活情况,并实行动态管理,移交社区的企退人员已有22277人。为丰富企退人员晚年生活,全区各街镇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386次,党员开展活动319次,全区共走访慰问企退人员30685人次,发放慰问金91.25万元,举办了第五届全区企退人员文艺汇演。在民生工程方面,全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任务数13万人,现已完成14.5812万人。为加快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审核速度,做到应保尽保,我们对被征地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进行联合会审,全区通过审核符合保障的有54212人,已有13231余人开始享受生活保障,发放保障金6254.72万元;被征地农民中1913人享受社保补贴238.99万元。城镇未参保企业退休人员共计23人,基本生活保障金5.328万元全部足额按时发放到位;为205名未参保小集体企业及“248”家属工补办了养老保险。全区“零就业家庭”正在享受政策的299人,享受各种补贴资金141.7万元全部发放到位。
(四)维权维稳,劳动关系趋于和谐。一是健全巩固网格化管理,服务重心下移。为适应《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新形势,我区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劳动合同网格化管理、网络化服务的新模式,掌握网格内用人单位情况,建立用工单位名册,建立规范企业用工建议书制度,对复杂案件和群体案件实行挂牌督办。目前,各街道、镇正相继成立了劳动监察中队、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把劳动纠纷的调解和查处落实在社区,为劳动者提供便捷的服务。二是应对金融危机,帮扶企业渡难关。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邀请相关专家对我区企业经理和人事部主管围绕“应对金融危机,规避企业风险”举办了两期政策业务培训,同时,组织劳动监察大队和中队,分成九个工作小组开展“三进三送”活动,即进社区、进企业、进工地,送法律、送政策、送服务,指导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完善劳动合同。对全区用人较多的机关事业单位,帮助其理顺劳动关系,确保社会稳定。三是加大执法力度,维护社会稳定。首先在全区开展了企业劳动合同签订专项检查。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12000份。其次是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区劳动联合人事、公安、工商等部门开展了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突击检查活动,检查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和用人单位80户次、依法取缔非法职业介绍机构6家。再者是部门联动打击非法用工。区劳动会同公安、监察、民政、国土资源、卫生、工商、安监、工会部门开展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检查用人单位33户,涉及劳动者人数2648人,补签劳动合同2580份,清退童工6名,有效地打击了非法用工和违法犯罪行为。在日常工作中,全区受理工伤申请71起,认定68起;劳动年审企业206家,涉及劳动者6180人,主动巡查265户企业,受理查处各类举报投诉案752起,补发工资6250万元。四是推行便民仲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区仲裁委在劳动仲裁工作中倡导人性化办案,设立“节假日仲裁庭和夜间庭”,解决当事人因上班无法参加仲裁庭审的问题,切实做到人性化办案;对特困户、零就业家庭和农民工等特殊困难群体开通仲裁“绿色通道”,做到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结案的“三优先”。对下达裁决的案件,从主体确定、文字组成、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方面严格审查,实现了“定纷止争,案结事了,息事宁人”。今年来劳动仲裁受理案件320起,结案313起,结案率97.8%;采取调解的方式解决劳动争议案件540件。
(五)完善服务平台,窗口服务提质提速。为不断健全窗口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我们进一步实行工作重心前移,坚持做到能在窗口办理的业务工作,坚决放到窗口办理,目前,区服务中心20个办事窗口中,就业保障占了10个。今年来,全区就业保障平台共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2912份,认定就业困难人员104人;服务中心窗口就业登记人数6543人;免费职业介绍1356人;为下岗失业人员完善档案3000余份;接待失业人员咨询、查询、复印个人档案材料3100人次;办理调档手续986人;办理再就业登记手续1582人。接待前来咨询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及用工信息的企业百余家。为更好地体现便民、利民的服务宗旨,我们开通了劳动保障网站专版留言,通过网络化服务,提高咨询、举报等问题的办结进度,今年来通过网站平台一次性答复政策咨询124人次。
(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队伍建设逐步加强。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抓特色。通过加强组织领导,丰富学习形式,深化学习内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武装得到强化;通过开展调查研究,精心组织讨论,初步找准了影响劳动保障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通过联系工作实际,开展了“六项行动”(创业扶持、规范市场、劳动合同签订、农民工工资清欠、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提高劳动仲裁办案质量),办好“六件实事”(1、举办6场就业招聘会;2、实施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农户”就业帮扶;3、举办第五届企退人员文化艺术节;4、建设1个农民工创业园;5、及时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漏报、补报问题;6、举办一次大型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咨询活动。),做到了边学边改;召开了民主生活会,形成了分析检查报告,切实落实了各项问题的整改,圆满完成学习实践任务。二是提高效能抓执行。把机关工作人员本职工作和营销结合起来进行布置和考核,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完善各项服务流程,督促重点工作销号制度、考勤制度的执行,不断推进服务效能。三是回复抓时效,实行了工作专人接待和登记,对所有件制作跟踪服务卡,规范了件的送达和回执,限时答复件,确保给者一个满意的答复。四是提升水平抓培训。为全面提升劳动保障专管员、协理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推进劳动保障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新区建设。我们分批对各街、镇社保所所长、专管员,各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以及部分村的相关工作人员举办了政策业务培训,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考试。五是党建工作抓特色。配合区委组织部,创建党建示范点,建立党总支公示栏,制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图片展;配合区纪委、机关工委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设立了廉政文化书柜,举办了系列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
(七)服务大建设,新区就业保障工作积极跟进。为了切实解决新区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保障问题,真正做到老有所养,壮有所为,我们从就业、培训、维权和保障四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为新区筑起一道和谐“劳动保障”网。一是多举措推进就业。充分发挥新建的市场功能,推介一批劳动力上岗,通过在新区和义城镇举办两场被征地农民大型专场招聘会,共有355家单位提供了一万余个岗位入场招聘,前来应聘的被征地农民达23000余名,其中达成就业意向就有近3000人;同时积极与用工单位联系,促使企业在劳动用工上采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被征地农民”的政策,分别为进驻企业玖玖隆集团、百大合家福、世纪金源物业等单位推荐实现就业320人;利用新区建设,新增社区保绿、物管、保洁人员600余名;有900余名被征地农民通过民工之家、市场门面经营、运输等个体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安置使新区处于就业年龄段的被征地农民80%以上的人实现稳定就业或灵活就业。二是加强培训提高就业能力。针对被征地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技能匮乏的现状,我们始终坚持以新区需求为导向,以定向、订单、岗前等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被征地农民劳动技能培训,为其转移就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等创造有利条件。今年来,为新区被征地农民开办了电工、物业管理、家政等实用技能培训班,768名失地农民参加了培训,600余人成功转移就业。三是维权办进驻新区保稳定。区劳动部门抽调专门人员组建维权联合办公室进驻功能区,共处理农民工工资投诉案件66起,为1920名农民工追讨工资1184.68万元,其中47起10人以上,均到及时妥善处理。四是被征地农民保障服务到位。通过摸底统计上报审核,烟墩镇已有13022名被征地农民参加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2714名到龄人员已享受了养老保障;义城镇有4546名被征地农民参加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493名到龄人员已享受养老待遇。
三、存在问题
通过对形势分析,我们认为全区就业保障工作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统筹城乡就业措施还不完善,就业总体规模与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形势还有差距,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二是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措施比较欠缺,创业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工作考核五大体系建设还不健全,全民创业的氛围还不浓厚,全社会共同参与和积极支持的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三是随着《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发》的颁布和实施,劳动者维权意识增强,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加,而区劳动争议仲裁委设在我局,没有编制和人员,只能从区劳动监察大队借用一人兼职办公,严重影响了案件的依法按期办结。四是区就业保障服务中心经费保障不足,设立时定编为15人,属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每人每年财政定补8000元,经费严重不足,去年,依靠档案托管费100余万元弥补,但今年市物价局下文将档案托管费由5元∕份.月降到2元∕份.月,工作经费无法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有效开展。五是新区和部分镇村的平台建设,以及区百帮创业服务大厅建设与上级要求相差较大,无法保证“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制度、工作”六到位的基本要求。影响和制约着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明年工作安排
当前,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明年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我们将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落实区委二届九次全会精神为抓手,深入贯彻“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这一思路,创新思路,真抓实干,圆满完成市区两级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在全市劳动保障系统争创一流。2010年,全区就业保障重点目标任务为:新增就业14000人,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40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00人,小额担保贷款800万元,新增非正规就业组织230个,百帮新增吸纳人数1800个,创业园、街吸纳人数650个,孵化成功企业100户,年纳税1100万元,创业培训200人,建立实训基地50个,实训人数400人,带动就业2000人,农民工培训3300人,转移农业劳动力600人,企业职工合同签订率98%以上,企退人员社区管理服务率93%,被征地农民参保率90%以上,城镇居民参加医保13万人。要全面完成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必须立足早抓、早部署,做到:
一是落实优惠政策,稳就业。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企业规范用工制度、落实优惠政策、稳定就业岗位,及时为企业提供各项就业保障服务;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实行村级劳动保障信息员实名制管理,建立劳动力台账,开展用工信息调查;充分发挥新一轮积极就业政策作用,广泛开展系列就业援助活动,帮扶困难群体就业;着力抓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建设,完善用工信息网络,深入开展创建优质服务窗动,提升就业服务能力;拓展劳务公司职能,促进各类群体就业,对充分就业社区的实行动态管理,继续创建充分就业城区。
二是强化技能培训,促就业。加快整合我区职业培训资源,引导培训机构联合企业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和储备培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为我区企业发展输送急需的人才;创新培训机制,把政策补贴和扶持资金与培训效果挂钩,坚持农民工培训进社区、企业、村庄、工地,提高企业职工转岗转业、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和城镇失业人员培训后的就业率,把我区出台的新一轮就业政策,充分落实到劳动者身上,体现在企业的发展上,实现稳就业、促发展的目的。
三是完善工作机制,扶创业。健全全区创建创业型城市目标考核体系,建立创建创业型城市联席会议制度,协调成员单位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问题,完善配套服务,降低创业门槛,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筹建区百帮创业服务大厅,统筹指导街镇、社区创业服务平台,结合城中村改造,加快创业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摊群点界定进程,为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等从事小型创业的人员提供规范化创业经营场所;充分利用业已运行的百帮创业园、农民工创业园、创业街等载体,落实扶持政策,加大孵化力度,扩大孵化成功企业规模;加强对创建创业型城市目标任务完成进度的督查,确保在全市率先完成创建工作目标任务。
四是健全社会保障,惠民生。首先是精心组织实施好劳动保障领域的民生工程,扩大政策宣传,落实保障待遇。一是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做到大建设项目到哪,保障服务跟进到那,待遇兑现到那;其次是全民医保要力争做到全覆盖,让全区群众都能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杜绝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出现;三是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要加强摸排和统计,发现一个保障一个;四是农民工及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纳入全区培训工作体系,落实区委区政府统筹城乡就业政策,兑现新一轮就业优惠政策,提高他们择业能力,让他们成功转移就业。其次稳妥做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结算、征缴和拨付工作,配合区政府做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数据测算、增资审核和养老金发放工作。三是继续推进农保转城保工作,及时完成基金划转对接,健全基础台账,协调好各项保障之间的衔接。四是规范流程,为自由择业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各项就业保障服务。五努力提升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丰富退管服务内容,打造企退人员管理服务工作“品牌”。
五是稳定劳动关系,建和谐。加强对企业用工的指导和服务,全面推进“签约参保”行动,大力开展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春暖行动”,加快各类企业建立集体合同制度和三方调解工作机制,落实用工登记备案制度,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促进三个转变,即劳动监察由维护劳动者权利向维护劳动者权益和促进企业发展并重,坚持查处与预防相结合,更加注重预防,坚持出发与教育相结合,更加注重教育;认真落实《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大力加强劳动争议调解网络建设,加强仲裁员培训,继续加强仲裁办案规范化建设,强化对仲裁员办案行为的监督和约束,推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进程;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发挥基层调解组织作用,在每个网格内建立用工单位名册,分类管理,对复杂案件和群体案件继续推行挂牌督办;对来信来访投诉建立跟踪服务卡制度,确定专人,限期办结,给投诉人一个满意答复。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受严重干旱影响,全市粮食总产量66.85万吨,比上年减少14.05%。其中夏粮总产18.35万吨,比上年增长75.37%;秋粮总产48.51万吨,比上年减少27.94%。
——预计肉类总产量15.56万吨,同比增长16%;禽蛋产量1万吨,同比增长22%。全市水产品总产量预计完成1479吨,比上年增长20.2%;水产养殖面积195公顷,与年持平。
——预计蔬菜产量76.37万吨,比上年增长26.7%;预计果品产量4.71万吨,比上年增长12.2%;预计茶叶产量380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预计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比上年增长15%;
——预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44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其中农业产值28.64亿元,林业产值1.42亿元,牧业产值31.5亿元,渔业产值0.14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74亿元;预计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7.18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农业增加值19.63亿元,林业增加值1.17亿元,牧业增加值15.03亿元,渔业增加值0.0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27亿元。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53万千瓦,比年增长37.3%。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5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5%。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安排工作计划。制定印发了《市农业委员会年工作要点》、《市年秋冬种工作安排意见》和《关于扎实抓好年粮油生产的意见》等,做好秋冬种和春耕生产计划安排、农资储备、市场监管、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等各项筹备和安排工作,保证了农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落实惠农政策。认真党的惠农强农政策,补贴范围不断扩大,补贴标准逐步提高,补贴力度逐渐加大。各级财政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逐年增加农业投入。年市县两级财政预算农业专项投入达到19500万元,比年增长128.07%。其中市级7000万元,比年增长55.56%;县级12500万元,年增长208.6%。
年全市共落实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良种补贴资金1893.5万元,其中:兑现水稻良种补贴430.5万元,兑现玉米良种补贴980万元,兑现小麦良种补贴363万元,兑现油菜良种补贴120万元。年争取到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203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购机补贴资金1170万元,省级购机补贴资金245万元,市级购机补贴配套资金16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461万元,购置机具数量8101台。对能繁母猪实施补贴,兑现资金1101.01万元,补贴能繁母猪11万头。积极配合市保险部门做好能繁母猪保险专用耳标的申购、发放、加施和管理,全市共订购能繁母猪专标15.5万枚,共投保能繁母猪9.45万头。
年全市投入畜牧业发展资金共计4319.8888万元,其中省级以上(含省级)3547.7676万元(其中:动物防疫120万元、动卫监督20万元、水产19万元),市级772.1212万元(不含动物防疫151.68万元、兽药饲料监督15万元、水产15万元)。
(三)实施农业项目。计划实施粮食增产工程80万亩,经检查核实认定,全市完成工程面积90.15万亩,有效面积81.14万亩,超计划1.42个百分点。实施玉米高产创建项目3个,面积3万亩,安排在六枝特区木岗镇、盘县民主镇、水城县玉舍乡实施,实际完成3.38万亩,超计划12.7%。实施玉米高产创建整乡推进项目,安排在水城县南开乡实施,计划任务3.1万亩,实际完成3.466万亩,超计划11.81%。实施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安排在六枝特区陇脚乡实施,计划任务1万亩,实际完成1.02万亩,超计划2.41%。实施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2个,安排在盘县四格乡实施和水城县董地乡实施,计划任务2万亩,实际完成2.07万亩,超计划3.5%。实施油菜高产创建项目计划1万亩,实际完成1.05万亩,超计划5.08%。实施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5万亩,其中六枝3万亩,盘县1.6万亩,水城县0.4万亩。实际完成项目面积5.97万亩,超计划19.4%。实施优质专用玉米及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计划10万亩,其中盘县和水城县各5万亩,实际完成项目面积10.73万亩,超计划7.30%。实施旱地宽厢宽带高效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计划6.5万亩,安排在六枝特区、盘县和水城县实施,实际完成6.75万亩,超计划3.85%。相继完成了省级新技术试验项目3个、发箐乡玉米高产栽培示范项目200亩、发箐乡马铃薯高产栽培试验研究及品种展示70亩、苦荞新品种试验3个、苦荞高产配套技术试验3个、苦荞高产栽培示范200亩、优质常规稻栽培示范项目面积16.9亩、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30.57万亩、省级马铃薯良种扩繁基地建设项目3个、国家良种补贴项目6万亩等。
年和年畜牧业启动实施的项目有年肉羊标准化良种繁殖场(即水城、盘县种羊场和水城、六枝扩繁场)建设项目、“1000万只”肉羊工程配套(即羊改点和村级兽医室建设)项目、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六枝年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万头优质肉牛基地建设项目、六枝绿壳蛋鸡标准化示范场建设项目、盘县淤泥乡岩博村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年国家级和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项目等项目。
(四)推广农业科技。全市推广杂交水稻29.32万亩,占计划的101.1%;推广优质稻25.49万亩,占计划的101.96%,推广率达到46.52%;推广杂交玉米100.16万亩,占计划的100.16%,推广率达到93.34%,;推广玉米种子包衣74.59万亩,占计划的110.5%,推广率达到69.51%;推广脱毒马铃薯174.73万亩,占计划的100.42%,推广率达到80.92%;推广杂交油菜9.46万亩,占计划的105.11%,推广率达到70.7%。全市玉米育苗移栽40.39万亩,占计划的100.98%,推广率达到37.64%;水稻旱育稀植27.87万亩,占计划的101.35%,推广率达到83.67%;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123.27万亩,占计划的112.06%,其中旱地宽厢宽带6.98万亩,占计划的107.38%;玉米地膜覆盖栽培22.29万亩,推广率达到20.77%;油菜育苗移栽8.34万亩,占计划的104.25%,推广率达到62.33%。其中油菜免耕栽培4.01万亩,占计划3万亩的133.67%。
现有牛改点178个(鲜配点80个,冻配点98个),羊改良点270个(鲜配点263个,本交点7个),猪改点657个(其中人工授精点106个)。年完成牛的改良配种5.98万头,完成羊的改良配种4.09万只,推广杂交猪146.04万头,其中推广三元杂交猪85.46万头。推广良种禽526.38万羽,推广意蜂3087群。坚持草畜配套、以草稳畜、以草促畜的原则,进一步加大了人工种草工作力度,以推广种植紫花苜蓿、黑麦草、三叶草、菊苣等优质牧草为重点,扩大人工种草面积。预计全年共完成人工种草5.6万亩,为年任务的112%;秸秆科技处理16.33万吨,为年任务的102.1%;工业饲料推广12.35万吨,为年任务的102.9%;冬闲田土种草5.28万亩,为年任务的105.6%。
完成机耕面积45.93万亩,为年计划的114.8%,机械、半机械脱粒24.1万吨,机械化插秧面积3200亩;机械提灌面积25.8万亩;为年计划的103%。
(五)发展特色产业。年全市马铃薯完成播面215.918万亩,占当年市计划200万亩的107.95%,与年208.31万亩相比,马铃薯总播面增加7.67万亩,增长3.68%。其中:完成净作面积101.171万亩,占当年市计划100万亩的101.17%,完成脱毒马铃薯播面174.734万亩,占当年马铃薯播种面积的80.92%,比年的166.65万亩增加8.084万亩,增长4.85%。
计划全市新增商品蔬菜基地面积2万亩,实际完成面积2.02万亩。巩固2008年-年商品蔬菜基地6万亩,截止年11月底,实际完成面积6.152万亩。全市蔬菜种植面积50.91万亩,占任务数50万亩的101.8%,较年的45.89万亩增加11%,总产量76.37万吨,总产值9.16亿元。主要种植蔬菜种类有西红柿、辣椒、黄瓜、棒豆等,产品除满足本市销售外,还销往省城“五里冲”和两广等地市场。
计划新建猕猴桃标准果园面积1万亩,主要在水城县实施,已完成种植面积1.1万亩,全市猕猴桃果园面积已达1.66万亩。计划新建红梨标准果园2000亩,主要在盘县实施,已完成种植面积2049亩。全市果园面积13.44万亩,较年的12.5万亩增加了10%。其中结果果园7.31万亩,产量4.71万吨。果园面积分布为:六枝特区1.2万亩、盘县3.75万亩、水城县7.71万亩、钟山区0.78万亩。主要品种以梨、桃、猕猴桃等为主。
完成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1.75万亩。其中:水城县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11万亩,盘县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0.64万亩,全市茶园面积7.85万亩,其中:六枝特区0.77万亩、盘县3万亩、水城县4万亩、钟山区0.08万亩。全市茶园面积较年的6.1万亩增加了29%,投产茶园面积约3.59万亩。
以发展规模养殖场(小区、大户)为重点,加快畜牧业发展,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全市有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户)824个,同比增加83个,年出栏生猪12.64万头;有年出栏10头以上的规模养牛场(户)423个,同比增加33个,年出栏肉牛1.12万头;有年出栏30只以上的养羊场(户)978个,同比增加173个,年出栏羊达4.45万只;有饲养量500羽以上的蛋鸡场(户)68个,同比增加25个,存栏蛋鸡24.67万羽,年产蛋量达2436吨;有年出栏2000羽以上的规模养鸡场(户)135个,同比增加8个,年出栏肉鸡达129万羽。
(六)开展农技培训。年省农委、省财政下达我市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任务为1.28万人,其中:创业培训100人,地方示范性技能培训1.27万人(其中:六枝1250人、盘县2100人、水城2600人、钟山2050人、市级4800人)。培训的专业有:病虫专业防治员、肥料配方师、蔬菜园艺工、茶叶园艺工、果树园艺工、畜禽繁殖员、畜禽养殖技术员、人工草地建植员、水产养殖技术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机操作员、农机维修员、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沼气工、农村经纪人、农民信息员、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乡村旅游服务员、农业创业人员、马铃薯农艺工、中药材生产管理员等。截止12月5日全市已开展阳光工程示范性技能培训5085人,占任务数的40%;完成创业培训100人,占任务数的100%。认真贯彻落实省农广校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切实抓好中专学历招生工作,全市共计招收中专学历生159人。
(七)加强病虫防控。认真履行植保工作职责,切实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开展了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农业植物检疫,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植保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农药的监督管理,开展了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的专项治理等工作。年全市农作物病虫为中等发生年,全市农作物病虫草鼠发生面积483.43万亩次,防治面积381.09万亩次,防治面积占发生面积的78.83%,经防治挽回粮食7852.47万公斤。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动物防疫目标责任制。在全市范围内扎实开展了春季和秋季集中防疫工作,加大了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点动物疫病的防控力度。全年共计免疫接种牲畜口蹄疫疫苗329.21万头(只)份,其中注射牛64.47万头;注射猪199.01万头;注射羊53.05万只,免疫密度为应免数的100%。免疫接种禽类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847.15万羽,免疫密度为应免数的100%;免疫接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192.73万头,免疫密度为应免数的100%;免疫接种猪瘟疫苗194.39万头份,免疫密度为应免数的100%。接种鸡新城疫疫苗832.74万羽份,免疫密度为应免数的94.9%;注射狂犬苗23.69万只,注射炭疽芽孢苗15.9万头份;注射猪肺疫苗100.55万头份;注射猪丹毒疫苗95.89万头份;注射仔猪副伤寒苗73.53万头份;注射牛出败苗46.21万头份;接种禽霍乱苗38.76万羽份;接种鸭瘟苗9.68万羽份。
(八)扶持龙头企业。一是组织推荐企业申报贵州省乡镇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我市的市中心区机械化屠宰厂等11家企业获得年贵州省乡镇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的贷款贴息资金、“四帮四促”扶持资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补助资金共229万元。二是组织企业申报年度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专项资金,我市的水城天瑞食品有限公司等8家引进省外优强企业、省级龙头企业获得贷款贴息、原料基地补助、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包装补助资金共100万元。三是组织企业申报年度市级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资金项目,我市的水城县茶叶发展有限公司等15家农业企业获得贷款贴息资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共240万元。
今年共组织17家涉农企业申报第八批市级重点龙头企业,预计新增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0余家,使全市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60多家。
(九)建设基础设施。年全市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任务1.5万户(六枝2000户、盘县6401户、水城县6344户、钟山区255户),截止12月5日已全面完工,完工率100%。其中:2009年度巩固退耕还林2210户(六枝260户、盘县811户、水城县884户、钟山区255户);中央预算内投资第一批沼气项目4000户(六枝500户、盘县2000户、水城县1500);中央预算内投资第二批沼气项目8790户(六枝1240户、盘县3590户、水城3960户)。乡村服务网点任务46个,到位资金23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07万元,省级投资23万元)。完工28个,完工率为60.9%,预计12月底完成。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400-500立方米中温发酵大中型沼气池项目2处,省级中温发酵大中型沼气项目1处,常温大中型沼气池4处,省级农村清洁工程项目1个。
加强对年度全市2000亩土地出让金项目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并于年9月底以前组织相关部门对该项目进行了市级验收。完成了年度全市2000亩土地出让金项目的规划、选点、实施方案编制和项目申报工作,项目实施方案已于9月底以前通过有关部门专家评审。
(十)积极抗旱救灾。全市投入抗旱人数10.96万人,抗旱浇灌面积23.58万亩,薅追增施恢复肥面积9.63万亩,病虫害防治面积57.04万亩,投入农业抗旱救灾资金2309万元,其中中央资金50万元,省级资金60万元,市级资金110万元,县级财政资金1046万元,农民自筹1043万元;出动技术人员指导10858人次,发放技术资料6.67万份,;现已改种作物4.49万亩(其中蔬菜2.47万亩,其他2.02万亩)。
(十一)开展农业执法。今年以来,认真组织开展春季、秋季农资打假集中整治、种子、农药、复混肥料、兽药饲料、农机、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专项治理行动。全市共出动农业执法人员2568人次,检查农资生产企业108个次,检查农资市场893场次,检查农资经营户3299户次,检查养殖小区、种植基地43个,共受理投诉举报案件5件,共查获农资产品166231公斤,其中:查获主要农作物种子18032公斤、肥料148000公斤、农药199公斤。按简易程序查处3件,系水城县农业局办理;按一般程序立案查处36件,其中六枝特区14件,盘县16件,水城县1件,钟山区5件。这36件中,其中种子14件、肥料7件、农药2件、兽药5件、饲料8件,已结案29件,收缴罚没款6.197万元。
实行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与各县(特区、区)农业局农机监理股(站)签订了《二O一一年农机安全工作责任书》,各县(特区、区)农业局农机监理股(站)在拖拉机入户、年检审时与机主和驾驶员签订《农机安全责任书》,签订率为100%。全市拥有拖拉机7954台,检验合格6713台,年检合格率为84.39%。全市拥有拖拉机驾驶员5256人,参加年审4530人,年审合格率为86.18%。
(十二)加强质量监管。加强“三品”基地监管及认证认定。检查“三品”基地二次,复查换证无公农产品生产基地4个,农产品17个。申报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4个,无公害农产品3个,地理标志产品2个(盘县核桃、水城猕猴桃),完成全市无公害农产品检查员证年审。
完成兽药抽样22个批次,收到检验报告12个批次,1个不合格、2个假兽药;兽药残留抽样2个批次,合格率100%。完成饲料抽检28批次,收到检验报告25个合格、1个不合格。其中:国家任务12批、饲料中违禁药品8批,饲料中蛋白原料8批。开展“瘦肉精”监测监管工作,共出动执法检测人员1067人次、检查养殖户376户、检查收购贩运户115户、检查屠宰场138个次、发放《严禁使用“瘦肉精”告知书》987(份),检测生猪尿样“瘦肉精”2819批,检测结果均成阴性。
(十三)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市118个试点村(其中省、市级试点村5个、县级15个、乡级98个)在产业发展、村庄整治、村寨道路硬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省级“整乡推进”试点乡——蟠龙乡新农村建设启动实施,以水城县百车河片区为代表的农村美好家园建设得到了省的肯定。5个省市级试点村全面通过验收,其中月亮河村和前进村被评为省级试点先进村,并获得了以奖代补资金各20万元;新增的省级试点村——玉舍乡海坪村(省农委扶贫点),今年所实施的项目全部按计划进行,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省级“整乡推进”试点——蟠龙乡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省级投入200万元资金,现已完成投资130万元,市县整合的400万元资金项目,已全面完工,整个项目可望按规定在明年3月份全面通过省级验收。
(十四)加强自身建设
一是搞好信息宣传。采集、编发《农业工作简报》、《市农委“三个建设年”工作简报》共计99期,通过市门户网站、农业信息网、凉都新农村网信息700余条,农业宣传稿件被市委市政府的《信息》、《政务信息》、《信息专报》、《政务动态》、《应急工作简报》、《应急工作快报》等采用60余篇;中央省市主要媒体刊发农业正面宣传报道100余条次。贵州省电视台播出农业新闻60余条次,电视台播出农业新闻200余条次。全年开展农业科技宣传活动共计7次,发放各种农业、畜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实用技术及农业法律法规宣传手册2万余份。接受咨询人数4000余人次,同时还无偿发放蔬菜种1000包、草种30公斤、农药300盒,切实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加强调查研究。围绕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撰写操作性强的发展规划和完成有质量的调研报告。如《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市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和农村妇女创业调研报告》、《市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相关配套政策研究》、《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和《陡坡玉米地退耕规划》、《市“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拟草了《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实施意见》、《市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劳务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意见》等。
三是开展“三个建设年”活动。成立了市农委开展“三个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开展“四帮四促”活动领导小组和开展“作风建设年”、“环境建设年”、“项目建设年”活动组,明确工作分工,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一是以“三个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围绕发展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二是着力解决全市农业生产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不走形式,突出特色;三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各项工作规范化运作;四是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设置了自身特色的争创载体,即:围绕三个目标(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值),抓好三项活动(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互助共建),实施三项工程(高产创建工程、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提升三大产业(提升粮食产业、畜牧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水平)。
四是抓好党建扶贫工作。联系发箐乡实际情况拟定了-2012年度党建整扶贫工作计划。抓好党员的发展工作,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全乡共发展党员15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5人。选出了20户党员贫困户作为党员干部结对子帮扶对象,建立了贫困党员台账。抓好种草养羊工程的跟踪管理,在清塘村和发箐村实施,实施农户20户,完成了每户10只基础母羊的购买工作。实施完成肖唯能养羊场100m3大中型沼气池建设项目,马铃薯高产栽培试验示范项目70亩,杂交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示范项目200亩。安排了2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发箐乡种养殖项目技术推广,完成绿肥种植2000亩,大蒜种植150亩,苦荞种植300亩,饲养土鸡4700羽。协调了10万元资金用于清塘村五、七组通组镶边公路建设,协调资金5万元用于乡计生站点的改建。积极向水利部门协调项目,申请资金20万元,建设蓄水池50口,每口30立方米。积极向省、市相关部门协调,争取了50万元的资金用于发箐乡发嘎至大坡公路建设,11月中旬项目已开工建设。
五是开展对外招商引资。下发《关于认真做好招商引资项目编制征集工作的通知》,切实做好农业项目的收集、筛选、汇总、项目库建设等工作,科学规划和编制一批产业链条长、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用于招商引资。共遴选招商引资项目33个入库,编制了《市农业招商引资项目简介》。市农委已与贵州省乡镇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山林绿色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达成协议,成立了贵州省乡镇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营业部。市中心区机械化屠宰厂组建的黔润肉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招商引资与香港、澳门源富食品有限公司合资进行四个项目建设,其中香港源富食品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人民币)。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自然灾害造成损失。年初遭遇持续低温雪凝天气,严重的雪凝灾害给我市的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4月底以来,全市又遭遇干旱少雨天气,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据统计部门第二次预测,受严重干旱影响,全年粮食总产量66.85万吨,比上年减少14.05%。其中夏粮18.34万吨,比上年增长75.37%;秋粮48.51万吨,比上年减少27.94%。全市烟叶收购量在19万担左右,比计划24.1万担减少5.1万担,减幅达到21.16%。据不完全统计,共造成全市农业直接经济损失54642.2万元,其中种植业损失52392.12万元,养殖业损失2250.08万元。
(二)农户受灾缺粮。据民政部门调查,受各种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全市98个乡(镇、街道)冬春期间需口粮救助人口共32.17万户103.63万人(其中:农村低保户12.91万户、33.38万人;其他受灾困难户19.26万户、70.26万人),缺粮人口约占农业人口244.78万人的43%。其中,全市需口粮救助1个月的有12.49万人,需口粮救助2个月的有14.81万人,需口粮救助3个月的有24.16万人,需口粮救助4个月的有20.29万人,需口粮救助5个月的有10.41万人,需口粮救助6个月的有21.4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