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烟台的海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随着近年来移动技术和网络环境的不断优化,新型的移动终端将成为未来微型学习的有效支撑。然而,如何将移动终端应用于实际的微型学习,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为了探索移动终端上的有效学习模式,本研究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创建了学习公众号,面向我院汽车工程系师生微信用户,研究结果表明,微信公众平台在吸引学习者、传播微内容、推进个性化学习等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发现用户的学习资源转换率偏低,学习行为可控性较弱等。进而提出本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微信平台;教学辅助;资源推送
【中图分类号】G642.4 ;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29-01
一、研究背景
在“互联网+”时代,为适应教育新形势,体现教育新常态,我们应该更加关心如何教会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互联网+”时代的学习具有移动性、高效性、广泛性、交互性、共享性和个性化等趋势发展。学习以从传统的课堂逐渐转变成无时无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方式,是一种数字化学习、移动学习、终身化学习。
二、微信学习平台运行情况
微信作为移动的微型媒体,可为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多方面的支持,有效实现辅助教学。为更好的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促进学习,我们建设了一个汽车专业知识推送平台――“汽车系团总支”微信平台,通过贴近师生需求和兴趣的知识定期地推送一系列学习资源。吸引师生使用,及时调查反馈使用情况,不断优化运行。
在近一年的运行过程中,已有1348 名微信用户通过搜索、朋友圈分享和推荐,选择关注本微信公众号。微信平台为师生提供了大量鲜活、图文并茂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及时更新和推送资讯,如汽车时事类、营销管理类、维修技巧类、服务意识类、案例讨论类等,与课堂知识互为补充,形成一张完善的知识大网,扩展视野,丰富背景知识,并学生对推送内容进行反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信息优化。为用户提供了语音识别接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或想与教师交流,就可以通过微信语音功能与指导教师进行对话交流,这种交流可以很快地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方便学生解除疑难问题,提高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实现“学习―交流―再学习”的教学模式。
三、用户的学习内容和行为分析
“汽车系团总支”微信公众号在梳理前期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微型移动学习碎片化特点,进行了课程资源的筛选和延展,公众号融合了视频、图表、文字和动画等媒介形态,知识点采用图文结合的编排样式,每章文字篇幅不超过 1000 字,另有多条视频用于讲解。微信公众平台具有精准的信息推送功能,力求通过微内容的 100% 到达率为公众平台创造良好的用户粘性,但实际的图文转化率数据却显示,公众号单个知识点的平均转化率仅为 19.97%,约 80.03% 的用户虽然收到了内容推送的提醒,s未参与学习。
此外,从每周学习资源送达与图文页阅读统计表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公众平台开放近 2 个月后,学习内容的阅读率并未与用户增长的速率保持同步,并且原文阅读与用户数之间的增速差距在明显增大。然而,微信公众平台的开放式学习模式容易使学习者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在缺少必要的学习引导与管理的环境下,用户自主学习的持久动力明显不足。
除学习者自我学习管理以外,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推送频率也是影响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学习资源 7 天内原文阅读人数统计图呈现了37 条学习资源使用率的变化,每条信息在当天都会达到阅读人数的峰值,随后在 1 - 2 天的时间内迅速回落。
四、反思和发展建议
我们认为微信公众平台能够为移动微型学习提供有效支持,但仍需要在课程的教学设计、资源内容、学习环境、支持服务方面进一步完善,在发挥其综合优势的同时,使学习者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
(一)应以微信用户为核心,将专业知识的社会化普及作为目标开展推送信息设计。实时跟踪微信用户的学习需求,开发建设与之适应的资源内容; 以有利于网络传输为原则,设计短文本、微图像、微音频和微视频等不同的资源呈现形式; 以符合微信用户的使用习惯为导向,适当加快内容更新、助学促学信息的推送频率; 结合微信的智能应答、分组管理和实时交流技术,创建多元化学习情境和与之配套的学习支持服务,使微信公众平台支撑下的课程学习能更好地实现知识信息的制作、传输、获取、接纳与散播,从而扩展移动微型学习的社会效益。
(二) 加强推送速率与媒介形式并重的资源建设。以往有关微课程内容的应用研究大多以微视频作为主要媒介形式。然而,研究发现,学习内容的媒介形式(视频、图文)对资源转化率与学习认知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微信用户的专业背景、学习需求、学习参与度等方面是造成认知差异的主要因素。此外,资源内容的更新速度对资源转换率的促进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如资源后的1- 2天往往是图文浏览量最为密集的时段,在引发高频率用户转发的同时带来了新用户的加入。微型公众平台的学习内容的用户集中关注时间较短,这对微内容制作与推送的时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适当减少资源的时间间隔,并能保持相对平稳,将有助于提升用户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在微信公众平台的资源建设方面,我们建议,资源内容的制作采用适合的信息视觉化形式,在字形、图形、音频、视频和动画媒介形式的编辑方面,尽量避免给学习者的浏览与认知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同时,提升学习资源的送达频率,将资源的时间间隔缩减至 2 至 3 天,减少学习的周期,将有助于学习者在较短的学习期间内保持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柴阳丽.基于微信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说学习诉求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10):66-72.
[2]王萍.微信移动学习平台建设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4(5):88-95.
[3]王海庆,徐春玲.一定学习交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软件导刊,2014(2):51-54.
关键词:小学生 积累语言 促成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217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还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语言,丰富学生词汇,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如何指导学生积累语言?
1 让学生体会积累语言的乐趣
每到开学初,笔者组织全班学生做读书笔记,每人准备一本笔记本,美其名曰“采蜜本”,每天坚持阅读课外书,看到好词好句及时摘记下来,还可以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定时交流读书的乐趣,展览优秀的“采蜜本”,评比出“辛勤的小蜜蜂”。在活动中,同学们兴趣盎然,乐此不疲,有的同学还对“采蜜本”进行了美化,翻开那一本本色彩和文字兼美的“采蜜本”,犹如看到一只只辛勤的小蜜蜂正在鲜艳的花朵上采撷着新鲜的花蜜,令人赏心悦目,喜不自禁。“学以致用”是一条很重要的教育原则,鼓励学生恰当运用积累的语言,对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师用红笔标出并加以赏析,并写上“语言运用好!”“你的词汇真丰富!”等批语,增强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乐趣,让他们尝到积累语言的甜头。
2 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告诉我们:小学生积累语言有法可寻。
2.1 诵读中丰富积累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小学生记忆力特别旺盛,正处于储存语言的最佳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多多背诵妙词佳句、精品文章,通过背诵的语言实践促进语言积累,并有效地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苏教版教材中,大都是文质兼美的韵文、古诗词及现代诗等,是适宜学生语言积累的内容。课堂上,以读为本,以“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对朗读流程有明确的指向:初读要求读准读通读顺;细读要求理解内容,细加品味,感悟人情;熟读则要求背诵,积累语言。要给全体学生足够的试读、练读和评议的时间。读书形式多样,如范读、分角色读、齐读等等。如苏教版教材中的《西湖》一文,以优美的笔触细致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同时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课堂上,笔者先是让学生听配乐朗读,接着出示西湖的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向往之情。然后,进一步组织配乐读、表演读等等,在反复朗读中诱导学生想象西湖的美景,直到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逐渐融入课文的文字里。这样,学生就顺理成章地在朗读中积累了语言。
又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的名诗,如杜牧的《柳》,罗隐的《柳》,杨万里的《新柳》,把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拓展了学生的诵读面,并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的效果。还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知识块,拓展了学生诵读积累的范围。
2.2 品析中勤于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的确,在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品析中积累。教学《烟台的海》一文时,笔者出示了三句描写春天烟台海的句子:①春天,海水变得绿莹莹的。②海水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③海水又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然后组织学生加以修改、变化和比较。对于第一句,笔者示范修改成:“春天,海水变得绿莹莹的,像个顽皮的孩子。”并且让大家品读修改前后的两个句子,说说这两个句子哪个好,好在哪里。接着,让学生自己修改,并互相讨论。教师则引导大家从用词语造句等方面入手,发挥想象力,通过品词析句体会海水的轻盈与可爱,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如“害羞似的退了回去”、“又扑了上来”,学生边朗读边想象,并且逐步学习如何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通过这样品词、品句,学生就会把好词佳句记忆在脑,不断丰富“语言仓库储备”。
2.3 复述中沉淀积累
复述作为一种语言训练,旨在帮助学生提高系统连贯的表达能力。我们在指导学生复述时,首先要引导学生熟悉材料中的词语、句式和章法。当然,仅仅这一步还不够,必须进一步通过分析、综合、抽象等方式,学会抓住重点。应该说,复述比背诵更有利于掌握和积累语言材料,复述是一种更高形态的语言积累方法。
《郑成功》这篇课文故事性很强,主要写了他、建设台湾这两件事。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叙述顺序,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复述。复述之前,笔者把文中的重点词语写在黑板上。复述时,要求学生抓住这些词语把的原因、经过、结果说出来。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采用了合作复述、接龙复述的形式,帮助学生积累课文语言,规范口头语言,并进一步提高理解和记忆能力。
3 指导学生在运用中深化积累
语言学习的关键在于运用。首先是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成功片段。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不但要加强练习,而且要善于指导运用迁移。如《孔子游春》一课,文中有很多四字成语,如“温文尔雅”、“善施教化”等,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来学习运用。可先布置抄写词语,在抄写的基础上理解词语,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由选择,灵活运用。实践表明,学生在此类练习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不断吸收新鲜语汇,能够有效促进语言的积累。所以我们在习题评析时,要对选材新颖、用词准确的学生及时表扬,不断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内动力。其次,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帮助学生在脑海中不断积累生活素材。还必须要求学生把积累语言作为一项家庭作业来完成,让每位同学准备一本专用的语言积累本子,每天根据教师布置的范围收集优美词句,使他们的语言积累一开始时就能在正确规范的轨道上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