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提问艺术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处于小学的学生本身具有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而且他们的理解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上都存在着很大的欠缺。这些共同的因素决定了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引导学习工作。而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提问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并且,课堂的提问实质上依然是教师的知识传授。同时,又能够在师生的交流中完成彼此之间的情感交互,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当然,这种价值的最终实现需要借助于教师在提问中所使用的语言艺术。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语言艺术内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提问能够完成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对于小学生来讲,其课堂的注意力本就容易分散,而数学课程又是令学生头疼的一门科目。因而,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上更容易出现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而课堂的提问显然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在这种形式之下,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学习效率也会提高,从而慢慢进入数学学习的正常轨道之上。而一旦学生能够以正常的心态进入学习的状态,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也会被激发出来。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其次,提高学生的活动热情。课堂本身是具有很强的严肃性的。这种严肃性虽然能够让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产生重视。但是同样,过于单调的氛围却让学生慢慢进入数学学习的疲软状态。而课堂提问却能够召唤学生进入良性活动的状态中来。而且,当这种互动具备了稳定性之后,学生会形成提问或者询问的习惯,并慢慢促使他们在数学的学习中表现自己真实的情感。而这种情感的活动,也必然会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这对于帮助小学生解决人际交往的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最后,提问能够维持课堂的正常秩序。在小学课堂中,由于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因此,在面对他们所不喜欢甚至不适应的数学课堂中,很容易出现开小差和交头接耳的现象。而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中安排提问的环节,看似令一学生措手不及,实际上却也是让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方法。这样一来,不仅数学课堂的秩序得到正常的维护,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由此可见,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环节的价值,也要真正理解提问的语言艺术内涵,这样才能够保证课堂提问效用的最大化发挥,也才能真正达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明确目的,确定提问顺序
相关研究证明,教师在提问环节如果能够完成连续的提问,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如果问题得以以有序地方式进行有效提问,那么就能够使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认识问题。另一方面,连续的提问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同时也会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个更深层次的互动。由此可见,教师如果能够有一个明确的提问顺序,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要真正完成这一具有完整意义的连续提问,教师就必须注重两大问题:问题的重点以及问题的层次。换句话说,教师必须完成一个具备目的性的,有核心的连续发问。当然,这一核心问题的存在价值并不是让学生形成客观的记忆,而是帮助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的回忆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认真的态度精心设计核心问题,同时要保证问题求解的有序性。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核心问题必须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并能够达到激发学生思维和讨论欲望的目的。把握问题切入点 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环节时,应当准确把握问题的切入点。这就需要教师对课堂的节奏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而要达到这种精确把握,教师可以丰富设计问题的方法。
其一,设计生活情境问题。例如,在学习《加减法》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在体育课上,小明发现自己的前面有6个人,而自己的后面有4个人,那么请问小明所在的这一竖排一共有几个人?在学习《乘法分配律》时,教师可以同样以设置情境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的规律。具体的情境内容如下:“有学生a、b一同去看望教师c,(a+b)*c,然后这两个学生分别同教师握手可以得到:ac+bc,那么请问教师c握两次手的做法正确吗?如果学生a先伸手,教师c却先于学生b握手,即结果是a+bc,那么请问教师的这种做法对吗?结果很显然,在后一个情境当中,教师c的做法是错误的。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给出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并用式子表示出来。对于初学乘法分配律的小学生来讲,其意义和结果都是很难掌握的,但是通过教师对这一式子进行情境的加工设置之后,很显然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分配的“内涵”。由此可见,在这样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又在学生理解范围之内的情境问题设置,不仅能够简化教师讲解的任务,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形成完整的认识。
其二,以教材知识为切入重点。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陷入了提问的误区,在这种误区之内,教师过于频繁地向学生发出提问,不仅让学生产生过度的紧张而形成排斥心理,同时可能因为问题过多和过杂,让学生对于章节内容的学习形不成主次印象,造成课堂的无重点。而且,高密度的提问,会造成教师成为课堂的完全主导,而学生却成为被动的回答,长此以往的发展下去,学生的思维势必受到激发的限制。因此,教师必须掌握好问题的提问数量。尤其是,在知识日益增长的今天,教师必须有一个问题提问的标准。而这一标准实际上就是教材。教师可以以逆向思维的方式,让学生明确自己需要掌握到的重点。这样教师才能够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丰富问题特性 任何一个问题的设置都必须具备鲜明的特点,这既是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语言艺术的要求,同时也是让学生对问题印象深刻的必然。因此,教师要想提升问题的效能,就应当丰富所设置问题的特性。一般来讲,问题可以具备以下几个特性。
其一,聚焦性。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如果学生没能够正确回答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利用重新聚焦的方式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陈述,以告诉学生他们的回答不正确的原因。例如,在学习《质数与合数》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四个相同的正方形能够拼成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当学生回答是一个时,教师也可以继续深入解释,四个小正方形能拼出的这一个长方形其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对此,学生可能会提出疑问,为什们只能是一个长为4宽为1的长方形?而不是边长都为2的正方形?这时,教师就要告诉学生,正方形也是特殊的长方形。之后,教师就可以继续重复问出这一个问题。毫无疑问,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能够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了。
当今时代是一个数字化时代,数字电视、互联网和手机等全系媒体形式的出现,代表着全新数字媒体语境的出现,数字媒体语境的出现给当代视觉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其正在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冲击着视觉艺术的发展。数字媒体语境下视觉艺术,实现了跨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也解除了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障碍传播模式,视觉艺术发展到了数字媒体语境时代,已经突破了传统艺术所面临的各种禁忌与束缚,真正体现出了数字时代艺术创作的艺术与创新特征。现代艺术的传播很多都是建立在高新数字媒体的基础上,视觉艺术也不例外。数字化媒体语境下,未来视觉艺术将主要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互联网等交互式传播作为主要载体与形式进行传播。
二、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视觉艺术创新与改革的出发点转变到以人类的视觉本能需求和视觉欲望上来。事实上来说,视觉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类的审美认知方式,新媒体环境下,视觉艺术被赋予了娱乐性、商业性、复制性等等特征,现代视觉艺术发展正在使得传统的审美理念发生着扭曲,不同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视觉艺术概念,视觉艺术正经历着改革和创新。数字媒体语境下视觉艺术想要实现创新,就必须改变视觉艺术的创造思维和表达方式,用新的形式给人强烈的震撼和视觉冲击力,以此满足人们对现代视觉艺术的追求。数字媒体语境下创新视觉艺术,首先,应该把传统的视觉艺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并有选择性地融入现代化概念,改变其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使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角度。数字媒体语境为视觉创新提供了可靠的传播工具。数字媒体语境下创新可以考虑加入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从图像艺术创造发展到视觉3D艺术世界,给人们带来直观和多维的视觉体验。另一方面,加强对计算机的利用,通过计算机来创造思维艺术,让人们感受一种虚拟的数字化艺术冲击,并且通过对计算机的利用能够实现构建起一种互动的艺术。例如,建立起一个视觉艺术传播的网站,人们可以将自己的创造上传到网站上分享给人们,不仅实现了视觉艺术广泛传播,更促进了国内视觉艺术的发展。
三、结论
1、形体语言是歌唱主体心理活动的外在表达。我们常说喜形于色,也就是说人的情感通常会通过外部神态或形体动作表现出来,外在表现和内在情感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歌唱主体在舞台上的活动是非常丰富的,他是联系声乐创作和声乐欣赏的纽带,他要通过自己特有的的艺术表达形式让观众体验审美享受,还要创造性地再现作品的深刻内涵。
2、歌唱是音乐化的语言,形体语言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歌唱与纯音乐最大的不同在于纯音乐是以写意为主,而歌唱所要表达的则是一个具象的相对写实的过程。歌唱表达的是创作者和歌唱主体赋予声乐作品的一种对某人或某物的情感寄托及特殊的体验,这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恰当灵活的形体语言可以帮助表演者更好地展现作品的内涵。需要注意的是,歌唱者的形体表演不是即兴而为,而是根据表演者对作品的领会而创造出来的充分发自内心的一系列心理活动的外在展示。表演者事先都要经过精心设计和反复训练后才会走上舞台展现给观众,并在与观众的交流互动中对形体表演不断改进完善。
3、形体语言是对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舞台上的歌唱表演是歌唱主体对声乐作品的再创作,而创作材料就是自己的五官四肢。他无法把作品内涵象画家一样在彩纸上表现出来,只能借助自己的肌体,把自己的艺术思维和艺术体验刻画在自己的身上。因此,一个好的歌手,要有良好的形体运用技术,还可通过服饰或道具等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二、歌唱表演中形体语言运用技巧
1、眼睛。俗话讲,暗送秋波,眉目传情。的确,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神可以向外界传送出极为丰富的信息,甚至可以生动传神地地表达出自己的复杂细微的感情。舞台上的歌手虽然是在用嘴巴表演,但要打动观众,真切地把歌曲的内涵传递给观众,绝对却离不开眼睛的配合。歌手要通过眼神与观众进行交流,更要把作品中的内在情感通过自己的眼神传递给观众。对于不同风格的歌曲,歌手要用特定的眼神与演唱内容密切配合,以达到最佳表演效果。
2、手势。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舞台上,手势都是一种运用非常普遍的表达方式。手势可以说是一种非常丰富的无声的语言。我们会发现,几乎没有哪个歌手会在舞台上四肢僵硬地单纯靠唱功表演。手势可以渲染气氛,表达情感,运作优美,恰到好处的手势更能增强歌曲的感染力。要求舞台上的歌手不但要保持正确的唱歌姿势,还要能灵活地运用各种手势表情达意。当然,手势是有特定含义的,不能矫揉造作,也不能任意而为,要与歌曲内容相符,做到紧而不僵,松而不懈,高低轻重,收放自如。
3、面部表情。面部表情能准确地反映我们的内心世界,所谓表里如一,观其表知其里。不同的面部表情表达的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内在感情世界。不同的歌曲的内容表达的感情也不一,演唱者要能充分领悟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内涵,通过自己复杂灵活多变的面部表情细腻地表达出来。观众能通过歌手的的面部表情感受到酸甜苦辣,看到春夏秋冬。要敢于夸张而不做作,巧妙的面部表情有时候甚至比动人的歌喉更能让人感受作品的魅力。
4、形体表演。歌唱表演者在舞台上的外在形象也非常重要,要明确自己的身份,要及时进入角色,把自己的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风貌展现给观众。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动作表演要与歌曲内容协调一致。通过优美的形体动作把歌曲内涵展现出来,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
关键词:翻译文体;文本生成;文体
一、前言
作为20世纪初中国享有盛誉的文学家和翻译家,林纾的一生著作颇丰,写了大量的散文、小说、诗歌和文论作品。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林纾通过他的小说翻译征服了广大读者。他的翻译作品脍炙人口,康有为和对他都有很高的评价。
二、域外小说的翻译文体论
林纾翻译的域外小说种类众多,其翻译文体受到创作文体的直接影响[1]。何为“文体”呢?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来理解。申丹指出,狭义上的文体指具备文学语言艺术特征的文学文体[2]。童炳庆提出,广义上的文体指反映作家多层次精神世界的文本形式[3]。广义的文体侧重于语体和风格,而狭义的文体则由表及里,推至“人”“社会”“文化”,进一步推动了对文体的认识[4]。杨丽华提出,翻译文体的选择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域外小说翻译文体的语体选择和风格形成,由译者、译文读者、翻译文化策略等因素决定。作为翻译过程的主体,译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翻译文体的生成。译者选择翻译文本的词汇、句法,受到其本人文学修为的主宰。同时,翻译文本的生成也会受到译文读者的影响。译文读者对译文文体的心理期待是基于其自身的思维习惯和阅读习惯而存在的。译文读者间接影响了译者对译文读者的定位。翻译文体的面貌受到了作为深层因素的翻译文化策略的影响[4]。
三、林纾翻译的文体特征
众所周知,由于多年对先秦两汉以及唐宋文章的研究,林纾拥有深厚的古文造诣。惯做“古文”的林纾,在小说翻译上充分体现了言必“左、马、班、韩”的古文素养。杨丽华提出,在语体方面,主要表现在对先秦词法和句法的模仿:第一,在林纾翻译的小说中采用了以“单音词为主”[5]特征的先秦词法。第二,在林译中模仿先秦词法的词类活用。作为先秦词法的一项显著特征,词类活用有大量的例子,表现在形容词与副词、名词与动词、介词与连词之间的词类活用。可以在林纾翻译的文本中找到大量词类活用的例子。针对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举几个例子:(1)与歇同客于微臬司。(《吟边燕语•肉劵》)(2)彼毛登妇,……甚欲偶我。(《迦茵小传》)句(1)中的“客”和句(2)中的“偶”,本来皆为名词,但是在林译文中担当了动词。第三,林纾在翻译文本中使用了一些在先秦很流行的、深奥的词。在林纾的文本中大量使用了这些表示事物、动作或状态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如:(3)劳劳执爨,如中馈人。(《块肉余生述》)(4)不意竟有人欲攫取以去,爨之南省。(《黑奴吁天录》)句(3)中的“爨”是指称烧火做饭的名词,句(4)中的“爨”是指称出售某物的动词。第四,在文本中遵循先秦语气词用法。在先秦时期语气词逐渐产生和发展。林纾在翻译的文本中使用了表陈述的“用”“矣”和表疑问的“乎”“耶”“欤”“哉”,如:(5)善信以礼款我,即所以礼天主也。(《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第五,模仿先秦疑问句和否定句的句序。先秦汉语有一个语言特征,即在动词之前放置疑问代词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产生倒装结构,如:“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小雅•蓼莪》)林纾在翻译中使用了代词宾语前置这一先秦句法规则,如:(6)非托君之子,更将谁托?(《迦茵小传》)第六,模仿先秦判断句式。林纾在翻译中使用了先秦汉语的两种判断句句式:第一种是主语后加“者”和表语后加“也”的句型结构。第二种是主语后不加“者”而表语后加“也”的结构。如:(7)歇洛克者,犹太硕腹贾也。(《吟边燕语•肉劵》)第七,模仿先秦的被动句用法。林纾翻译中模仿的被动句主要分为两种类型:“见”字句和“为”字句,如:(8)时大安的及母见拯于渔者。(《吟边燕语•挛语》)(9)为寒威所逼。(《块肉余生述》)[2]由于林纾所译文类为小说,为实现最大化相似度,林纾在译文中打破古文的约束,加入轻儇语、白话口语词、东人新名词(指从日本输入的外来语)等古文不相容的成分。
四、林纾翻译的风格
杨丽华提出,作为一位具有很深古文素养的创作者,林纾的小说翻译受到当时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影响。严净雅洁、静重博厚的文风是当时桐城派的特色。林纾通过模仿先秦的词法和句法实现译文的“雅”。具有先秦特征的实词、语气词、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在林纾的小说翻译文本中被大量运用。译文语言在这些修辞手段的综合运用下越来越规范和纯洁,显得古朴典雅。同时,林纾为了实现译文的“洁”,有时擅自修改文章内容[4]。除了在小说翻译中传达“雅洁”风格外,林纾还擅长表达原文本的风格。林纾深厚的艺术鉴赏力使他具备了辨析外国文学家文风的能力。在翻译的作品中,林纾以扎实的语言运用能力有效地传达了这些风格。另外,林纾所翻译的小说对原文幽默风格的传达折服了很多的读者[4]。
五、林纾翻译的文体生成
林纾的译作是用仿古文的语言写成,而原作大多是用现代英语写成。林纾翻译时所采用的文言语体及所体现的雅洁风格,与原作的文体大相径庭。林纾译作所体现的文体特征,受到译者、译文读者和翻译文化策略三因素决定[4]。杨丽华[4]认为,译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翻译文体的生成。尽管林纾的译作由合作者口述加林纾笔译,但是其文体完全由林纾掌控。林纾一生与古文相伴,梳理林纾与古文的关系,有助于理解林译文体为何会呈现拟古文文体。首先,林纾自小习读古文,大量的古文阅读为后来的文学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林纾进行了大量的古文创作。他先后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多本古文集。再次,研习了一辈子古文的林纾编选和评论了不少古文,代表作品有《中学国文读本》等多篇作品。最后,林纾以古文教学作为他的终身事业,从未离开三尺讲台[4]。作为翻译过程的客体,译文读者是影响译文文体生成的重要因素。那么,林纾的译文读者有哪些人呢?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梁启超等人将变法成功的希望寄托在下层民众身上,因此林纾一度将普通民众当做他的目标读者[4]。然而,梁启超等人在翻译小说上的迅速失败,让林纾意识到域外小说的读者应为文人、士大夫。晚清时期的文人、士大夫长期浸于古文中,时代的变迁不会改变他们长期形成的思维模式、阅读习惯和语言表达方式。置身于封闭的文学圈内的他们对异域文化极为抵触,传统的文学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叶茂。以文言为特征的正统文学在晚清文坛占据核心地位,文人、士大夫们坚持这种文学准则。在西方文学文化缺乏认知的背景下,采用文言文包装西文文学,给晚清读者似曾相识之感,有利于域外文学在中国的接纳。
参考文献:
[1]Fairclough,Norman.DiscourseandSocialChange[M].Cambridge:UniversityofCambridge,1992.
[2]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73.
[3]童炳庆.文体与文体的创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1.
[4]杨丽华.林纾翻译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一)丰富拓展了艺术设计的表现内容
传统的艺术设计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需要很多的手工操作,费时费力,工作量大,工序复杂,工作时间长,同时创作具有单向前延性,不具逆转性,一旦着手,并不能回溯,出现问题必须重新开始。运用新媒体数字技术能够根据创作者的主观想象,灵活自如地调动各种色彩、线条和图形元素,创作出异常逼真乃至超越现实的艺术作品,而且能够根据审美标准和预定效果,及时修正,因为现代化的新媒体数字技术具有强大的撤销功能,能够根据需要随时修改,能够后退和前进,反复比较,给设计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也留给了设计者更久的创新时间,尤其是能够根据互动及时调整自己的创作表现形式,甚至根据自己前后的审美感知,在实践中即时调整自己的设计中的审美标准以及创作表现。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网络传播形式和速度的变化,尤其是各种新媒体艺术设计软件和硬件产品的不断推出,借助新媒体技术能够设计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作品形式。比如,智能手机、网络云电视、虚拟互动媒体不断出现,都将给新媒体艺术设计带来更加多样的展示平台。传统的艺术设计将会受到更大的冲击,新媒体艺术设计也将为艺术创作带来更富新意的创作表现形式,不断丰富和拓展艺术设计内容。
(二)拓展传统艺术设计的思维外延
新媒体艺术设计是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给传统的艺术设计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促进艺术设计领域进行深度变革,影响了每一个设计者的心理、环境和对象,极大地拓展了艺术设计的思维。传统艺术设计在新媒体艺术的影响下,不断在传承中谋求变革,运用更新的科技元素,实现传统艺术设计的现代化,尤其是通过现代新媒体数字技术让作品更加彰显人性。创作手段的变革推动创作思维的拓展,创作思维的延伸又进一步促进艺术设计向更宽更广的领域拓展,推动艺术设计的快速发展。
(三)促进传统艺术设计手段的花样翻新
传统的艺术设计都是依靠纯手工绘制,借助常规的纸笔、规尺工具,通过勾形、渲染等方式手段设计艺术作品。所有的工序都沿着一个正向前延,不可逆转,更改设计异常繁琐,甚至需要重建,费工费料,效率低下。运用新媒体数字工具可以完全替代传统的手工,各种软件不断涌现,虚拟工具层出不穷,手段不断翻新,高仿真模拟,实现比传统艺术设计更加逼真的效果,根据需要能够快速修正和重新润色,有效克服了传统设计的不可延续性的弊端,实现构思、设计、修正、制作、使用的反复性和连贯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