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疑问代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H1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22-0035-03
甘肃方言属官话方言,内部有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中原官话主要包括秦陇片、陇中片和河州片;兰银官话主要包括金城片和河西片;西南官话主要以方言岛的形式存在。本文涉及甘肃省中原官话和兰银官话的73个方言点,所使用的材料,全部为作者调查所得,一部分为实地调查,一部分是对西北师范大学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进行的调查。本文主要探讨甘肃方言疑问代词的类型及来源。
一、疑问代词的类型
代词是按照其指代的功能划分出来的一类词。疑问代词一般根据具体的疑问对象分为问人、问物、问时间、问处所、问性状和方式、问原因、问数量、问程度等八类。甘肃方言疑问代词有单音节形式的,有复音节形式的。问物的基本形式是“啥”,问数量的基本形式是“几”或“多少”,这在甘肃方言内部比较一致,其他几类形式比较复杂,下面分而述之。
(一)问人的类型
甘肃大部分方言里问人的疑问代词的基本形式为“谁”,有些方言里为“阿+疑问词根”的形式,比较多的形式为“阿谁”,这种形式里相当于“谁”的语素还有“个、啥、该”等,“阿”读为[a]。“呀”我们认为是“阿”音变来的。“呀”头的疑问代词和“阿”头的不在同一方言里出现。“谁”的读音形式有“[ ]、 [ ]、[ ]、 [ ]”等,声调都为阳平(涵平声)。甘肃方言里问人的疑问代词有“谁/谁个/谁一个/谁块/谁开/谁课/谁该/阿个/阿一个/阿啥/阿拾/阿丝/阿该/阿谁/阿谁个/呀谁/呀怪”等。这些说法里的“个、块、开、课、该、怪”在各自的方言里都是量词。“丝、拾、啥”都是“谁”的音变。
问人的疑问代词在甘肃方言里可以指一个人,也可以指几个人,但单数和多数往往不同。上面列举的都是指一个人的,指几个人的复数形式在单问的后面加表多数意义的后缀语素,有“都、们、些、们些、些个”,“都、们”在一些方言里也是表复数的人称代词的后附词缀。具体有“谁都/谁们/阿个们/阿谁们/谁些个/谁些们/阿些”等形式。
甘肃兰银官话的方言里“谁、谁个、谁们”用的多,其他形式多见于中原官话的方言。
(二)问物的类型
甘肃各地方言里,问物的疑问代词基本形式大多是“啥”也有用“什么”的,在兰银官话的方言里尤为一致,中原官话的方言里有“啥”的音变形式和别的形式的,如“色、色果、色旦、说呆、啥个、啥子、麻个”等。“啥”音[sa][ ]去声,也有读上声、阳平的。具体的说法有“啥/啥个/啥子/啥开/啥一个/梭/舍/说呆/说地/丧/什么/什麻/什麻个/色旦”等,可以归为“啥”类和“非啥”类两个大类。
(三)问处所的类型
甘肃方言中问处所的疑问代词形式非常复杂,但其基本形式只有五种,分别是“哪”、“拉”、“达”、“咋”、“阿”,都是单音节词。而繁杂主要表现在基本形式后面可以附加一些词缀语素来表达不同的语义,常见的后缀语素有“里、尼、塌、搭、扎、些”等。这样就造成了几乎所有的方言里问处所的代词形式都有两套或几套。具体说法有“哪/哪里/哪儿/哪儿尼/哪搭/咋/咋搭/咋些儿/阿搭/阿搭儿/阿搭子/阿搭搭/阿搭来/阿搭里/阿塌/阿塌些/阿些/阿尼/阿点儿/阿向/阿来/阿半归/呀搭/呀搭儿/呀里”等。大致可归为“哪”“咋”“阿”“呀”四个小类。武山方言里有一个很特殊的问法“阿半归”,其来源不好解释。
兰银官话的有些方言里,有表处所的远指代词与问处所的疑问代词同形的现象。根据赵长才的研究(2010),这种现象在《翻译老乞大》和《老乞大谚解》时代就有,《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也有一例。甘肃方言的这些现象为文献语言的研究提供了活的口语证据。
(四)问时间的类型
时间是运动着的事物存在的一种形式,人们可以从过去、现在、未来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以从具体的时点和时段上来认识。一般问时间,多是从时点和时段的角度出发的。甘肃方言里的问法,基本都是用一个表疑问的基本形式后加“时、时候、时节、会儿、会家、阵、节”等形式。各点里的基本形式跟问物的疑问代词一致且相应。也有几个是固定的复合形式,如“多昝”“多会儿”“多大会”“几时”等。具体说法有“啥时候/啥时间/啥时节/啥节/啥会儿/什么时候/说时候/色时候/阿阵/阿会/阿会儿/阿盒儿/阿会家/阿些候/阿个时候/多会/多会儿/多大会/多乎子/多昝/哪会/哪会子/几时/丧时候”等。
分析上面的具体说法,可以看出,甘肃方言问时间的疑问代词可以归为六种类型,“几时”与“啥时候/啥时间”是基本形式,大部分方言里都有分布,另外还有“多昝”的形式,多见于老派,但分布的方言点较少,除这三类之外,分别还有以“多”“哪”和以“阿”开头的一些复合形式。至于“丧(时候)”,我们可看作是“啥”的音变。
(五)问数量的类型
这种类型的疑问代词,甘肃方言与普通话的基本一致,主要有“几”和“多少”两种基本形式。除此之外,甘肃方言里还有一个“多麻少”的常见形式,分布较广,有二种用法,一种跟普通话的“多少”相当,一种有选择问的意味。
当然甘肃方言里也有比较特殊的一些问数量的形式,如靖远方言的“咋们些儿”和武山方言的“阿们几”。“咋们”和“阿们”都是问性状方式的疑问代词。
(六)问原因目的的类型
这类代词的类型比较简单,一般形式是“咋”和“啥”。“咋”相当于普通话的“怎么”,“啥”相当于普通话的“什么”。除此,也有一些方言里用“阿们/木”和“子麻”的形式。“啥”可以和“为”复合成“为啥”的形式。“阿们/木”多分布在中原官话的方言里,“子麻”多分布在兰银官话河西片的方言里。
(七)问性状方式的类型
甘肃方言里,问性状方式的疑问代词复杂多样,由基本形式“咋”和“咋”后加词缀语素组合而成,相当于普通话的“怎么”,“怎么样”。也有一些其他复合形式的。具体为“咋/咋样/咋么着/咋个呆/咋接/咋宗/咋们个/子麻/子麻样/子么/子么哈/子麻相/子麻地个/宗/宗家/总哈老/宗阿尼/宗么样/阿们/阿木/阿木着儿/阿块地/阿们达/阿木个/做(么)子/革昂们/阿样子/接咩/咋阿们到/怎怎/打门/藏/藏宗哈”等。
根据以上的具体形式,我们可以把甘肃的这类代词归纳为五个小类,即“咋”类、“子麻”类、“宗”类、“阿们”类和特殊类。“宗”疑为由“怎么”的合音变来。
(八)问程度的类型
这类疑问代词在甘肃方言里大多是“多”和“阿们”两种形式,相当于普通话里的“多”和“多么”。
甘肃方言的疑问代词除了表疑问之外,也有表任指、虚指等其他用法。
二、疑问代词探源
古代汉语里有大量的疑问代词,据王力先生《汉语语法史》的分类,有三系,一是[ ]系(指人),二是[ ]系(指物),三是[ ]系(指处所)。甘肃方言里的疑问代词,我们认为有些从古汉语的疑问代词演变而来,有些恐怕还有别的来源,这也是甘肃方言代词方面的一个特点。
(一)“阿谁”的来源
甘肃方言疑问代词除了问物的,每个小类里都有“阿”或用“阿”加后附词缀语素构成的疑问词。“阿”可认为是疑问代词里的一个基本形式,多出现在中原官话的方言里,相当于普通话的“哪”“多”“怎”等形式,对问人的“阿谁”一词,王力、吕叔湘先生都有过论述,在这里,我们也不揣浅陋,试从甘肃方言的角度做一考源的探究。
据我们的调查材料,有14个点的方言里有“阿+X”形式的疑问代词,具体分布在天水的武山、甘谷、秦安,定西市的漳县、通渭,临夏州的临夏(市、县)、康乐、广河、和政、永靖,陇南市的文县、宕昌,甘南州的舟曲等地。具体形式为“阿啥/阿该/阿怪/呀怪/呀谁/阿谁/阿谁个/阿啥/阿块/阿拾/阿一个/阿丝/阿个/谁块”。
吕叔湘先生《近代汉语指代词》一书中,谈到“谁”的形式时说“从汉代到唐代曾经有过阿谁这个形式”。王力先生《汉语语法史》认为“‘阿谁’可能是由‘伊谁’变来的”。目前,吕先生又说“宋元时期,阿谁变成了兀谁。元以后这个形式没有了”。两位先生依据的都是文献材料得出的结论,甘肃方言里的“阿+X”形式,主要分布在陇中、陇南和河州等地的方言里,这一片地方,古代是氐羌人活动的区域,今天的甘南、临夏一带,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1995年第1期《民族语文》有《甘谷咀头话里的藏缅语底层》的文章,第一部分“咀头话里藏缅语同源词”里谈到了“谁”这个词,说“[ ]‘阿谁’常同‘谁’[ ]并行使用,但后者多限于书面语。”紧接着又举了藏缅语族一些语言里“谁”的说法,结论是“咀头话的[ ]带有前缀[a]同藏缅语前缀相同,咀头话中留有藏缅语前缀的遗迹”。由此可以看出,甘谷咀头话(应为今武山县辖属)里的“阿谁”[ ]的来源就是很明显的了。“阿啥”“阿拾”“阿丝”很明显是“阿谁”的音变形式,也可解释。但“阿该”“阿怪”“阿一个”“阿个”等形式,相当于普通话的“哪+个/一个”,“阿”可能是“哪”的音变,“哪”的声母[n]弱化后脱落了。如果我们的视野再开阔一些,情况可能就会有变。张惠英先生的文章里说,“阿”作词头的情况,古籍中常见,如“阿母、阿保、阿爹、阿娇、阿孩儿”等。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卷29有个“阿是穴”的穴位名称,它又称“不定穴”。从这个异名看,“阿是”也表疑惑不定。所以“阿”表疑问,在唐时口语中已见。张先生又利用少数民族语言材料和汉语方言材料进一步深入比较,认为“圪(尕)”和“阿”相通,即[ka(qa)]和[a]相通,今秦安方言表示感叹的“啊”还是[ka]的音,也可算一个很有力的证据。今甘肃秦安、通渭一带的方言里,古疑、影母字,北京话是开口呼零声母的,老派都读[k]声母,“阿”读[ka]看来是复合规律的。张先生的文章最后证明词头“阿、圪”来源于量词“个”,能否可资解释甘肃方言里的“阿+X”现象呢?尤其是表疑问的“阿”,我们认为还可做深入的探讨,只能以候将来。但我仍有一个初步的看法,由于“阿”词头在西北的分布区域很广,不论是少数民族语言还是汉语方言,所以恐怕是一个区域性的特征,而且是一个早期的底层形式。咀头话的研究给我们的启发是很大的。
(二)“啥”的来源
“啥”主要是用来问物的疑问代词,相当于普通话的“什么”,因此,有人就认为是“什么”的合音。但甘肃方言里也有用“什么”形式问物的,为什么不用合音形式呢?所以,我们认为另有来源。共同语里,问物的疑问代词,王力先生的《汉语语法史》里列出了“何、曷、胡、奚、候、遐”六个,属[ ]系。其中“何”到了汉代以后仍指物,在今天则说成“什么”。王力先生认为现代汉语里“什么”不是从“何”字演变来的,也不是从南北朝起出现的疑问代词“底”变来的。“什么”在唐代已出现。近代汉语时期曾有过各种形式,如:是物、是勿、是没、是末、是麽、甚、甚物、甚没、甚谟、甚摩、什没(拾没)、什摩,甚麽、甚末、什麽等。敦煌出土的文献中还出现了“没、阿没、莽、阿莽”等形式。据学者们的研究,“什么”是从“是物(勿)”来的,但“是物(勿)”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志材良治认为与汉魏时期的疑问代词“等”“底”有关。吕叔湘先生认为是“是何物”的省缩,近代汉语里作主语的疑问指代词前有加“是”的习惯,如“是谁”。甘肃方言里的“啥”,我们认为是由“何”变来的。如何证明,关键是“何”的声母,能不能读s声母。“何”中古和上古都为匣母。匣母今音读s的少见,但今方言里“厦门”的“厦”字可读s声母,陇中一带的方言里“陷马坑”的“陷”字可读s声母。再说了,如果语言里早期就有一个单音节能表达意思的形式,为何后代还要通过复杂的途径再创造一个形式呢?“何”作疑问代词的用法很早就有了,又是常用词,所以,其读音可能会变,人们绝对不会再造一个复杂的形式的。这个现象牵扯的是一个大问题,即汉语史的研究结果的可信度问题。语言是声音现象,历史上的语言的声音是一发即逝的,用文字记录的是不是语言的真实的声音,值得深思。
以上探源的一些观点,我们采用了雒鹏的说法。一种方言肯定是对其前代方言的继承,汉语方言众多,是不是都是对共同语的一种继承呢,恐怕要打个问号。这种情况,早已引起了研究汉语及汉语方言的专家的关注思考,但如何解决,还没有一个好的方案。甘肃方言疑问代词的形式多样,难道都是由某一个单一的早期形式演变来的吗?恐怕不见得,我们认为有多种来源。“啥”的探讨,是我们的一种思考,不一定客观,但思路应该是没问题的。
三、余论
甘肃方言疑问代词有很明显的特色。从其内部的分布来看,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如“阿+X”形式的疑问代词只出现在中原官话的陇中、陇南、河州一带的方言里。从其来源看,既有跟共同语一致,来源于古代汉语的,也有因语言的互相接触而保留底层的形式。近年来,由于标准语的强势影响,疑问代词的使用有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这在知识分子人群中尤其明显。
[参考文献]
[1]蒋绍愚,曹广顺.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
[3]石毓智.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野[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
[4]孙立新.关中方言代词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
[5]太田辰夫日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邢向东.陕北晋语语法比较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8]邢向东,王临惠,张维佳,李小平.秦晋两省沿河方言比较研究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9]张斌,方绪军.现代汉语实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一)清词的总体特色
清词的总体特色可以概括为:作者多、立论高、功夫细。清代词人博参约取,用功细密;不以模拟为满足,力求有所创造,在艺术技巧方面的细微功夫较为杰出。
(二)清代词人的艺术风格
清代的词风以婉约为主。在清词中,婉约派几乎贯穿了整个清王朝,以明末清初的陈子龙和清初的纳兰性德为代表人物。说到婉约派的成就,首推纳兰性德,他创作的小词委婉传情、凄恻动人,善以白描手法将生活百态和感情自然无雕琢地表达出来,内容多涉及个人情致,流于感伤,尤其是其悼亡诸词极尽凄惋之能事,令读者唏嘘。清初词人,风格近纳兰性德者,尚有王士祯、毛奇龄、彭孙、佟世南诸家。
二、以纳兰性德为代表的清代词人作品的文学价值
(一)清词创作的文学价值
1.清词的流派与特色清代词派主要有云间词派、西泠词派、柳州词派、阳羡词派、浙西词派和常州词派六大流派,其中,以云间词派最为有名,代表人物为“云间三子”———陈子龙、李雯、宋征舆。云间派始于明末崇祯年间,词风追求纯情和自然。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词派则尊崇醇雅和清空,以词的格律精巧、辞句工丽、孤僻典故及“幽新”艺术风格足足影响了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百余年的词坛。云间派和淅西派在清词的发展中具有兴足轻重的作用。
2.清词的代表性人物及其代表性作品的特色
(1)“云间三子”与其作品特色陈子龙、宋征舆、李雯并称“云间三子”。陈子龙(1608-1647年),明代杰出的婉约词名家,著有《江蓠槛》和《湘真阁存稿》。他打破了明词衰微的局面,开创了云间词派,为清词的中兴开辟了道路。宋征舆(1618—1667年),著有《林屋诗文稿》,是云间词派中较早填词者,对促进云间词派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
(2)“遗民时代”的明末清初词人与其作品特色屈大均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屈的诗作有李白和屈原的遗风,其词继承了屈原的《离骚》精神和风格,具有“香草美人”的特征。王夫之工于词小令和长调,其词芳悱缠绵,怆怀故国,风格遒上。
(3)康熙三鼎足:纳兰性德、陈维崧、朱彝尊以“词人之词”著称的纳兰性德(1655—1685年)在清代词人中的成就最大,其词善以白描的手法,直写性情,词风接近南唐的李煜。施蛰存曾在《花间词新编》中辑录宋代和清代“花间”风格婉约词,清代词人中以纳兰性德入选最多。收录于《饮水词》中的《木兰辞?拟古决绝词柬友》为纳兰性德最为有名的词作,至今广为流传:“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纳兰以失恋女子的口吻谴责负心的薄幸,起句新奇;词由开首的两情相悦至最后的分离局面,道尽了由喜到悲的恋情如同风云变遇,将一场由相遇的美好到分手的悲殇恋情刻画得入木三分。词中还生动地引用了七夕长生殿的典故,将一个失恋女子的爱恨逼真地再现出来,在写作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康熙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陈维崧为首的阳羡派和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派。陈维崧(1625—1682年)作为清初骈文的一大高手,其词的题材和笔法都较为广阔多样,词藻华丽,接近苏轼和辛弃疾。朱彝尊(1629—1709年)为浙派词(亦称“浙西派”)的始祖,其词作避滑避俗,极尽醇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厉鹗(1692─1752年)性耽闻静,爱山水,工词令,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二)清词在评论与编印方面的价值
词作为我国文学史上一种极为重要的文学载体,源于唐,至两宋时发展至登峰造极的地步。元、明两代,散曲、杂剧、小说盛行,词学则稍抑其锋。及至清代,又复中兴,呈现出词人辈出、流派纷呈的生动局面。因此,词学家将清词与宋词并列为我国词创作史上的两座高峰。其词人之众多、词作数量之浩繁,为历代所未有。清词继宋词之后,体现了全新的特色。最为突出的一点是,较之宋词,清词的内容更为充实,境界更为开阔。从明清易天崩地的大变化,直至满清王朝被撼动以至被,一切重大历史事件在清词中均有迹可寻。因此,文史互证就自然成为了诠释清词的一种重要方法。而在清词的评论上,以“常州派”在词的创作和评语方面的理论较高,较前代有一定的发展,其他清代词人的论词文章或词话,也不乏独到之言。
关于清词总集的整理主编印,旧有王昶的《国朝词综》、黄燮清的《国朝词综续编》等。今人陈乃乾编《清名家词》初编已刊印著名词人的专集100种;叶恭绰编《全清词钞》,入选的词人有3196人。词人之多,大大超过前代。
双流实验小学6.4班
邱瑞
今天,姨妈和妈妈要到兴城体育馆看演唱会,只好由我来带弟弟黄佳乐了。不知道他又会干出什么样的事,真期待!
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有第一次,而我的第一次,却是一次充满了尴尬的经历......
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当上了班长,在开学时,老师叫我上台带读,我听见的时候,感觉脑子一下子就被炸了,因为那时侯的我非常胆小,别说上讲台了,就连和同桌说话都胆战心惊的,可是师命难违,我只好硬着头皮上了讲台.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二页.''我的声音想蚊子一样小,我抬起头向下一看,同学们一动不动的,我更加着急了,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老师见了,连忙为我解围,"听见了吗?班长叫打开课本的第二页!''同学们一听,这才反应过来,楷书拖拖拉拉地打开课本,这下子我更加着急了,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老师在一边悄悄地提醒我:"你自己要起头,大家才会跟着你读,我听了急忙在讲台上读起来,读得还很大声!同学们 先是一塄,就哈哈大笑起来,我感觉天地都在旋转了,老师哭笑不得地对我说:"不是你自己在讲台上读,而是带领同学读,就像这样a,a阿姨!''我试了一下,老师这招还真是管用,同学们不笑了都在认真的读起书来,看到这儿,我的新里甜滋滋的.
往后的日子,我渐渐大胆起来,老师叫带读,我总是第一个举手,这还得谢谢这第一次带读的经验呢!
第一次带读,有尴尬,有酸,当然也有一点甜.
.
庆“五一”迎“五四”关心下一代文艺晚会主持词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
女1:各位来宾,
女2:现场的观众朋友们,
合:大家晚上好!
女1: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我们工人阶级自己的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
男: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迎接我们青年的节日——五四青年节。
女2:过去的一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县的关心下一代工作顺利开展,所有乡镇、县直部门和95%以上的村庄都建立了关工委组织,“五老”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全县建立“五老”队伍50余支,招募“五老”人员2000余人。
女1:我们围绕党政所愿、青少年所求、社会所盼三个重点,开展了救助贫困生、关注孩子心灵成长等大量特色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氛围,取得了显著成绩。
男:今天,我们相约这里,回望激情岁月,用心感受真诚;
女2:今天,我们相约这里,真情讴歌武城,畅想美好未来!
男:让我们共同祝愿每一位劳动者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女1:让我们共同祝愿每一位青年朋友青春亮丽,朝气蓬勃!
女2:让我们共同祝愿祖国的下一代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健康成长!
男:下面我非常荣幸地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晚会的领导和来宾,他们是:
…………………………………………………………………
女1: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男:今夜星光灿烂,在这个放飞梦想的夜晚,让我们燃烧所有的热情,去创造更加崭新的未来。
女2:春天,我们迎来了希望。
男:春天,我们放飞着梦想,首先请欣赏由县直幼儿园的小朋友为大家带来的舞蹈《快乐年华》,表演者等。
女1:观众朋友,欣赏了孩子们的《快乐年华》,在此,也祝在座的各位朋友、全县人民每一天都快快乐乐。下面请欣赏曾荣获山东省电视歌曲大奖赛一等奖的著名歌手王秀青为大家带来的歌曲《我爱你中国》,掌声有请!
女2:下面请欣赏由县水务局的姑娘们带来的舞蹈《军舞》,表演者等。
男:几年来,我县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高扬“超常发展、跨越前进”的主旋律,着力实施民营经济、招商引资两大“天字号”工程,倾力抓好“三个一批”建设,培植起了汽车零部件、玻璃钢、地毯、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白酒、中央空调等“四业两品”特色支柱产业,成功打造了“全国第一个玻璃钢县”、“中国民族毯业城”、“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县”等国字品牌。去年,古贝春公司又喜报频传,38°和52°白酒在全国浓香型白酒质量鉴评会上摘金夺银,分别荣获第一名、第二名,“古贝春”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下面请欣赏由古贝春艺术团选送的歌伴舞《古贝春赞》,掌声有请。
女1:下面请欣赏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迎来春色换人间》,演唱者辛嘉臻。
女2:接下来请欣赏由实验幼儿园选送的舞蹈《大中华我的家》。
男:好,观众朋友们,原县评剧团团长任佩胜老人,有很多绝活,其中葫芦丝演奏就是他的绝活之一。我想一首《竹楼情歌》将会带给大家别样的感受。
女1:孙吉亮是我县金声艺术团的一名歌手,曾荣获山东电视台通俗歌手大奖赛二等奖,请欣赏由他为大家带来的一首《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
女2:多年来,我县十分重视弱势青少年群体,有关单位发挥部门优势作了一系列的工作,在帮扶弱势青少年群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部分青少年因各种原因上学有困难,为资助这一部分青少年群体,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县关工委决定在全县范围开展为弱势青少年群体募捐活动,建立“武城县关爱基金”,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许多单位和个人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今晚他们将为“武城县关爱基金”现场捐款,下面有请古贝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晓峰………………………………………………有请中南集团总经理……………有请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有请县房产管理局局长王志林…………………有请县劳动保障局局长张加海………………
男:为“武城县关爱基金”捐款的单位还有………………………………………………………………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安排一一上台现场捐款了,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
女1:为了感谢社会各界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支持,我们特意邀请了来自县交通局的苏俊丽为大家献上一曲《爱的奉献》,掌声有请。
女2:下面将要上台表演的是金声艺术团的专业演员小小喜彩玲,她出生于梨园世家,5岁开始登台表演,曾多次荣获市级舞蹈比赛金奖,今晚她带来了异族风情的舞蹈《美丽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