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华阴老腔

华阴老腔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华阴老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华阴老腔范文第1篇

【关键词】华阴老腔;英译;原则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270-02

华阴老腔作为陕西地方戏曲之一,萌生于西汉华阴县卫峪乡双泉村一带,由最初纤夫与船夫的号子渐变为以篙击船的说唱表演,后演变成以惊木击板的老腔,唐宋时期,老腔开始以皮影戏为载体,成为独立的戏曲剧种,到了明清时期,老腔进入辉煌阶段,当时华阴县内活跃着10余个老腔戏班。但是,建国后,因为种种原因,华阴老腔开始没落,说唱表演一度终止。改革开放后,华阴市相关部门对老腔进行过搜集整理工作,但由于抢救保护措施力度不够,以致老腔濒临危亡。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华阴老腔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华阴老腔说唱词英译意义

保护并传播华阴老腔。黄友义认为,中国文化能否走出去、能走出多远、走出多少,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翻译工作的质量[1]。事实上,华阴老腔曾先后在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演出,但观众大多是海外华侨,外国观众很少。除了不了解中国文化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华阴老腔表演语言是中文,确切地说是陕西方言,而目前并没有华阴老腔剧本被完整地译成英语,语言上的障碍极大地限制了华阴老腔的传播。因此,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华阴老腔英译研究,不仅能保护华阴老腔这一濒危文化遗产,而且能促进华阴老腔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提高丝绸之路语境下陕西地区形象乃至国家形象。

扩大华阴老腔观众群。随着华阴老腔系统翻译研究的开展,从事翻译实践、教学的教师、学生、图书编辑乃至翻译界与图书出版界会逐渐广泛接触到华阴老腔,深层次地了解华阴老腔剧本故事、发展史、艺术特色以及承载的地域文化特色等。

丰富戏剧翻译实践。华阴老腔英译研究能丰富中国戏曲翻译实践活动,完善戏曲翻译理论,引起翻译界对濒危地方传统戏曲的关注,更好地推动我国濒危地方传统戏曲的英译推介。而且华阴老腔英译研究可以促使华阴老腔多语种翻译,进而让全世界更多的民族来分享和欣赏具有大西北色彩的传统戏曲形式,为保护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尽到应有的责任。

二、华阴老腔说唱词英译现状

目前,国内外不少翻译家就京剧、昆曲、评剧、川剧、苏剧、黄梅戏等进行系统完善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代表人物如杨宪益和戴乃迭、汪榕培、Mulligan、Scott、Dolby等人。相比之下,华阴老腔一直没有引起国内外翻译界的关注,除了在电影《白鹿原》里英文字幕里出现过华阴老腔《将令一声震山川》的英文翻译,目前并没有对华阴老腔说唱词进行系统的翻译实践及研究,华阴老腔英译研究亟待进行。

三、华阴老腔说唱词英译原则

国内戏曲英译方面成就最大的应属杨宪益和戴乃迭、汪榕培等人。杨和戴认为,戏剧语言翻译须简明通俗,以便读者欣赏并理解其中文化[2]。汪榕培提出“传神达意”的戏曲英译翻译标准[3]。

国外一些学者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对中国戏曲英译进了深入研究,提出一些翻译理念。Birch提出了元明戏剧英译时有关节奏因素的折中处理策略,来解决中国戏剧用语英译文演出的问题[4]。Crump认为,在元杂剧曲牌翻译时,应按原作节奏和句格来处理译文[5]。Wichmann以《凤还巢》为例,探讨了以演出为目的、由国外演员演出、并最大限度保留原作韵味的戏曲翻译问题[6]。国外的戏曲翻译大多提出归化译法,巩固了英语语言的霸权地位,不利于保持异国情调,甚至损害中国文化形象。

而笔者认为翻译目的论对于华阴老腔翻译更具指导意义。Hans Vermeer提出翻译目的论,他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还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下的有目的有意图的人类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7]。华阴老腔英译目的是为了帮助外国观众了解剧情发展,读懂剧本内容,促进华阴老腔在国外的传播及影响力,从而传播中国文化,而非用英文进行华阴老腔表演,所以本研究将华阴老腔英译目的定位为剧本可读性,而非表演性,译文对象为对华阴老腔感兴趣的外国观众。华阴老腔英译的终极目的是传播中国文化,所以,如果英译过程中一味使用归化翻译原则,迁就目标语观众的语言表达习惯而忽视华阴老腔文化特征,传播华阴老腔及中国文化的目的就实现不了。而另一方面,如果为了传播中国文化而一味使用异化翻译原则,完全无视目标语观众的语言表达习惯,那么译文将生涩难懂,保了形却失了神,会让目标语观众不知所云,最终也无法了解华阴老腔剧本内容。因此,笔者认为,华阴老腔英译应遵循异化归化结合,力求达意传神,确保译文顺达。

四、华阴老腔说唱词英译难点

A阴老腔说唱词英译过程中,笔者发现华阴老腔英译存在以下困难:

韵律美难体现。华阴老腔最大的特点是格式化,说唱词大多押韵,具有内在的韵律美。常见句式为五字句、七字句、十字句,如“将令一声震山川,人披衣甲马上鞍,大小儿郎齐呐喊,催动人马到阵前”便是七字句式,押an韵。再如“白绸子黑段子都闪贼光,长袍子短褂子都是衣裳,大麦面小麦面都能擀面,剩下个玉米面咱打搅团”便是十字句式,前两句押ang韵,后两句押an韵。由于汉英语言的差异性,格律韵脚很难在翻译中体现。

修辞美难保留。华阴老腔常使用各种修辞方法来描绘事情,刻画人物,抒情达意,其中,比喻和对比的使用最是常见。要保留华阴老腔说唱词中的修辞,又要译文形音俱美,这对译者而言是很大的挑战。

质朴美难处理。口语化是华阴老腔的另一大特点,唱词贴近百姓生活,使用大量谚语和歇后语。如“女娲娘娘补了天,剩块石头就成了华山。太上老君犁了地,豁出条犁沟就成了黄河。”口语化的说唱词以及承载的民俗文化让华阴老腔彰显着大西北黄土地的质朴之美,同时也给译者提出了难题。

古典美难传递。华阴老腔很多传统剧目皆源自中国古代,唱词中有很多文言骈句,极具古典美。如《罗成征南》中罗成的一段说白,“岂不闻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文言格式的说唱词本身对于译者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将其准确无误地译入目标语,同时传递出说唱词所体现的古典美,也为华阴老腔翻译制造了一定的难度。

五、结语

华阴老腔英译研究对于华阴老腔“走出去”起着桥梁作用,只有对华阴老腔进行英译研究,华阴老腔才能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像京剧、昆曲等传统戏剧一样,为更多的国外观众所了解,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黄友义.发展翻译事业,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繁荣[J].中国翻译,2008,(4):6-9.

[2]曹广涛.戏曲英译百年回顾与展望[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7):142-145.

[3]汪榕培.我和中国典籍英译[J].当代外语研究,2012,(5):1-4.

[4]Birch,Cyril.元明戏剧的翻译与移植:困难与可能性[A].微周等译.白之比较文学论文集[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72-87.

[5]Crump,J.I.Chinese Theater in the Days of Kublai Khan[M].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1980. reprinted by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0:186-187.

华阴老腔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民歌;旋律和声;节奏节拍;推广与传播

中图分类号:J6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97-01

过山音为瑶族支系盘瑶山歌中的一种陈述性曲{,演唱时以基本曲调多次变化反复。新民歌作品《篝火映瑶寨》由广西青年作曲家陆耀靖改编,用瑶族语演唱,具有瑶族过山音的和声效果、旋律特点、音韵结构,其将民歌素材与流行音乐元素相结合,呈现出偏向世界音乐的作品风格。

一、旋律和声

该作品在旋律方面,将现代音乐融合瑶族过山音的旋律,形成作品的主歌与副歌,副歌部分加入了具有民歌结构特点的原创旋律。和声方面,广西民歌旋律悠扬、速度自由,通常不存在固定节拍与西洋和声的概念,该作品加入现代音乐风格的和声,如爵士乐、灵魂乐、新世纪音乐、好莱坞电影音乐的特色和声以及和声进行,丰富了广西民歌所带来的听觉效果。

二、节奏节拍

节奏节拍是该作品处理原生民歌至关重要的一点。原生民歌一般没有固定节奏、节拍,而现代音乐作品一般是8小节、16小节反复,原生民歌则经常出现奇数小节,若是民歌素材与现代音乐的节奏衔接不恰当,和声以及鼓点是无法相对应的,节拍若不是偶数,现代音乐韵味也难以呈现。于是,该作品采取素材截取、调整音符时值长短、改编旋律的手法,实现了对应4/4拍的节奏,通过删减,挑选乐句,实现了偶数小节的循环。

三、与作品《华阴老腔一声喊》的比较分析

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的作品,近年来在许多音乐会或音乐节目中都有呈现,人们熟知的便是谭维维在春晚中演唱的《华阴老腔一声喊》,歌曲将华阴老腔与现代摇滚大胆融合,在演出团队上,除谭维维和她的电声乐队之外,还加入陕西华阴老腔传承人张喜民和他的“老腔”团队。据笔者了解,《华阴老腔一声喊》首演是在东方卫视《中国之星》音乐节目中,再次出现在春晚舞台上时,歌曲形式没变,但在内容上挖掘更深,歌词以老腔古文为主,使得歌曲更具传承性与民族性的蕴意。[1]

广西新民歌作品《篝火映瑶寨》的音乐风格与《华阴老腔一声喊》相似,受众面较广,普遍受到年轻观众的喜爱,不同之处是,《华阴老腔一声喊》的歌词为汉语和老腔古文的结合,《篝火映瑶寨》则用瑶族语演唱。笔者认为,用本民族语言演绎的作品,虽然带给观众旋律结构上的体会,但音乐创作人在进行创作时,不能忽略歌曲原素材的文化背景,在新民歌作品创作上要注意保持对传统文化的研究,这样的作品才能经得起推敲。

四、结语

受多元文化的影响,本土民歌艺术的生存环境逐渐萎缩,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形势严峻。长久以来,少数民族民歌的传承主要由民间艺人口传心授,或是在歌圩活动中以相互影响等方式来实现。由于民间艺人文化修养、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制约,这样的自然传承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及不稳定性,传播面小。[2]虽然目前有不少地方的中小学,甚至一些高校将本土民歌带进课堂、开设课程,让民歌艺术得到有效推广,但是,当代青年的音乐审美转变较大,他们普遍不能或不愿承担民歌传承的重任。因此,新民歌作品《篝火映瑶寨》将广西原生民歌与流行元素相融合进行创作编曲,在保留原生民歌质朴的特点下,融入新时代流行音乐的元素,并加入乐队的演奏进行节目编排,以“广西民歌新唱”为展示亮点,在一定程度上能重拾当代人对民族音乐的关注度,也对广西民歌的推广与传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时至今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经受着现代化、多元化、全球化的冲击,各青年作曲家也在潜移默化中顺应时代潮流,用自己的行动坚守民族文化。在民族传统音乐面临转型与变异的情况下,难免会担忧传统是否会遭到“抛弃”,而新民歌作品的壮大也让民族音乐在当今社会找到了出口,扩大了民族文化传播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华阴老腔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旅游;休闲;绿色;人文。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和休闲所占的比重会不断提高,华阴市提出要着力打造“中国西部旅游休闲之都”。就是要把华阴推向一个更高层次发展境地。本文就如何更好更快地打造“休闲之都”,做一些初浅探索与思考。

一、“旅游休闲之都”要突显一个“景”字。

华阴不仅有华山,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华阴有山无水,山上扩容有限;山下景点说起来很多,看起来很少。我们应当转变思路,在山下旅游资源开发上作文章,在围绕华山旅游配套上作文章。近年来,华阴的旅游产业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华阴除了山上景点丰富外,山下却没有多少,虽有景点,许多未开发。因而,提出应改过去“山上扩容,山下留客”为“山下造景,山下留客”。因为,山下造景可以,山上扩容却不那么容易,弄不好还会破坏景观。因而应当在山下造景上下功夫。加之索道和西潼高速的建成,游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应当设法让游客在山下停留的时间加长,才能达到刺激消费,增加收入,繁荣地方经济之目的。依山傍水,是一个地方风景优雅的基础和前提。建议修建“太华湖”(修建城河公园就很好)。既能蓄水,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旅游产业,为华山脚下增添新景,又是一个防汛保安工程。从长远看,湖水还能与地下水形成水资源循环使用。风景有自然的,也有人造的,深圳有“锦绣中华”,云南有“世界园艺博览会”,“东都洛阳”有“牡丹花会”,我们华阴也可以搞“月季花会”。“华山花卉生态示范园”。在扩大华山旅游外延上下功夫。

二、旅游休闲之都要突出一个“绿”字。

首先,吃要“绿色”的。一定要倡导健康饮食,生态饮食,发展地方特色小吃。因此,我们既要让游客吃得可心、惬意,又要让游客吃得安全放心。这就给我们的宾馆、饭店等餐饮业提出了严格要求。

其次,住要“绿色”的。现在,人们旅居的环境,并非一定要硬件上多么高档。比如,宾馆饭店的客房里摆一些高档、名贵的花卉,既能令人赏心悦目,又能净化空气。三是行要“绿色”的。华阴作为古城西安的“后花园”、作为“中原入陕第一市”要有绿色,作为旅游休闲之都更要有绿色。华阴人多地少,但非耕地面积确实不少,植树造林即能产生经济效益,更重要的还有生态效益、旅游效益、环境效益。

 

三,旅游休闲之都要杜绝一个“污”字。

由于受到传统经济增长观的影响,旅游活动从总体上仍然没有完全摆脱粗放的发展模式,导致景观质量下降、生态退化等不可持续现象。华阴完全可以称得上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旅游城市。招商引资,扩大开发,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千万不能再搞什么“污染大户”

了,污染小户也不能有。作为“旅游休闲之都”,就更应该倍加关注,倍加重视。

四、旅游休闲之都要挖掘一个“文”字。

大家熟知的一部《少林寺》电影,把嵩山的旅游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一首比阿乌演唱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成了云南风光的代名词、代表作。我们华山的“华岳仙掌”、“下棋亭”、“华山雄姿”,到底哪一个能成为世人心目的“主景”或华山的代表?原因就在于缺乏大手笔、高层次和名人、名剧、名片的宣传推介,甚至连一张像样的“碟片”也没有。

近年来,“陕西华阴老腔艺术团”在北京走红之后,来华阴的游客想要欣赏华阴老腔,却是不容易的。

华山脚下有很多历史典故、人文景观,但是缺乏挖掘与整合。西岳庙内的“天下第一碑”,若没有人讲解,谁能知晓;杨震的“垂廉四知”,连一块碑文也没有,只有一个很不象景的画像,杨氏的“清白传家”在当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浪潮中,只有市纪委不久前才办了一个“四知”网站。“一柏一石一眼井”是一个富有诗意的人文景观,现在却水枯了,柏死了,石飞了。因此华阴厚重的历史人文辉煌,亟待开发。

建设“中国西部旅游休闲之都”,是需要通过长期努力的。但是,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域发展的思路不动摇,一个新兴的充满希望的魅力华阴——“中国西部旅游休闲之都”,必将走上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华阴老腔范文第4篇

2022 年江苏跨年晚会节目单

《百年》表演者:钟镇涛、黄伟麟、符龙飞等

《春暖花开》表演者:蔡徐坤

《男儿当自强》表演者:陈伟霆

《生活总该迎着光亮》表演者:周深

《用奋斗点亮幸福》讲述人:赵亚夫

《我的未来不是梦》表演者:萧敬腾

《奋斗》表演者:杨洪基

《用奋斗点亮幸福》讲述人:杨洪基

《黄土高坡》表演者:薛之谦《月亮之上》表演者:张杰

《他不懂+你值得更好的+这就是爱》表演者:张杰

《漫步人生路》表演者:周深、邓丽君(虚拟技术呈现)

《小城故事》表演者:周深、邓丽君(虚拟技术呈现)

《大鱼》表演者:周深、邓丽君(虚拟技术呈现)

《东方之珠》表演者:杨千嬅、钟镇涛

《用奋斗点亮幸福》讲述人:张良

《英雄赞歌》表演者:童声合唱团、龙紫岚、张浩天

《谁是最可爱的人》表演者:张光北《最可爱的人》表演者:张靓颖

《一生一次心一动》表演者:张靓颖

《永不失联的爱》表演者:单依纯

《给电影人的情书》表演者:单依纯

《给你一点颜色》表演者:谭维维/华阴老腔

《乌兰巴托的夜》表演者:谭维维/华阴老腔

《护航》表演者:陈伟霆

《W企划》+架子鼓solo表演者:陈伟霆

《可惜我是水瓶座+大城小事+勇+野孩子》表演者:杨千嬅

《用奋斗点亮幸福》讲述人:汪勇

《HOME》表演者:蔡徐坤

《像风一样》表演者:薛之谦、任路瑶

《变废为宝》表演者:薛之谦、任路瑶

《星辰大海》表演者:摩登兄弟刘宇宁

《用奋斗点亮幸福》讲述人:唐伯昶、冯韶伟

《祖国不会忘记》表演者:谭维维、航天老同志合唱团

《The Diva Dance》表演者:张靓颖

《Legends Never Die》表演者:张靓颖

《了不起的女孩》表演者:硬糖少女303

《卡路里》表演者:Vsinger

《普通Disco》表演者:硬糖少女303、Vsinger

《Fall In Love》表演者:摩登兄弟刘宇宁

《用奋斗点亮幸福》讲述人:林鹰谷

《假如你要认识我》表演者:关牧村、摩登兄弟刘宇宁

《海芋恋》表演者:萧敬腾

《猴笼》表演者:萧敬腾《青春》表演者:张光北

《青春》表演者:毛不易、李一桐

《入海》表演者:毛不易、李一桐

《泡沫》表演者:G.E.M.邓紫棋

《两个自己》表演者:G.E.M.邓紫棋

《无双的王者》表演者:G.E.M.邓紫棋

《 1987 我不知会遇见你+神回复+跳舞吧》表演者:李宇春

《银河中的星星》表演者:李宇春

《领航》表演者:王传越、张靓颖

直播地址点击进入live.iqiyi.com/s/wfdgs2sm3vO14c66d1gmk.html

华阴老腔范文第5篇

关键词:表演艺术;民俗奇观;民间文化

中图分类号:J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151-01

一、表演艺术的审美呈现

2004年美国西部民俗学会年会上,俄勒冈州立大学民俗学教授莎伦・谢尔曼认为“民俗电影强调人们的创造性:审美和表演。”这种创造性的表演艺术运用到电影中,即通过人的身体语言的视觉呈现在展现身体奇观中塑造视觉形象、构建叙事语境、传达情绪情感、表现生活。

电影《白鹿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搬到银幕上,用影像语言记录民俗事项,影片中众麦客在收麦吃饭歇息之际,光着黝黑的膀子,团团围坐在打麦场上,肆意吼起了秦腔《将令一声震山川》,粗犷豪放的陕北汉子的嗓音,将华阴老腔的特色发挥到极致,而民间艺术中传统的演奏道具“弹板”在这里演变成了用砖头、木块敲击条凳,辅之以夸张的表演动作,震慑力十足。半沙哑的唱腔,时而高亢激越,时而婉转绵长,配合一人唱众人帮和的拖腔尾音,歌声豪放粗犷刚烈,长唢呐吹奏的模拟战马嘶鸣的声音镶嵌其中,彪悍犀利的秦人面貌和陕北民风,跨越几千年的尘和土呈现在观众面前,让人心灵为之震颤。影片中的民间艺术表演充分地满足了观众的视觉筛选和甄别功能,同时在深层意义上来说,承载了非遗事项的影像记录和真实留存。

电影中的音乐、舞蹈等艺术手段在表现人的性格、情感,渲染叙事语境,增强故事情节趣味性方面可以说是有独到之处。电影 《闻香识女人》中盲人中校与陌生女孩所跳的探戈,《乱世佳人》中斯嘉丽和白瑞德在宴会上所跳的华尔兹等舞蹈片段,凝固成电影永不褪色的经典镜头。由周星驰导演的魔幻喜剧片《西游降魔篇》里,在五行山脚下由黄渤饰演的妖猴孙悟空和舒淇饰演的驱魔人之间的一段“热舞对决”,两人在身体语言的一招一式中眉目传情,火花四溅,成为影片的经典笑料,影片沿袭导演喜剧电影《大话西游》、《少林足球》、《功夫》等一贯的歌舞风格,上演一场别开生面的性感热舞“降魔style”,由文章饰演的驱魔人玄奘火辣的“排骨舞”引得全场爆笑。恶搞的舞蹈桥段穿喜剧性叙事编排,为电影故事情节增添了娱乐元素。电影中的舞蹈参与影片的叙事语境,推动故事情节的的发展,塑造生动鲜明的形象,极富有感染力,具有超越于其他艺术手段的审美功能。

舞蹈是“流动的绘画和活的雕塑”。舞蹈和音乐作为两种古老浪漫的艺术形式融合于电影影像中,电影中的舞蹈视觉和音乐审美呈现出多维动态性和独创性,成为电影众多娱乐形式的重要表现手段。

二、民俗奇观的影像表达

作为原始祖先集体创作的产物,某些民俗事项的民族记忆带有浓重的集体认同感和族群精神流传下来,在社会变迁和文化融合中,逐渐演变成为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化空间,具有深刻的民族历史积淀意义,提供了难以替代的神秘元素、陌生气息和文化素材,在电影的叙事空间中创造了视觉奇观和审美独特性。

相关期刊更多

战士文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州军区政治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地球物理学进展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