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业务工作计划

教育业务工作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业务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业务工作计划

教育业务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地方院校 生物类专业教学 科研成果转化 生命科学

1.当前高校在我国事业单位分类中的定位及科研成果转化所面临的困境

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目标算起,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改革已经走过了19年历程。中央编办会同有关部门于2008年8月11日制定的《关于事业单位分类试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根据现有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将其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从事公益服务的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三个大类,即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其中,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是指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或者为政府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根据其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不同情况,可具体划分为三个类别,即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和公益三类。公益一类即从事关系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共教育等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如义务教育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等。公益二类即面向全社会提供涉及人民群众普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公益服务,可部分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如普通高等教育机构、非营利医疗机构等。公益三类即提供的服务具有一定公益属性,可基本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2010年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军,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大量的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校每年授权的数万项专利技术应用率不足25%,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为10%―1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比之重点院校,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科研成果转化率更不理想,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还未能充分发挥其促进生产力提高和经济实力增长的作用。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科研人员学术意识强,市场意识淡薄;企业创新意识薄弱,应用高科技成果缺乏主动性;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撑体系不健全,包括人才流动不顺畅、信息流动不畅通、技术市场体制不健全,等等。高校的科研工作在传统的科研管理体制下,存在多数专利技术的针对性差、自身转化力弱、对外转化难等实际问题,这是制约高校专利技术和研究成果转化的瓶颈。

高校作为公益二类的事业单位,国家允许其部分市场配置资源,但其整体的“非营利性”定位也是确定的,不允许进行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上,因其管理上存在先天的缺陷,以及高校的角色定位不清等问题还未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2.地方高校生物类专业教学及科研成果转化实践与探讨

地方院校因其历史问题及归属问题与中央部属院校的差距越来越大,中央部属院校有中央政府做后盾,具有极高的实力和人气,不论是投资赞助,还是项目研究,它们都拥有多方面的社会资源。然而处于地方政府引导下的地方院校,自身占有的资源无论是在范围上还是在质量上与中央部属院校都有很大差距。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正在成为新的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动力,如何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建设地方院校的生物专业,特别是专业特色的确立、课程体系的优化、科研成果的推广等内容。

地方院校生物科学类专业应紧紧围绕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围绕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和科研工作的动力,促进育人上水平、科研出成果。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立足生物类专业资深优势和特点,积极为广大教师的科研成果寻找出路。在此目标与背景下,通过与社会科技中介机构联合依托生命科学自身师资科研力量,合作成立相关生物科学及应用研究机构。以科技资源集成为目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科技中介机构联合,通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整合、集成、优化科技资源,提高公共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具有应用性、开放性、公益性特点的公共服务平台,从而积极地服务地方经济。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最新、最好的一条途径。一方面地方政府在下达一些纵向科研课题时,就得考虑其推广应用前景及与当地企业合作加速成果转化等因素,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科研人员接受了科研课题,也应从转化应用入手,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使当地企业的科技水平得到相应提高。

服务社会有助于推动地方高校的发展。在为地方服务的过程中,可能整合产生新的学科发展方向,创造良性的学科生长环境,也有利于传统学科高新化,优势学科强势化,新兴学科集聚化。

生物科学及应用研究机构是地方院校生物科学类科研成果转化的一种新的尝试,高校与政府、企业全方位合作,本着密切联系、高层会商、互惠合作等原则,开展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技术合作,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高校生命科学科研工作者结合当地生命科学经济发展需要及产业结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攻关,进一步加强与政府、企业的联系,为当地经济建设献策献力,做好科技服务工作。

以“推动学科建设,彰显办学特色,服务基层社会,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目标,为使科研成果转化得到落实,切实达到服务学生、教师、社会的目标,就要准确了解企业和高校的新需求、新期盼和新困难,及时跟进,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为推进地方院校生物类专业教学及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开创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旖旎,杨斌黄.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和对策.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109-110.

[2]朱恪孝.经费结构视角:地方高水平大学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机遇.中国高教研究,2008,(7):36-39.

[3]郭丽君.地方高校发展的困境与战略选择――基于政策博弈的视角.现代大学教育,2009,(5):102-106.

[4]麦均洪,马强,张乐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73-77.

教育业务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旅游高等职业学校在数量上和规模上也取得了飞跃。高职院校是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大力培养合格的酒店管理人才。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培养贴近生产、管理、服务、建设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本文阐述了我校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方面所做的探索。

一、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迫切性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酒店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随着酒店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酒店业需要的不再是熟练的基层服务操作人员,而是:其一,具有国际战略眼光,熟悉国际酒店管理运作、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的高级管理人才;其二,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与专业背景,具备较强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既掌握一线岗位的实际操作技能,又擅长策划和组织活动,具备较强的管理心智技能与创新思维的技术管理型复合人才。在餐饮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星级酒店品牌云集的常州,对这两种人才的需求就更加明显。

随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酒店对人才的数量需求仍然存在很大的空间,甚至会成倍增长,与此同时,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酒店企业对人才的素质需求也更为紧迫。酒店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已不仅是具有职业技能,而是由突出技能条件向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方面转变。酒店企业普遍认为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合理定位,将有助于提高毕业生就业的稳定性。对学校而言,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懂管理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已刻不容缓。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真正成为具有稳定的职业思想、深厚的文化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既能胜任酒店企业一线岗位的服务工作,又能满足高星级酒店管理业务需要的技术管理型复合人才。

二、确定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学生职业能力主要包括职业道德、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酒店一线服务岗位,因此学生应是实用型和技术型的人才,对酒店一线岗位的操作服务技能要求比较高。但是,目前酒店高职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普遍低于社会需求的标准,同时学生主动学习职业技能的意识薄弱。我认为在今后对学生的培养中,应以酒店企业的需求为导向,组建以酒店人力资源培训专员和高级管理人员为主的专业顾问委员会,及时把握酒店企业的需求的发展与变化,并以此为出发点确立和动态调整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

(二)国内外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

从国内外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方式来看,瑞士模式最为典型,国际影响也最大。国际知名酒店的管理者、国内五星级酒店的总经理大多“产自”瑞士。瑞士的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瑞士洛桑管理学院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一直为酒店教育业界所称道。洛桑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全是以酒店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密切关注酒店行业特征和人才需求信息,不断根据行业和企业的需求来调节教学活动,使学校教育更加适应酒店行业的需求。同时学院充分利用校内餐厅,这些餐厅风格各异,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用餐服务,还可以作为实践教学场地,在这里学生进行酒店各项服务的操作模拟训练,教师在一旁进行现场指导,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学习成果,并通过实践发现问题,推动下一步的学习与研究,使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为一体。此外,以日本为代表的“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产学合作”是指企业和学校双方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所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具体形式灵活多样,国内最典型的方式是“订单式人才培养”。企业根据用人需求与学校签订协议,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根据企业生产特点灵活调整课程设置,企业选派技术专家讲授部分专业课程。学生在学校、企业两个地点进行学习,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训,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对学生的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方式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践性,有利于实现学校培养与学生就业的良性循环。

(三)我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模式。

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充分借鉴了国际教育教学的形式,采用“工学交替”和“订单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先后与常州本地的餐饮龙头企业大娘水饺餐饮集团、香格里拉、喜来登、富都戴斯等知名星级酒店以“产学合作”的形式进行人才培养,同时,我校与日本国际交流饭店协会校企协作式培养模式,与意大利有关职业学院和饭店联动式培养模式,这些全新的培养模式也为学生创造了出国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在“校企合作办学”思想的指引下,我校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了50个校外实习(训)基地,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为学生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学习和工作计划,从培养目标的确定、教学计划的制定,到课程体系的设置,直到毕业设计的选题、指导和答辩,都有企业的参与。学生通过带薪顶岗实习,不仅锻炼了职业技能,而且,在实践中学生也能及时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对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有了更直接的认识,同时学生进入酒店后,参与到酒店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去,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与此同时,理论水平也逐步提升,为他们毕业后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优化课程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的课程模式,就是酒店管理专业公共基础课程、职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职业认证课程和能力拓展课程五类课程的设计与整合方式。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职业基础课程是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能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专业技能课程主要是技能的实践学习,能让学生掌握酒店不同岗位的专业技能;职业认证课程则紧密结合酒店行业的人才需求,培养督促学生拥有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提升就业质量;能力拓展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今后职业生涯发展提供进一步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对这五类课程的不同结构安排与内容设计,便形成不同的课程模式。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由于本专业技术门槛较低,与社会上招聘的员工相比,缺乏不可替代的核心技能,酒店企业更需要的是沟通能力、营销能力、执行力、团队精神、应变能力、服务意识、进取精神、对地方文化的了解等综合素质,但这些内容还不能在现有课程中有所体现,导致本专业毕业的学生职业岗位适应期延长,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构建酒店管理专业技术管理型复合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要重点突出以下思想:

(一)以“能力培养”为重心。

“知识、能力、素质”是人才评价的三大要素,而对 “能力”的强调则是高职教育的最显著特征。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大都是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的基础组织者和初级管理者,企业要求学生不仅要拥有适应酒店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还要拥有能够迅速适应岗位变化,顺利进行职业活动的较强社会适应力和工作适应力以及学习迁移力等。这就要求酒店专业的课程模式,要搭建包括学习能力、专业能力、适应能力以及社会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体系,培养适应行业和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二)贯彻多元整合的思想策略。

要打破原有课程、学科之间的界限,摆脱学科知识系统的束缚,按行业和企业的人才培养要求整合课程结构与内容,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应用性与技术性,对课程结构进行精简,突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整合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课程类型。如前厅接待、餐厅服务和客房服务等课程都是中职课程的重复与适度深化,在高职技术管理型复合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中,完全可以将其融入到“工学交替”的实践环节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三)适应酒店行业的发展与变化。

知识经济促进了科技的进步,产业结构也随之调整,由此,职业和劳动岗位素质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这在日益国际化的酒店行业更加显著。酒店管理专业技术管理型复合人才的课程模式,要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随着酒店业的发展,不断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更新, 具有自我调整、自我更新的能力,能够在酒店业的职业生涯中越走越远。

鉴于以上情况,我校在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上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从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出发,将本专业涉及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整合理论与实践课程,确定课程结构。同时围绕职业资格考证所需掌握的职业能力,细化专业课程的内容,针对岗位实践技能,设计相应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设置的课程既能适应专业教学,又符合职业资格证书考证的要求,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以就业为导向,结合行业新的岗位设置方案和企业的实际需要,制定本专业的实施性培养计划,真正实现学校和企业的“零对接”。

四、结语

通过“产学合作”的培养方式,我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实用、管用,被用人单位誉称为大学水平的能工巧匠,毕业的学生深受大型星级酒店的欢迎,历年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成功,要想让学生一毕业就能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

笔者认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中,不仅仅要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素养,更重要的还必须培养学生的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道德。今后我校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上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同时具有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作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应根据酒店用人需求,时刻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打破传统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分离的状况,建设新的课程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