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海上日出阅读答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激趣,营造学生宽松安全的氛围,使学生愿意思考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它能极大地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增加快乐的情绪,可以激感、培养意志、唤起某种动机、改变某种状态。它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激励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兴趣浓厚的情况下,注意力集中,思维最活跃、敏捷。因此,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创设合理的学习情景,是激发起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思维、参与学习活动的有效手段之一。
如在讲解《海上日出》一课时,自读课题后我就首先引导学生想一想: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有的学生说想知道海上看日出与在草原、山中看日出有什么不同,有的说想知道海上日出是怎样一番景象……然后让学生再自读课文寻找答案。其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文中说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一纵一纵地向上升?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立刻又认真地思考起来,并展开了激烈地讨论。可见急于寻求答案的心态引发了他们积极思维的兴趣。
二 、给学生更多的自,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每个人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都有一定的差别。个性决定着思维方式与深浅度的不同。使学生在愿意思考、主动动脑思维的情况下还要给学生更多的自,建立开放的教学过程,关注每位学生,使学生乐于思考,这是教师必须注意的,否则,课堂就会尤如一潭死水。
在课堂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是这样做的:
1.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产生思维动机,在宽松快乐的情境中展示自主学习的魅力
如“赤壁之战”一课,讲到火攻曹营这一计策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学生当黄盖,师生是黄盖手下的将领。黄盖充分阅读课文后,回答火攻曹营的路上手下提出的问题。黄盖有许多问题被手下卡住,因而都很投入地再去读课文,寻找答案。学生们兴致勃勃的争先回答、相互补充。从而理解了火攻计划的周密与巧妙。
2.满足最佳心理需要,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问题过难,会使中下等生失去学习兴趣,思维停滞。问题过易,又会使一些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对学习失去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格外注意每个学生都有渴望成功和被赏识的心理需要,注意设计那些能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兴趣的、启发性强、发散性强的问题与情境,调动起每位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如在讲《心愿》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仔细阅读课文,说说这对法国夫妇的美好心愿是什么?为什么会萌发这种美好的愿望,谈谈你的理由。
3.运用竞争机制,调动学生勤于思考的能动性,扩大学习参与面
小学生比成年人更渴望成功、得到表扬,但他们自我调控与意志力较弱,他们参与活动多数学生是从兴趣出发的。玩是孩子的天性。比赛竞争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兴奋剂。于是每当课文较复杂或学生思维出现低潮时,我就适时组织一些比赛,看看哪组举手发言的多,哪组读书最认真,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优胜组展示在百花园中的风采展一栏。学生们为争第一,无不积极思维。
4.用合理安排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个性,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之中
独立学习是学习自主化的最佳方式。平时教学中,要善于从独立学习实践中总结出自主感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并为学生提供时间、机会,在学习体会有争议时适当采用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如把握课文内容方面就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自己学习,写景状物类思考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从哪体会出来的?写人记事类可以这样想:文章主要写的是谁的什么事?从中体会到这是怎样一个人?你怎样体会到?在读书过程中针对这些问题边读边适当标注,同时看看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把自己的体会和同学交流,问题通过组内讨论解决,这样可以使独立学习的结果得以检验完善,可以使有争议的问题通过讨论找到最合理的答案,避免不成熟的想法当众发言所造成的尴尬,有利于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养成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三、改变评价方式,强化学生的学习信心与热情,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阳光般的温暖
一般来说,小学生都有好表现的心理,喜欢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的才能,但如果表现得不到肯定,就会产生一种惧怕心理,这种心理容易阻碍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适当把握评价他们的尺度,即使有错误也不能轻易全盘否定,要肯定积极思维,让他们感到自己勇于当众发表自己意见的勇敢。同时使他们认识到错误之处,给予他们重新思考的机会,直至获得正确的答案,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保护他们的信心与热情,使学生把爱动脑善思维当作一种乐趣、荣耀,从而养成爱动脑、善思维的好习惯。
如一次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时,从来不完成作业的学困生高才同学居然高高地举起了手,我以为一定是课文简单,读好了,于是便叫起了他,可是,我想错了,他不仅读得不成句,而且生字的音也不准,但是我坚持让他读完了这个自然段,并且给予肯定的态度:这一段中的生字读对了一半,并且敢第一个举手,说明他回去不但好好预习了,而且是最勇敢的人。同学们听我这样一说,联想到他平时的学习水平,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
关键词: 以生为本 积极引导 乐于探究 放手质疑 小组学习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师生关系的民主性、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以人为本的精神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做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观,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要以培养学生做人为本为教育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思想上进、品德高尚、心理健康,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健全的人。要以服务学生成长为本为教育思想,让学生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轻松愉快地学习。要以引导学生思考为本为教育方法,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教育形式,切实保障和促进学生主体的个性发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乐于探究,进行自主性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理解与教学实践,就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谈谈体会。
一、营造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研究认为,作为一种学习活动,解决问题与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有密切的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受认知因素的影响,而且受情感因素的影响。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因而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程特点、教情、学情,投入、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语言、挂图、图片及录音、录像、电影、微机等手段,为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创造轻松、活跃、意境生情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沐浴在情感艺术的享受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投身课堂教学这个大舞台,快乐成长。
二、在新课导入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造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感到亲切的情境。例如语文课上,老师经常用打谜语的方式与学生讨论名人、名著等,以此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一位老师在上《夕照》一课时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对对子。”(学生顿时来了劲,各个跃跃欲试)老师开始出题:天对(地)、云对(风)……朝阳对(夕阳),日出对(夕照)……就这样,一场生动的对对子游戏拉开了新课的序幕。试分析这个导入,老师采用游戏这种对学生极具吸引力的形式很快地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这次导入唤起了学生对旧知的回顾(上一课学生刚学过《海上日出》)。把日出和夕照放在一起,学生更会对这一组截然不同的景象产生更大的兴趣。另外,对对子也是该单元《积累・运用》中的一个训练内容,因此它起到了“启后”的作用,可谓“一箭三雕”。正因为有了好的开头,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课堂,增强教学的流畅性、生动性和效率性。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放手质疑
传统教学往往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这种状况,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善于思考的能力,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如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让学生充当“小老师”提出问题,再由其他学生帮助解决问题,寻找答案。由于学生平常习惯于看问题回答问题,而这种反向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此,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人格平等的。教师要放弃自己在课堂上很容易获得而且已经被习惯强化的“话语霸权”,让学生以学习的伙伴、促进者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扮演“平等者中的首席”的角色,建立课堂平等对话机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全面发展。
四、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教材
交流、合作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能力。学生在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或解决某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提示或是进行分工合作,即在师生、生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有序的交流,让学生真正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时,一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班长有没有完成上级交给他的任务?一部分学生认为老班长没有完成任务,因为还没走出草地他就牺牲了;另一部分则认为老班长完成了任务……在学生争论不休时,我适时抛出问题:“为什么老班长在临死前说自己没有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呢?”问题一出,有效地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再读书再讨论深入地理解,终于明白:老班长非常出色地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尽管他为之献出生命,但他仍然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足见他对于革命事业的忠诚。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评价学生的答问时要以正面的引导和激励为主,不能简单地以对或错判断,应重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只要有益于发展创新能力,就应该受到赏识和表扬。对于学生微不足道或幼稚可笑的答案,教师切忌大发雷霆恶语伤人。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你再想想”,就能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并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在这种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中,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自愿投身课堂。
总之,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加强基本学法的指导,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优化知识结构,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学会学习的本领,为终身学习、自主发展、自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与生存提供无限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李吉林.李吉林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5]赵建林.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刍议[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10.
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动,才能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和理解,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这种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的活动,决定了阅读只能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越俎代庖。教师的职责,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情绪化的“场”,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学生的自主性越强,积极性越高,所获就越多。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倡导个性化阅读,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平等对话、主动读书、自主发现、自由合作,把学生阅读的过程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得以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
一、在平等对话中引发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也说道:“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的交谈氛围,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中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里,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习个性,能让每个人各抒己见、甚至相互争论的学习氛围。必须真正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欢乐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条件去自主探索,去读书研究,真正实现自我发现和发展。而教师的指导则主要在于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的环境和氛围,使课堂上产生融洽的师生情感,积极的情绪体验,让学生在知识的探索、能力的发挥上达到最佳状态。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说,尽量让学生总结归纳,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做。变课堂为一个充满创造与发现的乐园,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发展获得最佳效果。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教学接近尾声时,在课堂上开展了一个题为“实话实说”的谈话节目,以主题为“你喜欢花生还是苹果,你想做个怎样的人?”为主题,让学生自择观点、自由说话。结果,学生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有的学生甚至把《十万个为什么》、《科技博览》等书也搬到了课堂,旁征博引。在这样一个对话的过程中,学生除了对文本的理解加深以外,还对文本所阐述的道理理解得更加深入,学生的个性在对话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以上教学过程合理运用了对话,包括师生的对话、生生的对话,还包括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以及学生自我的对话,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在平等对话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充分展示了对话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在学生个性发展中的价值。
二、在自我感悟中体验成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教师采用引导读书的方法来引发学生的感悟与体验,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最终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边读边想,在读中去发现,读中去体会,读中去悟情,读中去体验。针对“同一首诗,为什么父母会有截然相反的评价”这一问题,同学们展开了积极的探究性阅读。发表个人理解和感受时,有的说,“巴迪年仅七八岁就能写诗,母亲看到儿子这么小就有佳作,当然兴奋不已,因此称赞‘精彩极了’”;有的说:“从巴迪迫不及待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巴迪焦急地等待父亲回来,是多么希望得到父亲的表扬,为下文父亲的评价作铺垫,形成反差,同时可以看出巴迪是一个十分上进的孩子”;有的说,“父亲的评价不切实际,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有些苛刻,甚至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还有的说,“父亲十分民主,他说‘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是希望孩子自然发展,我就希望爸爸、妈妈能这样对待我”……学生们的思路打开了,思维“动”了起来。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发展求异思维。这样,学生与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就会敞开心扉。正是在这一系列阅读实践中,使得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实践了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接受美学认为:文本与读者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互动关系,文学作品的价值与地位是作家的创作意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往往会有不同的接受情况。所以,我们应该承认学生的“合理偏见”,尊重学生对文本理解的丰富性、差异性、个性化,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滋味。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在自主探索中学会研究
心理学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下转第45页)(上接第28页)
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在阅读过程中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探索、研究的过程,从中获得间接的创新感受,从而满足学生自主探索的需要。
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启发学生:学了课文,你最想对同学们、对全社会的人们说的是什么?在学生说话以后,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最后一节,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精心保护地球吧,然后引发讨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相互交流交流。于是学生纷纷交流了自己的看法。课后教师就带领学生调查周围存在哪些环境破坏、污染的情况,要求学生拟一个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比,然后带领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保护环境、保护地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也应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在以上教例中学生就将与环保有关的信息进行了有效的研究、探索,从信息学的角度来说就初步培养了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而这种能力恰恰是实现创新的基本要素之一。
四、在自由活动中飞扬个性
【关键词】被学 让学 自主学习
材料一:苏教版第十册《三亚落日》预习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查词典理解下面的词语:
美妙绝伦、摇曳、硕大无朋、悄然无声
3.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落日的。
4.思考课后练习四:你喜欢哪些描写落日景象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材料二:苏教版第十册《三亚落日》的前置性作业
1.搜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2.生字小研究(字音、字形、词义)。
3.课文探究:结合具体词句体会落日美丽的景象。
4.阅读描写日出日落的名家名篇。例:巴金《海上日出》。
5.我的疑问:
比较上面的两组材料,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预习作业是学生按照教师设定的学习内容一项一项完成,作业中要理解哪些词语、思考哪些问题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学生是完全依照教师的思路在学习。这样的学习真的能叫提前学习吗?更准确地说,这样的学习就是“被学”。
而从材料二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只给了学习方向——自学生字词、围绕主题解读课文。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要学习的内容,在开放的空间里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
虽然课标早就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还是以学生学习的设计者自居,以自己的理解为学生选择安排学习内容,从教者的视角来决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忽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忽视学生学习的需要和能力。在长期的“被学”中学生逐渐失去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把学习的时间与空间真正“让”给学生。
“让学”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首次提出的。他在《人,诗意地安居》一书中写道:“教所要求的是:让学。”这里说的“让”就是谦让、给予,有一种位置变化、重点转移之意。“让学”就是把课堂的时间、机会尽可能让位给学生的学习。他认为“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东西首先是学本身,而非旁的什么东西”。意思是说,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及其过程。教学应以学生“学”的起点为起点,以学生“学”的状态为状态,以学生“学”的进度为进度,以学生“学”的发展为发展。
那么,从“被学”到“让学”究竟还有多远呢?
一、让学——“让”学生先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每个学生都是积极的探究者和知识的构建者;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生长的基点;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自主情感是有效学习的内部基础;学生的学习技能不是靠教师“教给”的,而是他们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会”的。
因此让学生在教师的“教”之前“先学”更重要!
要强调的是,这种“先学”不完全等同于以往我们所说的“预习”。“先学”更注重让学生充分经历学习的过程,以研究的方式思考问题、实践体验,而不是简单地熟悉学习内容,照搬结论。
低年级以识字写字为主要教学目标,在大量识字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才是最好的识字办法。这是一组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学习新课文时自己想出的记字好办法:
虽然还只是一年级的学生,虽然会写的字还很少,但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学习的过程,或是自编小儿歌,或是生字开花,或是找规律记字……他们就是在这一次次先学中激发了学习热情,培养了学习能力,悟得了学习方法。
其实每个学生都蕴藏着这样的学习潜能,只要能给他们足够的空间,这样学习潜能就能发挥出来。我们要注意的是设计先学的内容应该体现自主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二、让学——“让”学生互学
一直以来课堂上都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掌控话语权,把握课堂节奏,但实际上,课堂上的粉笔权、话语权应是学生的,问题权、活动权应是学生的,学生在课堂上是有任务、有使命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指出,“教学过程正逐步趋向于被学习过程所替代。”
在对课堂教学方式的采用率和学生接受率的比对表中也能发现何种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我们不难发现教师苦口婆心的讲授式教学并不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相反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实践、讨论才是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捷径。
1.在小组中互学。
在学生课前对学习内容有了研究思考之后,课堂上先安排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小组内组员或是共同练习、准备在全班展示,或是按照交流的主题将自己在课前研究中的发现或疑问逐一汇报,或是将本组同学的想法进行梳理整合等待与其他小组交流……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一人说(读),三人听,相互补充、纠正,在互学中有进步、有提升。
2.在集体中互学。
第二个层次是全班范围的交流。或是个人或是小组做主持人,与全班互动交流:主持人把自己的观点面对全班同学讲解,台下的同学必须聚精会神地听取讲解,并就这个话题与台上同学互动,或是补充交流,或是总结提升,或是质疑问难……这样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以往教师与学生对话的单向课堂结构,增加了生生对话,形成了三向对话的课堂结构,让课堂真正成为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的地方,从而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地位,使学生能独立思考,主动求知,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例:《竹》】
师:谁来做小主持人,带着大家来交流竹子还有哪些作用?
小主持人:竹子可以编竹篮、做衣架、竖旗杆。还有谁来给我补充?
生1:做风筝、做拐杖、做书架。
师:她用的都是“做”字,还有没有不一样的词?
生2:竹子可以做竹床、制笔筒、搭篱笆。
师:刚才朱佳悦用的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非常好,都不一样。
小主持人:还有谁能用不一样的动词来说?
生3:竹子可以做竹筏、编灯笼、制帐篷。
小主持人:你用的动词很丰富,请大家把掌声送给他。
生3:竹子还可以做斗笠。
师:知不知道“斗笠”是什么?
生3:不知道,是我妈妈告诉我的。
师:斗笠是用竹蔑夹油纸、竹叶等制成的遮阳光和雨的宽边帽子,想想可以用什么动词?
生4:编斗笠。
课堂上小主持人和全班同学在互学的过程中不仅实践了语言、发展了语言,而且在互动中提升了表达能力和言语技巧。
三、让学——“让”学生学,教师教什么?
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不需要教!叶圣陶先生在《如果我当教师》这篇文章中说:“若有人问什么,我的回答将是‘帮助学生得到做人做事的经验’,我决不说‘教书’。”德国莱辛说过:“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一个的话,我宁要选择寻找真理的能力。”
【课例:《爱迪生孵小鸡》】
师:请同学们交流一下前置作业中第三项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生:我是用查字典的方法知道“刨根问底”就是追问到底的意思。
生:我是上网查的。
生:我找到一个成语和“刨根问底”意思相近——打破沙锅问到底。
师:这个成语就是追问到底的意思。
生:我读了课文知道“刨根问底”的意思。
师:你给大家读读那段课文。
(生读第二段)
师:课文中哪句话说了这个词的意思?
生:喜欢提问,弄个明白。
师:是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个很好的办法。
生:我可以给大家举个例子:我问奶奶昨天去哪儿了,奶奶说去了大市场,我问她去干什么,奶奶说去买东西,我又问买了什么,她说买了生活日用品。这就是“刨根问底”。
师:你的这个例子很形象,让我们一下子就感受到了什么是“刨根问底”。
生:我通过找近义词的办法知道“纳闷”就是“奇怪、疑问”。
师:“纳闷”的近义词还可以是什么?
生:不解、郁闷。
师:“郁闷”和它意思相近吗?
生:“郁闷”是说心情不好,“纳闷”是不理解、不明白的意思。
师:能用同样的办法说说“著名”的意思吗?
生:就是“有名”。
生:还可以是“出名”。
生:我可以举个例子说:你去问别人知道爱迪生吗,人家说知道,你又问另一个人,他也说知道,大家都知道,就是著名。
生:我由这个词联想到43课“远远近近美名扬”这句话,就是“著名”的意思。
师:你太了不起了,联系学过的课文中的句子理解这个词语,建议大家把掌声送给她。
学生总是带着自己个人的经验背景和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里学习的,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通过学思知行的统一,使得智慧和能力得到自由的释放和全面的发展。因而教师不是知识的施予者,而是智慧的开启者。笛卡儿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们教师不是要在课堂上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因此,现代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终极目标。从这种意义上说,“教是为了不教”。
四、让学——“让”学生学,教师怎么教?
“让”学生学,教师该怎么教呢?我们或许可以从纤夫和放牧者的工作中受到一点启发:江边的纤夫用绳子拉动逆水而行又没有动力的船,费尽力气也不能日行千里;而放牧者总是把牲畜带到水草丰盈的地方,让它们自由地选择食物。“相对于学生,教师同样应是一个‘牧者’。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应该是为了学生的自主有效的活动。……教师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教师的作用就是在点燃火把,而不是像过去的观念那样是灌满一壶水。这也就决定了教师可以成为‘生命之牧者’。”(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
因此我们要做的是转变角色,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协助者”,主要的工作必须依靠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去完成。教师要从组织教学转向组织学生的学习,从设计教学转向设计学习,要变师本的“有为”为生本的“无为”。
【课例:《鹅》】
师:第五小组刚才在朗读时有疑问,请和大家交流一下。
组长:我们在读课文时争论“曲项向天歌”的“曲”应该读第几声。
师:是的,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一个是“qū”,一个是“qǔ”。
生:我觉得应该读第三声。
师:为什么?
生:因为鹅向着天空在唱着歌曲。
师:你的意思是“曲”在这里指歌曲吗?
板书:qǔ歌曲
先不说对错,我要表扬你能根据意思来判断这个字的读音,这是我们在给多音字选择读音时一个重要的方法。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认为应该读第一声,因为这个字的意思是弯曲。
师板书:qū弯曲
同学们你们认为谁说得对呢?
生:应该读第一声。前置作业纸上“曲”的意思是“弯曲”。
师:看来你们预习得很认真。那么这句诗里的“项”是什么意思?
生:脖子。
师:第二个“向”又是什么意思?
生:向着。
师:那么谁能连起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生:鹅弯曲着脖子向着天空唱歌。
师:就这样和同桌一起说说其他几句诗的意思,待会儿说给全班同学听。
教学中我们要坚持的原则就是只要有可能让学生自己学,我们就不教;学生学不懂的,我们就创造条件,转变方式,让学生自己学。在上面的课例中,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不是急于把答案交给他们,而是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层层剥笋,逐渐明辨真知。因此,强调学生的学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教不需要、不重要,“平等中的首席”这样的定位就是在提醒我们教师的教更重要。教师要将教融于学之中,对学的引导适时适度,发挥得更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