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活感悟文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感悟人生,感悟生活,是初中生作文走向成功的途径。从心理学上讲,初中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较之小学生有一定的提高,他们的感悟能力有所增强,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把感觉、感受更深化一层,即向感悟转化。那么,我们如何指导学生做到这一点呢?
一、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一下课文作者是怎样感悟的,进而指导习作
例如:我们在初中一年级学习的(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课文《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蝉》《贝壳》《紫藤萝瀑布》等都是有关感悟人生的文章。《在山的那边》,作者由现实中的一座座山,悟到了在人生中遇到的一个个困难,由越过一座座现实的山看到大海,感悟到了只有克服一个个困难、障碍,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由回忆小时候爬山遇险,在父亲的帮助下脱险这件事,感悟到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把握住生活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地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一定会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上述这些课文,作者都是写了一些生活中的很小的事和物,但从这些微小的事和物中,作者通过思考,都感悟到了一些人生的哲理。
为了提高学生由感受向感悟的转变,教师在教这些课文时可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吃透课文后,再让学生进行分析这些事物都有什么特征,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地进行描写这些事和物的,作者又是如何通过这些事和物进行感悟的。
等到学生体会到课文作者的感悟之后,教师可安排一些迁移片断训练。提问学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细小的事物,它们往往能够给我们启示,让我们感悟人生的真谛,请你认真思考,从中任选一例,说说你对人生的感悟。
例如:我在完成《紫藤萝瀑布》的教学后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发现学生听后稍加思索就开始了写作,有的写《猪》,有的写《老鼠》等,可以看出,他们的作文都比小学阶段有了质的飞跃,他们由猪的好吃懒做感悟到了人不能像猪那样懒,要勤奋耕耘,奋发向上。由老鼠不劳而获,悟到了人的一生不能向老鼠那样坐享其成,人不应该贪婪,要堂堂正正地做人,不要成为历史的罪人。
二、在现实生活中指导学生由感觉、感受向感悟转化,进而指导习作
作为教师怎样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由感觉、感受向感悟转化呢?
首先,教师要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白好文章是感悟出来的。作为教师,在你的工作、生活中肯定有酸甜苦辣的事情,你一定也看到过社会上的一些感人的、或者丑恶的现象,你可以把你的观点、看法讲给同学们听。
其次,指导学生观察、访问,体验人生,感悟人生,。
观察社会、体验人生是写感悟作文的基本方法,观察体验是积累生活,也是积累感悟,为此,我有时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带领学生到街道、农村进行社会调查,指导学生观察农村的社会生活。有的学生回来后就把自己在社会上看到的情景写出来,再把自己的感悟写出来,写得很有特色。例如:一位学生写到他在路上看到一位乞丐乞求的情景,他就感悟到:乞丐的产生只是乞丐本人造成的吗?写得发人深思。
再次,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进而得到感悟。
大自然是一座蕴藏丰富知识的宝库,蕴藏着无穷的文章,所以我们老师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间,带领他们走出去,去体验、观察、感悟。对孩子们来说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三、提高感悟的意识性,促进感悟能力的形成
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自己去领悟的能力。只有学生养成了悟的习惯,具备了悟的能力,我们的作文教学才会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因此教授给学生感悟策略,提高学生感悟的意识性是提高写作感悟作文的有效方法。根据我这多年的经验,我认为我们教师可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促进良好感悟能力的形成。
学生知识的数量的多少是产生感悟的基础,学生知道的知识多,他的感悟能力就会提高,为此教师可规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报纸﹑杂志,多看事实新闻。例如:每天上午12点的《新闻30分》和晚上的《新闻联播》可让学生观看,以提高学生对时事的了解。
2.进行感悟能力的训练。
一、“感悟”美景,陶冶性情。
让学生“感悟”美好的景色,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的灵魂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这是一切“感悟”的基础,最重要的“感悟”是“感悟”大自然、“感悟”家乡之美。日出日落,春风秋雨,鲜花朝露,落叶严霜,行云流水,游鱼飞燕,――这些都是美的,让学生走进其中,必然感慨万千,“感悟”深刻,则激情满怀。例如,在仲春时节,我带领学生们去踏青,并且要求他们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回来后相互交流。通过交流,发现学生们写作激情很高,写得很好,有一个学生写到:“鲜红的太阳在家乡的大平原上升起,照耀着大平原上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麦田。小燕子在麦田上穿梭,农民在田里劳动。河水清清,倒映着蓝天、白云,轻轻流向远方。空气清新,微风徐徐,吹拂着我们的脸庞,啊!我的家乡真美。”通过这样的主动“感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学生树立远大而正确的人生理想,积极的人生态度,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这个美好的世界,为以后“感悟”社会打下思想基础。
二、“感悟”生活,丰富写作材料。
许多同学抱怨缺少写作素材和题材。遇到写“挫折”的内容,就是某次考试失利,成绩不好“无颜见爹娘”,结果在父母的耐心劝导下或是在某个故事的启发下,重拾信心等等,这样老旧的材料连学生自己都感觉“没意思”。其实,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是我们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一些看起来平平常常的生活现象,却蕴涵许许多多闪光的东西。只要我们有一双“火眼金睛”,有一颗公平、善良、正直之心,就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学生的生活,可以粗略地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版块,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应当让学生从“感悟”家庭生活入手,让他们真心的去看爸爸衬衣上斑驳的汗渍,真心的去看母亲头上那星星的白发,“感悟”父母的辛劳,感受悠悠慈母情,浓浓严父爱,进而让学生怀“感恩”之心去留心观察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去发现、去捕捉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瞬间。
三、“感悟”真情,激发写作感情。
文章是情感的产物,“情动于衷而发于外”,只有作者首先被外物所感,被彻底打动,才有可能写出动人的东西。情感是作文的源头活水,离开了鲜活的情感之源,文章就会显得死板呆滞,毫无生气。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关注学生感情的酝酿,让学生的心灵在感动的天地中徜徉,才能编出灿烂的云锦,吐出光辉的火焰。学生作文需要热情,而这种热情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因此,写作前让学生“感悟”真情,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怀,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让他们达到一种“不吐不快”的程度,那么他们在文章中一定能任意宣泄自己的情感,做到情透纸背。这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既是一项任务,更是一项技术。
四、“感悟”教材,创造精美表达。
【关键词】要写新话;善于观察;善于感受;挖掘出“新”
写作的素材源于生活,写作的灵感则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只有对生活有了感悟,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感受独特,文章才有新意;感受深刻,文章才有深度。这种感悟,就是对生活的观察与挖掘,善于从寻常生活中挖掘它的深意和新意,在寻常处发现“新”,这是使文章出“新”的一条途径。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写新话,首先要有话可说,而学生最棘手的是无话可说,有人认为生活太平淡,也太单调了,日子是机械重复的,节奏是一成不变的,出了校门,又进了家门,天天如此,周而复始,又谈何“新意”呢?因此,在作文写作中,我发现我们的学生有一条不成规律的规律,也可以说是一个公式,如果题目是《我的老师》,十个学生有九个会写他自己病了,老师如何去给他补课,或是老师带病上课,或是老师家的灯彻夜通明,老师废寝忘食地为学生批改作业、备课等来突出老师对工作的鞠躬尽瘁的精神。如果题目是《我的母亲》,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会写自己生病,而且还有一个特定的情境:爸爸外出打工,只有妈妈一个人在家,生病的时间大都是在晚上,且风雨交加,母亲艰难地顶风冒雨走十几里路把我背到医院,昼夜守护等等,用这种形式来表现无法抗拒的伟大的母爱。写这样的人物,你必须用生病的办法去考虑吗?如果不“生病”,就无法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吗?这反映W生缺少观察,更没有去感悟生活。实际上,不是因为生活单调,而是因为不善于观察,对身边的事物往往视而不见,无动于衷,至少是隙中望月般知之甚少,正所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其实,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埋藏在地下的金子,不留心观察,不及时发现挖掘,是不可能采掘到的,为了让学生的话中带“新”,应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特别是感悟生活,指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做生活的有心人,从而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开阔视野,感悟生活。
对此,我出了一道作文题《我最 (喜欢、讨厌、反感……)的(语文、数学、英语……)老师》,要求学生用一周的时间仔细观察自己的老师,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在本子上,观察的项目有:外貌特征、语言特色(包括语调、音量)、习惯性的动作、对待学生的方式、爱好兴趣等。一周后动笔写作,这个课外的情境,给学生很多启发,作文也有了改观,写外貌是栩栩如生;写语言动作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写性格特点更是有所长进。这次作文其实也反映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师生关系、对学生影响等等,最令人欣慰的是赞美好的老师,没有一个学生或老师“病倒”在作文中。这样的作文,学生把自己置身于生活中,知道要写什么,懂得如何去观察,去思考,去感受。
事实证明,善于观察,善于感受的同学,总能在平凡小事的背后挖掘出“新”来。我们不妨再来看一位同学的习作――
话 筒
从我家的隔壁又“风雨无阻”地传来了歌声,那不是在放磁带,也不是在听音乐,而是我家邻居在“OK”。
对他唱得好坏且不作评论,但你有没有发现,在现在的家庭中,有个卡拉OK已不算稀奇了吧。
记得在我上小学前,只有一些重要的领导干部讲话时才能用上话筒,等我上了小学,校长和教导主任也开始在话筒前为我们讲话了。
那时候,话筒只有大人物可以接触到,它能把声音扩大,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是个了不起的东西。
再后来,港台歌星风靡大陆,他们唱歌时,话筒总是少不了的。因此,又觉得这是大明星的东西,一般的人并没有资格用。直到几年前,不知从哪儿刮来了一阵卡拉OK风,大批的新设备涌入了千家的酒店、歌舞厅。但起先,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花上一些钱,去“潇洒走一回”。可见,它仍未能为大部分人所接受,可过了不久,卡拉OK就打入了工薪阶层,继而踏入了农民家庭。于是,管你唱得好听难听,管你唱得走调不走调,只要你愿意,有胆量,不怕出丑,这话筒就随你拿在手里怎么玩。
“提着昨日种种千辛万苦,向明天换一些美满和幸福……”邻居的歌声悠扬地飘来,这歌声,这话筒的变迁,不正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吗?
这并不是那种特别有文采的文章,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写的是话筒,笔墨却落在社会的变迁,祖国的变化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精神文化生活更高层次的追求。不是歌颂、赞美那卫星发射般的大事,而以一件寻寻常常的身边之事物,写尽了祖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新月异。设想一下,如果这位小作者没有一颗对生活敏感的心,就不会留心话筒地位的变化,也不会去思考这一现象所蕴含的深意。当然,她自然也不会想到以一个“话筒”来写人民生活的变化。
一、阅读教学中学生感悟过程探析
审美能力的形成过程是审美经验长期积淀的过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掘美的因素,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发展。阅读是一种接受文字信息的复杂思维过程。感知是阅读过程的开始,理解、感悟是阅读认知的核心。阅读过程中学生先接触的是文字材料,在识字、释词、弄清句意的基础上,摸清文章中作者的思想脉络,也就是对文章内容、主题有初步把握。在把握文章主题、观点的基础上对文章描写的内容有感受,在感受的基础上进一步揣摩品味以达到对文章内容理解的进一步升华,即为感悟。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文章的每一层把握都富于创造性,是一个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例如读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学生首先感知的是语言文字,然后根据字句展示的意义及特定的语脉联系,一步步切近文章主题,并通过文中的一些词句,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寂寞”、“阴森”、“笼着轻纱的梦”、“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等来揣摩作者的心境及文章的深层涵义,最终把握文章旨趣,感悟朱自清先生不平静、不由自主的人生困惑并进而观照自己的生活境况。这样一步步从最初的识字、释词、句到构建阅读表象,到理解文章内容,再深入到心灵世界,达到对文章深层意蕴的直观性把握。这一层面上的理解才是真正的感悟。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感悟正是超越了对简单文字符号的直接反应和以概念、判断为主的逻辑思维阶段,而进入一种渗透着情感自由和意志在内的高级心理活动。从审美的角度讲,这是审美理解的最高层次。这种感受有时甚至是不能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清晰地描述的,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境界。凡是无切身体会,人云亦云,重复他人者,不能真正有感悟。感悟是自己心灵的体验,也是阅读中的最高境界。
二、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感悟
创造性不可教,但创造性可以培养。同样,作为创造性的感悟虽不可以教,但可以通过培养激发使学生的感悟能力得到提高。那么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感悟能力呢?笔者以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细读、品读是语文阅读感悟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由于知识的构成、认知水平、生活阅历、情感体验、个好的不同,不同的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肯定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细读、品读。作品中的语言包含着丰富的信息,或画面、或意境、或韵味、或哲理、或情感,学生在阅读中要细读、品读,方能感悟这些隐含在语言中的潜在的深层的东西。让学生倾听文本声音,在语言的丛林细读、品读,去玩味咀嚼语言文字,进一步体验感悟语言文字里蕴涵的思想情感。细读、品读,与文本诚恳“对话”,方能深刻体会作者“良苦用心”。“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只能是浮光掠影,思考流于肤浅,结果是一知半解,甚或不解。于漪老师曾说:“感知是进入体验的大门。阅读语文材料,通过视觉,接受文字信息,接受文字塑造的形象、场景、氛围,触摸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作者心灵交往。把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通过联想、想象、比较、分析,产生新的体验。这种学习由入目到入心,使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到熏陶,语言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在阅读实践中达到提高。”因此,学生应该细读、品读,力求透过它的感性形式,感悟它蕴涵的情感内涵和审美本质。
(二)引导学生贴近生活是语文阅读感悟的重要前提
丰富而独特的人生感受是能够与文章达到契合的重要因素。学生除了在校园里获得人生体验,还应走出校门,走向自然和社会人生,广泛体验不同的生活。我们可以带学生亲近自然,认识自然,欣赏自然,让他们在大自然中感悟。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由于相互间有某种联系,常常会产生一定的感悟和联想。看到奔腾不息的江水,会想到时光的流逝、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短暂;在幽静的山林里,满眼是飞舞的“黄蝴蝶”,触摸枯黄的落叶,会感受到秋天的清、静、悲凉、萧瑟、落寞和伤感;在金色的田野里,低头的稻穗,会感受到成熟的喜悦和满足。月光下的河塘、缥缈的白云、清晨的露珠,妒雪欺春的梅,都会带给人美的享受,带给人无限遐想,带给人许多冷峻的思考。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项王故里,学生会想到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一代枭雄的项王当初不能东渡乌江的无奈和悲哀,会为青梅竹马的项王和虞姬最终却演绎成一段凄美爱情而感叹。学校还可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生存体验,利用寒暑假到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开展文化苦旅活动等,这都不失为引导学生贴近生活的最好方式。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周围世界获得丰富的人生经验,只有丰富的人生经验,才能在语文学习中有悟有得。因为语文富于艺术化同时又是富于生活化和心灵化的人文学科。
(三)扩大阅读面,增加知识储备是学生感悟的关键
从审美心理学来讲,思维凭借着知识经验,能对没有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及其属性或联系加以反映。因此,要使学生感悟,知识积累是关键。心理学家雷斯尼克说:“阅读是一种构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的推断能力与他原来的知识起关键性作用。”感悟是一个思维过程,思维活动要依赖充足的材料、一定的社会知识、生活阅历、较宽的知识面,这是进行再创造、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前提。当然,扩大阅读,增加积累,不单单是语文知识的积累,也是思想和文化的积累。因为只有通过不断的语言感性材料的积累才能最终内化为认知图式,形成文化积淀,并作用于今后的阅读活动。同时还应注意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在当今知识多元信息途径广泛的情况下,如何有效阅读,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学生应最终形成辨识能力,哪些是必要和必需的,哪些是可读可不读的,形成这样的观念,以便于使阅读积累事半功倍。
(四)教师的启发点拨是促使学生感悟的必要条件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学校是师生的“学习共同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已不再是一个权威的讲授者。好的语文课并不在于老师讲得如何缜密漂亮,而在于如何激发和点拨学生,让学生能够获取知识。孔子主张教学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在通过教师的点拨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点拨”指教师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内心感受,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某些思维或心理的障碍,运用画龙点睛的方法,给予及时的指点和启示。它是学生知识经验或某种内心生活的及时补充。点拨有多种方式,有时可能是某种体验和感受,有时可能是对某个词语的理解或语境探究,有时可能是某种氛围情景的呈现。适时而有效的点拨会使学生突破概念的一般理解达到审美的理解。
三、结语
关键词:提升 感悟 激发 创作
学生一旦具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把生活濡沫于情感之中。就会发现平静的水面下,激荡着的是动人的情思;隐秘的深山里,却孕藏着喜悦的鸟语花香。只有教会学生用心去感悟生活,学生才会真正领悟到生活的情与理,才能提升作文的品位。
1、感悟生活真实,创造艺术真实。
所谓真实,就是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古人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是在强调文章的质朴自然。感悟生活的能力提高了,才能发现自己生活中的感悟。这种感悟就会入我眼,出我手。如学生习作《遇见更好的自己》高二年级的二次军训虽是短军训却给了学生更多的感悟,这感悟来源于身体与精神成长:
“这并不是第一次军训……上气不接下气的加速跑,大太阳下站到眼花的军姿,来来回回的行进立定……看似简单,却在毒辣的阳光和长时间的重复中变成了折磨,疼痛,疲惫,严格的要求……每一条都可以是放弃的理由,然而,有人说,如果不经历一些磨难,你永远都不会知道另一个自己的样子,永远不知道你以为的软弱可以变成坚强、执着,可以承担烈日的炙烤和困乏的考验……”
2、感悟生活矛盾,求得立意新颖。
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矛盾,使文章避免平铺直叙,而又生动感人。在一次叙写亲情内容的写作课上,大多数学生觉得无从下笔。其实,琐碎的细节、家庭的冷暖,正是构成生活矛盾的基本条件,平凡中孕育着令人意外的惊异。一位学生用父亲的语气写了题为《儿子,当你摔门后》的习作:
“儿子,我们不明白,为什么你的身姿俨然已是一位大小伙儿了,却还是学不会“换位思考”。尤其是你那摔门的一个动作,让我们又看到了你的小时候。只不过那时候的你会在大哭一场之后雨过天晴,现在却是冷冰冰,似乎我们日益衰老的手,再也捂不热你的心。
儿子,你曾经要求我们为你考虑,改掉我们的一些毛病。你难道没有发现吗?当你考试成绩不佳时,爸爸已经很少责罚你了。因为我会想,如果我是你,考场失利本来已经让人情绪低落了,再加上父母的责罚,是不是会让志气一蹶不振?于是我的话变成了“没关系的,爸爸相信你的实力”。
如果你为我们考虑,就会知道我们多么希望你能进步你能成功,然后你静下心去学习;如果你能站在我们的位置上,想想妈妈每天奔波洗衣做饭的劳累,想想爸爸每天陪你复习到深夜的疲惫,然后你到口边的伤害我们的话变成一句温暖的安慰;如果你为我们着想,给洗碗的妈妈搭把手,给工作的爸爸倒一杯水;甚至如果你站在我们的角度上,体会此时我们的难过,然后关掉CD机,从你的房间里出来,看我们的眼睛里带着歉意,带着暖意,带着情意……儿子,你才会理解我们的心。”
文章的可贵在于以生活中的细微言行折射出父母与孩子渴望彼此理解的的心态,反映出当代中学生在繁重的课业和升学的压力下难以解脱的无奈。
3、感悟生活底蕴,诱发写作冲动。
“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达到了比较丰满的程度,心中的写作欲望便逐渐萌动和强化,在成熟到呼之欲出的时刻,就不可抑制地产生了通过文字倾泄心绪的写作冲动。
如一位异地求学住校生的习作《谎言和真话》:
“……我坐在墙角的位置上,嘴里塞满饿了食物,还是止不住的泪流。“真不像个男人”我在心里狂吼着。
……每次考试都在退步,……母亲打电话来问:“考得怎么样?第几名?”我就昧着良心说:“不错,前十名”。其实,那时的我已经在二十名之后了。
小时候我很讨厌母亲的虚荣心,但现在,我,一个男儿,堂堂七尺,连母亲的虚荣心都满足不了,我不知道这样的男儿还能做出些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来……
我依然在真话和谎言之间徘徊,一边是道德,一边是母亲的期待,我……
我想唯一调和的方式就是加劲读书,这样既可以说真话,又可以使母亲欢喜。纸是包不住火的,谎言终有被揭穿的一天。无论这谎言有多少冠冕堂皇的理由,譬如为了爱,为了善意……
我仍在哭,一个虎背熊腰的男儿在向隅而泣,但我忍不住,真的……
为了向母亲讲真话,我只有不断进步。此刻,我希望母亲在身边,“儿子,不哭啊。”
这样的写作,是从胸中流淌出来的文字,真诚生动,荡涤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