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学结合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以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为例,校内采用订单培养制的有1个: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埃森哲定向班”;采用校内模拟训练制的有2个: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环境艺术设计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金蝶ErP实训室”;采用顶岗实习制的有3个:酒店管理专业的“清山酒店实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装饰公司实习”、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的“沃尔玛工学交替”;采用现代师徒制的1个:艺术设计专业的“核雕专业班”。而环艺专业的“工学结合”采用了校内模拟训练与顶岗实习制,主要体现在效果图制作、CAD施工图绘制、模型制作上。
(二)民办高职院环艺专业“工学结合”现状存在的原因
当前“工学结合”形式存在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与学校的侧重点不一样是主要原因,企业所有经营活动的宗旨是盈利,是商业行为,而学校侧重的通过“工学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学校不能提供给企业较高的顶岗实习费用,再加上企业考虑到自己的经济效益及安全生产的需要,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并不高[1]。2.数量不对等,相比其他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属于设计类的行业,非流水生产作业,单个企业需求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学校需求。3.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的诸多制度制约,民办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及教学任务的安排现阶段难以突破,师生“工学结合”的意识还有待提高。4.环艺专业毕业生首次工作周期不长,人员流动性较大,使得企业在对接的时候顾虑太多,影响了“工学结合”的正常运行。
二、基于现代教育技术民办高职院校环艺专业“工学结合”的实践与创新
我国在七十年代末才开始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一词,近几年,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常规的教学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过渡,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太空教育通信卫星系统的发展,视、音频压缩技术和媒体流技术的应用,形成较大规模的网络教学,使网上虚拟实验室、虚拟大学等得以现实。未来的教育将集成全社会范围内的知识信息,通过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形成集全球之大成的“知识生产系统”,人们的教育观念将会发生革命性的变革[3]。现代教育技术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影响与作用是明显的,可有效推动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发展。
(一)修订专业教学标准
课程问题是高职教育的核心问题,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高低和培养目标的实现[4]。在“工学结合”这一新时期下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不是一般概念上的课程内容更新和调整,而是要对整个专业技术平台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学年制的制约性明显增强,必须打破现有学年制,逐步推行学分制,在学制时间上,适当放宽部分专业课程的修学时间,为“工学结合”提供条件。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上有很多优势,民办高职院校教学条件均已具备,联合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实行多种课程教学方式。多媒体演播式教学,即:老师演示学生听讲的“一”对“多”的方式还是占了多数,教师采用教学系统,在局部范围内教师在演示的同时能与学生进行音频、视频文件进行互动,但远程传输功能尚未开发利用,一些课程可直接网络技术直接将企业案例作为课堂教学案例,学生完成课程要求后,直接反馈给企业负责人或设计师,通过网络即时分析、讲解。实行异地同步教学。
(三)因材施教兼顾方向
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录取方式多元化,生源多元化等特点,学生电子产品从低端向高端过渡,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所提高,而软件操作的实践能力却有下滑。通过对近三年的毕业生就业岗位进行不完全统计,30%在做设计,20%在做销售,15%在做绘图工作,其他的基本改行。学生的个性差异越来越明显,因材施教的同时采取“合纵连横”,“横”指的是相邻专业,“纵”指的是跨专业,学生在修完本专业的专业群技术平台专业课程和专业技术技能平台的专业课程后,可以根据自己将从事的岗位进行跨平台或跨专业的学习。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就业需要自由选择其中一个模块进行学习,主要实现按不同职业方向进行人才分流培养,较好地解决专业群内各专业的针对性问题[5]。
(四)建立多元化考评体系
结合现代教育技术,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性,实行分阶段进行分段考评,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的考评打破传统单一的试卷考评,采用“五代考”和“一附加”:以“展”代考,以“赛”代考,以“案例被企业采用”代考,以“模拟成果案例”代考,以“职业资格证书”代考,措施的采用,旨在考核学生的专业素质、应变能力和拓展能力;附加考核的内容:团体的沟通协作能力、工作过程、执行力等,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五)完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
“艺工结合”教学思想要求工业设计专业学生通过学习艺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其创新能力,实现工业设计产品的艺术性和实用性的有效结合。著名设计师艾斯林格层指出,工业设计专业本身就包含了文科与理工科的特点,需要通过艺术与技术的有效集合,实现产品设计与生产、市场的完美契合。为此,在今天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学校必须首先建立完整的艺工结合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学生的课程内容不仅要包含材料工艺、机电基础、金属工艺等工程类课程,还应该包含美学、设计学等与艺术设计相关的课程。也就是说,学校必须从工程技术和艺术能力两方面着手不断提高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能力。此外,从“艺工结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方面分析,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可以让学生定期参加企业项目、参与工作室,通过企业专家、学者的实践教授,加深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对“艺工结合”设计理念的认知,拓展学生视野。
2工业设计专业“艺工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
首先,必须建立一个独具特色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对于工业设计专业来说其课程体系大致可以分为通识类、专业类和选修课程三种类型。依照学校的办学类型则可以分为研究型、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三种类型,办学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个专业的课程结构.例如,对研究性办学类型,通识类、专业类和选修课程三种课程类型在专业课程中所占的比例大体相当,对于教学型办学来说,专业课程则是构成教学的主要部分。然而,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工业设计专业都属于教学研究型办学模式,该专业不仅属于机械专业,而且与艺术专业存在较大联系。为此,在工业设计专业中实施“艺工结合”教学模式就要求教学实现“艺术型”和“科技型”的结合,不仅要考虑设计作品的艺术价值,还应该研究用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课程设置方面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应该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例如,对于初学者在课程设置方面必须注意基础课程的学习,因为很多工科类学生的绘画基础较差,教师必须让学生了解最基础的绘画知识,理解结构素描,进而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了解空间、色彩以及人的感觉,不断提高工业设计产品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其次,工业设计专业必须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结构。对工业设计来说,其教学内容包含了人文、社科、自然等多方面知识,为此,学校必须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结构,一方面要注意艺术与技术教学,对学生进行传统美术和工艺美术教育;另一方面学校要注意设计方法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确保学生掌握更加全面的工业设计知识。当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必须对各类课程知识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进行合理斟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当然,工业设计专业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开放性的,以不断扩展该专业学生的知识面,为其日后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最后,注重工业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针对当下学校教育学生质量与社会人才的实际需求脱轨的问题,工业设计专业必须加强实践课程教学,为此,学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艺工结合”教学模式:其一,学校必须改善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设备,为学生学习工业设计专业提供较好的学习基础。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业设计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在国外的设计专业都十分重视实践车间和工作室的建设,其中所包含的设计设备大都很全面,并具有开放性,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但是,我国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设备十分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其二,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企业可以在学校内建立相应的研发机构,让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和教师的教学实践不再局限在课本教材,而是更加贴近社会需要。其三,学校必须进一步完善工业设计专业的实习制度。学生的实习实践可以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实践中,并根据实践结果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由此可见学校完善实习制度的必要性。一方面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可以通过到企业参与实际企业设计工作,在工作中直接感受,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从校外聘请专业工业设计人员到学校进行课程讲授,通过企业项目带动学校教学,让学生在实习中不断得到训练。
3结语
事实证明,大学生管理改革从完全的传统教学模式到过分强调基于岗位工作的教学模式是不可取的。基于一定的理论研究和以往的一些教学经验,笔者分析并总结了六种比较典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订单培养式、项目驱动式、工学交替式、引企入校式、顶岗实习式、校企融合式。订单培养式:这种培养模式是根据社会上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数量等以及一些订单协议要求,高等院校自我进行培养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使得企业可以扩大经济的发展,又利于学生的培养,实现与院校大学生双赢的局面。项目驱动式:这种模式是指企业与院校互派人员到对方任教与培训,通过具体的项目制定与完善大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人才培养管理制度。这种模式也帮助企业员工提高员工职业素质与能力,形成一种校企直接互惠互利的的机制。工学交替式:这种模式一般是指学生进行一个学期的文化理论的学习知识,一个学期进行企业实习。这种半工半学的模式适合劳动力密集的企业,像一些机械制造业等。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严格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执行,并进行考核。引企入校式:这种模式是指在学校内部建立大学生实训基地或生产车间,学校与企业共同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化生产,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实现理论与知识有效结合,育人与用人的有效衔接。顶岗实习式:顶岗实习式是通过与企业签订协议的方式,把学生毕业顶岗位实习期与企业试用期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的工学结合模式。这种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使学生行为规范符合企业的管理规定,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校企融合式:这种模式是前几种模式的深化,将企业的培训中心与学校的相关教研室融为一体,共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大学生。校企双方交叉兼职、专业共建、师资互通、资源共享。是现阶段高职教育比较理想的培养模式。
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浅析
通过对工学结合六种模式的分析,并结合伯顿•克拉克的“协调三角形”理论,笔者认为,可以从学校,企业的密切配合来提高工学结合的开展有效性,提高大学生管理水平,具体如下。企业首先要转变观念,逐步承担办学主体的角色,培养,选拔,储备以工学结合的技术型人才。其次,企业有义务接纳学生和教师到企业实习,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从而实现整合优化学校资源,实现共赢。高等院校要建立全新观念与服务于学生的心态,配合企业,与企业融为一体,基于工学结合来培养大学生,实现育人与用人的有效衔接,形成互惠互利的有利机制。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高等院校必须建立创新型全力服务于学生的观念
明确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基于“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并把“工学结合”模式作为一项高等院校大学生的改革创新的根本方向;把“工学结合”模式作为我们思考高等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问题的重要依据,并据此来转变与创新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办学机制;把“工学结合”的开展作为一种科学的人才观,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职业技能与自身的价值,从成功走向成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2.高等院校必须建立为全心全意学生服务的心态
高等教育的本质培养目标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因此,高等院校就要建立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素质的心态。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提供周密必要的服务,帮助学生就业,提高职业素质。为学生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兴旺提供有力支持。
3.高等院校要进行合理的课程改革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首先的要求就是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以往传统的课程都是在课堂中进行教学,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需要在企业中进行教学。这种创新型课程模式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使课程与实践操作紧密相关。形成一种不以书本为主,而是以项目为主的技能型课程。帮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也达到培养能力的教育管理目的。
4.高等院校双师结构队伍建设中的工学结合
基于“工学结合”大学生培养模式具有开放性和职业性的特点,高校的师资队伍不仅需要课堂授课,还需在教学实践场所进行现场技术性指导。也可在学生顶岗实习的用人单位聘任兼职教师,对其进行教学管理培训,按照学校的管理条例对学生学习实践场地严格监督与指导。
三、结束语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物业管理基础知识;理解物业管理各项工作规程;会结合物业特点制定相应的物业管理方案;能应用物业管理理论与方法解决物业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激发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精神;培养善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品质。该课程是在学习了《物业服务礼仪》、《建筑工程基础与应用》、《行政人事事务管理》、《物业管理法规》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对于了解、认识五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促进后续《物业管理跟岗实习》、《公共关系应用》、《分类物业管理》、《物业服务品质管理》等课程学习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该课程在五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担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开设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五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
二、工学结合课程设计
(一)设计理念与思路
1.设计理念。
《物业管理实操》课程设计充分考虑工学结合的特点,根据职业行动领域选择课程内容,基于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加强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的衔接,将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体现出课程设计的职业性。在此基础上,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基于工学结合组织教学,学习与工作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体现课程设计的实践性,在实践中构建理论知识,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2.设计思路。
《物业管理实操》课程设计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以工作范围为课程内容的组织边界,以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以物业管理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工学结合模式设计课程教学,对其进行教学论加工,把它转化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性工作任务,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融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培养于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就业、择业能力。
(二)学习情境和学习单元设计
由校企联合组成的《物业管理实操》课程开发团队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在对五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目标岗位———客服专员、管家主要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再分析各典型工作任务的主要工作过程、工作内容和完成该工作内容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并按工作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解构和重构,合理设置和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组织和设计了6个学习情境和16个基于工学结合的学习单元。
(三)教学设计
1.教学模式设计。
根据五年制高职高专学生学情、课程目标及教学内容中16个基于工学结合的学习单元的实施要求,《物业管理实操》课程采用以“行动导向”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来进行教学组织,构建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专业教育与素质培养相交互的教学体系,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职业素质。此外,还要根据学习性工作任务的性质,部分学习单元在企业的物业管理项目现场组织实施,部分学习单元在学校的物业管理情景教学室等校内实训室组织实施,通过校企双方教师的引导、指导和咨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让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有限的课时内得到培养和提高,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
《物业管理实操》课程从五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在课程教学中改革传统的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以及过分倚重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广泛采用任务驱动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法、角色扮演法、录像演示法等符合五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充分利用以多媒体课件、《物业管理是怎样炼成的》情景教学片等教学视频资料、《物业管理实操》精品课程平台、新视窗物业管理软件载体的网络等现代化手段,扩大信息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四)考核设计
工学结合的特点决定了《物业管理实操》课程考核必须体现“多元化”。该课程考核坚持知识评价和能力素质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学校师生评价和企业专家评价相结合、学生作品评价和知识点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采用物业管理基本知识书面考核、学习过程表现考核、物业管理方案(工作计划)制定考核、物业服务项目模拟操作考核相合的考核方式,在考核方法、考核主体、考核内容等方面均体现出“多元化”特征,增强课程考核的自主性、实践性、过程性及探究性,发挥课程考核在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教育作用和导向作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五)实施条件建议
1.师资。
在《物业管理实操》课程教学师资安排上,要坚持“专兼结合”的方针,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的实施及校外实习基地的拓展,建立学校和物业服务企业人才交流和“双师素质”提升机制,通过从企业引进教师、与企业互聘员工、校内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等途径,提升五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为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师资保障。
2.教学环境。
为有效实施《物业管理实操》课程,必须建立多功能的物业管理情景教学室等理实一体化教室,为学生创设一个“校内职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很好地进入工作状态,高质量地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此外,学校还要选择5家以上品牌物业服务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将课堂延伸到物业服务企业客服专员、管家等职业岗位,促进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之间的良性互动和有机结合,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完成课程的学习、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以及职业素质的提高。
3.教材。
工学结合教材是实施《物业管理实操》课程的必备条件。《物业管理实操》课程工学结合教材应由专兼职教师合作编写,按照物业服务企业客服专员、管家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教材,结合相关岗位要求把知识学习、岗位工作能力培养以及职业素质的形成视为一个整体加以综合考虑,教材内容要体现先进性、实用性、开放性,典型操作要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教材形式不再仅仅是纸质教材,而应是包括纸质教材、电子课件、多媒体声像资料、教学软件等多种形式组合成的“立体化”教材。
三、课程设计特色与创新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学有机结合
遵循五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按照工作过程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序化,基于工学结合组织课程教学,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形成、职业素质培养与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完成有机融合,实现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机结合。
(二)校企全程合作进行课程开发、教学、考核,有利于“教学做合一”目标的达成
“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全程合作进行课程开发、教学、考核,实现“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两类师资的联合、“校内”和“校外”两个教学环境的结合、“学生”和“职业人”两种身份的复合;“学校评价”和“企业评价”的两方评价的融合,学生通过“工学结合”的学习,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更好地理解企业文化等,实现了学校课堂教学和直接获取物业管理实际工作经验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教学做合一”目标的达成,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迁移能力
2004年实施的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将高职专业划分为19个大类,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是财经类专业中的一个小类,该专业的特点有:(1)理论性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特点是应用性极强,理论学习依据的是会计准则,会计实务的依据仍然是会计准则,因此理论学习内容转化为实务工作的跨度不大,也就是说,理论学习在会计类专业的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理论学习好的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能够迅速适应会计工作的需要。因此,做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衔接,以体现专业知识的应用性显得尤为重要。(2)逻辑性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逻辑性较强,遵循会计的思维模式从原始记录到最终的财务成果,按照一定的逻辑思维模式形成最终的会计报告,所以必须经过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系统学习才可以掌握这种逻辑思维方式。怎样通过学习模式的改变使得逻辑性较强的专业学习变得容易、清晰也是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改革探索的方向。(3)实践性强。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性极强,如“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电算化会计”“国家税收”等课程更是实战性课程,所以必须加强练习,达到学以致用。
二、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现有培养模式存在的缺陷
1.学科教学体系痕迹严重,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受传统学科教学体系的影响比较大,一些课程的内容不适应职业的需要,像“统计学基础”“管理会计”等课程的内容,理论与实际工作衔接较少,仍然停留在理论层次。而课程体系中,理论教学依然占据主要地位,具体体现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方面。虽然很多学校开设了会计实训课,但由于受资料、师资等各方面条件限制往往流于形式,无法形成实践课程体系,教学效果不明显。
2.教材、课件适用性不强。(1)对项目的理解不正确,有的教材、课件把以前的章节改为项目,没有对职业的工作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对工作项目进行区分。(2)项目之间的内容衔接有空当,有的教材、课件试图以岗位为核心来展开会计工作,岗位之间的衔接没有很好地组织,或者直接空缺。(3)教材、课件缺乏教师的活动设计,一个项目就是一个知识单元,能力目标表现为以前的需掌握的知识点,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根据项目特点进行创新的教学活动设计。
3.师资教学水平有限。从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来看,多数教师教学任务重,培训机会少,长期脱离会计工作,甚至有些教师毕业后直接被安排到教学岗位,会计工作经验严重缺乏。相对于会计专业的实践性特点,师资水平尚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无法承担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任。
4.实践教学模式单一。校内实训室是学校开展实训课的主要方式。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配有会计实训室,提供实验条件。但就实训室建设来说,有场所但教学软件不达标,仿真度不高,多数实训资料是以制造业手工账为主,经济业务类型简单,资料陈旧,脱离会计实务,学生难以通过一套账了解会计工作全貌,全面掌握会计技能。特别是税收管理征收方面实训欠缺,相对于纳税实务在企业的重要性,学校的实训课内容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最多的模式是建立合作企业,目前会计电算化专业与企业的合作进展缓慢。需要学校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为学生争取更多的见习机会。基于以上几点,我们认为有必要在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模式上进行全新改革。文章提出“双主体、三因素、四阶段”的人才培养理念,希望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三、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双主体、三因素、四阶段”人才培养理念
任何一种培养模式都需要首先考虑谁来培养人才、培养什么规格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双主体、三因素、四阶段”的人才培养理念主张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
1“.双主体”解决谁来培养人的问题。“双主体”即将学校与企业作为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主体。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提供者、企业作为人才的需求者,两者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共同诉求,两者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动脑与动手、教育与就业、专业与职业紧密结合起来,并体现在职业教育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中。
2“.三因素”解决培养什么规格的人的问题。“三因素”指双证书、能力、实力三个因素。双证书是指学生除了获得毕业证书外,还需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以此增加学生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能力是指学生需要具有的岗位职业能力之外所必需的核心技能、基本技能、知行技能、必要技能。因此,我们所定义的能力内涵由最初的岗位职业能力演化为岗位职业能力与基本技能的结合。实力是人的综合素养,包括个人性格、品德、与人相处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总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培养具有良好文化素养及会计职业道德,熟悉会计制度及财经法律法规,掌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纳税申报、内部审计等基本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具备会计实务操作等方面的专业技能,能够在中小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胜任出纳、会计、审计、财务管理岗位等工作的技能型人才。
3“.四阶段”解决怎么培养人才的问题。“四阶段”包括企业认知、理论教学、实训教学、顶岗实习四个阶段。企业认知应该放在教学的第一环节,通过企业实地考察、企业专家讲座、模拟实验室、视频资料等各种形式使学生对以后工作岗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引导学生向往未来职业。理论教学是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一环,为会计实训奠定基础。选择任何一种高职会计教材必须注意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逻辑性,教师应认真组织教学活动,以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示范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后续实训课程教学做好铺垫。实训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续和深化,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职业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在会计电算化实验室搭建模拟企业平台用来进行模拟企业实习,提供真实企业的业务处理环境和业务流程,训练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动手能力。学校在安排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认知需要灵活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可以先理论教学、后实训教学;也可以理论学习和实训教学穿行;也可以将一个学期分成两个小学期,一年实行四学期制等。顶岗实习是最后的环节,通过前三个阶段的认知和学习,在毕业前夕,采用专业安排和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投身于企业,独立完成一个岗位的工作,达到合格职业人的要求。
四、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
1.调整教学计划,优化课程结构。(1)按照“双主体”的思路,在教学计划方面应考虑企业作为一方主体的要求,根据职业发展需要制订教学计划,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和环节,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陕西工商职业学院通过多方努力,与本地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的良好关系,双方在人才培养问题上积极沟通,达成共识。在制订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时,尊重企业对人才的品质和能力要求,力争将企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2)在课程结构方面,调整理论课与实训课的开设顺序,部分课程采取理论课和实训课穿行,部分课程采用半学期理论课、半学期实践课的模式。整体上增加实践课课时比重,实践课课时比例应达到总课时的50%以上。(3)将会计资格考试课程与相关课程结合,增加课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考前训练,提高学生过关率。
2.加强会计实训教材建设,建立实训课程体系。(1)面对实训教材不适宜的问题,专业教研室应积极推进教材编写工作。根据教师上课心得和课程设计的要求,按照工学结合的目的组织素材。(2)重视会计职业岗位分析,根据岗位需求设计课件。课程设计中要体现具体工作过程,以真实的企业业务作为实训资料,并不断更新,体现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和职业性。(3)编制实践课程项目指导书,使得教师在执行时有依有据。根据会计岗位,学校设置出纳实训课、基础会计实训课、成本实训课、中级财务会计实训课、审计实训课、电子报税实训课、财务管理实训课、财务分析实训课,形成完整的实训课程体系,增加学生对岗位工作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在课程安排方面,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理论到实践,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逐渐过渡,最终完成整个职业能力的训练。
3.重视实训实施过程,建立动态监控机制。整个实训过程在机房或实训室完成,做好对教学过程的监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1)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每周召开教学工作交流会。(2)专业教研室共同制定实训课件,科学筛选材料,重点完成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的设计。(3)建立学生实训操作手册,由学生记录每次实训内容、实训步骤、实训心得及意见,专业教研室定期总结,发现问题,探讨改进方法。(4)建立听课制度。每月每个任课教师需听课2次,并填写听课记录,提出意见,由教研室反馈信息。
4.多途径提高师资团队水平。(1)建立教师社会实践制度。教师每年至少需要参加社会实践两周,到企业学习交流,以更新知识体系,获取新信息。支持年轻教师接洽校外记账业务,更多地接触会计实务,增加工作经验。(2)聘用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兼职教师,并长期合作。(3)组织教师集体参加会计继续教育和行业会计知识培训,扩展知识领域,提高专业水平。